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

胡泳 | 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http://gcontent.oeeee.com/8/01/801272ee79cfde7f/Blog/747/29dafc.html 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胡泳专栏网络胡话 类别:其他新闻   浏览量:525   版次:AA23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8-27     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变化,即“意见领袖的民主化”。甚至可以说,在网上,凡是持续提供信息和意见的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进一步,我们还可以说,凡是有志于成为意见领袖的人,只要付出足够努力,就可能在网上成为意见领袖。     从当下中国的现实来看,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空间,“意见领袖”不是一个个而是批量产生,特别是在微博上各显其能。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分析,网络名人的批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和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     微博,作为一种后起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影响到意见领袖的作用。第一是快速化。微博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向。传统媒体都有一个新闻周期的问题,比如报纸,新闻主要以日计算;比如电视,新闻主要以小时计算;而微博几乎不受新闻周期限制,属于即时网络。在瞬间,信息即可传递出来,传统媒体无法望其项背;同时,信息量的密集程度,传统媒体也无法与之比拟。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电视研究著作《关于电视》中,曾经提出过“快思手”的概念,批评电视制造了一种“快速思维”。他认为,受收视率影响,也屈服于紧急性的压力,电视培养了一批“快思手”,他们以“固有的思想”进行论证,也正因为平庸普通,所以他们总和接受者轻易就达成了共识。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     在微博上对时政问题发表意见时,为了适应微博的速度,意见领袖被迫成为“快思手”。并且,中国处于矛盾与冲突多发的社会转型期,各种事件如走马灯般应接不暇,因而存在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驱使已负盛名的意见领袖不断对新的事态发展发表看法。由此,在微博的时间限制之内,意见领袖们能否真正深入思考,并说出一些有见地的见解,就成为一个真正的考验。     微博的第二个特点是碎片化。以前的媒体传播信息是从中心到边缘,比如说某地发生突发事件,媒体派记者前去采访,然后刊登见报,众人传阅,网络转载,首发的媒体就是这个“中心”。但现在,很多突发事件的现场恰恰可能会有微博用户,他们可以即时传递信息,也许某个此前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的人,突然就成为信息的中心,产生瞬间最大影响力。这个人未见得可称之为意见领袖,但他或她的确能在彼时彼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     在突发性事件中,通常来说,公众还是更信任长期履行信息过滤、引导职能的“领袖”类人物,因为这类意见领袖有踪迹可循,有过往形成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也有可见的专业资格。比如,如果发生了一起重大法律案件,那么,在微博上比较活跃的律师,因其责任感、正义感强,社会地位和专业程度较高,与媒体联系也比较密切,很容易成为该案件当中众望所归的意见领袖。     在事件过程中,意见领袖承担了“解码”的功能。意见领袖不仅仅传递事实,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事实加以评论和阐释,这时,微博的碎片化特性会对思维产生很大影响。在微博上传递的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内容时常杂乱无章,更有甚者,信息的真假也难以分辨,这些对意见领袖的信息加工能力、独到的观察与判断能力以及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可以说,一个不会“解码”的人不可能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微博的第三个特点是直接化。直接化,顾名思义,就是消除了中介。在这里,“消除中介”的意思不是说意见领袖的信息中介作用消失了(“意见领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某种“意见经纪人”),而是说,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具有易接近的特点。换言之,他或她应该是“粉丝”能经常接触到的。这和布尔迪厄谈到的电视上的“快思手”还有所不同。观众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专家侃侃而谈,但在现实中要想和专家发生直接接触则几乎不可能。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演化,易接近性已不再是问题。微博解除了“不在场”状态下主体间直接互动的诸多限制,使得追随者与意见领袖的“零距离对话”成为可能。     由于微博意见领袖与网民容易形成呼应,他们针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时,其观点往往影响大批粉丝和舆论走向,甚至改变公共事件在现实中的走向。这极大地增强了意见领袖的号召力。然而,与此同时,随着意见领袖越来越从幕后走向台前,完全暴露于舆论“包围圈”之中,他们也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没有遮挡的挑战。     很多意见领袖对微博的直接化特性认识不足。他们可能由于此前追随者众而保持较高的心理位势,但在传播手段一再被颠覆的情况下,如果自诩为精英者还以传统方式进行形象管理,甚至意图作秀,他们可能会遭遇被先前的追随者从“佛龛”上直接掀翻在地的命运。意见领袖在微博时代不是牢不可破的,有些时候,崇拜者转眼间就可能成为激烈的反对者。     另一方面,由于粉丝的影响,人们又容易将自身群体的代言人神化,以致形成对此一代言人无所不能、永远正确的盲目迷信,甚至用语言暴力去攻击另外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网民。还有人根据粉丝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意见领袖的高下,忘记了真理本身与人多势众无关。

