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分化

米艾尼:中国城市有多少穷人

一个20多米高的巨大水泥罐子底部和周围住着近50户居民,居住在此的大多是水泥制品厂的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唐师傅一家住进水泥罐下已经9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能住进明亮的房子    政府扮演了“保底”角色   中国社科院报告中一个并不主要的章节,再次把城市贫民的话题撩拨了起来。这一次的话题是:中国城市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   记忆犹新的是,人们曾经辩论过是否设立贫民区、辩论过收入多少钱才算贫民、辩论过是不是该把农民工也算入城市贫民??还有每年都要发生的对城市低保制度的评判。总之,看起来对于这群身边的穷人,市民们的关注度似乎高了起来。   不过,对于扶助这群人的实践,《瞭望东方周刊》得到的答复相比之下就显出落差:中国最重要的扶贫机构,似乎都没有把他们纳入其中。   政府是一个例外,它义务性地必须保持对这个人群的保护,其代表就是城市低保制度。   显然,与乡村中数百万几乎一无所有的穷人相比,城市贫民只是相对贫困。但是,由于他们生活所在的特殊地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或将起到特别的影响。   宋迎昌,中国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室主任、此次社科院报告的副主编,以及多位一直协助政府应对城市贫困挑战的人士都预警说:虽然世界各国都存在城市贫困人口,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这一人群的态度会直接关系到一些重要的社会命题。    “三种人”   显然,中国到底有多少城市贫困人口是一个既重要、又无需过分强调的问题。根据8月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这个数字是5000万人。   宋迎昌对《瞭望东方周刊》解释说:1990年以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村贫困。目前城市贫困人口应该分为三部分人:进城农民工是典型的城市贫困人口,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是第二部分人。离开原岗位之后,他们因为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很难找到工作。   “第三部分是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被普遍称为‘蚁族’,他们的收入不能支撑日常生活。”数周来一直受到质疑的宋迎昌解释说,根据2010年第四季度公布的数据,中国进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311.1万。城市贫困人口通常是享受低保人数的2倍多,在城镇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7.5%至8%之间。   若按8%的比例计算,目前中国城镇贫困人口大约是5000万人。   乡村为城市“贡献”了大量贫困人口。“城市每年消化1000万农村人口,这部分人里有百分之八十属于贫困人口。”宋迎昌认为,农民工的迁移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人口的迁移。事实上,许多农村的殷实之家,也很难在城市相对高的物价中很好地生活。   “目前大多数有户籍的城市贫困人口,都已经进入40岁或者50岁,还有10年左右也要退休了。现在这部分人生活艰难,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他们进入退休年龄以后,总量不会增加,但是他们在城市里的影响很大。”宋迎昌认为,“对社会稳定而言,他们是敏感的一群人。”   在现有制度下,这些人其实能够享受一些援助政策,比如就业培训、贫困救助补贴、廉租房等等,“他们比外来非户籍人口处境相对好一点,但是心理仍旧不平衡。跟本地中、高收入阶层比,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是被时代抛弃了一样。”他说。   此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相当突出,导致了所谓“蚁族”。“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约50%,城市化率到达75%以上就算是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因此,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还要经过30年时间。”这位城市问题专家认为,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也要延续30年。    贫民的态度   然而,无论哪个人群都会因贫困导致对于公平问题的强烈追求。同时,他们总是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平时忍耐力很高,一旦突破底线就可能会有超乎寻常的爆发。   事实上,最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事件除了其他因素之外,还有两个特征:一是大多发生在城镇,二是参与者中多有与事件本身无直接关系的贫困人群。   一直参与民政部相关研究的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关信平分析认为,贫困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现象,同样是城市贫困人口,心态也各有不同。   在他看来,一个社会中最穷的人其实是不活跃的。靠自己能力无法摆脱贫困的这部分人,通常家里有大病或者重大残疾者,政府给他们相应的救助,他们就很感激,对政府没有太多抱怨。   但是,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旦因暂时性失业等原因,没法获得工作收入时,就容易引起对社会的复杂反应。   农民工对城市稳定的影响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北京的外来人口有700多万,占市民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人收入低,流动性强,如果不能转成市民,他们将给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带来很大麻烦。”宋迎昌认为。   相对来说,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小。但是他们都集中在大城市,存量大,且不断增长。   