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

评韩寒:陈文茜版何不食肉糜

评韩寒:陈文茜版何不食肉糜   童大焕       7月21日是香港书展的第一天,有记者问台湾名主持人陈文茜对韩寒怎么看,陈文茜说,“用李敖的话说,韩寒不值得评价。”她说:“作为上海市民,赛车先生的韩寒看起来蛮帅,其实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对于上海世博的无知,显得浅薄和没文化,说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     这件事几天来成为内地的热点问题,韩寒本人表示不与女生争论,潘石屹认为韩寒是在向中国社会几百年来形成了许多不良的惯性和陋习宣战,这些旧东西的破坏和腐烂会成为新世界建设的“营养”。     我看陈文茜之批韩寒,就像看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老百姓没饭吃纷纷饿死,晋惠帝很惊讶地问“何不食肉糜”!港台的言论开放尺度与内地不可同日而语,就像备受内地读者推崇的内地禁书在香港书市上并不受青睐一样,韩寒的“肤浅”与其独有的韩氏幽默,却是内地读者和百姓格外稀缺的罕有之物。所谓时势造英雄,有什么样的时势,就有什么样的英雄。要说韩寒肤浅,莫如说内地民众肤浅好啦!站在陈文茜的港台居民立场上,她说出那番话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相当正确,但知人论世,最重要的还是应该“设身处地”。言论的尺度不一样,用港台的尺子来量内地的高山,难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内地,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对公众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有人说“现在中国时评人加起来对公众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有人尊之为当代鲁迅。但内地比他深刻的大有人在,为什么韩寒独占鳌头?除了韩寒是多方面的风头人物之外,恰恰是因为韩寒的表达,自由得就像放屁一样轻松,而屁长期闷着不放,是要伤身体的!韩寒改变了多少年来中国人跪着生跪着死跪着说话的传统,在他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到了一个公民的责任,用他作为偶像的影响力,使得一批年轻人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站着做一个抬头挺胸、堂堂正正的人,醒着做一件件利己利人、至少无害于社会的事。     对于陈文茜批评韩寒,我更同意闾丘露薇的判断:和一些台湾同行聊,大家更觉得只不过是一种创造话题的手法。不过这个话题,主要在两岸的媒体还有网络发酵,毕竟对于香港媒体还有香港人来说,两者都和自己隔了一层。     李敖称陈文茜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这回投桃报李,力捧17岁的李敖之子李戡,“我没有理由不帮助这位有独立思想的青年,他太像李敖了。”有此一回合,使我更相信“创造话题”的判断。想想,若没有贬低韩寒一事,任你“文坛妖姬”陈文茜怎么在港台兴风作浪,内地又有多少人知道你的名字呢?     但是这一切,最终都会像内地攻击韩寒的人一样,再“新颖”的观点,再“刺激”的话题,最终都会如风过耳,烟消云散,只留下一个韩寒,兀自在那儿根深叶茂树大招风。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阅读更多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下)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3d62ec58bdd03203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下) / CoChina 2010-07-20 04:06 | 此文是 Co-China 论坛主办的第 11 场活动 “ 突发事件报道工作坊 ” 第五部分的文字稿,此文版权归 Co- China 论坛所有,个人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和 Co-China 论坛活动文字稿,媒体转载请发电邮至: co.china.online.email@gmail.com 第五节: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下) ● 传统媒体提供成品,但这是经过权力筛选之后的 长平: 传统媒体的报道是一个经过加工、筛选、总结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结论,可能有的人觉得直接看那些现成的结论就好了,但是这个的确是面临着权力的问题,结论有可能是不可靠的。 ● 无论是微博还是深度报道都只是过程的记录,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一生也不过就是一条微博 其实我们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每一篇媒体报道,不管它有多长,它也不过是一条微博,每一本书在学术的长河中也只是一条微博,所有的都是过程,就算深度报道,无论记者跟了多久也只是一个过程。闾丘刚才谈到对传统媒体的看法,如果我们站远一点,其实都差不多,真的像大家所认为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我当然很认同新媒体,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东西,但是我又不完全同意说新媒体带来的紧迫感,我觉得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永远都是一种多元的状态,也许报纸明天会没有了,就像当初从羊皮卷转到纸上来,也有可能有一天计算机也没了,是另外的终端,但是一定还是会有人写长一些的文章,一定还是有人写得比 140 个字更短。我们刚开始面对新媒体确实有一个困惑,像我们在 10 多年前做《南方周末》的时候,其实做的事情是放大放长,我们运用了很多社会学的方法去做调查,像派一个记者去卧底二十几天这是很小的事情,我在《南方周末》的时候做的最长的一个策划是做 10 年,我们在中国选了 3 个地方,一个镇,一个村,一条街,四川一个,浙江一个,福建一个,记录 10 年,每年做一篇报道,从 98 年到 08 年,最终是做完了,但跟我最开始设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当初我们是要做深做慢,但网络时代来了之后一下子发现方向是反的,一开始很困惑,但是我现在想通了,其实我们的一生也不外乎就是一条微博。 闾丘露薇: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比方说 10 年之后我们再来做你策划的这个报道,因为有了微博它会更容易了,因为这些记录都在。 ● 新闻存在的理由是记录社会中非常态的事件 胡泳:关于记者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是他们是历史第一稿的起草者,只不过在微博时代草稿更短了,起草者也未必见得是记者, 这个东西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其实有大量的东西本身不是新闻,换句话讲新闻如果完全是报道我们周围正常的社会的话,没有人愿意订报纸和看电视,因为正常社会中各种悲惨的事件和奇特的东西是异态,不是常态,常态的东西就是大家吃喝拉撒睡,就是上班工作,回家睡觉这些东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闻本身存在的理由就是记录这个社会的一些非常态的东西。作为记者来讲我们会给这些非常态的东西赋予意义,我们会说记录这个东西本身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遇到重大事件记者都以在现场为傲,因为他觉得他见证了历史在眼前发生,但其实仔细想我觉得这都是记者为了给自己的职业寻找一种正当性,或者是我们都不想把自己说得是一个等同于其它行业很普通的生存理由,所以会给这个行当加上很多附加的东西。 ● 在信息流的包围中新闻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但是现在来看的话,我觉得这种分野会越来越麻烦,说到底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记者?越往后的人,他每天生活在信息流当中,他会觉得新闻对他来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时刻处于信息的流动当中,换句话讲,他一旦想知道某件事情,那个水流总在那,他总可以跳到水里去把那个东西抓出来,他如果目前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因为那个流始终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新闻的需求在未来有多大,我对此非常不清楚,如果说新闻本身的需求都变成一个不确定因素,那新闻记者的生存理由在哪里? 说到记者,究竟什么是记者?在我们国家,有记者证的就是记者,我们新闻出版总署对记者证控制是很严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国家制度的认定,所以公民记者在中国如果从法理上来讲都是假记者。但是如果抛开制度的因素有什么东西能构成你是记者?