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 ”。 其共同标准为: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南方人物周刊50人名单 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咸平、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江平、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朱学勤、秦晖、吴思、许纪霖、丁东、谢泳 哲学史家:杜维明、徐友渔 政治学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郑也夫、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林达夫妇、廖冰兄、陈丹青、崔健、罗大佑、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王选、高耀洁、阮仪三、梁从诫、方舟子、袁岳 传媒人: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杨锦麟、鄢烈山、薛涌、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殷海光、顾准、王若水、王小波、杨小凯、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政右经左版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王思睿 王小东 温铁军 吴敬琏 吴思 谢泳 徐贲 徐友渔 许纪霖 许志永 鄢烈山 余英时 张卫星 张祖桦 朱学勤 毕淑敏 陈璧生 陈奎德 陈明 陈映真 程晓农 程映虹 戴晴 杜光 樊百华 樊纲 冯崇义 傅国涌 高全喜 汉心 何怀宏 何清涟 胡平 江平 金观涛 旷新年 李志宁 林行止 刘自立 龙应台 卢跃刚 摩罗 秋风 任剑涛 史铁生 滕彪 王开岭 王朔 吴国光 吴稼祥 萧功秦 萧瀚 笑蜀 熊培云 杨帆 于建嵘 于仲达 余杰 余华 余世存 袁伟时 张五常 赵启强 郑也夫 仲维光 周国平 2006年 柏扬 曹思源 陈鼓应 陈平原 陈彦 陈志武 丛日云 党治国 邓晓芒 邓正来 丁东 丁学良 董桥 范曾 冯骥才 傅正明 高尔泰 高一飞 葛红兵 巩胜利 顾肃 韩德强 何光沪 何家栋 何清涟 贺卫方 胡鞍钢 胡星斗 黄翔 黄钟 江宜桦 康正果 郎咸平 雷颐 黎鸣 李大同 李欧梵 李远哲 廖晓义 林达 林牧 林贤治 刘洪波 刘擎 刘小枫 刘再复 龙应台 毛寿龙 彭志恒 浦志强 綦彦臣 钱乘旦 钱颖一 秦耕 秦晖 邱立本 任不寐 任东来 沙叶新 沈志华 盛洪 孙立平 唐德刚 陶东风 田奇庄 童大焕 王从圣 王克勤 王蒙 王绍光 王晓华 王焱 王友琴 王元化 吴冠军 肖雪慧 谢选骏 徐友渔 阎连科 杨东平 杨炼 杨玉圣 杨支柱 姚国华 易大旗 俞可平 俞梅荪 余英时 袁伟时 昝爱宗 章立凡 张千帆 张思之 张星水 章诒和 郑义 郑永年 朱大可 资中筠 左大培 2007年 艾晓明 安希孟 包遵信 残雪 曹长青 查建英 陈晓律 崔卫平 戴煌 单少杰 单世联 党国英 狄马 丁抒 丁一一 多多 范亚峰 傅国涌 高华 高耀洁 国亚 哈金 洪朝辉 胡发云 周瑞金 季卫东 姜戎 金恒炜 金耀基 李柏光 李凡 李劼 李零 李泽厚 李志宁 梁燕城 梁治平 林毓生 刘军宁 刘松萝 刘苏里 刘自立 卢雪松 卢周来 罗中立 马建 马立诚 茅于轼 摩罗 莫少平 牟传珩 潘知常 丘成桐 秋风 邵建 邵燕祥 石元康 宋永毅 孙隆基 王康 王思睿 王学泰 王怡 韦政通 吴稼祥 吴敏 吴思 晓剑 谢韬 谢有顺 信力建 熊培云 徐贲 许纪霖 许倬云 薛涌 杨继绳 杨奎松 杨显惠 杨锦麟 姚洋 余世存 余习广 袁剑 袁鹰 张博树 张灏 张鸣 张耀杰 章诒和 赵鼎新 仲大军 周冰心 周策纵 周瑞金 朱华祥 朱凌 朱维铮 朱学勤 朱正 2008年 艾未未 柏杨 北岛 曹思源 长平 陈丹青 陈奉孝 陈桂棣 陈家琪 陈奎德 陈小雅 陈彦 陈志武 程益中 程映虹 戴晴 丁学良 杜导正 杜光 冯崇义 甘阳 郭国汀 韩寒 汉心 郝劲松 何清涟 贺卫方 胡杰 胡舒立 胡星斗 贾樟柯 简光洲 郎咸平 李大同 李和平 李欧梵 李炜光 李银河 连岳 廖亦武 林达 林贤治 凌沧洲 刘再复 龙应台 毛寿龙 莫之许 南方朔 彭志恒 浦志强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丘岳首 邱立本 冉云飞 沙叶新 沈志华 孙立平 唐德刚 滕彪 童大焕 王从圣 王建勋 王力雄 王元化 巫宁坤 吴冠中 吴国光 吴敬琏 吴祚来 夏志清 萧雪慧 笑蜀 谢泳 徐友渔 许志永 杨国枢 杨恒均 姚监复 易富贤 于浩成 于建嵘 余杰 余光中 余英时 袁伟时 远志明 张博树 张成觉 张思之 张祖桦 章立凡 郑也夫 郑永年 周其仁 朱大可 资中筠 邹恒甫 2009年 艾未未 艾晓明 北村 北明 贝岭 卜大中 柴静 陈子明 程晓农 崔卫平 丁抒 杜维明 范亚峰 傅国涌 高名潞 高希均 高瑜 顾肃 郭罗基 哈金 胡平 季卫东 江平 江艺平 蒋彦永 雷颐 李昌平 李凡 李方平 李劼 李劲松 李筱峰 梁文道 林希翎 林毓生 刘道玉 刘军宁 流沙河 刘晓原 龙应台 卢跃刚 马建 马立诚 茅于轼 孟浪 茉莉 莫少平 裴敏欣 丘成桐 秋风 任剑涛 邵建 孙文广 唐德刚 万延海 汪丁丁 王光泽 王俊秀 王人博 王绍光 王天成 王焱 王怡 吴稼祥 吴青 吴思 夏业良 萧功秦 萧瀚 谢国忠 谢韬 谢选骏 信力建 熊培云 徐贲 徐唯辛 徐晓 徐友渔 许纪霖 许良英 许小年 许知远 许倬云 杨东平 杨继绳 杨炼 杨鹏 杨支柱 俞可平 余世存 展江 张大军 张鸣 张千帆 周舵 周勍 周瑞金 周泽 朱立熙 朱学勤

