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

是什么让人感觉“中国人太多”?

我经常听见一些朋友,遇到国内什么事情解决不好,就抱怨道:“没办法,中国人太多了!”正如许小年先生讽刺过的:看病难,是因为中国人太多,医生压力大;教育难,是因为国家人口多,教师压力大;住房难,是因为国家人口多,开发商压力大;肉类供应难,是因为国家人口多,猪们压力大……   说“中国人太多”,其含义就是说,中国人多导致资源供应很紧张,大量产品供给不足。但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中国人口总量不少,但因为国土面积也大,中国的人口密度在世界上并不算高,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只排第 73 位。许多发达国家,例如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和瑞士,人口密度都远高于中国。而且,我国单位国土面积的主要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处于中上行列,因此,按人均主要资源论,中国更是在世界上处在中游位置,并不短缺。从理论上说,地球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肯定有一个极限值,超过这个值人类就会过分拥挤。但在实践中,即使那些比中国人口密度大得多的国家,也还没有遭遇到这个极限。更不要说中国了。可以这么说,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许多所谓“人太多”、“资源紧张”现象,绝大部分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导致的,而不是因为真的人口太多了。   有些朋友对此始终无法相信。这些朋友常常喜欢举的,就是日本东京的例子。他们认为,论社会制度和发达水平,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国家,不能说不优越。但是东京地铁不还是那么拥挤吗?东京住房不还是那么紧张吗?原因就是因为日本人口密度太大了,是中国的 2.5 倍!这些朋友得出结论说:可见人口太多,还是造成资源短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然而,这些朋友忽视的事实是:世界上一些人口极为稀少的发达和准发达国家,同样拥有最拥挤的地铁、最拥堵的街道。 2008 年,美国《时代》杂志曾把巴西圣保罗市评为世界上交通最为拥堵的城市。以我本人亲身经历看,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但巴西每平方公里人口只有 23 人,是中国的 6 分之一,日本的 15 分之一。另一个著名例子是莫斯科。莫斯科地铁极为拥挤,每年运输 24 亿人( 2009 年数据),平均每公里地铁年运输 80 万人,在世界上仅次于东京地铁,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而俄罗斯每平方公里人口少达 8.4 人,是世界上人烟最为稀少的国家之一。我不知道如果有些中国人去了一趟圣保罗或者莫斯科,会不会发感慨说“巴西人太多了!”或者“俄罗斯人太多了!”呢?   造成“人太多”感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篇短评中无法周详讨论。只略说几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数的“人口拥挤,资源紧张”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都是在 20 世纪下半叶以后才形成的,属于所谓比较年轻的城市,或者说,是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后工业城市的特点,是以金融、管理、贸易、地产、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为城市的核心产业,而这些服务型产业,都喜欢有较高人口密度以取得规模效应。相反,早期形成的那些城市,无论是制造型城市、工业港口城市还是带有前工业色彩的自治型乡镇,它们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现在有些朋友去欧美国家,经常惊叹他们“小国寡民”一样的生活方式,错觉以为欧美都是“地广人稀”。其实美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并不小,而欧洲,我上面说过,很多国家比中国人口密度高。但我们不会发出“欧洲人太多”或“美国人太多”的感慨,乃是因为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生得比较早。美国早在 1940 年代城市化率就达到了 50% ,欧洲很多城市更是有几百年历史。大量中小城市在早期城市化时期形成,并保留到今天,大大拉低了平均的城市人口密度。另一方面,几乎所有那些在 20 世纪下半叶才开始急速城市化的国家,都出现了患有严重“城市病”的超大城市,无论这些国家人口密度是高、不高还是很低。除了前面提到的圣保罗以外,著名的还有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首尔等,包括日本东京都可以列为此类后发达的超大城市。   而另一个造成人口向中心大城市过度集中、人为加剧所谓“资源紧张”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央集权的经济制度。查阅莫斯科的人口数据就知道,在苏联成立之前,莫斯科的人口增长还是比较适度的。苏联成立后明显加速,而在二战以后的全面计划经济时期,更是人口从一百万急剧膨胀到一千万以上的关键时期。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集权经济下,中心城市的行政管理者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从中央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倾斜。因此在这些国家,更容易形成城市拥挤不堪、农村荒无人烟的两极分化景象。

Read More

孙骁骥 | 飞机票的价格因素

2011年08月12日 22:43:59   最近铁道部网站发布消息,截至7月31日,京沪高铁运营一个月以来,动车组列车平均上座率为107%。这个数字显然和乘客的普遍感受大相径庭。铁道部运输局解释说,铁路列车上座率是购票上车的旅客人数与列车定员的比率,反映列车席位利用率。也就是说,这种上座率是把沿途每一站上车的旅客数累积起来再除以座位数而得出的一个数字。笔者很难理解,这个所谓的“利用率”到底能反映什么现实问题。众所周知,实际的情况却是,京沪高铁相较开通初期“座票售罄现象”,如今“每趟都有大量余票”,二等座、一等座都出现超过70%的剩票,商务座则基本都是空凳子。     就在铁道部公布上座率的同时,自8月1日起,国航、东航、南航、深航等11家航空公司上调国内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每航段比原来增收人民币10元。换句话说,飞机票比以前更贵了。与国内相反,不少国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价格却在下调。     经济学家许小年对国内燃油费上调表示不理解: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之际,航空燃油附加费却在上涨,他认为国家发改委应该给个明确的说法。和许小年一样,很多人对国内的航空公司在这个节骨眼上调燃油费表示疑问,甚至有人怀疑,在温州动车事故之后,各大航空公司如此步调一致地上调燃油费,这是不是在利用现在人们对于铁路安全的不信任,变相涨价?据媒体报道,动车事故之后,很多乘客纷纷退票,尤其是华东沿线,飞机票的价格暴涨,有些航线的票甚至卖出全价,但是乘客并没有机票涨价而改坐火车。