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1/11/15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美联社: 数百人在上海纪念火灾周年忌日 ——虽然集会带有一些政治意味,但进行得非常平和。 《卫报》: 艾未未按政府要求将 845 万滞纳金和税款转入政府指定户头 ,为申诉做好了准备。 外媒继续跟踪艾未未税款案的进展:《 纽约时报 》;《 华盛顿邮报 》; 美联社 ;《 每日电讯报 》 《卫报》: 大学里的选举挑战:是否应该面带微笑地投票 ?——方校长和许志永在北邮的选举对决 《纽约时报》: 中国的孔子和平奖授予了普京 ——其理由包括普京决定在 1999 年对车臣开战,以及他当年曾加入克格勃。 关于普京获孔子奖一事,国际媒体也有不少报道:《 外交政策 》;《 华尔街日报 》;《 卫报 》; 美联社   【国际外交】 《国家利益》: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言行帮了美国的忙 ——中国的立场并非过激,关键要看它是否将会诉诸武力。它的举动将邻国推向美国怀抱 《纽约时报》: 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充满坎坷 ——菲律宾希望中国前来投资,但是又不想放弃南沙群岛的主权,只有小心翼翼地应对中国 《纽约时报》: 随着美国的注意力转向亚洲,它看到中国无处不在的身影 ——美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被中国所削弱,需要警醒。   【经济金融】 《金融时报》:国际货币基金对中国银行所做的压力测试表明, 中国可以承受房价下跌或者汇率上升的压力 ,但是如果这两种压力还有其他因素同时出现,则难以应付。   【生活百态】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为什么北京姑娘结婚越来越晚 ?——北京现有 50 万二十多岁的女单身。她们很多是出于个人原因作出了这种选择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纽约客》阿富汗――千曲为谁而奏?

核心提示:阿富汗战争十年纪念未获得应有关注,人们却不会忘记为可以存1000首歌的iPod的问世而大肆庆祝,这怎么看也是一种讽刺。 原文: AFGHANISTAN: A THOUSAND SONGS AGO 作者:Amy Davidson 发表:2011年10月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译者”志愿编辑配图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周五的阿富汗战争十年纪念未获得应有关注,至少在阿富汗这儿没有感受到。一场始于空中打击和特种行动,继而投入了大量部队的阿富汗行动已有十年之久。有些最初策马进入阿富汗的军人还以带着兴奋感的口吻谈起战争,仿佛时光倒流。现在,那一刻已然远逝,战争仍未结束。 这一年度纪念何以低调?它并非风过无痕。哈米德・卡尔扎伊(Hamid Karzai)总统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充满了谴责(但他无需周年纪念来提供发牢骚的机会)。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感谢我们的士兵,但是接踵而至的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之死和911十年祭却有了多一些的反思空间。可是今日新闻充斥着对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追忆;和略带讽刺的诺贝尔和平奖揭晓通告。 乔布斯辞世的消息发布后,其事迹也随之一再传唱,高中时造就首部苹果电脑、首部皮克斯电影、电视直播第27届超级碗比赛的第三节发布的广告――苹果:《1984何以不是(奥威尔的)”1984″》。哦,这儿还有一个:首批入阿美军没法携带就几周后,2001年11月10日开始发售的 iPod 一代。不过,很容易猜到,下个月的iPod的十周年纪念肯定不会被忽略。它可以存一千支歌耶!但在同时,我们的人――1800名美国士兵,还有另外近1000名盟军士兵、更多更多的阿富汗平民和军人已然凋零。这让人难以理解。 昨天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上,斯坦利・马克里斯托将军(General Stanley McChrystal)表示我们的活儿可能连一半都没干完,之后十年是不是还得在这儿蹲着?他表示,起初,我们无知得”令人惊讶”。不过,他的话听着好像是说,我们已经懂得怎么在阿富汗混了,而不是要走人。他谈起了他和卡尔扎伊如何决定继续一场赫尔曼德之旅。”他们开始用火箭袭击这一地区,他甚至没有退缩……他问,我们是否应该留下?我说是。你知道,管它呢,这儿和别处地方一样,没什么不好。”麦克里斯托说着,仿佛很骄傲。 相关阅读: 译图: 丹佛邮报摄影专刊:伊战七年 (说明:因为我们停止了译图博客,这是原文。)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纽约时报》余华:叶公好龙

