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董光璧: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唯理想不死

1955年春,76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全世界都在期待着一个最隆重的葬仪。然而其葬仪简朴得出人意料,4月18日1点25分在普林斯顿大学医院逝世,15点30分在特兰顿的埃文丧葬场火化。跟随灵车到殡仪馆的只有他的儿子汉斯、女儿玛果特、秘书杜卡斯小姐、遗嘱执行人经济学家那坦以及助手恩斯特·施特劳斯和图书管理员乔安娜·范托娃等亲友总共12...

阅读更多

经济学人 | 中国科研背后愚蠢的中国式逻辑

2013年9月28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描述中国科学研究尴尬的现状。文章提到的问题在中国的科学家圈子中基本上是大家都清楚的秘密。但是对于科学圈外的读者却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据《经济学人》的统计,中国大陆学者在 SCI 中发表文献的比率从2001年几乎微乎其微到2011年占据到了9.5%,仅次于美国。从2002年到2012年之间差不多有超过1百万来自中国大陆的学术文章在 SCI 系列的学术期刊中发表。 可以说成果是喜人的,但是在这样一个喜人的数据背后却也隐藏着很多问题。 比如《经济学人》认为,在这些数据背后,存在一个很愚蠢的中国式逻辑。因为教授们被限制在一个以文章数量为主要考评标准的框架之下,这样使得论文的数量和薪资待遇划上了等号。 而这个等号的划上,就滋生了很多的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是假论文或者捏造数据等问题,近年来最有名的就是井冈山大学讲师所发论文被撤下 等多次的丑闻。《经济学人》的报道是现在在中国存在了很多年论文造假公司,而且生意红火。 《经济学人》披露的潜在漂亮的数据的背后的问题也是非常深层次的,就是“自行引用”问题。我们如何来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呢?对于并非这个行业中的专家来说,最直观的一个办法就是看这篇学术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按照正常的思路上来说,如果这篇学术论文被多次引用,就说明这篇文章在这个学术领域内的重要性是多大。但是为了这个引用数量的提高,按照《经济学人》的说法,在中国(其实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程度的这个问题)演化成了没有名气的教授就是经常在自己其他论文中引用自己过去的论文来提高引用次数,这种可以被归纳为显性的“自引”,而另外一种隐性的“自引”则多发生在院长或者更加高的学术职位,以至他们在发表论文和被引用上都占有了隐性的优势。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也是对,是否发表 SCI 的学术论文就是具有学术能力的唯一表现这点质疑。但是同时也必须值得肯定的是,用相对权威的 SCI 论文数量的确很大程度上冲抵了权力与学术相捆绑的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这个标准给当时还处于朦胧状态的中国学术制定了一把尺。但是随着学术质量的提高,这把尺的负面作用就显现了出来。除了如这次《经济学人》提到的这些问题外,我个人更愿意将这是一个缺乏的大师的年代的原因归咎于这套标准。 奋斗在任何一门科学学科领域内的朋友们都能明白,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内作出些进步性的东西,没有一万小时的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而1万小时还只是这个领域内的基本入门而已。但是现代的学术体系却希望一个博士生在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之外,要发出N篇论文。而这样的才俊才能在学术领域内出人头地。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只是能够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领域中能够玩转,因为对于实验的观察和演化本身就能迅速成为一篇论文,出现优秀结果的然后放到学术工作者们都能看到的专业期刊上,让大家讨论。然后几个实验的发表就能综合最后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但是在这样的实验科学外的领域则完全不是这样。比如一个跟踪式的社会学研究,比如假设研究目的是看卡特琳娜飓风影响过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弱),那么这样类似的研究,就需要耗费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往往有很多社会学家一辈子也只能成功运行几个项目。有这样特征的学科并不在少数。但凡只要偏向理论研究的领域,这样的模式的运行都很值得再审视下是否合适。 简单来说,这样以数量为高度竞争行为的模式,这样在普通科研教学人员比体力劳动者工资待遇低得多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高度竞争来直接将工资外的奖金直接和论文数量挂钩的方式,实在是太浮躁了,根本无法使普通研究者专心长期研究一个领域。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现象已经体现得非常清晰,因为虽然中国拥有了庞大的 SCI 论文数量,但是他国学者引用中国学者的比例却非常低。 中国学术体制,的确是需要重新反省一下了不是吗? 经济学人:中国的论文造假已达到产业规模 《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谈论了中国已经形成产业的论文造假:在盗版光盘和拷贝产品设计之外,中国还有一种更具有知识性的盗版产品——伪造学术论文甚至是假冒科学期刊。 武汉大学沈阳教授领导研究的一项结果显示,中国买卖论文 2009 年的规模达到了 10 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的一项调查发现,在 6000 多名接受调查的研究人员中间,有三分之一承认有剽窃、篡改和捏造数据的不当行为。但该调查的细节并没有公开。 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和印度两国因为剽窃而撤回的医学论文超过了美国,而美国发表的医学论文数量要多得多。中国因为重复出版而撤回的论文数量高居第一,因为造假而撤回的论文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

