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幸福

【真理部】联合国首发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中国内地排112

国新办:《联合国首发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中国内地排112》网站不转载此条新闻,已转载的删除 。 【数字时代真理部系列:“在这里,了解祖国” “真理部”是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其下属的各省宣传部,以及国家级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明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版总署,文化部等一系列言论出版审查机构的总称。】...

阅读更多

新书推荐:《我们最幸福: 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

我们最幸福: 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 * 作者:芭芭拉.德米克 Demick, Barbara * 出版社:麦田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5-31 译者 / 黄煜文 商品语言 / 中文/繁体 ISBN /9789861207896 页数 / 384 尺寸 / 21X14.8CM 荣获「2010年英国年度图书奖」 入选「2011年美国国家书卷奖非文学决选作品」 亚马逊网站读者五颗星评等,已授权多国语言出版...

阅读更多

比较幸福学_

“当我没有鞋穿的时候觉得很不快乐,直到我看见没有脚的人。”这种蕴含着独特东方智慧的思辨方式真叫人蛋疼:你没鞋穿不冷啊?你光着脚走路不扎么?难受不难受自己不知道吗?干嘛非要看见人家没有脚的人都会high起来,那会让你变得舒服一点吗? 再想到那句“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叫大家开心一下”或“看到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之类的冷笑话,没准你就知道,快乐确实是可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而幸福也是可以通过对比来寻找坐标的。 冷暖自知哪儿行啊!必须得有坐标、有参照、知道自己在一堆人里大约处于哪个位置,这才能心安理得的幸福着。幸福不像银行存款有硬性指标,大家都掏出来比数字就可以,那么,其实它就是没标准的。哪怕统计局也参与“幸福指数”调查并且给出答案,那也是没标准的。我干嘛要相信石家庄市民幸福指数最高啊! 然后我还特怕别人说什么“中国人民信仰缺失”之类的话,这也是一种非要给你标准答案的作弊方式。干嘛非要有漫天神佛就能随时随地幸福了啊?平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舒舒服服的多好。凡事一扯上“中国人民”的大帽子,这事就扯淡了。弄得我只能小声嘟囔一句:你们知道什么叫集体人格吗? 但凡需要进行比较才能感觉幸福的群体,一定是经历了物质匮乏、资源稀缺和竞争激烈的时期,这样在过上相对温饱安全的生活之后才能油然而生优越感。当那个时代过去了之后,这种思维方式已经铭刻在DNA中,那么真正的幸福感早已从自我情绪中剥离,也演变成了生存基础和条件的比较进行时,变成由安全感演变而来的满足感。当然,我也不能说这是错的,就是觉得有点无聊而已。尤其是看到打肿脸充胖子跟人家比来比去,硬撑着到了某个指标的及格线之际就恨不得对全世界宣布自己是幸福的。那太南辕北辙了。 我以前认识几个女孩,刚开始都是欢快活泼无烦恼的,单身、有疼爱的父母、有还算体面的工作,你能说她们不幸福吗?不过当其中一个姑娘有个男友之后,烦恼就开始了。其他的人会想:我是不是没有魅力的?为什么他还不出现?所以你知道吧,哈哈,最后剩下的那个是最焦虑的:大家都有男朋友了!我多么孤独凄凉啊!非要等大家都有精彩恋情了,幸福感才会慢慢找回来。 不过“比较幸福”会贯穿人的一生,别人都有了,那我也得有!否则我不就变成俗话中那个没脚的苦逼了嘛!姑娘们到了结婚的年纪,有男友的看见人家领证的也会焦虑:我也得赶紧抓紧尘埃落定啊,要不太惨了!然后就一路这样追赶下去:人家都买房了,我借钱也得买;人家有车了,我也不能总地铁啊?虽然我不喜欢孩子,但大家都生了,我也来一个吧!最后,大家在差不多的层面相视而笑:我们是多么幸福而圆满啊!(虽然家里也许还有不靠谱的老公或不讲理的婆婆,但她们不会告诉你那些烦恼的!)但我真不明白,这种焦虑狂躁的比较和追赶的心情,真的能带来幸福和满足感吗?然后对着那些单身无房无车的姑娘,真的会有优越感吗?否则怎么总见她们语重心长的劝人结婚呢?这根本就是炫耀好吧。 男人们其实也暗自比较,寻找幸福坐标。强悍点的,就拿事业PK,你要不是个合伙人或者CEO那根本就不算“真正的生活”,一句“工蜂”就把你钉死在庸俗层。文艺一点的,就给你讲人生哲理:什么在北京年薪50万住60平米房子每天2小时上班路程时间,和丽江年收入10万住100米宅院可以对着星空发呆整晚,哪种生活方式更幸福自在。他们已经将“比较幸福学”延伸到形而上的层面了。总之,没有别人的生活进行对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过得怎么样。 可还是那句话:没穿鞋你不知道脚冷不冷啊?!对方穿名牌也好,没有脚也好,你的脚能因此暖和起来吗?——所以,也许学会生活的第一课,是先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来源:庄雅婷 链接:http://lome2000.blog.163.com/blog/static/1222277992011921112113949/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5703/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比较幸福学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10/23, 14: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晒晒你的幸福,说说那些让你毅然决定嫁给他的瞬间吧 提醒幸福 北京六旬夫妇卖房子环游世界,他们得到了幸福 幸福59厘米之小马 幸福是一种明白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幸福小提琴 (@99770) 亲!要幸福哦~亲,见到过床上的美人鱼么! (@fanjian) 幸福童话 (@99770) 幸福的预感 (@99770) 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短短十几分钟足以感动她的一生! (@ipc) 无觅

