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家 | 盐业垄断既荒唐又无必要
盐业垄断既荒唐又无必要 http://cn.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401/bkncn-20140401000349276-0401_05411_001.html...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4 月 1, 2014
盐业垄断既荒唐又无必要 http://cn.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401/bkncn-20140401000349276-0401_05411_001.html...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3 月 16, 2014
农民不用扶贫 http://cn.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310/bkncn-20140310000238523-0310_05411_001.html 中国政府一直把扶贫当成一个重要工作。2014年两会时,有代表建议加大对西部扶贫支持力度。中国总理李克强先生 转头对旁听审议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贫 1000 万人,如果得到代表们通过,那就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刘永富回答:“一定完成,请总理放心!” 军令状,一年减少贫困人口 1000 万,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全部人口数了,这是很让人兴奋的。刘永富先生信心满满地说一定能完成,但新闻没有说他怎么完成。我希望不是通过中国统计局的帮忙来完成的。大家都知道,有中国式统计局在,啥任务都能完成。 那位人大代表建议加大对西部扶贫支持力度,对此,我是有疑问的。扶贫这么多年,由于扶贫款有限、使用过程中被雁过拔毛,所以扶贫效果非常不理想。有人说,把统计局撤了,省下的钱就够扶贫的了。撤了扶贫办也一样。此为笑谈。 贫民,包括城市贫民和农村贫民。中国人所关注的,目前数量最大的,无疑是农民贫民。而这恰恰也是最容易脱贫的一个群体。以前人们总争论,说扶贫不应该是靠输血,而是要帮助贫民造血。其实,这种争论完全没有说到根本问题。实际上,城市贫民可能需要被扶贫,而大多数农民贫民,根本不需要被扶贫。让农村贫民脱贫,诀窍只需要一句话就够——把土地还给农民。 今日中国,土地价格暴涨。各级政府为了从卖地中获得收益,拼命抬高房价,从而抬高了地价。但是,农民,这群依靠土地生活的人,并没有从土地价格暴涨中得到收益。因为,土地居然不属于农民。 1949 年之后,中国所有的土地都被政府收走了,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土地归政府所有,导致了当年大饥荒和农业凋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以承包形式还给农民,从而令中国经济改革起步。 现在,农村承包地被盯上了。城市土地有限,各级政府都把目光瞄准了农村。政府给农民每亩几万元补贴,就强行把承包地拿走,转手以每亩几十万、几百万的价格售出,获得暴利。 农民不但没有从土地价格飞涨中受益,反倒成为受害者。失去耕种地的农民,没有了劳动对象,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好去城市打工,一旦遇到无法就业,立刻导致生存困难。某些农民被强制授予他们当年梦寐以求、如今却是躲之不及的城市户口,结果是,他们成为新的城市贫民。 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土地归还给农民,那么,农民有两种选择:一,不出售,留下来继续耕种;二,高价转出,获得不匪的收益。无论哪一种,都会让农民受益。富裕者更富,贫穷者脱贫。 现在,政府拿走了土地,也就拿走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工具。然后政府又用财政款来帮助农民脱贫。绕了这么大一成圈子,等于是有现成的路不走,硬要开创一条不合理的、前途渺茫的中国式扶贫道路。 抢走人家的土地,然后又假惺惺地扶贫。怎么看都是一种伪善,掩饰大恶。 将土地还给农民,从物权的角度看,是没有法理问题的,因为大部分土地都是 1949 年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无偿取得的。从实际操作角度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有明确表态的。现在,不是把土地赐予农民,而是还给农民。 构成阻力的,是地方政府不愿意放手价值高涨的土地。我们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强力推广,让农民重新获得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该文为on.cc首发,在其他网站延迟两天发布) 链接: 《以保护农民的名义,垄断农地交易》 《地主变迁80年:悲情历史与乡绅文化的崩溃》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3 月 14, 2014