阅读更多

环球时报 | 普世价值是西方中心论幻觉

小时候听说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故而一直想去国外看个究竟。后来又去了美欧,发现外国的月亮也是有阴晴圆缺的,和中国的毫无二致。不禁纳闷,就这么一个常识,竟然很多年兜了一大圈子才认识到——中外其实共一个月亮!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的圆缺实际是内心圆缺的折射。进一步说,中国人的外国观,也是自身中国观的某种折射。...

阅读更多

我们可知和不可知的

对地球上人类来说,可知是什么意思呢?一、是我们看到的(观察到的)。二、是我们理解的(思维组合的)。它们都是人脑里的符号、文字、印象。就个人来说,也可分为自己直接感知的和他人感知的。他人感知的又有古人的和同代人的,应该没有未来人的。同样,我们理解的(思维组合的)也可以这样分。对人脑里的符号、文字、印象的思维组合的目的,主要有所谓精神的愉悦、满足简单性、进行创造、规范人的言语和行为。精神的愉悦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学艺术,满足简单性主要是理论或本质,进行创造主要是制造客观创造物,规范人的言语和行为主要是道德和法律;这些分类不是严格的,人们实际生活中都是把它们混在一起。 对于这些可知的,我们用什么来决定它们的真假呢?或是虚的呢?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光子,光子的变化。其它的感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最终还是归结于光子的变化,对于所谓第六感或特异功能,由于不符合多数原理和可重复规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眼睛是我们人类最敏锐的感觉器官。我们的思维活动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而进行的,所以,我们的可知是光子的变化而引起;光子不变化我们的大脑就不会进行思维活动。 休谟认为人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知觉并局限于知觉。他说,不要以为人心有无限的自由,似乎它可以任意创造任何观念;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人心创造活动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它仅仅在于把感官和经验供给我们的知觉加以混合调换、增加或减少而已。于是,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思想),一切复杂的观念归根到底都是由原始的印象混合和配列的(其实这种分析就是思维创造)。休谟认为这是感觉经验以外的东西,是不可知的。“由经验来解决,可是经验在这里沉默了,而且也不能不沉默。”休谟否认经验感觉之外的创造,自然会发现违背同一性的归纳法的毛病了,他认为归纳法在逻辑(同一性)上和经验上都得不到证明。由此休谟认为未来是不可知的,因为没有东西或谁来保证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的经验中证明未来。所以休谟否认有因果关系,认为因果关系只是我们思维中的一种习惯性的联系。如“太阳晒”和“石头热”,前者我们认为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可是谁来保证太阳晒一定有石头热呢?休谟认为这是一种秘密的东西,它是不可知的。现在就是用光子辐射解释,也不能证明光子是石头热的原因。就象他说的一样: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对未来的一无所知。这是个悖论判断。 对于休谟这种思维组合我们能证明是错的吗?神能不能证明,我们不知道。我们地球人是不能证明的,因为我们的证明是用归纳法,而归纳法休谟根本就认为是错的。我们只能说,如果是因果的,我们可以用比较简单方式和少的记忆量来理解和记忆所谓对世界的描述。当然,如果一切都是由神来决定,也佷简单。只是我们人干什么呢?听神的话?如果不听呢? 天文学通常将我们看到范围称为“观测到的宇宙”,简称“宇宙”。据估算,宇宙年龄约为140亿年,已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距离我们大约140亿光年。我们的活动基本在地球的表面,可以用到其他感觉,天文学只能是眼睛。我们是根据各种天体千百亿年传来的辐射,推测行星、恒星、星系,小到元素、分子,大到整个宇宙。暗物质是为了宇宙的引力现象而提出的假设,与夸克一样是虚的。 2世纪,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成为人类第一个在观察基础上创立的宇宙图景。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610年,伽利略制造出望远镜,首次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行星表面及其卫星。 19世纪,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出现,使我们可以推测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20世纪,由于射电望远镜的使用,我们探测到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有机分子;除可见光外,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等都能转化为可见光被我们感知,并将望远镜送上太空。