阅读更多

胡泳 | Did A CCTV Anchor’s Outburst Even Matter?

http://www.chinafile.com/did-cctv-anchor%E2%80%99s-outburst-even-matter Did A CCTV Anchor’s Outburst Even Matter? Yang Rui, a host on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s (CCTV) English-language channel, called on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via Sina Weibo on May 16 to “clean out foreign trash, wipe out foreign snake heads (human smugglers), root out foreign spies, kick out foreign shrews (apparently referring to Melissa Chan, an al-Jazeera journalist who has recently been expelled from China) and to make those who demonize China shut up and fuck off.” The microblog post came amid a new surge of xenophobia in Chinese officialdom. In May, the Beiji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 launched a 100-day campaign against foreigners who have entered the country illegally or who live or work in the city illegally. China's disputes with the Philippines and Vietnam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een fanning nationalism, with the   Global Times , a populist Chinese tabloid, urging the country to plunge into war.

阅读更多

胡泳 | Godwin’s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ttp://www.chinafile.com/godwin%E2%80%99s-law-chinese-characteristics Godwin’s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y Are Online Debates Always Abou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winter writer-blogger-race car-driver Han Han found himself facing charges of plagiarism from celebrated fraud-buster Fang Zhouzi. Both Han and Fang have huge followings among China’s microbloggers. And their personal disagreement soon exploded into a chaotic on-line battle among different camps of intellectuals. One striking phenomenon in the battle between Han Han and Fang Zhouzi is that the two opposing camps are using the same labels to describe and condemn each other.

阅读更多

胡泳 | Anxiety’s Remote Control

http://www.chinafile.com/anxiety%E2%80%99s-remote-control Anxiety’s Remote Control What’s Behind the Latest Crackdown on Chinese Televis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gency that English speakers know as SARFT has several monikers. Its full name is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Literally translated, its Chinese name,  guangdian zongju,  is more like the “General Office for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But among netizens, it has a nickname: guangdian zong ji,  the “General Anxiety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In Chinese, the character  zong , which means “general,” also means “always.” So the nickname sounds a little bit like the “Perpetual Anxiety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Why perpetual anxiety? Because it is so anxious to ban so much of the output of the media it oversees. On Baidu, the largest search engine in China, you only need to plug “SARFT + ban” into a search box to get a sense of SARFT’s range: from forbidding foreign cartoon programs between 5:00pm and 8:00pm to forbidding the broadcast of sexual enhancement advertisements; from forbidding local satellite television from broadcasting talent contests during prime time to regulating dating and game shows; from forbidding television appearances by Internet celebrities or scandal-ridden figures,  to banning the use of “NBA” and other abbreviations of foreign terms. The Perpetual Anxiety controls everything

阅读更多

胡泳 | 官员“群交”遭网民“群殴”

