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德国之声 | 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

上海 据德国国际通讯社报道,食品价格攀升使中国 5 月份通货膨胀率增至 5.5% ,创下几乎 3 年来最高纪录。今年 4 月,中国通胀率为 5.3% , 3 月份 5.4% ,为 32 个月以来的最高。经济专家们曾预期这一通胀率,而政府则预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升指数为 4% 。根据国家统计局周二( 6 月 14 日)公布的数字,上个月,食品价格上涨 11.7% ,主要原因是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以及需求增加。为抑制通胀,北京政府从去年 10 月以来已连续 4 次上调利率。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通货膨胀: 联合利华涨价不果反遭中国发改委罚款

联合利华涨价不果反遭中国发改委罚款 联合利华涨价不果反遭中国发改委罚款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中国大陆为了显示压抑物价的决心,首先将日用品和食品生产商联合利华Unilever开刀,指其「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对联合利华开罚人民币200万元(约21.5万欧元)。     总部设在伦敦和鹿特丹的联合利华,旗下产品包括肥皂、洗衣液、护肤品和饮品等。这是大陆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联合利华不但涨价未果,还成为这次涨价风波中唯一被开罚的企业。  据内地传媒报道,联合利华3月下旬公布涨价消息后,包括美国宝洁P&G、广州立白集团、浙江丽水的纳爱斯集团等中外日用品生产商都相继称将在4月初涨价。但在发改委介入调查后,皆宣布缓涨。发改委经过1个多月的调查后在6日证实,联合利华有「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而上海市物价局对联合利华开罚人民币200万元。  发改委官网6日刊出新闻稿指出,今年3月底,联合利华相关业务负责人多次在新华社、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发表「日化行业进入涨价周期」、「不排除第二次涨价的可能性」等言论。新闻稿指出,这些行为增加消费者对日用品涨价的预期,引发民众抢购,期间联合利华产品在部分超市的销量,远超正常的几倍至十几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发改委又指出,日用品业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但调价应严格遵守《价格法》,不得相互串通操纵价格、联合涨价,不得散布涨价资讯,不得借散布涨价试探市场反应等。对散布涨价资讯引发市场波动,特别是造成抢购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将严惩。  这是发改委惩处近期涨价行为对生产商开罚的第一宗,宣布将桶装面涨价14%的康师傅方便面,曾遭发改委「提醒告诫」,而紧跟联合利华宣布涨价的美国宝洁、立白和纳爱斯,则仍在处理之中。  大陆发改委对速食面龙头康师傅的涨价调查结果说明,指康师傅作为具有市场优势地位、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企业,调价幅度相对过高是不妥当的。为此,已对康师傅公司予以「提醒告诫」。  今年来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连月上涨,3月CPI为5.4%,创32个月新高,也宣告第一季CPI破5%,远高于全年CPI控制在4%的目标。通膨问题严峻,发改委对所有涨价讯息都更加关注,并对所有行业加强价格检查及处罚。   关键词 经济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 “低调”种菜