这里有个推测性的前提,就是其它恒星产生的光与太阳光是同一性质,这个判断严格的讲,不是观察陈述,而是虚判断。 宇宙根据尺度和规模一般分为:1、行星层次,包括行星系中的行星、围绕行星旋转的卫星和大量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等。2、恒星层次,已经观测到的亿万个恒星,太阳是恒星中的一颗。3、星系层次,这是由恒星组成的系统。银河系是一个普通的星系,银河系以外叫河外星系。星系又组成更大的天体系统—-星系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4、整个宇宙,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约140亿光年。1948年伽莫夫提出了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在约140亿年前的一个极点爆发中诞生,然后膨胀,温度降低,产生各种粒子。后来粒子在引力作用下逐级成团,演化到现在。 人类在地球这个行星的表面基本上可以自由活动了。 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1919年,卢瑟福用α射线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930年,为了保住能量守恒,中微子由泡利提出,现在只是间接观测到。1932年发现中子后,提出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狄拉克为了自己的理论合理提出正电子,并在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盖尔曼认为夸克构成质子、中子。三个夸克组成的称为重子, 重子和介子因有强相互作用统称强子。夸克是带分数电荷的,共有6种,称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为了不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格林伯格把夸克染成红、黄、蓝,于是,每个夸克有三种颜色,夸克由6种变成18种,加上反粒子,就有36种夸克。它们和轻子(如电子、μ子、τ子及其相应的中微子)、规范粒子(如光子、三个传递夸克轻子衰变的中间玻色子、八个传递强(色)相互作用的胶子)、引力子(?)一起构成我们这个宇宙。这些“子”是什么构成的呢?光子进出电子的跃迁,不说明电子有结构吗? 夸克我们说得头头是道,并在实验中有很好的验证;但我们一直没有观察到独立的夸克,于是提出色禁闭(呵呵!像朱熹的理学)。没有观察就可能假,当然也可真,所以,用虚来规定它,就像地心说、日心说一样,也与上帝一样。这里的最大同一其实就是思维的组合方式,大家只是根据观察组合个虚概念而已,它会在我们的创造活动中证实(为真)或证伪(为假),也有永远证明不了的(我这个说法也证明不了)。 所以,我们应该区别什么是我们观察到的和证实的或证伪的(实概念或假概念),什么是我们思维组合的(虚概念)。我们许多问题就是将这三类概念混为一谈而引起的。 我们所有观察仪器都是把变化放大,放大到人眼睛能分辨的程度,而人眼睛只能分辨光,自然或“上帝”没有给我们地球人其它的东西来感知事物,只独独给了光。这里是不是蕴涵了光是宇宙某种终极粒子呢?可能,我们的眼睛一开始就感知了终极。 我们可以想象,人只有触觉而没有视觉的情况,如果是那样,我们创造的宇宙或认识的宇宙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就算光子存在,先天盲人也不知存在,先天盲人更不会感知颜色了。我们是不是“先天盲人”呢?没有谁来告诉我们。光把我们人类封闭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中,但我们可以思维组合无限宇宙。事物的变化,通过可控制的放大过程引起光线的变化,人通过眼睛感知,然后在大脑中组合,产生对外界的认识。 有两个可能使光线不变化,一是根本不存在影响可控制放大过程的变化,这样我们会认为不存在对象。二是我们设想存在某种对象,但在一定范围中引不起光的变化,我们无从感知到,同样我们会认为不存在对象。 我们假想光子是一颗粒子,光子只有能量,光子的数量和频率的增加和减少在一定范围内我们是可以感知的。现在有一种粒子,它所具有的能量与光子的能量之比,就象光子与地球的质量之比(E=MCC)。一个光子打在地球上,地球(我想)不会发生可观察的变化,但想象的变化存在。那么,前面那个粒子打在光子上呢?自然有人想一步一步放大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之不可能,就像一个人点根火柴(这有上亿的光子产生)让地球爆炸一样,但在我们的大脑里是可能的。那为什么我们可以分出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呢?很简单,它们所具有的能量还是光子的许多倍,与光子差不多的是中微子,而中微子到现在也只是间接的证实,我们并没有直视。还有一个可疑的是引力子,它似乎比光子要小,由于太小,使我们只能根据太阳一样质量的引力来观测光线的弯曲。 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引起光子变化也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和混沌,渐渐地是一片混沌的图像。