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

自由亚洲 | 中国大陆急需人才 将增加公费留学名额

中国大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中国政府除了向全球高薪招聘人才以外,还决定自明年起,将国家公派海外的留学生名额从1万3千人增加到1万6千人,并试点支持国内的优秀本科大学生出国交流项目。 中国官方的中国新闻网星期四报道,2012年中国选派公费留学生机制将有所创新,公费留学生规模将提高到1万6千人。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将从以前只向60所顶尖院校开放,改为向全大陆各大学和各行各业选拔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其中包括试点吸纳在外优秀自费留学生参与竞争选拔,考取后改为政府公费支助。 同时,访问学者项目的留学资格有效期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1年,以缩短派出周期。 继续推动中国高等院校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设立奖学金,选拔最优秀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对青年优秀教师出国研修等项目重点推行以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为主的新选拔办法,重点支持以团队形式派出研修。 报道援引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的话说,今年是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首期实施的最后1年。自2012起至2016年,按规划,选派规模将从每年5000人增加到6000人。 其中,联合培养博士生名额为每年3500人,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每年2500人。 美国民间机构劳改研究基金会的学者杨莉藜认为,中国大陆急需人才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所致,另一方面是中国高校体制不能满足对人才的需要。 “中国实际上向国外大批量的派遣留学生其实是毛泽东死后邓小平开始所谓的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事儿。这30多年来,根据2009年的材料,改革开放的30年,也就是截至2009年各类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 的留学生有139万人。而截至那一年归国的只有39万人。那么有100万是没有归国,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概就是28%左右。虽然有大量的留学生分布到从欧美到那些不太发达的国家,但是真正回国的并不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它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那些理工科的留学生的需求还是越来越大。 从211到985中国的教育就是折腾来折腾去,也投入了不少的金钱。这些年中国的教育变化还是有,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是面临着好多的问题。因为它基本是一种官办教育,是在搞学术衙门。所以说大的进步的道路是没有。”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官员说,明年将设立并试点实施“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选拔大学2年级以上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水平院校或机构进行3到12个月的课程学习、推动毕业设计或实习等。 就中国大陆大学教育的现状,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蓝云先生表示:“中国那一所大学能够够得上标准?我觉得似乎不是很多。总的来说,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可以加以注意的。第一个是学术的自由问题。保证教授的学术自由是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名的一个很必要的条件。不应该设太多的限制,因为对人类文明有大贡献的成果不是在受限制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怎么让北大、清华这些大学的老师们、同学们享有更多的学术自由。” 报道还说,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透露,将提高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的奖励金额。金额从现行的5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奖励名额为500人,在大陆自费留学人员较为集中的29个国家实施。针对特别优秀顶尖的学生,中国大陆官方也设立“特等奖”,每人奖金1万美元。 中国今年年初公布的《2011年中国留学生意向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突破25万。美国仍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2009-2010学年,中国在美学生已近12.8万,再次成为在美留学生总数排名第一的生源国。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大、中学生最感兴趣的留学热点国家或地区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法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等。 其中,有超过三成受访者选择美国作为留学目标国,在所有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共同网 | 博报堂借助中国留学生推出中国市场营销方案