http://www.dw.de/dw/article/0,,16166840,00.html 新闻报道 官员 “ 群交 ” 遭网民 “ 群殴 ”   一批疑似官员群交的照片,在中国经历了一周的 “ 媒体狂欢 ” 之后,迎来了新闻审查机构的禁令。在此过程中,公权力与私权利、法治与私力救济、官民关系、性及社会性别等诸多问题均附着其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德国之声中文网) 8 月 13 日,网传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下达最新禁令:所有网站不再跟进炒作所谓庐江不雅照事件,互动环节需迅速删除有关照片。 在这批照片中,三男三女参与群体性行为并合影留念。它们于 8 月 8 日出现在网络,发帖者声称当事人为安徽省庐江县委书记王民生和副县长蒋大彬,于是被大量复制和传播。网民们动用 ” 人肉搜索 ” ,确认了其中一名当事人为合肥学院团委副书记汪昱。 新华网 8 月 13 日发表消息称, ” 艳照门 ” 事件有了新进展。其中两名当事人、合肥学院团委副书记汪昱及其妻均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 该照片系汪昱在 2007 年 5 月参与淫乱活动所为 ” 。 事发当日,人民网发布庐江县网宣办的回应称:网上传播的关于庐江官员裸照的照片完全是使用软件拼接的。目前,他们已经报警,并保留对网上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庐江县委书记王民生表示,近期庐江县正在处理一起腐败案件,裸照事件应该与这件事有关。 8 月 9 日,合肥市外宣办发表《关于庐江县委主要负责人网上不实贴图帖文的情况通报》,通报说,不雅照片与官员不是同一人,发布此组图片的网民也已经发表道歉声明。 另外两对男女身份仍然存疑。新华网报道说, ” 汪昱本人交代照片上其他两名男子并非庐江县领导,他们也互不相识。 ” 但大多网民并不相信,提出各种质疑。诸如:既然互不相识,如何确认不是庐江县领导?既然先前称其拼接,那就等于承认头像属实。如今确认图片并非拼接,那又如何解释呢?网友 ” 维以不永伤 ” 列出的五人名单中,均为庐江县现任官员,得到很多网民的支持。 有网民认为,此事反应官方敷衍民意,撒谎成性,有不可推托的责任。腾讯网民 ” 海天一色 ” 在新闻后跟帖认为: ” 庐江县委书记和副县长也不排除是他的朋友!一个人担下所有责任,看似很英雄,其实很不负责任!那对于庐江县当初的解释,那就是瞎编乱造了!如果他的朋友的身份不被确认,就不能排除县委书记和副县长的嫌疑! ” 文化研究学者吴祚来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认为,个人的私生活涉及到性权利的问题,即便涉及到官员,如果只是家庭私生活的话,公开出来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这些官员利用权力来玩弄下属或者出入性消费场所,则另当别论。之所以大家都相信这是真的,相信这是庐江县领导的作为,因为这也是一种民意,符合大家对于官员的日常认知。 吴祚来还指出,在不雅照中一位官员被确认之后,夫妻均被 ” 双开 ”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是谁公开了一个公民的私生活?他们并非有意恶心社会,而是应该追究公布者个人和网站的责任。此事反映了很多事情的错位。 曾于 2006 年公开 ” 换偶 ” 经历,经营 ” 换偶 ” 网站而被开除公职的前女警 ” 一枝独秀 ” ,于 8 月 11 日在自己的博客贴出《庐江事件与我之比较 》一文,写道: ” 庐江事件,虽然人物我不能确定一定都是夫妻,但是看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他们自由快乐的手势,他们毫无芥蒂、毫不防备的心态,就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融洽和信任的。 “” 这件事后来演化为反腐反贪的话题,我以一个小女人比较天真的想法来看,反腐反贪可能与个人的私生活关系并不大,除非找出他们之间利用公款互相包养或者提供其他商业便利的证据,而不是拿着人家的私房照片,打出反腐的旗号。 ” 网络媒体研究学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认为此事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官员腐败的痛恨,一旦艳照加上官员就会疯狂传播。涉及到官员的问题,大家认为人肉搜索具有正当性,这是因为现实中监督官员的途径太少了,民众没有办法。但是这种监督手段从法律上说是有问题的,这反映了中国对于腐败的制度性监督的缺失,以致于大家把人肉搜索当作反腐常态甚至当作救命稻草,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此事件也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关注。《女声》电子报专题报道指出: ” 在如此不民主的制度中,超越压迫所导致的敌意谈论所有人的性解放很难,甚至可能不太真实—— ‘ 他们 ‘ 需要 ‘ 我们 ‘ 为之维权吗?抽离某些人既有的特权背景,从外部替他们向其本身依附的体制要求正直,显得有些天真或一厢情愿。 ” 同时引用网民 ” 千千和风 ” 的博客文章说, ” 网民对官员性道德的强求仍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对性的控制与监视,以及对性的污名化态度,愤愤于男性官员在性资源占有中的特权,却仍是将女性客体化;要实现性机会平等,就要开放性的多元资源,去除性别、性取向、阶级、婚姻制度等等压迫,并为所有人松绑道德。 ” 作者:方 可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