中国社科院报告分析指出,如果当贫困群体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长期处于无权无利、被忽视、歧视甚至遗忘时,他们改变现状的办法就可能是采取非正常行为来与其他群体抗争,若贫富矛盾激化必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城市贫困问题并不可怕,这是一个国家高速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宋迎昌说。    政府的“保底”角色   城市穷人的生活和命运能否得到改善?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政府扮演了“保底”角色。其代表就是发轫于1993年并于1997年开始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不过和所有社会保障制度一样,它从面世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各种质疑。不同的人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视角。官员与学者之间、学者与学者之间,经常出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韩克庆曾为民政部做过一个全国低保制度的评估,“结果显示,这个制度还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一个有效的制度,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他对本刊记者说。   在韩克庆看来,像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政府对于这一问题也非常为难:“贫困救助其实是无底洞,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负担。”他说,“随着城市发展,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多公共资源的投入。对这部分人,不帮助确实很困难,要帮助,政府会面临很大压力,决策起来很困难。”   而扶助人群的扩大在所难免。关信平的观点代表了许多人的意见:“我们要从低保向基本生活保障的标准迈进,也就是从救助绝对贫困人口向救助相对贫困人口迈进。提高低保的标准,我认为合理的标准是贫困救助达到总人口的5%以上,可以到7%或者8%,不要超过10%。”   这就不得不牵扯到资金的问题。   在城市低保方面,关信平说,资金筹集已经是一个很大挑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现在施行的是财政分担体制,上世纪90年代基本都是地方政府出钱,地方其实不甘愿为此买单。2002年后基本上这部分钱由中央出大半。但是这个政策没有在制度上进行明确调整,所以中央跟地方每年都是一事一议,今年多点,明年少点。”   其实,最近几年不断提高的低保标准也蕴含着一定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低保标准的权限在县、市政府手中。它虽然能够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之在制定低保标准时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状况,但也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全国2800多个县,就有2800多个标准,即便是经济条件相同的区域,低保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的官员曾分析说,这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随意调整。有些地方确定低保标准主要盯邻县,只要邻县低保标准调整了,即使当地经济状况不许可也要调整;另一种情况是该调不调。就是说物价上涨,低保标准已经不能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时,仍然从财力角度出发,不予调整低保标准。    扶贫的一处空白   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内,各大扶贫机构都遗憾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己没有城市扶贫的项目。“没有进入视野,现在国内的基金会,关于城市救助的项目非常少。”一家扶贫机构的副处长告诉本刊记者。   不论有政府背景的救助组织,还是民间NGO‘非政府组织’,都在不断启动主要针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救助项目,针对城市贫民的救助项目凤毛麟角。   “农村贫困是中国社会贫困的主体,对基金会和NGO来说,农村扶贫、地区性扶贫的目标更明确、更典型,更容易集中资源产生效果。”一直为制度设计提供咨询的关信平说。   一个原因可能是,城市企业下岗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人群也发生了很大改变。10多年前,国企改革曾经带来一批贫困人口。不过专家们认为,当时这部分城市贫困人口相对农村贫困人口而言还是强势群体:他们有一定社会能力和政治能力,现在这部分人大多数再就业了,或者已经退休。   与之相比,现在的城市穷人更为弱势,特别是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贫困人口的主力,其社会关注度就更小了。   其实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对这一人群关注最多的还是街道、社区。它们作为政府的代表,是从事社会工作的基础性平台,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都要把这一人群纳入到工作范畴之内。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缺乏社会参与的低保制度无法更有效整合社会救助信息。虽然各项优惠减免政策陆续出台,但是行政部门关注的还局限在救助政策的落实上。像从事低保管理工作的民政部门和从事其他救助的政府部门,甚至实施水、电、燃气等减免的公用事业部门,都会关注与之有关的救助政策的实施,但还做不到站在贫困家庭的立场,为其思考综合性的脱贫思路。   “需要直面城市中的穷人。”宋迎昌说,因为对他们根本无法彻底驱赶,只能使他们在城市中流窜、或在城市间徘徊,“目前一些城市把贫困人口聚集区当成毒瘤来看待,动辄拆迁整治。其实,某个阶段的有些情况下,城中村恰好解决了贫民暂时性生存问题,因为生活成本比较低。”   他说,如果运用房价这些手段使其前往郊区生活,会引发严重的贫富对峙,“那里没有工作机会,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随后他们只能失业,或者群居在中心区的地下室里,成为城市发展中被遗忘的、散发着怨气的角落。”  

