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

全国各类学校将在5年内建立红会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此前曾明确表 态,交费是自愿的,如果遇到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加入红十字会和收取会费,家长可向当地红十字举报。此次会议也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红十字会要有规范的规章制度 和基本的经费保障。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南都周刊:公益变局

记者_文涛 官办公益的危机 2011年,或许可以称作是体制内公益机构信用破产元年,即便谈不上破产,那最起码也应是危机。 今年6月,一个叫郭美美的女孩通过微博,用名牌包、豪车这些奢华符号,近乎轻佻地点中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罩门。红十字会,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机构,随即陷入一场被民众口诛笔伐的旋涡之中。 红十字会并不孤单,因为它随后就找到了同伴。 郭美美之后,另一个叫卢星宇的女孩又引发了“卢美美”事件,她身后的中非希望工程及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被证实与官方慈善机构—中国青基会有瓜葛,而媒体和公众都高度怀疑这背后是一起官商勾连,打着慈善旗号的敛财行为。 事情还没完。9月,丑闻又击鼓传花到了另一家重量级的慈善机构——宋庆龄基金会。媒体调查发现,河南宋基会2010年末时,资产已近30亿元,在全国两千多家慈善基金会里名列第一,而这些基金很多都被挪用于建豪宅,甚至还被用于放贷。 两个炫富的女孩,一个蜕变成售楼处和银行的基金会,三起丑闻,虽然至今仍未能揭开官办慈善的核心内幕,但足以让“信用”,这一公益机构最核心的价值和内涵出现信用危机。 危机的迹象,至少从官办公益机构在各地的捐款箱中,在银行的募捐账号里表现了出来。 以红十字会为例,公开资料显示,“郭美美事件”后的7月,北京市红十字会共接受社会捐款28笔,总计154404.86元,其中个人捐款8笔共7495元。而在此前三年(2008-2010),该机构的月平均捐赠额分别为124万元、220万元和756万元。 河南省红十字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7月仅收到捐款5295元,去年同期的善款数是今年的68倍;深圳市红十字会去年7月共有社会捐款721900元,今年7月社会捐款同比下降了97%。 “郭美美事件”后,为了平息众怒,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8月1日上线了“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试点披露玉树地震的捐款情况。不料这个仓促上线的平台却出现了更多疑点,比如成龙一天捐了6次,每次一毛钱,周润发则只捐了1分钱。面对社会的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只能说出现这种事,“不排除重名的可能性”。 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则在“卢美美事件”后发表声明:“中非希望工程”是由青基会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共同发起。前者负责向其会员劝募,后者负责接受捐赠,双方并非商业合作。 河南宋基会丑闻则是三个事件中,唯一一个官方介入调查的事件。媒体曝光后,一个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介入了调查。而这个调查何时结束、何时公布结果目前尚不清楚。 井喷的微公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慈善从来都是社会的刚性需求,当“欺行霸市”的慈善寡头遭人唾弃后,之前备受压抑的草根公益、微公益终于找到了井喷的出口。 幸运的是,它们赶上了微博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前者说的是官方的慈善机构,后者则是对民间微公益组织而言。 与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不同,互联网时代,来自民间的草根公益、平民公益被称为“微公益”,它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勿以善小而不为”,公益不是富人或者企业的专属责任,它是人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实现、阳光快乐的生活方式。 而这两年蓬勃兴起的微博平台,因其大众性、草根性和传播迅速性,在让个人或民间组织从事公益活动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其做公益项目的门槛。于是传统的官方慈善机构深陷信用危机、愁云密布之际,恰是微公益野蛮生长、迅速被大众认同和追捧的最好时光。 通过网络和微博,一大批民间公益项目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参与者踊跃。比如媒体人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北京厨子发起的“关爱尘肺病人”、孙春龙发起的“老兵回家”等微公益活动,热度至今未减,甚至还获得了企业界的资金支持。