  【共同社9月20日电】日本第二大广告公司博报堂日前推出名为“博报堂中国需求学院(Hakuhodo Chi-NEEDS College)”的营销方案,借助约600名在日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信息网络向进军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市场营销服务。   日本企业正争相开拓重要性日益提升的中国市场,此项服务主要为营销部门位于国内的日本企业提供便利。   参与这一营销方案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就读于首都圈的国立公立高校,在百货商店或家电卖场从事过口译工作,对流行趋势高度敏感,经常通过网络和国内好友分享日本潮流资讯。博报堂的中国市场企划专家将和中国留学生们一同为有需要的日本企业制定中国市场战略和提供商品服务开发方案。(完)

阅读更多

信力建 | (转载)凤凰周刊:中共10万高官海外留学实录

揭秘新加坡“中国高官班” 早上七点,与其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书的普通学生一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冯侠按时起床,背起双肩包从校外的宿舍步行到教学楼。在新加坡湿热的天气下步行二十分钟,对来自中国北方的冯侠并不轻松,抵达教室时已汗流浃背。她的书包里面装有 700 多页厚的《公共财政与预算》课程教材, 100 多页的讲义,加在一起近 400 页的课程参考资料,以及各类学习用品。 与学校内大部分学生不同的是,近不惑之年的冯侠在来到新加坡前是天津市团市委副书记,每天出门都是车接车送,手头的文案也有秘书来帮忙打点,在新加坡一年独立的学习生活,对于已经有了十几岁女儿的她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 “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后最辛苦的一年,但也是生活最单纯、思考最多、收获最大的一年。 ” 她如止评价。 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自 2010 年起,专门为来自中国的中高级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开设的中文课程。冯侠也是首批 57 名来自中国的学员之一。这些已经离开校园至少十几年的中国官员们在新加坡当起了普通的留学生,学习与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职位与地位而得到特殊的照顾。   “ 在新加坡学习最先进的公管课程 ” 提到中国高官海外培训的热门地点,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欧美发达国家,而不想到新加坡这个只相当于北京市总面积二十分之 — 的弹丸之地。然而,以经济发达,政府高效、环境优美而著称的新加坡,却成为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官员海外培训的首选地。其中冯侠所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MPAM 项目以及南洋理工大学的 “ 市长班 ” 课程最为引人关注。课程质量高、培训周期长、教学管理严、主打公共管理,是这两个专为中国官员量身定制的中文授课培训项目的共同特征。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 后简称 “ 国大 ” 和 “ 南大 ”) ,在新加坡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北大与清华,,这两所世界级名校正是中国高官在新加坡培训的主要基地。据南大校长徐冠林博士介绍,早在 1992 年,在中新两国政府的支持下,就有中国官员来到南洋理工大学参加短期培训班,学习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社会管理上的经验。然而中国官员赴新培训项目真正形成规模和成为常态,却是在 2001 年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国中、高级官员赴新加坡学习培训项目的框架协议》之后。 南洋理工大学是最早开设中国官员培训班的新加坡大学,长期负责中国高官培训事务的吴伟教授告诉记者: “ 目前在中国有近万名官员都是南大的校友,他们大多数参加的是自 1992 年开始的一个月至三卜月不等的短期培训班,而开办于 1998 年的 ‘ 市长班 ’ 则是南大在中国官员培训方面的旗帜性项目。 ” 所谓的 “ 市长班 ” 其实是南大管理经济学硕士课程与公共管理硕士课程的统称,这两个课程都是南大专门为中国官员量身定制的为期一年的培训项目,因为很多参加过该课程的中国官员在回国后不久都晋升为市长,故有 “ 市长班 ” 的美誉。 今年 3 月 9 日,新一届南大 “ 市长班 ” ,即第十四届管理经济学硕士课程项目与第七届公共管理硕士课程项目的开学典礼在南大隆重举行。据校长徐冠林介绍,南大 “ 市长班 ” 已经成为了中新两国战略合作的标志项目,在今年 “ 市长班 ” 的 108 名学员中,有 40 %以上是厅局级干部。 新加坡国立大学虽然于 2010 年才开设中国官员的长期培训课程,课程质量及影响力却不逊于南大的 “ 市长班 ” 。国大开设的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 简称 MPAM) 同样是为期一年,但更加偏重于公共政策与政府管理,主要负责管理该项目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则被称为是 “ 东方的哈佛肯尼迪学院 ” 。