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1/11/21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卫报》: 艾未未面临”色情“调查,众多粉丝变身”爱裸裸“以示支持 。 Sascha Matuszak : 艾未未,准备做烈士吧 ——这位作者认为艾未未与中国政府的斗争注定要失败,因为他的支持者主要是外媒和微博,普通百姓不在乎他所争取的目标 法新社: 中国的抗议者在游行中打出反对”独裁“的标语 ——广东陆丰数千民众周一继续游行抗议非法卖地。游行过程平和,没有引发暴力事件。 路透社: 中国的藏民因绝望而不惜自焚 ——记者在道孚县采访自焚尼姑班丹曲措所在的寺庙及周边藏民。藏人普遍将自焚者视为英雄,并盼望达赖喇嘛回归 《华尔街日报》: 书面的法律与现实的法律 ——中国已实施 240 部法律, 706 部行政法规和数千种地方法规,可是现实中法律依然没有独立性,只是强迫人民服从党派政策的工具。 《华尔街日报》: 对于中国的下一位领导人而言,沉默并不一定是金 ——在接班之前,习近平刻意保持中规中矩。但这不见得是对的。 《纽约时报》: 罕见的美国意识形态输出 ——美国亚洲学会近期在北京主办的文化活动取得成功,让人难免要问为什么不多这样做? 《纽约时报》: 中国如何才能击败美国 ?——中国学者阎学通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他认为中美之间的竞争,道德水平高的一方将会获胜。 《外交学者》: 是的,中国也能拥有全球化的海军 ——作者对中国海军的战略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反驳了中国只会建立近海防御性海军的观点。 《金融时报》: 《中国官方统计数字:事实还是虚构?》书评 ——作者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越来越可靠,但是问题在于应该如何来度量一个快速变化的经济   【国际外交】 《商业周刊》: 对于奥巴马在峰会上发起关于海洋纠纷的挑战,中国力图息事宁人 《外交学者》: 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 ——对于中国在海上的武断行为,最好的策略是加强美国与亚洲盟友的军事联盟。这也是绩效比最高的策略。 《外交学者》: 面对美国重拳,中国闪避锋芒 ——奥巴马当局的对华政策变得咄咄逼人,而中国的反应却令人意外的底气不足。个中缘由令分析家捉摸不透。 法新社: 奥巴马对华取得外交胜利 ——尽管中国反对,奥巴马还是在周六成功将南海纠纷问题提到东亚峰会上讨论,为他的八天亚太行程画上胜利的句号。 东亚论坛: 中国,向我们靠拢 ——奥巴马的堪培拉宣言向世人明确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决心。然而这样的高调很可能适得其反,将中国推向对立面,而不是把它争取过来。 《纽约时报》: 欧洲寻找对中国的着力点 ——欧盟希望中国出钱相救,但又不愿放弃人权方面的要求,因此找到说服中国的论据变得颇为困难。不过,它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赫芬顿邮报: 美国的政策也是“中国制造” ——由于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加,美国新的亚洲政策以应对中国为核心。这也算是一种“中国制造”吧。 《纽约时报》: 共和党候选人和奥巴马在中国问题上找到共同点 ——中国成了美国大选中的靶子。谁当选,两国关系都会受影响。 《华盛顿邮报》: 美国海军在亚洲的下一站,将会让中国坐立不安 ——海军将在南海边上的新加坡设立基地。 《经济学人》: 中美在东南亚的巨人之舞 ——过去十年里,伊斯兰极端分子抢了中国的风头,成为美国首要目标。现在风向变了。   【经济金融】 路透社: 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告诉美国贸易代表,全球经济前景黯淡 。中国将投资重点行业以促进增长。 路透社: 中国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确认,今后五年将向战略性行业投资 10 万亿元 ,是 2008 年刺激经济方案总额的两倍半 《华尔街日报》: 热钱匆忙逃离中国 ——尽管有着贸易顺差,但十月份中国的银行外汇交易余额却是负值,这说明投机性质的外资热钱已开始离开中国。   【生活百态】 《亚洲时报》: 维吾尔人在北京生活的挑战 ——大多数维吾尔人认为其他中国人对维吾尔族的文化所知甚少,使得自己被边缘化,在北京等都市受到不公正对待。 中国见红博客: 现代中国的拜金主义 ——在中国的都市中,拜金主义风气无处不在,政府甚至要颁发规定不许买超过 18 万元的汽车,以标榜自己清廉。可是这个数字已超过多数农民 30 年的总收入。 一位刚到犹他州不久的中国移民观察到的 30 种有趣的美国现象 :(包括:下雨天,没人出门打伞;他们喝什么饮料都要加冰;陌生人见面也会笑脸相迎) Penn Olson : 新款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手机软件可能会引发争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中国实时报 艺术市场的“宠儿”们都无法避而不谈艾未未

