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

爱思想 | 杨光斌:民主与中国的未来

杨光斌:民主与中国的未来 ——理论建构-历史启示-政策选择 进入专题 : 民主    ● 杨光斌 ( 进入专栏 )        一、引言:我们究竟为何谈论民主?          我们谈论民主,不仅是因为其价值上有多美,更是因为其有用。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高呼民主而现实中民主的制度供给不足,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价值层面谈论民主,从而使民主难以落地,有时甚至出现民主的灾难——谁能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民主性质?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民主,说到底还是因为民主有用。既然因为其有用而对其寄以厚望,那么我们就需要弄清楚民主这个工具能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当下中国什么问题能用民主这个工具来解决,否则依然还是空对空,和过去一百年一样在价值上争论民主,这不但对当下的中国并没有多少助益,甚至还有害!     转型社会的问题无疑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能就最重要的问题而论。第一,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在当下中国,人们都能感受到社会的不满,而不满的原因来自社会不公正,而社会不公正则根源于官商结合下的权力垄断所导致的社会结构的利益集团化、集团利益的制度化。由此导致的社会矛盾是:民营企业难以进入法定的垄断部门从而使营商环境更加恶化;出生草根的大学生就业无门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体制外不满力量。这是中国最当务之急。如果这个判断准确的话,用什么样的民主工具去解决这个难题?第二,腐败。人们的不满不仅来自社会利益的等级化和制度化,还因为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腐败,而产生于腐败的不满无疑直接侵蚀着政治合法性。在中国,腐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可掌控的资源太多,寻租的空间太大。从报导出来的腐败案看,各级、各种规模的腐败基本上产生于行政审批和工程项目,大到刘志军这样的高铁案、小到一个县的腐败案,莫不如此。如果腐败的根源是资源的国家化或集中化,那么又需要用什么样的民主形式去减少资源的集中化?     可见,无论是社会结构的利益集团化还是资源集中化而导致的腐败,都源于一个问题,即资源垄断。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总病根”是邓小平所说的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书记这个一把手,而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中国的“总病根”则是市场化积聚的庞大资源又被国家所垄断,即政府资源垄断。为此,我们必须、而且最好就政府资源垄断问题而寻求民主的解决之道。我们熟悉的民主形式即选举显然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是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多国经验告诉我们的,无需过多举证。不仅如此,在很多转型国家,已经私有化的资源又有可能由选举民主产生的政府而重新国有化,比如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无需论证我们还可以知道,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显然也不能解决政府资源垄断这个“总病根”。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民主之道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民主形式做进一步的分解和研讨。     遗憾的是,到目前,尽管中国人追求民主已经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但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和100年前的民主观并没有什么重大突破,甚至依然停留在先辈的遗产里,即主要停留在民主的价值层面。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在反对专制、腐败和外强的斗争中救亡图存,从而有了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人们相信一旦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制度之后,个性解放、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都会实现。从近代早期的魏源(1794-1857)、冯桂芬(1809-1874)、郑观应(1842-1922),到19-20世纪之交的严复、康有为、孙中山、谭词同和梁启超,他们对“民主”的思想共识是:(1)民主就是中国之“民本”与“民贵”理想的再现。(2)民主包括一些新的制度,如政党、议会、宪法、分权、地方自治等。(3)民主是一个道德上完美的政治社会体系,民主不但可以解放个性,而且官民互动;不但达成团体内部的和谐,而且可以达成社会整体的和谐。(4)民主与科学相联系,因而可以对世界形成完整而可靠的认识。(5)民主是历史的潮流,必须顺应,最终会实现。(6)民主理想与政治现实有所冲突,因此实现民主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的体现,要用他们所掌握的正确的理论来改造世界。1     这是在救亡图存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传播进来的民主观,即企图以民主这个最高价值观来挽救危亡中的中国。不客气地说,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民主观念并不比100年前有什么进步,上述作为政治理想的民主观依然鼓励着今天中国的大批知识分子。与此相适应,既因为学术界对民主的研究不够、也因为观念传播中的路径依赖,官方的民主观更是无比高调,比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民主”、2“民主是共和国的生命”3这样高调的、但似是而非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结果,在中国,除了极少数精英主义者或保守主义者,至少在口头上并没有几个人拒绝民主,这不仅是因为民主在价值观上是普世性的,也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口号和追求,以至于中国人除了追求民主以外就几乎没有别的追求了。但是,中国人似乎又是理性的,若问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或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形式,分歧立刻出现了。根据《环球时报》舆情中心2011年的调查,近80%的受访者认为民主值得追求,但是当问及是否应该实行西方式民主时,只有20%的人接受,而近80%的人认为中国应该走自己的民主道路。而自己的民主道路是什么?一般人又说不清楚,因为在理论上对于民主的形式和民主道路没有答案。     学术界负有一定的责任。学术界一直在推销西方教科书上的民主概念如“民主等于竞争性选举”即多数决民主,而没有从既有的政治理论中寻求更丰富的其他民主理论资源,以至于今天政治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的中国依然被认为是“非民主”甚至是专制政治之列。事实上,在西方的宪政理论中,在多数决民主形式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作为多数决民主基础的宪政民主。可见,在中国的语境中,民主的形式依然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不仅民主的形式有待探讨,民主与其他领域的关系更值得重视。这涉及民主的世界观问题。我们应该清楚,民主是一种政治形态,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政府资源垄断这个“总病根”告诉我们,政治和经济是纠缠在一起的,即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宰制。这就意味着,不能就民主论民主,就政治论政治,不能只限定在政治的领域内谈论什么民主形式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民主,而应该从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社会学的视野,看看我们的经济改革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政治根源在哪里,以便对症下药,这样的民主研究才更体现其本性即工具性价值。因此,我们到底为什么追求民主,或者说民主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是我们讨论民主最重要的前提。而在比较政治发展视角下探讨不同的民主形式实现的先后顺序,也将为中国的民主实践以及道路选择提供些许借鉴。           二、民主政治的诸种形式及其“词典式序列关系”          “民主政治”是最笼统的说法,目前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都自称自己为“民主国家”。但是,“民主国家”之间怎么会差别如此之大?有的“民主国家”实际上比传统的专制国家更加专制,而有的实行了西方的民主形式的国家却属于“失败国家”之列。因此,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政治、尤其是不是一个好的民主政治,需要区隔其所实行的具体的民主的形式。在这里,形式决定了内容,或者说形式决定了本质。     我们熟悉的民主形式无怪乎有选举民主(多数决民主)、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这些形式固然很重要,但为什么实行了这些形式的民主的国家依然会出现无效治理甚至国家失败?美国著名的民主理论家英格尔哈特称之为“无效的民主”:多数决民主是一种最简单的民主形式,“我们可以在几乎任何地方建立选举民主,但是如果民主不能扎根于使精英回应人民的基础之中,选举民主基本上没有意义”。4不但在治理意义上无效,还有可能导致国家的分裂和失败。今天国际社会的一个流行观念是所谓的“民族国家”即单一民族基础上的主权国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自决。既然如此,谁能阻挠民族自决呢?因为今天的民主公理是:多数人的统治而又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样,在民主政治时代,选举就成为一种分裂国家的形式或力量,冷战后很多新兴的所谓的民族国家就是以全民公决的形式实现的。     但是,这似乎并不妨碍人们追求选举民主。我认为,我们今天之所以推崇选举民主,这既是因为选举是一种最古老、最直接、最简单的民主形式,也因为西方国家推销的观念就是选举式民主。有趣的是,在这个概念出笼的时候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没有实行普选。也就是说,在普选实行之前,西方国家已经自认为自己是民主国家了,比如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那么,选举式民主之前的民主又是什么样的呢?因此,这里不专门论述我们已经耳详能熟的民主形式即选举式民主、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而是寻求这些民主形式之前的就已经存在的民主形式。           1.“立宪民主”究竟是何物?           应该说,中国人对“立宪民主“或”宪政民主“也不陌生,多数宪政史或宪政理论的著作都有深入的论述。这里只简单指出两个问题:第一,立宪民主对应什么样的民主?第二,立宪与民主相联系,但立宪民主究竟为何物?     首先,立宪民主对应的是多数决民主。或者说,对于西方宪政理论家而言,提到多数决民主,首先必须有立宪民主,只有多数决民主而无立宪民主只能是“多数人暴政”,民主变成了非民主甚至专制,只有有了立宪民主的多数决民主才能称为“自由民主”。可以认为,把保障自由的宪法说成是“民主的”,这应该是一种高度智慧的历史叙事,因为西方历史上自由和民主具有根本的冲突性。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在罗尔斯看来,政治分为宪法政治和日常政治,宪法政治即司法复审制度确保的基本权利与自由,而日常政治实现的多数决立法原则,而多数决立法当然可能侵犯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此,“关键是要在两种民主观念(宪法民主和多数决民主)之间做出选择”。一方面,“民主的宪法应确保某些基本的权利和自由不受日常政治(与宪法政治相对)之立法多数决的影响”,另一方面,“即使那些支持司法复审制度的人也必须假定,在日常政治中,立法的多数决原则必须得到遵守”。5     我认为,罗尔斯是在“词典式序列”的意义上使用立宪民主和多数决民主。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倾向于接受司法复审制度”,6但又不得不向多数决民主妥协。也就是说,宪法政治是第一位的,日常政治是第二位的,二者的次序不能颠倒。应该看到,萨托利虽然是“熊彼特式民主”即“选举式民主”的理论集大成者,但前提还是确保自由和基本权利的立宪民主,其理论上的多数决民主只不过是对大众民主政治的妥协和退让。在这一点上,布坎南和罗尔斯没有什么区别,都把“立宪时刻”放在第一位。     那么,相对于多数决民主的立宪民主到底是何物?无需系统的理论梳理,常识告诉我们,立宪民主就是宪政,或者说就是法治。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法治都是一切政体的基础,法治优于人治。到了近代,从洛克、孟德斯鸠到美国建国者如联邦党人,设计的政体都是以贵族为政治主体的宪政体制或法治政体,排斥的是大众权利或民主政治。就是这样一个明白无误的概念,宪政或法治怎么与民主勾连在一起呢?把排斥大众权利而确保精英权利和自由的宪政被说成是所谓的“宪政民主”,进而变成了一种民主的流行观念,不能不说是冷战中西方人意识形态建构的巨大成就。用萨托利的话说,二战后西方社会科学的所有努力就是如何使自由与民主相融合,7即如何在理论上说得通。     明白了立宪民主其实就是宪政或法治,我们当然接受立宪民主相对于其他民主的第一位的重要性,因为法治是一切政体的基础。           2.为什么分权就是民主?          如果西方人把宪政称为一种民主形式,我们更有理由把分权政治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分权民主”。这样说不仅有政治理论上的资源支撑,还因为分权本身最符合民主的本义。     首先,民主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或者多数人统治。到了现代国家时代,原始意义上的民主变成了代议制民主或代表制,要么由皇帝作为“代表”,要么由选举产生的议员或官员作为“代表”。无论谁是代表,都与原始意义上的民主相去甚远。但是,分权却可能找回原始意义上的民主,即让“人民”直接行使各种权利。这是因为,对于早发达国家而言,现代国家的形成就是权力集中化或中央化的过程,从而大大削弱既有的地方自治。为此,托克维尔无比正确地指出,追求民主的大革命却强化了中央集权而削减了地方自治。就此而言,中央对地方的分权难道不是重新找回“人民”的过程?因此,中央对地方的分权其实就是一种民主化的过程。关于这一点,专门研究政治抗争的查尔斯•梯利又给我们智慧的启示:争取平等权、民族独立和地方自治的运动都是民主化的一个组成部分。8     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而言,国家建设与早发达国家的秩序不同,即早发达国家依次是社会(自治)、经济组织、政治权力集中化,而后发国家如中国则是在一盘散沙的基础上而先有政治权力的集中与统一,然后再扶植大的经济组织,最后再建构社会。也就是说,政治权力淹没了一切,没有经济和社会,一切都政治化了。集中了一切权力并进而垄断了一切资源的国家又需要大转型,即培育自主的经济组织和自主的社会组织。在这一大转型过程中,中央不但要向地方分权以形成权力分享与共治的中央-地方关系,政府要向企业分权以形成好的市场经济,国家向社会分权以形成好的公民社会。这样,权力和资源集中化或中央化是现代国家建构的第一阶段,而去中央化或去集权化的大转型又成为国家建设的第二阶段。后发国家的国家建设中的大转型,无疑是民主化的一个部分,或者可以成为“民主的去集权化”或干脆称之为“分权民主”。     其次,“分权民主”的理论资源。