在以往,民间公益组织是很难获得这些资源的,企业界的捐款和资源一直都被大的慈善机构垄断。 纵观这两年兴起的微公益组织,不难发现其拥有着与官办慈善完全相反的特质。在官办公益组织深陷“公德”信用危机的趋势下,一类微公益是靠着领军人物的私德,振臂一呼,响应者众,另一类微公益,发起者本是无名草根,但靠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透明,赢得了公众的信任。而这两项特质,恰是当下公众对官办公益机构最大的不满。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有着官办公益组织这面镜子照着,微公益的参与者往往会如履薄冰—私德不能出瑕疵,透明不能被质疑。一位微公益的发起者就对记者讲了这么一件小事:一次飞机坐第一排,一位粉丝误以为头等舱,提出了质疑,“我忙澄清是经济舱第一排,而且是从淘宝买的低价票”。在做微公益之前,他经常会住一些不错的酒店,“现在也不敢了,顶多住如家”,生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制度化才是方向 官方的公益机构之所以丑闻频发,自然与相关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管有莫大关系。而这些滞后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让官方的公益机构逃脱监管,得以坐享私利温床,另一方面却给草根公益组织设置了紧箍咒,稍不小心就闯了雷区。 比如,民政部等官方机构一直把私募善款认定为“不合法”,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就风起云涌的草根公益,至今仍不得不在这个灰色地带跋涉。 汶川地震后第二天,牛博网创始人罗永浩就发起了募捐,并找到一群朋友为该私募造势。他的倡议得到了作家韩寒、连岳,中央电视台编导陈晓卿等一众名人的支持。不到一个星期,各个账号募集到的善款加起来就超过200万元。 5月19日,罗永浩发现建行捐款账户中的20多万善款被单向冻结,原来是成都警方认为其涉嫌诈骗。老罗和朋友们反复游走于成都公安局和建行,账号才得以解冻。 其实,在募捐前,这些人就已有顾虑,因为牛博网的活动并没有通过民政部门的批准。因此,发起者们在募款之初就定下规矩:万一募捐活动被叫停,就把善款转给民政部门或是红十字会。 这还是在2008年,微公益的实践者们还对官方公益组织保有一些信任。在郭美美等一系列公益丑闻后,再提到民间和官方的公益互动,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一位当年牛博网募捐的发起人就告诉南都周刊,如果是现在再提把叫停的善款转给红十字会,“估计会被捐款者的口水淹死”。 在今年“老兵回家”的微公益活动中,各地的捐款都很踊跃,唯独贵州的收不上善款。一问才知道,原来当地的志愿者在募捐时表明是跟红十字会合作的,结果弄巧成拙,“几乎一分钱都没募到”。 北京一位长期关注公益事业的艺术家表示,他从来不给任何公益组织捐款,包括微公益组织。他认为解贫救困是国家机构应有的义务,私德不能去填补公德缺失的空白,民间力量应该放在敦促政府履行职责上,而不是替他们的缺位埋单。 不过,在实践中,草根公益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投靠,或挂靠官方慈善机构。因为不挂靠,你的公益项目连门都摸不到。 玉树地震后,一位叫“老羊”的艺术家和另一位朋友在推特上发起募捐,表示将用善款购买学生生活和学习用品,并亲赴玉树灾区,把物资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这两人粉丝众多,一个星期内就募集了7万多元。在西宁采购完物资后,才发现如不挂靠官方公益组织,很难进入玉树。最后还是找朋友帮忙,让人与货都挂靠在红十字会下,才获得了珍贵的路条。 民间公益中,也有些现象和人物是扭曲的。富有者如陈光标的公益行动,有人揶揄说是“暴力慈善”,还有很多民间企业家涉足慈善,完全是把公益当成表演舞台,慈善事业成了名利场。 一些民间公益组织高调介入大灾后的慈善行动,也出现过重宣传、轻救助的现象。这样的事情,对民间公益组织名声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也极易造成草根公益参与者内部的矛盾。 还有一类怪现象是“穷帮穷”走向了极端。比如天津的白方礼老人15年来一直用蹬三轮车攒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他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大学生,自己累病了却无钱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媒体报道得很多,也感动了不少民众,做慈善的成了苦行僧,消费悲情,它当然也不能成为草根公益的样板和主流。 目前很多受关注的微公益都是由公众人物,尤其是媒体人发起的,“老兵回家”的发起人孙春龙的微公益观或可借鉴:“我就是利用了媒体人的人脉关系,还有做记者攒下的口碑,让‘老兵回家’这个项目很快做起来了。” 孙把他做微公益的体验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人单打独斗,募捐,找志愿者,走一步看一步;第二阶段是建立一个平台,比如基金会,他会是这个基金会的首任托管人;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把微公益项目制度化,他自己可能会选择退出,而这个项目继续运作,丝毫不受影响。 制度化、规范化,也正是各类微公益组织应该努力的方向。

