民国

BBC | 特写:中华民国留下了什么样的历史遗产?

许多台湾人坚信中华民国是一个合法的主权国家 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垮台,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二十世纪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帝王统治,让中国人民走进现代。但是,在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国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仅仅在台湾有人提及中华民国。 在中国大陆,官方组织的纪念活动集中在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身上,并不去关注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原则。 这是因为,同辛亥革命无关的中国共产党不愿意给中华民国以及建立中华民国的中国国民党树碑立传。 国共双方后来打了一场血腥的内战,结果国民党在1940年代末逃往台湾,并在那里重新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台湾,目前执政的国民党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做出努力,试图让全世界不要忘记中华民国的百年生日。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说,“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是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 他还说,“这对亚洲地区抵抗外国势力的控制播下了反叛的种子。”邵铭煌认为,孙中山决定推翻清朝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国过于衰弱,无法抵御外国侵略。 台湾在星期一(10月10日)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台湾中部有40分钟的焰火表演,焰火也照亮了包括台北在内的其他地方。 星期一早上,许多台湾普通民众观看了升旗仪式和随后的庆祝活动,包括有1000名军人、71架战机和168辆战车参加的阅兵式。 与此同时,许多新人参加集体婚礼,总统马英九致词祝贺。旅游者也加入了庆祝行列,星期一到达台湾的人都得到了一份纪念礼物。 争议的历史 但是,在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庆典之际,中华民国的历史遗产不可避免地成为争论的重要话题。 一些人认为,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了内战的失败,最终把中国大陆输给了共产党。 此外,目前在台湾的许多民众仍然因为1940年代国民党逃往台湾之后所实施的镇压政策而对国民党及中华民国心存不满。 1947年2月28日,一名女性小贩受到殴打成为大规模抗争的导火索,引发“2.28事件”。国民党政府所实施的镇压行动,以及随后进行的“白色恐怖”,受到了严厉的谴责。 在镇压异议人士的“白色恐怖”中,成千上万人遭到逮捕、酷刑折磨、屠杀和迫害。直到1987年,台湾一直在实施戒严令。 台湾一些人认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台湾在技术上不应属于中华民国,因为日本和西方战胜国之间没有就这个问题签订明确的协议。 代表这一立场的活动人士Tsay Ting-kuei说,“中华民国是中国在台北的流亡政府,应该离开台湾。” 商界人士Yeh Tsai-chu则表示,她和她的家人将不会庆祝“双十节”。她说,“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和台湾没有关系。此外,他们有什么可纪念的?中华民国在世界上都不被承认。” Yeh Tsai-chu在这里指的是1971年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而代之的事实。 但是,台湾政府和大多数台湾人都坚信中华民国是合法的主权国家,尽管中国不这样认为,而且台湾在世界上也仅仅得到20几个小国的正式承认。 许多并不是在1940年代才迁移到台湾的台湾人,而是数代以前就生活在台湾的台湾人,的确不仅仅表现出对台湾的自豪感,也表现出对中华民国的真正的自豪感。 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26岁青年Kevin Wun说,中华民国政权“好事坏事都干过,但大多数是好事,重要的是提高了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让台湾变成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 许多人也赞扬中华民国阻止共产党占领台湾,帮助台湾发展了繁荣的经济,实现了民主。 年过60的Chai-yun Lee女士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台湾就是中华民国,我们唱了这么多年国歌。组成我们社会的有很长时间生活在这里的台湾人、有最近才从中国来的移民、还有东南亚新娘。现在这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社会。” 记者在询问一位中国大陆旅游者时得到的答案是,中华民国所留下的历史遗产也许是功大于过。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大陆女士说,“我们承认孙中山,承认辛亥革命,但是不承认双十节,也不承认中华民国。但是,中华民国功大于过,中华民国推翻了帝制。” 仍具意义 尽管台湾历史上有过黑暗的阶段,许多台湾人仍然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尽管他们所称的中华民国与执政党的定义不同。 Sidney Cheng说,“中华民国就是台湾,不包括中国大陆。”他还说,“我们很自豪,我们的国家有很多伟大的地方,例如民主,高技术工业,经济和友善的人民。” 但是,中华民国切实存在的意义未来可能受到威胁。 Sidney Cheng和许多其他的台湾人都注意到,当他们去海外旅行的时候,一些人不知道“中华民国”是什么意思,认为就是中国。 Sidney Cheng说,他去巴西的时候,海关关员认为他是中国人。 许多外国人认为,台湾就是台湾,而不是中华民国。 但是,国民党党史事务负责人邵铭煌坚持认为,中华民国切实存在的意义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他说,“中华民国为台湾的中国人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民生的理念,这在大陆还没有实现,中华民国还将为最终解决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分歧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还说,“即便在中国也存在着对中华民国的情感,因为这是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他们尊重孙中山。” 但是,中华民国通往民主的道路还没有完成。 在中华民国百年国庆来临之际,台湾的一个原住民部落正计划举行一个象征性的中华民国砍头行动,以表达对中华民国历史上不尊重原住民的不满。 但是,这样的活动在中国大陆是不会受到容忍的。这正是中华民国的遗产。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邵宗海:“中华民国”不是仅等同“台湾”