除了说你为一个新闻机构打工,这个可能是界定记者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记者多年以来培养出来的职业尊严和专业性,包括记者和记者之间的共同体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如果都坍塌的话,到底什么东西能界定你是记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将来记者和新闻的定义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 微博节约了社会成本却提高了使用者个人的时间成本 令狐补充: 我写过很多文章夸 twitter 、 新浪微博,但现在我发现其实这些工具也还是有些问题,比方说信息超载,不方便讨论问题,还有就是在微博上的格言式写作我也觉得很厌倦。我上个月去云南看旱灾,一共就发了三条微博,不知道要发什么,有点失语,所以这段时间只是简单分享一下信息,自己所观所思所想就没有写上去,我感觉要调整一下,要重新看看怎么用这个东西,它节约了大量社会成本,但是会把个人成本提到很高。 ● 微博让信息流动的速度过快,热点事件半小时之后便成为旧闻 杜婷: 微博的问题是碎片化和信息流动过快,一个热点事件可能半小时一小时之后就成了旧闻, Isaac ,你作为一个鼓动了这么多人用 twitter 的人,并且你也一直在讲 twitter 的特点就是信息的自由发布和及时反应,你觉得我们真的有必要生活在一个信息如此快的更新和流动的环境中吗?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这种需要? ● 微博的最大价值不在提供以秒为单位的生活方式,而是提供一种未经权力筛选的可能性 毛向辉: 大概前两个月《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是讲过度的信息会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就是举 twitter 的例子,有好几个机构去年的研究都是说 twitter 和 google 会降低人的智力,但是这篇文章又从另外角度来讲人类注意力在几千年来的变化,实际上人是在不断适应环境,我们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我们去酒吧的时候你可能有一个感觉,一开始你会觉得酒吧很吵所以你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但后来你会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就可以把噪音过滤掉,你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这个就是大脑主动选择的问题,就是说你的注意力完全可以随着你的兴趣和你自己想要去关注的东西而变化,在这点上人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对信息的过滤也是这样,我们选择微博,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我觉得不在于说我们把生活变成一个以秒为单位的生活方式,而是说我们把它变成一个有更大可能性的生活方式,所谓可能性就是说当我们原先去探究真相的时候发现 真相在云端 ,我们原先是一个人拼命想去找到证据链,微博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激发每个人去分享,这个时候这证据链就信息化了,成为我们的历史档案,成为我们可以去探究事实真相的路径,这个路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过去的实践是权威的实 践,新闻是被少数人所掌控的,真相也是被少数人掌控的,权力都是, 微博就是把总权力消解到每个个体身上去,然后化解到以秒为单位的信息呈现方式 。 ● 今后会有工具来解决微博碎片化的问题 我另外做的一个实验就是 希望把微博上的信息线索化 ,可能今后一两年之内就会有工具出来,不一定是我们开发的,也可能是国外的公司,你会看到当你去跟踪一个事件的时候你信任的 ID 会形成一个故事化的过程,而不是像今天只是碎片,它会呈现故事的过程, 就像 google buzz ,它会自动把你所关注的事情按照时间和故事发生的顺序显示,这样我们去关心的东西就变成人人都在看一个自己版本的历史或者社会, 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 ● 微博比博客更平等 闾丘露薇: 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在目前中国言论审查的环境下微博是非常有用的。我自己作为一个记者我会知道有些话在节目上是不能说的,因为有自己做记者的职业准则,不可以评论,要保持客观中立,但是我看到的很多东西我会觉得不讲出来很可惜, 以往我没有办法告诉大家,我只能告诉身边的人,但是有了网络就可以把这些分享出来。 以前是博客,但写博客是蛮累的,而且博客会要求你比较深入地写,现在微博的好处是非常方便,写几句话就可以了。我在想汶川地震的时候如果有新浪微博,我觉得大家对灾情的了解,包括救助的情况和方式,可能都会不同。 长平: 这是观念的问题,你去看老徐的博客,每一篇博客都是一条微博。 