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

南方周末:“低调”种菜 – 北京海关等机关被曝自建特供蔬菜基地

来自: 鲤鱼奶奶の家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已有 3 人推荐 “为确保供应安全的绿色食品,特供农产品基地应运而生。” 那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 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其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顺义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而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戒备森严。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这些特供食品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首要强调“安全”。2011年5月1日,南方周末记者进入到戒备森严的“海关大棚”。 从“海关大棚”大门口进入,绕过花坛,可以看到一座外观酷似别墅的接待大厅。透过落地玻璃大窗,近处是一口鱼塘,远处绿色满目,果园里桃树、梨树已经挂果。 基地里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入口处其实就是一间工人房,里面有简易床铺和凳子。墙上挂着一张“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告示板,技术提供方是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东西两组大棚之间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中间是一条能通行中型货车的水泥路,供平时运输蔬菜之用。除个别工人来自东北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通常,一个工人负责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锁。 业界曾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农药灌出来的,化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绝对放心!”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海关大棚”的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几乎一色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打农药也是生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种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路菜。”该基地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谓大路菜是指黄瓜、茄子、西红柿、笋瓜、豆角、圆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们种什么,他们(北京海关)就要什么。” 特供,不仅在北京 事实上,“海关大棚”只是特供食品一例,特供食品不仅存在于北京,也不仅涉及果蔬。 特供食品存在的一种方式是地方一些部门拥有专门的基地,这些基地收获的所有瓜菜一律进机关食堂。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年前,他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吃饭时,同行的人就透露该院在距离西安三十公里外的户县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关农场,专人管理,保证所有蔬菜瓜果绝对无毒无害。 相比陕西等地仅种瓜菜之外,广东省某厅下属一培训考试基地的做法更加高超。据知情人士透露,十几年前开始,基地就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专门种菜、养猪、养鱼、养鸡鸭。 如果没有条件自辟菜地,建立特供基地,要职部门也会尽可能选择可靠的食材提供商。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分布于全国的103家曾入选北京奥运绿色产品提供商后发现,除当年特供奥运之外,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至今关系密切。 曾是北京亚运会、奥运会及两会禽蛋提供商的北京留民营新世纪养殖场的孙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北京市委派的专家到场里对水源、饲料和空气检测达标后,他们的产品就开始与北京市政府部门等直接对接,特供中央首长,至今已有十年,饲料及饲养条件都不同一般。而另一家食用菌企业北京绿兴特合作社曾在2008年与市政府机关下属一事业单位有过两三个月的专供合作。 主产鲜鸡蛋的山东临沂市三益禽畜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刘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从2004年开始与当地一些政府机关合作,每年供应两三百吨。同是山东,生产咸鸭蛋的微山湖荷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家怀说,他们主要为国务院某局特供鸭蛋,合作已有10年。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汪经理透露,除供市场外,每周还给湖北省委机关食堂送一次鹌鹑蛋,每次几十件,已经送了三四年。 同是湖北,京山轻机集团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生产的桥米部分以团购形式提供给省政府、粮食局、农业厅等政府部门。桥米是湖北京山县独产的大米,质量上佳。 而远在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前阳五四农庄主产越光大米,越光米素有“世界米王”的美誉。