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狙击丰田——美国打响新一轮产业战

作者:白益民 | 评论(1) | 标签:财经看点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日美汽车史就是一场产业战争史,每一次日本汽车产业触动美国核心利益时,美国都会“有规律地”发起舆论攻击战、贸易保护战或产业战争,屡试不爽。

《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 白益民

2009年7月,日本主要8家汽车生产厂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6.6%的历史最高纪录,首次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厂商。

兴奋之余,丰田章男表示:“我们其实非常担心,日系厂商对于美国汽车市场的过度蚕食会引发市场之外的贸易纠纷。”

不过半年光景,丰田章男当初的担心一语成谶。

从2010年1月下旬开始,丰田“召回门”从最初的售后服务,到2月下旬美国司法部介入调查,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洛杉矶办公室二纸传票,使得2月17日下午还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本人无意出席听证会的丰田章男,7天后出现在美国国会,面对议员们的凌厉质询。

丰田“召回门”前传:哥伦比亚(CBS)“丰田入侵”

底特律, 2009年“全美最悲惨城市”(《福布斯》评选),曾经的世界汽车工业之都,也是美日“汽车战争”的主战场。

上世纪80年代,底特律汽车工人挥舞大棒砸向日本汽车的一幕,至今仍深刻地被人们记忆着。那时,在美国街上跑的车中,4辆中就有一辆是日本车。

20世纪70年代,围绕着日本小型汽车的跃进,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1979年12月,泛美汽车工会(AW)的副列渣会长揭开了批判日本的序幕。他指出,要么限制日本汽车的出口,要么选择在当地生产的办法。嗣后,各行业、议会、政府内部抨击进口日本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美国众议院支(收)入委员会贸易分组委员会及参众两院经济合同委员会上,举行了公开报告会。通过这样的活动表明美国政府的正式见解。

1980年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了一个“丰田入侵”的新闻特别节目,把底特律的停滞和丰田的繁荣兴旺做了详细的对比报道,节目以大量篇幅描绘了美国工厂的悲惨景象,并感叹道:“底特律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同年夏天,当25万美国工人被裁减时,CBS又连续推出美日对比节目,报道日本经济的繁荣,讲述美国经济一片萧条的悲惨故事,这些节目在美国民众中引发了强烈的危机感。

面对以丰田汽车公司为首的大举进攻,已连续两年严重亏损的克莱斯勒总裁艾尔卡克和福特董事长卡德维尔商量出一计:借美国媒体和美国工会造起的舆论声势,克莱斯勒和福特两家公司联合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对日本提出反倾销诉讼,指控“丰田向美国市场倾销汽车”。

面对反倾销指控,日本通产省组织了律师团去应诉。日本律师以大量资料和数据表明:美国汽车产业的停滞,并非因为大量进口日本汽车所致,而是由于美国汽车公司对于汽车市场上偏好小型车的快速变化未能及时反应过来所致。再说,“石油危机”是偶然发生的事,以前市场旺销大中型轿车时,日本汽车制造商也没到处去告状。一通说辞合情合理,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意日本通产省的说法,驳回了克莱斯勒和福特对日本的反倾销指控。

但是事情并未结束,以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和避免失业为由,美国国内要求限制日本汽车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国会也准备提出新法案:将日本汽车的进口量限制在150万辆水平。

日本朝野为之震动,一旦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法案,日本汽车产业将遭受严重打击。更麻烦的是,欧洲各国也可能起而效仿。日本首相铃木亲自出面调解。他一方面措辞谨慎地向卡特政府表示:此事的发生日本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铃木要求日本的汽车厂商发扬“团队精神”,无论如何作出些让步,以避免贸易战的发生。时任丰田公司社长丰田英二对此十分不平地说:“我们成了美国企业不景气的替罪羊!”