毛向辉: 但 博客抹煞了受众的创造, 因为读者顶多是附属在文章之后发表意见,但这不是以独立 ID 的身份平等存在的, twitter 就不同, 比如说我刚才在 twitter 发了长平的那句 “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微博 ” ,然后就有人回 “ 每个政权也是一条微博 ” ,这种平等回复和互动的过程在博客上是不存在的。 闾丘露薇: 我举一个例子, 之前我们经常在节目中呼吁说观众可以透过博客和我们进行互动,提供线索等等,没人理你的,但是有了微博之后,当事件发生后我发条讯息,比如说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在微博上请在现场的人和我联系,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都会有回复,但是以往博客的话要实现这样一个方式就比较困难。 毛向辉: 因为博客强调的是一个主辅的关系,你是主,别人是次,是不对等的, 而微博你是 140 字,他也是 140 字。 ● 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让当初的问题迎刃而解 王冠绪: 十几年前我在研究所的时候,当时连博客都还没有,但即便那样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鼓吹新媒体的力量,讯息的对等会如何如何,我今天回头看这十几年的发展,讯息的取得的确是越来越容易,在信息流中可以轻易获得你要的东西,因为有搜寻工具、翻译工具等等。在十几年前不要讲没有翻译工具,不同语言的网站根本不可能在同一个浏览器上显示,而现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那个年代提出的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其实已经迎刃而解了。 ● 国际主流媒体愈发重视 twitter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最早 twitter 在传统媒体上受到重视是伊朗的事情,这让 twitter 一炮而 红,之后很多媒体开始关注,很多国际媒体,包括 CNN 、 BBC ,他们都会在一件事发生之后关心 twitter 上大家的反应,明显可以看出来主流媒体越来越重视 twitter ,所有人都要避免自己没参与其中。 ● 在伊朗的 twitter 革命中其实讯息发布者并不在现场 毛向辉: 伊朗的事情最近有变化,大家最后发现当时真正在伊朗用 twitter 的人其实很少,不超过 200 个人,而且那些人中在现场的就更少,而国际媒体关注伊朗的 green revolution 实际上是三个都不住在伊朗的人不断在 twitter 上发布和传递他们听到的消息,是编译的消息,它并不是直接现场的东西。 现场的东西 还是像最近福建三网民案这种,网友真的到现场,用手机拍摄、记录每个环节,警察说了什么,保安说了什么,所有的细节都发布出来。 胡泳: 我们不要忽略这一点,不管是新浪微博还是 twitter ,除了文字 140 个字以外,还有图片、影像、声音等等,这些都可以链接,这个很重要。 ● 微动力,广天地 毛向辉: 每个人一天哪怕发一条消息, 140 个字,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代价,但可能带来的社会的可能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比如 4 号那天很多人都在 Foursquare 上 check in 天安门广场,结果导致 Foursquare 在中国被封,其实只是几百个人虚拟地说我到了天安门广场,其实他并没有到那里。我觉得这几百人做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个传统媒体或许有几百万受众,但那几百万的受众产生的力量是不是比 twitter 上几百个人产生的力量更大 ,我觉得这是值得探讨的。 ● 到 2013 年政府和企业都将无力承担网络审核的成本,审查系统会自然崩溃 说回到新浪和 twitter ,虽然我不用新浪微博,但我知道有很多人是作为桥梁去用的,那就可以了,我相信大数原则,当我们有一个 big number 的时候,无论新浪、搜狐,还是腾讯,他们再怎么审查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敏感内容都阉割掉,这个数量达到一定级别之后他们的财务状况就经受不起审查的成本,新浪不可能雇 5000 个人去做微博审查,那个时候就变成了新浪与官方的斗争。从 2002 年到 2008 年网络用户生产的内容量在中国是增长了 124 倍,从 2008 年到 2014 年可能就不止 124 倍,这是一个几何级数的增长,就是说到 2014 年网络用户生产的内容可能是 2002 年的一万多倍,对审查制度来讲这绝对是个挑战。到现在为止信息都还是可控的,审查制度还是有效的,可是这条信息产生的曲线到 2013 年的时候,正好到了一点就是审查制度无法再继续起作用, 当一件事情再想去审查的时候,企业承受不了成本,官方也承受不了成本,这个审查制度就会崩溃。 ● 网络至少提供了一种让我们更自由、更平等的可能 杜婷: Isaac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虽然我依然觉得他过于乐观,但无论如何微博的出现的确提供了一种未经权力筛选的自由发布讯息的可能性,我不太确定网络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更自由、更平等,但我想它至少提供了一种更自由、更平等的可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感谢大家的参与,尤其是专程从广州过来的几位朋友,谢谢大家。  