阅读更多

《洛杉矶时报》:在中国,如何衡量幸福成为热门话题

四川绵阳,每年人们都从太平桥上扔下旧衣服或硬币,以求获得幸福和健康。在当代中国,幸福是件难以琢磨的事情。   核心提示: 突然之间,幸福成了中国政客们挂在嘴边上的话语。在各地区,地方政府正拟订幸福指数并且彼此争夺“中国最幸福城市”的荣誉。   原文来源: 《洛杉矶时报》 , 2011/5/16 原文链接: http://goo.gl/IT5Ms 译者: H.F. 校对: 南山   【上海讯】 ——总的说来,你感觉幸福吗? 如果给第二次选择生命的机会,你愿意作老实的农民、辛勤的工人、无忧无虑的公务员、受人尊敬的经理、设计师、公司职员、教师、家庭主妇还是待在你现在的岗位上? 什么会让你更幸福? 对一个在半代人的时间内收入水平已经增长了五倍的国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好像是毫无道理的。但是中国人正在面对生活中一个巨大的课题:金钱不一定买得来幸福。渐渐地,他们不再问他们自己和他人“你吃了吗?”——中国传统的问候——而是“你幸福吗?” 幸福这一概念在这个国家里有点不同。它不是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宣告追求的、与生命和自由同等地位的那种“幸福”。(一个例外是革命歌曲“东方红”中的一句话,它唱道“毛主席为人民谋幸福。”) 然而突然之间,幸福成了中国政客们挂在嘴边上的话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人民的新年致辞中讲道。在三月份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幸福”这个词出现得如此频繁,以至于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宣称,“毫无疑问,‘幸福是两会的关键词’” 在各地区,地方政府正拟订幸福指数并且彼此争夺“中国最幸福城市”的荣誉。   “用汉语问‘你幸福吗’一度听起来十分怪异。但是现在谈论关于幸福话题的非常多,它几乎成为陈词滥调了。”中国出生的芝加哥大学教授 Christopher K. Hsee 这样说道。大家认为是他把幸福研究带到中国来的。 为什么中国政府忽然把幸福话题提上日程?有人嘲讽说,因为中国经济迟早会遭遇到不可避免的经济增长停滞点,所以政府官员正在寻求新的衡量成功的方法。不过 Hsee 认为,既然共产党宣扬建设“和谐社会”,那么幸福概念的提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幸福与和谐是一致的。” Hsee 说。 近期有十多个个不同的民意测验试图测量一下民众的幸福感(有些是政府机构所主持的)。不过答案和政府领导人所期望的不总是一致。 在人代会召开前夕,政府的一个信息平台——中国网( China.com.cn )调查了 1350 人,发现只有 6% 的人非常幸福,而 48% 的人感觉明显地“不幸福”(其他人属于“一般”和“不确定”。)在英文版的《中国日报》上报道了这个不幸福的调查结果,但它很快被删除了。 另一个调查的结果更为当权者拉响了警报:盖洛普公司上个月做过一个关于人们如何评价自己处境的调查,结果中国在 124 个国家中排名第 92 位。只有 12% 的中国人认为他们是“蒸蒸日上”的。这就是说中国与埃及、利比亚、也门和巴林这些国家同等。而在这些国家里,民众的不满情绪使得反抗斗争此伏彼起。丹麦排名第一,那里有 72% 的民众认为他们的生活十分美好。而美国人排名 12 ,满意程度为 59% 。 包括英国和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认为“幸福指数”只是对众多传统衡量“成功”方式的补充。但是,对中国来说这很可能更为紧迫,因为其变化十分激烈。对于研究什么能使人感到幸福的学者——学术界称之为“幸福经济学”——来说,想要在这一领域中研究某些非常困惑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完美的场所。 当大家都同样穷时,是不是更幸福些(中国 20 世纪后期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形)?当人们变得富有,但有人比其他人富的多得多时,收入不平等是不是让人们感觉不幸福? 一项基于伊斯特林悖论的研究正在中国进行。伊斯特林是一位经济学家,他在 1970 年代写道,一旦人们有了足够的钱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后,收入增加并不一定提升幸福水平。