这让问题变得有趣起来:为什么人们一边抱怨涨价,一边又主动购买高价飞机票呢?     高铁刚投入运营时,航空与高铁为争夺客流而博弈,铁路无疑占据着价格与时间性价比的绝对优势。然而,动车事故之后,至少在短期来看,市场优势倒向了航空这一边。这个绝对的优势就是安全。因此,有一种理论诞生了:人们弃高铁不坐而改坐飞机,这是出于消费的理性选择,因为铁路虽便宜,但是安全性明显比不上飞机。因此,机票对消费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价格上涨,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但是,对于交通运输来说,安全与否这件事本身并不够成消费者选择交通工具的标准。选择乘坐飞机还是火车,唯一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价格和时间的性价比。至于安全,那原本是保险公司应该操心的事儿。而高铁撞车之后的中国,生命安全居然超越了价格与时间的性价比,能成为飞机票的价格因素之一,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按照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商品价格不仅决定于成本,更要受到消费者主观效用的影响。即是说,消费者对商品迫切需要的程度,决定着商品的价值。     作为众多商品之一的机票和火车票当然也服从于此规律。但是,经济学规律也在提醒我们,如果消费者的选择受到某种强制,那么交换也就不再是公平交换,而成了掠夺。对于掠夺,哈耶克举过一个例子:如果干旱地区的人们原先在一个价格合理,而且可以获得水源的地方居住下来,而后其他水源枯竭,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服从水源所有者的任何价格要求,这就是掠夺。同理,当旅客因为生命得不到高铁的保障而只好购买飞机票时,这无疑也构成了一种隐性的强制掠夺。     在《自由宪章》里,哈耶克把“强制”定义为“自身环境为他人所掌控,为了避免发生更糟的结果,只得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人的目的,而不是自己自主的目的。”当然,哈耶克没有言明的一个前提是,强制行为并不包括市场交换的自由行为。但问题在于,我们现在还拥有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吗?通过价格垄断把生命和掠夺捆绑起来,再把掠夺等同于公平的交换,这无疑是违背自由与常识的做法。生命需要的是敬畏,决定飞机票的价格因素里不应该有它的身影。       上一篇: 多元化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下一篇: 为什么应该废除死刑? 阅读数(7525) 评论数( 1 ) 1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Read More

许小年 |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凯恩斯主义的真相与陷阱

2011年07月13日 20:31:49   就配置资源而言,欠缺法治的市场可以比中央计划的效率还低,强势政府干预于是获得了民间的同情,但也会将经济转型引上歧途。俄罗斯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打碎旧的中央计划体制,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新的法治体系,转型之难,不在于打破旧体系,而在于建立新制度。     在欢庆纪元后第二个千禧年的到来时,谁也没有料到,迎接人类的将是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     这是怎么回事?究竟是谁之过?惊恐之余,人们纷纷翻出昔日的理论和早已被忘却的预言,试图证明人类的智慧尚未退化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东京热卖,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在纽约脱销。不同的学说受到不同人群的追捧,你、我各执一端,互指他人为肇事者,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愚蠢开脱。诸多学派之中,最为流行的,当然是凯恩斯主义。      政府——救赎者或肇事者?     当消防队员奋战在火海之中时,谁愿追究他放火的责任呢?     在“大萧条”的年代,是凯恩斯指出了市场失灵的可能性,也是凯恩斯给出了应对之方:政府增加开支,创造有效需求。这个今日天经地义的政策,70年前却是离经叛道的言论,称它为一场“革命”,毫不为过。对于凯恩斯的新理论,当时学术界莫衷一是,西方各国政府亦满腹狐疑。直到1939年,美国才开始认真研究凯恩斯的主张,也只有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规模的政府开支才具备了政治上可行性。然而经过记者和专栏作家(例如保罗·克鲁格曼)的演绎,这段历史变成了如下的版本: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受了凯恩斯的建议,于1933年推出“新政”,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大萧条”。     数据告诉我们,美国经济在1933年之后停止萎缩,失业率从25%的高位回落,但真实GDP则是在1939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而失业率在1941年才降到单位数。军备开支的直线上升的确创造了有效需求,军队的大规模征兵当然也创造了工作岗位,到底是谁结束了“大萧条”?罗斯福还是希特勒?我们只能留给历史学家去澄清。有意思的是,率先采用凯恩斯政策的是瑞典和纳粹德国,凯恩斯本人当然不愿将后者作为他的案例,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完全回避了这个最早的“凯恩斯主义国家”。     凯恩斯经济学的关键假设是“动物精神”。在亚当·斯密的世界中,已知产品和要素的价格,经济个体经过理性的计算,做出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决策。尽管并不完全否定决策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济个体可以是非理性的,例如在纯粹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和企业忽然悲观起来,对未来失去信心,消费与投资意愿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因此而陷入衰退。由于“动物精神”无逻辑可言,几乎无法对它进有意义的分析,人们无法改变而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并以此为前提,探讨应对之策。如人们所熟知,标准的凯恩斯主义对策就是政府的反向操作,增加财政开支以弥补民间需求的不足,即使不能避免衰退,亦可减少“动物精神”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当代凯恩斯主义者沿袭了“动物精神”的传统,指责“新自由主义”是这次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在“动物精神”的驱使下,华尔街贪婪逐利,金融创新过度,而政府又疏于监管,未能以其理性的“人类精神”约束华尔街的冲动,听任资产泡沫发展,终于酿成大祸。不仅如此,他们还宣称,泡沫破灭之后,具有“人类精神”的美联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超常规的市场干预挽狂澜于既倒,避免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从而避免了“大萧条”的重演。     