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棣

张千帆 |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中国经验、问题与出路

2011年09月16日 08:25:40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在中国呈现的经验、问题及其出路。文章首先讨论了1949年之后财政分权与集权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这段历史的特点与问题。其次,文章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及其成败,并探讨了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实行分税制所衍生的问题。最后,本文运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原则,提出了解决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中央,地方,财政分权,土地财政       英文标题:The Central-local Separation of Fiscal Powers: China’s Experienc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国的财政体制似乎理所当然地沿袭了中央集权制的权力结构。 [1] 中央不仅掌控了大部分财税资源的分配权,而且垄断了几乎全部的财税规则制定权,因而可以随时全面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然而,中国历次集权和分权试验表明,就和事权分配一样,财权分配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否则国家治理必然会出现大问题。     本文探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在中国呈现的经验、问题及其出路。文章首先讨论了1949年之后财政分权与集权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这段历史的特点与问题。其次,文章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及其成败,并探讨了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实行分税制所衍生的问题。最后,本文运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原则,提出了解决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出路。           一、中国历史上的财政集权与分权          总的来说,中国的财政集权和分权是和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权力变迁完全同步的。和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权力分配相对应,中国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财政分权:1958-61年的“大跃进”、1970-76年的“文革”混乱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让利”。 [2] 经过几次循环之后,中国才采取了目前的分税制。     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实行统一收支的财政政策。 [3] 1954年底,中央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财政经济和行政管理权力。1953年取消了大区一级财政,全国划分为中央、省和县三级财政,实行“统一领导,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办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模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58)期间,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80%,总支出的75%。全国的经济活动纳入中央计划之中,地方机动性和灵活性很小。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严重束缚了地方自主权,产生了许多计划体制特有的问题。在1955年召开的党代会上,地方提出了许多问题和要求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安徽省委书记反映,淮南两万多人的大煤矿在财政支出上只有200元以下的批准权,领导没有增加一个工人的权力。天津市委反映,中央在五年中只给天津地方工业安排了20万元基建投资,建什么都要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甚至连市里设多少电影队、每队配备多少人也要报经中央主管部门同意。计委反映,各省市普遍要求多办工厂,但是有两个顾虑,一是怕中央不允许,二是怕工厂建成后被中央收走。 [4] 主管财政贸易的国务院第五办公室汇报,财政部和中央各主管部每年下达预算指标,收支科目列得很细。省一级财政收入只有5%的农业税附加、3%的总预备费以及自筹部分资金,三项收入数额都很有限。县和乡更没有什么财权,因而名义上是四级财政,实际上只有一级半:中央完整的一级财政和省的半级财政。由于地方很难行使调剂权,遇到调剂项目时须请示中央主管部,但是等主管部答复后往往为时已晚,该花的钱年内已花不出去了,只好作为年终结余上缴中央。这种体制限制了地方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束缚了地方办事的积极性。     1957年,中央开始财政放权。从1957年到1961年,中央直属企业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从40%下降到14%,地方政府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9%上升到55%。 [5] 中央政府的财政开支下降14%,省财政开支增加近150%,占整个政府开支的一半以上。 [6] 但是放权运动失败后,财权很快再度上收。1961年,中央成立中央局作为其派出机构的大区,省级以下的财权全部上收,省级财权部分上收。到1962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到占总收入的40%以下。文革期间,中央权威受到极大损害,社会失序造成事实上的权力下放。到1974年底,地方已经拥有相当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建立了各自比较独立的经济管理体系。但问题是中央收入偏低,直接掌握的财力只有14.5%;超收的全部归地方支配,短收的则要靠中央补贴。 [7]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面临财政压力,财政收入只有1121亿元,只占全部收入的15.6%,地方财政占了84.4%。权力下放可以缓解中央财政支出的压力,扩大地方支出在整个支出中的比例。财政包干制的尝试也为中央与地方分权埋下伏笔,权力开始有步骤下放。1980年,中央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结果是财政收入中企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51%下降到1979年的45%、1980年的40%、1981年的32.5%,造成1979、1980年的巨额赤字。     1980年,中央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从1980年开始,国家财政预算内非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确实一直下降,从1979年的12.7%下降到1992年的7.5%。但是如果加上预算外非经济支出,那么1982-92年总体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3%左右,和1960-79年的12%上下的水平相当。 [8] 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模式,共有六种之多。 [9] 即便a或c可以逐年调整,但是它们往往要滞后四五年,从而削弱中央的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在总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朱鎔基在1993年8月指出,地方收入占70%,中央只有30%,但是支出却占了一半左右,而且中央收入并不随地方经济而增长。 [10] 同时,中央逐步下放资源控制权。根据1992年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央给企业下放了14项基本权力,但是这些下放的权力却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企业,而是为地方政府截留。随着投资自主权和直接融资权的转移,地方控制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但是如果考虑绝对规模仍然十分庞大的国有经济,那么中央财政规模就十分庞大了,因而不能简单将中国的国家总体财力或中央相对财力和其它国家相比较。     综观1949年到1990年代初的财政改革,总的来说有如下特点。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权分配大起大落,缺乏稳定的法律规范。财政包干体制导致地区分配不公,不同形式的包干在基数和比例上都不统一,容易产生地方冲突。例如在1980年代,上海每年上缴中央250亿元,其中大约100亿元是中央在沪企业所创利税,剩下150亿元为上海地方财政收入。1984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留用本市的只占10-20%。1984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为160亿元,留用不到28亿元,约占17%;同年,北京市财政收入45.6亿元,留用27.2亿元,约占60%。1985年,中央对上海实行让利政策,地方财政收入留成率提高到25%,但仍然远不如北京和广东。1989年,广东工业生产规模和上海相当,但是仅上缴中央财政15亿元,不到上海的零头。这种财税体制不仅显然不公,也必然扭曲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结构。     按照财政宪法的基本原理,财政分权与集权程度应按照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而后者应取决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效应的覆盖范围。外部效应覆盖全国或跨省的公共物品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包括国防、外交和部分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职能;外部效应限于省内的公共物品应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尽可能保证政府活动的受益人和成本负担人范围一致。Tiebout (1956)认为,具备财政自主权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产生最高的财政效率。布伦南和布坎南认为,高度集权的政府总是通过自身税收的最大化来尽可能压榨公民;财政分权将有效约束政府怪兽,因为人口会因为追求财政利益而跨辖区流动,从而对地方政府课税权力形成强大约束。分权使政府运转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决策,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极大限制了政府将社会资源配置到公共部门的能力。然而,由于中国目前缺乏迁徙自由等其它前提条件,地方财政自治理论很难直接运用于中国,而中国1952-85年的财政改革实践似乎也不符合布伦南和布坎南等人的研究成果。 [11]     如果将宪法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那么中国今后的财政分配策略应该是财政支出与公共物品的提供直接相关,收入则可以更多地集中于中央政府,因为目前对下级政府的财政监督主要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在缺乏有效监督的环境下,如果地方财政收入自主权过大,很可能造成地方财政混乱和政府行为失范,利用税收立法权和中央政府争税源,加重企业和居民负担。在现阶段,中国不得不采用收入集权、支出分权的财政分权模式。 [12]       图1: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重以及农业支出占全部开支比重。1993年,中国正在酝酿进行分税制改革。由于该年是中央返还地方税收、保证地方既得财力的基期年,地方政府增加该年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很高,导致该年地方财政收入超常增长,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显著下降。1994年以后,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在总收入的50%-60%之间。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达到31628亿元,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2006年为18%。资料来源:以下图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        二、分税制的成败       正是在上述思维指导下,中国开始了分税制实验。分税制从缘起到实施,实际上经过近十年的历程。早在1986年,吴敬链、周小川、李剑阁就发表了“关于各级政府职能和分层管理的思考”,提出划分中央、地方和共享税的设想。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通过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要求“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关系”。但是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加上地方普遍抵制,因而分税制无法实施。只是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明确实行市场经济,中央才开始实行分税制。 [13]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第18条正式决定实行分税制。但分税制一开始仍然遭遇强大的地方阻力,最后的方案也是讨价还价的结果。1994年以前,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配是3比7;财政支出的分配则是7比3;实行分税制后,中央名义上占六成,但是部分返还地方,实际拿到的只是一半多一点,仍不足以弥补财政赤字。 [14]     但是既然中央实际上掌握着分税体制的决策权,这种格局的扭转是轻而易举的。近十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多半是停征或减免地方税,如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减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地方税。1997年1月,国家将金融业营业税提高3个百分点的收入划归中央;1999年中央12号文件规定,从2000年起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国务院有关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文件和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规定,从2002年起由国家负责征收管理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分设立登记企业的所得税,以及不实行所得税分享的铁路运输、国家邮政、国家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这些措施使地方税源名增实减,逐渐流失。 [15]     目前,中国税制的特征是地方税看上去数量多,但是实际上比例小。现行中央税有3个,共享税6个,其余都是地方税。地方税种有16个之多,超过税种数量的70%,但是大多是小税种,且一些税种名义上是地方税,但实际上是共享税,例如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和城建税等名义上的地方税也带有明显的共享税性质。这些税种已占税收总收入的80%以上,中央税和共享税的若干主导税种占全部税收的90%。这样一来,中国共享税涉及的税种过多、比重过大且划分复杂。 [16] 总的来说,中央政府可以随时改变让利的大小,例如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地方分享比例1997年以前是50%,随后逐步降到现在的3%;2002年,原来归地方财政收入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变成国家和地方对半分,2003年又进一步变为二八分,地方只能拿到20%。 [17] 经过不断调整,分税制基本实现了改革的初衷。     分税制的目的是提高“两个比重”——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的比重,而分税制的实施确实促进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分税制前,中央每年财政收入增收额徘徊在200-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约10%;分税制实施后,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每年增加约1000亿元。不仅如此,地方财政也得到大幅度增高。但是分税制更多的是提高了中央相对财力,全国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有限。如图1显示,1994-95年的比例继续徘徊在11%左右并保持下降趋势,1996年开始回升,到1999年上升到近14%,目前维持在20%上下。相比之下,欧洲国家的比重大约是50%。 [18] 但是在政府责任制没有完全明确和开支透明度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维持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现有比例应该是明智的。     分税制虽然基本实现了预设的目标,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分税制没有解决税制不平等问题。在实施分税制的过程中,中央采取了温和的渐进式改革,采取了一些过渡措施,逐步实现新旧体制并轨。分税制以1993年为基期年,保持地方既得财力不变。但是继续用基数法确定各级政府的体制基数,也延续了“苦乐不均”的状况。 [19] 上海对中央财政上交最多,1992年工商税达230亿元,1994年的固定上交额为109亿元。和1993年相比,广东省上交国库的税额也只多了10亿。 [20] 另外,地方税制内外有别,违背了税负公平原则。由于涉外企业的税收政策比国内企业优惠,假“三资”企业越来越多,致使地方税收流失严重。事实上,国内不同性质的企业纳税也各不相同。除了十几种具体的交易、资源或支出的特别税之外,工、农、商等不同经济部门和国家、集体、个体、合资等不同所有制形式也实行不同税制,因而从事制造业的国营企业所交纳的所得税和周转税就不同于从事批发的集体企业交纳的税。这种差别性税制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而且给税收管理带来种种困难,要求税务部门对纳税进行初步估计,增加误差和征收成本。 [21]     其次,按税种划分收入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地方政府为获得税收返还并参与增量分成,不得不上利大税高的产品或投资高税收的项目,并进行各种“短平快”性质的高附加值产业投资。另外,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经济各有特色,中央立法开征的某些税种在某些地方未必有相应的税源,或税源太小而难以征收,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调整配置区域性资源。     最后,虽然分税后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比例在整体上基本到位,但是各地财政收入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如图2所示,由于各地人均GDP相差很大,而地方税费占地方GDP的比例大致相同,各地人均税费的数额必然存在相当大的地方差异,诸如贵州、云南、广西、甘肃、江西、安徽等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财政收入远低于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相对发达地区。 [22] 更重要的是,地方各级政府的税收分配不尽合理,加上大部分中央转移支付不能直接下达基层,从而造成乡镇财政危机。 [23] 在中国财权层层上收的大环境下,地方收入本来相当有限,但是在经过层层截流之后,基层政府收入所剩无几。例如在所得税领域,地方本来可以得到25%国税,但是淮北市又拿走15%,只剩下10%归乡镇所有。 [24] 2002年,河南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为了弥补乡镇财政的资金缺口,上级给关口镇的镇村两级35万元的转移支付,但是真正发到镇里却没有那么多。2003年,镇干部了解到中央又给了新的转移支付,但是县财政将县与乡镇的财政分成比例从8:2变成6:4后,就宣布该年没有转移支付。       图2:2003年全国各地GDP和地方税费占地方GDP的比例。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        三、地方财政短缺及其后果       地方财政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乡镇公共财政资源短缺,且预算外的乱收费现象严重。 [25] 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以“三乱”闻名;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出现了巨大缺口。安徽省的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第一村”,首先实行“大包干”。当时流行的三句话是:“缴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但由于“三乱”,后来便没法“缴足”“留够”。林林种种的生猪税、机械管理税、养路费、监理费、检测费、特产税,将农民压得喘不过气来。2000年以来,这些税费逐步取消,村级收入普遍下降。小岗村有村干部7人,支书、主任、文书每人年薪1800,平均每月只有150元,另外4人每人年薪只有1000。但加在一起,也得近万元。村里没有能攒钱的企业,村干部的工资首先没了着落,村里办公费更是一分没有。优抚对象补贴、贫困户的救济和“五保户”的供养,自然全成了问题。现在流行的顺口溜是:“国家财政扶摇直上,县级财政摇摇晃晃,乡镇财政没啥名堂,村级财政一扫而光。” [26] 2000年税费改革后,安徽省淮北市溪县五沟镇的财政收入一下子从550万元锐减为330万元,但是全年工资就需要500万元,再加上招待、办公等公务支出,一年的财政缺口高达220万元。 [27]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又承担着完成征税任务的压力。在某种意义上,分税制已经蜕化为“包税制”。每年各级财政收入都有硬性任务指标,上级政府在年初根据支出计划,逐级下达财政收入任务,层层分解,限期上解。县乡一级财政包干制度,一般是县政府年初下达税收增长指标,年终超过指标者全额返还,达不到指标的乡镇,不但工资和运转经费要倒扣,还将在年终考核中被“一票否决”。在难以完成税收上解任务时,各乡镇首先得完成上级规定的税收任务,不足部分由各乡镇自行解决。一些地方只好举债先完成上解任务,债务负担又转嫁给农民;这也迫使一些乡镇财政为了首先保证上解任务完成而使本级财政难以自求平衡,只好拖欠职工的工资,日积月累便造成基层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高指标逼迫乡镇干部采取违法手段完成任务。大约从1996年开始,买税活动悄然抬头。随着乡镇财政的缺口加大,买税开始流行,不少乡镇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买税对象。