阅读更多

张耀杰:鲁迅离今天的韩寒已经很远

鲁迅的文化专制以及毛的极权专制虽然依然阴魂不散,距离今天的韩寒时代已

文发表后,又被几家网站所删除隐藏。没有办法,只要修改出第二稿。由于新加了一些内容,所以再发表一次。特此说明。 据别人在网络上说,香港最近在办书展,书展上出了很多花边新闻。最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是因为有关方面不让“嫩模”进书市,她们就在大棚车上展示自己并销售写真集,引得观者无数。另一个花边新闻是陈文茜与韩寒掐起来了。两位大名人都是去香港书展签名售书的。 读闾丘露薇女士的博客,她以自己的文化修养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另一种介绍:“我想香港书展应该感谢韩寒,因为终于在嫩模之外,又多了一个话题。” 关于“韩寒到底有没有赢了嫩模”的问题,露薇女士的答案是:“整理了一下今天香港报纸的报道,三份免费报纸不算,一共有至少十一份报纸,十五篇文章报道了韩寒昨天的活动,评论文章几乎没有,而提到嫩模的报道,今天加起来有六十多篇,不过这也正常,每份报纸都有娱乐版,而韩寒的报道毕竟放在了港闻,算是政经新闻,或者是文化版。至于签售的热闹程度,很难说,因为韩寒签售时间短,而去年嫩模周秀娜,首发第一天卖出五千多本,在香港算是一个销售奇迹。” 关于陈文茜批评韩寒,露薇女士倾向于认为“只不过是一种创造话题的手法”。但是,依我个人的看法,来自台湾的女名人、台大法律系毕业、后留学美国10年的陈文茜博士,为了让自己的签名售书表现得更加火爆一点;竟然以50来岁的年龄在公开场所谩骂儿子辈的男名人韩寒;说是“用李敖的话说,韩寒不值得评价”;“作为上海市民,赛车先生的韩寒看起来蛮帅,其实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对于上海世博的无知,显得浅薄和没文化,说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像这样的谩骂所证明的并不是韩寒如何“浅薄和没文化”,反而充分暴露了她自己的“浅薄和没文化”。尽管她在其他事情和其他问题上可能不浅薄和有文化! 在围绕陈文茜与韩寒的“浅薄和没文化”所展开的争论中,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我的朋友周筱赟先生,在《是韩寒无知,还是陈文茜无知?》中,再一次重复他在《韩寒就是当代的鲁迅》一文中的观点:“韩寒不是未来的鲁迅,而是现在已经成为了鲁迅。当然,韩寒本人是反对我把他比做鲁迅。其实,所谓‘当代鲁迅’中的鲁迅,只是一个符号,是对韩寒以文字作为关注现实、担当责任的武器表示赞赏而已。” 看到周筱赟先生的文章,我忍不住给他回复了几句话:“周兄:对于你的正气的火气表现理解和敬重。只是把韩寒比鲁迅,是对韩寒的污辱。鲁迅何曾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民主啊?!!一个一辈子骂别人却容不得别人骂自己的人,不是专制XX是什么呢??容忍别人批评自己的自由,比捍卫自己一个人的自由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和真正的自由。张耀杰,24/7.” 在鲁迅的时代,特别是在《新青年》杂志社里面,每一位担当责任的人都是要用真实姓名写理性文章的;鲁迅偏偏是一个非要充当特殊材料的文化专制者。晚年鲁迅即使躲藏在日本人设在上海的租界里面,也还是要使用许许多多的假名字去攻击别人.遭受他攻击的恰恰是更加文明也更加善良的胡适梁实秋林语堂徐专摩邵洵美这些人;以及比他更加弱势的高长虹、徐懋庸。对于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陈立夫这些强权者,他从来都没有点名斥骂过.与此同时,胡适梁实秋罗隆基等人,都在用真实姓名点名批评孙中山蒋介石等掌权者。不知道周筱赟先生是从哪里看到了鲁迅的“担当责任”?! 接下来我又看到另一位朋友“生锈的号”写了一篇《韩寒离鲁迅有多远》。他虽然不同意另一个人的另一篇博文所说“鲁迅的伟大是韩寒永远无法达到的”,却同时表示说:“49年后的郭沫若离49年前的郭沫若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人民日报离新华日报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北大校长离蔡元培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清华离西南联大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 按照“生锈的号”解释,他的本意是要强调那个能够容忍鲁迅们自由出版报纸杂志的时代,其实比今天更加宽松文明。