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美联储对这次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执行了松宽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降到当时的战后最低水平,并保持低利率达两年多之久。房地产市场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泡沫,泡沫于2007年达到顶点。从2004年中起,美联储进入了加息周期,贷款利率随着基准利率节节升高。高利率增加了贷款偿还成本,最为脆弱的次级按揭市场首先拉响了警报,逾期和违约率的上升引发以次按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盛宴结束了。为什么不早不晚,在美联储减息之后形成房地产泡沫?低利率刺激了金融创新,也促使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杠杆率。金融创新过度并非源自华尔街的贪婪,华尔街何时不贪婪?银行家们不必等到2001年才集体疯狂。就引发金融危机而言,美联储低利率的作用远超华尔街的“动物精神”。如果追究罪责,美联储是首犯,华尔街充其量只是一个从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扭曲了金融市场中的最重要价格——利率,在错误的价格信号指导下,家庭过度负债,金融机构高杠杆运行,金融创新过度。     凯恩斯主义者有意无意地忽视危机的真正原因,并欢呼是美联储防止了另一场19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其实,弗里德曼在其名著《美国货币史》(与施瓦茨合作)中,令人信服地证明,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是1930年代“大萧条”的重要原因。纽约股市1929年崩盘后,市场上流动性奇缺,此时美联储不但没有增加货币供应,反而收缩广义货币达三分之一!周转发生困难的银行大批倒闭,一次股市的调整于是演变为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伯南克与格林斯潘自称是弗里德曼的学生,两人都深入研究过这段历史,想必知道2008-09年金融救援的功劳应该记在谁的名下,弗里德曼还是凯恩斯?     退一步讲,就算美联储扑灭了一场世纪之火,我们仍不能因其今日救火之功,宽恕它昨天的纵火之罪,或者因其危机时刻的称职表现,放松平时对它的制约和监管。是的,监管美联储,一个政客有意回避、世人宁愿忘却的问题。当消防队员奋战在火海之中时,谁愿追究他放火的责任呢?毕竟他是阻止火势蔓延的唯一希望。然而若不约束救火者伯南克,他就有可能变成格林斯潘第二。已有迹象表明,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正在重蹈前任主席的覆辙,在系统崩溃的危险过去之后,幻想用增发货币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当利率已无法再降时,美联储就捡起日本人屡试不灵的“数量松宽”,继续投放货币。一如日本当年的情况,当企业和家庭的财务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时,当实体经济缺少投资机会时,除了制造资产泡沫,多余流动性再无其他作用。     中外货币政策的实践说明了限制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必要性。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对于理论界长期争论的“相机抉择”还是“基于规则”,实践也给出了回答。若想用货币政策削平经济周期的波峰和波谷,央行要有超人的智慧和技巧。由于微观经济单位的调整需要时间,货币政策从执行到发挥作用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央行必须事先准确预测经济的运行,在恰当的时点上、以恰当的力度和恰当的工具操作货币政策,方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如果在时点、力度和工具上出现哪怕是很小的差错,调控的结果和初衷可能大相径庭,甚至适得其反。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用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在战后的30年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非但没有稳定美国经济,反而引起和放大了经济的周期振荡。     说来不无讽刺意味,限制央行的必要性竟来自于凯恩斯主义,央行行长也是凡夫俗子,既有普通人的理性,也有普通人时常表现出来的“动物精神”。正是在人性假设的一致性上,我们看到了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根本分歧。      凯恩斯主义的陷阱     较之个人的“动物精神”,政府的“动物精神”可以给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     凯恩斯认为企业和个人具有“动物精神”,他们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交替轮换,造成经济从景气到萧条的循环。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审时度势,带有前瞻性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反向操作,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相机抉择”。弗里德曼针锋相对,他强调预测未来经济形势和政策操作的困难,并引用数据指出,实践中的货币政策引起而不是“熨平”了经济的波动。这一实证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欲稳定经济,必先稳定货币供应。弗里德曼由此提出了货币发行的固定规则,比如说每年增加3%,或基本与GDP增长同步,禁止中央银行随意改变货币供应数量。弗里德曼虽然没有明确地将“动物精神”作为政府的属性,他对政府的“完美理性”显然充满了怀疑。     实际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最大问题还不是“动物精神”,而是其逻辑的不一致性或者非自洽性(Inconsistency)。市场弥漫着“动物精神”,政府则充满了人类理性;市场有可能失灵,政府却永不失灵;市场上的交易是有成本的,政府的政策成本为零;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却拥有充分的信息。至于目标函数,企业与个人是贪婪的,只追求一己之私利;而政府是仁慈和高尚的,以社会福利为己任。在这些假设下,不必建立数学模型,不必进行理论分析,假设已决定了结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推演背后,凯恩斯主义者证明的只是假设,以及假设的直接逻辑结果——完美的政府解救非完美的市场。     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政府的“动物精神”丝毫不亚于私人部门,中国1959年到1961年的经济历史即为一例。在“超英赶美”、“大跃进”等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下,政策制定者头脑发昏,大规模动员资源,将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对GDP之比)从1958年的15%急剧拉升到1959年的30%。