核心提示:”我不怀疑我们的政府真的想纪念辛亥革命,只要这些颂词仅限于装饰就好。” 原文: Fear Of Dragons 作者:余华 发表:2011年10月7 本文由独立译者”kinglee”提供初译,”译者”的志愿者为本文作了二次校对 【”译者”志愿编辑配图 图片来源:网络搜素】 北京―― 曾闻,有叶公者,好龙成癖,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当我观察中国的”辛亥百年”纪念活动时,不由得想起了这个”叶公好龙”的故事。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一系列起义。它最终颠覆了清廷,一举建立起了民主共和制;这次纪念活动已于本周一结束。政府喜欢搞这种盛大庆典,前提是这必须由它发起,并由它掌控。而一旦任何真实状况浮出水面,哪怕只显出了丝毫端倪,它就恐慌了。 结果,庆祝活动与其说展现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如说表现出了北京政府如何惧怕改变。被阉割的纪念试图分散人们的视线,而闭口不谈辛亥革命带来的脱胎换骨的影响。 “中山装”的回归便是一个例子――在西方更多的人称之为”毛式夹克”;而这种服装实则由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设计。不过这件特殊的中山装有14英尺高,扣子就有5英寸之巨。时值百年纪念,这套中山装在全国各地巡展;同时这套衣服也会递交给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供其收录。另一个例子是郑州一尊高达80英尺的石雕,雕刻的是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其基座就占了8000平方英尺的面积,会被用来作为可容纳600人开会的会议大厅。 还有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图片展,名为”中国在发展,1911-2011″。本次展览声称反映了中国在过去100年的发展轨迹,却没有”大跃进”,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天安门事件”。 也许,我们不应感到意外。中国的历史从未对民主主动敞开过大门。正如辛亥革命表明的那样,民主只有在砸开了大门之后才得以进入中国。知识界的启蒙接踵而至。1912到1927年也许打上了20世纪中国最自由时代的烙印。在那属于社会运动和言论自由的时代,百花齐放的政党和组织在社会中各展身手。而今天,所谓的八个”民主”党派,不过是共产党的帮衬而已。 早期的民国时代的自由没能持续多久。在襁褓之时,它们便遭扼杀。随着孙中山的去逝,其主张的指导纲领和分权思想也随之而去。在1911年,中国甩掉了”家天下”的帽子。但是,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之后,中国又在1949年披上了”党天下”的新装。 随着百年纪念的临近,许多中国人不禁遥想,假若那处于萌芽期的民主得以生根发芽,时至今日,中国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回想晚清的腐败,还有辛亥前夜的紧张气氛,他们看见的仿佛是今日中国的腐败和不平等的镜像。 更有甚者,在网上发出这样大胆的评论:”值此百年纪念之际,我们期待另一次彻底改变现状的革命。”北京政府意识到了危险,加之近些年来一系列社会冲突不断出现,它于是采取了强力措施避免任何有关民主或革命的讨论,不论涉及到的是席卷中东的自由浪潮,还是关于中国自身的评论。当今年春天,在北京召开”两会”的时候,政府增强了警力部署,警察们昼夜不停地在十字路口和主要商业大街巡逻。政府不惜财力,动员了75万人进行社区监视活动。 19世纪末”改良派”的核心人物梁启超曾经说过,清廷防卫动乱的措施绝对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明。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政府依然是防范公众抗议方面的集大成者。所以,我们的官员只是在表面上纪念辛亥革命。他们声称庆祝的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实则庆祝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辛亥革命的诞生之地――武汉,警察得到指示,在8月27日到10月10日之间,要加强巡逻的力度。除了几千执行巡逻任务的官兵之外,100名武警和200名配有冲锋枪的特警也被分配了巡逻任务。二十五万个摄像头不分昼夜,24小时不停地监视着每一个角落――这些都在”为百年纪念创造和谐环境”的名义下发生。 我不怀疑叶公真的爱龙,只要它们仅仅是装饰而已。我也不怀疑我们的政府真的想纪念辛亥革命,只要这些颂词仅限于装饰,或不过是让屋内显得器宇不凡就好。 余华的最新作品《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将于下月出版发行。此文由Allan Barr译自中文版。 相关阅读: 《纽约时报》余华:5月35日的精神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時代》雜志 假如中國泡沫破裂?