阅读更多

郭宇宽 | “有钱人”要和“公募”基金有距离

作者: 郭宇宽  |  评论(3)  | 标签: 公募 , 私募 , 定向募集 “有钱人”要和“公募”基金有距离 郭宇宽 最近,因郭美美的推动,公益基金会和商业企业的边界究竟何在,正引起很多反思和讨论。对于中国红十字,最集中的质疑,就是以公益为名的项目,怎么和一些企业纠缠在一起,这里面真的没有利益输送么?红十字会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探索。 问题是,你是公募基金会,如果一个大老板,自己拿出一笔钱来,探索探 索,问题不是太大。你的钱是老百姓的钱,甚至是纳税人的钱,不交代清楚就偷偷摸摸在那里探索就不大妥当了。这背后的逻辑是,公募基金会有更多的公共关联性,所以也承担更多的信息披露责任,要用更高的职业标准来要求。 中国现在公益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公益领域开放不足,特别是公募基金会资质的相对垄断性。每逢重大社会灾难的时候,只有红十字会之类几个有向社会公募的资格,难免把他们像国有企业一样惯坏了。 去年12月,李连杰先生发起的壹基金在深圳当地民政局的支持下获得了公募基金资格,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壹基金在国内外都做了不少善事,我是认同的。 让我看不懂的是,壹基金倡导的是“壹基金壹家人”的公益理念,推广每人每月1块钱,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慈善互动模式,即:“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可是为壹基金站台的几个大佬,往往都是动辄几十亿上百亿身家的大资本家。李连杰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过去壹基金有三驾马车,就是腾讯的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马云、招行的马蔚华。我们说壹基金有三驾马车,这三年多这三个企业给壹基金支持是非常大的。其实后头还有一只老牛,蒙牛的牛根生先生一直不大出声,但是在默默支持着壹基金。很多的重大事情,一直都是在背后支持。” 这是很吊诡的,这些有钱人,如果有心公益,自己捐上几个亿就行了,为什么倒要来号召广大工薪阶层来捐钱呢? 而像这些有钱人,跑到壹基金来,号召平头百姓捐钱,真是莫名其妙。有钱人,要搞就应该去搞私募基金,因为他们自己不缺钱,像洛克菲勒、福特、卡耐基都开创了这方面的典范。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资助公益,展现给社会看,如何用自己的财富和才智服务于公共利益和人类福祉,爱给中国捐,还是爱给非洲捐,都看他们高兴。 这些的有钱人,掺和在公募基金之中,号召大家捐1块钱,有很强的黑色幽默味道。不仅不利于壹基金的社会声誉,而且不利于民间刚刚起步的公募基金事业。 我也能够理解,今天的中国,有钱人的影响力比较大,有些公益事业希望拉上有钱人站台,那样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我倒是觉得卢俊卿发起的中非希望工程作为一个向企业家群体定向募集的专项基金,不经过他的手,号召有钱人们直接给青基会的专项基金捐钱,有钱人爱干嘛是他高兴,相较而言,更符合公益理念,有些有钱人,爱向非洲捐钱,也是给中国人积功德,那也不能说不是好事。 比牛根生王石他们号召工薪阶层,每人捐一块钱强多了。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3 个评论 郭宇宽的最新更新: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恶政之花 / 2011-09-06 22:49 / 评论数( 2 ) 至今犹忆“袁大头” / 2011-09-04 17:58 / 评论数( 8 ) “独立书店”应该享受税收减免 / 2011-08-23 08:44 / 评论数( 4 ) 寻找肉夹馍 / 2011-08-13 15:39 / 评论数( 10 ) 社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上) / 2011-06-30 22:37 / 评论数( 4 )