日方的谈判代表是日本通产省高级官僚天谷直弘,早在70年代,天谷就意识到,如果日本汽车保持10%的美国市场份额,可能相安无事;如果这个数字增长到20%,美国就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反应;而现在已达到了30%,美国陷入了工业危机之中。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使用201条款的保护。几位来自美国中西部各州的参议员提出了一个把1981、1982、1983年出口到美国的日本汽车总数限制在160万辆的议案。议案原定在1981年5月12日的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上进行提交、讨论和修改。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日本政府在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于5月1日宣布“自愿”限制在美国市场上汽车的销售。1981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数量为168万辆,1982年限制为193万辆。

该协议使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厂商都受到了损失,极大地限制了各公司的生产能力。美国汽车公司却从中受益不浅。以通用为例,1983年盈利37亿美元,1984年盈利47亿美元。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在1987年前,自愿限制对日本的汽车出口一直是有约束力的。但日本人也自有对策,此后,日本公司开始在美国境内生产汽车,美国从日本的进口自然下降,实际进口逐渐低于限制总额。到1994年3月,美国对日本汽车的自愿出口限制就取消了。

而这一次,“召回门”事件就是发生在日本在美国境内生产的汽车上。

30年前,底特律汽车工人用大棒砸向来自海外的日本汽车,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汽车产业战;30年后,大棒再次砸到了日本汽车头上。30年斗转星移,如今挨砸的车是日裔美籍,美国政府则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成为抡棒的主角。

对比30年前后的两幕,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相同之处:同样是大背景下的美国汽车衰败,同样是美国媒体率先发起冲锋号角,只不过是将夸张对比美日两国汽车景象,换成了对事故细节的高度关注,以充分调动公众情绪。

老布什“前世”与奥巴马“今生”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日美汽车史就是一场产业战争史,每一次日本汽车产业触动美国核心利益时,美国都会“有规律地”发起舆论攻击战、贸易保护战或产业战争,屡试不爽。尤其在本国经济发生危机时,总统更会身先士卒,冲在产业战争的最前沿。

1987年10月19日美股“黑色星期一”严重地打击了美国人的信心,这次股灾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至1989年四季度美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到接近为零。里根政府留给1989年上台的布什的是沉重负担——高赤字和高国债。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美国陷入“二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

1992年1月,美国总统老布什的专机降落在了日本成田机场,底特律三大汽车老板随行。彼时美国经济低迷依旧,汽车制造业更创1982年以来的新低,失业率居高不下。布什此行扮演着“美国企业领袖”的角色,肩负两项任务:第一是催促日本开放市场,进口更多的美国产品。第二项任务是鼓励日本企业在美国能够做一个“好公民”,尤其是日本汽车制造商。

时间回到2009年,细数小布什留给奥巴马的是什么?是伊拉克战争超过3万亿美元的开销,是全球反恐超过1万亿美元的开支,是次贷危机2万美元的黑洞,是美国国债以及汽车业的烂摊子。

历史就是这么偶合,2009年1月20日,就在这个奥巴马“登基”日子,丰田第一次登上了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业宝座。

此时美国的汽车业是个什么状况?2009年6月1日,百年老店通用汽车宣告申请破产保护。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公司把优质资产重组到新通用公司之下。而在新通用公司中,美国财政部占有72.5%股份,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股份占17.5%。新通用成了不折不扣的“国企”。

“美国汽车绝不做老二。”这是在美国汽车工会强力支持下坐上总统宝座的奥巴马参选时的承诺。

如何发展美国汽车业?奥巴马原计划实施新能源战略,在汽车领域主攻节能车,并将此作为振兴汽车产业的战略步骤。在通用破产的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白宫明确表示:“生产环保型汽车才是通用汽车的未来。”

而在美国低油耗新车购车补贴政策中,受益最多的是销量居冠的丰田汽车,尤其是丰田旗下近30万保有量的节能型油电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此外,在这个补贴政策中,前10位车型中日本车占据7席。

此时美国的中间阶层高度关注自己支持的奥巴马政权如何解困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经营危机,并以此作为衡量奥巴马新政权的政策执行力和经济领导力的重要试金石。同时,也祈望通过新政权针对通用和克莱斯勒的拯救,由社会来检查其政权运作能力、对经济界和劳动界的领导能力。

2010年3月17日,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的每日跟踪调查结果显示,47%的美国人不认可其执政表现,46%的人表示认可。这是2009年1月奥巴马上任以来,反对者比例首次超过支持者。奥巴马就职伊始其支持率曾高达68%,随后一路下滑。盖洛普的另一项民调显示,奥巴马在环保、能源和实现国家繁荣等三大政策问题上并未交出满意答卷。其中,民众对奥巴马能源政策的预期值与现实情况之间的落差最为明显。