阅读更多

幸存者的生命反思——读《格拉古轶事》

作者: 李文倩  |  评论(0)  | 标签: 幸存者 , 反思 , 见证 一 如果未来的学者要编写一本简明历史词典,并要求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个世纪的话,那么对于过去不久的二十世纪而言,“革命”一词是最合适的词汇。即使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宏阔视野出发,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哪个世纪如二十世纪样如此大规模地卷入“革命”的洪流之中,并为这个神圣而令人迷醉的闪光语词而陷入“血与火”的狂想乌托邦之中,搅动起经久不息的血雨腥风。革命是迷人的,是诗学的,因为它代表着理想、纯真、神圣等一系列的美好词汇;何况在革命的背后,尚有一个壮丽而崇高的许诺,人造天堂指日可待。但革命又是脆弱的,大半个世纪之后,随着世界革命的退潮及极权统治的相继垮台,“革命”彻底沦为一个丑恶的象征,成了一种“原罪”。以上描述,自然只是一个大致的勾画,并不涉及具体的世界“革命”论争;而具体到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尽管早就有“告别革命”的高亢呼声,但仍有进一步辨析的必要:而对于历史事实本身的正视,是进行这种辨析的可靠起点——老右派张先痴的《格拉古轶事》,以纪实手法书写他所亲历的历史,为我们进入历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切入口。 中国的“革命”实践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这样两条:一、“血统论”;二、“敌知识”。所谓“血统论”,它本身包含着这样的逻辑:即血亲伦理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具有参与公共政治的基本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血统论”部分地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是奴隶社会的某种残留物。而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血统论”不仅未得到足够的消解,反而以一种更为变本加厉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是当然的革命逻辑。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来的文化“贵族”在此时变成了红星闪闪的“革命子弟”。《格拉古轶事》的作者张先痴,其父为国民党高官,因此尽管他本人曾将革命看得极为“圣洁”,“不相信共和国的天空会有乌云”,但他的这一出身,还是为其以后的历次遭难埋下了最深的祸根。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当我们听到某右派说:“我要是一个字不识就好了!”[1]的时候,自然不会感到太多的惊讶。中国“革命”传统中的“敌知识”的倾向,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即“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本人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在一个总体上比较民主、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执政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尽管有相当的影响力,但绝对不可能左右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而在极权主义国家,独裁者因为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其个人取向就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毛泽东本人的这种“敌知识”的倾向而言,一位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村小老师许长久说:“自古农村就缺文化,尊敬秀才也算一种割不断的传统吧。毛主席清楚这个,所以动不动就下乡搞农会,与群众打成一片。毛主席身上肯定流着乡村秀才的血,在农民中过得自在,在臭老九中就不自在,因为他们吃着五谷杂粮却瞧不起农民。”[2]这个说法,从总体上讲,应该是恰当的。