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爱思想 | 杨小凯:革命与反革命及其它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263 次 更新时间: 2011-10-04 13:06:27 杨小凯:革命与反革命及其它 进入专题 : 杨小凯 革命 反革命    ● 杨小凯 ( 进入专栏 )   向继东       向继东(以下简称向):杨先生,你是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和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研究员,今天我们不谈经济。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你的《中国政治随想录》和《从科索沃事件看中国民主和政党政治的前景》,觉得很有意思。你能就此谈谈吗?          杨小凯(以下简称杨):我是搞经济学的,别的文章写得很少。你刚才提到的这些文章,都是美国的一些杂志编辑盯上我,被逼着交差的。          向:你的《中国政治随想录》提出一个“革命与反革命”的问题,有意思。          杨:这篇文章是一九八七年写的,我不知是哪位热心人把它上的网。在那篇文章里,我说洛克的思想对我有过极大的影响。按照洛克的逻辑,革命要推翻的是一个暴君,而没有一个比暴君更集权的力量,却无法打倒暴君。一旦暴君一倒,革命中形成的权威,任何人又无法控制它了,它又成了新暴君,又会催生革命。这就是“革命产生暴君,暴君产生革命”的改朝换代的逻辑。我有两个基本的观点:一是用革命手段推翻专制行不通;二是革命          会延缓民主化进程。我还说,在现代条件下,如果没有国与国的战争,没有上层阶级内部的          大规模冲突或类似代理人战争的局面,用革命手段推翻一个专制政体成功的概率等于零。换句话说:我不主张革命,因为革命无益于民主化进程,正像一九四九年的革命使中国民主化进程延缓了几代人时间、俄国革命使苏联的民主化遭遇挫折一样,所以阻止革命对于当今中国的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向:这是你现在的观点?          杨:现在我的观点又有很大不同了。我读过英国人伯克写的《法国大革命论》,这本书写于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后,可以说,它是经典的反革命理论。革命的时候,一般都是人们对这个制度不满,他们相信人的理性,认为可以把这个制度改造好。但在革命过程中, 可能将许多人们不了解其功能的有效制度破坏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历史有一个很长的筛选过程,好的东西经过筛选建立起来,坏的东西同样经过筛选淘汰出去。经长期历史变化后仍生存下来的制度一定有其生存的理由。现在中国虽然有许多问题, 但有合法的警察暴力,可以惩罚偷窃,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还有,中国政府决定最高领导人的一些机制,也不是谁说了算的,它也有自己的套路。譬如江泽民做了总书记,他也经过了许多磨练,一步一步做上来的,也就是说它有一个让人服气的机制。如果把这些机制去掉了,谁都不服谁的气,那可能就乱套了。有些机制,你现在看它有不少弊端,它正面的东西被你忽略了,当你革命的时候,没有了这些机制时,你才会发现没有它可能会更糟糕,你不得不恢复和保留它。否则,去掉这些机制,革命的后果可能比预想的要坏,这就是所谓的“反革命”思想。          向:你是否读过李泽厚与刘再复的“告别革命论”?          杨:李泽厚与刘再复的对话“告别革命”,是“八九风波”后,他们在海外完成,而我在一九八七年就表达了大致相同的观点。现在我要修正这个观点,因为革命理论也有其合理性。我认为,有些东西在学术上还没有定论,你不能轻易地说,反革命的理论就是对,或者革命的理论就是对的。革命对统治者总是一种威胁,没有这种威胁,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就不可信;有威胁,其行为就不会太离谱。美国宪法明确指出:人民的权利是天赋的,而政府的权利是人民给的。所以美国人普遍认为:你要统治我们,就必须得到我们的同意。要是你搞得不好,人民就可以革你的命。如美国的弹劾制度,就是人民表达革命权利的一种方法。你是否读过已故Olsen的书,他就有非常深奥的革命理论,认为一个稳定的秩序会使既得利益者寻租行为制度化,而革命和动乱却能打破制度化寻租。美国很多经济学家都很敬佩Olsen 。他甚至把社会动乱看成一个国家兴盛的原因(见他的“国家兴衰论”) 。他大概是西方的“多难兴邦” 论者。          向:你那篇谈科索沃事件的文章我读了。你能简单谈谈它的意义吗?          杨:科索沃事件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政治和外交史上的大事。说它是世          界史上的大事,是因为起于十七世纪和在十九世纪被神圣同盟确立的“国界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已被“住民自治”和“民选政府”不可侵犯的原则超越(Override)。