阅读更多

天朝屁民大实话

天朝屁民歌 维稳的费,屁民的税。花你的钱,判你的罪。有冤先要跪,出名领导 睡。天朝屁民都是累,一党独裁不惭愧。 高干子弟 3男“晒”工资,甲曰:我月入五千,我是X大硕士;乙曰:我月入 万余,我是海归博士;丙曰:我月入百万。甲、乙大惊,急问丙是什 么学位?丙答:什么都不是,但我爹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中国富人的社交网站

P1.CN 是一家面向中国城市富裕阶层、仅接受邀请入会的社交网站,已经吸引了120万名会员。该网站的成功似乎源自一个反映着“阶级社会”的理念。 在网站首页上,为运气不好无法成为会员的用户提供的一则消息里,P1.CN 表明其目的在于将排他性作为一种美德:“P1.CN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的私人网络社区,目前只接受邀请入会的方式。因此,对于收到邀请函的少数人群,我们将给予高度关注。 只需在P1上找到5位您的好友,即可获得加入社区的机会。” 此项服务最初的客户群是通过从购物中心进行抽样而建立的,因此,最初 P1.CN的女性会员数量远多于男性。会员可以相互结识,也可以获得高端夜店和奢侈品牌商店提供的特惠。 潜在用户的月收入至少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奢侈品市场研究人员称,这是上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门槛。不过在普通会员之上,还有银牌、金牌和铂金会员。这家公司的CEO王宇表示,铂金用户“基本上都是超级富豪”。 而且,虽然在其他国家,程度较高的排他性往往与年龄相关,但P1.CN表明,中国的情况与此相反。王宇说:“金牌会员往往比铂金会员年龄更大,因为后者经常属于‘富二代’。” 他表示,中国富裕的孩子们不愿意与自己阶层之外的人交往,而且迫切地想找到其他处在类似财富水平的人。他说:“层次越高,(在P1.CN上)就越活跃。顶级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因为对这些人来说,要想找到同类真的很难。” 译者/王柯伦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贵人真贱