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些乡镇为方便买税,曾专门在附近城市成立办事处,有的乡干部甚至常年驻外“跑税”。湖南省北部地区一个农业乡,今年初给每个乡干部下达的买税任务是,一般干部5000元到1万元,书记、乡长要完成10万元。这个乡买税的对象主要是外地建筑老板,最远的要跑到浙江去买。“买税”对象主要是建筑、运输等行业企业。因为税票是统一的,交给哪个地方政府都可以,客商也乐意少交税。这种现象在一些乡镇已是公开的秘密。甘肃省河西走廊某乡仅有7000多人口,2005年上级政府给乡里下达税收任务118万元。农业税取消后,现在乡里唯一税源就是工商税收,一年不到50万元。为了完成任务,有120多万元税收是从兰州、白银等地买来的,年终居然超额完成210多万元。买税过程中发生的接待、回扣等费用,均是暗箱操作,一些乡镇干部借此虚列成本,捞取好处,很容易滋生腐败,甚至诱发犯罪。 [28]       表1:中央和地方税收结构。这里统计在内的收费包括排污费和城市水资源费、教育费附加(地方298亿元)以及“其他收入”(中央371亿元、地方1668亿元)。“比例”是指中央和地方收入之和占总收入之和的比例(%)。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8-14:各地区财政收入(2004年)。          图3:2004年各地税负结构。资料来源:同上。       虽然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地方财政紧缺的现状注定了地方政府会以各种方式敛财,以满足各类正当或不正当的地方开支需求。一个显著后果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也就是地方政府通过滥征滥拆、压低补偿获得财政收入乃至个人灰色收入,造成了大量社会悲剧、群体性冲突以及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非理性发展现象。2009年底的唐福珍自焚事件触动中央改革城市拆迁制度,但是改革方案的长期搁置和在地方压力下的节节让步都折射出“土地财政”的强大压力。据报道,许多地方的土地收入超过了地方财政的一半以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 [29] 可以预见,只要地方财政结构不变、“土地财政”压力依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地的滥征滥拆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悲剧,而“土地财政的”根源正在于不合理的中央与地方财税分配制度。        四、走向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法治化       要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只有在诸多方面实现财税领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 [30] 首先,分税制的收入划分应遵循效率、公平和适应等原则。以征税效率的高低为标准,宜于中央集中征收的归中央,相反则应归地方。表1显示,新税制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是补充税种。但是增值税对发票管理和征收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容易出现严重的偷漏税和骗税现象。 [31] 由于中国金融系统不发达,企业财会信息披露不规范,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透明度都很低,征收所得税的成本很高,近年来的增幅也十分有限。相比之下,增值税的增幅远大于企业所得税。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只能维持几大税种的税收结构,但是应取消屠宰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等数额小而征收成本高的税种。     与此同时,可以增加资源税的比例并将其主要作为一种地方税,以增加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的地方收入。在实行联邦制或土地私有制国家,地方公共资源一般属于当地政府享有,因而其投资活动所产出的收益也归地方所有。但是中国不仅是中央集权单一制,而且森林、河流、矿藏等自然资源都是属于国家所有,因而地方只有通过合理的税收分配分享当地资源带来的利益。目前,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仅包括矿产品和盐类,资源税占整个国家税收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见表1和图3)。如果将森林、水、旅游、牧场等资源纳入征收范围,可以调动地方保护资源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鉴于中国相对贫困的中西部和东北部都是资源大省,只要保证合理的可持续开发,开征资源税应该是弥补这些地区地方收入不足的有效举措。     其次,税收征管体制必须尽快立法化和司法化。在西方国家,税是人民控制政府的主要机制,因而任何税收都必须经过议会法律的批准。相比之下,中国税制目前政出多门,而绝大多数税收都不具备法律地位。国家税务局目前实施的税种大约28个,其中只有三个税正式获得全国人大通过,而它们主要涉及对法律确定性要求较高的外国人纳税,其余税收都只有条例或暂行条例的地位。另外,税收争议缺乏正规的诉讼程序,权力过多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显然不利于税收征管的法律控制和纳税人的权利保障。 [32]     更重要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立法权必须获得合理分配。在中央统一制定基本法规的前提下,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的部分政策调整权可下放地方。对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对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较小而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的地方税,中央应只负责规定税种,地方应有权规定其实施办法、税目、税率、税收减免和起征点等事项。对于税源零星分散、征收成本高、地方差异大的契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印花税等税种,立法权、解释权和征收管理权则应完全下放地方。     最后,在地方获得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界应更加明晰,以防征管扯皮、收入混库。目前,分税制仍保留了比较多的传统体制特征,例如共享税在全部收入中高达60%左右,离彻底的分税制还有很大差距。由于营业税中的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税目将迟早改为增值税,必须调整营业税的范围,不再以行业与财政利益的归属界定收入归属。对铁道部门、银行总行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应划归地方固定收入,取消对从事金融、保险、证券、电信等外资服务企业享有的营业税减免优惠,按照地区实际情况调整财产税的种类,同时扩大资源税的范围。 [33]     总的来说,虽然分税制下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收入责任未必对等,因而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经济和征集收入的积极性,但分税制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在经过适当调整之后是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符合中国需要的财政联邦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政府学博士,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教授。     [1] 例如奥茨指出:“和处于谱系另一端的政府组织相比,单一制形式的政府可能在实现社会再分配目标方面可能要有效得多。”