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

汪丁丁 | 丁丁为《中国问题》写的序言

这是接着我在“思享家”网站的讨论,今晨我发现那里根本无法发言了(思享家的技术支持很有改善的余地),所以转到搜狐博客来继续发言。我们的讨论,至上一篇日志,已经引发足够广泛的不同意见。接着上一篇日志,贴出我为《中国问题》写的序言。这本文集,今年5月出版,目前可能不易买到。 关于中国的问题 ——《中国问题》序 汪丁丁   这本书,是为思考中国基本问题的读者准备的“人文与社会”跨学科系列讲座记录稿的第 1 辑。这一讲座系列,始于 2009 年春季,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面向校园里的师生和校园外的公众,主旨在于拓展中国经济学的视野。因为,作为中国经济学家,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是这样一个经济学问题:经济发展的合理限度在哪里?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其实有两重涵义。首先,在现象的层面,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记得住的和记不住的)串接成为一部“个人史”,是他的而不是别人的。当一个人要寻求他自己生命的价值时,他便立即意识到这部非他莫属的个人史之重要性。若不如此,他的生命就不是他的而是别人的了。其次,在意义的层面,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体验过的意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串接成为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而不是别人的。在这部情感史的尽头,是生命终结时可能呈现的意义(最初的或最终的)。生命的意义,有些人很早便感悟到,有些人很晚才感悟到,还有一些人——或许他们数目极多——至死也不曾有所感悟。 上述的两重涵义是纠缠在一起的,我称之为“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我们经历了的事件,未必当时就呈现意义。对我们不呈现意义却被我们经历的事件,我们对它们“无动于衷”。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意义往往必须在一系列事件之后才渐渐呈现。另一方面,由于那些被我们称为“本能”或“直觉”的生物性质的演化,意义一旦呈现,往往成为未来事件的预兆。 最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我熟悉的年轻朋友——他们多数已经毕业且在财经行业有了收入较高的工作,以我的观察,他们的困惑正逐渐从物质生活方面转入精神生活方面。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以及巨大的工作压力)之后,对他们而言,所谓“发展”,究竟是指什么呢?1923年圣诞节,鲁迅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面对一群年轻的知识女性做了一次演说:“我今天要讲的是娜拉走后怎样?”娜拉是易普生的戏剧《玩偶之家》的主角。在民国初年的中国知识界,那出戏剧和它的主角,可说是“追求进步”的象征。鲁迅继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 多年来,我始终感受着鲁迅这一演说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必须想到的首先是那些尚未走出温饱不足状态的中国人——他们的发展机会和生命的价值。对他们来说,如娜拉一样,不甘愿继续生活在旧的传统里,他们走出农村,在城市里寻求新生活并感受新的痛苦。然而,如娜拉一样,他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出走之后又怎样”。据我观察,他们绝大多数人选择(或别无选择地)模仿更富裕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就让我感受到鲁迅演说的另一重影响:作为“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经济学家,我们还应想到的是那些已经走出温饱不足状态的中国人(包括我自己)——他们的发展机会和他们难以避免地要寻找的人生意义。富裕之后又怎样?我们的富裕之梦,醒来却发现是了无意义的。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不是吗?是吗? 经济学家的座右铭是:“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所以,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应询问:“富裕,它的代价是什么?”这使我们能够正确地回答下面这一问题:“一个人要多么富裕才是恰到好处的?”于是,我们最终需要回答的是这样一个经济学问题:“经济发展的合理限度在哪里?” 我所谓“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大致而言就是由上述的“富了之后又怎样”这一类问题引导而来的。这一问题,先儒谓之“安身立命”问题。在传统尚未瓦解时,中国人早已将这一套安身立命的办法缩写为《大学》四字“修、齐、治、平”。可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却在西方文明一百多年的连续冲击之下瓦解了,虽然我们仍可争论诸如“中国社会在多大程度上仍保持着它的传统”以及“什么是传统”这样的问题。 我们姑且称当代中国人是生活在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转型期社会的中国人。此时,一个中国人怎样才算是安身立命了呢?注意,假如一个人完全不在中国传统之内,则汉语所谓“安身立命”是无从谈起的,因为没有意义。取而代之,在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我们充其量只能谈论一个人的“幸福”,或他的“主观幸福感”——这是一个足以连接古代和现代的东西方智慧的观念。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关于“主观幸福感”已有丰富的阐释。这一思想传统又由当代的脑科学研究者们加以实证并细致化,以致我们能够提出斯密曾反复强调过的这样一个重要得几乎就是同义反复的命题:主观幸福感的特征,甚至唯一可感觉的特征,是“内心宁静”。 若要一个人不出世且恒久地处于内心宁静之中,虽很难,却是无数“主静的”实践者的理想,所谓“静以通天下所感”。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市场里,熙熙攘攘,为名利权势而来,为名利权势而往,何处求静?许多人甚至不相信上述命题,虽只是同义反复,他们仍不愿相信幸福的唯一特征是内在的安宁,或曰“心安”。 其实,数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始终是:如何确立一套社会制度使多数中国人可以有安心之所? 我们以上述方式提出的中国社会根本问题,只能被那些已经在思考着这一问题的读者承认是一个问题。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问题,那么,你怎样并将找到怎样的制度演化路径来求解它呢? 其次,演化社会理论的基本结论意味着:不存在“最优制度”。我们所谓“制度”,其实是一些嵌入在“心-物-社会”三维空间之内的演化路径。当我们观测这些演化路径时,它们在这些时段之内留存下来并呈现给我们的一些外在特征,让我们获得关于它们的静态的印象,并被我们理性化,有了关于它们的符合逻辑的结构。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被称为“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这样一种思考,它是对以往全部人文与社会思想的反思,或者,最低限度,它要保持这样一种反思的姿态。2009年春季开始的这一讲座系列,始于诸如“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样广泛的观察性和描述性的主题,经过诸如“文化心理学”和“政治社会学”这样的学术和历史考察,结束于诸如“数学与思维”这样的分析性和探究性的主题。 以往的人文与社会理论,更多地保持着将“心”与“物”分离的学术视角。其实,心、物、社会,是同一演化过程的不同维度,三者纠缠,不能割裂,故只可写作“心-物-社会”,即一系列“时空点”的三维坐标组。在任一时刻被观测到的人类社会,古今中西,依照它们外在的特征,有差异,而且根据这些差异,可呈现为上述三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着的轨迹。因此,对读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读懂这些讲演者的文稿而是通过这些文稿提供的“心”、“物”、“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感悟到一些与自己性命攸关的真实性。否则,学术就只是贫血的学术而不是融入生命的学术。在北京大学,我们努力要聚集的,是融入了人生感悟的知识和融入了知识的人生感悟。2010年春季的这一讲座系列,将以“中国学术问题”为标题,贯穿始终,并结为这套丛书的第2辑。如此安排,2011年春季的这一讲座系列,贯穿始终的标题应是什么呢?这仍是一个问题,需要通过读者与作者的交互作用才可求解。    “+userLink+” “; $(‘miniAd’).show(); } }, on Failure: function(){} }}); } showMiniAd(); 分享到搜狐微博 下一篇: 转贴秦晓文章 —有中国模式吗?