邵宗海:“中华民国”不是仅等同“台湾” (2011-10-11) 早报导读 [辛亥革命百年] 宋允文:回首重话晚晴园 [中国早点] 辛亥百年谈「复活」 [时事漫画] 普京明率俄代表团访华 签天然气合同 [特写天下] 孙中山巨像高挂天安门 ● 邵宗海   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在双十国庆前夕,提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看法,是想把二者之间画上等号,企图为她的“台湾共识”先铺上第一层内容,蔡英文是试图以这种说法促使民众认同一种新的国民身份,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我对于蔡英文这种说法不能赞同,因此不能只是保持缄默,觉得有必要说出这些“久说似成真”的谬误。 台湾是“中华民国”领土的一部分   首先就宪法而言,“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参照宪法本文第四条)所涵盖的,台湾是“中华民国”主权下的“台湾地区”(宪法增修条文第十条),这些规范在台湾民众心目中都非常清楚,因为历经多次修宪,领土条款只有从“国民大会”调整为“立法院”为修法主体外,其他内容包括“疆域范围”始终没有变更过。若时至今日,仍有民众认同不一样,那也只是因为他们内心认知的基础相异,而并非宪法条文这方面有“模糊性”。   即使再谈到法律,“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还经过民进党执政时期(2002年) 的修订,条文中还清晰规定:“台湾地区”:指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政府统治权所及之其他地区,“大陆地区”:指台湾地区以外之中华民国领土。修订条例中也没有指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   再就现实而言,“中华民国”政府统辖下的“台澎金马地区”,台湾固是主体,但尚有澎湖、金门、马祖等离岛。而且金门与马祖尚编制在福建省。所以,台湾如被认为是“中华民国”政府目前统辖下的领土,也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即使“台湾”一词,就是“台澎金马地区”的通称,在南中国海仍有台湾海巡署官兵驻守“太平岛”,也不能就这样轻易的将该岛排除在外。 没有必要挑战北京   其次,国际社会对“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说法也会存疑。换言之,在国际法上,今后将如何视待“台湾”,因为那势必会涉及对“中华民国”的定位,譬如说,在一些非邦交国家,我们仍可设立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一旦“台湾”就等同“中华民国”,给对方带来困扰不说,甚至这种实质的外交模式也将不继。而且对友邦国家来说,他们外交承认的“中华民国”如等同于“台湾”,那么面对一个与中国大陆彻底撕裂的国家,除了要在它自己内部制作一套“自圆其说”的辩说之外,也将面临北京严厉的挑战。毕竟过去对“中华民国”的外交承认,尚可在“一个中国”的模糊大伞下,廻避造成“二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尴尬现象。   最后,值得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蔡英文的说法是导引北京将祭出“通牒”的最大动力,结果“台湾共识”尚未滙聚,台湾已备受威胁与压力,徒增台湾内部升起新的争议。我们再仔细回忆一下2000年的“中共国防白皮书”以及2005年的“反分裂国家法”,里面提到就萛用“中华民国”名义,但因会导致“两个中国”的实质,或是“形成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事实”,北京当然被迫就采“非和平手段”来因应。再回顾2000年至2008年陈水扁执政时期的“烽火四起”岁月,当然没有必要让历史重演,也没有多少人愿意重蹈覆辙。   我个人并不喜欢运用来自对岸的威胁,来压缩我们需要“发展”的空间,但是现阶段中如有一些模糊的说词,如“九二共识”,或“各自表述”,既对台湾内部没有造成伤害,也可回避来自北京的挑战,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直接去向北京宣战。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马英九首次正式吁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