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用志愿者和电脑模拟做实验等手段,那里的研究人员正在探测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变化对幸福水平的影响。 急速的变化,即便是好的变化,也会带来不满。“面对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变化,人们都反应强烈。在我们对幸福的研究中,发现人们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领导这项研究的教授王方华(音)说。 另一种可能对中国人带来麻烦的现象是:当人们变得更加富裕后,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一新的现实,对于不如自己的认为是理所当然,对超过自己的人非常嫉妒。   “显然对钱的满足感是相对的,如果一个人今年比去年拿的薪水多,他也许不会感到幸福,”王说,“但如果他的收入比他朋友的高,那么他就会感到幸福。” 中国人的困难就在于他们的愿望常常超越了现实。   “在一个期望越来越高的时期,人们经常是不快乐的,因为他们的期望值太高了。从这些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张辉说。她负责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幸福研究,这家机构是中国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之一。该机构所做的不同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自 2005 年以来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稳定下滑。 商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是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许多接受调查的人指责腐败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造成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就中国当局而言,如果国家不能通过改革成为一个更加幸福的社会,那么个人必须得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 北京市政府上个月宣布大学将很快增加如何应对压力、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课程。课程开始是选修课,但今后可能会变为必修课。 尽管关于幸福的书籍还没有登上中国畅销书的榜单(“自助书籍在中国仅仅是教你如何变富,”张说),但是人们的兴趣却在与日俱增,幸福大师 Tal Ben-Shahar 的网上课程也非常流行。 一个 32 岁的心理学研究生 Kevin Liu 说,有许多刚兴起的公司正在训练人们如何追求幸福。他本人经营一家咨询公司。   “这种服务刚刚在中国兴起不到五年,”刘说,他的公司为企业雇员服务。“我们认为,通过训练可以让你提高自己感到幸福的能力。” 有关幸福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国内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中发现:北方人比热南方人更幸福。城市居民比农村人更幸福,但差距并不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么大。——尽管脱离农村在中国就是获得成功的一个标志。 在各种职业中,公务员是最幸福的。他们享有安全的稳定收入,而不用象在企业里那么艰辛。幸福程度处第二位的是房地产经纪人。男人最幸福的时候是 41 岁。女人最幸福的时候是 28 岁。最不幸福的人是年龄 40 到 44 岁的妇女。 40 岁的张似乎已经有了令人羡慕的生活,嫁给了一个大学老师,有一个 11 岁的儿子,一套公寓和一辆车。她以自己作为了一个例子。   “当女性到了我这个年龄段,她们的父母老了,她们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由于我们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教育的压力非常大。而且,许多中国妇女都有自己的工作,还不得不担心自己会落伍。”张说。“当我评估我自己的幸福感时 , 可能就是百分制的 85 分。我想我可以学习如何做得更好。”