政府的“动物精神”在西方亦非罕见,如上面所提到的,美联储在1930年代雪上加霜的货币紧缩,日本央行1980年代一手制造的资产泡沫,以及格林斯潘2001年之后过于松宽的货币政策,都像是“动物精神”的经典案例。     同样经不起推敲的是“政府为公”的假设。希腊政府破产,多个欧洲国家陷入债务泥潭,如果真的是在追求公众利益,就不应该有债务危机。根据正统的凯恩斯主义说法,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减税和增加开支以刺激需求,财政赤字和政府负债因此而上升;当经济转入繁荣时,财政政策反向操作,政府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财政会出现盈余。繁荣期的盈余抵消萧条期的赤字,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上,可实现财政预算的平衡。理论上听起来完美无瑕,为什么在实际执行中,各国政府都是负债累累而鲜有盈余呢?原因正是政府的自利动机。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如福利、补贴和投资等等,对选民有实惠,有助于捞到选票,政客乐此不疲。加税和减少财政开支却是不讨好的事,即使经济形势好转,也没有人愿意为长期的预算平衡而得罪选民,在政客们的眼里,自己今天的官位远比国家的未来重要得多。     如果保持逻辑的一致性,假定政府也具有“动物精神”,从上一节的讨论可知,较之个人的“动物精神”,政府的“动物精神”可以给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个人的非理性冲动是局部的,受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制约;个人必须承担自己决策失误的后果,也就是面临着“预算硬约束”。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既没有制衡,也不必对政策后果负责,即“预算软约束”,决策者们的“动物精神”随着货币政策散布到经济的各个角落,形成系统性风险。在一致性假设下比较个人与政府的“动物精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结论不再成立,为了减少经济的波动,公众应该立法规范货币政策,限制甚至禁止“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干预,中央银行更像是一个规则的执行者,而不是现在这样的政策制定者。至于货币政策规则应该是什么,泰勒法则还是弗里德曼的固定增长率?基本上是一个实证问题,理论很难提供先验的指导。      错失的不仅是结构调整良机     我们浪费了一次危机。     金融海啸危机虽使我国决策者意识到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风险,开始考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但在惊慌失措的气氛中,以及GDP挂帅的惯性作用下,政府紧急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扩张计划,即所谓的“4万亿”财政刺激和2009年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投放。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外向型企业长期从事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我们本来可以化危险为机会,通过市场化的破产、重组和兼并,淘汰陈旧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促使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但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启动之后,一切又回到了危机前的状态,而经济结构的扭曲则进一步恶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时机,我们浪费了一次危机。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不仅使结构调整更为困难,而且强势的政府干预改变了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方向。不走法律程序,不问经济效益,一大批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仓促上马。在“4万亿”的鼓舞下,各级政府纷纷推出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数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有些省份的计划投资总量竟然相当于该省几年的GDP。     借着拉动内需的声势,各级政府走向前台,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国有企业也从昔日的改革对象变成了经济的中流砥柱,凭借着政策和资金优势,大力扩张。当部委的规划代替了市场价格的导向,当宏观调控代替了微观活力,当国企的财大气粗代替了民企的创新进取,当政府的有形之手代替了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沦为一句空话。     反市场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世界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时期,特别是在大动荡和大灾难之后,例如1930年代的“大萧条”、1990年代苏联的解体,以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西方,当一场漫天大火行将毁掉大厦时,惊恐的居民将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消防队身上,为了避免灭顶之灾,人们愿意或者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个人自由和权利,让政府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扑灭大火之后,消防队并不想退出舞台,借口灾后重建以及防止悲剧的重演,他们得以保持强势的地位,继续干预社会的正常经济活动。在转型经济中,旧体制倒坍了,新体制却不能立即建立起来,经济的萎缩和社会的失序唤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政治家如俄国的普京利用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对内加紧控制经济和社会,对外高调与西方对抗,试图重回集权专制之路。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但似乎又是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必经之路。      艰难而漫长的转型     俄罗斯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打碎旧的中央计划体制,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新的法治体系,转型之难,不在于打破旧体系,而在于建立新制度。     