该农庄负责人姚成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越光大米因口感好,质高量低,深得政府部门信赖,三年前,部分产品特供辽东本地政府及商检、海关部门,且与北京有关部门有过合作。 低调的基地,高调的产品 特供体系由来已久。建国之后,“特供”始自一份报告。中共中央转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1960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中,把齐燕铭报告中的“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照顾”改为“特需供应”,从此,“特供”成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词语。 2007年,北京市二商局干部高智勇曾撰文回忆,过去为保证绝对安全,涉及“特供”事务的业务干部与职工可由商业局选调,但保卫干部与化验人员,必须经由公安部八局任命和市公安局选派。政治上是否可靠,出身背景、家庭成分都是审查所考虑的因素。同时,他们不仅要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特供”政策与组织纪律,还被要求深入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喜好,并在工作中落实。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到的《北京志·商业卷·饮食服务志》电子版第四篇“管理”中有如此记录,对中央各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外事活动的采用“特供”,是基于政治考虑,以做到绝对安全、不发生任何事故、体现高质量服务为原则。 与很多特供基地低调运行相反的是,近年很多特供产品正成为特供产品提供商的“卖点”。 2007年8月27日,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发表的一篇题为《副区长王忠海就特供农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文章提及,“设施草莓、波龙堡葡萄酒、平汤渫、白灵菇、‘卓辰’排酸牛羊肉、宏利肉鸭、长阳葡萄等一批农产品被国家机关选为特供产品”。南方周末记者从房山区有关部门得到了证实。 也是这个月,“投资北京”网站在一篇题为《八十亩地:北京波尔多》的文章中说,波龙堡葡萄酒当选为2008奥运会候选用酒、政府机关特供酒。 与普通食品不一样,特供食品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勾犇/图) “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果蔬菜主要供应地。 巨山农场隶属于首都农业集团,位于首都环境保护区的西山脚下,西邻八大处公园,北倚香山,东望玉泉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经农业部和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农场生态环境监测,农场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准。 一位浸淫特菜生产多年的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政府机关食堂外,一些官员家里吃的蔬菜瓜果也来自顺义区顺沿特菜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且国家高层也曾到此视察。 上述人士透露,他们生产的蔬菜每周向外边送一次,一共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中有十种大路菜,比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上述人士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份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另外,基地里所有蔬菜档案跟人口管理一样详细。“何时下种,谁育的苗,哪天定植,谁打的农药,打了多久,采摘安全期是哪天,谁采摘等等,一一记录在案,以备查询。” 南方周末记者所拿到的一份《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年度考核表》显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中,“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即取消其特需资格”。 为方便“特供”农产品质量监管,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增设直接管理“特供”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各区县农委主要负责人被指定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县“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特供产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农委专门下发《北京市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说,市特需中心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专家每年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未达标单位取消其特需农产品供应资格。 虽然特供产品要求严格,但受访菜农仍希望能被选中。“一旦入选,既是荣誉,也是资本,日后的产品不愁销路。” 相关日志 2010/11/19 — 何清涟:一场上不得台面的“餐桌保卫战” ―从政府机关的“蔬菜自供基地”谈起 (0) 2010/08/15 — 何兵:国家机关为保命,开始自建农场 (0) 2011/04/29 — 曝泡椒凤爪多由病死鸡爪泡双氧水 (0) 2011/04/28 — 央视记者:国家质检总局在顺义的农场达8000余亩,从不使用农药 (0) 2011/04/27 — 科学松鼠会:过期食品能不能吃 (0)

