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

法广 | 欧亚论坛: 从台湾美牛危机看台北,华盛顿与北京的新关系

台湾美牛危机,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 ? 一边,台湾民众抵制自己信不过的美国牛肉,另一边,美国政府向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对华盛顿有相当依赖的台湾高压促销。 马英九政府正试图以最折中的办法,让这场危机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然而,台北政府的努力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台湾民间的反弹不仅没有淡化,而且有持续发展的趋势。 美牛危机在台湾岛内政治,台北与华盛顿的关系和台湾与北京的关系上将产生重大影响。 先说台湾岛内政治,反对进口台湾民众不放心的美国牛肉的呼声不仅来自反对党,而且来自执政党内部。对于健康意识和健保意识超强的台湾民众,美牛问题关系到切 身利益。他们在非大选期间会质问政府到底关不关心民众的健康安全,到了选举期间,他们更会在各候选人中间比较,看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更有国际谈判能力,是 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更能对付华盛顿政府,保护台湾民众的利益。 再说台北与华盛顿的关系。过去台海关系在很多时候是被看作华盛顿在与北京美国利益讨价还价时的一个筹码。什么时候中美关系紧张了,美国对台北的关心就频繁 一些,热络一些。但对只有两千三百万人口的台湾市场,美国不曾激烈争执过什么。这次是美国要从小小的台湾市场争取商业利益,并且以TIFA (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谈判作为紧箍咒。台湾人要么吃美国推销的让他们怀疑有可能致癌的牛肉,要么就要做好准备,不仅与美国的贸易协议遥遥无期,未来在政 治,军事上受美国保护的传统也有可能会被动摇。换句话说,美牛危机让台湾人清醒地认识到受美国保护的代价有什么,是什么。 再来看看美牛危机中台北与北京的关系。正当岛内为美牛危机和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刻,台湾经济部次长林圣忠 来的欧洲,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为争取签署台欧经贸协定做公关。虽然,林圣忠很谨慎的淡化美牛危机话题,把它推到卫生与健康标准的范畴里。但是,他在这个时间点来欧洲,他在驻法国台北代表处的安排下高调召开记者会等动作,很显然让我们看到台北政府想让台湾人,美国人和大陆人知道,碰到与美国关系的难题的同 时,他们在积极开拓与欧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更绝的是,林圣忠向记者们出示文件,强调指出,台湾能吸引欧盟国家和她签署经贸协议,是因为台湾有进入大陆市场 的方便。 我们有大陆市场,这句话,你要是把它局限在经贸领域里,对大陆来说已经很意义了,这至少意味这台湾外贸经济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靠两岸关系。但是这句话也可以放在更大的语境里。 一方面,台湾与美国发生严重贸易摩擦。在美牛危机中,台湾人需要权衡自己的健康,得癌症的机率和依赖美国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台欧贸易协定可以与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媲美。台欧贸易协定在欧洲人面前之所以有靓点,这是因为台湾人说自己有大陆市场作依靠。 在这样的逻辑中,美国为台湾提供保护的这种假设正在失去它传统的份量,尤其是在两岸由经济依托的政治关系持续升温的时代。 过去的十天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去年底到任的台北驻英国代表沈吕巡二月七日哲学式地谈他的远大志向,要让台湾与非邦交国的实质关系逐渐官方化。 由于这番话不是沈吕巡具体针对他经手的哪个协议,哪个项目来说的,给国际社会的印象是,这话更多是说给沈吕巡先生的上级主管听的,也许是说给他中学的同学马英九听的,通过国际演讲, 让领导知道他这位新驻英代表的勃勃雄心,宏伟目标。因此务虚的成分明显,务实的成分看不到。 可是他的话也被在北京的记者听见了,联系到几天后以大陆市场争取台欧经贸协议,巧妙和间接地通过开新闻发布会,说给美国听,做给美国看的林圣忠,媒体把一个谈理想的外交官和忙外交的经济官员拼在一起,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表态。 二月二十二日,从外交业务出发, 洪磊指出,沈吕巡的说法十分错误和有害,他反对台湾与中国建交国进行任何官方往来或签署具有官方性质的协议,反对台湾参加仅限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但是,洪磊没有把沈吕巡的讲话和林圣忠的欧洲之旅说到一起,更没提林圣忠。 二月二十三日, 中国驻法国使馆经济商务处的网站,敏锐地注意到林圣忠访问欧洲,争取台欧贸易协定期间的讲话, 部分转载被中国屏蔽的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 向中国发布台湾代表团以台湾拥有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方便作为主要依据,游说欧盟国家推进台欧贸易协定谈判进 程的消息。 在 这个动作之前,相当于台湾陆委会的中国大陆主管两岸关系问题的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范丽青表示,洪磊的谈话只是重申大陆一贯立场。潜台词也许可 以理解为,外交部洪磊的讲话不涉及具体个案,只是政策性的提醒吧。这番解释更让人怀疑洪磊的讲话不针对记者问到的台欧经贸协议,而是针对沈吕巡疑似向他的 领导高调表达雄心壮志的豪言壮语必须作的回应,因为被问到了 。 美牛危机引出来的是一个万花筒一般的台北与华盛顿,台北与北京关系以及台湾岛内政治的新的动向。我们明显看到,北京用经济扶持来改善台海政治关系的思路不仅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中得到体现,在台湾与欧洲,与美国经贸关系中也具有影响。 北京的经济牌使美国传统的对台关系政策受到新局面的挑战,使台湾在与美国较劲期间的欧洲之旅得到大陆市场的支持,使岛内过去时的两岸关系思维影响下出口转内销的口号遭到被动式的冷处理。 相关话题 21/02/2012 – 欧亚论坛 台湾向欧盟国家争取经贸协议 : 我们有大陆市场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邓聿文:中国须重拾改革、重寻动力