我们看毛泽东本人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此说大致不差:他一方面对知识分子恨之入骨,制造“阳谋”为其罗织罪名、进行毫无人道的精神和肉体摧残(张先痴本人的经历很具典型性);另一方面,他又劝工人农民要“学一点哲学”,要读《红楼梦》,而且一遍还不够。 二 写作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具体的书写行为,更重要的是,写作者通过写作这一行为,在“倾泻”写作者情感积蓄的同时,建构一个可能的世界;在通过写作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意义、价值等得以保存。具体到一个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中,写作具有同样的功能;而在一个充满了苦难的社会中,作家的写作行为则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更是一个公民的公共行动,它使历史之恶得以显明,并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拒绝中重建价值基座。正如刘小枫所说:“苦难记忆既是一种主体精神的价值质素,亦是一种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意识,苦难记忆拒绝认可历史中的成功者和现存者的胜利必然是有意义的,拒绝认可自然的历史法则。苦难记忆相信历史的终极时间的意义,因此它敢于透视历史的深渊,敢于记住毁灭和灾难,不认可所谓社会进步能解释无辜死者所蒙受的不幸和不义。苦难记忆指明历史永远是负疚的、有罪的。”[3]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先痴的《格拉古轶事》一书,则不仅仅是为历史留存资料的问题,它更直接地切入了我们这个充满谎言、随意涂抹历史的时代,为死者呐喊,见证历史之恶与荒谬;同时,也使现实之罪得以凸显,在价值虚无的时代重申人本身的价值。 《格拉古轶事》的写作,是幸存者的写作。有关幸存者,徐贲在《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一文中说:“‘幸存者’是遭遇过死亡和苦难的人。死亡并没有使幸存者成为‘殉道者’或者‘烈士’,苦难也没有使幸存者成为‘英雄’或者‘反叛者’。幸存者是那些经历了死亡和苦难,而既没有成为殉道者、烈士,又没有成为英雄或反叛者的人们。当他们是‘受难者’的时候,幸存者被死亡和苦难扭曲了人性。他们因此丧失了信仰,经历了道德堕落,从人沦落为非人。幸存者曾经是人性废墟中的活尸体,他们的沉沦构成了对邪恶和苦难最直接、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见证。幸存者是那些努力从死亡世界重返活人世界的人们,是那些向活人讲述死亡世界故事的人们。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对世人说,‘我不沉默,所以我还活着’。”[4]也就是说,幸存者的写作,不可能是一个道德完满者的写作,而只能是一种“低调”的书写。幸存者不可能站在历史之外,对他人进行“无情”的道德审判,而将自己描绘为一只洁白的“鸽子”。对此,作者在书中有这样的申述:“事实上在那种人为的灾难面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我也检举过别人,甚至检举过好朋友,当然也就伤害了被检举者。聊可自慰的一点点也仅仅是,我从来没有捏造事实嫁祸于人,应该说这只是做人的起码要求,而在那污水四溅的年代,它竟然像似一个优点,有理由对这个现象进行深思。”[5]毫无疑问,在非正常的政治环境中,这种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而且正如作者所言,需要对其进行“深思”;但在此我要指明的是,那种拒绝为自身的历史罪责承担责任的写作,是历史之恶的另一种延续,根本不配得到任何的同情与泪水。而与上述那种浅薄的写作不同的是,张先痴的写作,具有极强的自我反思意识: ……那些被杀者的尸骨和鲜血,把我们这些苟活者羞愧得无地自容。[6] 坦率地说,我这辈子当的时间最长而又得到上面认可的‘官’就是劳改队的班长。在任期间,本人也曾可耻地以权谋私,我顺便在这里向当年在我极权统治下的众犯表示歉意。[7] 作者通过写作这一公共行为,坦陈自身的“羞愧”与耻辱,不仅表达了自身的道德歉疚,更为挽回人本身的尊严,唤醒社会共同体成员的良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而这,也是为一个健康社会的到来奠定价值基础的必要开端——自然,这一“召唤”需要得到更多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应答”。 三 在荒谬的时代里,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瞬间彻底暴露,甚至到了让人惊心动魄的地步。在《我被“枪毙”的前前后后》一文中,作者写到了“三张冷酷无情的脸”:“……我从那三张冷酷无情的脸上,看到了人性的丑恶,而这种丑恶已经变成了使无数人日益堕落的瘟疫,它正威胁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8]在全书中间,作者对人性之恶的批判还有多处。 