但是,即使是在今天更不宽容也更不文明的时代里,作为一个年轻的男名人,韩寒面对另一位母亲辈的女名人公开斥骂他“放屁”时,也只是淡然表示“不和女生吵架”。这就是胡适所一再强调的西方人的绅士风度,也就是徐志摩、陈源、王世杰、刘半农等人所提倡的“费厄泼赖”。 看看鲁迅对于批评过他的人“一个也不宽恕”的专制态度;再看看鲁迅的徒子徒孙们,只是因为苏雪林女士为了替闺中女友凌叔华斥骂了几句鲁迅,便争先恐后地一遍又一遍诅咒作为女士的苏雪林,韩寒在中国社会与一部分中国人面前相对高尚的文明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于韩寒的价值,露薇女士另有评价:“有的香港媒体,给韩寒冠上异见分子的称号,我想这并不准确,对韩寒也不公平。事实上,韩寒是在他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到了一个公民的责任,用他作为偶像的影响力,使得一批年轻人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当然,他可以风花雪月,但是他选择了这样,这为他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风险。” 时代毕竟还是在某些方面和某些个人身上在进步着。文化专制者与现代公民,这就是鲁迅与韩寒之间最为基本的差别所在!!尽管鲁迅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的某些小说散文的深刻程度,是韩寒以及其他的中国人所不能超越的。文学性的深刻生动,永远不等于文明先进的公民意识!! 另有一位“作家顾晓军”,在《韩寒与我一致吗?网友,你错了!》一文中,斤斤计较于韩寒的“住着别墅、开着跑车、赚着政府特许的钞票,打着饱嗝在谈民主”,却没有明白他自己的这种表现恰恰是在反民主。欧美文明社会的真正的民主,只是通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政民主制度,来保障每一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追求和财富积累。连这样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常识都不具备的人,无论写多少文章,都是在远离民主。像这样的用情绪压倒理性的文章,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面,都是赚不到稿费的。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在顾晓军文章的后面留言说: “你出的名是完全彻底的野路子。韩寒是很幸运地获奖出了名。上帝其实就是这么不公平。老兄最好是不要计较这些琐碎事。要不然把自己气出个三长两短没有人给报销医药费的。还是哪句老话,你有种不要使用人民币。要不然就不要针对个人较劲,而是透过个案去挑战……(公共领域里面的专制强权及其当权者。)” 话说得有点难听,自忖还是出于善意。当然,在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里面,任何性质的善意付出,都有可能变成华老栓手里的人血馒头。我要是为了这件事情挨几句顾晓军们的斥骂,也只能说是我自己找来的。好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再是鲁迅们躲藏在租界里面匿名骂人就可以被捧为神圣爱国的神圣偶像的时代了;也不再是毛们饿死了几千万中国人,却依然要继续挑动群众斗群众的伟大、光荣、正确并且要战无不胜、万寿无疆的年代了。 鲁迅的文化专制以及毛的极权专制虽然依然阴魂不散,距离今天的韩寒时代已经很远很远,而且也永远不可能再把鲁迅或者毛摆在神坛上统一所有人的灵魂和思想了。 2010年7月24日一稿。7月25日二稿.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耀杰的最新更新: 孔子露出了鲜活的面容(转) / 2010-07-24 23:24 / 评论数( 1 ) 张耀杰:鲁迅离韩寒有多远? / 2010-07-24 23:24 / 评论数( 16 ) 李红豪出名了,其他人的头缩回去了 / 2010-07-21 11:24 / 评论数( 3 ) 引发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因(转) / 2010-07-20 11:31 / 评论数( 4 ) 道听途说:60年前的国之保喝茶记录 / 2010-07-19 23:20 / 评论数( 5 )

阅读更多

韩寒 嫩模 香港书展