Read More

南方周末 “低调”种菜

来自: 南方周末-首页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已有 3 人推荐 为确保供应安全的绿色食品,特供农产品基地应运而生。 那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 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其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顺义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而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戒备森严。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这些特供食品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首要强调“安全”。2011年5月1日,南方周末记者进入到戒备森严的“海关大棚”。 从“海关大棚”大门口进入,绕过花坛,可以看到一座外观酷似别墅的接待大厅。透过落地玻璃大窗,近处是一口鱼塘,远处绿色满目,果园里桃树、梨树已经挂果。 基地里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入口处其实就是一间工人房,里面有简易床铺和凳子。墙上挂着一张“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告示板,技术提供方是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东西两组大棚之间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中间是一条能通行中型货车的水泥路,供平时运输蔬菜之用。除个别工人来自东北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通常,一个工人负责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锁。 业界曾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农药灌出来的,化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绝对放心!”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海关大棚”的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几乎一色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打农药也是生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种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路菜。”该基地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谓大路菜是指黄瓜、茄子、西红柿、笋瓜、豆角、圆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们种什么,他们(北京海关)就要什么。” 特供,不仅在北京 事实上,“海关大棚”只是特供食品一例,特供食品不仅存在于北京,也不仅涉及果蔬。 特供食品存在的一种方式是地方一些部门拥有专门的基地,这些基地收获的所有瓜菜一律进机关食堂。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年前,他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吃饭时,同行的人就透露该院在距离西安三十公里外的户县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关农场,专人管理,保证所有蔬菜瓜果绝对无毒无害。 相比陕西等地仅种瓜菜之外,广东省某厅下属一培训考试基地的做法更加高超。据知情人士透露,十几年前开始,基地就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专门种菜、养猪、养鱼、养鸡鸭。 如果没有条件自辟菜地,建立特供基地,要职部门也会尽可能选择可靠的食材提供商。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分布于全国的103家曾入选北京奥运绿色产品提供商后发现,除当年特供奥运之外,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至今关系密切。 曾是北京亚运会、奥运会及两会禽蛋提供商的北京留民营新世纪养殖场的孙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北京市委派的专家到场里对水源、饲料和空气检测达标后,他们的产品就开始与北京市政府部门等直接对接,特供中央首长,至今已有十年,饲料及饲养条件都不同一般。而另一家食用菌企业北京绿兴特合作社曾在2008年与市政府机关下属一事业单位有过两三个月的专供合作。 主产鲜鸡蛋的山东临沂市三益禽畜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刘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从2004年开始与当地一些政府机关合作,每年供应两三百吨。同是山东,生产咸鸭蛋的微山湖荷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家怀说,他们主要为国务院某局特供鸭蛋,合作已有10年。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汪经理透露,除供市场外,每周还给湖北省委机关食堂送一次鹌鹑蛋,每次几十件,已经送了三四年。 同是湖北,京山轻机集团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生产的桥米部分以团购形式提供给省政府、粮食局、农业厅等政府部门。桥米是湖北京山县独产的大米,质量上佳。 而远在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前阳五四农庄主产越光大米,越光米素有“世界米王”的美誉。该农庄负责人姚成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越光大米因口感好,质高量低,深得政府部门信赖,三年前,部分产品特供辽东本地政府及商检、海关部门,且与北京有关部门有过合作。 低调的基地,高调的产品 特供体系由来已久。建国之后,“特供”始自一份报告。中共中央转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1960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中,把齐燕铭报告中的“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照顾”改为“特需供应”,从此,“特供”成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词语。 2007年,北京市二商局干部高智勇曾撰文回忆,过去为保证绝对安全,涉及“特供”事务的业务干部与职工可由商业局选调,但保卫干部与化验人员,必须经由公安部八局任命和市公安局选派。政治上是否可靠,出身背景、家庭成分都是审查所考虑的因素。同时,他们不仅要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特供”政策与组织纪律,还被要求深入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喜好,并在工作中落实。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到的《北京志·商业卷·饮食服务志》电子版第四篇“管理”中有如此记录,对中央各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外事活动的采用“特供”,是基于政治考虑,以做到绝对安全、不发生任何事故、体现高质量服务为原则。 与很多特供基地低调运行相反的是,近年很多特供产品正成为特供产品提供商的“卖点”。 2007年8月27日,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发表的一篇题为《副区长王忠海就特供农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文章提及,“设施草莓、波龙堡葡萄酒、平汤渫、白灵菇、‘卓辰’排酸牛羊肉、宏利肉鸭、长阳葡萄等一批农产品被国家机关选为特供产品”。南方周末记者从房山区有关部门得到了证实。 也是这个月,“投资北京”网站在一篇题为《八十亩地:北京波尔多》的文章中说,波龙堡葡萄酒当选为2008奥运会候选用酒、政府机关特供酒。 与普通食品不一样,特供食品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勾犇/图) “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果蔬菜主要供应地。 巨山农场隶属于首都农业集团,位于首都环境保护区的西山脚下,西邻八大处公园,北倚香山,东望玉泉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经农业部和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农场生态环境监测,农场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准。 一位浸淫特菜生产多年的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政府机关食堂外,一些官员家里吃的蔬菜瓜果也来自顺义区顺沿特菜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且国家高层也曾到此视察。 上述人士透露,他们生产的蔬菜每周向外边送一次,一共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中有十种大路菜,比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上述人士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份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另外,基地里所有蔬菜档案跟人口管理一样详细。“何时下种,谁育的苗,哪天定植,谁打的农药,打了多久,采摘安全期是哪天,谁采摘等等,一一记录在案,以备查询。” 南方周末记者所拿到的一份《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年度考核表》显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中,“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即取消其特需资格”。 为方便“特供”农产品质量监管,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增设直接管理“特供”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各区县农委主要负责人被指定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县“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特供产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农委专门下发《北京市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说,市特需中心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专家每年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未达标单位取消其特需农产品供应资格。 虽然特供产品要求严格,但受访菜农仍希望能被选中。“一旦入选,既是荣誉,也是资本,日后的产品不愁销路。”

Read More

【真理部】海关特供菜

中宣部:关于南方周末报道海关特供菜一事,所有媒体不转载,不讨论。凡是涉及国家机关特供食品的不良信息,均按此要求处理。 【“真理部”是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其下属的各省宣传部,以及国家级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明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版总署,文化部等一系列言论出版审查机构的总称。】...