阅读更多

汪丁丁 | 由认真对话可以产生思想

     由认真对话可以产生思想 我只写前面的几句: 所谓“历史”,就是一系列偶然事件。 所谓“传统”,就是偶然事件在我们头脑里形成的偏见。 所谓“偏见”,就是节省认知成本的规则。虽然,“没有免费午餐”。 在古希腊传统里,对话是真理呈现自身的方式,“对话的逻各斯”。 在古代东方,尤其古代中国传统里,自省是真理呈现自身的方式,“Ritam”或“明德”。 在对话传统里,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 所以,不可说的,必须沉默。没有感受,就要有沉默,否则就是不认真。虽然,我们很难永远认真,因为必须在幽默与严肃之间维持日常生活及其乐趣。所以,“议题”成为重要的议题。因为议题的功能在于将对话划分为领域,在严肃的议题划定的领域里,公众可认真对话。虽然,严肃的议题可能被有权提出议题的人操纵。这是社会选择理论的研究议题之一,存在免于被操纵的议题提出程序,在关于信息分享程度的相当强的假设之下。 改善信息分享程度,是新闻的社会功能。 “+userLink+” “; $(‘miniAd’).show(); } }, on Failure: function(){} }}); } showMiniAd(); 分享到搜狐微博 下一篇: 丁丁为《中国问题》写的序言

阅读更多

汪丁丁 | 转发游五岳在思享家的一则日志

« 返回上一页 游五岳的日志 游五岳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奈特《science,philosophy,and social procedure》摘录 热 8 已有 27 次阅读    6小时前 睁眼时,听到的还全是梦话。 看看中国目前的状况,你就会了解政治过程的复杂性。于是想起Knight,翻看曾经的读书笔记,《science, philosophy, and social procedure》,句句话,似乎都已为今天的中国准备许久了。 True activity lies only in thinking, in deciding, in solving a problem as to how to act in the overt sense. Activity is problem-solving, which is the primary ultimate or indefinable reality of thinking in general; the term “activity”, “problem-solving”, and “freedom” refer to the same fact in different aspects or connections.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is that the solution of a problem cannot be predicted in advance of the activity of solving it, and when the solution is found it is no longer a problem. The mutuality of instrumental interests inherently involves a simultaneous effort of each to control and use the other, which generate conflict. Conflict of some sort, or opposition of interests between individuals, is always at the root of any group problem.

阅读更多

汪丁丁 | 一个人的成长

由于齐齐尔尼斯基命题或诺瓦克三分之一定律以及阿伦特平庸之恶这类基于真实体验的命题的影响,最近我的思绪一再返回多年前关于教育的一些今天尤感重要的感受。首先是: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成长而是一群人的成长。如果不存在一群人的成长,那么一个人必须经历扭曲才可成长。其次是:经历扭曲的成长是中国教育的常态,自然而然的成长是古代教育的理想。人类技术进步的代价是伴随技术的不自然情感的发展,例如都市生活的陌生感。第三,也最难想清楚:常识是怎样形成的?虽然,我十年前专为舒尔茨的基于常识的二次建构(知识论)写了探讨文章,并将舒尔茨这一原理列入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下一篇: 转贴 薄熙来发言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