根据民主的常识或政治常识,我相信把分权化称为民主化并没有什么不当。为了严谨起见,还是让我们寻找一些权威的政治理论资源作为支撑吧。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谈论的民主显然主要是平等、分权和地方自治,而不是选举——事实上在托克维尔看来选举势必导致多数人立法所形成的侵害富人的多数暴政,虽然当时的美国还没有实行普选。而托克维尔谈论的平等、分权和地方自治,显然是为了集权化的法国寻求出路,呼吁法国向美国学习。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列举了大量的公共生活国家化的弊端以及民主化的地方自治的生动活泼的场景。     如果分权和地方自治就是民主,那么资源集中化或中央化的国家直接有违民主的基本原则,而公共权力的中央化是现代国家的一般特征,而现代国家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则是权力的公共化即民主化,这两个特征具有内在的张力。中央化实际上是集权化,而民主化又意味着分权化。没有集权化,现代国家就建立不起来。但是,中央化的弊端是:且不说其行政成本以及部门利益所导致的官僚利益集团(事实上是一种国家利益集团),中央化必然要求官僚化,而官僚化的泛滥必然又导致国家与公民的疏离。在托克维尔看来,“行政集权只能使它治下的人民萎靡不振,因为它在不断消磨人民的公民精神”,“它可能对一个人的转瞬即逝的伟大颇有帮助,但却无补于一个民族的持久繁荣”。9     更重要的是,现代国家是一个不断强化权力的抽象性的过程,权力归属于任何个人、家族、特定团体都会受到越来越强大的质疑,即权力只能属于最为抽象的人民,因而民主化是现代国家的必然诉求。抽象的人民不会直接掌控或行使权力,要么通过代议制下的代表来行使权力,要么听过分权化而使权力落在职能部门、团体或民众所在的生活单位。     分权势在必行。但仅在中央政府各个组成部门之间的权力分割和制衡不足以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因为其中的一个部门必然具有最后发言权。为更好的制约权力并防止多数的专权暴政,托克维尔提出必须给予地方以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即实行地方分权。对于地方分权,托克维尔在美国的乡镇自治中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美国乡镇的权力独立而又强大,乡镇的权力范围比较明确,在处理自身事务的过程中,任何政府都不得干预。乡镇制度的这个特征能使乡镇成为有效制约政府的强大力量。     就连建构了严密的选举民主理论的萨托利也认为,分权是一种“民主方法”。在他看来,自由民主国家也离不开专家治国——对国家进行计划或规划,而专家与民主是矛盾的,为此需要需要找到一种解决政治权力问题的“民主方法”,这个就是分权,用“抗衡的权力来牵制权力”,“这些制衡的权力应当尽可能具有民主性质,应当把它们明确地交给由自愿的社团、真正参与式的团体组成的多元群体社会”10。在这种结构里,既可以保留民主的政治结构,又可以容纳专家,从而解决民主计划问题。他认为“只要民主政体被理解为分权机制,我们就有了一个可以服从计划要求的民主政体”。 11     关于多数决民主与分权民主的关系,萨托利事实上主张的是“词典式序列”:分权不仅“是解决政治权力问题的民主方法,它还是整个西方政治传统绝对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整个西方传统一直在不停地关注这一基本要求:权力非个人化,非个人的权力代替个人的权力,在职的个人恪尽职守。”12     总之,现代国家权力的去中央化不仅是地方自治,完整地说是权力在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社区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中进行合理分配。“民主还需要去中央化,特别是当民主作为政治原则,需要在诸多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之间形成时,民主权限就要在联邦、各州以及社区组织之间进行分配。”13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民主的分权不是没有限度的。比如,法律在任何国家都是国家的意志,法律权能不能无限分割,相反它是“民主的去中央化”的基础或前提,否则“去中央化”就变成了丛林乱象。不仅如此,民族自治也是在宪法的统一主权国家前提下的自治,而不是所谓的一族一国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可见,法治不但是选举民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分权式民主的基础和前提。           3.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序列关系”          西方民主理论家对于民主转型中的成败给予大量研究,比如就政治与解决关系而言的发展主义或新发展主义研究,强调解决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必然联系;文化主义者强调民主的政治文化(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普特南的社会资本以及英格尔哈特的公民表达权)的重要性;还有关于议会制与总统制的争论,等等。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既有研究有重大缺陷,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与民主的关系不如体现在社会结构与民主的关系,而社会结构其实是一种阶级关系,在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中,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再高,民主政治也难以巩固。再比如,民主转型研究没有看到,作为政治结构的民主不但与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有直接关系,民主政治结构的子系统即不同形式的民主也决定着民主政治的成败,如前,英格尔哈特所说,选举民主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民主形式,但最终却是“无效的民主”。这一点和经济结构的内在关系很相似:1990年代叶利钦推动的休克疗法式市场化转型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其银行系统、土地系统以及交易系统等都还是传统的体制,新自由主义的三化即自由化、市场化和稳定化最终失败,形成了“无效的市场经济”。     如何实现“有效的民主”?这里命题涉及的变量当然很多,但是民主诸种形式的关系至少是不可忽视的变量——而以前总是被忽视。立宪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无需在“无知之幕”中去假设,因为人类已经从正反两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经验。     借用罗尔斯的两大原则的“词典式序列”之说,民主诸种形式之间实际上是“词典式序列关系”,14即先后顺序或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必然是“无效的民主”。按理想类型,5种民主形式可以归类为3大顺位原则。     第一顺位民主:立宪民主或法治民主。立宪民主其实就是宪政或法治,而法治旨在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这是西方宪政理论中的法治。而鉴于现代国家转型带来的结构性解体即国家的解体,法治不但是保障个人权益,还应该保障国家主权,否则原始意义上的民主涵义就可以肢解现代国家。由此可以说,法治民主是宪政秩序或制度性秩序的民主,上保证国家主权,下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任何形式的民主只能在特定秩序内发生。     法治由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构成,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而没有规则意识的法律文化,法律体系也就形同虚设。在泰国,最高法院可以滥用法律而判决一个在电视上主持美食节目的总理“违法”——因为主持节目而接受了象征性或荣誉性报酬。这显然不是法治,而是人治。但是,法律文化具有传承性,不能因为文化中没有规则意识而就否定法治的第一顺位的重要性。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文化需要慢慢养成,但法治的制度性框架则可以在“立宪时刻”确立,即确立合理宪法的最高权威并围绕宪法而建立权力结构。     第二顺位民主:分权民主。一般而言,现代国家就是权力中央化的过程。但是,在中央化过程中,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英美式的保持传统的地方自治的弱中央化;第二类是法国德国式的削弱地方自治的中度中央化;第三类则是彻底铲除地方自治的强中央化。也就是说,除了英美式的弱中央化,几乎所有后来国家都需要集权后再分权。     分权式民主包括中央向地方分权以让各级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自主权甚至自治、政府向企业分权以形成多元化产权的市场经济、国家向社会分权以形成多中心治理。因此,如果说法治民主是保障基础秩序的民主,而分权式民主则使制度合理化的民主。     在没有分权化民主的地方,即国家在形式和实质上垄断所有资源的地方,选举民主充其量是民众发泄的渠道,“选举的民主政体”和“非选举的非民主政体”在政治过程中可能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依然是集权式统治或一元化治理。不仅如此,在有分权的地方,在政治过程意义上,“非选举的非民主政体”甚至比“选举的民主政体”有更多的民主,只不过人们因为沉溺于选举民主而没有体认到分权就是一种民主。     分权是有底线的。分权主要是指行政权力的下放,司法权力只能是国家性的,国家主权更不能在地方自治式的分权中被消解。托克维尔观察到,美国的政治事务是地方性的,地方自治,但法律和司法权限是国家性的;各州乃至乡镇的自治而不侵害国家的统一性,根本就在于司法权的国家性。由此再次显示了立宪民主的第一顺位原则。     第三顺位民主:选举民主(及其他民主形式)。大多数人既不反对法治民主和分权式民主,也不反对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民主的警惕者和鼓吹者的分歧就在于选举民主。鼓吹者主要是基于古典的人民主权理念以及选举民主的普世化,而警惕者则是基于历史的教训。确实,普选是从几个少数国家日益普及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主制度,仅此一点,抗拒选举民主就似乎失去了道德上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尚未大规模推行竞争性选举的国家、尤其是多民族构成的巨大规模国家而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基于历史经验的担忧同样是可以理解的:有谁不担心不确定的未来呢?何况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有着大量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选举民主的鼓吹者指责警惕者总是举希特勒这样的极端事例,其实这并不极端,最极端的还导致国家解体,而一般性的结果则是“多数人暴政”下的平庸政治。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面对选举民主带来的三种可能性后果:     第一,就是托克维尔早就说过的多数决所导致的“多数人暴政”(阶级立法)和庸人政治。如果仅此并不是不可以接受,因为大众民主相对于贵族政治和精英民主,就是以平庸和多数人意志为主要特征,既然我们回不到过去,那么我们只能接受。也就是说,表现为“阶级立法”的多数人暴政和庸人政治是时代的必然,我们虽不满意,但是却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二,选举民主导致的非民主甚至专制。由普选产生的希特勒式的人物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在反复重演着。15魏玛共和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大冒险,结果以大失败告终。靠选举进入国会的后来任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早在1928年就对民主有过血淋淋的嘲讽:     我们进入帝国议会,就是要用民主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我们成为帝国议会的议员,是为了借用魏玛精神的支撑来摧毁魏玛精神。民主是如此的愚蠢,为我们这些游手好闲之人提供了免费车票和饮食,但这都是民主自己的问题。我们并不用为此费心。我们利用任何合法资源,对现状发起革命都是正当的……我们要求证明、投入和努力!这些声音只是我们的工具……我们要用坚定的脚步踏踩议会的地板,将人民大众的革命意愿带入议会……我们来此不是作为友人,也不是作为中立者,而是作为敌人。我们进入议会就像狼进入羊群。16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意味着,在一个缺乏保障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法治国里,普选不仅可能导致多数人暴政,而暴政直接导致独裁和对个人权利的大规模侵犯。因而,没有法治的选举民主其实就是民主的反面。     第三,选举民主与国家失败。民主曾对民族国家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就受到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民主运动的产物、以及冷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复兴。所有这些,都与前述的“民族国家”理论有关。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国家”就成为内政外交上的双刃剑。对外,要支持所谓的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基础上的民族国家;对内呢,“民族国家”理解则变成一个巨大的破坏性力量。200年来的民族国家的历史证明,选举民主既是民族自决的一种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最有力的动员方式。所以,在西方的“民主和评论者”看来,民主国家无战争,但是向民主国家过渡中则最有可能发生战争,原因就在于民族分裂分子在普选中动员民族主义进而爆发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或种族冲突。     因此,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言,选举民主的前提是“国家认同”,即各民族都认同宪法确认的统一的最高主权;没有这个根本性的认同,多数决民主中的“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就会演变成分裂国家的权利。我们应该知道,基本上西方世界的普选制度发生的前提都是国家认同,多数决民主不会变成一个分裂国家的力量。但是,今天,对外推广民主的西方国家看种的恰恰是选举的肢解性功能——虽然也没有必要否认其对民主价值的信仰。     另外,选举民主一开始就定位在如何产生政治家的过程,即主要是回答“代议制民主”,而不能被用于决策过程——因为在熊彼特-萨托利等自由主义民主者那里,大众就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最多可以选举,不能参与决策。但是,时代变了,很多制度性挑战也出现了,比如与代议制平行的非政府组织的“有机治理”、互联网参与,这些都是与代议制民主一样重要的民主形式。为此,在吉登斯看来,西方国家也需要一个再民主化过程,需要“对话民主”即解决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问题。17但是,我们任何领域和任何形式的政治参与,参与说到底都是利益分配问题,强势参与者都是那些组织得很好的利益集团,而不是分散的、无组织化的选民或“人民”;因此,参与的前提是合理的制度安排,否则政治参与就变成了强势利益集团对弱势利益群体的合法性掠夺。也就是说,参与式民主的前提是法治民主、尤其是分权式民主,即中央向各级地方政府分权、政府向市场而不是简单地向企业分权;即使向市场分权,也需要遏制市场的力量,因为即使在所谓“好的市场国家”,资本都是最有组织最有能力的利益集团,资本集团不但可以掠夺社会,也可能绑架国家并掠夺国家。