核心提示:当代中美艺术家们――刘晓东、徐冰、Eric Fischl等――上周参加了一个小组讨论会,他们谈到了艺术市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也谈到了艾未未。 原文: Art Market 'Darlings' Can't Escape Ai Weiwei 作者:Debra Bruno 发表:2011年11月1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大白”翻译 【原文配图 图片来源:美联社 上图的T恤上方写着”失踪”,中间则盖着”找到”的印记。】 今日中国,如果不提到艾未未,你似乎就不能真正地谈论艺术。 尽管在星期五的美中艺术与文化论坛上,其小组成员已经把焦点集中于文化与贸易,但是,艾未未,这位中国最有名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的艺术家依然是无法避开的话题。 艺术家刘晓东说,艾未未”一直是个淘气的孩子”,听众们发出一阵窃笑。”我不是在开玩笑。我当初认识他的时候,他还一无所有,而那时我比他好一点。”当然,现在艾未未成了制造国际新闻的人。 “他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单纯的孩子,”刘晓东补充说。艺术家徐冰对于艾未未的评价更为简洁。”就像刘晓东说的,他不认同我的艺术方式。所以我的作品、刘晓东的作品和艾未未的作品是非常不同的。”徐冰说。 对那场小组讨论来说,这还不是唯一的令人不太舒服的时刻。这场讨论由亚洲协会和阿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赞助的美中论坛举办,参加者包括了美国人Eric Fischl 和Judith Belzer。一般说来,艺术家们不喜谈论金钱,例如他们的作品值多少钱或者这个市场可能怎样影响他们的创作灵感。但是他们其中的两人――Eric Fischl和刘晓东――被亚洲协会调解员Melissa Chiu称为”市场宠儿”。 【原文配图:Eric Fischl】 那种[钱和艺术之间的]内置冲突才是没人想碰的话题。”我已经在抗议我们不得不讨论市场这一话题,”Eric Fischl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个人都在谈论”艺术世界”,他说,然而现在话题变成了”艺术市场”。他回忆起从一代与名望财富并不相交的艺术家们何以演变至此。 当Eric Fischl自己关于纽约郊区的画作在八十年代得到追捧的时候,他自己承认说他很吃惊。 刘晓东是中国最富有的艺术家之一――他关于三峡的画作在2007年以27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的记录――对金钱上的成功,他的观点更为正面。有了资助,在发展艺术和艺术家的崭露头角方面才有可能形成正面的效果。他说,他”将试图从正面方式来看待资本。” 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中,很多人对于诸如像张晓刚、曾梵志和刘晓东一样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艺术家感到悲哀――据Artprice数据显示,这三个人的作品拍卖收入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家中排在前20名――受到感染的年轻艺术家们会把从事艺术行业当做暴富的一种方式。评论家说,这种想法在一个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看起来极为相似。 以混合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天书”为人所知的徐冰说,他和刘晓东一样,认为钱能鼓励艺术的发展。”但重要的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这一切作何反应。”他说,目标是要保护一名艺术家的完整性。 徐冰如此认为是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很巨大,而且都要因地制宜,这些作品并不容易收集。他说,很多画廊只有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才愿意展出他的作品,而且他们无法推出更多适宜售卖的作品。然后他们就可以解释说他们是”学院派”,就像他们的艺术方法里的商业元素一样。 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某种程度上紧张的关系则带来了另一个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时刻。 “我认为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的距离应该越远越好,”刘晓东说道,否则,当收藏家购买一幅作品的时候,作者就喜欢他,而当这位收藏家卖出的时候,作者则会”恨”他。他的原则是永远不要邀请一位收藏家共同进餐,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保持为”看不见的”。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关系,我想这样保持下去。”刘晓东说。 Judith Belzer说,她曾经接受过一位收藏家共进晚餐的邀请,这位收藏家购买了她的一幅画并展出了它。当她指出那幅画不是她的主要作品的时候,这位收藏家说:”我买了,这正是我喜欢的样子。” Eric Fischl也说了一个关于他的一副有些色情的作品的故事。这幅作品现在放在一名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离异男子的家中,而他正在考虑转型成为花花公子。Fischl说:”我一直认为在我的作品的面前有一个问号。但在他的住所,我看不到那个问号。” 相关阅读: W杂志 艾未未合作作品:强制失踪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德《明镜》周刊: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揭露中国监狱中的暴行

核心提示:”他们有一副金身和两副面孔。他们对中国人显示狰狞的一面,对西方显示友善的一面。” 原文: Testimony of Torture Chinese Dissident Exposes Prison Brutality 作者:Susanne Beyer 发表:2011年11月1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 图片说明:中国诗人廖亦武的书在德国热销,他本人最近也移居德国。自我放逐使他终于得以出版他的回忆录,揭示他在数年牢狱生活中承受的虐待和酷刑。这本书是对中国司法体系的极大控诉。】 老人说话时看起来镇定自若。他坐在轮椅里,一根木杖总在手边,浓密的银灰头发与过去同样地工整分开。他在谈论中国,显得对那里很熟悉,曾经去过12还是15次。他说,”我钦佩中国在1976年以来,毛泽东死去后取得的成就”。 他没有就此为止,而是继续说,虽然中国确实不是民主体制,这个国家不管怎样还是实现了经济腾飞。结果是”几乎人人都说他们现在活得比自己在任何其他时候都更好。”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他补充说,并且中共一直很”成功”。然后,他向上伸出食指,引用普鲁士国王福兰德里克大帝的一句名言:”他们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出路。” 这位92岁的老人并不是在随便什么地方烤火聊天,他也不是随便什么人。他是德国前首相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被人们尊称为这个国家的祖父。施密特说这些的时候是在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谈话节目中作为嘉宾,他的对面坐着G®πnther Jauch,德国最受尊敬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在他的身旁坐着很可能成为下一任首相的Peer Steinbr®πck。主持人没说什么,对施密特的理论没有任何回应,但很快转换了话题。而轮到Peer Steinbr®πck开口时,他只是说那种理论还”有待完善”,然后闪烁其辞地赞扬了西方式的民主法制。 节目最后,施密特的那些话没有遭到任何批评,在500万观众前,在现场观众的掌声中谢幕退场。 一个有趣的对话者 前首相在三周前的那栏节目中显然十分轻松愉快。既然他看起来还经常外出和别人见面,也许——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他能够花点时间和一位可能十分有趣的对话者聊聊:一位友善的53岁中国男人,写了今年最残酷和令人震惊的一本书,并且坚持说其中每个字描述的都是事实。 这个人是廖亦武。这本书是他将近四年中国牢狱生活的回忆。198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示威运动被血腥镇压后,他为此写了一首题为《大屠杀》的诗,并因此被捕判刑。他最近一本书的德文标题是F®πr ein Lied und hundert Lieder《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是一份来自人权践踏最无度之处的目击报告,充斥着血、尿、还有粪便。 “‘钦佩’中国?”,”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出路?”