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应用

三大云存储服务对比

  几年前就有传言说google或推出云端存储服务,直到2012-4-24,Google Drive终于来了,中文名“ Google 云端硬盘 ”。   很多人都很期待Google推出的云存储服务,因为多数人相信,没有比google更适合做云存储的公司了,作为一个标准的Web公司或者说互联网公司,云端理所应当的优秀。但比起几年前听传言时的激动,真正的Google Drive发布时,笔者对于google的云存储服务已经远没有以前的热情了。因为现有的云存储服务已经完全满足笔者的需求,更何况笔者用dropbox已经有几年时间,对于像笔者这样有点恋旧情节的人来说,Google Drive如果在技术上领先的不是一大截,也是不具吸引力的。   抱着笔者对Google的相信,已经残存着对google云端存储服务的一点点好奇。在下载客户端体验之后,笔者觉着,有必要谈谈Google Drive(Google 云端硬盘)。因为他引发了一场革命:让用户在本地和云端做出选择! —————————–分割线——————————— * 先来比较一下现在主流的三大云存储 * 免费存储空间大小 免费空间的比较   Dropbox的免费空间只有2GB,但我们可以通过邀请来增加免费空间。   Google Drive默认空间有5G。   SkyDrive自4月24日起已经把免费储存空间从25GB降至7GB。 * 收费存储空间大小和价格   Dropbox:   50GB: $9.99/月:$99/年   100GB: $19.99/月:$199/年   1TB 以上: 五名使用者 $795 起   Google Drive:   25GB: $2.49/月   100GB: $4.99/月   1TB: $49.99/月   16TB: $799.99月   SkyDrive:   20GB: $10/年   50GB: $25/年   100GB: $50/年     随着SkyDrive的升级,推出了付款计划。三大云存储都可以扩展使用空间。   在价格上,显然Dropbox非常贵。同取100GB作为对比,Dropbox需要 $199/年,Google Drive需要 $60/年,而SkyDrvie仅需要 $50/年,并且有传言说可能以后会将至 $10/年而大小上,Google Drive最大居然支持到16TB,不得不说笔者还是略感惊讶的!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在购买Google Drive的同时你的Gmail账号将自动升级到25GB( 任何收费空间计划 )。 * 平台的支持 客户端平台支持的比较   这里说的平台的支持是指客户端平台的支持。关于Web端,那就是浏览器和响应插件的事了。下面再说。   三大云存储均支持主流的WINDOWS、MAC、IOS。微软的SkyDrive当然支持了window phone系统,Google的Google Drive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支持了Android。Dropbox在平台的支持上稍有优势,支持Linux和黑莓智能机系统。 *支持的文件格式   SkyDrive和Dropbox的Web应用程序的内置文件浏览器中最常见的文件格式,包括Office套件的常用格式,PDF文件、视频和图像文件格式。Google Drive支持30多种格式,甚至包括Photoshop样机文件、Illustrator文件和AutoCAD图纸。而有异于SkyDrive和Dropbox的是,Google Drive无需额外的软件。 * 备份和恢复   这一点上三大云存储都提供了备份和恢复功能,Dropbox提供30天之内的任何文件的恢复,Google Drive也有回收站的功能 SkyDrive只要你删除的不是Web程序内的文件夹,也都是可以恢复的。 —————————–分割线———————————   那么简单的比较了三个云存储的基本之后, * 再来看看Google Drive的特性   性能上的小特征就不提及,在此只介绍笔者个人认为值得关注的三大方面的特性 * 云和协同创作   这也算特性?这是云存储的基本!但,最基本的东西需要做的最好。Google在宣传片里强调的就是这一点。 * 搜索和识别   哦,搜索。当然,这是Google推出的云存储服务,怎么能忘记本行,但智能的是,Google不仅讲搜索融合进了Google Drive更内置了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文本识别)技术和Google Goggles技术。   上图分别说明一下: * OCR 比如笔者搜索“sin(x)”会把笔者的文件里所有包含这个词的文件全部出现,下面一个是doc文档,还一个是PDF文件。可见,Google的OCR可以将图片或PDF文件直接转化成文本识别。   * Google Goggles   如果之前用过Google Goggles的人,绝对对此都会相当满意的,以为它真的十分强大。笔者这次用”skydrive”作为关键词。   可见图片中没有出现“skydrive”但是依然可以搜索出来。