同时, MPAM 项目中的经济管理课程由国立大学著名的管理学院开设。 两年来参加该课程的中国官员已超过 13 队,已经/顷利毕业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局长熊四皓的感言最具代表性, “ 在这里学到的不只是新加坡,还有中国和西方:学到的不仅是新加坡是怎样的,还有为什么这样: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还在每一次参访和讲座之中,甚至是生活中的点滴。 ”     ,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博士是新加坡知名的外交家,曾经担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还曾担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作为全球国际关系领域知名学者的他还是 “ 亚洲崛起论 ” 的代言人,马凯硕在与本刊的专访中谈道: “ 亚洲要崛起,就必须要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李光耀学院的使命就是为新一代珊 ¨ 各国政府高级管理者提供专业的培训。 MPAM 项目的中国学员在这里学到的是最先进的公共管理课程,了解的不仅是新加坡,而是全世界。 ” 冯侠所参加的是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MPAM) ,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自 2010 年起,专门为来自中国的中高级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开设的中文课程。在普通的一天里,冯侠上午要上三个半小时的公共财政与预算课,该课主要讲解政府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教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理论框架的讲解,还会对比分析新加坡与中国的案例,比如这天要讨论的是从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看中国医改的利弊。 上午的大课结束之后,冯侠和同学们来到食堂就餐,周围夹杂着说普通话、闽南语、粤语、英语、印度语、马来语的同学。午饭过后,他们接着去参观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新加坡独具特色的公共住房政策早已闻名于世,建屋发展局的官员们会和中国官员们深入探讨新加坡是如何实现 “ 居者有其屋 ” 的,冯侠和他的同学们回来之后还要结合中国的情况写一篇学习心得,这是学校布置的作业。 每晚写博客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以及与远在国内的女儿视频通话,是冯侠一天中少有的休闲。在新加坡的一年里,冯侠写下了将近 10 万字的博客,而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个词,就是 “ 坚持 ” 。在视频电话另一端的女儿即将中考, “ 妈妈努力,你也努力 ” ,这是冯侠对女儿的鼓励,更是对自己的鞭策。   中国官员海外培训全纪录 核心提示: 中共建政之始即重视干部培训,中国官员的海外留学地点随着国情的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拨干部出国培训是前往苏联学习,从工业技术到国家治理模式,新中国一度是苏联老大哥的“虔诚”学徒。“文革”之后,干部出国培训随着邓小平的复出被解冻。七八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交恶以及中美建交,欧美取代苏联成为中国官员海外培训的首选地,哈佛大学等国际名校举办的高官培训课程掀起海外培训热潮。近几年,随着公共管理课程的不断升温,主打该项目的新加坡被认为是如今最适合中国官员学习的国家。不同于中共创立者一代漂洋过海苦求救。 这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向外借智”工程。 每年有过万名中共党政官员在组织安排下被派往发达国家求学,从填写一张表格开始,到学成归来的成效评估,再与人事安排对接,已然形成精细化的操作流程。 在多年构筑起来的立体化出国培训网络里,最高级的项目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核准把控,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辖的国家外国专家局协助实务。在各地,从省级至县级政府,也都在争先恐后实施自己的干部出国培训项目。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能够参与其中任何一个项目,都意味着更多机会的擢升,而参与项目的级别与擢升的级别息息相关。 出国培训经费一般“三分制” 中共干部出国培训,中共中央组织部是无法绕过的权力部门。据中组部内部人士透露,这个过程中,组织部把控着干部培训的两头—开端推荐人选和末端考核人事挂钩。由于出国培训项目自上而下级别很多,就中组部层面,所能直接把控的官员级别是省部级(正、副部级)干部出国考察或短期培训和省部级后备干部出国培训(厅局级)。 庞大的外训规模最终会细化成为不同级别与主题的项目,每一个项目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运转流程。单独操作某一项目时,由相应级别的组织部层层推荐,中组部将其汇总后交予国家外国专家局核定名单。其后,语言培训、基础知识预备、学校对接、课程安排……过程繁杂,但井然有序。 从国家外专局培训司方面得知, 2010 年全国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出国(境)培训约 7 万人。 2009 年共计 76467 人,其中执行审批类 646 项,涉及 10505 人,国家资助 1.2 亿元;审核类 3171 项,涉及 65962 人。 