见Wallace E. Oates, 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p. 8.     [2] 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     [3] 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53页。     [4] 同上,第171-177页。     [5] 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6-69页。     [6] 同上,第199-209页。     [7] 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第235-236页。     [8] 1985年以来,虽然中央预算内支出占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例明显下降,但是预算外支出却缓慢上升。直到1993年,预算外收支项目调整,扣除了占预算外资金70%以上的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项目,中央预算外资金收支才受到极大削弱,中央在预算外资金支出的比重也大幅度下跌。但从总体上说,1985-92年间中央预算内外收入占全国预算总收入的比重并没有明显下降,1992年的收入仅比1984年历史最高点的40%下降3.5个百分点,支出仅下降2.8个百分点。参见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第131-134页。     [9] 例如在广东、福建实行定额承包法,S(x) = x – c,其中c是固定上缴中央的数额。这种包干方式的弊端是中央收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不增加,但是却面临支出上升的风险,可能造成大幅度财政赤字。在江苏实行的是固定比例承包法,S(x) = a x,其中a是地方财政分成的固定比例,但是中央并没有足够的监督与审计力量确定x究竟是多少。参见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0] 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305页。     [11] 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第103页。     [12] 同上,第168-173页。     [13] 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实录(1989-1997)》,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543页。     [14] 作为参照,中国台湾地区的分税制也相当复杂,不仅有各级政府独立规定并征收的“独立税”,而且有按比例分享的“共分税”,以及上级按比例配套的“统筹税”。“国税”中的关税、所得税、货物税和证券交易税为独立税,遗产及赠与税为共分税;直辖市的使用牌照税为独立税,“省税”中的使用牌照税为共分税,营业税、印花税为统筹税;直辖市或省辖市的地价税、房屋税和契税等“县市税”为独立税,其它县市的这些税种则为统筹税。1997年,中央税收占总收入的54.8%,台湾省占18.9%,台北市占8.4%,高雄市占2.8%。参见翁兴利:“台湾地区财政收支问题之探讨”,翁兴利主编:《地方政府与政治——精省后之财政自主与地方分权》,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9-16页。     [15] 靳东升主编:《依法治税——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研究》,第88-89页。     [16] 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营业税中铁道、银行总行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中央企业所得税归中央,其它企业所得税由中央和地方按60:40比例分成;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原总体税率是33%,其中地方为3%,经济特区执行15%,2002年以后在外资银行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由中央和地方分成;个人所得税由中央和地方60:40比例分成;海洋石油企业的资源税归中央,其余归地方;城建税中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归中央,其余归地方;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88%归中央,剩下12%和其它印花税归地方。参见同上,第229-230页。     [17] 2002年前,现行税制按照企业的隶属性质划分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向中央政府缴纳,地方企业则向地方政府缴纳所得税。这种安排助长了地方保护行为,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销本地企业产品、排斥外来企业产品的倾向。参见靳东升主编:《依法治税——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研究》,第273、312页。     [18] 其中联邦或中央财政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例表面上是60%左右,但是在扣除转移支付之后实际上徘徊在35%上下,和中国目前类似。     [19] 另外,1993年的基期选择引发一些地方在基数上弄虚作假,致使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所扩大。1993年,某些一直“藏富于民”的地方政府突然竭泽而渔,人为虚增收入。例如辽宁锦西某县在1992年的财政收入为5700万元,县财政局长公开主张1993年抬高到7000万元,以后十年保持不变,等于给该县增加1.3亿元的收入。一些地方甚至采取银行、财政、税务三家通力合作的办法,形成银行贷款企业—企业用贷款交税—税务局将税款上交财政—财政再拨款给企业—企业用拨款偿还银行贷款的怪圈,造成银行信贷再度吃紧。有些地方1993年的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55%甚至100%,有的地方提前征收按惯例到1994年1月才征收的税项。辛向阳:《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第330-331页。     [20] 2006年,来自广州地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比上年增加15%,其中上缴中央的比例达到75.3%,约1301.9亿元,全国约1/20、全省约1/3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广州。而广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7.1亿元,同比增收55.8亿元,增长15%,为全国各省市之首。“广州去年上缴1300多亿元,占全国财政1/20”,《信息时报》 2007年1月21日。     [21] 周小川、杨志刚:《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22] 当然,在理论上,贫困地区可以通过提高税费占GDP的比重而提高政府收入,但是实际上越是贫困的地方,可供税费征收的余地就越小,因而并不奇怪的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仅人均收入比欠发达地区高得多,而且税费占GDP   的比例也更高,从而更加剧了地方政府收入的不平等。     [23] 有人总结元朝财政分成后得出结论:中央得六、地方得四,则政通人和;中央得四、地方得六,则中央政权受到挑战;中央扩大到七八,地方政府支大于收,则官吏腐败、民怨沸腾。参见靳东升主编:《依法治税——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研究》,第111页。     [24] 参见高新军:《实现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5] 1998年以后,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没有统计数据。