阅读更多

鄢烈山:安全感尚未有 何谈幸福感

    鄢烈山:安全感尚未有 何谈幸福感 作者:鄢烈山 来源:经济观察网      现在流行谈“幸福感”,我感觉这就像尚未实现“小康”的人谈“大 同”, 陈义未免高了点。按照马斯洛人生需求五层次说,最高的是“自我实 现”, 其次是尊严感,再次是归属感;最低层次的是满足饮食男女的生理需 求,稍 高级一点是安全感。简化一点,我们可将人生需求分为求生存、安全 感和幸 福感三大层次。解决温饱需求的“生存”是指向当下的;而安全需求 指向当 下更指向今后的预期,要满足并不容易。 北京“两会”期间,十一届 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 她“很同 情(到香港去)抢购奶粉的妇女同胞”,“因为问题奶粉导致内地 消 费者缺 乏信心”,她“特别补充道:‘如果吃也吃得不安心的话,那么做 人还有什 么意思呢。’”这话说得本色,每日里为食物惶惶不安,还侈谈什 么幸福 感?去香港、日本抢奶粉,哪顾得什么中国(大陆人)的“尊严”?           我是缺乏安全感的。90年代初发表过一篇《天花板上有条缝》的意识流 小 品,说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没地震也怕房子哪天塌下来。事实证明这并非 杞 人忧天。现在走在街上,怕被醉驾车撞了;在地铁和公汽里怕有反社会的 暴 民制造同归于尽的事件;胃不好吃什么都怕感染;快退休了怕收入骤降、 物 价飞涨而老无所依;看了一些案例,也替有权的有钱的人担心,写过一篇 《2009的警醒:强权面前,谁能独全?》……      我们如何才能让获得免于恐惧的自由?      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对丰富且分配相对公平,有基本的社会安全保障体 系,没 有“饥寒起盗心”的人,尽可能少有“生不如死”或心怀怨忿“反社 会”的 人,这一点对于每个人包括富人建立安全感都非常重要。前两年我在 大街上 是不敢玩手机的,不少女孩子的手机就在路边被抢了。现在,我在马 路上 用“苹果”上网也毫不担心,因为手机那么便宜,每个民工都拥有一部 了, 谁还冒险抢你的?如果大家都比较富裕了,还用家家装铁门铁窗吗?如 果农 民工不是那么穷,怎么会为了讨要几百上千元的工资拿命跟老板拼?      也有信仰问题,进行无神论教育,宗教被取缔相当长一段时间,为谋暴 利掺 毒作假的人不怕下地狱,更不怕“司命菩萨”和“灶王爷”记过。农民 种菜 自己吃的单种,卖的菜不怕毒死城里人,这种良心大大地坏,固然与宗 教信 仰缺失有关,但并无必然联系。也就是说,有宗教信仰固然好,没有宗 教信 仰 为人正直善良也可以做到不损人利己——何况中国自古就不少既信鬼 神又 不惮害人的西门庆、王熙凤之流。      乡土社会的道德约束解体了,在城市里陌生人之间的道德自律和他律靠 什么 来实现,靠公民社会。我们的行业自律怎么样?社区自治怎么样?非政 府组 织发育怎么样?人们有了团体的归宿感、荣誉感,自然就会遵纪守法做 好 人,一个互让互助的社会,人和人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信赖,暴戾之气就 会 少很多,安全感岂能不大大增强?      温家宝说今年“两会”期间说,现在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关键是要进 行制 度和机制改革,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大意)。我觉得 他说 到了根本上,不过,他作为政府总理只说到批评和监督政府,事实上这 里 的“政府”该作广义的理解,即一切掌握公权力的机关和组织,包括党 委、 法院等等。批评和监督政府(公权力),即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法律面 前人 人平等。实现民主与法治,大家才有安全感。      为什么荼毒国人的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看看一下三鹿奶粉和最近央 视曝 光的“双汇”瘦肉精,还有之前上海闵行区的倒楼事件、胶州路大火事 件这 些案例,政府机关各个监管部门失职渎职,收费就放行,甚至本身就是 官商 一体,明知有问题还帮忙掩饰,乃至不惜动用权力打击揭露真相的媒 体,而 一些司法机关成了当地官员与奸商的家丁,滥用权力打击维权的消费 者。恶 人作恶有恃无恐,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状态 。一个正不 压邪、 善恶不分的社会,谁能有独享安全?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