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5种民主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词典性关系,不能颠倒的词典式秩序依次是“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法治民主不但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也保障国家主权,因而是一种基本政治秩序的民主;分权民主则是为了实现民主初衷而去中央化的一种使制度安排更加合理化的民主,但分权不是无度的,既不能形成无政府主义式的分权,也不能在分权的旗帜下分裂国家;选举民主则至少是一种在形式上保障大众平等权利的民主,但是“大众”既可能用选举来拥护非民主政体,也可能通过选举而分裂国家。     这些关系恰恰说明,第一顺位民主是法治民主,这是一切民主形式的最大公约数。借用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比喻,法治民主和分权民主可以并称为“基础性民主”,是好的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基础;而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对话民主)和参与民主则是“上层性民主”,是民主的表面化形式。一个国家可能实行各种形式的“上层性民主”,但是没有“基础性民主”,“上层性民主”就可能演变为“无效的民主”,进而导致国家的无效治理甚至国家失败。           三、词典式民主关系的正经验与反经验:英国-美国VS法国-转型国家          “基础性民主”和“上层性民主”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抽象或哲学知识,而是各种历史逻辑和现实政治逻辑的经验化知识。在理想类型意义上的历史叙事,西方成功国家的经验就是民主形式的实现的秩序就是最好的历史逻辑,即先有“基础性民主”后有“上层性民主”,但是它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建设的历史,对外推广的总是一套没有“基础”的“上层性民主”,结果很多国家因此陷于泥淖而难以自拔。就是早发达国家,也有因先有“上层性民主”而使政治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的国家。           1.英国-美国:从基础性民主到上层性民主          英国-美国是典型的先有法治,以法治保护以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分权,最后再实行普选制民主的国家。     法治。美国的政治传统直接来自英国。英国人刚一登上新大陆,就在马萨诸塞州以及其他的最初12各州签订了社会契约论式的镇一级的法律和州宪法,并在州宪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来的美国宪法。而英国的政治传统则包括法治、自治以及渐进等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两国作为现代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法治已经是它们最重要的基础。     就在法国太阳王路易十三宣称“朕即国家”的时候,而英格兰流行的“神法”观念,即从国王到封臣都自认为是上帝的子民,不能胡作非为,而1215年的《大宪章》正是确定了“王在法下”。 它宣布国王不可擅自征税,除非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同意”;国民有被协商权、人身自由权和监督国王与反抗政府暴政的权利。《大宪章》标志着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宪政原则的正式确立,同时为数十年后议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数百年后新兴资产阶级争取议会主权的斗争提供了法理基础。     作为英国革命形式的内战并没有带来政治结构上的革命性变革,议会和国王依然存在,倒是“光荣革命”将权力从国王转移至议会。有人这样说:“英国内战不是要废除君主制,而是要控制它;不是要削弱现存社会显贵的权力,而是要使之制度化。”18     地方自治。治安推事制度直接反应了源于英格兰小镇的直接民主或地方自治传统。从很早开始,英国的地方事务(包括城市和乡村)就完全是自治状态,即使在“光荣革命”以后的100年依然如此。到了18世纪,正当欧洲大陆的大多数国家的权力日益加强时,国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上,地方事务完全由不领报酬的地方乡绅即治安推事管理。治安推事的权力相当大,事权包括年赋、军队、贸易、济贫、食品供应、物价、工资和其它事务。在18世纪,治安官受权建立并管理监狱,有权批准建立并管理疯人院,征收一项通用税。权力很大的治安官的一切行政工作仅仅是完成习惯法或成文法所规定的各种任务,他们的工作是执行法律,而不是服从中央政府。19 事实上,直到近代,英国中央政府的核心内阁除了3位古老的职衔(枢密院长、掌玺大臣、宫廷大臣),事实上由5位大臣组成,包括、大法官、两位国务大臣、财政大臣和海军大臣。内阁讨论的事项主要是外交政策,绝少讨论国内事务,国内事务由地方治安官自己负责。20 由于存在这样的古老的政治传统和政治安排,宪法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英国人一致认为宪法的主旨是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这种主旨既被认为是英国民族所特有的,也是英国人用智慧和牺牲换来的。     选举民主。英国革命只是改变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关系,建立在旧社会结构上的很多权利关系并未改变,比如选举权。工业革命根本性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新生社会力量——工业资产阶级,同时原有的土地贵族也资产阶级化了。在这种条件下,选举改革水到渠成,1832年废除选邑制度,将有选举权的人数扩大了约50%,选民人数达到100万。在工业革命进行100年的时候,英国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自然反映到政治上来。1867年的第二次选举改革法使选民总数达到230万,其中城市选民的增加人数大大超过农民选民的增加数量,中产阶级和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大多数家境富裕的产业工人也有了选举权。21 虽然中产阶级并未立即当选议员而进入下院,但是下院从此受到广大民众的更直接的压力,政党政治因而也更加活跃。后来,在经历1887年第三次选举改革和一战后的第四次选举改革即1918年改革,英国最终才实现了普选制度。     上述制度和事件经典地诠释着英国国家建设中从基础性民主到上层性民主的渐进性特征。与英国相比,美国建国历程中的民主秩序和英国如出一辙。首先,美国宪法确定的是一个法治国而非今天所说的民主国。美国开国之父们所设计的是罗马政体,汉密尔顿等人以“普布利乌斯”(Publius)为笔名而形成的《联邦党人文集》,其实就是要复兴罗马政体。事实上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即设计和建立了一个和罗马共和国一样的混合政体:总统相当于君主,参议院相当于贵族制机关,而按人口比例组成的众议院则是一种典型的民主制体现。但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反对单纯的民主制,设计和建立的实际上是一种贵族共和国,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法治政体。“普布利乌斯”明确将民主政体与党争、动荡等同起来。“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政府的社会不能制止派别的危害。几乎在每一种情况下,整体中的大多数人会感到有共同的情感或利益。联络和结合是政府形式本身的产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牺牲小党派或可憎的个人的动机。因此,这种民主政体就成了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是不相容的,往往因为暴亡而夭折。”22     “普布利乌斯”寻求的是一种代议制性质的共和国。但是,代表和代理人也有可能背叛公共利益。“一百七十三个专制君主一定会像一个君主一样暴虐无道。”也就是说,选举也会产生专制政体,“政府的一切权力——立法、行政和司法,均归于立法机关。把这些权力集中在同一些人的手中,正是专制政体的定义”。23为此,必须实行分权和制衡,这是新政治学的发现,即“把权利均匀地分配到不同部门;采用立法上的平衡的约束;设立由法官组成的法院,法官在忠实履行职责的条件下才能胜任;人民自己选举代表参加议会”。24     在“普布利乌斯”看来,代议制、三权分立还只是停留在“单一的共和国”层面,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比欧洲各国还大、空前广袤的国家,怎么办呢?可以说,“普布利乌斯”最伟大的贡献是设计一个联邦制,即让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一道分享权力和共治,而且在地方政府中也实行三权分立。这就是联邦共和国或“复合共和国”。“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作者注),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25 “对共和主义来说可喜的是,通过对联邦原则的合宜修正和混合,可以把实践范围扩充到极大的范围。”而在“普布利乌斯”的导师孟德斯鸠那里,共和国只适宜于小范围的国家。因此,联邦制的设计是美国人在政治上的独特贡献。     有关政体的基本原则一旦确立,修改起来难上加难。按照宪法第五条,国会有义务“因各州三分之二(目前为九州)之州议会之请求,召集会议提议修正案,经四分之三的议会或经四分之三的各州国民大会之批准,即作为本宪法之实际部分而发生效力。”26     有了限制民众直接管理政府的代议制、权力制衡、联邦制以及修宪的极为苛刻的规定,美国政体事实上就是一个限制简单多数的政体,直接地说,就是一种保护精英而排斥大众直接管理政府的权利,可以称之为贵族制共和国或精英主导式法治政体,难怪亨廷顿称之为“都铎式政体”。     法治下的地方自治。法治所确保的是以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为核心的自治权,这一点在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中分析的最为透彻。美国是一个从地方自治成长起来的国家,不同于很多其他国家的自上而下的建国历程,美国是民众通过投票先建立基层政府、州政府、再建立联邦政府的过程。事实上,作为美国国家出生证的《独立宣言》没有一处提到国家,所有提法都是关于各州的权利。《独立宣言》的正是文本的标题是《美利坚合众十三州共同宣言》,宣言的结尾部分宣告“自由独立的州”独立,并确认这些州“作为自由、独立的州,它们完全有权宣战、缔结和约、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有权采取的一切其它行动。”因此独立战争带来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十三个。独立战争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关于政体的宪法是1780年的马萨诸塞州宪法,该宪法是由该州全体人民在市镇会议中逐条表决通过。马萨诸塞州宪法为1787年制宪会议提供了样板,但是制宪会议在一致通过的新政体的名称时,保留了“合众国”而摈弃了“全国”,“全国”一词随即从文件其余部分撒去。实际上,宪法确定的政体的性质部分是全国的,部分是联邦的(即拉丁文中的“条约”)。27 美国的制宪历程和宪法所确定的政体充分地说明了美国建国的自治与自发传统。这种建国历程在当时的国家观念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当时流行的布丹的国家理论即国家主权说。另外,以法治为精神的自治还体现在美国开发过程中。在向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政府,没有法庭,如何维持秩序就成为首要问题。这是,法治则起着重要作用,移民们在多数决原则的基础上实行“自警制”,自己管理自己,依靠多数决而维持秩序。自警制的出现“不是为了超越法庭,而是为了提供法庭;不是因为政府机构太复杂,而是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政府机构;不是未来平衡已有的各种机构,而是为了填补一个空白。”28     美国从镇到州都是高度的自治,问题是,为什么看上去乱哄哄的地方政治为什么“乱”而有序?在托克维尔看来,关键在于表现为“政府集权”的国家性法律或司法制度。这一看法反映了《联邦党人文集》的制度设计,即政治是地方性的,即以联邦制保护地方权利,但司法制度则是国家性的,联邦最高法院下设“下级法院”即今天的联邦巡回法院。但是,由于1787年宪法不主张联邦主权或国家主权而保护各州“主权、自由与独立”,也就为南方各州的叛乱提供了宪法上的依据。南北战争以后,通过的宪法第13修正案则明确联邦政府的事实上的主权。29     选举民主的渐进性扩大。宪法中所排斥的公民权利在美国建国后半个世纪得到初步解决、美国建国后近200年才得到根本性解决。1830年代,,美国爆发了全国性的民粹主义运动,这一运动使得80%的成年白人获得了全国性或地方性选举权。选举的有限普及才使美国称得上一个“民主的社会”,之前充其量是一个“自由的社会”。自此,才有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遍访美国后写下的《美国的民主》。应该说,美国作为一个民主社会的称呼由此而来。     “美国的民主”的真正到来是民主运动所推动的1963年出台的《民权法案》,从此,美国黑人才有和白人一样的选举权。从美国的开国之父如麦迪逊,到贵族出身的托克维尔,当他们大谈特谈人民的权利,黑人是不在“人民”之列的,因此才有所谓的“麦迪逊式民主”或“美国的民主”之说。如前所述,“人民”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从最初的集合概念演变为后来才具有个体权利属性的概念,再从只包括少数人即贵族的范畴扩展到被统治者阶层,“人民”因此变成了一个反对旧秩序的革命性概念。也就是说,随着现代化所推动的大众政治时代的到来,过去作为奴隶的黑人自然进入“人民”的序列。可以肯定地说,当黑人获得了和白人一样选举权的时候,美国才称得上一个民主的社会。     在美国从贵族式政体演变为民主政治的半个世纪或两个世纪内,美国迅速地从一个西半球的荒蛮之地演变成为经济第一强国,进而成为超级大国。和英国一样,革命后所建立的政体主要出于建国秩序考虑有序地继承了就秩序下的制度框架,而这样的框架必然保护的是贵族的或精英阶层的利益。但是,这样的制度框架似乎特别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而资本主义的成长又必然催生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资产阶级(有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他们又必然有自己的政治权利诉求。但是,保护贵族利益的旧政体不会自动赋予新阶层以选举权和其他公民权利,新兴阶层以政治抗争的方式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正当权利,这就是所谓的大众民主。     有意思的是,或最为值得研究的是,本着限制大众权利的政体,为何在大众权利实现之时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旧政体为什么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表面上看,是旧政体做到了适时、渐进地开放制度大门,让大众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从深层上看,英国-美国政体具有罗马共和国特征,说到底是一种法治政体。这种政体不但规制和培养着被统治者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也规制着统治者自身。也就是说,法治政体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当行为规则被确立并深入人心以后,剩下的只不过是参与者(player)进场先后问题。因此,英国-美国走了一条典型的“法治(共和)——自治下的经济增长——选举民主”的政治道路,这样的道路曾经为柏克这样的保守主义鼻祖所大加赞扬,并仍然为今天很多人都推崇。虽然不具有模仿性和复制性,但却具有研究和参考的价值。           2.法国:从“广场民主”启程的政治道路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和法国都处于阶级矛盾上升和尖锐时期,为什么英国能以渐进方式实现民主政治,而法国以激进方式最终实现和巩固民主?如蒂利所说,“无论我们如何评价英国人的自我形象,巴黎公社期间英法政治的比较,在抗争的形式、动力和后果上,都显示出深刻的民族性差异。这种比较提出了一个关于民主政体根基的问题。”30英法的民族性差异到底体现在何处?