但是据估计,预算外资金主要来自行政事业单位,占预算内收入的比重为30%上下,每年增长速度大约10%。参见靳东升主编:《依法治税——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研究》,第108-111页。     [26]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1-442页。     [27] 类似地,安徽淮北百善镇的财政收入比1997年减少300多万元,但是镇政府有85人吃财政饭,其中公务员40人,站所34人,计生办11人。支付了教师和干部工资后,只有大约15%用于公共服务。2002年,百善镇的收入是618万元,各项转移支付213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5.6%。当年支出是教师工资512万元,镇政府人员工资200多万元。参见高新军:《实现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第9-12页。     [28] 例如一位乡干部说,前些年参与倒税的大多发了财。某些乡镇领导本以5%补贴买的税,却以10%补贴下账。内蒙古一位乡党委书记说:“这项任务完成了就有奖金得,别的乡一个干部3000元,我这儿最低5000元。像我个人就可拿到三四万元钱,我自己奖励自己。”“中西部出现乡镇买税炮制政绩”,《新京报》 2006年9月21日。     [29] 例如参见涂重航:“多省市强行撤村换取建设用地扩大土地财政”,《新京报》 2010年11月2日;吴鹏:“国土部:过去5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逾7万亿”,《新京报》 2011年1月8日。     [30] 参见刘剑文等著:《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周刚志:《财政分权的宪政原理——政府间财政关系之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229页。     [31] 不少地方都存在国税征收困难、地税征收容易的现象;某些地方地税收入增长过快,少数地区甚至超过当地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好几倍。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7-180页。     [32] 1999-2003年,贵州全省国税稽查查出有问题的户数占检查总数的比例平均为44%,最高年份超过60%;其中立案查处户数占有问题户数的比例平均87%,最高年份100%。据国家审计署2003-04年对788家税源大户的审计结果看,这些企业在不到两年时间内税收流失达200多亿元。由于中国对偷逃税打击不力,每年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流失规模占实收税额的30-50%左右,每年流失约3000-4000亿元。按照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税务警察的业绩测算,至少可以节制2/3税收流失,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参见王延春:“税收黑洞:每年吞噬4000亿”,《中国经济时报》 2002年8月20日。     [33] 靳东升主编:《依法治税——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研究》,第91-93页。               上一篇: 死刑数量不是“国家秘密”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77)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Read More

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 ”。 其共同标准为: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南方人物周刊50人名单 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咸平、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江平、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朱学勤、秦晖、吴思、许纪霖、丁东、谢泳 哲学史家:杜维明、徐友渔 政治学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郑也夫、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林达夫妇、廖冰兄、陈丹青、崔健、罗大佑、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王选、高耀洁、阮仪三、梁从诫、方舟子、袁岳 传媒人: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杨锦麟、鄢烈山、薛涌、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殷海光、顾准、王若水、王小波、杨小凯、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政右经左版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王思睿 王小东 温铁军 吴敬琏 吴思 谢泳 徐贲 徐友渔 许纪霖 许志永 鄢烈山 余英时 张卫星 张祖桦 朱学勤 毕淑敏 陈璧生 陈奎德 陈明 陈映真 程晓农 程映虹 戴晴 杜光 樊百华 樊纲 冯崇义 傅国涌 高全喜 汉心 何怀宏 何清涟 胡平 江平 金观涛 旷新年 李志宁 林行止 刘自立 龙应台 卢跃刚 摩罗 秋风 任剑涛 史铁生 滕彪 王开岭 王朔 吴国光 吴稼祥 萧功秦 萧瀚 笑蜀 熊培云 杨帆 于建嵘 于仲达 余杰 余华 余世存 袁伟时 张五常 赵启强 郑也夫 仲维光 周国平 2006年 柏扬 曹思源 陈鼓应 陈平原 陈彦 陈志武 丛日云 党治国 邓晓芒 邓正来 丁东 丁学良 董桥 范曾 冯骥才 傅正明 高尔泰 高一飞 葛红兵 巩胜利 顾肃 韩德强 何光沪 何家栋 何清涟 贺卫方 胡鞍钢 胡星斗 黄翔 黄钟 江宜桦 康正果 郎咸平 雷颐 黎鸣 李大同 李欧梵 李远哲 廖晓义 林达 林牧 林贤治 刘洪波 刘擎 刘小枫 刘再复 龙应台 毛寿龙 彭志恒 浦志强 綦彦臣 钱乘旦 钱颖一 秦耕 秦晖 邱立本 任不寐 任东来 沙叶新 沈志华 盛洪 孙立平 唐德刚 陶东风 田奇庄 童大焕 王从圣 王克勤 王蒙 王绍光 王晓华 王焱 王友琴 王元化 吴冠军 肖雪慧 谢选骏 徐友渔 阎连科 杨东平 杨炼 杨玉圣 杨支柱 姚国华 易大旗 俞可平 俞梅荪 余英时 袁伟时 昝爱宗 章立凡 张千帆 张思之 张星水 章诒和 郑义 郑永年 朱大可 资中筠 左大培 2007年 艾晓明 安希孟 包遵信 残雪 曹长青 查建英 陈晓律 崔卫平 戴煌 单少杰 单世联 党国英 狄马 丁抒 丁一一 多多 范亚峰 傅国涌 高华 高耀洁 国亚 哈金 洪朝辉 胡发云 周瑞金 季卫东 姜戎 金恒炜 金耀基 李柏光 李凡 李劼 李零 李泽厚 李志宁 梁燕城 梁治平 林毓生 刘军宁 刘松萝 刘苏里 刘自立 卢雪松 卢周来 罗中立 马建 马立诚 茅于轼 摩罗 莫少平 牟传珩 潘知常 丘成桐 秋风 邵建 邵燕祥 石元康 宋永毅 孙隆基 王康 王思睿 王学泰 王怡 韦政通 吴稼祥 吴敏 吴思 晓剑 谢韬 谢有顺 信力建 熊培云 徐贲 许纪霖 许倬云 薛涌 杨继绳 杨奎松 杨显惠 杨锦麟 姚洋 余世存 余习广 袁剑 袁鹰 张博树 张灏 张鸣 张耀杰 章诒和 赵鼎新 仲大军 周冰心 周策纵 周瑞金 朱华祥 朱凌 朱维铮 朱学勤 朱正 2008年 艾未未 柏杨 北岛 曹思源 长平 陈丹青 陈奉孝 陈桂棣 陈家琪 陈奎德 陈小雅 陈彦 陈志武 程益中 程映虹 戴晴 丁学良 杜导正 杜光 冯崇义 甘阳 郭国汀 韩寒 汉心 郝劲松 何清涟 贺卫方 胡杰 胡舒立 胡星斗 贾樟柯 简光洲 郎咸平 李大同 李和平 李欧梵 李炜光 李银河 连岳 廖亦武 林达 林贤治 凌沧洲 刘再复 龙应台 毛寿龙 莫之许 南方朔 彭志恒 浦志强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丘岳首 邱立本 冉云飞 沙叶新 沈志华 孙立平 唐德刚 滕彪 童大焕 王从圣 王建勋 王力雄 王元化 巫宁坤 吴冠中 吴国光 吴敬琏 吴祚来 夏志清 萧雪慧 笑蜀 谢泳 徐友渔 许志永 杨国枢 杨恒均 姚监复 易富贤 于浩成 于建嵘 余杰 余光中 余英时 袁伟时 远志明 张博树 张成觉 张思之 张祖桦 章立凡 郑也夫 郑永年 周其仁 朱大可 资中筠 邹恒甫 2009年 艾未未 艾晓明 北村 北明 贝岭 卜大中 柴静 陈子明 程晓农 崔卫平 丁抒 杜维明 范亚峰 傅国涌 高名潞 高希均 高瑜 顾肃 郭罗基 哈金 胡平 季卫东 江平 江艺平 蒋彦永 雷颐 李昌平 李凡 李方平 李劼 李劲松 李筱峰 梁文道 林希翎 林毓生 刘道玉 刘军宁 流沙河 刘晓原 龙应台 卢跃刚 马建 马立诚 茅于轼 孟浪 茉莉 莫少平 裴敏欣 丘成桐 秋风 任剑涛 邵建 孙文广 唐德刚 万延海 汪丁丁 王光泽 王俊秀 王人博 王绍光 王天成 王焱 王怡 吴稼祥 吴青 吴思 夏业良 萧功秦 萧瀚 谢国忠 谢韬 谢选骏 信力建 熊培云 徐贲 徐唯辛 徐晓 徐友渔 许纪霖 许良英 许小年 许知远 许倬云 杨东平 杨继绳 杨炼 杨鹏 杨支柱 俞可平 余世存 展江 张大军 张鸣 张千帆 周舵 周勍 周瑞金 周泽 朱立熙 朱学勤