核心提示:如果中國這個史上最大的樓市泡沫破裂,那麼美國和世界經濟都將深受其害。 原文: What If the China Bubble Bursts? 作者:KEN MILLER 發表:2011年10月17日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翻譯並校對 【原文配圖:鬼城 內蒙古康巴什 空盪盪的街道 攝影: Michael Christopher Brown / Corbis 】 今天全世界最重要的經濟問題是什麼?其中之一當然會是歐元會否崩潰。另外一個可能是美國會不會陷入雙底衰退。而第三個問題,長遠來說是可能是最重要的問題,則是中國能否從史上最大的樓市泡沫中找到出路。 對經常聽到亞洲崛起、中國競爭力與日俱增的西方人來說,這可能聽起來奇怪。但一如美國共和黨人試圖以縮減政府開支來「餓死野獸」,中國共產黨一直嘗試壓制其經濟奇跡的核心——債務拉動的暢旺房地產市場。這本是蓄意為之,目的是使中國的經濟的重心由製造業及出口業轉為國內服務業。可是,一旦共產黨的嘗試引致樓市價值銳跌,那些收入和盈利增長和中國息息相關的跨國公司便會大受打擊,而美國也會跌入衰退。 世界有必要關注中國的增長,因為這是環球經濟的重要推動因素。在2010的環球經濟增長中,中國貢獻了19%;人們預期這個比例今年會上升至24%。中國的增長力度對美國和歐洲的復甦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美國國會里黨派有關平衡預算的激辯未已,而經濟學家就本國低增長、高失業問題的解決方法爭論也無休止的時候,中國過去數十年的繁榮則毫無障礙的又進一步。這種繁榮主要體現在房地產上。今年的上半年,中國在房地產的投資和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2.9%,而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為9%以上,這接近於鄧小平逝世後進入的「有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時代中的平均年增長率。 多數人認為在1978年一無所有的中國能夠崛興成為今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是因為廉價勞工成為了經濟引擎。誠然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廉價的資本和土地也一樣重要。多數生活節儉的中國人,除了把金錢存到息率低於通脹的銀行賬戶之外便沒多少其他選擇。這些資本後來轉移到國有企業,成為它們興建工廠、大廈,創造中國奇跡的資金來源。 但中國人很有商業頭腦。他們看到精英們低價買地,開發之後就能獲得暴利。普通人不能直接在關系網夠硬的官員通過買地賺到的不當利益之中分一杯羹,但要投資後續發展的房地產則是容許的。這樣[買了房的人]的財富也就每年增加。只要在中國待上一、兩天就能發現多數人的心思都在房地產上。單位買賣如火如荼,房地產價格在過去五年漲了三倍。 問題是這個樓市泡沫——不僅是私人住宅,連商業樓宇也包括在內——行將爆破。不論在中國哪個地方,你都會見到修建中的新機場、高速鐵路;住宅大廈空置的單位在晚上暗暗無光;道路、橋梁和隧道光鮮漂亮但使用率不足;還有新落成的、等待入住的眾多鬼城。內蒙古的康巴什就是這樣一個鬼城:一座城市需要的東西它一應俱全,連只需看圖就買樓的投資者都有了,但就像本雜志去年報導過的那樣,現在還是空空如也。那麼,中國為什麼還在興建?因為這些工程能創造就業,也讓那些和工程有關的人可以大力吸金。 就在1949年毛澤東上台之後不久,中國曾開展過一項以內需帶動增長的短暫試驗,但結果導致資金外逃,造成對向外借貸的倚賴,使得領導層惶恐不安。共產黨決定集中用國家資本來推動生產和出口。「中國製造」的廉價商品的工廠以及支持工廠的基建項目帶來了建築業的繁榮,並進而導致多餘的高樓大廈遍布全中國。 今天的問題是,這一個在過去三十年行之有效的模式已經露出疲態。為世界而生產的工廠很早之前就建成了,而亞洲一些地方的廉價商品的生產成本比中國還要低廉。投資回報持續下滑。 盡管國內多處食水不能飲用,空氣污染得不能呼吸,共產黨還是得到廣泛支持。它的宣傳機器強調共產黨為解決中國在19、20世紀受到西方的屈辱而作的努力。就連那些會抱怨個人自由和公民權利問題的知識分子,看來也都出於真誠的愛國之情附和這種說法。不幸的是,拚命增長造成的巨大壓力也開始處處展現。反對政黨濫權——很多時候是徵收土地而不給予合理賠償——的群眾抗議數字持續上升,以致政府去年沒有公布有關數字。在中國許多地區的政府設施都發生過爆炸事件,製造這些爆炸的民眾的不滿強烈到了不顧後果的程度。 