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

法广 | 台北一周: 败选之后民进党将用什么态度面对中国

选前两大党对「九二共识」有激烈的辩论,民进党还是一贯地不承认两岸之间有九二共识,蔡英文甚至提出「台湾共识」作为对抗。这次在败选检讨报告中,蔡英文首度面对这个问题,她说「民进党从过去到将来,都要面对一个很严酷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如何面对中国』」。 她还说,要处理中国问题,不是坐在家里想,而是必须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就必须在互动中去了解。她期待民进党能有良好的制度,让党员与基层更了解中国,从互动中,为自己与台湾找出「面对中国」的新解决方法。 ●蔡英文提出这样的检讨报告,民进党中央态度如何?有什么看法? 蔡英文是在民进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提出这个报告,书面报告里面还提到,未来民进党应该与中国更具体地展开双向交流,摆脱「反中」、「锁国」等错误的刻板印象。就在蔡英文说完民进党「应该建立与中国交流的模式」、「要更了解中国」之后,会场响起一片掌声,显示民进党中央也承认,在面对中国的态度上,必须要改弦更张了。民进党一位中央执行委员洪智坤公开肯定蔡英文的谈话,她认为这是蔡英文离职前,留给民进党最大的资产。因为这样一来,未来民进党与中国的往来交流,将可以制度化、正常化、和除罪化,培养更多的「知中派」,在捍卫台湾主权的前提下,扩大认同民进党的社会基础。这位中执委的谈话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民进党,但应该反映了很多民进党人士的心声。 ●这样看起来,民进党因为败选,似乎使它的「中国政策」逐渐向中间靠拢,国民党对于这样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吗? 之前,蔡英文的败选检讨报告草案刚出炉的时候,因为内容都在检讨对手国民党,还说要对人民「再教育」,缺乏自我反省,引起社会上很多批评。当时国民党也嘲笑民进党不是真心诚意的检讨,无助于政党的改革。但这次蔡英文正式提出完整的报告,国民党却一反常态,党主席马英九在中常会上特别下达封口令,禁止党内批评民进党的败选检讨报告,甚至评论都不可以。据了解,马英九的意思是,这次选举国民党虽然获得胜选,但并非大获全胜,在很多选区还是输,因此做好自我检讨比较重要,对民进党的检讨报告,不必加以批评。台湾的政治评论家认为,马英九这个封口令具有政治远见,一方面是民进党到底也有六百多万票的支持,另方面是,这次可能是民进党中国政策转型的关键时刻,马英九会比较希望民进党未来朝中间路线发展,积极面对台湾和大陆的密切关系,让台湾两大政党大陆政策的距离缩小一点,不再南辕北辙,对台湾来说,比较具有正面意义! ●台湾的舆论界,怎样看待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这次提出来的检讨报告呢? 台湾媒体评论认为,民进党曾执政八年,蔡英文还当过陆委会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长,竟然到现在才想到要「在互动中了解中国」,民进党人士甚至还认为,这样作之后,民进党和中国大陆的交流,才能制度化、正常化、和除罪化,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媒体评论也明白地点出民进党的心结,质疑民进党究竟是「不了解中国」,还是「不肯接受中国」?评论文章点出关键认为,与其说民进党「不了解中国」,不如说民进党「不承认自己的中国政策谬误」,却想要霸王硬上弓,强加给台湾人民。 在蔡英文提出「要在互动中了解中国」的检讨报告之后,未来最值得观察的关键就是,民进党将如何面对多年来它自己一直否认存在的「九二共识」,以及中国大陆能不能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以外的论述?未来民进党和共产党的交往,可能是中国政治史上值得关注的一页!