混沌中有没有起伏呢?不可知。这就是偶然和突变的根源。这真正是白茫茫一片的无涯的宇宙之海。因为我们——人类——地球上的人只能感知光,无可奈何。只有光的变化才引起我们大脑的思维变化。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可感知比光子小得多的粒子,那我们就是先天盲人,外星人就是我们的“上帝”;但如果他们不能感知无限小的粒子的话,他们也不是上帝。 就现在的科学和人类现状来说,我们只能感知光子,是光子引起我们的大脑的神经变化而产生思维活动。人类很孤独!一切都得靠自己,没有谁给我们指明方向,由此,人类自己中也不会产生超人的指导者,只有运气好的人。我们只能在漆黑的宇宙里借着光子摸索,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是真理;盲人几个人聚在一起可以凑出一个象的图景(这图景还是要我们这些盲人的“上帝”来做评判,而我们人类没有评判员)。人类不知是不是摸到宇宙的鼻子,还是屁股;也可能真地接近我们所处的宇宙图景,摸清了整个大象。还是那句话——没有谁告诉我们。 光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球,将我们包裹其中,这才是真正的绝对和永恒。我们的立足点不在将来,不在上帝,不在外星人;我们的立足点(先天命题)就是人只能感知光。一切改变这一点的设想就像改变光速有限性一样,我们必须重新来创造宇宙。 我们是否可以抛弃无限的任意组合呢?如光速C是最大速度的话,就没有无限大的速度。按人只能感知光子,根据E=mcc、E=hv,普朗克常数h应是最小的质量和能量单位。测不准原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我们只能感知光子引起的。最大的就是大爆炸宇宙的质量和能量。最小空间就是直径10的负33次方厘米吧。由此,我们可定义最小时间间隔约10的负43次方秒。数学的无限应该在这个数量级完结,同样,如果大爆炸宇宙的质量全转化为光子或中微子或引力子的话,我们将光子或中微子或引力子逐一标记,就会有一个最大数,这个最大数就是个极点,超过这个数就无意义或无用。因为全宇宙的东西都用完了,还有什么好造的?所以无限是个思维组合的一个无用的概念,它只是满足了思维的任意性。 从上任意组合看,在时间、空间和质量上,最小时间单位是10的负43次方秒,最小空间单位是10的负33次方厘米,普朗克常数h是最小的质量和能量单位。小于这三个单位,我们按测不准原理将会不可观察。至于在小于这单位里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可能永远不知道;当然,我们可以想象,但这是任意的。所以,所谓的瞬间、即刻等等对时间的描述,就是10的负43次方秒,而不是任意的小,或任意的大。就是这三个数今后有变化,也应该是有限的。 我们这样可以大概的估计我们人类可知的范围。 大的,现在观察到有类星体以接近光速飞离,我以为宇宙的爆炸速度就是光速,这从宇宙年龄是140亿年和宇宙范围是140亿光年可证明;按光速有限,我们不可能超越这个光的包围圈,所以,这个光圈外,如果存在的话,我们不知。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光圈里的所以东西一一标记后,新发现的没有标记的是不是光圈外的呢?人类有时间去做这件事吗? 中的,黑洞的里面有什么,我们不知。霍金对黑洞的解释只能是一种思维组合。我认为有个神在里面,谁能证明不是呢? 小的,比光子小的某个层次,应在最小空间单位10的负33次方厘米这个数量级吧,我们不知。 时间在最小时间间隔约10的负43次方秒里,我们不知。 不能为我们感知的,都是我们思维组合的,由于思维组合的任意性,这种思维创造中有真,有假,有虚。 所谓可知可分为两类:1、可观察的可知,如上面的“观测到的宏观和微观宇宙”。 2、可思维组合的可知,包括未观测到的范围,如暗物质、夸克、神、上苍,是我们思维组合出来的,是我们相信它,而不是证实和证伪。如果不相信它,也不能证明是错误的;相信它,也不能证明你是对的,因为不能看到。只能说我们之间的信念不同,依据的思维方法不同,假设不同;但我们的假设可能简单,好记忆。在未知范围里是没有真的,你怎样设想未知范围都不为错,也不为对。只是,拟人方法是落后的思维创造方法,特别在科学中;其实,我们的所谓科学的归纳法也只能说竟没有错。 那什么是不可知呢? 对可观察的可知来说的不可知,不可知包括可思维组合的不可知和思维组合不出的不可知或可知。休谟的“不可知”是个思维组合的不可知。思维组合不出的不可知是什么呢?不可知!但这不可知正被我们思维组合,不可知还是被可知了。这就是悖论思维法。也就是说在思维创造里,所谓可知、不可知和组合不出的不可知或可知都是思维组合,是等值的,虚的。我们能依靠的就是眼见为实,光子。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讨论。下篇是创造论的讨论—-我们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C8H8E8N88888的最新更新: 应聘南方科大—-敢问您真要一流人才吗? / 2010-10-01 22:28 / 评论数( 0 ) 科学是什么东西? / 2010-09-22 10:59 / 评论数( 3 ) 民主是什么鸟? / 2010-09-17 22:50 / 评论数( 2 ) 南华寺·慧能•坛经·女孩 / 2010-09-12 11:20 / 评论数( 1 ) 国学·天才·伪君子 / 2010-09-05 11:21 / 评论数( 15 )