这怨不得奥巴马,他手中能出的牌其实所剩无几,在汽车领域,以往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对早已落地本土的日本汽车企业已失去更大意义,而本土公司开发能力的提升又需时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召回”以出人意料的震撼力,被甩上台面。

根据美国州立农业保险公司的发言人菲尔·苏普莱发给新闻媒体的电子邮件中表述,早在2004年2月,该公司就已经向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监管部门提交了报告,说明丰田汽车在行驶中会突然加速并导致事故,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任何部门的关注。

全球主要汽车产商召回记录统计显示(参见“谁是召回王?”一文),几乎每家汽车公司每年都会召回大量汽车,有的汽车公司甚至以召回“做秀”为有责任感的表示。2004年,通用汽车以一年召回2500万辆汽车创造了“召回”世界纪录,但也没见其总裁有过任何正式表示,更遑论鞠躬道歉。

但这一次,丰田却“史无前例”地一脚踏入了“召回”深渊。“社长到处跑着道歉”是过去一个月中,丰田章男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而“丰田召回门”风波伴随着他的奔波依旧愈演愈烈。

“丰田的形象恶化了很多,因为(召回)已经损害了公司的品质声誉,而这本是公司的力量之源。”三井住友银行研究中心汽车分析师Shigeru Matsumura表示。

谁能从困境中突围?事态下一步将会如何进展?

在日美较量史上,曾上演极端一幕:

1996年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因雇员从事非法证券交易而导致1100亿日元的巨额亏损,酿成臭名昭著的“大和事件”。

美国司法和金融当局立即予以强烈反应,采取了极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不仅逮捕了肇事者和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行长,而且还发布命令,限令大和银行在美国的17家分行及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在90天内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年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

丰田会重蹈大和银行覆辙吗?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一方面虽然在鸠山上台后,日本屡屡有“亲美入亚”之举,但“脱美入亚”当是双方执政者都不愿意出现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在于丰田方面的应对,尽管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丰田应对失当,致使陷入公关危机,但事实上,“功夫在盘外”的丰田也早已为自己积累了沉甸甸的政治砝码。公开报道显示,在过去5年里,丰田花费了大约2500万美元游说联邦政府,是外国汽车生产商中对政治游说投入最大的一家企业。仅在2009年,丰田就雇佣了31名联邦级游说员,并在游说美国联邦政府一项支出上就花费540万美元。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丰田还透过各州政党及政治行动委员会,每年额外向国会议员提供100万美元竞选经费。

此外,丰田在此次“召回门”愈演愈烈之时在美国大批量招工并实行两班制,这一针对美国民众最为关注的“就业率”所出的一招,也可谓正中要害,这也就难怪丰田章男到美国国会道歉之时,国会外有丰田公司的200多名美国员工举行支持丰田的游行活动,并高喊 “我们是丰田家族的成员!”

而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肯塔基、印第安纳、密西西比及亚拉巴马等7个州在内的州长公开表态,要求以公平的态度对待丰田召回事件,并斥责听证会“发展成一个由政治家驱动的奇怪场所”。美国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巴伯2月24日向《华盛顿邮报》投稿,要求美国国会必须拒绝为美国汽车企业攻击丰田汽车的诱惑。

综观日美历史上屡次产业摩擦,似乎多以美国强硬出击、日本韬光养晦而取得暂时平衡。但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日本产业的韧性慢慢崭露。美国当局能否通过此次事件,扭转奥巴马日渐下滑的民调支持?丰田能在这次事件中展示其强大的韧性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白益民的最新更新:
  • 铁矿石谈判,以中国垄断应对国际垄断 / 2010-04-02 11:54 / 评论数(1)
  • 实现中国经济国民共进退 / 2010-02-26 12:07 / 评论数(7)
  • 市场换技术不如市场换股权 / 2010-01-16 11:38 / 评论数(0)
  • 给日本制造一个真相 / 2010-01-09 11:27 / 评论数(15)
  • 宝钢带头涨价,让谁受益 / 2010-01-04 23:05 / 评论数(5)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