阅读更多

BBC | 陈菊:暂无参选民进党主席打算

陈菊对被古巴拒绝入境表示遗憾 台湾高雄市长陈菊星期五(2月24日)表示,她暂时还没有参选民进党党主席的打算。 陈菊星期五提前结束对美洲的访问,返回台湾。 陈菊率高雄官员和议员代表团到美国访问,期间有前往古巴考察有机农业的安排。 但是在古巴海关陈菊却被拒绝入境,她因此一个人提前返台。 陈菊在高雄对记者们表示,古巴入境官员没有具体解释为何拒绝她入境,而同团的其他高雄官员和议员则被允许入境。 陈菊说自己原本希望考察古巴农业,不能入境她感到遗憾。 民进党星期三召开扩大中执会,推举陈菊为代理党主席。 陈菊表示这她不能推辞的责任,但表示自己目前仍以高雄市长责任为优先,并没有参选党主席的打算。 陈菊还承诺,在她两个月的代理党主席任内会聆听民进党内部各年龄层的声音,协助党意和民意的结合。 她同时强调,民进党必须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 | 富豪“自残”,拯救中产

全世界的超级富豪们现在正关注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竞选大戏。 2012年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顺应“巴菲特规则”,提议向年收入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的美国人,施行至少30%的税率,取代之前15%的收益所得税率。 “巴菲特规则”又叫“巴菲特税”,源于巴菲特呼吁政府向富人增税。2011年他在《纽约时报》发文,标题赫然为《停止宠爱富豪们》,这位首富级的老头在文章中透露,他缴税的税率是17.4%,比他秘书甚至公司其他雇员的税率都要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投资所得在美国享有税收优惠,像巴菲特这种典型的玩转“钱生钱”游戏者,税率自然要比实业家或普通工薪阶层低得多。 巴菲特是奥巴马忠实的支持者,当年曾为其竞选总统筹款。在和另一位参选人麦凯恩的一场辩论中,奥巴马声称考虑请巴菲特做财政部长,并直陈“要确保新财长懂得:光是帮助那些金字塔顶的人 (指富豪群体等) 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帮助中产阶级。”后来巴菲特没有当财长,富人群体利益也没有受到打压,相反享受到了一些减税政策。一直到现在,奥巴马参选下一届总统即争取连任时,才变得雷厉风行、表里如一。2011年12月,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说,“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那一小撮人,十年间收入平均增加了2.5倍,年收入达到120万美元,而中产阶级的收入却下降了6%,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关键的议题,也是中产阶级的存亡时刻。” 再来看俄罗斯。2012年3月初就要进行总统大选,向来骁勇的普京的竞选对手中有张新面孔——身家180亿美元的俄罗斯第三大富豪普罗霍罗夫。这位“钻石王老五”的加入,使人想起当年向普京政权发出挑战的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他现在还蹲在监狱呢。值得关注的是,普京竞选纲领的关键词是“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普罗霍罗夫则称,如果自己当选了总统,将捐出自己的绝大部分财富,并将向富人开征“过度消费税”,他以他自己的情况举例称,如果人均住房面积100平方米是合理的,他家里5口人需要500平方米,而他的房子有2000平方米,超出部分就需要纳税。 接下来看香港。2月20日,唐英年正式参选香港特首。唐的提名者中包括李嘉诚、郭炳江、李兆基等香港富豪。历史上,亚洲富豪与中产阶级之间的割裂感相对严重一些,他们与当权者的关系也更为紧密。不过,唐英年在参选宣言中明确宣称将致力于实现“繁荣共享”,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等深层次矛盾。做过财政司长的他显然对中产阶级之痛 (港人戏称为“中惨阶级”) 了如指掌。 