听说前首相说这些话的时候,廖亦武很吃惊。他问这些是不是施密特的原话,然后摇了摇头。 上周四,在参加了美国图书巡展后,廖亦武刚刚回到慕尼黑,以便在11月14日接受颁发给他的狱中回忆录的绍尔兄妹文学奖。他赶到慕尼黑的英国花园接受采访,到达时显得疲惫并因天冷而有些寒战。但当听到施密特说的那些话时,他突然变得非常清醒。 他说,说这些话的是害怕危及中国的贸易,但他们”给世界带来不好的想法”。如果贸易比人权和尊严更重要,”那么这就是世界的末日”。他说,任何人都不应该在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自欺欺人,”他们有一副金身和两副面孔。他们对中国人显示狰狞的一面,对西方显示友善的一面。” 多个版本 廖亦武在他的书中描绘了狰狞的那一面。他被禁止在中国国内或国外发表这本书,但是S. Fischer Verlag,一家德国出版社想在今年夏天发表它。廖的另外一本书英文版标题为《行尸走肉:中国底层的真实故事》,两年前在德国收到很好的反响。在这本书里,廖记录了他和中国的穷人以及无权无势者,厕所清洁工、农民工,以及和政治犯们的对话。 廖不得不为他的狱中回忆写了多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他唯一的一份手写版被警察没收了。第二版也是同样的结局。第三次他终于用上了电脑,保存了备份。花费了这么多年心血,廖下决心要在德国出版这本书。他在七月初从中国逃亡到德国,当月月底这本书被出版。 廖说他的出逃拯救的不仅是这本书,也包括他自己。如果他还留在中国,这本书就不可能出版。而如果这本书出版了,他就会被判刑。然后一切会再来一遍。 “开火” 廖在书中写到,入狱前他是个”浪漫派”。他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个成功的年轻诗人,有才气,但是天真并且远离政治。 【原文配图:图片说明:廖亦武在写了关于1989年的天安门血腥镇压的诗《大屠杀》之后被投入监狱四年。】 他的人生在1989年6月4日,随着天安门广场发生屠杀而就此改变。语言从他的身体流出,汇集成《大屠杀》。 开枪!开枪!开枪! 向妇女、向学生、孩子开枪! 向工人、教师、摊贩开枪! 扫射!扫射! … … 干掉鲜花、森林、校园、恋爱、和清纯的空气! 扫射!扫射!扫射! 我感觉很好,感觉很爽。 廖录制在磁带上的诗在异议者中间流传。1990年他被捕,被关押在一个看守所。”他们剃光了我的脑袋,然后扒光了我的身体。(被委派当差的囚犯)检查从我身上剥下来的衣服,一厘米一厘米地检查,然后堆在旁边。这时候他们才检查我的口腔,腋窝,脚底。当他们的头头叫我撅起屁股,非常小心地把一只竹棍插入我的肛门时,我下意识地在身体两侧握起空空的拳头,想要提起根本不在那儿的裤子” “从我不再是个婴儿之后,我就再没有这么一丝不挂地被人盯着看过。这整个过程进行了大约七分钟,可是简直比一辈子还长。他妈的,我从没想过这第一个打击就已经把我撂倒在地了。” 【原文配图:图片说明:廖亦武在写了关于1989年的天安门血腥镇压的诗《大屠杀》之后被投入监狱四年。廖亦武的诗《大屠杀》节选:开枪!开枪!开枪! 向妇女、向学生、孩子开枪!子弹让他们不知所措。】 电棍 他住的牢房靠近厕所,从那里被带到审讯室。看守用电棍打他,有的审讯一次就打了100多棍,另一次没有停顿地连续打了20多分钟。他们把他的手铐在背后,有次一连铐了23天。手铐经常被铐得太紧,他的手肿胀起来,金属嵌入皮肤。 犯人们中间存在着分明的等级。他们大约20人,被关在”比20平米大一点”(215平方英尺)的地方。地位高的犯人由地位低的服侍。有些”娱乐仆人”,长着漂亮脸蛋并且女性化的男青年,为地位高的犯人唱歌跳舞,晚上裸睡在旁边以满足他们的性欲。还有狱霸,对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毫不手软。 犯人们互相传一份所谓”菜单”,有45道”菜”,描述的是不同的酷刑。”铁盘回锅肉:先用竹签乱扎人的后背,扎出几千个洞来,然后撒上盐用布裹起来。等血结成痂后,再把布撕下来” 离开监狱时,廖亦武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人,中国的敌人。在一首诗中,他把他的”父国”描述成一个”罪犯之国”,并高呼”我希望看你进监狱,我希望你也尝尝背铐的滋味。”他质问国家是否希望”你的人民爱你就像妓女爱嫖客那般。” 不再吃土豆 写作让他恢复尊严。他不再恐惧。生活不止是活着。 【原文配图:图片说明:廖亦武担心他的朋友,中国的活动家,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目前还在狱中的刘晓波。这是2010年1月在香港支持刘晓波的一次示威。】 【原文配图:图片说明:2011年6月23日,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向记者们挥手,他当时刚刚从北京的狱中被保释。他在四月被捕,被控逃税,他的被捕引起了国际大哗。(译注:艾被捕时未被控任何明确的罪名,他不是从狱中获释,而是从秘密拘押点获释,也不是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被保释”,而是被有条件的”取保候审”。)】 即使是在慕尼黑他领奖前的日子里,即使和朋友们在一起,他也感觉怅然若失。经历了那些,他如何能感到快乐?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称,中国不会,也不应该挽救欧洲

