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

动向|张伦:中国历史又到了临界点

新型中产阶层的一个宣言柴静有关雾霾的影片在网上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巨大的争论,柴静及其片子在受到普遍的好评和赞扬的同时也遭到许多批评甚至是人身攻击。似乎很久以来,中国的网络和媒体、社会整体没有就一个论题现象有过如此广泛的讨论。这本身已构成一个历史事件,不仅折射着中国当下的种种问题,也透露出许多有关未来的信息。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社会里,像这类环保片也可能引发争论,但很难会受到如此众多的批评和指责。因此,是从这个角度看,柴静受到的批评所显露的东西远比那些对她的赞扬所展示的东西要来得深刻。这里尝试着做几点分析。很显然,这种赞扬和批评的两极化,正如许多观察者所言,是中国社会共识破裂的表现。但什么人和为什么要批评柴静,显然可能又不是三言两语、用这种共识破裂所能全部解释的。首先,就风格来讲,这部片子从形式到语言、风格,具有明显的理性、都市文化、具较强的权利意识和较宽的全球视野等特征。片子本身及结尾时那句“历史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创造的,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想推诿,我要站出来做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在某种意义上讲,或许可视为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形成的新型中产阶层的一个宣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难理解也完全可以预见:在官方的某些机构出于环保的“政治正确”给予片子的摄制和播放一些配合后,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公共讨论,因片子的刺激连带的社会批判意识的高涨,官方的另外一些部门出于政治考虑必然会下令限制甚至是禁播这部片子。也是从这个角度讲,将柴片视为中共维稳、推行某种政策、或是某种政治权谋的产物显然是难以成立的。如果我们不能从国家机器内部的不同集团、部门和利益以及其运作的不同方式来分析理解现在这个政权的特征,我们大概是很难理解中国今日的国家政治的。事实上,柴片里关于与雾霾相关的部门的描述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柴片揭示的国家机构的问题与柴片代表的中产阶级文化和意识的崛起所对国家构成的挑战,都是未来岁月里中国的国家改革所不能不直面的课题。“同呼吸”不“共命运”现象其次,尽管此片主体上是以一种批判、检讨的立场出发拍摄的,但无论怎样讲,这批评者本人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之一。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在那些利益严重受损、被社会边缘化的某些人士来看,或许片中柴静那很西化TED演讲的方式都会是无法忍受的某种做作和表演,社会下层的愤怒和不耐,社会心理上的失衡是这次柴片事件中对柴个人及其片子的某些批评甚至是攻击产生的背景。事实上,中国当下也确实存在着种种“同呼吸”,不“共命运”的现象,进而让许多人情绪性地反感、抵触这部以“同呼吸,共(同面对雾霾)命运”为标题的影片。中国的民粹情绪正在酝酿和蔓延,从这次许多对柴的批评和攻击中我们能再次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而文化价值的崩颓和混乱,显然也为这类批评攻击准备了土壤。此外,那些一直持自由派立场,因维权等这几年受到打压的一些人士尤其是其中较年轻者,对现行体制因最近几年官方的持续打压和环境的恶化已逐渐持一种彻底的拒斥态度,任何与官方有关或者是某种合作的事业在他们的眼里都开始变得可疑,欠缺道义的合法性。如果在这种有关中国发展,涉及社会整体命运的事务上不抱持一种对体制直言强烈的批判态度,任何作品和个人都是暧昧软弱甚至是有帮凶之嫌的。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而造成这种局面上官方的责任也是显见的,体制在造成中国当下各种危机上所具有的根本性的责任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持这种态度的人士有时在对待国家的问题上显出的过分整体主义的态度和简化的倾向,显然也会是造成他们的某些被动甚至与社会大多数人感受分离的一个原因。这应引起这部分人士的注意。还有,柴片中那些明显的自由派思想要素如强调公民社会、市场在治理雾霾上的作用、改革国家权力机构以便公民参与、信息开放的必要等等显然会让迷信国家、热衷中国模式的一些国家主义者不快。至于时时拿西方国家来作为治理雾霾努力方向、参照系,也一定会让那些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充满盲目的民族自豪感的人们愤怒不已,“柴静是美国间谍”说大概应是出于这类人之口。从一个历史角度传递的重要信息而最后,正如我们从这几天的各种反应中已经了解到,相关的利益集团是不会希望看到柴静这类片子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正如在中外历史上屡屡发生的,像片中那位中石油总工程师那样所言“不懂石油的人不能制订标准”、“搞不好会出大事”,利益集团会以各种政治和技术上的口实来为自己论证,对柴片进行批评甚至动用各种手段压制。这从各种角度、立场构成的对柴静的不同的批评和攻击造成的巨大声势,事实上恰恰证明了柴片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它激发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将雾霾这样一个关系民族命运人们生命福祉相关的问题凸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中国变革方向的探讨。这是中国下一步变革的必须。笔者多年来一向有个直感,由于三十几年来中国社会的分化,环境和经济或许是能够从民间的角度触发整体性的大规模社会议题的两个领域。此次柴静“穹顶”一片,似乎给了笔者某种佐证。而这样一部片子引发举国热议的现象,也让笔者自然回想起四分之一世纪前——八九巨变前夕“河殇”的播出。没人可以预见明日的历史会是怎样,正如人们无法预测雾霾会是多少,何时可最终消失。但人们对雾霾的忍耐似乎已逼近至一个新的临界点,这又是清晰可见的,没有人可以忽视的。这也许就是柴片从一个历史的角度给我们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吧!《动向》2015年3月号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柴静有那么可怕吗