阅读更多

译者:你的大脑的确在戏弄你:科学家发现人们会误导入错误记忆

一篇新的大学报到说,观看其他人在视频中的动作会让人们觉得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在做。 科学家发现那些看到他人在视频中摇瓶子或洗牌的人通常记得自己两周后也做了这样的动作。 ‘我们很吃惊,’ 主导这个研究的德国不来梅国际大学的杰纳瑞德·艾切赫夫说。 在实验中,研究者让志愿者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 然后他们观看其他人做简单动作的视频,有些是他们已经做过的,有些没有。两周后,他们被问到做了哪些动作。 如果看了其他人做这个动作,他们更加容易记错。甚至在参加者被告知影响并警告有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时,这种情况仍会发生。 结果发表在心理科学协会的期刊《心理科学》上。 艾切赫夫说你不需担心这会一直发生,但要记住你的记忆不总是可靠的。 ‘有人告诉你要对自己的记忆表现产生怀疑或疑虑是很好的,这样你就不会只简单地相信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认为机制也许与我们在观察时对他人行为的内部模仿有关。 研究者说这种模仿可能包括‘镜像神经元系统’等大脑结构,这可能与我们自己的行动和观察他人的行动都有关系。 研究者说,模仿帮助你预测他人的下一个动作、或者学习如何做事时是有益的,但这也是一个负面影响。 添加新评论 相关文章:    【科学】中美研究人员揭开熟能生巧的秘密    “良好的学习习惯”皆谬误?    房事中的12个小错误~~~    上海:图片中的记忆    硅谷只有一个,切勿模仿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