核心提示:欧洲要中国救助不仅没有道理,中国的国内政治也不允许。 原文: World Bank President Zoellick: China Won't, And Shouldn't, Save Europe 作者:Bob Davis 发表:2011年11月1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大白”翻译 【原文配图: Robert Zoellick 图片来源:AFP/盖蒂图片社】 在其职业生涯的早些时候,世界银行总裁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是负责进行德国统一的一位美国高层官员,他对欧洲大陆当前的困境感到痛心。在他现在的工作中,他非常关注中国。 但是他并不认为中国将会拯救欧洲――中国也不应该拯救欧洲。 本周,在华盛顿举行的《华尔街日报》的首席执行官理事会会议上,他这样说道:”若是人均年收入为四万美元的欧洲要向人均年收入为四千美元的中国乞讨,”这根本没道理。 他说,中国的国内政治局势也不会允许进行这样的救助行动。 “我仅仅是在概述一个中国官员在戛纳(在本月早些时候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对我和其他人说的话,”佐利克继续说。”他说,’如果德国人都不是那么在乎的话,我为什么要担心挽救欧洲这事儿呢?'” “既然说到这里,如果欧洲能够团结一致,我才会认为其他国家愿意协助欧洲,”他补充说。”但非常讽刺的是,90年代末期间,他们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运作。”而在1997年和199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亚洲上课,教它们应该如何团结协作。 相关阅读: 德国之声: 中国应该救温州,而不是欧洲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外交學者》如何幫助中國學生――與蔣學勤商榷

核心提示:本文是Kevin Slaten,一位大學中的中國項目的負責人,針對蔣學勤曾經寫過的一篇 博文 的回復。 原文: How to Help Chinese Students 作者:Kevin Slaten 發表:2011年11月13日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揪揪A夢”翻譯 【原文配圖】 本周,”中國力量”專欄的博主蔣學勤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學生為融入美國高校的學生生活而掙扎的文章[ 譯文 ]。他將這個社會問題歸結為中國和美國文化間的根本差異――文明的沖突。這個觀點不僅有缺陷,而且他也沒有提出什麼解決方案。 蔣認為,美國學生將崛起中的中國對於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的挑戰看作是威脅,於是在校園里排斥中國學生。但是,蔣的推理方法犯了一個常見(又關鍵)的邏輯謬誤:將相關關系當成因果關系。更重要的是,他把宏觀層面的特徵歸因到微觀層面的現象。中國的確是在挑戰美國的地位,而中國學生也的確在努力全面參與到美國的高校生活中。但是僅僅是兩者同時發生不能當成它們之間就是因果關系。 這種”霸權焦慮情結”並不單純存在於美國學生的主流之中。當你問他們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的霸主地位的挑戰時,除非他們學習國際關系,大多數學生會作出一幅懵然的表情。大多數學生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即便是他們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他們也不會必然地把它關聯到具體的中國學生身上。當一個人決定是否要與誰成為朋友時,那個人的祖國的國際地位很少是一個主要因素。 中國學生要能努力才能融入美國社會的真正原因更加瑣碎。在2010和2011年,我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開發和運營了一個項目,尋求提高中國和美國大學生之間的互動。俄州大學有超過2000名的中國學生,比大多數美國大學要多,因此中國學生的這種不適應對於本大學來講不是一個小問題。通過聚焦在中國建立的一組由學生組成的有代表性的調查樣本,以及開展一些促進了中美學生融合在一起活動,我提交了一份報告給大學,討論了中美大學生間隔閡的主要因素。 我們可以把這些因素分成三個融合過程。