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市场经济以自愿的交易为基础,交易即产权的交换,交易顺利完成的前提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若无产权保护,市场就有可能变成战场,抢劫和欺骗将取代互利的计算,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若想防止暴力配置资源,社会必须保护产权和保证契约的执行,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的作用是惩罚侵权者和违约者。     法律如同核武器,并不天天使用,也没有必要天天使用,法律通过威慑也就是预期违约成本阻止违约的企图,法律系统自身的公信力(Creditability)因此就格外重要。纸面上的法律条文是否严谨,立法和执法者的态度是否虔诚、承诺是否庄重,对法治的公信力没有实质性影响,决定公信力的是法律系统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公众的权利和法治意识。为了保证公正性,法律系统必须独立,既独立于政府,亦独立于公众,政府不得干预司法程序,民情舆论亦不得影响法庭判决。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法治的基础,公众要懂得依法捍卫自己的权利,抵制政府及其它社会集团对自己权利的侵犯。公众的法治意识越强,从人治到法治的社会转型就越快。     从市场经济和法治的关系看问题,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大爆炸”式改革的短期结果是产出的下降和腐败的盛行,原因不在于私有化,而在法治体系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俄罗斯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打碎旧的中央计划体制,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新的法治体系,因为新体制需要政府角色的转变以及民众观念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资产虽然私有化了,通过契约实现的自愿交易却不能立即展开,靠什么保护私有产权?靠什么保证合同的执行?新旧制度交接之际,社会出现权威真空,资产的未来看上去充满了不确定性,理性的个人和企业管理者选择出售刚分得的资产,回收现金,而不是经营这些资产。企业的设备被拆下来按件甚至按重量出售,生产能力遭到破坏,产出下降。就配置资源而言,没有法治的市场可以比中央计划的效率还低,强势政府干预于是获得了民间的同情,但也由此将经济转型引上了歧途。     俄罗斯的教训告诉我们,私有化仅仅是经济转型的起点而非终点,私有制仅仅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普京所代表的“新权威主义”可以填补旧体制留下的真空,但历史多次证明,与新权威对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危害相比,它所实现的暂时秩序和繁荣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以德意志为例,1848年的革命动摇了保守的普鲁士专制王权,1862年俾斯麦出任宰相,以铁血手段,重建国王政府的权威,并通过战争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统一的德国很快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强权,同时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1918年德国战败,孱弱的魏玛共和国内外交困,局势的动荡和经济的萧条使德意志民族再一次将希望寄托在强人身上。强人确实出现了,希特勒趁势攫取了政权,在短时间里扭转了局面,德国经济复苏,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希特勒随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德意志民族如梦方醒,痛定思痛,彻底抛弃了权威主义的“德意志道路”,转向以个人自由和权利为基础的宪政民主制度,以及适应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市场经济,至此方完成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转型。     与俄罗斯等转型经济不同,中国以保持现有社会和政治结构基本不变为前提,在经济层面上推进有限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市场发挥了配置资源的作用,私有制对创新和勤勉工作产生了强大的激励。渐进式的改革保证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稳定的环境带来稳定的预期,资产所有者选择持续经营而不是出售套现,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避免了俄罗斯式的“改革衰退”,即预期剧烈波动引起的产出收缩,中、俄之间的根本区别也正在这里。     政府作为现有规则的执行者和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发挥着更多的职能,但由于缺少制约,政府不断地延伸和扩大其职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逐渐转变成为有着自身利益诉求的规则执行者和秩序维护者,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亲自下场踢球的裁判。裁判通过管制和审批“造租”(Rent-making),然后在市场上寻租(Rent-seeking)套现。利益使然,裁判已失去了继续改革的动力,半管制半市场的现状是最理想的,深化和扩大市场化改革会削弱造租潜力,他也不想退回计划经济,因为那可能意味着失去套现的场所——将权力转化为金钱的市场。     另一方面,民众对改革的失望也日渐增加。与经济繁荣并存的是机会的严重不均,贪污腐败盛行,收入两极分化。当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4上升到接近0.5时,民众开始质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怀念共同贫穷的计划经济年代,寄希望于一个强势的政府,以压迫性的手段“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实现较为平均的收入分配。一些人当然也看到了,正是由于裁判员下场踢球,“寻租”的暴利富了一批官员和商人,造成收入分配恶化,对策应该是政府退出经济而不是更多的干预。但对策为什么没有被采纳呢?常识告诉人们,政府退出经济将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而强化政府的干预往往可收立竿见影之效。这样的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已固化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两千年中,对明君清官的期盼一直是民众生活勇气的源泉,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权利以及保护个人权利的法治,他们如此陌生,以至于习惯性地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政府。中国也遭遇了转型的内在不协调性,经济已经市场化或半市场化了,支持市场运行的制度以及作为这些制度基础的社会观念仍然停留在旧时代。     转型经济陷入一个令人尴尬、但看上去又相当稳定的纳什均衡。     无论多么稳定,这均衡注定要被打破。