具体每年有多少中共干部通过组织系统委派到海外学习,主管部门表示不便透露。通过情人士求证后得知,这项计划每年涉及的党政干部超过一万人。 每年 11 月份左右,国家外专局培训司都会格外繁忙。各地此时正为下一年的出国培训项目立项,培训司则需要执行五大管理任务:出国培训计划管理、成果管理、经费核销、项目报批以及项目网上申报。 上述知情人士透漏,特别的项目也有特定的资助方,高级别的项目费用是全额财政拨付。不过这两类加在一起仍属少部分,大部分的出国培训费用一般采取“三分制”。以省级后备干部出国培训项目为例,中央财政出三分之一,省级财政出三分之一,所在单位出三分之一。 统计后发现,目前中共高级别的干部培训多扎堆在类似美国哈佛大学这样的世界知名学府,地方政府组织项目则更青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大学。 以中共高干培训基地—国家行政学院 1992 年至 2005 年签署的所有双边培训项目协议为样本,统计发现, 42 个项目中,美国有 8 个项目,数目最多。其余各大洲分布为:欧洲(英国 3 个、瑞士 2 个、法国 2 个、葡萄牙 2 个;德国、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俄罗斯各 1 个)、亚洲(韩国 2 个,日本 3 个,土耳其、蒙古各 1 个)、大洋洲( 澳大利亚 3 个、新西兰 1 个)、美洲(加拿大 2 个、巴西 1 个)、非洲(突尼斯 1 个)。 全文链接地址: http://www.zhxf.cn/djgj/show.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09&wbnewsid=21122&wbpagenum=0&wbnewspageid=6525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中国留学生渐成美国大学新宠儿

联络我们 | 繁體 | 简体 2011年 9月 07日 9/11恐怖袭击受害人家属起诉伊朗政府 访民:既然党领导一切 民众维权就找党 台国防部: 请北京落实和平白皮书理念 北京民间反腐人士面临警方异地抓捕 中国留学生渐成美国大学新宠儿 选择语言 Afan Oromo Albanian Amharic Armenian Azerbaijani Azeri Bangla Bosnian Burmese Cantonese Chinese Creole Croatian Dari English Worldwide French Georgian Greek Hausa Indonesian Khmer Khmer (English) Kinyarwanda Kirundi Korean Kurdi Kurdish Lao Learning English Macedonian Mandarin Ndebele Pashto Pashto – Deewa Persian Portuguese Russian Serbian Shona Somali Spanish Swahili Thai Tibetan Tibetan (English) Tigrigna Turkish Ukrainian Urdu Uzbek Vietnamese Zimbabwe – English 中文主页 节目介绍 视频点播 英语教学 粤语 藏语 关于我们 现场广播 点击收听 中文主页 新闻快讯 美国 中国 台湾 政治 经济与金融 人权 法律 更多主题 亚太 中东 欧洲 美洲 非洲 社会问题 教育 宗教 科学技术 劳工 军事与战争 灾害和事故 环境 健康 体育 生活方式 文化艺术娱乐 港澳 专题栏目 国会报道 对比新闻 媒体看中国 信息往来 政府声明 专题报道 图片汇集 互动空间 Facebook YouTube Twitter 读者评论区 网上服务 订阅新闻 掌上快讯 播客 聚合新闻 中文主页 中文主页 更新时间 2011年 9月 07日 星期三 08:32 PM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聚合新闻  2011年 9月 07日 中国留学生渐成美国大学新宠儿 记者: 吴心欣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李晓钰 中国留学生李晓钰 新学年开始,美国各地大学和学院处处可见中国新生的面孔。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是所有国际学生中增长数目最大最快的。业界人士表示,美国经济萧条促使美国大学大量录取中国留学生。 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 College)座落在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附近,这个只有不到2400个本科学生的小型私立学校今年一下迎来了9名中国新生,用学院商业管理系赵爱武教授的话说,今年学院的中国学生数是一个大飞跃。她说:“尤其是这两年增加得比较明显,我在这里教书4年,前几年每年就一两个中国学生,去年来了3个,今年一下就来了9个,等于说今年来的人数是以前在校(中国)学生人数的总和。” *中国留学生数量大增* 根据总部位于纽约的国际教育协会(IIE)2010年发布的关于美国大学中国际学生数量的年度报告,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和增长速度都居首位。报告显示,在2009到2010学年中,中国留美学生数量比前一个学年增加了30%,达到大约12万8千人,占了美国大学中国际学生总数的18%,紧跟其后的是印度和韩国。 另外,中国学生来美就读研究生院的人数也在上升。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的年度调查显示,2011学年申请入读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学生比2010学年增加了21%,而被录取的中国学生增加了23%,这是入读美国研究生院的中国学生人数连续第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美国研究生院吸引中国留学生* 研究生院委员会主席黛布拉·斯图尔特(Debra Stewart)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美国的研究生院教育素来在中国有良好声誉,另外中国研究生院教育容量有限,导致大量有竞争力的本科生希望到美国上研究生院。 