但在严寒的日子里,还是有不少人坚守做人的底线,并尽己所能为受难者提供帮助;而正是这些人,以及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美好价值,给了受难者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支撑受难者活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人的存在,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善良光芒,其魅力无穷无尽,他们的光辉将与日月同在。”[9]作者“出逃”至天津时被“抓获”,在看守所遇见了善良的张局长,这让作者追思不已:“40年过去了,我也垂垂老矣,想起张局长,仍然心潮澎湃。这决不仅仅因为他牺牲了一顿早餐,或是那件回到四川在看守所伴我度过漫漫冬日寒夜、几乎救了我性命的棉衣,而是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的一位中国老人的正直和慈祥,它象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冷得发抖的心房。”[10]还有刘干事:“二十多年又过去了,早已退休的刘干事也已过了古稀之年,他决不会想到我一直尊敬他的善良正直、怀念他的音容笑貌,因为在那些最黑暗的日子里,他却象一盏人性的明灯,在我眼前发着诱人的光亮,引诱我希望,引诱我等待。”[11] 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作恶者难逃罪责,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而那些充满了人性光辉的“好人”,的确值得赞美。因为当一个社会陷入总体性的黑暗与恐怖时,正是那些坚守人之为人价值立场的人们,对极权专制构成了最尖锐的挑战。黑暗时代一旦结束,当整个社会需要重建之时,“好人”们所坚守的价值自然会成为最牢固的精神地基。面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喜剧,人们总会说:人性是复杂的,绝对的善与恶构成其基本内核的两极。或者用文学化的语言说: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并且认为,惩恶扬善是维护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手段。这自然是不错的,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当我们面对一个个不透明的个体时,我们如何对这种恶或善进行鉴定?而且还可以继续追问的是,当我们把人类最美好的价值希望寄托在人性本身蕴含着善这一可能性时,是不是过于脆弱,过于不可靠了?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想起小时候在安徒生的童话里,读到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凄惨命运,我相信许多读过这个童话的人都和我一样,曾经为那个在雪风中颤抖的女孩流淌过同情的泪水,但人类之间的相互摧残却依然如故。”[12]同时,我要继续指明的是,既然有些人是“好人”,而另一些人是“恶人”,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应该把整个社会交由“好人”去管理,而我们自己则坐享其成?甚至可能还有更极端的想法,即那些所谓的“恶人”,我们是不是应该除之而后快?我不能在此提供任何有效的论证,但我要追问的是:纳粹的极权统治与种族屠杀,是否与上述思路有着内在的关联? 问题的解决或许还有另外的思路。但如果我们跳出人文主义的规定,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时,则有可能获得另一番启示,正如王晓华在《在有限和无限之间——有关信仰问题的读书札记》所说的:“上帝之博爱绝不仅仅在于爱所有人,更在于爱宇宙中的任何事物。信仰绝对无限者不是为了获得偏爱,而是将万物本已进行的归属上升为意识。在信仰无限者的途中,任何种类的精选神话都将消亡,在大地上涌现的将是与万物同样高贵的个体。这就是信仰的终极意义和最高境界所在。”[13]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这个世界,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人)! 结 语 作为人本身的恶习之一,我们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欲望:总想表达一己的价值判断;对此,我也不能例外。 作者张先痴在书中多次宣称,“我有咬文嚼字的恶习,即便大难临头,仍然咬嚼不误。”[14]出于对词语的绝对敏感,作者在书中对一系列“进化了的汉语词汇”进行了语用学分析,比如有:“迫不及待份子”、“组织”、“组织上”、“明确关系”、“历史复杂”、“过礼拜六”、“阳谋”、“封闭学习”、“非正面新闻”、“看不顺眼份子”、“顶风作案”、“难友”、“组织起来”、“非法写作”、“非法传宗接代”、“光荣虫”(虱子)等。因为作者在书中有细致的分析,此处不再赘述。