社会已形成多元的经济利益格局,在缺少公平的利益博弈平台和博弈规则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现存集权体制调解多元利益的冲突,若调解失败则继之以强力压制,长期积累的矛盾最终可能以极端的方式爆发。对于这类转型过程中的突变,我们要再次引用德国历史作为案例。帝国政府以“国家整体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一方面为资方平息劳工风潮,实行国内市场的关税保护,鼓励和支持大企业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提高垄断程度和垄断利润;另一方面,政府为工人建立包括医疗、工伤、福利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两面讨好的政策需要物质基础,政府必须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拿出更大的蛋糕,才能使劳资双方都感到满意。当国内市场无法支撑经济增长时,对外扩张便是唯一的出路,民族主义自然成为侵略者的堂皇旗帜。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德国的民族主义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六七十年间一直是欧洲乃至世界战争的策源地。     除了外部冲突,内部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可能引发从现有均衡的偏离。作为利益仲裁者和秩序维护者,官僚-精英阶层不仅掌握了物质与金融资源,而且拥有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他们必然要利用所有这些优势,在市场经济的三方博弈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伤害消费者和企业的权利,破坏社会公平,从而丧失自身的公信力。消费者和企业这时会要求在规则制定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要求限制政府的权力,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为了维持现有均衡,缓和消费者和企业的不满,政府同样有着强烈的发展经济的冲动,只有不断地做大蛋糕,才能在保证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后,仍有剩余分配给消费者和企业,实现“有人受益而无人受损”的帕累托改进。在政府主导的转型中,对高增长的偏好是这个体系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但政府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现有的均衡因此也不具备可持续性。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仅靠资源投入的增加无法维持经济增长,资源再多终归有限,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越大,资源消耗得越快,经济停滞或衰退的到来也就越快。     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是创新,创新带来效率的提高,在资源使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经济的增长。如熊彼得所定义的,创新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创新者在市场上敏锐地捕捉新的商业机会,以出色的想象力预见性地开发出新产品,引导消费潮流和技术潮流,等待客户与市场的承认。创新的过程充满了风险,为了激励创新,要给创新者足够的回报,为此社会必须保护创新者的知识产权,以及从知识产权获得的巨大商业利益。社会也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甚至鼓励创新者个性的张扬,允许甚至鼓励各种各样的奇想。由这些条件所决定,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而不是政府,创新的主战场只能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的办公室,创新靠的是制度而不是政策和规划。同样从这些条件可知,传统社会仅有发明而无创新,若想实现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社会转型乃必要条件。     在东方,权力至上的传统思维阻碍着公民社会的形成;在西方,民众具有“动物精神”的信念构成对公民社会的最大威胁。     无论何种理由,一旦社会分为理性的精英和愚昧的群氓两类人,精英们因血统等特质的先验高贵而获得了特殊地位,因此而主导群氓充斥的市场,市场经济就会变成具有德意志特色的国家资本主义,或者具有印尼特色的苏哈托权贵资本主义,无约束的强权代替了谦卑的“无形之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强盛与繁荣之后,几乎没有例外地陷入动荡和战乱。付出了沉重代价的群氓们不得不怀疑,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精英们是否明智和值得。     人,我说的是你、我这样的个人,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乃世间的万物之灵。抬起你的头来,重拾你的信心,不要为你的“动物精神”而丧失勇气和尊严,因为所有的人——包括那些组成政府的人——和你一样,都未彻底脱离动物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想使这个世界更美好,“全靠我们自己”。     南方周末 2011年06月23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紧缩政策不能半途而废 阅读数(1982) 评论数( 14 ) 14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Read More

许小年 | 紧缩政策不能半途而废

2011年07月19日 20:58:20   记者:李辉     来源: 中国经营报     7月6日,央行再次加息0.2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显示通胀调控压力依然巨大。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微博上对此点评,“即使加250个基点,真实利率还是负的,通胀还会继续恶化。”     就近期通胀、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许小年教授在苏州“中欧——博尔捷人力资本论坛”上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处境,面对通胀高企和经济下滑的局面,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      许小年 :我认为目前还不至于硬着陆。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会缓慢下降,会在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挣扎,如果放松货币政策保经济增长,通胀就很难控制住,如果控制通胀就要牺牲经济增长,这是非常经典的两难困境。打破两难困境,不是靠政府政策,而是跳出过去的需求管理的框架,要转到供给方,问问哪些行业还供不应求,要把那些行业开放。比如房地产,为什么房价很高,是因为供应跟不上需求,那就要放开,还有医疗卫生供不应求,要放开。金融业也是如此。      中国经营报 :我们看到央行今年以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方式,试图控制住不断高企的通胀,效果有好有坏,你认为紧缩政策是否该继续下去?      