《穹顶之下》经历了旋风般的几周。这是一部以中国严重的大气污染危机为主题的类似TED演讲的纪录片,由曾在中国的国家电视台CCTV担任调查记者的柴静制作并担任旁白。2月28日周六的时候,人民网等机构发布了这部片子,并且附上了对柴静的专访。第二天,新上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宁将该片比作中国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宣称“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换取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然而,两天后,上海市委宣传部下发指示:“对纪录片《苍穹之下》(网上流传的指示截图中原文如此——译注)和该片作者……各级各类媒体……一律不再报道。”相关文章 李克强记者会上承诺治理空气污染 柴静《穹顶之下》争议声中被禁播 《穹顶之下》的舆论大爆炸 北京空气末日中抚慰心灵的App 中国宪政纪录片制片人被判刑 中国变本加厉的言论审查 不过,就在柴静这部环境方面的揭露性影片的命运开始逆转之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3月5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言,“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到了第二天,北京却进一步加强了之前的指令:“视频网站删除《穹顶之下》,注意控制有关评论。”就在同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希望明确无误地传达出自己在环境方面的坚定承诺,表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让人困惑吧?为什么会如此反复无常?一定程度上,这显示出,与许多外部人士的看法不同,北京的一些人的确意识到,污染已发展为一种引发民众普遍担心的危机,必须加以应对。然而,说到底,在所有这些相互矛盾的信号背后,隐藏着一个现实:党的领导人害怕的是,环保热潮演化为有组织的全国性运动之后所带来的政治后果。《穹顶之下》是部强有力的纪录片。在104分钟里,柴静在一面大屏幕前来回走动,将图表、数据、生动的图片、访谈和个人经历融合成一个有关中国污染危机的动人故事。正如其他一些人指出的那样,这部片子并未提供多少新信息。观众听到的是:燃煤与汽车是污染的主要来源;至少有50万中国人因心血管与心肺疾病早逝;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环境法规,但执法薄弱,甚至不存在;环保部人手严重短缺,资源极度匮乏;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常常对污染行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权有势的油气行业——其中多数为国企——对提高燃油标准相当抗拒,因为它们担心提高的生产成本会落到自己头上。柴静小心处理,以免让主要话题淹没在大量的数据中。她还给片子增添了浓重的个人色彩,将中国的大气污染与自己女儿的健康问题结合起来。可以说,这是一部牵动为人父母者心弦的片子。截至3月2日周一的时候,《穹顶之下》在优酷和腾讯等视频门户网站上的点击量过亿,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可观的讨论,光是新浪微博上就出现了2.8亿条相关帖子。在网络上被删除之前,有逾2亿人观看了该片(中国的网民总数约为6亿)。人们都纷纷去观看它、讨论它。这又不是一部探险、科幻或成人片。那么,一部基于事实的关于大气污染的纪录片为何会瞬间走红?一些分析人士将《穹顶之下》定性为中国关于污染问题的全国性对话的开端。不过,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公众已然被唤醒了。过去两年间发生的种种事件,共同提升了民众对污染问题及其灾难性健康后果的意识。当《穹顶之下》在网上推出的时候,观众已经准备好了。毕竟,污染已经影响到个人生活——日复一日的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学校停课的日子、不绝于耳的咳嗽声,儿童医院的就诊。所以,人们才会如此频繁地走上街头,抗议造成污染的工厂和发电站。人们迫切想要了解这些正在威胁自己健康、甚至子女健康的有毒物质: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它从何而来,它们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才能保护自己?他们想要从某个自己尊敬的人那里得到答案。柴静符合这个要求。我猜,这部纪录片对政府的批评态度,也是它能够吸引人们疯狂传看的一个原因。公众都深信官员腐败是普遍现象。听柴静讲述那些暴露官场腐败现象的事件,不仅印证了自己的看法,或许还有宣泄的作用。当她质疑政府为何未能有效实施环保法规和执行现有的明文规定时,这个问题引起了共鸣——因为许多观众也一直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心理学家唐映红关于这部视频的吸引力的文章引人思索,她说:“人们观看、传播和讨论,并不是观念上的更新,而是情绪上的宣泄和感受上的释放。”因此,《穹顶之下》可能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公共”空间,使他们可以集体宣泄对政府的不满,因为后者在应对民众每天呼吸的有毒空气这个问题上展示了自己的腐败和无能。审查机构突然封杀这部视频的原因,可能就是它对大众的这种吸引力。政府曾经展示出对网络抗议甚至街头抗议的一定程度的容忍——只要它们是地方性的邻避运动(Not in My Back Yard, NIMBY)。在北京的领导人眼里,《穹顶之下》这部视频能够刺激2亿到3亿人,并让他们投入到共同的事业里。2006年,在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0周年之际,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在文章中写道:“切尔诺贝利的灾难打开了让言论自由大大增强的可能性,以至于我们从前所了解的那个制度再也无法维系。”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领导人注意到了他的上述言论,正在尽一切可能确保对污染的普遍愤怒不会导致自己的覆灭。从《穹顶之下》的例子中还能得到另一个教训。再次与许多人看法相悖的是,政府绝不是铁板一块。部长们在博弈,党内的利益集团在博弈。《穹顶之下》支持了那些赞成从经济增长或“GDP崇拜”转向环境治理的部长和利益集团。我觉得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环保部积极推动了这部视频的制作,希望向中国的内阁国务院施压,增加目前十分稀缺的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然而,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这样的强大部委可能不会喜欢这样一部视频,因为它把经济增长塑造成了这个国家环保工作的敌人,还谴责了中石化等国有企业把利益置于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之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官员早就准备好了在这个视频成为麻烦时把它删除,而它也的确成了一个麻烦。去年,李克强总理宣布“向污染宣战”。中国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十分严肃。但要赢得这场战争,需要工业领域、各级官员,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封杀《穹顶之下》不会让人民团结起来支持政府的事业;这样做更有可能只是加剧了政府打算消除的不满。丹尼尔·K·伽德纳(Daniel K.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郑义:向柴静致敬