北京知道是時候改弦更張了。共產黨最新的五年計划就顯示它想要從出口—建築繁榮的舊模式轉到側重對貨品和服務的內需。但一如它自己發現的那樣,這事情說易行難。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當局無力阻止廉價資本湧入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把借來的錢直接投資到房地產,又或是借給其他這麼做的人。商業精英倚靠共產黨才能成為管理階層,他們繼續安排獲得廉價資本的途徑,從而達致在增加利潤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階層地位。要是共產黨壓制熱錢流入的嘗試導致物業價值戲劇性下跌的話,結果就是觸發一場會波及美國的中國金融體系地震。 過去,國有銀行借給和政府有關的企業的貸款變成一筆巨額的不良貸款,最終不得不撇賬。在1998到2004/05年間,總共有5000億被歸類為不良貸款。官員把這些貸款轉入特別投資工具,試圖製造問題受控的表象。但因為政府是國家最大銀行的擁有者,並連帶擁有人民存款的支配權,在大銀行最終要為撇賬付出代價時,埋單的是民眾。 中國國內說另一次大規模撇賬即將來臨。如果北京是認真打算轉換經濟模式的話,再把處理這些不良貸款的成本加在市民身上會對達成目標造成嚴重障礙。家庭收入佔GDP的百分比十年來一直在下跌,假如民眾不得不繼續為救市埋單,而他們的存款又沒什麼賺頭的話,那麼即使工資上漲了,也很難說人們能拿什麼來買東西。降低商品稅是另一件政府可以做的事,最近它已經這麼做了;但除非它能夠扭轉家庭收入佔GDP比重不斷下跌的局面,否則人們是不會消費的。 困擾北京的轉換到新模式的另一個問題是,地方和省級政府對賣地收入已經上癮了。根據財政部資料,2010年的賣地總收益為5000億元,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有餘。因為省官員的晉升依據是他們的GDP增長數字,也因為賣地是地方收入的主要來源,要壓抑地方官員對建築項目的熱忱可不容易。 當然,泡沫在爆破之前都不是泡沫。就是空無一人的城市對一些人來說也不是什麼有說服力的警告,他們記得上海花了多年才建成現在欣欣向榮的浦東。樂觀的人會說,盡管這些漂亮、無處不在的新橋、新路、新隧道和新大廈目前的使用率偏低,但當需求追上來的時候,難保哪天它們正好就成為了拉動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但是,假如泡沫爆破,美國會受到嚴重影響。去年美國向中國售賣了價值920億元的貨品和服務。如果中國成功從廉價的土地及資本的模式順利轉型為更倚重內需的經濟模式的話,謝天謝地。但如果中國土地價格暴跌,原材料的需求便會減少,隨之而來的是世界商品市場以及環球貿易的交易跌入谷底。 如果這事發生了,很可能會推高西方的失業率。美國經濟目前就處於公司空有充裕資金卻不花錢、不招聘的奇怪局面。想像一下,假如那些公司害怕中國經濟放緩的話,要他們花錢招聘就更不可能了。而美國政府自2008的危機之後就已經在裁減職位,自然也無法再出手救市。 中國高級官員私底下對硬著陸頗為擔心。許多觀察者說當局不會容許經濟在2012年領導層換屆之前進入衰退。但在2008年奧運之前,人們同樣認為當局不會放任中國股票市場下滑,結果它卻下滑了。中國共產黨正試圖為它的經濟模式進行精細的新定位,說明它今後向前推進的運作方法。北京最不想見到的是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實施貿易制裁。一個較有建設性、而且體認到美中兩國坐在同一條環球經濟的大船上的方法是,美國鼓勵對華出口那些能幫助中國服務業成長的科技。美國需要一個經濟穩定增長的中國去購買它的國債、貨品和服務。 米勒(Miller)是國際交易戰略財務顧問公司Keylink 資本國際(Keylink Capital International)的決策合夥人。 相关阅读: 卡内基和平基金会:《 北京的新挑战 后危机时代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PDF] 日银评论:《 关于中国近期的房地产价格飙升 》[PDF]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2011/10/17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纽约时报》: 来自中国的照片为权力交接提供了线索 ——由于共产党一党专政,所以权力斗争都是在共产党内部完成。