在这两个原则有冲突时, 国际社会选择了后者优先的原则,并有“国际警察”机制来强制执行这些新制度。这是意识形态、道德准则和国际关系的大变化。其背景是:欧洲由于没有统一的政治权力,各国之间长期战乱,逐渐形成了住民自决、民选地方政府的原则,并且这个原则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西欧的共同意识形态,各国之间的领土纠纷都是由住民投票解决的。例如德法之间对鲁尔区的归属在二次大战后就用公民投票解决。虽然法国是战胜国,是鲁尔区既成事实治理者, ,公民投票还是使鲁尔区回归了德国。这次就是科索沃地方民选政府要求独立,而南斯拉夫企图收回自治权,并动用联邦的军队去打。          向:那么强大的北约去打一个小小的南联盟,这不是依强凌弱吗?          杨:不能这么简单地看,要在国际大环境下做具体的分析。中国人比较普遍地认为这是一场强权政治的游戏,无道德准则可言。这点我也理解,但是我们的意识形态不能老是停留在苏联时代。要有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比如说警察惩罚小偷就不能说是依强凌弱,因为我们有社会公义概论:偷东西是不义的,应受到惩罚。          向:在“随想录”中你说三个平等竞争的野兽就是民主,而一个”圣人”却是专制。这话很有意思。          杨:既然我们认识到人都有天生的弱点,找不到十全十美的”控制者”, 那我们就让几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人来平等竞争吧!这个道理虽简单,但实行起来却不易,因为人都有征服的本能,都想打倒对方。怎样才能保证他们和平共处、平等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依赖历史提供的各派平衡、谁也吃不掉谁的机制。英国光荣革命前夕,长期互相迫害的两大派之间就出现了这种谁也吃不掉谁的均衡局面,这就是两个魔鬼平等竞争——即民主的条件。所以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来说,就是要尽量维持上层各派的均衡,哪一派强大了,就要支持它的敌对派。可惜,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制度的实质远未了解,他们喜欢附和强权而歧视弱者。          向:由此来看,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知识分子全部悲剧都是咎自由取?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社论] 华族同胞须更重视母语

[社论] 华族同胞须更重视母语 (2011-10-06)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防长帕内塔:美无力填补北约预算 [中国早点] 大禹和蒋公的新魅力 [金融风暴] 欧洲银行或掀倒闭潮 [人物面对面] 王瑞杰:学生德育培养 应加倍重视   最近,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和教育部长王瑞杰在不同场合,都不只一次谈到了我国坚持多年的双语政策问题,并且特别突出母语教育在维系各族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他们也强调华文华语对我国华族同胞的重要性,勉励华族国人一定要设法学好母语。   9月16日,李先生在华文版《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首发式上以华语演讲时,向国人传达了“要在新加坡生存,没有英语会很辛苦,没有华语则一定会后悔莫及”这个重大信息;在本报昨天刊登的教育部长专访中,王部长则指出,无论是作为维系华人与母族文化的纽带,或是纯粹的经济工具,华文华语对下一代仍然极为重要。   李先生虽然离开了内阁,但他是开国元勋,其言行对政府和国人仍有重大的影响力。王部长则是内阁里制定教育政策的最高负责人。由李先生这样的超重量级政治人物和现任政府教育政策最高负责人在短短一个月内数次公开呼吁华族同胞学好母语,意义非凡,值得重视。王部长在访谈中提出“本区域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将有助于鼓励人们学习华语。我们要把握良机,提高大家的意识,把重点放在学习母语上”,应能说明政府更加重视华文华语的态度。   尽管如此,还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方能端正国人对待华文华语的态度。   首先,虽然华文华语的经济地位已经提升,但这只能是推动华族国人学习母语的助力,而不是决定因素。倘若以经济价值来衡量母语的价值,并以此来决定是否要加大或减少对母语的学习力度,那是不正确的。母语应该是维系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的语言,她对一个族群的重要性不应随着经济价值的高低而起伏不定。虽然如此,国人也应该注意到,在全球掀起学习华文华语热潮的大趋势下,新加坡华人若不学好母语,自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并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次,即便华文华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英文英语仍然是新加坡的工作用语及沟通各族的共同语言。