作者: 闾丘露薇  |  评论(1)  | 标签: 韩寒 , 嫩模 , 香港书展 我想香港书展应该感谢韩寒,因为终于在嫩模之外,又多了一个话题。 早上开车上班,听电台节目讨论韩寒昨天的记者招待会还有读者见面会,主持人们一致认为,韩寒聪明的地方在于,他用很短的话回答所有的问题,而且善于把问题的逻辑倒转过来,而且很多的问答涉及到男女问题,或者是韩寒主动用男女问题来作为回答的切入点,而所有这些,都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表达手法,所以听众会很接受。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靓仔,主持人拿了一个香港的政治学者来开玩笑,就算同样的幽默,甚至更加幽默,台下一定没有女粉丝。 昨天去了读者招待会,一千多人挤满了演讲厅,走廊上都站满了人,主办方要开放另外一个厅让进不去的人观看现场直播,书展办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场讲座这样轰动,一般有知名度的香港作家的讲座,也就是一两百人,而去年请来郭敬明,也就是一百多人出席。讲座气氛很热烈,充满了笑声,对于粉丝来说,当然是享受的,但是对于那些想来听韩寒说了什么的人来说,如果看过对韩寒的所有采访或者他的博客的话,会发现,新的东西不多。至于敏感问题的答案,不少抱着期待来的会觉得,过于点到为止。 在讨论了十分钟之后,电台节目的支持人开始为韩寒到底有没有赢了嫩模争论起来,谁也无法说服谁。香港的本地博客还有论坛,几乎找不到关于韩寒的讨论,只是在推上有一些关注,毕竟上推的香港网友,对中国比较关心,也比较熟悉韩寒。整理了一下今天香港报纸的报道,三份免费报纸不算,一共有至少十一份报纸,十五篇文章报道了韩寒昨天的活动,评论文章几乎没有,而提到嫩模的报道,今天加起来有六十多篇,不过这也正常,每份报纸都有娱乐版,而韩寒的报道毕竟放在了港闻,算是政经新闻,或者是文化版。至于签售的热闹程度,很难说,因为韩寒签售时间短,而去年嫩模周秀娜,首发第一天卖出五千多本,在香港算是一个销售奇迹。 书展的主办方贸发局对嫩模不满,是因为去年书展,举办了一百三十场签名活动,虽然嫩模只有七场,但是报道却占了一半。因为书展才刚刚开始,不知道这次韩寒的报道最后埋尾的时候,会占多大的比例。不过毕竟韩寒是作家,就算抢了其他活动的风头,主办方应该也能接受。请有媒体卖座力的名人为书展站台,其实本身就算是抽水行为,所以如果想得通,书展抽嫩模水,也不是坏事,本来书展就是商业活动,人财最重要。所幸主办方在书展第一天解除了对嫩模的禁令,允许她们入场。 至于陈文茜批评韩寒,有些人开始上升到文化层次进行讨论,但和一些台湾同行聊,大家更觉得只不过是一种创造话题的手法。不过这个话题,主要在两岸的媒体还有网络发酵,毕竟对于香港媒体还有香港人来说,两者都和自己隔了一层。 有的香港媒体,给韩寒冠上异见分子的称号,我想这并不准确,对韩寒也不公平。事实上,韩寒是在他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到了一个公民的责任,用他作为偶像的影响力,使得一批年轻人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当然,他可以风花雪月,但是他选择了这样,这为他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风险。 最后,摘录一些香港报纸的标题还有香港网友的评论: 韩寒风流似韦小宝/星岛日报 韩寒自认花心 粉丝当眾求爱/明报 韩寒﹕我会买口靚模写真 香港书展亮相 「文化不应排他」/明报 「香港是甚么都可以说的地方」 韩寒叹內地出版社审查甚於政府/香港经济日报 夏日掀「寒」风 演讲厅座无虚席 韩寒书展会粉丝谈写作/大公报 韩寒作为一个异见者,能够引到一堆女粉丝,少了过往异见者的严肃、难以亲近和明白的毒男形象,光是这意义己够大。正如近年吸引不少香港男粉丝的「民主女神们」。搞这回事,Marketing技巧也是必须 (via@martinoei) 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异见者,而是游走在边缘上的直言人士(via@eddie31) 韩寒不需要怎样、这样、那样,之前看他在NHK的访问,也感觉他想继续做自己,让读者、、观眾、粉丝思考怎样打擦边球,或是直接行动,或是享受文字,或是被他的身分所娱乐,韩寒都不需要我们说该怎样做,是我们自己该怎样才对。 (via@hsin747) 就如有批评言,太滑头太安全(via@galileo44) 他很帅。虽然词锋锐利,但脸上总带著一抹靦覥的微笑,可爱地迷死我们(哎哟,这该用来形容「靚」模的不是吗)。 你知道,比他帅的人很多、文章比他写得更好的也大不乏人,但两者俱备…(这双手虽然小) 另外:韩寒读者见面会文字版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pub?id=1p7hag1lDZFo0A4E37YLDZ6psCfj9kQZ7jQ2Z9PP5Jnk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再说方言 / 2010-07-21 10:45 / 评论数( 13 ) 欺騙的代價 / 2010-07-18 11:52 / 评论数( 8 ) 毕业典礼演讲的形式和内涵 / 2010-07-16 14:20 / 评论数( 9 ) 双语 方言 / 2010-07-13 23:16 / 评论数( 21 ) 喀什印象 / 2010-07-09 11:42 / 评论数( 9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