马英九首次正式吁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 (2011-10-11) 早报导读 [辛亥革命百年] 宋允文:回首重话晚晴园 [中国早点] 辛亥百年谈「复活」 [时事漫画] 普京明率俄代表团访华 签天然气合同 [特写天下] 孙中山巨像高挂天安门 ● 赵琬仪 台北特派员   台湾总统马英九昨早在双十节国庆大会讲话时,首次正式呼吁中国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受访学者认为,如果北京能够正视马英九的讲话,即“中华民国”存在100年的事实,两岸是否会在这个前提下展开政治谈判、和平协议的协商,是两岸关系下来值得关注的发展。   马英九与夫人周美青昨早出席在总统府府前广场举行的“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并以“百年奋斗——民主台湾”为题发表了近20分钟的谈话。   他说:“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因此,英九要借这个机会,呼吁大陆当局:纪念辛亥双十,就不能忘记国父建国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国家,大陆应该勇敢地朝这个方向迈进,也唯有如此,才能缩短两岸目前的距离。纪念辛亥双十,也不能割裂历史,而必须呈现历史原貌,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   他高举双拳,慷慨激昂地强调:“中华民国的存在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式,六十多年来中华民国在台湾蓬勃发展,在世界发光发热,未来我们还会继续蓬勃发展,继续发光发热!”现场观礼的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回应。 邵宗海:为两岸 展开政治谈判埋下伏笔   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邵宗海告诉本报,马英九已多次呼吁大陆重视民主自由,但马英九应该知道大陆不可能马上实现全民民主选举、开放言论自由。此次喊话更具深意的是,马英九在双十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首次正式吁请大陆务实地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为两岸展开政治谈判埋下伏笔。因为如果北京愿意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马英九会否就考虑准备和对岸展开政治谈判,令人关注。   邵宗海说,马英九的讲话就是要告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国”从1949年到台湾,一直存在到现在。“他所说的中华民国是不是一个国家,可能不是。‘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所指的是拥有治权的政府。”   马英九曾多次提出“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但互承认治权”的观点。邵宗海认为,马英九有关主权和治权的观点,可比照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发表的六点对台政策,强调“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按胡锦涛当时讲话的分析,两岸的分裂是内战以后的政治对立,并不是主权和领土分裂。马英九强调中华民国的存在实事,也是站在政治对立的立场,不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分裂。

阅读更多

法广 | 今日亚洲: 辛亥100惊奇两岸颠覆民国符号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辛亥100惊奇两岸颠覆民国符号。辛亥革命百年,两岸颠覆了「民国」符号,中国大陆对中华民国「去妖魔化」,官方《中华民国史》超越「国败共胜」框框;民间提出「民国范儿」概念,向往胡适、徐志摩等民国特殊气质;作家岳南的巨著《南渡北归》,为「民国范儿」文化平反。台湾则将中华民国「虚位化」,放弃「秋海棠」宏大论述,「龙的传人」音符也飘远。这显示北京已超越内战思维,更有自信心,为中国未来的和平统一,埋下了辛亥思想的伏笔。 近年中国大陆如何看待民国史? 民国史在中国大陆逐渐成为「显学」,三十六册《中华民国史》在辛亥百年之际出版。官方论述中民国不再是黑暗​​的「旧社会」,告别马列教条,告别成王败寇史冠,出现多元化的解​​释。 中国大陆近年掀起一股「中华民国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大陆兴起「中华民国热」,知识界对台湾民主自由平实作风的肯定,对民国民间教科书的追捧,对「民国范儿」的向往,背后是对当前政治与社会的不满与无奈。借民国之名,讽共和国之痛。民国成为民间的终极文化想像。 辛亥革命已经一百年了,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意义在哪里呢? 辛亥革命宣导三民主义,试图走向宪政民主和人民共和。百年理想仍未实现,呼唤加速推动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改革。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在以昂山素姬为领袖的民主派和克钦独立武装反对下,缅甸新总统登盛暂停由中国参与投资的密松水电站建设,令世界震惊。中缅关系首现裂痕,也可能会影响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上通道。  