换言之,对母语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英语的忽视,国人必须同时学习和掌握母语和英语,亦即双语政策此一立国基石绝不能动摇。   其三,不应对华文华语水平予以理想化的要求,而应该从现实层面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尽管推行双语教育多年,各族母语程度都在下降也是个事实,尤其是华族,如今已经有高达61%的家庭以英语为主要用语,要在一朝一夕把母语提高到理想水平,是不现实的。   只要华族同胞在这三个问题上看清事实,并形成共识,全力配合教育部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学习华语的良好基础的努力,应能有助于华文华语的普及和水平的逐渐提高。   诚如任何政策都需要国人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卓有成效一样,要提高华族小学生的母语水平,单靠教育部更加重视母语的政策、优良的母语教学方法和学校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政府的资源毕竟有限,若家庭、企业、社会等也能竭尽所能地调动资源来支援,自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方面,华文报集团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三大学生报,即《逗号》、《大拇指》及《小拇指》,已经在提高中小学生母语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为教育部长所赞赏。倘若其他企业或团体,也能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以华文华语为媒介的产品,例如辅助读物、学习软件,甚至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应该也能为提高中小学生母语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

阅读更多

马英九不要太过分

国 与国之间的交往的基础是利益,你给我利益,我也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补偿,否则一旦失信,以后双方就没得玩。如果把大陆和台湾之间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来这样形容,似乎不恰当。在大陆看来,台湾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还没有收回的情况下,允许台湾跟大陆讲条件,进行利益交换。大陆为保小马哥连任做的已经太多了,马英九政府也不能要的太过分。 奥巴马政府21日正式将对台军售计划送交国会,美国准备提供台湾的三项共价值近60亿美元的军售,包括价值53亿美元的升级F16A/B型战机计划。奥巴马政府最终做出不打算向台湾提供F16C/D战机的决定。不过,仍有美国媒体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称,未来仍不排除出售F-16C/D型战机给台湾。奥巴马政府这次坚持不向台湾出售F16C/D战机的决定,应该说是美中台三方三个月来博弈的结果,这是大陆不能逾越的底线,说明奥巴马还是顾及中美关系的发展。不过美国升级F16A/B战机,中方还是要走外交抗议这个程序。 不过,且不论军售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就台湾来说,马政府对这次军售似乎还很不满意。台湾国防部长高华柱21日深夜召开记者会,除了对奥巴马政府同意升级F-16A/B型战机的礼节性感谢外,他还再次强调,美国并没有拒绝出售F16C/D战机,台湾不会放弃,国防部会继续努力。自从多维新闻从华府高层人士得到独家消息指出美对台军售只升级F-16A/B战机后,马英九政府多次派出高层人士访美游说奥巴马政府军售F16C/D战机。 事实上,小马哥从来没有放弃要求美方军售F16C/D战机的决心,甚至不惜冲撞大陆底线,破坏通过ECFA建立的起来的两岸互信。毫无疑问,小马哥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希望保住2012连任。为此,台湾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又原先42亿美元提高到58亿美元)将F16A/B安装类似F16C/D的雷达装置,但F16A/B机头据说并不具备安装条件。小马哥要求军售F16CD战机的决心可见一斑。只要小马哥肯花钱,美国人可不管安装上雷达能不能用,因此这次恐怕又是花了冤枉钱,小马哥又一次当了美国人的冤大头。 不过,在笔者看来,军售F16A/B,还是军售F16C/D,都是做做样子,充当门面,无非是保住马英九连任,美中台三方对此是心知肚明。大陆可以理解小马哥为保连任要求美方升级F16A/B战机,但对小马哥执意推动奥巴马政府军售F16C/D仍是非常不满的。 