阅读更多

郭美美:公益女体盛

  感谢郭美美。在我们快要遗忘的时候,媒体的又一轮访谈,让这个名字再度光临。严肃媒体希望给她自证的机会,平等享有话语权,郭美美于是得以“真情告白”;娱乐媒体希望抱住这枚人气火箭,发新歌、上杂志、拍写真,郭美美这座八卦“富矿”,果然又蠢动了俗世的精明。   如今人气旁落的是红十字会。无数看客、咨客、食客、评客,只把郭美美当成世相的女体盛,盛满了香艳、暧昧和萝莉的可爱,却不见了郭美美来时路上那个彷徨的机构背影。谁才是这个时代幸福感的来源和保证,一时又成为无语的难题。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全民健忘症?   倒不必责难这“恶名”之下的商业利用,郭美美有使用自己身体的自由和权利。不论是郭美美在摄影棚灯光下拍写真展示年少身体,还是展露歌喉灌唱片出碟挣大钱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她掀开了一家公共机构的遮羞布,我们却并不热衷追问和探寻遮羞布后面的秘密。   郭美美“发现”的这个黑洞,到底是如何屈光纳物,股掌之间又如何化道德为利益、据慈善为金钱,如今看来只是一念之间。而在更为巨大的公共生活的流水线上,对众人福祉的关心也抵不过个人趣味的追逐。如果郭美美果真从红十字会的泥沼里脱胎换骨,红十字会亦从与郭美美的意外相遇中从容转身悄然而退,民众的慈善心会否也会因为喧哗退场而生出伤感?   郭美美对中国慈善的贡献,是一道伟大的减法,这让养尊处优的官方慈善机构始料不及。民政部公布郭美美事件之后全国社会捐赠统计数据,慈善组织受捐额剧降九成: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之后善捐锐减数亿。慈善组织6到8月降幅更是达到86.6%。   有官员表示,上述数据降幅“主要是因为去年上半年我国发生旱灾、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捐赠热潮,而今年则较为平静”———这是令人惊讶的逻辑:中国人的慈善心,需要巨大的灾难和死亡才能唤起,而不能指望平常心。   平常人的平常心在哪里?北京市红十字会披露,今年7月,北京市红十字会共接受社会捐款28笔,总计15.44万元。其中个人捐款8笔共7495元。北京,作为中国首善之城,若以千万人口计算,北京人7月份的慈善心每颗为0.0007495元人民币。   郭美美还是怕说实话,怕说“她的出现对慈善和公益是好事”。但郭美美也说,希望中国红十字会,不要因为她,让老百姓那么讨厌它,厌恶它,对它失去信心。   千金裘、血红马、麻将高手、内衣秀,这些词堆砌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又扑朔迷离的拜物图景。郭美美站立其间,就像离奇展示的所谓女体盛表演。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希望透过这浮世绘,看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向好的前景。

阅读更多

郭美美登上《嘉人》杂志,遭众网友强烈抵制

近日,郭美美Baby接受杂志《嘉人marie claire》专访,并专门拍摄了一组时尚写真。该杂志一面世即引发网友反感情绪,纷纷声讨该杂志“有没有道德底线?”,抗议让郭美美进娱乐圈。尽管郭美美在访谈中称“从未想过成为全民公敌”,但她显然已经成了网友眼中的“全民公敌”。 在某门户网站关于“郭美美登上《嘉人》杂志,你赞同吗?”的网友调查中,71%的网友投给了“反对,媒体应当有更高的价值观”这一项,只有11%的网友认为,郭美美有新闻价值,是争议人物,上杂志做专访也是应该的。 不少圈内人士也对此发表了看法。著名专栏作家黄佟佟:“照片确实难看,那是因为本人难看,郭美美似乎成为这个国家某种禁忌的象征,那丰满的身体里是女色、炫富、诺言、彻底的道德沦丧、彻底的腐败……” 巫昂则一针见血得指出,大家愤怒,是因为“看不惯郭美美依旧锦衣华服,在吃下午茶,过好日子,众口唾骂的是这家杂志把红十字会的二奶整成了上流社会的大明星。” 网友评论:@嘉人 编辑部一帮傻货开策划会的时候,大概想到了杂志出来会被骂。但一定有个最傻的傻货说,不用怕,要的就是这效果。是的,这效果你们料到了。但一定还会有你们没有料到的,就像红十字会当初所没料到的今天的结果。从我内心来说,希望贵杂志因此倒闭,因为你们的愚蠢,也因为你们的价值观。 网友评论:请 @嘉人 道歉并回收杂志!时尚媒体也该有底线// 为赚眼球毫无底线,臭鸡蛋也要 网友评论:华榭有没有底线啊,要求高层领导做出解释,不然抵制除名车志外所有的华榭出品。各广告公司也请同仇敌忾停止投放。郭美美,一个出卖色相挥霍民脂民膏的女人,做j可以,自己淘宝开店也行,去做清洁工也不反对,就是不能进入娱乐圈去实现她的目的,我们对犯罪份子的宽容是有限的! 来源: http://club.autolady.cn/thread-9424-1-1.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3847/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郭美美登上《嘉人》杂志,遭众网友强烈抵制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09/13, 10: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