Read More

洋奶粉涨价多少信用就值多少价

  洋奶粉涨价,自4月以来部分品牌提价10%.媒体发出惊呼,在发改委纷纷约谈国内企业,洋妢粉顶风作案,底气何在?   洋奶粉的涨价理由颇具本土特色,声称受成本上涨、配方改变等因素推动。但媒体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即便不涨价,洋奶粉的毛利率在60%左右,成本上涨的理由根本说不通。   洋奶粉之所以顶风涨价,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极度恐慌。   2011年3月,海关总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生产企业,为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也开始使用进口奶源,导致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报告指出,当前洋奶粉已垄断一线城市市场,洋品牌已占据国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80%以上的份额。而我国近2000家乳企中,规模较大的200家企业30%在亏损,其余1800家规模较小的企业绝大部分亏损、甚至停产。   洋奶粉层层进逼的过程,就是国产奶制品安全信用节节败退的过程。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透露的数据,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國奶粉进口总量达到37.06万吨,进口奶粉已与国产奶粉平分秋色;预计到2011年,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50%,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今年1月10日,在中國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与全产业链模式研讨会上,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再次披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达60%,而到2010年,进口奶粉已经与国产奶粉平分秋色。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刘佩智委员作大会发言时透露,三鹿事件后的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由12.06万吨猛增到59.7万吨;高端婴幼儿进口奶粉所占份额接近90%.今年春节,由于内地客蜂拥到香港扫货,香港迎来罕见的“缺奶”春节,一些药房店主表示,由于货源紧张,他们提升了部分热销品牌奶粉的价格,从二三成到一倍以上,仍无法抵挡扫货客流。香港的缺奶春节,是对内地奶制品质量的黑色控诉。   拜三聚氰胺所赐,洋奶粉已经彻底拥有了中國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   国内的消费者并非不爱国货,但市场信用已经影响到生存质量。三聚氰胺事件刚消停,两年后蒙牛、伊利的A股股价恢复常态,迎来了双汇瘦肉精事件;瘦肉精事件未了,蒙牛再曝中毒事件,榆林榆阳区食安委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出事的蒙牛奶并未检出致病菌,但没有解释学生不适的原因,暗示臆症集体发作遭到媒体炮轰。此外,墨汁粉条、毒素腊肉等等,让消费者如坐针毡。不要说到香港扫货,只要能力所及,就是到北极扫货,中國的家长们也会义无反顾。   处于食品安全恐慌之中的中國消费者,正在给食品信用最高的溢价。这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规则,洋奶粉价格上涨,并非成品上升或者利润下降,而是在收获信用溢价,试探中國消费者愿意为信用支出多少。只有信用食品获得了高额溢价,中國的企业才愿意付出成本打造信用体系,如果信用一文不值,企业就会视信用如弊屣,从这个角度说,洋奶粉涨价刺激国内企业,未必不是好事。   一个市场的质量底线是食品与药品,都与生命息息相关;一个社会的秩序底线是公平的法律,两大底线受到挑战,社会也就失去了安全边际。   面对洋奶粉涨价有两种做法:或者斥责国外乳制品企业趁火打劫、顶风作案,游说政府部门约谈国外乳品企业,让这些企业打消涨价的念头;或者加强制度建设,在制度上让造假者付出终身难忘的代价,从文化上让全民族对普遍的失信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民族的诚信刮骨疗毒,从市场上对于信用给予高价。只有三管齐下,才能治愈造假顽疾。否则从上到下的造假者将食髓知味,从历史到食品,无处不假。   笔者坚定地支持后一种做法,并且,正是出于爱护民族品牌的本心,希望为洋品牌涨价放行。无论国货洋货,都应该享受同样的信用溢价;无论消费者贫贱富贵,都应该有起码的安全保障。   来源:2011-4-30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叶檀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5-01.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洋奶粉涨价多少信用就值多少价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百家争鸣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鸟巢、大剧院、黑砖窑、毒奶粉 (39) 领导有特供,百姓无生理 (23) 近观“特供”,遥忆“三同” (30) 谁是三鹿奶粉事件的真凶 (43) 谁吃了三鹿奶粉? (14) 让我无语的三鹿奶粉 (8) 要公告,不要上报! (8) 蒙牛OMP风波的“台前幕后” (0) 蒙牛教训 (0) 蒙牛事件凸显中国商业文明缺失 (8) 考问“三鹿事件”公关——中国媒体的“谎言大接力” (18) 老子戏说之三鹿奶粉 (12) 结石婴儿,有一些疾病是穷人的专利 (14) 祸起政府自身免检 (32) 祸国殃民中宣部是始作俑者 (9) 石家庄市政府的道歉太有才了 (34) 相信政府是中国人的胎教吗? (25) 监管部门应对毒奶粉事件承担责任 (9) 监管官员缘何不与田文华同堂受审? (0) 牛根生,你何必要撒谎 (0) 牛奶掺假物检验26招 (8) 泛滥的有毒食品分明是国家纵容出来的 (6) 沐猴而虎与指鹿为奶 (5) 毒奶事件中的官员表演 (33) 毒奶事件与中国环境危机三定律 (8) 敦促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辞职书 (57) 政府有毒怎么办? (50) 拜托,能帮助我戒毒么? (9) 我为什么要公布问题奶粉“三鹿”的名字 (39) 对牛奶,消费者知情多少? (6) 可怕的牛奶 (12) 凭什么相信你们的宣言? (21) 假蛋白、假民主和假道德 (0) 伪良心是怎样炼成的? (1) 从泰国政坛大戏到孩子的奶粉问题 (44) 为了那些被活活疼死的婴儿 (46) 中国灾难公式 (13) 中国急需一场政治革新 (60) 中国人的生命不如美国的猫狗吗? (32) 业内认为“不法奶农添加三聚氰胺”说法存疑 (14)