邓聿文:中国须重拾改革、重寻动力 (2012-03-0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内贾德国会选举受重挫 [中国早点] 安得广厦千万间 [金融风暴] 希腊信用评级降至最低 [台海局势] 民进党续程最后一里路 邓聿文 改革拖得愈晚,成本将愈巨大。要走出“转型陷阱”和渐进式改革的风险,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约束政府的冲动,这必然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在内的系统的全面的改革,而不会是单一的经济改革。因为只有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自由化,社会的组织化,中产的公民化才能有效约束政府。所以,未来的改革一定要以宪政、民主、法治、市场为目标。   2012年全国两会刚于3月3日和5日召开,从本届政府的任期来看,今次两会实质上带有总结的色彩,因而,人们有理由期待它出台一些不仅于当前,也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有利的政经等方面的政策和举措,以使本届政府的工作圆满落幕。   先不妨简单回顾和评估一下过去五年乃至十年的政府工作。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本届政府的十年,无论在经济增长还是改善民生方面,都可能是改革以来最好的十年。经济成功超越日本,“坐二望一”,实现了几代人未曾实现的梦想;此外,在政府财政收入、国民收入、进出口、城市化、社会保障建设、参与国际秩序治理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和成绩。尤其在本届政府的后五年,面对百年未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果断决策,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挽经济于不倒,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危机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因此,某种意义上,用“盛世”来形容本届政府掌舵的十年,或许也不为过。 十年辉煌背后的浓重阴影   然而,如果只看到这十年的辉煌一面,可能就会犯片面性错误,辉煌背后的浓重阴影,或许才是中国真实呈现给我们的图景。在这十年里,社会进入大分化、大动荡时期,贫富分化的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的扩散、腐败的泛化、阶层流动的停滞、官民的对立乃至对抗、社会道德的滑坡和信仰的缺失……直至层出不穷的群体抗争,无不给“盛世中国”抹上了一笔浓浓的灰暗之色。有学者就把中国在最近十年遇到的问题称之为“转型陷阱”,意指在这十年里,由于改革被既得利益集团绑架,致使社会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从而出现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畸形化的情况。   中国目前是否存在着这样一个明确的“转型陷阱”,可以讨论。但是,与经济强劲增长不协调的是,改革在这十年里确实有些踯躅不前,则是不争之事实。   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部署了今年改革的八项重点,它们都是当前我们多数人每天都在谈论和感受到的一些棘手问题,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金融、资源价格、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打破垄断,推进公共服务等,如果单看这次改革工作会议,会觉得政府的改革决心很大,然而,把这十年的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的问题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十年改革基本原地踏步,某些方面甚至还在后退。   为什么白白浪费了十年的改革光阴,这是我们需要追问的。就改革的时机而言,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对中国的冲击,本来为中国改革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因为从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看,改革每有实质性进展,多在社会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金融危机对改革高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模式,是极好的契机。可惜我们过于担忧经济下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从而将很多计划推出的改革举措推后、延宕或干脆取消,甚至把一些本该成为改革对象的东西拿出来作为对抗危机的“法宝”,重拾我们过去熟悉的行政调控和经济刺激手段。正因如此,虽然确保了危机期间经济还在继续增速,但其留下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由于在传统发展方式下将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发挥到极致,未来再提高的空间不大,若仍沿袭此种发展方式和手段,今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必成定局,从而陷入长期滞胀的困境。这在2011年已有明显之表现。 改革遇困的两个因素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包淳亮:从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谈起