也算是Google Drive整合的智能特性之一吧。   有人说同步的工作dropbox完全可以胜任,搜索的功能,借助evernote可以简单实现,OCR的功能可以借助OneNote实现,关于协同创作,skydrive+office才是王道,那会有人问: 那到底Google Drive有什么地方区别于其他两个存储?怎么引发革命的了? * 完全在云端   这一点才是这次Google Drive推出而引发革命的重中之重!   在 Dropbox 流行已久,SkyDrive也在这几年逐渐成长着,Google Drive横空出世,就像笔者一开始说的,不拿出点真技术,是不会吸引人的。这次在笔者看,Google像Apple有点像,因为这次Google也想改变世界:Google希望所有的用户不仅仅是把文件存放在云端,就连创作,浏览,使用等一切相关的工作也全部在云端。   笔者单纯的在第一次用Google Drive的时候想测试一下Google这次配备的存储服务器速度如何的时候(毕竟youtube上传的速度比其他视频网站快的不是一点两点)。发现笔者上传的1.2GB的一个视频文件下载下来仅有4K大小,笔者以为可能是下载工具的解析问题,又重新试了一次,还是4K。抱着疑惑,点击这4K的文件看看能有什么奇迹发生吧,结果令笔者不敢相信的是,它居然在笔者的浏览器中直接打开了!   Google Drive将默认的下载方式设定为只下载文件的链接或者说是快捷方式,一切还是在云端。这也非常符合Google的风格:它本质上就是一家互联网(Web)公司,将一切数据与编辑工作放在云端来处理。   对 Dropbox 来说,本地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云端只是一个中转和备份的场所;对 Apple 来说,应用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脱离应用的 iCloud 甚至没有一个能够让用户访问自己文件的方法;对微软来说比较复杂,在新版 Skydrive 发布前,Office 是其文件最终的归宿,现在其类似于 Dropbox,而未来可能会向 iCloud 靠近。而 Google Drive 则有所不同,从其当前发布形态就可以看出来,Web 是其服务的核心。   这一步在笔者认为是Google以Web为核心的观念下,非常重要的一个举动。像两年前chrome OS推出是Google自信满满的说以后Web操作系统才是未来一样,这一次Google又将云端提升到了一个高度。而 Google Drive,与其说是一个跨平台同步的云存储服务,更不如说是 Google Web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 Google 从搜索时代开始、Chrome 时代全面展开的云平台战略的延续和核心,目标是让用户最终全面转向 Web 应用。   在这又不得不回头说说平台支持的问题,笔者在对比Dropbox、Google Drive和SkyDrive的时候写道是客户端平台的支持,那么作为Google Drive出现了客户端这个东西,笔者还是十分诧异的。这就好像是打自己的脸,一边宣扬云端系统的好,一边倡导所有人去转向Web系统,一边自己又做了平台客户端。因为Google除了chrome以外基本没有客户端,(Picasa 是收购而来,Gtalk 早已停止开发,就算这俩是,现在也已经都有了web版的替代。)Google Drive 本地客户端也许只是为了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推出的一个本地管理工具,毕竟对于用户来说,比如笔者。彻底在云端管理和构建自己的资料依然需要时间,依然是一种难以接受的模式。   但有人很不爽,为什么一个文件的执行和操作要在云端执行?Web应用有什么好的?   笔者觉着大概有两点优势:   第一,由于所有的操作都在云端,夸张点说你的电脑甚至不需要CPU,显示器和网线成了未来的关键。   第二,解决了支持文件格式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比如Linux下播放个MKV文件,还需要在播放器上添加新的解码器支持。以后只要这格式云端支持,本地还是只要显示器就足够了! * ?Google Drive第三方   这应该是Google云端操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众多软件的支持。那么这次推出Google Drive服务的同时,也没有将外部开发者甩在后边。Chrome网络商店此前已提供了18款整合了Google Drive功能的网络应用,而Google Drive的SDK工具包已经向所有外部开发者开放。   目前Google Drive网站上已经提供了18款应用程序,如地图编辑应用MindMeiser,用户可借此查看、共享和编辑地图文件。HelloFax则是一款给文档签 名和发送传真的应用。Lulu应用允许用户通过Lulu服务公开发表文档。Aviary图片编辑器应用则允许用户对图片进行修改。Google这次其实相当于给这些软件也弥补了一个空缺,让这些软件能通过Google Drive做到协同创作和分享。 —————————–分割线———————————   最后还得多说一句,就是这次Google Drive的服务条款,虽然笔者当天一激动就一路确认的点下去。但细数里面的内容,着实的又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以下引用自网络    “当你向我们的服务上传或提交了内容,你将于全球范围内授予了 Google 使用、托管、保存、重制、修改、创造衍生作品、及公开发表、展示、分发相关内容的许可。在该许可中你所授予 Google 的权利将仅限于运营、推广、改进服务或开发新服务。即使你停止使用我们的服务,Google 仍将持有该许可。”   对此,ZDNet 的 Ed Bott 直言“或许 Google 所在的星球跟我们的不太一样”。尽管他还没真正用上 Google Drive(大部分普通用户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等 Google 邮件通知“您的 Google Drive 已经准备就绪”),但就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他认为 Google Drive 不仅复制了 Dropbox 的功能(此话并不完全正确),还复制了 Dropbox 过去所犯的错误(去年六月 Dropbox 曾因类似的条款问题遭到用户质疑)。   难道 Google 就没有人看看这个条款,问问自己“我们的用户看到这个会怎么想”吗?显然没有。   Google 内部有没有人提醒“嘿,记得 Dropbox 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并为此道歉了一整个星期吗?” 我想也没有。   看起来 Google 确实在重蹈 Dropbox 的覆辙。面对质疑,Google 发言人终于按捺不住透过 BusinessInsider 对条款进行澄清:   你仍旧保留着任何与你上传内容相关的知识产权。简而言之,你的仍旧是你的。   这句话有让你感觉好一点吗?嗯,我也没有。   另外,对于以索引用户的搜索、社交、邮箱信息并推送针对性广告谋生的Google来说,如果其对用户的个人文档也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么可以想象未来针对性广告会多么的精确。隐私政策对于这个网络安全视为金的时代,Google着实的要认真考虑了,如果用户因隐私政策而拒绝这款产品,那才是最悲剧的。   来源:徐秉阳投稿 评论《三大云存储服务对比》的内容… 相关文章: Instagram完全新手指南 解决Dropbox中国无法及时自动同步的问题 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研究 欧朋浏览器试用体验 软件下载站的转型之路 微博: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论坛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Created by William Long www.williamlong.info

阅读更多

del.icio.us (美味书签)使用指南

  笔者是del.icio.us(美味书签)的老用户。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美味书签使用指南。在当时, 美味书签 是我最喜欢的web2.0网站。去年四月,美味书签被YouTube的两位创办人 购买 了下来,去年9月他们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并且重新发布,将原先美味书签的很多功能都去除了,结果引来许多美味书签老用户的 狂骂 。之后几个月他们又进行了更多的调整,把原先去除了的功能重新放回来。   老实说,现在的美味书签从体验上来讲还不如去年,并且国内访问感觉速度非常慢(以至于我每次访问都只能在翻墙的状态下访问),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化知识工具(是的,我把它看作是一个知识管理工具,而不仅仅是书签管理工具),它还是有很多优点,而正是这些优点使得像我这样的老用户会对它钟爱有加。   这个使用指南更多是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出发,去分享一些心得,会比较注重del.icio.us作为书签收藏以外的其他功能。   好吧,让我们开始奇妙的美味书签之旅。   先说说美味书签能用来干什么吧。   首先,美味书签可以帮助你收藏自己发现或者别人推荐的好网站。   为啥要专门收藏到美味书签上呢?   原因有四点:   第一,随时随地可以访问。哪怕你跑到了天涯海角,并且没有带自己的电脑,但只要你能够上网,在家里、在公司、在网吧或者在南极(假如你有机会去到并且有空在那里上网的话),都能访问得到你收藏过的网站链接。   第二,美味书签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定制版的搜索引擎。