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語言上的適應 。高等教育編年史報告和蔣學勤都提到了,中國學生的平均英文水平是首要問題。在進入美國大學之前,他們在中國的語言環境缺乏身臨其境,或者缺乏必須用英語的環境,這很難讓許多中國人能有高水平的英文競爭力,特別是會話技巧。但是,在與美國學生課內外正常交流的一年之中,他們的英文水平就會開始顯著提高。在達到更好的聽說水平之後,他們可以理解美國年輕人用俚語表達的更有深度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學業上的適應 。美國大學班級的運轉與中國的高中甚至是大學大相徑庭。在美國,討論式的課程司空見慣,而紙上作業經常要求學生們鞭策自己從頭開始研究一個問題。在許多中國的教室里,是教師講課,然後給學生布置一道非常特定的主題讓他們去寫。中國學生到了美國後,他們仍舊習慣於中國式的教育。問題的關鍵是,對美國式的適應迫使他們花更多時間學習,一般都是在圖書館或是在遠離學生們的交際之地。一年後,這些學生適應了美國的教育,但是他們也失去了在宿舍結交美國密友的最好機會。此外,他們習慣於學習,習慣於與中國學生抱團在一起。 最後一個問題是文化上的適應 。我不是在講蔣所討論的”文明的沖突”。問題的要點比那個要小。中國的高中生把他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考試復習上,特別是大學入學考試的”高考”。他們沒有大量的課外時間去交際――很少運動,沒有聚會。但是美國的高中生活是學業和社交對半分。當中國學生發現一些美國學生把他們的空閑時間花在聚會和跳舞上,想要融入就困難了。 另一個的文化上的問題是美國學生期望在社交關系中的人積極地參與以進入群體。美國有個人主義文化,如果有人不想參與到社交中,其他人會很直白地請那個人離開群體。中國人覺的突然加入他人談話是”不禮貌”的,但是美國人卻認為這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其他問題就像上述一樣,這些文化鴻溝可以通過經驗來克服。 這使我們需要考慮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畢竟,找出一個社會問題僅僅是試圖去解決它的序曲。這里有一些建議: 鼓勵中國人就讀美國的高中 。在大學入學之前讓更多的中國學生來美國,可以解決語言、學業和文化的適應問題。就讀了一年美國高中課程的在美中國大學生和那些沒有讀過美國高中的學生之間有一些很明顯的區別。在高中,課堂沒有大學的那麼緊張,但是授課方式相似。在課外,中國學生漸漸習慣美國學生社交的方式。還有,當然,他們的英文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像火箭一樣突飛猛進。 提高中國學生在學生社團組織中的參與度 。把絕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上的中國學生對於加入學生社團組織比較猶豫。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些社團組織。大學需要更積極地面向中國學生群體宣傳這些學生社團。這個通過校園里的中國學生組織可以很容易地解決。 更加細致的學生選拔 。對於會在美國式的人文氣氛中感到如魚得水的中國學生,蔣提出了一個更加有效的方法來選拔:用申請面試來測試學生創造性和獨立性思考的能力。當然,用這個方法存在一個長期性的問題,那就是歧視。難道只有中國學生才要通過面試才能入學嗎? 英文強化計划 。像《編年史》中提到的那樣,德拉瓦州大學設立了一個語言機構,為那些低於標准英文技能的學生提供機會以讓他們為典型的大學課程做准備。這類項目可以在任何大學開展。問題的焦點不應該只定格在英文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授課的風格應該像大多數人文課程一樣以討論為主。 最後,在美中國留學生的適應不是像蔣所稱的那樣是一個”定時炸彈”。它基本上不是一個關於精英們帶著對於美國負面的印象回到中國後身居要位工作的問題。蔣所知道的每個中國學生都對美國帶著悲觀的看法,而我就認識一名中國學生,在美國的教育環境里智力上和情感上都有發展,他/她結交了很多美國朋友,遇到了很多逸事。 中美文化的沖突只有在我們相信它們是不可避免時才會發生。在我們教育下一代時,自我實現意識會倍增。不管他們在哪個大陸上居住,我們應該教給我們的學生的都不是”我們的文化跟他們的是不相容的”,而是應該告訴他們如何理解和參與到對方的文化中去。這是換位思考的體現,而換位思考是所有教育的基石。 Kevin Slaten是俄亥俄州立大學中國旗艦項目的碩士學位候選人。他早先曾供事於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也在台灣作為富布賴特獎學金受領人服務過。他的作品曾在包括《外交政策》、《南華早報》和《真實清晰的世界》在內的出版物中登載過,他的博客是 kevinslaten.blogspot.com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