最后来看不久前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两个参选人当中,蔡英文在不同场合提到最多的词汇之一便是“中产阶级”,她说,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如果持续萎缩甚至消失,社会稳定就是海市蜃楼。她提出向富人增税、向中产阶级和穷人减税,以使台湾税负趋向合理。马英九也表达了类似征收“富人税”的理念,却招致了微词——因为此前他曾表示“富人缴税已经够多了”。 郭台铭是马英九的拥护者,也常成为大陆各地官员的座上宾。在马英九成功连任后,郭台铭说“政治为经济服务”;如果说这句话可解读为郭台铭希望台湾当局及两岸形势对自己更有利的话,2012年2月初,包括他,还有张荣发、尹衍梁和戴胜益等台湾超级富豪宣布捐款共3000亿新台币 (约640亿元人民币) 的“豪捐”行为,则可以解读为他们在有意驳斥民进党“国民党代表大富豪利益,民进党代表普通百姓利益”之戏谑之语。而早在2008年前郭台铭曾宣布将捐出自己九成的财产做公益,戴胜益也于2011年宣布将捐出所持公司股票的八成。 郭台铭们学习的是比尔·盖茨。一样是四年前,盖茨将绝大部分财富捐给了慈善事业,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和巴菲特一起号召全世界的富豪们一起“裸捐”。这种效应也“蔓延”到了别的方面,2011年,美国二百多位超级富豪向奥巴马联名提议,希望政府增加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者的税率——这在十年前是小概率事件。 超级富豪与参选人或当权者形成“拯救中产阶级”之罕见共识,并不是美国、俄罗斯、香港和台湾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政府不希望博取工商界巨头支持的同时能够获得庞大数量的普通工薪阶层之信任。关键是,更多的富豪主动要求自己的利益“受损”或“让渡”确系难能可贵。他们或许正意识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内外形势都不太乐观的情形下,与政府出台向低层人士及中产阶级减税等激励措施相比,富人积极通过多缴税或捐赠等形式“反哺”社会,对整体的拉动——至少是信心拉动的效应——要更出色,因为它缓解了社会各阶层正在发生的割裂。 另一方面,在“共融”真正成为一种可能的社会里,富人阶层的产业和利益也才会更持久。退一步来说,这其实是一种被逼出来的“新商业文明”或者说“新财富观”。

阅读更多

BBC | 台湾来鸿:民进党列出败选的三大理由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总统败选后请辞 经过一个月,民进党败选的检讨报告终于出炉,从初稿到定稿,最后归纳出三大方向:「提升执政信赖感」、「中国因素影响的因应」、「基层经营与政治版块的突破」,相较于上周出炉的检讨报告初稿,虽然内涵相距不远,但对外论述的态度,却很不一样。 原来的检讨报告初稿,对于民进党败选的原因,罗列出来的六大理由,分别是:「选民对民进党执政信赖度不足」、「马阵营打两岸经济恐吓牌奏效」、「大规模行政资源介入选举」、「选前企业家出面力挺马英九」、「弃宋保马效应发酵」、「选举日期与过年只差一周,返乡投票者减少」。 初稿出炉,炮声隆隆 这六大理由经媒体报导披露后,立刻引起党内炮声隆隆,套句前民进党副秘书长游盈隆的话:「这样的检讨报告,就像小学生考试不及格,回家怕父母责怪,而将原因归诸于考题太难、考试日期提前、老师阅卷标准太严,甚至是同学作弊,绝非自己不用功读书所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这份检讨报告,不是在检讨民进党,而是在检讨国民党,因此,游盈隆要求,这份报告应该退回去重写。 不只是游盈隆,民进党中执委洪智坤也表示,这六大原因着实看不出什么「科学化」与「专业化」的新思维。他认为败选原因只有三项:一是议题设定失败、二是危机处理失当、三是决策核心失能。而这三个原因,是民进党检讨报告中,不敢写的「三失」。 细火慢炖了一个月,虽然这份报告还只是「初稿」,要经过中执会讨论才能「定稿」,但赶在中执会召开前夕,绿营内部许多人就已按捺不住不满的情绪,前副总统吕秀莲更在这份初稿要交到中执会讨论的前夕,发表了「总统大选下民进党的焦点与盲点」万言书,炮火更是猛烈。 