要重视短期之功,更要注重长效机制,确保各族群和谐共存,形成国家认同 发生在昆明火车站广场的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事发后40个小时,公安部宣布事件告破;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制造了这一事件;在施暴现场,发现了“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旗帜。此次针对无辜平民的袭击令人发指,国际社会纷纷给予谴责。 半年前,“东突”分子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制造了一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3名恐怖分子驾车撞击金水桥护栏,造成5人死亡、40人受伤。 分析这两起由新疆分裂主义恐怖分子制造的袭击事件,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袭击地点都选择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而 阅读全文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2 月 17, 2014
学习人民日报“人均万元税负不高”论 ——从“亩产万斤”论到“税负万元不高”论 我一直以为中国百姓的税收负担为全世界最重。今天从网上看到人民日报文章,《人民日报谈”人均万元税负”: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原标题不知。此文出台的背景是:日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发布会上,有学者称目前中国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对此广泛关注并展开热烈探讨,更有网友惊呼:“一口饭就有半口以上缴了税。”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亩产万斤”的吹牛皮,进步到了“税收负担万元”的实际承受,成果巨大,中国政府从此富起来了。 人民日报随后发文认为,中国税收负担很低。——此论断真让人长见识。从网上看,该文署名为作者李丽辉。看完后有几个问题不明白,希望能向人民日报请教一下。以前从人民日报学习“亩产万斤”论,现在向人民日报学习“人均万元税收不高”论。 1,一定要从官方的立场出发? 该文称,“人均宏观税负”实际上跟“人均财政收入”是一回事。同一个指标两种叫法,但给人的感受却大不相同。”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当人们听到“人均税负接近万元”,大多数人的反应肯定是负担太重了;而听到“人均财政收入万元”时,则会感到我们的人均财力还是太少了。 我来解释一下,“人均税负”是从百姓的立场出发,而“人均财政收入”是从官方的立场出发。这个叫刘尚希的人坚持要从官方立场出发,这是否与党中央一再宣传的“以民为本”矛盾呢? 在这个文字游戏之后,刘尚希说,当(多数人)谈到人均财政收入万元时,则会感到我们的人均财力还是太少了。——这显然是强奸民意。你刘尚希恨不得政府收入翻10倍才好,而多数老百姓,则希望税收负担越轻越好,无论你用“税负”还是用“财政收入”,都不能强行说公民希望多交税。 2,九成以上的税收来自企业缴纳? 该文称“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税收来自企业缴纳”,意思是,九成税收来自企业,不是我作者说的,而是某报告“显示”的,很阴险地用一个“事实叙述”的假象来表达其想传递的一个“事实判断”。 中国是实行“间接税”的,我们到商场买东西,实际上都交纳了税收,只不过让销售企业代收代缴了。“间接税”让实际税收变得隐蔽,让公民以为自己没有缴某些税。学者进行税收来源判断的时候,必须厘清事实,而不是故意混淆。 再者说,企业是什么?企业难道是冰冷的围墙和机器?当然不是,企业是人组成的。股东作为企业主缴了税,企业税收太高就会影响员工收入。所以,税收来自企业,还是直接来自公民个人,没有任何区别。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别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 3,什么叫可比口径? 该文称,中国的人均财力水平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财政部网站数据,按照国际可比口径计算,2011年中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28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均在14000美元以上,中国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这些国家的1/10左右。 “人均”,是某些媒体惯用的伎俩。说到GDP,官媒很少说人均,谈到税收痛苦,就开始说人均了。 那我们就说人均。一个媒体,只说人均税收,避开不谈人均收入,这样的手法是否太低劣了? 那我们就只谈人均税收。中国的人均税收负担真的只有发达国家的10%吗?最蒙人的是“可比口径”,我们希望该文章具体说明什么口径,看哪些税收被刻意隐瞒了。此外,我们知道,中国政府的收入有三大块:税收,收费,罚款。 每年的收费和罚款,也是天文数字。 4,税收用到哪里了? 其实,税高税低,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要命的是,税收用在哪里了。 该文称:如果将公共财政收入的2/3用于保障民生,欧美发达国家花在每个人身上的保障支出超过9000美元,而我们只有1000美元,相差了9倍。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大家注意该文的逻辑过程:用一个“如果”来推出“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低可以理解”的结论。这有点过分了吧?应该用实际数据吧? 中国的税收有2/3用于保障民生了?2013年中国税收12.9万亿(不包括收费和罚款),那么,就应该有8.6万亿巨额投入用于民生了。如果真那样的话,中国人民太幸福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公布这8.6万亿用在哪里了。 至于我个人,我希望这8.6万亿一分钱都不要由政府去花,而是发给13亿公民,每人六七千元呢。 