Read More

财新:一场内斗打翻的茅台酒

中国官场和生意场上每天迎来送往要喝掉多少酒,几乎无从得知。但是4月11日晚,一个名为“报料中石化”的网民,在天涯网站上晒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2010年9月购买茅台和拉菲的四张发票复印件,总金额达168万元。网帖称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先后购进高档酒三批,总价值259万元……所有酒都由个人支配使用”。   时逢油价再次上调,国有垄断油企巨头的奢侈消费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令民众倍感不平,尖锐追问油价中的“茅台成本”。刚刚由中海油空降中石化的傅成玉,到任董事长伊始,即面临危机公关的难题。   中石化集团在4月14日公开回应“茅台事件”时表示,公司已紧急召开党组会,决定立即派出由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奔赴广东,对事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   财新《新世纪》记者19日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内部人士处获知,约五六人的联合调查组已在广东分公司进行了几轮约谈。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中石化调查组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20日已表示,在调查组最后结论出来之前,立即在中石化全系统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超标准、超规定的行为,都要进行认真彻底的整改。”   然而,“茅台事件”只不过曝出冰山一角,国企“三公消费”长期居高不下,已成痼疾,在内外部甚至形成腐蚀性极强的“酱缸文化”。国有垄断企业监管缺位,成为绕不过去的改革死角。 内斗牺牲者   57岁的鲁广余或许从未料到,会以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方式突然下马。   鲁广余是江苏镇江句容县人,1976年进入家乡当地的句容县石油公司,在石油系统基层摸爬滚打多年,谙熟财务工作,口才亦很突出。2001年,鲁升任中石化江苏石油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调至中石化贵州石油分公司任总经理,这段任职经历或许为他能方便地拿到成批茅台酒埋下伏笔。四年后,他再度空降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任总经理。   4月11日网帖曝光鲁广余大宗购买名酒的同时,更指其从贵州升迁源于被中石化前董事长苏树林赏识,但鲁性格“飞扬跋扈”,与广东分公司其他几位副总关系不睦。苏树林一离任,鲁广余的反对派即开始发力。   上述内容由网友周筱赟在其博客上陆续披露。周筱赟声称,一直向其秘密报料的是中石化广东分公司管理层人员,而“茅台事件”正是由该公司内部权力斗争引发。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鲁广余的逐级升迁调任之路,在以中石化为代表的国有垄断企业当中并无特别之处。一位中石化总部管理人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中石化各分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班子成员基本由集团公司领导决定任命。除了财务部门负责人,各分子公司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免也有相应人事权。   广东是中石化全国布局中的重镇,设有化工销售和油品销售两个区域性总部公司和三个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其中,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油品供应商。在鲁广余之前,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张国强于2007年调任香港分公司,此后来自中石化总部的孙久勤也曾在此任上工作两年。目前,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的高层领导班子除总经理鲁广余之外,还包括一名党委副书记,三名副总经理和一名总会计师,均由中石化总部任命。   鲁广余在中石化贵州石油公司总经理任上时,曾担任贵州省政协委员,调任广东后,也成为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当代贵州》杂志2006年11月的一篇报道显示,鲁广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企领导要“会做事”,具体而言就是要“用人、管钱、建机制”。   