英国走的是社会力量主导下的法治、自治、渐进,英国一直处于“神法”、进而“王在法下”的约束。法国则是战争制造的国家,推崇的是“朕即国家”式的强人政治即人治。这种差异必然体现在革命方式上。也就是说,法国不像英国那样存在一套约束革命者的法治观念。     广场民主。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开启了现代大众民主政治的新形式即“广场民主”。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作为中派的罗伯斯庇尔先后处死右派的代表人物埃贝尔和右派代表人物丹东,并以“最高主宰”身份强迫国民公会通过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牧月法会,即简化审判程序,取消了预审和辩护人,将惩罚一律定为死刑;而且可以推理判决,不需要证据。于是,被处死的人数急剧增加。在从牧月法会通过到雾月政变政变的45天里,仅巴黎城就处死1376人,平均每周达196人,最多时每天达50人。被处死者多为商人、下层百姓、军人和官员,少有贵族特权等级。在这样的恐怖之中,罗伯斯庇尔等22人也被送上断头台。     集权与动荡。不能简单地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就变成了一种集权化的社会,但是对传统的地方自治的动摇是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说集权程度更高了。如托克维尔所说,革命的第一步是摧毁旧的中央集权制,但秩序的混乱使得革命者开始了革命的第二步,即恢复中央集权制。不仅如此,革命者还建立起了第一个在大国中进行直接统治的体系。诚如蒂利的描述:     我们看一下警察系统的情况。在巴黎大区之外,法国旧政体的政府几乎没有自己专门的警察……革命改变了这一切。至于普通老百姓,他们从反对治安到维护治安并收集信心,而不是简单地坐等叛乱与集体违抗法律的情况的发生,然后残忍而又有选择地进行报复;他们开始配置机关,后者的职责在于预见和避免那些有威胁性的人民的集体行动。在富歇时代(1899年成为公安部长),法国成为世界上最严密的警察国家。31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陷于革命和反革命的较量中,法国的历史一直在革命与复辟、共和与帝制、民主与威权之间徘徊。处于恐怖和混乱之中的人们盼望秩序,进而期盼拿破仑式的强人。但是,无论是多么强势的人物,都无法抹平社会阶级之间的分裂和鸿沟。因此,在大革命以后的150年里,法国政治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按照蒂利的标准,在1800-1949年期间,发生过8次革命。     用今天的话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民主政治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巩固,呈现民主失败的特征。法国的民主巩固周期之长,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各国是少见的。一方面,可以认为历史具有必然性,即开启了直接民主之门的法国政治终究会实现一种不那么可怕且有点可爱的民主;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历史的无效性,即人们以理想主义激情而进行的革命,革命之后的复辟与反复又是革命者和很多参与者所不敢想象的,卢梭的浪漫遭遇无情的现实。其实,这就是真实的历史,一个在历史无效性与历史必然性之间徘徊的历史。     姗姗来迟的法治民主。法国的民主巩固有赖于一个法治型权威政体。赶走法西斯之后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崇尚“政党万能”,陷入“无穷的政治狂热”。因而,巴黎成为了法兰西的自由的炼狱。第四共和国的党派斗士们往往将自由使用至极点,超过了应遵守的法律限制,实际上竞选自由、议会辩论自由与抨击政府的自由经常被滥用。自由的滥用可以导致自由的专横,第四共和国在自由中摇摇欲坠。32其实,何止第四共和国,从大革命一开始,以追求自由而闻名的法兰西人,从此就深受自由之累。虽然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宣称“自由就是指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动”,同年10月的《戒严法》又告诫人们,“自由远不是为所欲为,它只因服从法律而存在”,但是法兰西依然在自由中走向混乱。1792年,4000名要求增加工资的里昂织工愤怒地打坏了卢梭的胸像并焚烧了自由村。1793年宪法宣布,人的不可动摇的权利是“平等、自由、安全与财产”。但宪法通过不久,罗兰夫人无辜地遭到处决,她临死前指着刑场附近的自由女神像感慨道:“啊,自由女神,以你的名义,犯下了多少罪行!”滥用自由权而滥杀无辜的罗伯斯庇尔本人最终也被送上断头台。一个半世纪后,一个民主政体的第四共和国又葬送于享受自由的政党恶斗之中。     1958年诞生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将自由予以管束,将政党得以规制,给政党施展拳脚的议会镶上框架。简单地说,1958年宪法所确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原则是“主权在民”,即人民选举总统,由总统任命以总理为首的内阁并有权解散议会。一句话,这样一个混合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征的政体,加强了行政权,削减了立法权,在三权分立中突出了行政权。可见,法国的混合制政体一方面继承了法国历史上的强行政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学习和吸收了英-美体制中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使总统有行动能力但又受到法律和其他机构的监督与制约。           3.魏玛共和国的实验与当代民主转型:没有法治保障的选举民主          德意志帝国兴于强人政治,衰于“病夫治国”。在一战后走向失败的德意志民族,实践了魏玛共和国。1919年8月颁布的《魏玛宪法》规定国会议员按比例选举制由公民选举产生。但是,战后德国在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上都存在严重的冲突和对立。战败后的德国经历了一场革命,社会呈现分裂状况,选举出来的代表既有财产上的资产阶级,又有文化上的自由主义者,还有主张工人参与的社会主义者,以及保护旧官僚体系的威廉主义者。     宪法又存在结构性缺失,没有规定禁止滥用反对权的条款,而关于行政权,宪法规定的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7年,是行政首脑和军事统帅,有权任免总理、解散议会、下令举行新的选举要求举行全民公决和宣布《紧急状态法》的权力。拥有“主权”的总统既可能是立宪主义者而维护政治稳定,又可能是独裁者而滥用“主权”从而葬送共和国。1930-1933年的政治实践说明了一切,第二任总统兴登堡因国会反对《紧急条令》而解散国会。这样,在政治动荡,民生无保障的条件(1929-1933年大危机),民众就盼望一个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克里斯玛型领袖。也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这样充满漏洞的宪法安排下,希特勒登上历史舞台,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德意志民族因而也遭受更大的灾难。     《魏玛宪法》是一战战败后德国进行的西方文明史上一场大胆试验和冒险,它的成功取决于政治共识前提下的多数原则、法治原则和福利国家的实现,但是,这些条件都不具备。33由民主选举而导致的独裁政体有一个根本性原因:法治的缺失。德国人对此在理论上的认识最为深刻:“根据法治民主的宪法原则建构起的政治体系,与立基于极端民主的政治体系,是具有不同构造的国家形态。与极端民主模式不同,在法治国中,整体政治程序被制度化;而在极端民主模式下,国家决定常常被那些操控的多数公民直接作出。”34     今天,很多转型国家在既没有法治保障更没有地方自治的基础上搞起了多数决民主即选举民主,其实就是德国人所说的“极端民主模式”。有的选举民主导致国家分裂如前苏联等国家,有的加剧了宗教冲突如战后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有的加深了城乡二元对立如泰国和印度。面对如此乱象,渴求选举民主的民众转而又支持强权领袖如普京。普京、内贾德和查韦斯都是竞争性选举而产生的政治家,但是,西方人却说他们是“独裁者”。至少在西方人看来,选举产生希特勒式的人物并不是极端的案例。这是西方人对自己一直信奉的二分法民主观的否定:竞争性选举成为划分民主与非民主的唯一标准。35看来,竞争性选举固然是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西方国家所以如此推销竞争性选举,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战争的需要;而当竞争性选举产生一个又一个“独裁者”的时候,他们又在自己建构的民主理论中纠结不堪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基础性民主的选举民主就会变成“极端民主模式”。由此我们不得不想到联邦党人的伟大洞见:靠选举产生的几百个议员同样可以向一个皇帝一样暴政,为此必须权力制衡和分权,不但中央层面的权力要相互制衡,更重要的是中央-地方关系中的分权和地方自治。           四、中国的民主实践与民主选择          由于对民主理论和民主经验的认识上的限制,一些要民主的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早已开启,所要的只不过是竞争性选举,而不管竞争性选举的后果;一些反对民主的人事实上也并不了解中国政治中的民主化成就到底在哪儿,所反对的也只不过是竞争性选举,而无视竞争性选举的普遍意义,不知道如何补救竞争性选举带来的负面作用而盲目反对竞争性选举。“词典式关系”的民主理论的提出并以比较历史来检验这个理论,就是为了解决中国未来的民主问题。如本文开篇所言,“未来”基于现实,即要弄清楚中国现实中最大、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唯如此,“未来之道”才是可信的。     第一个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中国有没有民主政治?在我看来,中国不仅已经进入民主化时代和处于民主进程之中,有的民主形式甚至出现“爆炸”现象,比如参与式民主。与国外的网络参与相比,中国的网民更积极,同时也可能更非理性化甚至非法化;与国外的基层政治相比,中国的作为一种抗争政治的“上访政治”更普遍,很多地方出现了以“上访”为职业的“上访专业户”;与国外的街头政治相比,中国发生的频率更高而且往往以“把事情闹大”为取向。所有这些参与形式,谁能否定这就是民主政治?在西方的民主化进程中,各种形式的抗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目前各种形式的抗争其实就是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     因为中国的基础性民主和间接民主制度不发达,直接民主就成了常态,而且直接民主往往以非制度性参与的“把事情闹大”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才会出现“维稳政治”。在过去若干年里,“维稳”的目标是“和谐”,而“维稳”的手段是金钱收买即收买“上访专业户”和用钱平息“群体性事件”,而不是以法治的办法去“维稳”。对此,在管理上,地方政府叫苦不迭,因为除了收买没有他策,他们害怕被“上访专业户”上告。在理论和文化上,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靠金钱而不是法治的办法“维稳”,不但带来极高的行政成本,更严重的是纵容人们不守法。     为此,我们呼唤法治。法治有三层含义:法律文化意义上的规则意识即规则最大、法律现实意义上的“依法治国”、保障法律文化和“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没有完备的法治体系,既不可能养成和维护人们的规则意识,也不可能落实“依法治国”,即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难以得到执行。在中国,构成法治体系的制度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人民代表制度为中心、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为两个基本点,我称之为“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平台的法治民主”。 “法治民主”不但是公民的行为基础,也是塑造“有限政府”的制度条件。对此我已经有专文论述,不再赘述。36     国外研究中国政治的专家很多人持法治优先于民主的观点,比如美国著名的中国法治与民主问题专家、牛津大学社会法律研究中心的裴文睿(Randall Reerenboom)认为,鉴于第三波民主化的失败和衰退,中国应该汲取教训,继续坚持“东亚模式”,推迟民主化进程,优先进行法治建设,直到国家变得更加富有和稳定。37下文Andrew Walder教授和Lynn White教授所讲的行政改革和功能性分权,事实上也与法治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如何排解社会的暴戾之气?比较历史告诉我们,有了竞争性选举并不能排除“非民主”;而中国的现实告诉我们,有了如此多元的参与渠道,公民依然很不满。说严重点,上层性民主是表面化民主,其民主的象征意义大于民主的实际意义。为此,必须寻求基础性民主的解决之道。如前,中国社会不满的重要根源在于政府资源垄断而导致的社会结构的利益集团化和社会不公正。对于这个“总病根”,民主的药方就是“分权民主”。     没有权力制约和地方自治而形成的力量均衡,不但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会严重受挫,中国的宪政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中国为什么不易实行民主》的访谈中,杨奎松根据中外宪政历史总结道:“民主共和政治形成的要件首在分权,而分权的前提是要存在力量均势和相互制衡的条件与需求。”38这种对民主历史的规律性总结,同样也适用于现实和未来的中国。     中国是以分权为起点而开启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因而才形成了今日的民主政治格局。中国的“总病根”也迫切要求进一步功能性分权,有时局外人的观察值得重视。斯坦福大学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Andrew Walder教授所言,当美国19世纪末大规模地反腐败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说这是因为民主政治的原因,因为这是行政体制和法制的范畴,为何今天的中国都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于民主(选举)问题?普林斯顿大学的Lynn White教授则这样说,事实上即使在西方国家,很多领域也不是民主(选举)制度,大多数公司、学校、教会和其他的政治网络都是不民主的;他坚持认为中国的功能性分权应该优先于选举民主,反对轻率的选举民主,除非“在重要的选举来临之前产生了严肃的功能性分权”。Lynn White教授主张首先在中国做好横向的功能性分权,即政府部门之间合理的职能划分。他还认为,功能性分权是现代政体的应有之义,由于外交、司法、检察、学校、军队、银行和企业各领域,的确需要不同种类的知识和

阅读更多

周保松:当代自由主义