吕秀莲直指,蔡英文领导下的民进党急于世代交替,其实是「世代夺权」,她的竞选口号「Taiwan Next」等于是否定「Taiwan Past」;吕秀莲除了对蔡英文个人的领导风格提出质疑之外,也触及「九二共识」的问题,她指出,民进党应该清楚让选民知道「九二共识」的内涵就是「台湾是中国大陆的一部份」,她也认为,两岸关系的复杂,并非蔡英文的台湾共识可以解决,民进党的立场就是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 路线调整,内外交迫 有些媒体名嘴认为,吕秀莲的观点其实反应出她个人对蔡英文的好恶,她的意见,并不能刺激民进党往中间靠拢,事实上,民进党内不少中生代,甚至包括前行政院长谢长廷,都曾在选后建议,民进党在两岸政策的路线上,应该往中间修正,否则很难跨越迈向执政的「最后一哩路」。 或许是期待民进党更进一步往中间靠拢的声浪,在党内已隐然成形,敏感的独派团体,已嗅到这样的气氛,立刻扬言,民进党如果真的在两岸政策上往国民党靠拢,便会沦为是「山寨版的国民党」,考虑要和民进党「分手」,对于民进党而言,更陷入绿营会分裂的担忧。 因此,这份检讨报告初稿经过修正后,删掉了「选举日期」、「弃宋保马效应」、「行政资源介入」这三个因素,增加了「基层经营与政治版块的突破」,保留了「提升执政信赖度不足」,并融合了「两岸经济恐吓牌」与「选前企业家力挺马英九」,改为「中国因素影响的因应」,比较特别的是,这修改后的三大因素,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外阐述。 最让外界关切的两岸路线问题,蔡英文在卸下党主席之际,也提出了她的看法,她认为,要处理中国问题必须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必须从互动中去了解,她期待民进党能在一个良好的制度上面,让党员与基层可以去更了解中国,从互动当中去找寻面对中国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这个新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恐怕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找得出答案来的,毕竟对民进党来说,还需要经历一段党内外拉扯,才有可能成形。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阅读更多

许知远 | 偶像的阴影

一 我立刻被他的声音征服了。我听不懂台语,却完全沉浸在讲话的音乐感中,这音乐感因为低沉、哀伤、时隐时现的背景乐曲,而更难抵挡。它似乎蕴涵着无限的离愁、悲苦、怨屈。 最初,我以为这是录音播放,过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这是陈水扁本人在说,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像是一个浪潮推一个浪潮。 这是吴王霞“头七”的日子。37年前,她的女儿嫁给了一位青年律师陈水扁,谁也未曾料到这桩曾被百般阻挠的婚事,最终缔造了台湾的第一家庭。然后所有的荣光又化作苦涩,总统身陷囹圄,全因身体残疾,总统夫人才逃过一劫。这位岳母则仍表现出倔强的性格,曾用扫把驱赶前来访问的记者。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奔丧。当吴王霞的死讯在2011年最后一天传出时,它激发了微妙的感受。马英九与蔡英文的竞争日趋激烈,青年人期待即将开始的跨年晚会,一个85岁老妇的命运仍无法忽略。 关于陈水扁是否应该奔丧,该在哪天奔丧,奔丧时能否去掉手铐脚镣,这些争论持续了好几天。这场选举太过平淡,人们总算找到了一点戏剧化的情节。台湾人知道,他们的陈前总统,或许欠缺治国之能、清廉操守,却从不欠缺戏剧化的能力。 从三级佃农之子到台大毕业,从民主辩护士到民选总统,从两颗子弹再到阶下囚,总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冲突围绕在他身边,而命运也和他开了玩笑:作为贪污的前总统,他坐的监牢,正是20年前作为民主斗士坐的那一间。铁窗也没能挡住这种戏剧感,在狱中,他手不停歇地写作。他给尼加拉瓜总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写公开信,把美国总统告上法庭——因为他没有执行六十年前的《旧金山合约》来占领台湾。