剩余的4.3万亿,我们来大致估算一下——每年3千万吃皇粮的,假设人均工资4千元一月,那么,他们以工资的名义拿走1.5亿,公款吃喝公款养车公款出国旅游1万亿,1万亿养人民军队忠于党,还有剩下一个亿干什么去了呢?如果党中央刹住了公款吃喝公款养车公款出国旅游的歪风,说明税收更用不掉了,那么,税收太高了,应该大幅度下降。 既然与国外比,那我们就来用具体资料比。先看行政管理费(或曰公务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德 国(1998年) 2.7% 埃 及(1997年) 3.1% 英 国(1999年) 4.2% 韩 国(1997年) 5.1% 泰 国(2000年) 5.2% 印 度(2000年) 6.3% 加拿大(2000年) 7.1% 俄罗斯(2000年) 7.6% 美 国(2000年) 9.9% 中 国(2000年)25.7% 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税收的1/4被公务人员直接消耗了,其余3/4被他们间接消耗。 再看用于教育,医疗的比列 中国 3.8% 印度 19.7% 美国 21.5% 日本 23.3% 美国政府的官僚只花税收的1-2% ,而给老百姓提供的福利占税收比例的40-50% 。而中国政府的官僚花税收的40-50%,是美国的20-40倍。而给老百姓提供的福利占税收比例的8%,是美国的1/5-1/6。 中国老百姓缴的税率仅次于福利极高的法国,世界第二,而享受的福利才占税收的8%。 中国人均GDP远低于日本,公款吃喝却是日本的1000多倍。 5,最本质的问题:税收是公民与政府的契约 我在各个文章中反复强调“税收是公民与政府的契约”。公民同意缴纳税款,以购买政府的公共服务。这个契约包括3块内容:公民同意政府征收多少税;政府必须向公民汇报收了多少税、开支用在哪里;公民审查政府收支,以决定是否要跟政府续约。 征收税款,只要公民同意,政府收全世界最高的税都没有问题;如果公民不同意,政府收全世界最低的费也不行。开支也一样,只要公民同意,政府官员每年公款吃喝、公款养车、公款出国旅游花费10万亿也没问题;如果公民不同意,政府官员动用10元钱的公款吃一碗面条都是犯罪。 到这里,问题彻底清楚了:税高税低都无所谓,关键是政府要向纳税人汇报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处。 链接: 《中国什么东西最贵?》 《中国“10个下降”何时到来?》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2 月 12, 2014
农民工与公务员,应该谁的收入高? ——中国各阶层收入中的话语霸权与民粹主义 中国公务员的收入很少对外公布。网曝湖南冷水江公务员收入为每月2000至4000元,当地某些公务员抱怨说收入低。以三四线城市的物价,这样高的收入还低吗? 与公务员相比,教师抱怨收入低的比例更高。仿佛以为当个老师就该收入多高似的。 对于所有抱怨工资低的人,我的回答一律是:嫌低你辞职呀。 事实是:公务员、教师抱怨工资低,却鲜见他们辞职。他们的所谓抱怨,一是撒娇,二是配合,想为仆人给仆人自己涨工资造势。 在1980年代末,媒体上大量文章指责“脑体倒挂”,比较流行的抱怨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我想说:搞导弹的就应该比卖茶叶蛋的收入高吗?搞导弹的你的工资消耗的是纳税人钱财,你的研究更是消耗了纳税人巨额钱财,你的所谓研究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了?你凭啥想领高工资?你享受着荣誉光环,你退休了照样享用纳税人钱财,人家卖茶叶蛋的,完全靠自己谋生,凭啥不能收入高? 所谓“脑体倒挂”,就是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编造出的一个欺骗性词汇。“倒挂”二字显示了其本能地以为自己就应该比别人收入高。凭啥?仅仅凭你多念了几天书,就应该比别人收入高?岂有此理。 1990年代后的20年,所谓“脑体倒挂”现象基本消失,知识分子收入大幅度提高了,这是维稳的需要,同时也是市场的决定。但是最近两年,情况发生细微变化,体力劳动价格迅速上涨,收入往往超过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可是关于“脑体倒挂”的声音并没有二次起来,为什么?因为有了互联网,话语权分散了,权力和知识分子无法垄断话语权了。 我不是一个反智主义者,不是民粹分子,相反,我自诩精英,我鄙视农民。中国的农民,愚昧而懦弱,被欺压了那么多年,却不敢反抗,如今人家赏赐个仨瓜俩枣,就感恩戴德,一副奴才相。这样的懦弱群体,活该被欺压。从智商上,我严重鄙视农民,从人格上,我坚信人人平等,我希望能尽快唤醒农民的公民意识。 说来说去,我到底赞成谁的收入高?我很自私,我希望我的收入比任何人都高,只是希望,无法实现。至于他人的收入,我坚持一点:一切由市场决定。市场交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规则。 现在的公务员、教师的收入是高还是低?公务员说了不算,所谓专家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只有市场说了算。有那么多毕业生拼命想当公务员、老师,当不上,这就说明公务员、教师收入不低。 权力不能干涉市场对劳动力的定价。现在的国企高管收入奇高,就是权力垄断的结果,其收入必须大幅度下调。公务员收入也应该大幅度下调,一直降,直到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降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有关观点我在《2014舆论新动向:利益争夺公开化》一文中已经说过了。 市场自由定价后,如果农民工的工资大大高于公务员,公务员必须认账,少扯什么“脑体倒挂”;如果定价为公务员的工资大大高于农民工,你农民工也得认账,别说人家欺负你。搞导弹的收入如果低于卖茶叶蛋的,你可以辞职去卖茶叶蛋;卖茶叶蛋的收入低,想搞导弹搞不了,你就认账吧,谁让你当初不好好念书? 链接: 《2014舆论新动向:利益争夺公开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