但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应对此次“茅台事件”的处理方式被广为诟病。4月13日,鲁广余先后召集分公司领导班子、处室管理人员和外宣部门连开三个会,追查谁是内鬼。当天,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新闻发言人解释称,这批被曝光的是“公司正常的商品购进,属于公司‘非油品’经营项目”。随后有新华社记者走访当地加油站便利店,得知并无此类高档茅台和拉菲酒出售,中石化旋即陷入“越描越黑”的窘境。   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到,2010年,中石化集团与贵州茅台集团曾签署合作协议,在全国15000家中石化加油站里销售茅台酒,但仅销售飞天茅台、茅台神舟(特供)、茅台王子酒等500元以下的低价茅台,并不包括2000元以上的高价茅台。记者采访到的数位中石化公司中层及普通员工均表示,不知道公司有购买高档酒用于“非油品经营”的业务。数位茅台经销商向记者表示,消费者会去酒品专卖店买高档陈年茅台,去加油站买高档茅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唯有在深圳中石化大厦VIP贵宾厅内,工作人员对前来暗访的媒体记者称曾销售过茅台年份酒,但这样的年份酒需要有关系才能拿到。   而对于这批酒的流向,报料人则声称,鲁广余主要用于接待中石化公司总部领导、系统之外的地方重要领导,其中既有公务接待,也惠及私人朋友。   一位一年前由地方分公司调任中石化总部的中层管理者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高规格吃喝招待在国有大型企业里是普遍现象,“鲁广余比较倒霉,被想弄倒他的人抓到把柄而已”。   该人士告诉记者,中石化总部跟分公司之间实行预算制,以经营业绩作为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总部对分公司每年都有接待费或业务费预算,“一家区域分公司一年接待费预算上千万并不出奇”。他认为鲁广余的问题是滥用集中采购,按公司财务规定,如此大规模的集中采购是不被允许的,“但如果没人举报,也就平安无事。”高达数百万的购酒费,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管理费用”栏并不会详细公布。   中石化已不是首次被批奢侈浪费,2009年7月,有网友报料中石化花2.4亿元装修总部大楼,安装1200万元天价吊灯,引发公众指责,后来中石化澄清吊灯造价为156.16万元。一位在中石化总部大楼上班的员工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中石化内部对“天价吊灯”事件并未追究,随着公众追问平息,也就不了了之,这盏引发轩然大波的昂贵吊灯至今依然悬挂在总部大楼的大厅里。 公款茅台黑洞   人说“酒后吐真言”。然而在每年消费9000吨茅台之后,无人能说出关于茅台消费的真相。尽管茅台公司董事长季克良一直不承认茅台是奢侈品,但一瓶茅台飞天酒的价格从2002年的200多元,一路涨到现在的1000多元,高档茅台确已成为彻头彻尾的奢侈品。   茅台价格的疯涨,显然不是中石化一家公司大肆消费的结果。高档酒店生意兴隆和高端白酒不断涨价,揭示出政商界公款吃喝风日盛的现实。   一位茅台酒经销商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茅台产量有限,一瓶年份酒制作流程至少需要五年,产量不可能大规模增加,所以一酒难求。茅台在全国有1000多家经销商,其中一级经销商多为大公司机构和大老板。经销商只要能拿到酒,就能赚钱。若需计划外批一件酒,需要茅台公司三位高管中的两位共同签字,由此可见紧俏程度。   也正因此,市面上茅台假酒泛滥,人们以搞到真茅台为荣。该经销商透露,不少政府宾馆也是通过特殊关系渠道才能拿到真品茅台,以前广东省委下属的松原宾馆,还是通过前省委副书记才拿到酒,“当时批了20件,一件6瓶。”   无怪乎中石化内部甚至有人士表示,鲁广余大批购买茅台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毕竟他拿到的价格比市场价便宜许多,也是给单位节省成本。”   一位《糖烟酒周刊》的资深编辑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茅台前总经理乔洪2006年曾公开表示,茅台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公款、大款和礼品消费三大块,“茅台在公款方面已下了大力气,但是在大款和礼品方面比不上其他品牌。”乔洪因此鼓励经销商继续多向大企业公关。   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吉利汽车和民生银行已成为茅台的大客户。茅台随之向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开展定制业务。   根据贵州茅台飞天酒业股份公司的网站资料显示,2005年新发展的定制客户还包括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移动集团。很难想象,这些消费会是个人买单。   