也正是通过对这一系列历史语汇的细致分析,展示出张先痴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使《格拉古轶事》一书成为一份思想性文本,而不仅仅是为历史留存一份纪实材料。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有着太沉重的创伤记忆,因此如李亚东所说:“噩梦像蛇一样,静卧在心的冻土里。一旦你要回暖,它就蠢蠢欲动。”(《与高尔泰先生谈信仰》)这种噩梦般的经历,在深刻伤害了作者本人的同时,也内在地伤害了此书的写作:外在的社会批判多,内在的描写相对少(《恩恩爱爱与凄凄惨惨》一文是作者情感投入最多的,因此也是书中最好的一篇文章);文章总体剪裁较少,叙述也不够从容、细致。当然,这种从文学出发的批评,对于这样一份思想性、历史性的文本,似乎过于苛刻了。 2009-6-8—9 注释: [1][5][6][7][8][9][10][11][12][14]张先痴:《格拉古轶事》,溪流出版社(美国),2007.第150页、21页、314页、137页、170页、28页、84页、156页、100页、31页。 [2]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第292页。 [3]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39—40页。 [4]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227—228页。 [13]载《书屋》2006年第1期,第27页。 发表于2010年9月炎黄春秋网刊外稿:http://www.yhcqw.com/html/kwgnew/2010/925/109251742313I0BD8040549FE8AHH0243GI.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李文倩的最新更新: 论勇气 / 2010-10-03 23:41 / 评论数( 0 ) 傲慢的前提 / 2010-10-03 23:34 / 评论数( 0 ) 玩弄概念 / 2010-09-30 21:59 / 评论数( 1 ) 青年的孤独 / 2010-09-28 20:16 / 评论数( 2 ) 规训与美学 / 2010-09-27 22:30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从月饼和塞车看中国K街生态

中秋国庆长假前夕,北京城内大塞车,让整个北京城都变成了一个六环一线大停车场。网上有个流传颇广甚至都让看不出是段子的搞笑段子:“据北京市交管局预测,今日晚高峰将在13:30开始,由于环路交通压力较大,建议您从中关村到国贸请绕行石家庄”。  有很多原因导致这次超级大塞车。最技术层面的是放假日程安排。拥堵开始的18(周六)、19(周日)两天,因为中秋调休而上班,而根据北京市交管局的规则因周六日没有平日1/5车辆尾号限行,因此天然比平日多出了25%的车子可以上街。当然更主要的动因是中秋节(22日)之前,大家得把月饼和中秋礼物送出去。北京可能是全国中秋前夕塞车最严重的城市,因为中秋送礼不但包括城内单位和个人互送,而且还包括全国各单位来北京部委、央企浩浩荡荡的送礼大军。以此类推,中秋前夕,全国主要省会城市也比普通城市塞车严重,各地报道也恰恰证明如此。 中秋节,大概是除了元旦春节之外,唯一能顺当表达对上级单位相关负责人谢意的传统节日了(你总不能在纪念屈原自杀的端午、祭奠祖先的清明或者情人相恋的七夕给上级送礼)。月饼和以月饼附件名义出现的昂贵礼品,联络了全国单位和中央机构负责人的感情,也揭示了中国政治的实质结构:我们是中央强势的国家。 即便有州自治传统的美国,联邦政府也依然很强势,因此州和州机构也需要对联邦进行“游说”(Lobby),来换取利益。参众两院是从根本上保证联邦立法不能太违背地方利益,而在华盛顿上K街上的专业公司,更是产业化地代表地方、利益集团甚至个人,公开和非公开常年游说国会和行政机构的联邦官员。 中国没有宪政上有效的地方利益表达机构,因此各地驻京办就成为地方游说的主要力量。北京人津津乐道的川办饭店等背后的地方办事处,其实本身就是中国的“K街”,一到元旦春节、两会和中秋,就成为海量“跑部钱进”的地方官员在京送礼歇脚的地方。甚至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最近把各省驻京办主任邀请到官邸联欢,只能说这个美国“驻京主任”实在太了解中国政治、太会笼络各省驻京联络人了。王晓华的畅销小说《驻京办主任》,是中国“K街”的文学指南。虽然最近中央三令五申取消省以下的驻京办,但更多市县的驻京办,只是改头换面继续顽强存在着。 因向部委送礼和游说而导致的塞车还不是最大的灾难,更重要的问题是个中寻租空间,大量腐败案件隐藏于中。既然中国不是一个地方自治国家,中央一定占据最大多资源,地方进京游说应当索性公开化、规范化,让各地有一个合法的方式向中央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我们几乎都是在吃不是自己买的月饼,这没什么,谁让我们是数千年“礼”仪之邦。但国家有效的运作和治理,不能依赖送礼解决。文化可以传统,但政治制度应当现代化,以更加切合中国现实的中央地方关系。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