包淳亮:从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谈起 (2012-03-05)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内贾德国会选举受重挫 [中国早点] 安得广厦千万间 [金融风暴] 希腊信用评级降至最低 [台海局势] 民进党续程最后一里路 ● 包淳亮 时事透视 大陆对台思维应将重点放在欢迎、鼓励台湾继续关心“整个中国”的发展前途上,早早把“井水不犯河水”的“陆独”思考方式,丢进历史的垃圾桶。   2月29日在北京发布的2012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指2010年包括内地3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台湾列第一。   许多台湾人可能觉得名列“中国省域”之中,莫名其妙,笔者反而认为,若想迈向统一,这种堂而皇之的将台湾列入评比,妙不可言。   百年来许多中国人以中国为耻,台湾希图切割,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挫折。   十余年来形势丕变,台湾经济规模已从大陆的二分之一,降为十五分之一;台湾位列中国省域之中,除“竞争力”尚可占鳌头,已无多少一、二名可说。   两年内,台湾经济规模连中华经济圈十名之内都难再跻身,人均生产总值也将被上海、北京赶上。因此台湾人得逐渐重新摆正台湾的位置,而无需以位列省域排名为耻。   但是台湾经常自吹自擂,或自遗伊戚,很难靠自己摆正在中国的位置。位置一方面得经由广泛的互动去寻找,但更得有人指点迷津。例如大陆把香港列入“十二五规划”,可作为香港制定自身发展战略的重大参考,大陆亦不妨将台湾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通盘考量中,至少这也可以是个发展建议,可成为台湾人思索发展前途的明灯。   最近香港特首选举引起重视,其实香港全国人大的选举也应引起各界的关注。香港人若重视人大,就表示其对身为中国公民具有热情,反之则无。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探望代表团 纪检委书记赞重庆

探望代表团 中纪委书记贺国强赞重庆 (2012-03-04) 早报导读 [金融风暴] 希腊信用评级降至最低 [中东冲突] 奥巴马:美不排除对伊动武 [台海局势] 民进党续程最后一里路 [预算案辩论] 林勋强:四层面推动增长势头   (前排左起)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昨天到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驻地看望人大代表,与在门口迎候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重庆市长黄奇帆握手。  (中新社) ● 顾功垒 2012中国两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昨早探望重庆代表团,表示对重庆所取得的新成就和新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则表示一定要铭记“老领导”国强书记对重庆提出的新工作要求,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 @顾功垒 北京   “两会”(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年会)开幕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昨早探望重庆代表团,表示对重庆所取得的新成就和新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则表示一定要铭记“老领导”国强书记对重庆提出的新工作要求,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   据《重庆日报》报道,贺国强昨早10时到人民大会堂宾馆看望重庆代表时说,在座的既有他在重庆工作时的老同事、老朋友,也有一些年轻人,令他不禁想起在重庆工作的三年多时间。   贺国强曾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担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他说那段时期正值重庆直辖市建设初期,有些工作只是开了个头或只有一个设想,来不及很好地落实。   离开重庆10年间,贺国强表示回去重庆四次,每年“两会”都要参加重庆代表团的活动,和大家共议重庆的改革发展。对这些年来重庆所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贺国强还要求重庆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重庆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