一位五粮液供应商对记者表示,近年来茅台酒已占领军方市场,今年1月更与包括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军区在内的七大军区结成军企友好共建单位,其他品牌很难打进去。一位国防部外事局的前官员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确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军队是茅台酒消费的大户,目前茅台对八大军区均有特供酒,军方大院的附近多有茅台酒的营销点。   该供应商表示,主攻政商界几乎是所有高档酒类产品的共同策略。他自己曾在一位在东莞高档小区开餐馆的朋友那里,看到当地某副市长在一个月内高档酒消费金额近20万元,以拉菲等进口葡萄酒居多。该餐馆甚至为该副市长特设了一个出入通道。 谁来监督国企“茅台成本”   中石化购买的100多万元茅台和油价上涨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国有垄断企业成本高企,缺乏监督,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采用“原油成本法”,以进口油的价格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空间,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   一位在广东石油协会任职的研究人员表示,除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国有石油公司管理缺乏效率,企业成本不透明,也是油价高的原因之一。   这位研究员表示,中国政府顾虑石油是战略物资而迟迟不愿开放石油行业,缺乏竞争也是导致油价高的重要原因。1992年以前,粮食市场也一直由政府控制。广东是第一个开放粮食市场的省份。他作为广东经贸委综合处处长,亲眼看到粮食市场开放带来的活力与效率。他认为,石油行业同样应该借鉴粮食市场的开放经验,免得“少数公司垄断某个行业,改革不到位,挥霍与腐败成为常态”。   在另一家国有电信企业,财新《新世纪》记者曾听内部人士谈到,某省公司的领导甚至专门购买了一个酒庄,以供应企业内部的酒品消费,这至今仍是企业的一个包袱。   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尽管反腐败一直是政府和国企年年要唱的“固定曲目”,央企出资人和监管者国资委并没有专门机构来治理反腐,基本依靠由纪委、监察局的检查小组每年到各家央企“传达反腐精神”,剩下则靠各公司内部审计监察。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4月11日,就在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天价购酒曝光当天,国资委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带队,带领国资委惩防体系建设检查组来到中石化总部,检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   2010年8月,成立三年的国家预防腐败局确定将中海油总公司机关和所属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作为预防腐败工作试点单位。同年10月,中海油组织全系统处以上领导人员学习《镜鉴——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该书选录近几年中央企业查处的100个腐败的典型案例,是专为国有企业开展廉洁从业教育编写的教材。   浙江财经学院院长王俊豪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垄断必然滋生腐败,这是垄断行业挥之不去的体制性弊端。他认为,1997年以来,中国垄断行业经营性国有资产日益庞大,正成为具有强大讨价还价能力的利益集团,政府对其管制难度日益加大。   “它们对国家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甚至能够左右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其高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侵蚀相关上下游生产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得到的。”王俊豪认为,大量垄断利润的存在,为垄断行业的集体腐败提供了借口和物质基础,也促使它们追求更高的福利、更多的工资,从而为更大的群体性管理腐败埋下了隐患。 来源: 财新《新世纪》 链接: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23/100251693.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2756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