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外逃

法广 | 中国“走资派”还在走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甄树基 中国“走资派”还在走!他们不是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走资派”,而是现在想尽办法把资金从大陆透过非法途径带走出来的人。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报导,由于今夏大陆股市不振,加上政府突然将人民币贬值,资金外流情况变本加厉,官方统计,单在八月份,就有1500亿美元流出大陆,是一个新高的纪录。 中国“走资派”还在走!他们不是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走资派”,而是现在想尽办法把资金从大陆透过非法途径带走出来的人。...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十六年,一个英国商人从中国梦中醒来

马克·基多(Mark Kitto)还在这里,但他发誓很快就离开。他说要在今年夏天走,走之前会和家人一起去中华帝国版图最外沿做一次最后的公路旅行。20年前,他作为英国士兵在那里参加过一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为期59天的探险。 莫干山距离上海有三个小时车程。他在这座遍布竹林的山顶重建的房子里,家具已经搬走了。他的广东妻子吴宁华(Joanna Kitto)正在将他们的餐馆和三套别具特色客房的日常管理交接给别人。 很多在华外国人以为基多去年夏天就已经离开了中国。但是,作为在他这代人中的比较著名的旅华外国企业家,今年46岁的基多现在才开始兑现他在《你永远成不了中国人》( You’ll Never Be Chinese )一文中做出的承诺。这篇文章是去年8月在英国文学杂志《展望》(Prospect)上发表的,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基多出生在康沃尔郡,在威尔士长大,后来到伦敦读大学,并在威尔士卫队(Welsh Guards)服完兵役。过去一段时间,他把上海和莫干山当成了自己的家,那篇文章也是对这段经历的诀别书。 他在文章中阐述了在中国生活16年后要回国的原因。他讲述了在这里经营生意的艰难,讲述了这个政府为了继续掌权而牺牲人民福祉, 最后还写到了个人对在中国养育分别是8岁和10岁的两个孩子的担心 。 “我曾想把中国当成经营事业、过生活的地方,”他写道。“现在我从中国梦中醒来,已经失去了爱。” 坐在基多最近和一些客人共进午餐的当地一家餐馆的室外桌旁,能将山谷的风光尽收眼底。此时,他的这个梦看上去依然相当诱人。他指着下面修建了一半的寺庙说,当地官员修这座庙是为了吸引游客创收,尽管山谷里并没有和尚居住。 不过回到那篇文章,他说,“那篇文章发表以后,反响很大。” 基多的这篇文章被旅华外国人广泛传阅,迫使很多人对试图在中国生活时所做的基本假设提出了疑问。另一些人则问道,基多过去对中国的期望是不是不切实际。基多说“你永远成不了中国人”到底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外国人会指望自己能变成中国人吗? 然而,基多的文章似乎的确是一个预警。之后的几个月里,其他一些旅华外国人也写文章表示要离开中国。今年,随着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前搬到中国来的外国人渐渐离开,外国人离开中国的步伐加快了。很多外国人还越来越担心中国北方的污染,这里的污染问题是世界最严重的,其次还有缺水和食品安全问题。 这股离开中国的潮流,似乎在像基多这样浸淫于文学和新闻圈子的外国人当中尤为明显。他们都自诩比一般跨国公司派出的员工更了解中国。他们的前辈是历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在他的第一本书《改变中国》(To Change China)中描述的那些人:学习语言的人、创业者和冒险家。 香港出版人哈维·托姆林森(Harvey Thomlinson)拥有基多的回忆录《中国杜鹃》(China Cuckoo)在美国以外地区版权,他说,“我认为马克在审视自己时,会认为自己是在延续英国冒险家在中国的脉络。” 英国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章。从自称清廷的圈内人、慈禧太后情人的埃德蒙·巴恪思爵士(Sir Edmund Backhouse)这样的冒险家,到20世纪初 在莫干山顶修建别墅 的传教士,都是如此。每个年代的外国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大部分都取决于中国的变化。 长期居住在中国的英国人亚历克斯·皮尔逊(Alex Pearson)是基多的朋友在中国拥有一家书店,也打算今年夏天离开中国。皮尔逊说,“我认为北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来了一批不同的外国人,中国年轻人的目标也不同。现在的氛围和我来的时候很不一样。” 基多在中国的经历被很好地记录了下来。他第一次来中国时还是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的学生。后来在1993年,他加入了另一个英国探险家查尔斯·布莱克莫尔(Charles Blackmore)率领的驼队,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是基多最为人熟知的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中国的三座城市出版了一本得到批准的旅华外国人杂志,这对外国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他说,这桩利润丰厚的生意在2004年被官员攫走,之后基多就隐居莫干山,开始了另一份在中国的事业。 之后,基多写下了要离开莫干山的文章。他本来打算以这篇文章作为在《展望》杂志上的最后一篇专栏文章,但浙江省的官员认为文章是在针对他们,于是开展了调查。警察盘问他妻子时,基多正经过上海前往美国。 他说,“她简直气疯了,在电话里大喊:‘你去哪儿了,干了什么?警察来找我了。’她是广东人。确实容易激动。” 一周之后基多回来时,事情已经平息。但他说,当地官员还是决心要搞清楚他离开的原因。部分原因是他们接到了省级官员的命令,他们显然是在担心基多的文章可能会给外商投资造成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多离开的确是由商业法规引发的。基多说,自己不满的一件事是,在中国长期做生意,随时都要担心官员会把生意夺走。比如,基多和他的妻子从未合法地拥有过他们在莫干山房子下的土地。 但是,还有一些更根本的问题。基多写道,“现代中国大陆社会只关注一个目标:金钱和获取金钱。”他还在另一部分写道,“政府十分害怕人民,所以宁愿不去引领他们,”而且“共产党只有在自己的权力或者个人财产受到直接威胁时才会介入干涉。” 基多对自己离开给出的最重要的理由是,要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脱离中国学校里以考试为目的的课程,以及充满宣传色彩的历史课。 基多说他不在意引发的争议,坚持自己在文章中阐述的立场,他已经做好了重回英格兰的准备。他和家人会搬到他父亲在诺福克郡乡间的一栋房屋居住,现在那里已经成了度假者经常光临的地方。 他说,从某些方面来看那里和莫干山很像。他说,“很漂亮。除了夏季的周末之外,很安静。”基多希望在那里为当地的公司做市场营销,并编辑中文书的英译本,最近他就编辑了王晓方所著的《公务员笔记》一书的英译本,该书英译本由企鹅出版社(Penguin)出版。 基多称,他妻子会继续打理莫干山的生意,他们全家会时常回来,至少在莫干山的房子还归他们所有的时候。 他说,“我的一个主要观点是:看一看外国人在中国的历史,唯一在中国发财的外国人是商人,做买卖的。中国人也在这么做,所有事都是短期的。”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