作者: 周保松  |  评论(1)  | 标签: 自由主義 容我大胆说一句,至少在理念上,未来会对自由主义真正构成挑战的,不会是维护既有体制者,不会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不会是施特劳斯学派,也不会是国家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因为这些理论要么设法提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政治制度安排,同时这些安排必须能够有效回应现代政治的一些根本挑战,例如政治权威的正当性问题,要么和现代精神有太大张力。/ 周保松谈当代自由主义 作者 石剑峰 发表于2012-05-19 《上海书评》 周保松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他的新书《走进生命的学问》谈了很多这些年教书的思考,他上的冷僻的政治哲学课成了中大热门选修课,而他的宿舍也成了学生、各路学人的会客厅。作为罗尔斯的信徒,周保松认为,在争取个人自由、维护基本权利、建设法治社会、实践社会正义等方面,自由主义都是最有力的支持者。 問:过去四十年,西方政治哲学无法绕开的人物是罗尔斯? 周保松:《正义论》在1971年出版后,大家都说它是当代政治哲学的分水岭。四十年过去,现在回过头看,确是如此。这从几方面可以看到。首先是这书复活了规范政治哲学的传统,不再像之前逻辑实证主义盛行的年代那样,大家只做一些语言和概念分析的工作,却对现实世界发生的种种迫切的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不参与不介入不论争。但罗尔斯在这本书中,清楚表明,他要论证一组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并以此决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包括自由和权利,工作机会和社会财富分配等。其次,是其后整个政治哲学的发展,几乎都在围绕罗尔斯展开。让我举几个例子。1974年诺齐克出版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是放任自由主义的扛鼎之作,最主要的攻击对象就是罗尔斯;1982年桑德尔出版《自由主义及正义的限制》,更是全书集中批评罗尔斯,开启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的一场大辩论;1993年罗尔斯出版《政治自由主义》后,哈贝马斯和他在《哲学期刊》上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对话,焦点是公共理性,并引发许多关于罗尔斯前后期理论转变的争论;近年,学界又出了几本重要的大书,分别是纳斯鲍姆的《正义的前沿》、柯亨的《拯救正义与平等》和阿玛蒂亚•森的《正义的理念》。这几本书,主题都是正义,焦点仍然在罗尔斯。 問:当代资本主义的问题是全方位的,不少人认为根源都和自由主义有关,而罗尔斯正是这个思想传统的集大成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各种理论的共同敌人。 周保松:于是,罗尔斯和他的追随者需要做两件事。第一,论证自由主义仍然有足够理论资源,对今天世界现状的种种不公作出批判,并指向一个更美好更公正的未来。不错,自由主义并不主张全盘颠覆既有的政治和经济秩序,仍然坚持个人权利优先,仍然捍卫立宪民主,甚至仍然主张某种受到约束的市场经济,但这并不表示它毫无保留地拥护现状。相反,基于自由主义的道德原则,它对现状仍会提出许多尖锐批评。借用哈贝马斯的一个说法,现代性和自由主义,仍然是个“未完成的规划”,虽有不足,却绝不过时,而且仍然有足够的道德吸引力。第二,积极回应其他理论,包括放任自由主义、效益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等,指出它们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并不准确或并不成立,同时论证其他理论提出的方案,无论在道德可取性或实践可行性方面,都及不上自由主义。 在现实困境和其他理论挑战下,自由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理解。这场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正好反映了自由主义的活力。最明显的例子,是罗尔斯本人。《正义论》出版后,罗尔斯一直在努力回应别人批评,并完善他的理论。结果在二十多年后,写出了第二本书《政治自由主义》,对早期观点作出重大修正,声称要告别康德式和穆勒式的整全性自由主义传统,并重新诠释他的理论为一种政治自由主义。这个转变,绝对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一大事件。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及转变是否必要,这里暂且不论。我只是想指出,即使如罗尔斯这样卓然有成的大家,也仍然在不停反思,努力寻求在自由主义框架中回应现代社会的挑战。这个反思,一定会持续下去。 問:在形形色色的挑战中,什么是西方自由主义面对的最大威胁? 周保松:我认为是资本主义。或更准确点说,是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导致的巨大的财富和收入不均。这正好说明了,为什么自《正义论》出版迄今,分配正义一直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核心议题。这并不是说其他议题不重要,而是在自由民主宪政这些大问题上,左中右各派早有共识,并已成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 真正引起争论的,是自由主义应该如何面对资本主义。例如哈耶克、弗里德曼、诺齐克等放任(或右派)自由主义者就认为,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以及低税收低福利的小政府,是自由主义的应有之义,任何以平等和正义之名要求财富再分配的要求,都会违反个人权利和基本自由,因此绝不可取。社会主义者却批评,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容许资本家以自由和私有财产权之名剥削工人,漠视市场体系导致的巨大不平等和社会压迫。要解决这个困境,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 在这样的大论争中,人们渐渐形成一种定见:右派自由主义重视自由,左派社会主义重视平等。而夹在中间的自由主义,由于既支持市场同时又赞成相当程度的财富再分配,实际上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即为了缓和无产阶级的不满而不得不实行的安抚政策,而不是基于什么道德理由。这种妥协,从左派的观点来看,是反动和保守的,因为它不仅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伪正当性,令受压迫阶级以为这样的制度就是公正的。而从右派的观点看,这样的和稀泥,也就等于放弃了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坚持。 問:所以在您看来,自由主义并不是在自由和平等间作出无原则的妥协? 周保松:對。罗尔斯和其他自由主义者认为,这种对自由主义的理解是错的。自由主义不是在自由和平等之间作出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同时重视自由和平等,并视两者为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推导出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制度安排。例如罗尔斯便主张,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满足他的两条原则:(一)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一系列基本自由,以及(二)社会及经济的不平等分配,必须满足公平的平等机会原则及对最弱势者最为有利。在这样的社会,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自由民主,同时彼此关怀照顾,没有人会因为先天能力和后天环境的偶然因素影响而受到不公平对待,每个人都能够从经济发展中得益。这里所说的得益,不是指在公民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政府就可以继续容许巨大的贫富差距——这是今天许多国家的情形,而是要求政府必须通过各类税收(例如累进税、遗产税)、社会福利政策(例如教育、医疗、房屋等)和限制市场的措施(例如反垄断、公用事业国有化等)等,使得社会日益趋向平等。 如果沿着罗尔斯的思路,对右派自由主义的回应就是:自由主义也重视自由,而且较右派更重视,因为它在乎的是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实质的基本自由,而不只是有钱人的自由,以及过于强调市场自由,却忽略了市场自由对其他更为根本的自由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对左派的回应则是:自由主义也重视平等,而且较左派更合理,因为它要求的并不是简单的结果平等,而是在致力缓和人与人之间先天和后天的差异后,容许每个自由人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自由主义的平等,体现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社会平等和在公平合作中广泛体现的平等尊重。 問:罗尔斯所代表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现实的相关性在哪里? 周保松:我经常听到一个对罗尔斯的批评是,罗尔斯的理论或许很重要,但和中国不相关,我们因此不必理会。但只要我们放下偏见,稍为想想,就会发觉实情远非如此。第一,罗尔斯要求的基本自由,包括言论思想和信仰自由、集会结社和参与政治的自由,不正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吗?第二,今天中国人最深切体会到的社会不公,其中一定包括严重的机会不平等,包括农村和城市小孩在教育机会上的极度不平等,做官的有钱的在工作上享有种种特权,以及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而受到的种种不公待遇等,难道不正是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要认真处理的吗?第三,今天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悬殊以及由此导致的愈来愈多的社会不满,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罗尔斯的“差异原则”背后体现的共同富裕的理念吗? 在今天及可见的将来,中国人将面对两重挑战,一是政治上对自由民主的限制,二是资本主义市场对人的剥削和异化。自由主义恰恰在这两方面,都能提供非常丰富的道德资源,供我们思考如何面对和批判这两重压迫。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改革上,我都不认为右派自由主义和左派,能够较自由主义提供更好更合理的方案。 問:既然如此相关,那么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面对的思想挑战有哪些? 周保松:像在西方一样,中国自由主义也饱受其他理论攻击,成为共同箭靶。在中国,很多人喜欢称自由主义为右派。我认为这个称呼十分误导,因为按一般理解,右派往往是保守、支持建制、赞成社会不平等和拥护小政府大市场的。但从上面讨论可见,自由主义恰恰反对这些观点。而在今天的中国,在争取个人自由、维护基本权利、建设法治社会、实践社会正义等方面,自由主义都是最有力的支持者。现实政治如何发展,我们很难预测。但在理念上,我们对中国未来的想象,能够离开这些观念和制度吗? 至于和自由主义对立的,被称为左派,而左派往往被认为是进步的和批判的。但在政治上,如果有人要求回到改革前或要求维持现状不变的话,到底在什么意义上,这些主张是进步及有批判性呢?在资源分配上,左派常自许较自由主义更重视公平和平等。既然如此,他们具体提出来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在何种意义上,较自由主义更能体现自由和平等,从而更为公平?就我很有限的所见,这些问题仍然未有深入讨论。 据说在过去十年,攻击自由主义最力的,是中国的施特劳斯学派。我曾经在《自由人的平等政治》中就此做过响应,但我到今天仍然不太了解,到底施派对自由主义在哪方面作出了致命批评。例如在规范社会的基本原则上,如果自由主义不好,施派又到底提出了什么实践上更可行、道德上更可取的建议?有一个颇为流行的批评,是说因为自由主义过度强调自由选择,因此会导致价值虚无主义。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努力争取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时,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相信思想自由有助发现真理,信仰自由有助找到自己的终极关怀吗?而真理和终极关怀,难道不恰恰是虚无主义的反面吗?而今天中国普遍存在的价值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难道是我们的社会过于自由之故吗? 容我大胆说一句,至少在理念上,未来会对自由主义真正构成挑战的,不会是维护既有体制者,不会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不会是施特劳斯学派,也不会是国家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因为这些理论要么设法提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政治制度安排,同时这些安排必须能够有效回应现代政治的一些根本挑战,例如政治权威的正当性问题,要么和现代精神有太大张力。 什么是现代精神?是主体意识和自由意识的觉醒,对个人自主的追求,对平等尊重和平等肯认的渴望等。任何和这些精神不兼容的理论,恐怕都难以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在此意义上,我们遂明白,为什么自由主义是今天世界最主导的政治思想,因为在众多理论中,它最能够在制度上回应现代精神的呼唤。不是因为有了自由主义,我们才有自由意识。而是反过来,自由意识的觉醒,催生了自由主义。同样地,在今天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精神。我们有责任急起直追。 我估计,在未来中国,真正对自由主义理念产生最大威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当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否则它不会在过去三十年如此根本地改变中国。在历史的发展中,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也有过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但如果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是自由和平等,我们将见到,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和自由主义产生极大张力。它将令国家要实现自由和平等,变得愈来愈难。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陶醉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资本主义的巨大破坏力量,也就体会不深,甚至认为这样的增长足以抵消今天中国各种各样制度上的恶。我们或许不曾意识到,资本主义就像一头猛兽,将会全方位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像韦伯笔下的铁笼,其高度工具理性化、官僚化和商品化的社会结构,将令我们深陷其中,无从摆脱。只要我们读过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就会明白他笔下所描述的,恐怕正在我们的社会一一出现,并教我们深刻体会“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深意。中国自由主义面对的敌人,不仅是专制,也是市场。两者都会阻碍我们对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的追求。 問:自由主义者在今天的中国可以做些什么? 周保松:我这里只抛出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第一个是社会转型问题。罗尔斯和当代西方自由主义讨论的出发点,都已经假设我们活在一个虽然不完美,但基本上已是自由主义的社会。所以,他们的问题,是如何令民主社会变得更加完善公正。我们的问题却不一样。我们最迫切面对的,是转型问题。因此,我们就必须将转型放到思考的中心,包括转型的观念从哪里来,转型的力量从哪里来,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公义该如何面对,以及身在其中的个体应该承担多少义务与责任的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是我们要好好反思和批判专制社会导致的种种恶和苦难。专制的恶,不仅是在制度上限制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更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它的教育,它的语言,它的社会规训和种种潜规则,它要求我们看人看社会的方式,都无孔不入地影响我们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它破坏我们对他人的信任,腐蚀我们的情感,阉割我们的公共生活,贫乏我们的语言,并将形形色色的自我审查植入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活在恐惧和奴役之中。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恶。我们要告别专制,不仅在制度上,也要在文化上语言上行动上情感上。这些都是中国自由主义忽略但却必须开展的工作。 第三个大问题,是社会正义和环境危机的问题。