他投书报纸公布别人的秘密,主题从李登辉到自己的女儿,他还试图指导民进党的五都选举…… 他的生活像是不落幕的连续剧,即使观众已经厌倦,情节过分荒唐,主演者却不愿离场。他在传达这样的信息:要么相信他是清白的、是一个为了台湾人民背负十字架的圣徒,要么就要承认“你们谁都不干净”。 而这一次,他让女儿从狱中带出公开信,来支持独立参选的陈致中角逐立法委员,他不仅不理会民进党的人选,还把蔡英文的“宇昌案”荒唐地联系到他个人的贪腐案——他们都是国民党政府的司法不公的受害人。他一直在循着这样的逻辑:为了民进党的利益,他可以不顾台湾的前途,而为了个人与家庭,他则可以抛弃掉民进党。 一个外来者很难理解陈水扁的冲击,他激起台湾社会最热忱的期望,最终的结果却是幻灭。“我仍像一只折翼的小鸟,坠落在一渊不见底的深谷。”李筱峰写道。他还把这痛苦放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来看待:“这次的伤痛,比起大学时代因写文章批判国民党的党化教育而遭政大勒令退学还要难过;比过去遭国民党特务跟踪、打小报告、窃听电话、检查信件、干扰求职等压迫还更痛苦;比起任何一次看到国民党的贪污腐化、特权横行更加忧伤;比起任何一次的选战失败还要悲愤!” 这是2008年8月7日,陈水扁家庭的贪腐案在两天前被确认。李筱峰是陈水扁的长期追随者,即使在百万人倒扁的“红衫军”运动发生时,他仍支持这个千疮百孔的“总统”,不愿相信事实。 这种信任既源于信念、也来于相似的成长经验。他们年纪相仿,都是出生于台湾南部的本省人。他们的青春期都是在一个倍感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这压抑既来自于政治上、也来自于经济上的贫困,而外来的国民党政权被视作这压抑的源头。 压抑也带来了反抗意识的觉醒,比起李筱峰这样的同代人,陈水扁的政治意识苏醒得更晚,他一直孜孜于成为一名现有秩序下的成功者。但当美丽岛事件发生时,作为那些异议者的辩护律师,他被推上了历史舞台。而历史潮流也正发生逆转,台湾进入一个政治躁动的年代,反对的声音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陈水扁踏上这股潮流,并迅速成为中心人物。 历史充满了嘲讽,那些付出长年牢狱之灾、被迫长期流亡海外的第一代反抗者,在民主转型中纷纷被遗忘,他们曾令人赞叹的英雄精神,似乎不适合这个已经开始的、喧闹的民主时代。而陈水扁则成为了某种桥梁,他与这些反抗这有关,同时也如此顺畅地拥抱新时代。不管是作为立法委员还是台北市长,他发展出一套新的问政风格、政治修辞、竞选战略、管理方式,它不仅是反国民党的,更是中产阶级化的。他的个人经历更是给这种新路线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包装。他在诸多方面,都恰到好处地符合台湾社会的心理。他是反抗者,却又获得成功;充满悲情色彩,却又温暖、可爱;他精明能干,却没有任何强人色彩。 当他在2000年当选“台湾总统”时,尽管票数远未过半,却赢得了台湾人衷心的支持。人们期望,台湾历史与现实纠缠的种种情结就此解开,开始一段新旅程。 但李筱峰们发现,“宣称要对抗国民党黑金政治的陈水扁,竟然也‘国民党化’……国民党的腐败与专制,激发起有志气的台湾人追求民主与争议的心志;然而这个家庭的腐败,却打碎了追求民主与正义的善良人民的心”,而“陈水扁的崛起与失落,带给我们的是二战后这一代台湾子弟的共同梦碎与忧伤。” 二 在前往台南的高铁上,我读着两卷本的《信任与背叛》,编者邀请来自历史、政治、社会心理、媒体、社会运动不同方面的学者,共同剖析陈水扁与陈水扁现象。它的雄心一目了然,陈水扁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更是整个台湾社会的,他的行径是一个扭曲、失衡的社会心理的征兆。 这也是一本被低估的书籍。在2011年2月出版时,它激起的反响大大低于出版者的期望。台湾政治就像是一幕加速的肥皂剧,谁还会对重温旧剧情感兴趣?但不幸也正在于此,人们以为看到的新剧情,不过是另一个拙劣翻版。全赖人们的记忆力短暂,仍看得兴致勃勃。 在阅读与半睡间,我抵达台南。在搭乘出租车时,意识到很多排队的人和我一样,是为了目睹奔丧事件。一名昔日民进党要人、如今的电视名嘴,就站在我前面。 陈水扁的奔丧,让我第一次感到某种期待的戏剧性,也第一次感到某种节奏感。 1月3日,媒体发布最后一次民调的数字。此前,民调的数字彼此冲突,却仍是了解这场纷繁选举的指标,在大雾中,一盏假灯也总比没灯要好。