假如你使用美味书签有两个月以上的话,你会发现,直接搜索自己的美味书签收藏,所得出的结果有时候比Google搜索还要准——那是因为你收藏的是你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是经过过滤的东西,其含金量自然是更高。   第三,美味书签可以成为你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至于为什么后面的段落会详细论述。   第四,美味书签还有可能成为你的履历表的一部分!这一点也许对记者比较合适,具体是为什么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具体怎么用美味书签呢?我的使用习惯是分四步走:   collect(收藏):遇到好的东西马上收藏之,哪怕是现在没有时间看,可以留到以后再看。对于那些长篇的文章,你可以在收藏的时候加个”longform”或之类的标签,这样你坐地铁或者有几十分钟空闲时间的时候,正好可以拿出手机来看那些收藏过的长篇文章。   tag(标签):美味书签最大的好处是它的tag功能,尽情的使用吧(甚至中文标签也是支持的)!加了标签之后,你查找自己的收藏或者别人要查看你的收藏都会变得容易很多。你还能点击一个tag,去看看其他用户还收藏了同样标记为这个tag的其他什么网站链接呢。   review(回顾阅读):时不时打开自己的美味书签页面,看看那些你已经收藏的页面当中有哪些你特别喜欢的,而后再看看是不是有其他人也收藏了同一个网页。   当你发现原来还有其他人也收藏了同一个网页时,不妨点击进去,看看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假如你发现有值得关注的用户的话,就马上follow她。(这样下次你看自己的 feed页面 的时候就能看到她们最新收藏的网站了。)   怎么知道某个用户是否值得关注呢?1)看他是否有加标签;2)看他是否有写注释;3)看他是否经常更新;4)看他的用户名(通常那些随便写个用户名的都不值得看,当然这招不是十分靠谱,但有时候却很管用)。   automate(自动化):当你慢慢熟悉了上述这些步骤之后,可以考虑尝试寻找一些办法去将这个过程变得自动化。例如,把你关注的一些美味书签用户的收藏用RSS阅读器来订阅,或者是通过Yahoo Pipes来mash up你正在关注的东西,而后拿Google Reader来订阅。这样子会省下你很多时间。   好了,前面讲了为什么用美味书签,以及怎么用,接下来我想谈谈美味书签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美味书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知识管理工具,另外它也是帮助你创建个性化学习网络( Personal Learning Network )最得力的工具之一。   为什么这么讲?   假如你认真看我前面提到的那个使用美味书签的四部曲,你会发现网址的收藏仅仅是其中的一步,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中间的 tag 和 review 这两步。   假如你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学习者,你一定会很想知道,在我学习的这个领域里,是不是有哪些其他人可以成为我的向导?至少当年我学拉丁文的时候是有非常强烈的这种找到co-learner或mentor的欲望,我很希望有人可以告诉我该看什么、听什么以及是否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学习。也许在现实生活里因为各种原因你找不到这样的向导,那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你有美味书签。   怎么理解?   例如,你要了解关于公民科学( citizen science )的方方面面(是的,这玩意 最近很火 )。你看过一个讲这一话题的 TED演讲 ,并且你用美味书签收藏了这个演讲页面!然后你回到自己的美味书签个人页面,你可以看到刚收藏的这个链接,以及在链接下面的那个小小的数字:22 saves,没错,它告诉你总共有22位用户收藏了这个链接。也许你会好奇,还有哪些人也对这个演讲感兴趣呢?于是你点击”22 saves”,进去之后看到其他收藏了 同一个链接 的用户,并且你还能看到其他人写的评注和标签,仔细看下去,你还能发现一位叫” nielsen “的用户也收藏了这个链接——这个会不会就是演讲者 Michael Nielsen 本人呢?于是你去Google了一下,而Michael Nielsen的 friendfeed页面 则证实了你的想法。接下来怎么办?马上follow他啊!你可以浏览他最近在阅读些什么,或者可以直接跳进去看他收藏的带”open_science”这个tag的网页有哪些,而后挑选感兴趣的来阅读。这样子慢慢你就会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多了解,并且是对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的了解。