对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未必是儒家能否和自由主义相通的问题,也未必是哀叹神圣精神在俗世社会丧失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困境,例如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失业和退休保障问题,买不买得起房子的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分配正义的重要议题,自由主义必须提出自己的方案,并论证这些方案为什么是合理可取的。与此同时,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环境危机,也促使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中国要怎样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自由主义不可能在这些讨论中缺席。 最后,是广义的异化问题,或者精神危机问题。我想,很多人已明显感受到,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并不是愈来愈丰盛富足,而是愈来愈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唯一可以填补的,只有无穷尽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处境,值得我们深思。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和整体的社会制度变迁有关。很多人觉得,自由主义由于强调国家中立和自由选择,因此必须在这些问题上沉默。我不认为是这样。任何一种政治理论,如果它不能在人类最深层的精神需要上给出它的回应,我认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然,以怎样的方式去回应,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2/5/19/794370.shtml 作者注:這個版本和《上海書評》所刊有一定差異。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周保松的最新更新: 走进权利话语时代 / 2012-04-26 12:41 / 评论数( 2 ) 周保松,為平等辯護 / 2012-03-23 06:36 / 评论数( 6 ) 為什麼要追求自由 / 2012-02-10 15:40 / 评论数( 3 ) 周保松:政治道德之必要 / 2012-01-04 19:41 / 评论数( 2 )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之义 / 2011-02-19 02:31 / 评论数( 12 )

阅读更多

素颜格格:大明英烈传(二十七)大风波始末(一)

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正处于冷战的最后阶段,共产国际各国的领导人都谋求变革。85年,苏共巴乔夫上台,推行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新思维运动,所谓新思维运动,就是巴乔夫鼓吹“国际政治新思维”,宣扬“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全人类利益的高于一切”,说苏美两国“除了领悟共同生存这一伟大真谛以外,别无其他选择”,根本抹煞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依然存在严峻斗争的铁的事实,自己解除思想。西方敌

阅读更多

法广 | 关注中国: 徐文立:允诺陈光诚出国说明中共也在转变

徐文立认为陈光诚在美国使馆逗留六天后,起初是同意留在国内的,后来表示要尽快去美国,除了他周边朋友亲友起了一些作用外,还同中国大环境有关系。此前也有王立军进入美国使馆,希望得到庇护,说明中国很多人对中国状况并不放心。 在谈到中国为什么让陈光诚出国,徐文立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整个形态也开始发生变化。徐文立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不得已实行的市场经济已经迫使中国必须向自由民主的转变。这个趋势是谁也挡不住的。中国共产党也在求变,不会什么事情都像以前那样僵化。目前中国共产党在转变当中,因此不希望给国际社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进步,另外中国政府也可能觉得陈光诚在国内更麻烦,还是出去好。 对于陈光诚出去以后是否能回国,这要看两个方面,看陈光诚在海外的活动到什么程度,还有中国共产党接受到什么程度。如果出国只学习,不做什么事情,可能可以自由出入,如果做很多事情,批评中国政府就不能回国。徐文立本人就不能回国,连香港也去不了。当然也要看中国大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有关陈光诚到美国后会不会发挥作用,徐文立认为,的确很多异议人士出国后难以发挥作用,因为生活在异国他乡,生存都很困难。但是只要有理想,为民族国家愿意做事情的人出国后也不会影响他继续为他的事业奋斗。现在英特网很方便,可以通过因特网做事情。我不认为陈光诚出国后就不能发挥作用。 有关陈光诚是否能够在国外自立,徐文立说,在美国和任何国家,职业革命家越来越少,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希望陈光诚知道,一天不要指望西方国家养活你,全世界的知名人士都在美国,有时看到一个扫大街的,很可能是苏联火箭专家。一时有名气,全世界的人都围着你,但来到美国,有名气的人多如牛毛。 总体来说,流亡生活并不简单。现在美国可能会给一些资助,但是最终要靠自己,这才能有尊严的生活下去。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5 次 更新时间: 2012-05-17 20:02:19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进入专题 : 新自由主义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制    ● 杨松   张永亮       【摘要】新自由主义理念支配下的华尔街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市场“高度繁荣”。受此影响,监管领域出现了反监管思潮,其逻辑后果便是市场与政府(监管)出现双重失灵,金融危机爆发并蔓延。美国金融监管权力配置的欠缺导致监管冲突与监管真空,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不匹配,监管部门组成人员配置不合理。在全球金融体制风云变幻的今天,汲取美国教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重点关注:信守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之市场永恒价值真谛;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制以应对系统性风险;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构建对监管者之“监管”制度;重点监管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系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金融监管          一、理想抑或现实:重温美国新自由主义金融监管理念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上升导致的民众抗议让政府焦头烂额,尽管两党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了协议,但美国的信誉还是被评级机构降级了。2011年9月,欧洲债务危机再度临近爆发点,使欧元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人甚至预言希腊将可能变成2008年的雷曼,人们有理由相信全球经济已近末日。对美国金融危机及现今新一轮的金融灾难的到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阐释,由此形成的观点主要有新     自由主义导致金融危机论、过度消费论、监管失败论、结构失衡论及经济周期论等。这些学说的阐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理念的东西更具本质性和内在性,因为理念支配人们的思想,指导并决定人们的行为。通过考证和分析可知,过度消费论、监管失败论、结构失衡论及经济周期论均导源于新自由主义理念,因此新自由主义理念导致金融危机更具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的困境,政府决定放弃长期奉行的凯恩斯主义,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兴起。1理论上,新自由主义以哈耶克(1978)的“自由银行制度”学说和爱德华?肖(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哈耶克认为政府滥用管制权伤害了资源配置效率,不仅不能化解金融危机,更是导致货币危机和银行体系无效率的根本原因。金融深化理论认为要实现经济增长,政府应该解除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管制,特别是解除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等方面的限制。芝加哥自由放任学派也认为,监管市场不仅没有必要,甚至还是有害的,最佳的做法是“自律”和“市场约束”,市场会给公司足够的动力及压力做出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由于市场操纵是个不确定的概念,因此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监管是徒劳无益的。因而,新自由主义者们反对金融体系中的政府管制。     实践中,随着撒切尔夫人上台和里根入主白宫,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拉开了序幕。其表现为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放松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2001年来美联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导致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生成。金融机构追求超额利润的过程中行为已变得扭曲:他们向收入水平较低和还款能力较差的借款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导致次级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金融产品,将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打包出售,以缓解资产负债表的压力。过去20年来资产证券化产品迅猛发展,联合论坛的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40家大型金融机构中,34的银行和13的证券及保险机构都希望将其贷款或应收账款证券化。2然而金融衍生品的膨胀并未与信息披露制度相配合,而是通过在基础证券,甚至是在已经衍生后的金融衍生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衍生,导致风险被无限放大,最后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断裂,引致金融危机。     在新自由主义理念支配下的监管领域,监管者们认为“做大资本市场份额即等同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迷思,使SEC遵从了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反监管思潮,解除了诸多意在保护投资者和强化市场诚信的举措,甚至一度抛弃了监管立场”。3SEC(美国证?唤灰孜?被幔┑墓僭倍啻蜗蚧??值墓?靖吖苊谴?葑耪庋?男畔ⅲ??EC不会过于严格地履行监管职责。监管部门奉行宽松的监管理念,将工作重心转到了在制度上如何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及其利益保护。比如,SEC豁免了对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投资银行公司的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取消了旨在防范市场操练的证券短线交易规则;2000年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完全解除了对诸如CDS在内的混合金融产品的监管和规范,其原因是监管部门认为投资者有能力通过市场获取金融机构的有效交易信息,公共部门应致力于司法公正,不应该干预市场,没必要对金融机构所经营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管制。4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指出,新自由主义必须悬崖勒马,本次危机正是过去30年来新自由主义主宰经济政策的最终恶果。5斯蒂格利茨认为新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服务的政治教条,它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历史经验的支持。6现实证明,格林斯潘所认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有能力自我认知、自我克制、自我修正的观点是一种美好愿景罢了。7在新自由义主理念支配下,市场与政府(监管)出现双重失灵,这说明现行美国金融法制及其主导下的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系统性缺陷,突出体现在: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全球欠缺系统性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反映经济格局变化的现实。          二、金融创新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美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标志混业经营模式的确立,但仍保留了原来的监管体制,即“双层多头监管机制”。然而,随着金融集团及“混合型”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系统性风险波动的加剧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力,这一监管体制暗藏的局限性渐次暴露出来。     (一)金融监管权力配置的欠缺导致监管冲突、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     美国的金融监管,既不是纯粹的“机构性监管”,也不是纯粹的“功能性监管”,而是两者的结合,监管机构形成了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网状监管格局。8监管冲突和监管真空时有发生,     美联储和货币监管署在关于紧缩还是开放银行管制的规则上冲突不断,因为银行拥有选择是否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的权利,实行上就等于获得了选择监管部门的权利,这样一来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间就出现监管冲突。针对存款机构的联邦监管部门多达5家,证券与期货监管被分开,而保险业监管几乎完全处于州的层面。这种监管制度显然缺乏一个全面的设计。不同监管部门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竞相放宽监管标准,以吸引尽可能多的银行机构成为会员,导致监管套利。由于金融创新工具花样不断翻新,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机理和运作风险难以及时把握,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性质也难以确定。依惯例,美联储对银行产品具有解释权,证监会对证券产品具有解释权,期货交易委员会对期货产品具有解释权。当解释权发生冲突时,对由国会还是专门机构裁决,仍然有分歧。这就导致监管滞后,出现监管真空。     (二)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不匹配     监管效率原则是有效金融监管理念的必然要求,它要求金融监管的制度设计和实施必须从成本收益的对比中找到合理性的支撑,应当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负面影响实现金融监管的目标。美国SEC的执法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由于行动受到各种利益集团、激励机制的影响,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执业前景、声誉与监管地盘等利益。从2000年到2008年,SEC的财政预算投入增长了140%,从3.77亿美元增长到9.06亿美元;其雇员薪酬涨幅居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首,雇员人数也增长了20%,即从3235人增加至3868人。9另一方面,SEC每年向市场收取的监管费超过了其财政预算。2008年,SEC收到11.5亿美元的监管费。10SEC也受困于案件内部的审查程序,根据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SEC的执法人员必须花费30%-40%的时间用于内部审查程序,这使得他们很难及时展开调查。更有执法人员认为,缜密的审查程序制造了规避风险的文化,客观上促成了一种放弃调查或缩小调查范围的激励。另外,由于众多监管机构缺乏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监管交流不畅,极大地增加了监管成本。     (三)金融监管部门组成人员配置不合理     一般来说监管机构的执法人员由专家、职业主义者和政治家组成,并且执法人员有可能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轮换。不同类型的执法人员其监管偏好不同:专家比较追求“真理”;职业主义者期望与被监管机构建立长期关系,以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稳定;而政治家所关心是自己的政治生涯、前景。由于监管执法人员配置问题,监管政策往往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很难达到监管领域的“帕累托最优”。     另外,SEC的执法人员大多有法律专业背景。在过去的30年间,44位被任命为SEC主席(包括副主席)的人员,有38人拥有法学学位。目前的5位SEC委员(包括主席和副主席)都是法律人士。11法律人士主导着SEC的直接后果是决策时过于注重繁琐程序,尤其注重设计使SEC免责的制度。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由法律人士所主导的SEC对金融产品的技术细节不甚了解。其后果便是SEC执法人员不理解金融专业市场的警示信号,不清楚金融工具的运作原理,导致监管行为应对迟缓、专业不强和效率低下。          三、金融监管创新视域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述评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轮大规模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在全球范围内逐次展开。美国于2010年7月15日通过被称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格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金融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法案》的理念和制度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金融环境同此凉热的今天,以美国金融监管的种种反思为省察,可为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提供经验之借鉴。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简介     1.《法案》对现有的监管机构进行了重组,在新的监管制度下,金融监管机构被整合为四家: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署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美联储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提高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标准;设立专司监管的副主席;改革地区联储主席选举制度。     2.建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其主要职责是找出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来源和监管漏洞,及时向各监管机构提出政策建议,并负责协调联邦和各州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     3.美联储内部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零售业务进行严格的监督,目的是使消费者得到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避免因掠夺性条款及不公平、欺骗性金融交易而受到损害。     4.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和对冲基金的监管;改革信用评级行业等。     (二)评析     《法案》颁布以来,国内金融界和法学界学者反响热烈,对其进行了全面解读,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很多有启迪意义的观点。研究者们一方面指出了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质疑,甚至部分学者对其实效持悲观论色彩。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前主席巴尼?弗兰克认为《法案》将让金融机构发挥其关键职能:积累资金并将其提供给社会中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同时把无益于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不负责任行为降至最低。实际上,那些再也无法从事暴利活动的人,在被勒令终止这些行为时拼命反对这一法案。但立法永远是在防止发生坏消息,而不是制造好消息。该法案迫使银行承担责任,并让这些风险变得透明;遏制不适当的风险,并要求私营部门(而非纳税人)为留存风险提供更多资本拨备的形式提供资金,并偿还债务。12     在监管理念上,学者认为《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完成了历时两年的金融改革立法,开启了与新自由主义分道扬镳的金融监管路径,标志着美国将大幅收紧监管尺度。13     学者们普遍认为法案对本轮危机中饱受诟病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衍生品市场监管、住宅抵押市场监管、银行监管、对冲基金监管、信用评级公司行为、美联储救市行为透明度、华尔街薪酬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范围广泛的调整和改革,填补了诸多监管漏洞,做到了对症下药。14但作为金融业和监管者等多方博弈的结果仍有很多遗憾,比如本轮危机“风暴眼”的“两房”改革、“银行税”等内容,均没有被纳入;15在政府监管权力扩大的同时,对美联储等监管部门本身的监督和问责制度明显缺失;《法案》对原有监管框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部门间的多头监管情况等没有完全改观;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矛盾格局依旧等。16另外学者认为《法案》对世界金融格局和监管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将驱动全球展开一轮主动型或被动型的金融监管改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出于不同的原因加快金融监管改革的进程;相对平衡和温和的金融改革法案不会撼动美国金融地位;17必将深刻影响G20的全球金融改革探讨和未来的新巴塞尔协议(或所谓“巴塞尔111”)的修订,《法案》中的部分条款甚至可能直接上升为国际组织制定的所谓全球规则。18     但部分学者则对其提出了更多质疑。斯蒂格利茨的评价是:改革缺乏足够的魄力,好比“当船快要沉底的时候,奥巴马所做的只是重新摆摆甲板上的椅子”。美国一些批评者认为该法案具有“破坏性”,将抑制金融业的发展,内容过长并且复杂,无助于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我国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能不能防止危机重演,要防止利益冲突造成简单的照抄照搬。19还有学者认为立法过程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具体的改革措施也多少有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意思,《法案》中的一些措施甚至有流于形式之嫌;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全部问题。20很多美国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改革法案中的一个先天缺陷,那就是它更多的是告诉监管部门“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应该怎样做”。21     有学者选取法案内容之一,并对其进行研究,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伏军提出法案放弃“太大不能倒”原则的目的在于让银行自行承担经营失败的成本与风险,保证美国纳税人利益     不再被迫用来拯救那些大型银行,认为美国这次新立法反映了其银行立法基本价值取向已由一元的“系统安全优先”向二元的“系统安全与公共利益并重”转变。22王光宇认为金融监管改革中设计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和中介机构管理等机制,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体现了从“买者自负”到“卖者有责”的监管理念改变,这必将成为未来金融服务中一个重要的准则。23     综上可知,第一,该《法案》可称为危机应对法,是实用主义哲学思维在美国立法上的体现,但法案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第二,金融法制必须兼顾效率与安全。现代金融法制必须在夯实金融安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追求金融效率的目标。但在当下中国,面对现实是创新不足而不是创新过热,我们需要的是在夯实金融监管的前提下培育和引导金融创新而不是因噎废食地抑制甚至扼杀金融创新。第三,美国仍主导国际金融监管主导权,该法案有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金融监管改革风向标和蓝本,我们应解读并借鉴其符合我国实际的内容,以促进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中美两国金融发展程度不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美国做法,不能陷入唯“美”主义迷局。第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交易规则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行使国际事务话语权的同时,应意识到本国国内金融制度的完善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是基础和前提。24第五,目前,不管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内国层面,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治理架构很少涉及到系统性风险管理,因此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是大势所趋。第六,金融机构内部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以保持稳健和安全运行。          四、监管启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立足中国国情,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体制是多层次的。详言之:     (一)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金融监管之终极价值目标     在过去的数年中,金融机构出现集团化、巨型化、经营业务全能化的趋势。美国金融界制造了市值高达数千亿美元的信贷及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看似繁荣昌盛,监管者也被表面光彩夺目的金融创新所迷惑,因而经常忽略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这一核心目标。在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天量增长。25资本市场上,截至2010年10月,境内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二位。26这种政府部门、商业银行、企业及个人等都在过度使用现代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的路径制造了房地产泡沫,金融体系潜藏巨大风险。可以说,当吹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时,美国式的次贷危机就将在中国爆发,最终受害必定是投资者和消费者。     类似的还有券商的研究报告。大量的券商研究报告高估上市公司价值,虚构利润。这些充满虚假陈述、欺骗投资者的现象已明显违反了《证券法》的规定,监管部门却经常对此视而不见。监管机构应信守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培植市场信用,恪守监管公正原则,警惕监管不力,绝不能为保全做大市场之诉求而偏离保护投资者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二)系统性风险之防范: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制     根据系统论,系统是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要素则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中个体的每一环节、每一局部的操作得当并不意味着不出现系统性的错误。一般认为,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存在之前提在于由于金融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效应即混沌效应,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健运行并不能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健和有效,即微观审慎性的总和不等于宏观审慎性。27正如雷曼前总裁富尔德在国会作证中所说的,在整个过程中公司决策都是正确的,而且美国相关的监管机构也是知晓的,无人认为是有问题的。但尽管作为“微观之个体雷曼”的决策是正确的,金融之宏观整体却病入膏肓了。     根据博弈论,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现象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发生,必须依赖合理制度安排。就中国目前来看,国务院应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本质是宏观流动性管理,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不违背,二者具有互补性。中央银行应关注重要系统性金融机构的规模、杠杆使用情况、对短期融资的依赖程度及该机构作为企业及政府信贷和流动性来源的地位。