许小年 :央行此次紧缩银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现在有人在讨论是不是要重新放松,本轮的调整是不是过度了。我认为没有过度,甚至不是过度的问题,而是还没有到位。央行此前一直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控制市场流动性,而迟迟不愿加息,这是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缓解市场通胀压力,而且人为导致市场资金饥渴,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出现“双轨”现象。     从2008年开始,我们采取了适度宽松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投放大量货币以及财政资金,财政方面我们号称4万亿的投资,但是这4万亿的来龙去脉没有一个交代,我怀疑这4万亿中有很多已经货币化了。大量的货币超发所形成的物价压力,在今后三两年中都是我们政治层面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紧缩货币政策在我看来,不能够半途而废,如果半途而废让通胀起来,以后再控制就会更加困难。      中国经营报 :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甚至部分企业倒闭,经济增长下滑,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      许小年 :我们首先应该从困境产生的原因来分析,我们长期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特点就是以资金的投入,以大量的资源消耗来拉动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用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投资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没有资金的支持,再高的投资增长也都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一旦当政府收紧银根抑制通胀,马上就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经济增长速度也就下来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管理、刺激需求,要把眼光更多转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经济增长,要经济的效率,而发展模式的转变,关键是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要研究怎么样突破创新,发挥中国经济的效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数量,提高增长的质量,提高增长的效率,而不是眼睛老盯着规模,那么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为关键的一环。      中国经营报 :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许小年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和货币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是非常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小型的、民间的社区型金融机构。实际上它们都在市场上,比如所谓“地下钱庄”合法化就行了,政府还可以收税,增加就业。政府总是担心会出各种风险,比如怕出现非法集资,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承担风险的,问题在于所获得的收益和风险是否平衡。     突破困境需要不断地开放,而不是规划。中国的改革从来不是靠顶层设计,靠的是民间自发的实验,经验都是从基层来的。政府的作用是放手让下面发挥,有好的办法后,要及时通过政策、法律的方式合法化,甚至也不用引导。给市场中的新生事物合法地位,这是政府应该干的。     比如目前在政府指导下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的都不好,就是因为不让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只贷不存”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企业资本金能有多少?所谓金融就是要发挥中介作用,不仅要能贷款,也要能吸收存款,让社会闲置资金运转起来,否则就失去了金融机构的意义。       上一篇: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凯恩斯主义…   下一篇: 重回改革开放之路 阅读数(274)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Read More

许小年 | 重回改革开放之路

2011年07月21日 23:24:16   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促使中央银行收紧银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一些企业因此而破产。我们又处于典型的宏观经济政策两难困境中:紧缩银根则经济增速下滑,失业上升;不紧缩银根,则通胀抬头。在度过了最为困难的2009年和最为复杂的2010年后,我们迎来了最为纠结的2011年。     当前的通胀是过去两年货币超发的结果。2009年广义货币增长28%,GDP增长9.2%,两者相差19个百分点。2010年广义货币又增加了20%,而GDP增长10.3%,仅为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一半。多发的货币迟早要体现在价格上,不是商品价格就是资产价格,或两者同时上涨。所谓输入性通胀、天气异常不过是混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托辞,即使公众能够接受,通胀也不会因此而回落。     为避免出现恶性通胀,我们应下决心继续紧缩银根,更多地使用利率、汇率的价格手段,辅之以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手段,将过去几年间超发的货币收回来。毕竟超发货币带来的繁荣是暂时的,输血可救急于一时,不可能维持身体的长期健康,与其坐等滞胀的到来,不如抑制通胀于初发之时。     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中,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不可兼顾:要想保增长,必须容忍通胀;要想控制物价,必须牺牲增长。这个政策上的两难导致了政府的犹豫不决,以及民众和企业对紧缩的抵触。实际上,两全之计是存在的,但必须到凯恩斯经济学之外去寻找,将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需求分析转向供给,从投资、消费、出口需求转向供给仍处于短缺状态的部门。     凡价格高涨,必然是供不应求。以金融行业为例,眼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黑市利率高达50%,甚至超过100%,说明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不是因为银根紧了和资金缺乏,而是中间渠道不畅通。