柴静的《穹顶之下》产生了轰动效应,令人难以想象的点击量以及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使我对中国生态环境多少有了一点希望和信心。因此,作为一个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持续关注者,我要向柴静表示敬意。感谢她在看不到希望的雾霾下展现了一线光明。不管她遭到了多少攻击和嘲讽,我都要向她表示敬意。我并不反对负面意见,甚至也并不反对愚蠢、偏执、恶毒,只要允许自由讨论就好。我想这恐怕也是柴静的本意。支持的声音毕竟是压倒性的,蠢人、怪人、恶人总是有的,他们也应该有一份毫无克扣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人身攻击也是难免,柴静求仁得仁,可问心无愧。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麻木不仁与同流合污,这次我又有所领教。挖苦讽刺的专家学者相当不少,提出的反诘不计其数,也许有几百条了吧?有些貌似科学,头头是道,有些干脆是长年洗脑造成的弱智痴呆。这也并不重要,问题是,身为专家学者,吃这碗饭的,你们为何不公开站出来为拯救环境大声疾呼?谁站出来就挖苦柴静的《穹顶之下》产生了轰动效应,令人难以想象的点击量以及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使我对中国生态环境多少有了一点希望和信心。谁,打击谁,你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在这次“穹顶事件”中,我分明看见了中国知识界的集体堕落。为什么我敢这么说?一二十年前的八九十年代,披露中国环境灾难的作品、报导和作者,虽然会遭到打压,但在知识界还是受到普遍尊敬的。例如作家陈桂棣,他“象特务一样”私下采访了淮河流域48座城市,写作了报告文学《淮河的警告》,首次公开披露淮河流域触目惊心的水污染。在这部作品中,他描述了小孩玩火引起油污的河面燃起熊熊大火,竟烧毁了岸边十数棵柳树……他亲眼看见一条因受惊吓而蹿入河水的蛇,“像跌进开水锅被烫了似的”死于非命……他还报导了淮河洪水搅动起熏天的毒气,河南沉丘县槐店闸河边的树木全部被毒气熏死,100多个过路人当场熏倒,送进医院抢救,而大闸公园内养的十几只猴子惨叫一夜,全部失明……这部佳作获得了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和首届鲁迅文学奖等几个奖项,而且并没有受到来自专家学者们的围攻。那些年的环保官员也与今日大不相同。例如国务院环委会主任宋健、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已集体腐烂的官场里,他们还敢说几句真话,他们的身影与国难同在。他们以及一大批天良未泯的环保官员,临危受命,如消防队救灾队般四处蹈火赴难。虽烈火越烧越大,势已燎原,但他们仍克尽职守,为拯救山河黎民奔忙呼号。我发现他们与大多名为“公仆”而实为“窃国集团”的官僚有所不同,他们身上尚葆有着一种与职责相称的统治之德。我还发现他们与那些名为“专家学者”而实际上早已沦为“饭碗集团”、“奏折学派”的上层“知识份子”也不相同。他们所说的真话,往往达到为国情所不容之边缘。在整个统治集团中,他们是最早最深切地预感到中华民族将大难临头的人。他们终年奔走于满目疮痍的国土,苦难当净化灵魂。于是他们会挥泪承担不当由自己承担的责任,甚至不惜违背基本教义而公开宣称“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连这一点点大自然给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们本能地抗拒着动摇民族生存根基的所谓“高速增长”,预言着难以扭转的巨大环境灾难。与这些前辈相比,不知道今天这些围攻柴静的环保专家、学者和官员是否多少还有一点残存的羞耻感?