中央银行应结合巴塞尔最新资本协议的规定重点关注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充足状况、流动性、杠杆率高低、拨付规则、会计标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情况等等。     (三)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金融机构治理之完善     内部控制是指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金融机构运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益性,为财务和管理报告的可靠性,为遵循监管要求提供合理保障而制定的政策、程序和流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有助于保护增进股东利益,降低未预期损失和声誉受损的可能性。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1)金融机构应具备经其董事会批准的全面和良好的政策,     来对其业务活动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风险进行审慎管理。(2)金融机构应建立用以实施其政策的适当程序和流程,并将其写入程序手册。(3)应有充分的系统来监测对于确立的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违背政策和程序的情形应由有关方面进行独立的调查、报告和处理。(4)金融机构应确保充分的职责分离,以防范未授权交易、欺诈行为、为个人获利、为隐瞒异常情况或财务损失而操纵数据等的风险。应有流程防止任何一名职员处理整个交易过程。金融机构应定期审查关键岗位人员的责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利益冲突,并确保对职责分离的适当性进行独立的检查。(5)金融机构应建立与其结构及营运综合化程度相匹配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应声明金融机构的道德价值观,并规定员工在履行职责时应遵循的指引。行为准则应涵盖诸如接受礼品和招待、利益冲突、信息保密、个人投资的披露及限制等方面。(6)审计。审计人员应定期审计风险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审计委员会应被赋予权利深化内部审计计划,评价审计人员的绩效,决定审计人员的报酬,并评估高级管理层是否迅速地纠正审计所发现的问题。     外部监管应致力于在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外部监管对经营者的约束。因此,要实现由行政性管制向市场化监管的转变,以市场激励为基础、法律法规为手段,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来增加金融机构的透明度,使被监管者主动适应各项合规要求。规制的核心是定期评审其风险管理模型和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建立严格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制度。     (四)反监管:构建对监管者之“监管”制度     根据规制俘获理念,监管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集团俘获,使得监管者做出有利于被监管者的制度安排,从而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利益集团与分散的消费者相比更有能力左右监管者的行为,监管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利益集团对管制的需要。监管机构本身也由人构成,具备“经济人”的特质,他们的行为受到各种激励机制的影响。监管者的利益在一定     程度上与公众利益相左,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监管达不到最优的状态。因此,必须构建对监管者的“监管”制度:首先,建立监管主体的声誉机制。完善监管主体的信息披露制度,实施对监管主体欺诈行为的处罚机制,从而使监管主体意识到声誉对其利益的重要性及为声誉损害所付出的高昂机会成本。其次,构建监管激励机制。监管主体本身应建立对内部监管人员的考评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激励机制,构建多元的报酬体系,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再次,监管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内容、程序。只有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执法结果。同时监管执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最后,应强化监管执法监督,建立问责制度。     (五)民间金融与影子银行:一个被忽略的监管盲点     伴随欧债危机的恶化、信贷政策的持续收紧以及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正在遭遇普遍的生存危机。又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形形色色的民间金融。据估计,中国仅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就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若扩展至全国,规模恐怕更是天文数字。现今由于法律对民间金融没有完善的监管与规范体系,存在监管盲区。浙江省温州、台州等地老板出现“逃亡”,甚至自杀现象,民间金融已进入风险高发期。     2011年5月中旬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在论坛上表示,“影子银行在2010年的存量贷款是20万亿元,占全球GDP的13。28 由于没有丰富的资本金,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进行不透明的场外交易。其游离于现有监管视野之外,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规范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必须完善制度供给,将各种可能引致系统性风险的现象和行为纳入监控视野,以防患于未然。首先应打破金融垄断,优化制度环境,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比如大力扶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其次,健全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检测、识别机制和监督机制,落实监管部门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职责。再次,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特别是要害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防范道德风险,强化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提高员工合规作业的自觉性。最后,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基于我国国情应构建央行牵头监管、地方协同监管、社会中介独立监管、行业自律监管的多层次立体型监管格局,从而避免监管竞争、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问题,保障民间金融与影子银行的规范运营与有序健康发展。          杨松,单位为辽宁大学法学院。张永亮,单位为辽宁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新自由主义学说主要指自由市场学派、极端资本主义和过度贪婪等主宰当代的正统经济学思想。其政策处方源于“无监管的市场更优越”理论,其主张体现在“有效市场假设”上,其最极的观点认定金融市场价格同股票市场价格一样,已经涵盖了所有现存信息,因此,它代表着最佳的资产价格估值。     2廖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载《金融研究》2008年第6期,第71页。     3罗培新:《美国新自由义主金融监管路径失败的背后——以美国证券监管失利的法律与政治成因为分析视角》,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86页。     4Thomas Lee Hazen, Disparate Regulatory Schemes for Parallel Activities Securities Regulation, Derivatives Regulation, Gambling and Insurance Annual Review of Banking & Financial Law, 2005.     5陆克文:《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变革》,载《中国金融》2009年第6期,第30-31页。     6斯蒂格利茨:《2007-2008金融危机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载《东方早报》2008年9月27日。     7格林斯潘于1987年8月至2006年1月担任美联储主席,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忠实执行者。他2008年10月23日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自己的理论观点有误,现代风险管理的“整个理论系统”已经崩溃。美国国会监督与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沃克斯曼(Henry Waxman)当时追问格林斯潘:“换言之,你现在发现你对世界所持的观点、你的理论并不正确,它是行不通的,对吗?”格林斯潘答道:“不错,正是这样。”这位曾被称为“模棱两可大师”的这句“我错了”很快传遍了世界。     8杨松、魏晓东:《次贷危机后对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思考》,载《法学》2010年第5期,第37页。     9SEC Annual Report.1,159(2000);SEC Annual Report.1,9(2008).     10SEC,Fiscal Year 2009 Congressional Justification,at 5(Feb.2008).     11转引自罗培新:《美国新自由义主金融监管路径失败的背后——以美国证券监管失利的法律与政治成因为分析视角》,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92页。     12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851,访问时间:2011年11月15日。     13同注11,第85页。     14张?础⒙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第54页;沈建光:《关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的一些思考》,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9期,第44页。     15张?础⒙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第54页。     16巴曙松、吴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评析》,载《西部论丛》2010年第8期,第56页。     17祁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历程、内容、影响和借鉴》,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9期,第37页。     18同注15,第62页。     19丁志杰:《谨防陷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启示的误区》,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9期,第47页。     20同注17。     21尹振涛:《序幕拉开,任务尤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评析》,载《中国金融》2010年第16期,第43-44页。     22伏军:《论银行“太大不能倒”原则——兼评美国 》,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1期,第202页。     23王光宇:《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与启示——以欧美金融监管改革为例》,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40页。     24杨松:《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法律思考》,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44页。     251998-2002年5年的信贷增长只有6万多亿元,而2003-2007年的信贷增长就达到14万多亿元,比前5年增长一倍以上。但是2008年后,特别是从2008年11月份到2010年12月份在26个月里,其信贷增长达到19万多亿元,是1998-2002年年均增长的6倍多。     26http://www.cnr.cn/allnews/201012/t20101201_507404685.html,访问日期:2011年7月20日。     27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载《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3页。     28http://www.zgjrw.com/News/2011722/home/210301333001.shtml,访问日期:2011年9月13日。         进入专题: 新自由主义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制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34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法学杂志》2012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相同主题阅读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胡乐明 刘志明 余斌: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西方新自由主义 景思江: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王勇:警惕危险的政策组合 宗寒: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 王平:资本主义批评资本主义 刘少杰:如何对待市场、政府和社会的权力关系 王立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李建伟: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复苏特点 朱安东:伯克利黑帮与印尼40年新自由主义经济实践透析 李君如: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中国的制度优势 夏珊珊: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的理论解析 邱震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 弗朗西斯·福山:金融危机这一大悲剧被浪费了 陈先奎:要督促美国解放思想 黄宗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 加布里尔:金融危机时代的民主和正义 汪晖:上升期的矛盾、体系性危机与变革方向 邵长毅 范瑾 邵丽:反思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教训 孙峰:西方两大主流经济思潮的本质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