阅读更多

BBC | 网友投稿 – 辛亥革命︰民国记忆

我是耋耋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中叶,也即民国二四年。受民国的免学费的国小国中教育。1949年,共产党席卷大陆,考上一个民国时代很有名的大学学工科。”向苏联一边倒”再加革命军事化,这所大学和全大陆任何单位一样,改造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了。人,成了党的工具。我在大陆半个多世纪,亦是被改造成党的工具的漫长岁月。而几千万”地富反坏右”份子的子女,被剥夺了”学习改造成党的工具”的机会和可能性。改造内容之一为,彻底消除”民国”这个符号,用”国民党反动派”代之。 辛亥革命是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定要失败的标志,只有1949.10.1.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是中国人民新生之日。”民国”乃敏感和恐惧的党律而自律之词。退休以后,空巢依亲北美,才敢”白头老翁话民国”。而在民国上国中时,看亲共书籍刊物,收听延安广播,还怀揣免费发给学生的美国军用剩余物资的巧克力和鱼肝油丸,上街”反饥饿游行”,反对民国政府呢。辛亥百年,革命也好,建国也罢,我经历了其中近八十年沧桑,让我如何面对?活该还是龙应台女士《1949,大江大海》–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使然?长话,写不动了,自说己话吧: 一.辛亥百年了,今天意义何在? 两岸各庆,革命也好,建国也罢。”革命”意在去ROC化,为”统台”;”建国”旨在传承ROC,为”正溯”。我的看法,因为当今大陆PRC党国比62年前大陆ROC更无自由,特别是百姓最切身的迁徙及宗教信仰自由。再加多如牛毛的党官更贪婪更腐败,大陆民间学界才”民国热”。”以昔大陆民国反衬今之大陆党国”,表达人们今之无奈与内心的期盼。犹如文革时强制”忆民国苦,思党国甜”,当今北京访民及弱势群体”唱红”,将毛泽东当打鬼(贪官污吏军警特城管)的钟馗。如果,PRC和台湾ROC一样,纪念辛亥本无多大意义,最多是全民嘉年华而已。 二.纪念什么? 1.”中华民国”没有过去,更非”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是”真共和”,而是在大陆取代”民国”的”党国”。 2.”民国”,不能圣化国民党和孙中山。”党国”更不能神化共产党和毛泽东。意识形态化或政治图腾崇拜,必将似我一样的自我迷失和迷思。活的死人,死的活人。 3.缅怀告慰为创建中华民国的先烈先贤们,他们的梦想,”民治、民有、民享”的《三民主义》的中国,终于在台湾成真了。更深切地为”反对大陆民国实行”安内攘外”和”剿匪勘乱”而”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独裁专制政策,而投身革命,献身建立《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先烈们扼腕长叹!党国竟是”党治、党有、党享”的《三党主义》,比帝制还独裁专制!人民成了党的工具!情无堪,能安息吗? 三.怎么努力? 1.中国大陆,”共和尚未成真,人民应该力争”。 2.中国港澳,”两制远未兑现,人民应该奋争”。 3.台湾,”共和有待完善,朝野仍需努力”。 四.关于我 落叶归根大陆,可恋。落叶生根北美,可爱。自由,最重要。因而,最关注 中国大陆去《三党主义》而《三民主义》化。但愿梦想成真,菩萨上帝真主保佑! 本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 按键 tougao@bbc.co.uk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
  • ……
  • 18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