Read More

体制问题使中国农民仍然贫困

核心提示: 中国的体制存在一些因素,使得农民处于不利地位。这一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上:户籍制度、税收制度和对通货膨胀的恐惧。   原文作者: Tom 原文链接: http://seeingredinchina.com/2011/04/29/systemic-problems-that-keep-chinas-farmers-poor/ 译者: S.L. 校对:南山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更清晰地察看了中国农民的生活。今天,我要说说那些让农民们处于不利地位的体制因素。 在此之前,我想首先声明中国现在的发展至少是部分地建立在牺牲农村人口的利益上的。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大概都知道,由于毛泽东的政策而发生过令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大饥荒(官方说是因为气候,实际上要归咎于过于野心勃勃的农业计划和对上级处罚的恐惧)。当在乡下的农民饿死,甚至在部分地区吃人肉的同时,大多数生活在特大城市的人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了解。   在现代,这个趋势仍在继续.其表现形式就是压榨农民来让城里人过得更舒适, 主要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户籍制度 – 中国的城市公民身份系统既独特又复杂。作为城市人口,你天生就有养老金、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以及高一点的税收。农村身份给你务农的土地(即使面积很小),却剥夺了其他很多发展的可能性。 实际上,成为“北京人”比移民国外都难。拥有北京户口要求在北京居住近 10 年,有高收入,以及一些特殊技能。农民工(以前是农民)几乎不可能拿到除家乡以外的任何城市的户口。这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社会和法律权益上产生距离。 户籍制度使得政府可以对特定人群实施社会保障措施,却把大量农村人口不排除在外。   税收制度 – 在农村,问题不是税收太高;而是太低。法律规定,政府对农村的税收只占其全部的 5% ,而且正如我们昨天看到的,农村居民几乎没有收入。所以当你只收几百美元中的 5% 作为税收,你就没有多少钱用来聘请老师,建立医院,或者建立社保体系。如果你再考虑中国的官僚制度(每 67 人养活一名政府公务员【教师不包含在内】),光 5% 的税收就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可能性就显得十分可笑。 这在很多地方有两种结果: 1 )当地政府因为管理支出和形象工程而负债达数千或数百万人民币。或者, 2 )农民纳税不堪重负。关于中国税收系统在农村引发的问题,在 陈桂棣 的 《中国农民调查》 (“ Will the Boat Sink the Water ”)中有详细描述。 国家政策也加剧了这些问题。这些政策把每个城市和乡镇作为完全不同的个体区别对待。税收从乡镇流向城市再到国库,但几乎没有钱从国家政府流向那些最需要钱的地方。   对通胀的恐惧 – 当下,食品价格通胀是政府的心头大患。去年,食品价格已经上涨了超过 10% ,尽管政府已经试着阻止蔬菜和调料价格上涨。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变少,同时耕地支出增加。这也意味着,城市居民受到优待,从而确保人口最多的地方的稳定,以及政府把不稳定限制在可以轻易控制的地区。 除非政府大范围地改变政策,农民的生活不会由多少改变。

Read More

美国《时代》周刊上的中国面孔

美国《时代》周刊上的中国面孔     《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时代》周刊也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它在全球拥有广泛的读者,《时代》有美国国内版、国际版,以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版,各版内容基本相同。占据着巨大的国际市场,成为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最好载体。         这是最早的一个封面,期刊时间是1924年9月8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下面的小字说明为:吴总司令。“General Wu”,时代杂志选择他作为封面,主要是为了关注当时的直奉军阀大战。                  这个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小字说明:中国总统与夫人。“President of China & Wife。期刊时间是1931年10月26日。不知这是不是关注于中国的新总统以及其治下的中国的未来命运。         这个手拿如意的封面人物是末代皇帝溥仪,期刊时间是1934年5月5日。小字说明:亨利溥仪。“Henry PuYi”。         “这是谁啊?那么难看”封面人物是大叛徒汪精卫,时间是1935年3月18日。文字说明:汪总理。“Premire Wang”         1936年2月24日的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这大概是关注于远东危机,这四个人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这是发行于1941年6月1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日军重庆大轰炸时期的国民党人陈诚,文字说明:重庆城的保卫者。                  1943年3月1日的宋美龄。下面小字大意: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么。字面上的味道比较悲观。因为当时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并没有占到便宜,欧洲战场也呈胶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命运确实不乐观,而且日军有可能打通印缅,进攻云南,这对国民go-vern-ment的最后大本营是严重的威胁。宋美龄在美国游说,争取美国更大的支持和对中国战场的了解。所以说,气氛十分紧张,中国只有忍耐。不过这张封面很具有中国画风。         这个封面很有意思,英文说明是:“Formosa's Wu”。时间是1950年8月7日。此人是吴国桢,他担任过蒋介石的秘书,国民party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政务次长、汉口市长、重庆市长、上海市长,1949年后还当过“台湾省主席”,后被蒋赶下台,这就是画面上一条龙(蒋)欲吞掉台湾岛的由来。         这个是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的表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         1951年6月18日的期刊标题是:Communist主义者周恩来。不过下面的小字很有意思: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不知道这句话在当时历史的含义是什么。