斯图尔特说:“中国现在每年培养出大量拥有学士学位的学生,而中国能够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机构数量有限,导致上研究生院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很多优秀的中国学生都希望到有名的美国研究生院去深造,去获得令人羡慕的留学经验。” 斯图尔特表示,理工科领域的中国留学生一般能够获得全部或者部分奖学金,但是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申请商学院或者文科学校,这些学习项目通常要求学生支付全额外州学费,而外州学费一般是州内学费的两到三倍多。对于很多因为美国经济衰退而无法再接受或者减少得到联邦或者州政府教育补贴的学校来说,这些全额学费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中国新生的新生活* 毕业自北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李晓钰8月份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开始了硕士学习课程。和很多理工科的中国留学生不一样,李晓钰没有奖学金,她自费一年付大约4万美元的学费,对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李晓钰说这样的经济负担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的。李晓钰准备用一年半的时间尽快攻读下学位,马上去找工作,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李晓钰告诉美国之音记者,她大学的同班同学有四分之一多比她早一年到美国和加拿大留学,由于常常保持联络,因此美国的大学生活基本符合她的想象。不过,李晓钰还是对一些事情感到新鲜。她说:“学校资源确实比国内要多很多,老师上课的风格,还有学习知识的灵活度比国内强。现在的心态就不怎么激动,也就是踏实下来,好好利用时间。” 李晓钰说,她已经在学校里找到一份兼职工作,繁重的功课和即将开始的工作将消耗掉她的大部分时间,虽然第一次到异国他乡独自生活,但是李晓钰并没有觉得很孤独。 相关文章 白宫学者访华 推动十万美国人留学中国 美国国务院主管美中人文与教育交流的官员日前接受美国之音专访,说明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推动的“十万人倡议”获得的进展。官员说,一个由白宫学者组成的访问团这个星期访问中国,并担任“十万人”倡议的友善大使。 时事大家谈: 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 留学生是中国“最大出口商品” 奥巴马夫人谈增加美国留华学生的十万人计划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名字 (任意) 国家 (任意) 发送人留言 字数限制在500 * 提交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收听: 中国留学生渐成美国大学新宠儿 MP3 最新视频 To view this site, you need to have Flash Player 9.0.115 or later installed. Click here to get the latest Flash player. 新闻快讯 更多»   美国之音《OMG! 美语》让您边看边学地道美语! 想了解更多日常用语,请在微博上关注”OMG美语“ 网上问卷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8日将在国会发表讲话,谈创造就业机会。8月美国的失业率仍是9.1%。您认为中国的实际失业问题和美国相比如何?  和美国相近  比美国严重  不如美国严重  有待了解情况 投票 检视结果 » 星期一以来最受关注文章 受制于中国,美国学者也自我审查 中国媒体猛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 世界媒体看中国:力挺卡扎菲政权到底么? 世界媒体看中国:卡扎菲末日与中国 切尼:中国领导人不喜欢一对一会谈 中国证实卡扎菲代表访华曾接触军火商 香港民众游行 抗议北京侵犯人身自由 旧金山合约60年,台湾主权归属不容否认 中文博客 加载… 欢迎来到美国之音中文网! 如果您对我们的网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来函。 来函请寄: chinese@voanews.com。   节目表与点播 » 节目预告 » 现场广播 » 现场电视 » 下载广播电视节目 » 美国之音中文部正式推出iPhone中文新闻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让您通过易于操作的界面,阅读简繁体版新闻报道…… 听众热线电话 在中国大陆请直接拨400-120-0551,在台湾请拨00801-148-940。 我们期待您的来电。 VOA中文手机网 简体版地址: cn.voa.mobi 繁体版地址: tw.voa.mobi 上网办法 » 登陆美国之音网站还可以通过下列路径,请您试试看:zuogong33.info 美国之音美语教学强档 网站 goEnglish.me » 美国之音新闻 中文主页 节目介绍 视频点播 英语教学 粤语 藏语 关于我们 存档 网站服务 订阅新闻 掌上快讯 播客 聚合新闻 关于美国之音网站 VOA简介 中文部简介 常问问题 免责声明 广播理事会 自由亚洲 友谊联网 关于美国之音 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まるごとRSS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