藏身紫禁城的“顶级私人会所”建福宫被曝光了。来宾均为“高端政商人士”,陈列着从故宫里“借”来的珍贵文物,入会须有“十亿资产”,显然,这是“贵人”的专享。若论追责,当然首先要问监守自盗之贼。不过,我们也有必要刨一刨这件荒唐事的社会土壤。   建福宫会所的出现,与中国所有冠以“豪华”、“尊荣”、“精英”、“皇家”、“王者”、“贵族”等字样的地点或产品一样,原因在于这里有太多的暴发户想要由富入贵。在一些广告词里,贵显然是比富更高的一个等级。我却认为,“富”只是一个中性词,“贵”却是一个贱词。   中国有句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长以此激励子女,老师以此激励学生。这是一句很贱的口号。人,就是人,分什么人上人、人下人?又不是在床上。一个人如果立志成为“人上人”,那么他就相当于默认自己现在是人下人。在梦中坐轿子的人,在现实中肯定是跪着的。   为什么要跪呢?有人说,因为穷。穷其实不是原因。戴奥吉尼斯是犬儒界的祖师爷,犬儒主义被许多人等同于低贱、不要脸,纯属误会。亚历山大跑去戴奥吉尼斯面前,问这个一无所有的睡大街的人:“我能为你做什么?”戴奥吉尼斯懒洋洋地回答:“站到那边去,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这怎么回是低贱呢?当然也不是高贵,他不想高贵。他既不仰人鼻息,也不想故意摆出个居高临下的姿态,他只想做个人,不高不低,不贵不贱。   既然跪着不是因为穷,那么是因为穷而欲富?试想,如果戴奥吉尼斯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或有点“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他还敢对亚历山大冷言冷语吗?当然不敢。可那是在权、利全出一孔的时代,除了“学成文武艺,贩与帝王家”,没有别的选项。我们不是生活在人人平等的新时代吗?中国人民不是已经站起来六十多年了吗?诚实经营、合法致富的模范不是天天在电视上露脸吗?   我怎么知道有许多人在跪着挣钱呢?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挣钱,也不怎么认识会挣钱的人,我只是推测。我相信我的推测是靠谱的,因为人是不是跪着或跪过,能从他“贵”的方式看出来。如果他没有卑躬屈膝过,他怎么会趾高气昂?如果他没有装过孙子,他怎么会天天当老子?如果他没有当过奴才,他怎么会痴迷于“皇家”、“贵族”?   被人役使惯了的人,才最想役使他人。贱久了的人,才最想贵。他们却不知道,从卑躬屈膝变成趾高气昂,并非“脱贱入跪”的方式。他只是从一种贱“进化”成了另一种贱,实际上没有区别。   在北大附近的苏州街上,有一家叫“白家大院”的高档“食府”。为表尊贵,我决定用“食府”而不是“餐厅”来形容它。白家大院在清朝是王府,现在改成食府,风格却没有变。从院里端茶倒水的服务员,到院外导引车辆的保安,男男女女都穿清宫戏的服装,逢人先说“您吉祥”。每次从附近经过,我都仿佛免费做了一次穿越旅行。在这府中,身着旗服的男女服务员饰演的显然不是格格、贝勒,而是宫女、仆人和太监。莅临此地的高贵的食客,是不是三杯两盏下肚,就恍然有王者气概?   金箸、玉食、锦衣、美女、笙歌、珍禽、字画、古玩,所有这些,都不能让跪着的人站起来,只能让他们跪在更华丽的地毯上而已,跪姿是不会变的。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西坡的最新更新: 两个中国 / 2011-05-08 22:11 / 评论数( 7 ) 左派,右派,都是蛋疼派 / 2011-04-18 11:46 / 评论数( 7 ) “逃亡主义”在当下中国 / 2011-04-06 11:46 / 评论数( 4 ) 报应——有感于百度文库这档子事 / 2011-03-28 13:51 / 评论数( 0 ) 文章者,雕虫小技还是经国大业? / 2011-03-21 12:33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美国成了中国富人的天堂?

近日透露出来的资讯表明,中国的富豪们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因为许多叫人不明白的缘故,大发转型财,一夜之间,中国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成百倍、千倍地增加,成为世界上富翁人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而这些富翁们想到的第一样事,竟然是跑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的正式公民。这不由不使人感到极大的讽刺,甚至连那些由衷抨击美国的“愤青”,也以移民美国为自己的追求,哪怕到了美国还继续他们的抨击。 有统计称,现在中国的千万以上富豪,噎有27%移民国外,其中主要移民地就是美国,而另外有高达60%以上的富豪们打算移民,不必说,美国仍为其首选地。这是为什么?老天,难道人心竟是那样难测?嘴里骂着人家,腿却不由自主地迈向人家的地盘,这是多么绝妙的一副伪君子的形象啊。 那些富豪们移民的理由综有万千,不可忽略的其实只有一个,即:那里的环境相对来说安全、保险、舒适、自由,富豪们不必存在至今没有彻底允许私有权的中国哪一天会被没收所有财富的担忧,他们的子女也可以免去无论上学还是就业都要花钱的尴尬,而美国的人道医疗制度,使他们即使破产也不至于病了等死……:这个国家,大概通过他们的实地考察,其实是个很适合人居的地方,这可能就是他们骂只管骂,去还是尽管去的现实考量。 其实在古代,中国早已是这个世界的主要移民国度,来源有世界各地,比如北韩、日本、东南亚、甚至西亚的一些国家,向中国移民的鼎盛时期大约是唐代,长安可以称之为世界之都,毫不过分。向往美好、幸福,人心之本,怪不得什么,问题在于那样的美好、幸福是如何得来。还是应该凭自己的辛勤劳作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是正道。 来源:美国^中文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