阅读更多

胡平:《穹顶之下》:从热放到冷藏

柴静的片子《穹顶之下》,在短短的几天热放之后,旋即被当局冷藏。这说明,《穹顶之下》本身并没有触犯当局的禁忌,但是它引起的热烈反响超出了当局的预期,它引发的批评和责难越过了当局的红线,甚至大有可能引发群体事件,因此使当局感到紧张,于是迅速地将它冷藏。四年前,一位海归朋友到美国开会,来我家小坐。问及北京近况,他首先就提到雾霾。我当时就说,这个问题中南海会认真解决的,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他们可以吃特供喝特供,但不能不和北京的老百姓呼吸同样的空气。他们可以不关心治理水污染不关心土地污染,但是他们不能不关心治理雾霾。朋友听了点头说,那倒也是。然而,四年过去了,我当初推论的事情好像并没有发生,中南海并没有花大气力认真治理雾霾,中国的雾霾并没有减少,或许还更严重了。这就让我很纳闷。我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利益集团排污大户在作怪。因为这些利益集团不惜制造大量污染,其目的总是为了让自己获利,让别人受害;如果自己也受害,那岂不是自作自受,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何苦来哉?在中国,雾霾主要发生在东部发达地区,首都北京是重灾区。这就是说,党国政要们也无法幸免雾霾之害。利益集团造成严重的雾霾,不但危害到普通老百姓的健康,而且也危害到党国政要和权贵们的健康,危害到这些利益集团自己的头头们的健康,如果领导们兴师问罪,这些利益集团排污大户们谁吃得消呢?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的雾霾问题,北京的雾霾问题,之所以迟迟得不到大力治理,主要原因就是最高当局自己还不大重视。他们不认为雾霾有多大的危害,对于治理雾霾缺少紧迫感。两年前,在2013年3月份的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谈到雾霾问题。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回忆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烟煤气,情况就更糟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习近平说,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在面对新的问题,其实老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在中国社会里面同时存在的。习近平这番话表明,至少在两年前,他对雾霾问题都还是不大重视的。他不觉得雾霾问题有多可怕,不觉得治理雾霾有多迫切。习近平对雾霾有这种态度不足为奇。虽说“雾霾面前人人平等”,但其中还是有差别的。权贵们可以在自家住宅和办公室里安装最好的空气洁净器,因此对雾霾的感受性总是比草民们低一些。另外,一般人尽管生活在雾霾之下,但只要离严重的污染源比较远,其受害程度也就比较小比较不明显,因此通常也就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不那么如临大敌,同样也缺少对治理雾霾的紧迫感。甚至连柴静本人,也是在怀孕期间发现胎儿有肿瘤,疑心和雾霾有关,大大地虚惊了一场,这才刺激她下决心拍制这部《穹顶之下》。虽然《穹顶之下》在热放几天后就被冷藏,但是它毕竟已经唤起了全民对雾霾问题的强烈关注,为今后治理雾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功莫大焉。(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