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 | 思潮与政见: 艾未未事件的深层含义
之所以讲艾未未被失踪,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仍然没有就艾未未的去向给出正式的说明。这也正是自阿拉伯世界掀起茉莉花革命浪潮以来,滕彪、唐吉田、江天勇等几十名律师的命运。不过,官方媒体抹黑艾未未的宣传攻势实际上已经承认艾未未的失踪乃是政府所为。 艾未未是世界知名的大艺术家,艾未未被抓之后世界的强烈反应就是明证。中国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艾未未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知道仍然采取行动,显然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艾未未是中国公民社会结出的灿烂果实 艾未未被抓当然不是由于其艺术活动,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艾未未以其著名艺术家之身,以艺术与语言为表达手段,为弱小者伸张正义,为受害者争取权益,为公民社会扩展空间。相对于由于起草08宪章而被判十一年监禁的刘晓波,艾未未的定位只能是一位有良心、敢真言的艺术家。他没有系统的政治论述,也非政治异议人士。他是一位嫉恶如仇,敢于呼喊、敢于实践公民权利的当代豪杰。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政府似乎不应该抓捕艾未未,因为艾未未代表的至多是中国成长艰难的公民社会,而非在政治权力领域里同政府较量。 那么,中国政府又为何要对这样一位艺术家下手呢?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邓小平发动经济改革。一个不成文的社会契约俨然君临中国大地,这即是政府给民众打开经济发展的空间,经商创业的路敞开着,但是政治空间则是党的独霸天下。于是,任何人,只要在政治领域挑战权力,无一例外均会遭到镇压。长期以来,政府与社会似乎也大致遵循这一默契。众多的民运人士包括刘晓波的被捕,都可以用这一逻辑来加以解释。在这一新的社会契约的隙缝中,中国公民社会从无到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会。二十年来,中国律师阶层的成长,媒体人独立意识的确立,以互联网为言论阵地的公民社会的觉醒等因素,也间接得益于这一社会默契。从某种意义上,艾未未本人未尝不是这一公民社会发展所结出的灿烂果实。在此前,律师、记者等各类维权人士,虽然被重重打压,但相对于政治异议人士来说,界线仍然是分明的。即使是如高智晟律师被失踪事件,也可以从他本人直接介入法轮功事件,从而越过了共产党的红线来加以解释。 向公民社会宣战 然而,艾未未事件却打破了这一社会与官方的契约。艾未未事件标志着一种转折。这一转折意味着官方越过政治的红线,将政治的禁区向公民社会领域扩展。而这一转折的背景既是今年初起于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浪潮,也是官方对封禁互联网破功的自觉意识。茉莉花革命给中国当局的警示是:仅仅防范公开的政治异议人士不足以防止丢掉政权,在公民社会喷薄欲出的今天的中国,公民、法制、律师、网络等均是专制政权的大敌。从这一意义上讲,此次被抓的虽是艺术大师艾未未,但目标则是整个公民社会、网络空间的活跃分子,是对公民社会的某种宣战。这也解释了为何艾未未事件会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应:只要你自觉是公民社会的一份子,有捍卫公民权利,争取言论自由之心,有匡扶社会正义,维护弱小之志,你就会从艾未未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艾未未的遭遇感同身受。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