来自: 南方周末-首页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已有 3 人推荐 为确保供应安全的绿色食品,特供农产品基地应运而生。 那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 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其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顺义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而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戒备森严。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这些特供食品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首要强调“安全”。2011年5月1日,南方周末记者进入到戒备森严的“海关大棚”。 从“海关大棚”大门口进入,绕过花坛,可以看到一座外观酷似别墅的接待大厅。透过落地玻璃大窗,近处是一口鱼塘,远处绿色满目,果园里桃树、梨树已经挂果。 基地里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入口处其实就是一间工人房,里面有简易床铺和凳子。墙上挂着一张“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告示板,技术提供方是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东西两组大棚之间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中间是一条能通行中型货车的水泥路,供平时运输蔬菜之用。除个别工人来自东北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通常,一个工人负责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锁。 业界曾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农药灌出来的,化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绝对放心!”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海关大棚”的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几乎一色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打农药也是生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种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路菜。”该基地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谓大路菜是指黄瓜、茄子、西红柿、笋瓜、豆角、圆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们种什么,他们(北京海关)就要什么。” 特供,不仅在北京 事实上,“海关大棚”只是特供食品一例,特供食品不仅存在于北京,也不仅涉及果蔬。 特供食品存在的一种方式是地方一些部门拥有专门的基地,这些基地收获的所有瓜菜一律进机关食堂。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年前,他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吃饭时,同行的人就透露该院在距离西安三十公里外的户县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关农场,专人管理,保证所有蔬菜瓜果绝对无毒无害。 相比陕西等地仅种瓜菜之外,广东省某厅下属一培训考试基地的做法更加高超。据知情人士透露,十几年前开始,基地就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专门种菜、养猪、养鱼、养鸡鸭。 如果没有条件自辟菜地,建立特供基地,要职部门也会尽可能选择可靠的食材提供商。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分布于全国的103家曾入选北京奥运绿色产品提供商后发现,除当年特供奥运之外,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至今关系密切。 曾是北京亚运会、奥运会及两会禽蛋提供商的北京留民营新世纪养殖场的孙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北京市委派的专家到场里对水源、饲料和空气检测达标后,他们的产品就开始与北京市政府部门等直接对接,特供中央首长,至今已有十年,饲料及饲养条件都不同一般。而另一家食用菌企业北京绿兴特合作社曾在2008年与市政府机关下属一事业单位有过两三个月的专供合作。 主产鲜鸡蛋的山东临沂市三益禽畜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刘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从2004年开始与当地一些政府机关合作,每年供应两三百吨。同是山东,生产咸鸭蛋的微山湖荷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家怀说,他们主要为国务院某局特供鸭蛋,合作已有10年。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汪经理透露,除供市场外,每周还给湖北省委机关食堂送一次鹌鹑蛋,每次几十件,已经送了三四年。 同是湖北,京山轻机集团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生产的桥米部分以团购形式提供给省政府、粮食局、农业厅等政府部门。桥米是湖北京山县独产的大米,质量上佳。 而远在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前阳五四农庄主产越光大米,越光米素有“世界米王”的美誉。该农庄负责人姚成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越光大米因口感好,质高量低,深得政府部门信赖,三年前,部分产品特供辽东本地政府及商检、海关部门,且与北京有关部门有过合作。 低调的基地,高调的产品 特供体系由来已久。建国之后,“特供”始自一份报告。中共中央转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1960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中,把齐燕铭报告中的“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照顾”改为“特需供应”,从此,“特供”成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词语。 2007年,北京市二商局干部高智勇曾撰文回忆,过去为保证绝对安全,涉及“特供”事务的业务干部与职工可由商业局选调,但保卫干部与化验人员,必须经由公安部八局任命和市公安局选派。政治上是否可靠,出身背景、家庭成分都是审查所考虑的因素。同时,他们不仅要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特供”政策与组织纪律,还被要求深入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喜好,并在工作中落实。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到的《北京志·商业卷·饮食服务志》电子版第四篇“管理”中有如此记录,对中央各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外事活动的采用“特供”,是基于政治考虑,以做到绝对安全、不发生任何事故、体现高质量服务为原则。 与很多特供基地低调运行相反的是,近年很多特供产品正成为特供产品提供商的“卖点”。 2007年8月27日,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发表的一篇题为《副区长王忠海就特供农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文章提及,“设施草莓、波龙堡葡萄酒、平汤渫、白灵菇、‘卓辰’排酸牛羊肉、宏利肉鸭、长阳葡萄等一批农产品被国家机关选为特供产品”。南方周末记者从房山区有关部门得到了证实。 也是这个月,“投资北京”网站在一篇题为《八十亩地:北京波尔多》的文章中说,波龙堡葡萄酒当选为2008奥运会候选用酒、政府机关特供酒。 与普通食品不一样,特供食品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勾犇/图) “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果蔬菜主要供应地。 巨山农场隶属于首都农业集团,位于首都环境保护区的西山脚下,西邻八大处公园,北倚香山,东望玉泉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经农业部和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农场生态环境监测,农场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准。 一位浸淫特菜生产多年的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政府机关食堂外,一些官员家里吃的蔬菜瓜果也来自顺义区顺沿特菜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且国家高层也曾到此视察。 上述人士透露,他们生产的蔬菜每周向外边送一次,一共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中有十种大路菜,比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上述人士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份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另外,基地里所有蔬菜档案跟人口管理一样详细。“何时下种,谁育的苗,哪天定植,谁打的农药,打了多久,采摘安全期是哪天,谁采摘等等,一一记录在案,以备查询。” 南方周末记者所拿到的一份《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年度考核表》显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中,“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即取消其特需资格”。 为方便“特供”农产品质量监管,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增设直接管理“特供”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各区县农委主要负责人被指定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县“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特供产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农委专门下发《北京市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说,市特需中心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专家每年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未达标单位取消其特需农产品供应资格。 虽然特供产品要求严格,但受访菜农仍希望能被选中。“一旦入选,既是荣誉,也是资本,日后的产品不愁销路。”

阅读更多

译文精选:“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如何是好?