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国企没有资金问题,为什么各地仍在拉闸限电,为什么木材、中药材等商品的炒作依然火爆。如何将社会游资引向实体经济中的企业?放松管制,让更多的民营小型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发挥金融中介作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活跃地方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我们不差钱,差的是机构和渠道,差的是金融开放。     供不应求的另一行业是房地产,房价就是供需失衡的反映,而房地产的瓶颈制约因素又是政府垄断的土地供应。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决定当期房价的不是当期的供给和需求,而是预期的供给和需求。“18亿亩红线”已在社会上牢牢地建立了土地稀缺从而房产稀缺的预期,干预房地产的18般兵器(“国十条”和“新八条”)又大大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当期开发规模随着销售额的萎缩而减少,势必引起未来供应量的下降,调控政策强化而不是削弱了供应短缺的预期,增加而不是减少了房价上涨的压力。     保障房是否可以增加供给,扭转供不应求的局面?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以“大跃进”方式上马,保障房本身就问题重重。盖房的土地在哪里?资金在哪里?交通、商业、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谁负责提供?有无足够的建筑施工能力?怎样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房建成后如何分配?市民是否愿意去住?若不研究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仅仅简单地用行政手段把指标强压给各级政府,结果一定是弄虚作假和骚扰民众。媒体已有报道,一些地方将拆迁安置房、教师和员工宿舍算作保障房,凑数完成任务,实际并未增加有效供给;在另一些地方,政府预收了几十年的房租,以筹集建设资金。做不到的事非要承诺,画饼充饥吊起了胃口,预期一旦落空,饥饿感更加强烈。     退一步讲,即使保障房顺利建成,商品房可能会因此而更加昂贵。这是因为保障房主要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能够分流的中端和高端需求有限。由于“18亿亩红线”的硬性约束,土地供应总量是固定的,用于保障房的多了,用于商品房的必然减少。简单的算术告诉我们,保障房计划使预期商品房供应缺口扩大,会推动商品房当期价格上涨。     除了土地,对市场预期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货币政策。因加息步伐落后于通货膨胀,真实利率长期为负,通胀预期抬头,购买实物资产的需求持续旺盛。在“买比不买强”、“晚买不如早买”的心理驱使下,假证明、假离婚、个人购买转为公司购买等手法流行,严厉的行政手段也无法压制坚挺的当期需求,房价并未出现显著回落。     如果政府下决心将房地产调控进行到底,是否能够改变市场的预期?也许,但问题是调控能否进行到底?过去几次楼市调控,都因投鼠忌器,顾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而放弃。一旦政策松动,价格立即报复性反弹,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在控制通胀的总体方向下,政府似乎愿意牺牲一、两个百分点的GDP,以求房价的下降。但这次必须顾忌的“器”也不同了,地方财政可能成为新的掣肘因素。     房价的症结在于地方财政,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房价中约40%~60%为地价和各种费税,也就是地方财政收入,不解决地方财政问题,房价就是打不开的死结。     有人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财权过分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地方不得不另辟财源,土地财政应运而生。这个分析看上去有道理,但并不准确,地方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支出增长过快,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执行拉动内需的政策,各地无不大干快上,地铁、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猛增。支出超过收入,地方政府只好用卖地收入和土地抵押贷款弥补不足。请注意,用土地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这是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不仅影响卖地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规模。官方数字表明,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千多个,贷款余额8万多亿,相当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年的财政预算总收入。     房地产调控令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如果将调控进行到底,资金链条首先断裂的可能是地方政府,而不是开发商,那时怎么办?如果沿着行政干预的思路走不下去了,房地产市场的希望又在哪里?     和金融业一样,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的问题,仍然要靠改革和开放。具体而言,开放土地一级市场,增加土地供应,平抑地价和房价,彻底改变土地和房屋越来越稀缺的预期。土地的市场配置将消除土地财政,为了平衡地方预算,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不在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划分,而在政府职能的准确界定,以及公众对财政税收的监督。政府应弱化其经济功能和投资功能,裁减冗员,削减政府消费,将有限的税收收入集中在公共服务和民生上,民生项目包括了保障房的建设。换句话说,财政改革重在节流,而不是开源。政府的职能和开支若按现在的趋势扩张,再开辟多少财源也不够用。如果要节流,就必须强化纳税人的监督与制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我约束是靠不住的。     跳出凯恩斯主义的框架,从宏观政策和行政干预转向改革开放,改革财税体制,开放垄断的和被管制的行业,开放市场,创造新的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并未穷尽,是僵化的体制使我们陷入当前的两难困境。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就能够打破僵化的体制,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2011年5月29日     在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上的讲话       上一篇: 紧缩政策不能半途而废   下一篇: 三不合理 阅读数(1426) 评论数( 7 ) 7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