而整个过程都是很有机的,充满了各种 serendipity ,十分好玩,甚至会让人上瘾。   你还能用类似的办法,在去国外旅行的时候,找到当地最值得看的东西呢。不信马上试试吧。   —————————————————————————————————   好了,假如我已经抵挡不住美味书签的魅力,马上就去注册一个的话,你能告诉我还有哪些人也在用美味书签吗?   其实用这个的大牛多着呢,简单举几个例子吧(注意,这里列举的有超过一半是TED讲者哦):   Reinventing Discovery的作者 Michael Nielsen   Smart Mobs的作者 Howard Rheingold   Global Voices创办人 Ethan Zuckerman   We make money not art网站创办人 Régine Debatty   当然少不了一些国内的用户,例如:   DBAnotes.net博主 冯大辉   Dimension Plus新媒体工作室创办人 Keith Lam   假如你新来乍到,不知道怎么用美味书签,不妨多看看这些老用户的收藏,揣摩一下人家什么时候会用美味书签来保存网页链接,以及他们习惯于使用哪些标签。看多了你就会有感觉了。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点:   务必经常备份你用美味书签保存的书签——谁知道AVOS公司哪天不会把这网站卖给另外一个不懂什么叫美味书签的公司呢?   怎么备份?   方法一:你可以直接通过美味书签自身提供的 书签导出 服务来备份你的收藏。   方法二:你也可以考虑开设一个 Pinboard.in 的账号,而后将del.icio.us的收藏自动备份过去。(Pinboard.in是一个收费服务,不过它们的服务确实是超一流的,不信你看看他们的 官方博客 就知道了。)   祝大家有一个”美味”的学习体验。   来源:读者投稿, 原文链接 。 评论《del.icio.us (美味书签)使用指南》的内容… 相关文章: del.icio.us 已死 Delicious被Yahoo卖了 Delicious变得越来越不好用了 Del.icio.us发布新版界面 Del.icio.us转换到数据库的程序 微博: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论坛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Created by William Long www.williamlong.info

阅读更多

美味书签Delicious正式进入中国

  四月一日消息,国际知名信息服务网站美味书签( Delicious )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启动域名mei.fm,目前网站正在公测阶段。   2005年,雅虎公司收购了Delicious。2011年4月,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SteveChen)和查德·赫利(ChadHurley)宣布,从雅虎手中 收购了 书签网站Delicious。他们二人于2006年将YouTube作价16亿美元出售给谷歌,Delicious是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AVOS的主要产品。   美味书签(Delicious)的前身Del.icio.us是互联网最大的书签类站点,早在2003年就做出过多项开创性尝试,如社会化的标签机制、信息基于标签的自组织等,直至今日仍然被大多数社区类产品如微博等沿用。 据了解,经过改进的美味书签服务仍与原版相似。新团队还计划对美味书签网站的设计、标注及管理链接的软件和系统进行改进。此前赫利也表示,希望让产品外观简约化、主流化,更便于用户了解。   美味书签致力于帮助使用者浩瀚的互联网中发现富有价值的信息。自去年被重新发布之后已经拥有数百万用户。   初步使用评测:   1、mei.fm 的帐号和 delicious.com 独立,使用 delicious.com 的帐号无法登录,只能新注册一个帐号。   2、界面已经实现中文化,整体界面风格和 delicious.com 的一致。   3、没有书签的导入导出功能,因此还无法将旧的 delicious.com 内容导入。 评论《美味书签Delicious正式进入中国》的内容… 相关文章: del.icio.us (美味书签)使用指南 del.icio.us 已死 Delicious被Yahoo卖了 Delicious变得越来越不好用了 Del.icio.us发布新版界面 微博: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论坛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Created by William Long www.williamlong.info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