中国所遭遇到的通货膨胀问题,总会在物价上得到集中体现。但中国领导人现在所面临的新一轮通胀难题似乎有些怪异:当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不断上涨,近乎三年内新高之时,蔬菜价格却是不断走低,数以吨计的蔬菜烂在了地里。 当然,城市里的蔬菜价格依旧较贵,但也只是在城市里,而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在城市,卷心菜卖到一元钱一斤,而在农村,农民卖出的价格(收购价)只有一毛钱一斤。 为何城市居民要以这样的价格购买蔬菜,而农民却(因为收购价格过低)让菜留在地里(放到烂掉)。问题就出在中间商、货运公司以及政府身上,是他们造成了这样的价格差异,从中获利。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在全国范围内,蔬菜的运输环节要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二。  问题还不止于此。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数据,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3%,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据是10%左右。报道中,还有一个更令人困惑的例子,一千克货物经陆路由上海运至贵州要花6到8元,而同样的重量,从上海空运到纽约只要花1.5元。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的研究员王彤三(音译)的估计,全世界高速公路跨地区收费的总额中,中国占了82%,就全国范围而言,高速公路收费占到物流成本的50%至70%。 在当前环境下,物流高成本所带来的深重影响不仅限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就在本月稍早前,《中国经济时报》篇报道就提到,近期不断下跌的蔬菜价格致使一名山东的农民自杀, 运输环节的收费,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地方政府的随意为之。稍早前,上海出现了卡车司机抗议高油价的罢工活动,并对集装箱港口出口造成影响。就在昨天,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宣布,将取消燃油附加费等某些费用,同时降低集装箱道路运输的部分收费,并给予补贴。 经济官员和央行官员就控制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问题是,反复强调调控通胀预期的重要性,但现在“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严峻情况,提醒着人们驯服“通胀之虎“并非易事。 且看所谓的中国模式如何解决通胀难题,这应该对同样饱受通胀困扰的世界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添加新评论 相关文章:    通胀?什么通胀?中国的菜价难题    【纽约时报】中国通胀高企,全球贸易岌岌可危    中国:高速增长,通胀压力加剧 必将导致加强金融紧缩    中国正输掉对抗通胀的战争    中国一季度GDP增长9.7% 通胀加剧令人担忧

阅读更多

世银认为中国应以宏观调控应对通货膨胀和房市风险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应该以宏观调控,取代行政手段,应对通货膨胀和房地产市场风险。 世界银行星期四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总体良好,预计2011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2012年可增长8.7%。目前中国食品价格的涨幅已有所回落,通货膨胀不太可能加剧,但全球大宗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风险仍然存在,房地产市场仍有风险。中国政府应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应对这些风险,因为这比道德劝说和行政措施更加有效和恰当。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Ardo Hansson)星期四在北京向媒体表示,中国央行和有关部门近来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利率,让商业银行减少借贷,这些措施应对通货膨胀风险优于其他手段: “我认为通货膨胀最终要通过这些措施来解决,而其他的行政手段有时候会产生问题。行政手段可能在短期造成问题得到解决的假象,但不能持续。我觉得目前中国的食品价格,一些蔬菜的价格已经开始有所下降。所以现在应该继续推进、深化宏观经济调控。” 世行的报告认为,中国房价的潜在上升压力与政府遏制房价的政策目标相对立,近来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打压房价的政策可能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剧烈下挫,而不是政策制定者希望看的缓和下调。如果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建设速度显著下降,会影响到水泥、钢铁业乃至整个经济。另外,由于房地产在中国被普遍当作投资工具,地方政府也在基础建设方面有大量投资,如果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地方政府的财政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世行经济学家韩伟森表示,中国政府不应该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而应该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 “控制商品价格的货币紧缩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也是重要的。很难期望地方政府能在解决房地产问题上能做多少事,他们也许可以多批一些地皮在市场上卖,但房价最终与流通性有关,所以宏观政策很重要。” 韩伟森还表示,中国在保障房的建设方面应该有一个透明的、以法规为基础的融资模式: “中央政府对建设保障房的出资不到10%,所以,如果能明确全部资金中多少来自地方政府、购房家庭、建筑商、企业,这将对保障房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和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压力都与货币流通性严重过剩有关: “中国在银行之中,城乡居民存款已经高达30万亿。大量的货币以居民存款的形式放进了银行。这对中国宏观的经济稳定是一个相当大的危险。如果出现负利率,城乡居民存款很难控制。如果这些存款外流,那么就会很快把通货膨胀抬得很高。这些潜在的威胁必须给予极高的注意。” 徐教授认为,如果不解决货币流通性严重过剩的问题,任何试图打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的措施都不会取得实际效果。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