反正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         这一期是1954年3月10日,人物也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背景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龙被竹栅格开。猜想这是在谈论刚结束的朝鲜战争。                  罗瑞卿大将,时间是1956年3月5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pol.ice领袖罗瑞卿,因为罗时任公共安全专家部长。如果联想到当时社会上的三反五反运动,反右运动的话,这个手印应当是这个含义。         1958年12月1日的封面,人物是毛泽东。封面的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我们经常把它译成: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她竟震惊世界。不过从字面上我看不出这句话把中国比喻成睡狮。         1959年10月12日的期刊,人物是刘少奇。左上角的文字是: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十年,工作,清洗(如果是指政治运动的话),失望。从画面上看,刘的表情不轻松,背景是无数的蚂蚁,高举着红旗。         1960年11月21日的期刊,封面是香港。从这幅画来看,香港在当时已经初具资本主义现代都市的规模和繁荣景象。联想到当时的大陆正在闹饥荒,令人感慨。         1963年9月13日的封面,标题是:红色,狂妄的被孤立者。 船头上的四个人假如列位看官细细看的话就应该知道是谁。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打倒资本主义;斯大林,列宁和赫鲁晓夫的画像被抬出来示众,船尾是国产的导弹,有人在上面以武力示威;有人从船上落水,水中有人拼命的往船上爬…… 如果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当时正是两国翻脸的时候,反击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双方的关系破裂后引发了军事上的冲突,甚至要动用核武。封面的标题写着是个狂妄的被孤立者。那艘破船和疯狂的人群在说明这个贫瘠的国家拥有着疯狂的民众,水中的惨象在预示着国家的命运。果不其然,仅过不到三年,轰轰烈烈的十年上演了。           这是1964年11月13日的封面,标题是周恩来受到苏联柯希金的欢迎。         1965年2月2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外交部长陈毅。左上角写着:亚洲的敌人。不知是指什么?         时间是1966年9月9日。封面人物是国防部长林彪。右上角写着:中国人的噩梦。不知是在说林彪,还是在说刚刚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不理解的是林彪的身后是一个二字,不知是何含义?大概是第二领导人吧!         1967年1月13日的期刊,左上角写着:中国陷于混乱。长城和龙围成了一个圈,窝里斗。         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封面的标题看起来好认,但是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想这里的Game不是指乒乓球的Game,而是美国将与中国形成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二者要展开一个与以前不同的Game。         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是在说中国在与美国进行友好的接触,二者的关系将要从以前的敌对关系改变为友好关系。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由于英文中的Odyssey(旅行)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含义,所以由此看出,美国方面对此次对中国访问还是很满意的。         1975年2月3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从面部表情看十分的疲惫。标题是:中国在关注毛时代以后的发展(或者中国在关注比毛更远更多的东西)。其实这个标题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毛泽东时代就要结束了,中国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周恩来能担此重任吗?         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那么邓小平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美国的朋友,还是敌人?         这是1976年9月20日的期刊,很简单,“毛以后的中国”,一代伟人毛在这之前已经逝世。         1977年3月21日,封面是毛泽东和江青。标题写着:独家报道,毛的妻子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从演员到皇后。         时间是1978年12月25日。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看来这是卡特的外交方向。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应该是说邓访美一事。         1979年3月5日,越南的地图,标题是:两个Communist主义国家开战。毫无疑问,这是中越战争的报道。        这是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排除了毛的影响。         1984年4月30日的期刊。“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的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87年6月8日。中国走向疯狂——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1989年5月29日。标题:中国陷入混乱。           1989年6月5日。人民的力量——北京! 莫斯科:渴望民主。            1989年10月2日。风暴潮过后在中国一天的生活。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邓小平逝世)         一面国旗中有个人的内脏。非典的肆虐使全体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         超女冠军李宇春赫然出现在周刊封面上,不过只是亚洲版。内地还有电影演员张静初、作家陈桂棣夫妇入围,而来自香港的有电影《卧虎藏龙》的监制江志强,来自台湾的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共有6位中国人入围美国编辑眼中的亚洲英雄名单。这已是《时代周刊》亚洲版连续第四年挑选亚洲英雄人物。在去年的亚洲英雄榜单中,奥运冠军刘翔及芭蕾舞员谭元元代表中国内地英雄上了榜。此外还有姚明。         张惠妹被《时代》选为2002亚洲二十大风云人物之一,并登上封面。娱乐圈中仅有张惠妹和成龙两人入选。         随着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大热上映,四位主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一起成为该期《时代》的封面人物。本期的主题就是张艺谋的“英雄”。         王菲成为巩俐之后第二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艺人。《时代》称王菲是“流行乐女王”。         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上了2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并与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文章以“linglei”(另类)来称呼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