但现在,一切似乎蒙在雾霭中逐渐发酵。原本沉默的也不再沉默,也是1月3日,张荣发公开宣布支持“九二共识”。出生于一九二七年的张荣发,是台湾最后的企业巨人之一。他身经日治、两蒋时代,仍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商业巨子。他的表态既出人意料,也在意料之中。他是民进党的有力支持者,更知道他的事业成功,多么依赖于两岸的稳定。他的表态,让一贯镇定的蔡英文都陷入慌乱,她很不舒服地撒了个谎。 在台南市的新营区殡仪馆,警察、新闻记者、陈水扁的支持者占得满满的。支持者人群被警察切成了一部分。少部分人拥在灵堂这边,更大一部分则在对面的空地上,有几位还站在矮矮的榕树上。他们举着颜色不同的旗帜与看板,有的是当地的立法委员的选举旗,有的是标明自己的态度,有骂马英九的“台奸,卖国贼,万代不得好死”,有支持民进党的“小英上台”,更多的是为陈水扁喊冤的“阿扁无罪”。他们举着旗帜,神情凝重,像是集结的队伍,随时等待统领的命运。 统领正在念悼词,这哀伤、深情的语调曾让整个台湾沉醉,如今,还有多少人相信他? 再没哪里比此地时更能体验台湾社会的分裂了。在北部,没人再怀疑他的贪腐,而在这里,人们仍义愤填膺,坚信他蒙受了不白之冤,正是这种情绪把陈致中推向了明星议员。 我的道德判断也一时模糊,可能因为我听不懂他政治意味浓烈的讲话内容,或是我从未对陈水扁感到切肤之痛,也可能我为纯粹的葬礼仪式打动,当陈水扁的母亲颤巍巍地从车中走出时,我感到一阵心酸,衰老与行动迟缓给予她一种特别的尊严。死亡再度让这个家庭获得短暂的团聚。 死亡与亲情、团聚与离别、罪过与无辜,这一切都是摄像机镜头下完成的。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到媒体的暴政,当陈水扁被警察围着走到母亲身前跪下时,一名摄影师高喊:“让开,我他妈怎么拍。”透过人群的缝隙,我看到这位服刑在身的前总统。他的寸头、鼻梁上的眼镜、微胖的身材,面色温和,像是位耐心、温暖的中学教师。 戏剧性来得快,消散得更快。当陈水扁再上囚车,返回台北的监狱后,人群也随之散去,一切都像没发生过。 我觉得意犹未尽,想去看看陈水扁不远处的家乡——官田乡西庄。这是个萧瑟的午后,村里没什么人,唯一的小餐厅上也关门了,老板赶去殡仪馆给他的阿扁助威去了。 惠安宫仍旧辉煌,一旁的服务中心里,几位仁兄正埋头打牌,头顶上的电视正播放刚才的新闻画面。一直到四、五年前,村中还车水马龙。总统府里的陈水扁让家乡成为观光地,人们乘坐游览车而来, 在弯弯曲曲的弄堂里购买扁帽、扁书、扁CD、扁钟、扁照、扁T恤,连当地土产都冠上了“扁”字,被叫扁豆、扁粽、扁面……整个村庄变成了主题公园。 如今,一切繁华散去。不过,在街道旁的电线杆上,房屋的窗棱上系着很多黄丝带,它们在风中静静地飘舞,村民们的心思一目了然——不管你做什么,我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顺着这一条尚算开阔的马路,我们到了陈水扁的家。他的母亲还未回来,房门紧锁,不过透过矮矮的院墙,你能看到打扫干净的院落和三盆正在开放的九宫格花。 在院墙旁,我碰到四位高雄人,他们也是刚从殡仪馆赶来。当听说我来自北京后,他们表现出由衷的喜悦与热忱——我这大陆人愿意来理解他们南部人的深层故事。 其中一位黑脸、精干的汉子更是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看法。他说起40年前当兵时,如何深受外省人的欺压,说起国民党给他们带来的深切恐惧与痛苦,而陈水扁改变了一切,他驱散了这些恐惧,让本省人能直起腰做人,连他的贪污也是假的,而国民党的行为比这严重、恶劣得多。从“二二八事件”到金门的古宁头战役,再到台湾人的悲情,他都有自己的解读。当我问起这些知识的来源时,他说是那些地下电台,还有我从未听说过的电视频道与学者。 似乎真的存在着两个台湾。我在台北习惯的是一种版本,而在这情感浓郁的南部,是全然不同的叙述,仍有着强烈的受难与抵抗情绪。我感觉到他的愤怒与真诚。如果在高雄的码头碰到他,我必定愿意和他在大排档坐下来,叫上几瓶啤酒,听他所有的故事,他真是个可爱的原教旨主义者……(待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编辑刘波 bo.liu@ftchinese.com)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