外人只有靠《人民日报》上的一些照片猜些端倪 中国节奏博客: 从字里行间解读达赖喇嘛 关于 继承人 问题的 讲话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分析了达赖喇嘛讲话的背景,对未来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悉尼晨锋报》: 中国的太子党们打破沉默 ——最近国内一些红二代出面指责当前中国的道德堕落。他们可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的长辈令人忌惮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中俄能源与安全关系报告 ( 56 页 PDF )——尽管中俄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喜欢强调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但它们在军火和能源方面的合作非常脆弱。本报告分析了两国间的关系现状。 《外交政策》: 打劫熊猫 ——美国总统候选人敲打中国不算新鲜,但国会拖了这么久才把中国推出来做替罪羊,让人有些意外。拉登死了,下一个目标就成了中国。 《纽约客》: 中国来信:推特可能会是“中国制造”吗? ——新浪微博宣布年底之前将发布英文版。但想要出口微博,除了软件功能以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 《纽约时报》: 两岁幼童被车碾压之后,中国人就帮助陌生人问题展开辩论—— 路人对受伤幼童的视而不见,引发了微博上的讨论热浪。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占领华尔街”运动会发展到中国吗? ——该项运动本周末扩展到了四大洲,但在中国除了有人表态支持外,却没有人用实际行动去占领什么。 中国见红博客: 西方不了解中国 ——作者总结了在探讨中国问题时经常会听到的一些老生常谈。其中最常被拿来当作借口的就是“西方不了解中国”论。 《航空周刊》: 中国在扩张其军事触角 ——中国的军事力量达到了什么程度?它的军舰已开进地中海,但这并不是威胁。构成威胁的是它在其海岸 200 英里范围内的军事部署 《环球邮报》: 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的企业王国和为之付出代价的农民们 ——记者调查了曝出财务作假丑闻的嘉汉公司如何在中国运作以及对云南地方农民造成的影响   【国际外交】 《外交学者》: 越南如何看中国 ——近几个月来,越南的反华情绪暴涨,从一些公开言论中就可以看出对中国的敌意是如何的根深蒂固。 外交关系委员会: 兰德公司关于 2025 年中印实力的对比 评估 报告 ( 129 页正文 PDF )——报告分析了 2010 至 2025 年间中印可能取得的发展成果,大量图表可摘出翻译。 《纽约时报》社论: 并不仅仅是汇率问题 ——美国参议院关于中国汇率的议案不太可能令中国改变做法。美国及盟友需要找到更好的说服中国的方式。   【经济金融】 《经济学人》: 货币政 治 :别忘了中国消费者 ——出于对进口商品的追捧和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中国消费者对华盛顿的汇率政治相当关心。 《华尔街日报》: 瞎子摸象与读懂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到底是否运行良好?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全看你的立场站在哪里。   【生活百态】 MSN 博客: 中国鲤鱼在美国不是大问题,把它们卖给中国就行了 ——中国鲤鱼在美国内河中泛滥,威胁着当地生态系统。华裔商人想出来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卖回中国 《纽约客》: 中国的“乔布斯式”创新者 ——宁波市宣布要投资打造中国的乔布斯,但中国文化难以容忍极端思维,对大胆创新可能会是个障碍 《明镜》周刊: 中国 中部 的德国鬼城 ——在上海近郊有一座按照德国风格建造的“德国城”。但是自建成后,那里几乎无人居住。 《福布斯》: 越来越多外国人到中国 谋 职 ——这一方面反应了中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同时也说明中国公司在薪水方面越来越向国际水平靠拢。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