自从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开始热络起来。大陆在为支持马英九连任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包括以牺牲大陆利益为主的、马英九上任后一直推动的ECFA,两岸已经签署。这个协议让台湾有保障地获得了大陆的巨大市场,增加台湾就业,这对于台湾这个外向型的岛屿经济自然有颇多利好。但大陆是远大于台湾的经济体,ECFA对大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相反,它可能带来的伤害却不可小视。其次,从2010年开始延续至今,包括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上海市长韩正等在内的大陆十几位省部级高官相继访问台湾,进行不同程度的采购,为台湾经济创造了不容小觑的效益。大陆这些善意的举动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两岸关系建立了互信机制,虽未明言,但大陆的一系列举措毫无疑问就是为了帮助小马哥连任。 但大陆一直在承受不匹配的经济损失和政治风险,却处在望梅止渴的尴尬境地,没有从台湾得到一点好处。大陆曾暗示小马哥连任后,从建立军事互信开始最终走向政治互信,但马政府置若罔闻,小马哥甚至表示任内不会谈统一问题。这次小马哥又执意要求美方军售新一代战机,令两岸关系刚刚建立起来的互信毁于一旦。小马哥似乎以为抓住大陆要求统一的这个咽喉,采取步步紧逼的做法,令大陆喘不过气来,但小马哥不要忘了,睡榻之旁,容你栖身,那是看在兄弟情分上,逼急了,也是可以让你卷铺盖走人的。 多维地址:6 East 46th Street, Suite 302,New York, NY 10017      电话:212-219-3892(总机) 传真:212-219-8499      E-MAIL: newsdesk@dwnews.com Copyright Chinese Media 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阅读更多

曾飚 | 归国见闻录4:中英之间的香港

2011年09月23日 19:11:51 在香港的最后几天,我心里有点慌,觉得回到英国事情很多,而自己似乎又没有彻底休息过来,于是我就争取不做事情,有空就在街上逛,最常去的就是铜锣湾和油麻地一带的二楼书店。     二楼书店     在2008年,一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叫《门槛上的香港》,讲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大陆人,对香港社会的观察,当时我做责任编辑,对其中的介绍的二楼书店,印象很深。所谓二楼书店,因为香港寸土寸金,二楼铺面租金低廉,适合利润不高、生存空间狭小的书业来租赁。     在我第一次去香港时候,我曾经去过一次,买了两千多块的书,花了一千多块寄回到英国。这批书,是我和中国保持联系、更新认识的重要渠道。比如,香港能够买到很多大陆的禁书。上次买来的高华先生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邓力群的《邓力群自述——十二个春秋》,至今在休息之余常拿起来看。     我爱读政治评论,就好像很多人喜欢读报纸的体育版的球评。政治是人类智力的竞技场之一,政治的魅力,都可以在体育之中找到,陈水扁的两个子弹改变了2004年台湾大选,就像一记突然的组合拳,放倒了一个夺标呼声很高的选手。而追随了两三年的民调测验的轨迹,95%地坚信一个政党的胜利之时,总有人,比如我,期待一个突然死亡的进球,瞬间把一支豪门球队送入地狱。上次还买了一批林行止先生一年一本的专栏结集,就好像看着一名铁人三项赛运动员,每年参加一次比赛一样,而且运动生涯能够到60岁。     所有这些都是受朋友那篇二楼书店的启发,这也是自己去香港一个最大的心愿之一。这次去香港,我每次出门,都到二楼书店消遣。在二楼书店,常常能够看到老板和干部模样的大陆人,偶尔走过身边,嘴里谈的林彪、薄熙来。相比之下,香港本地人很少。     这次到香港,我还是买了很多回忆录回来。除此之外,还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汉书》,三百多块港币,简直是捡来,不过比1989年,我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那次还是有点贵,当时是一块人民币一本,我凑齐了12册,12块钱。     打算下次去香港之前,我一定把《汉书》读完。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很美丽的画面:不管是生着炉火的不列颠的冬夜,还是英格兰之夏的草地,读《汉书》,喝啤酒。     其实,香港的书,也不便宜,二楼书店的书即使有折扣,一本也要在90港币到120港币左右,折合英镑8、9镑。不过,偶尔可以淘到一些很文学的图书,可能在大陆已经绝版,或者没有出版,在二楼书店,品相价钱俱佳,那就买下。这次就买了几本王安忆和北岛的散文。     离开香港     拎着一塑料袋的中文书,在铜锣湾、骆克道一带闲逛,有点大陆。偶尔累了,去一家车仔面或者路边摊吃饭,不好意思说英文,普通话讲得很清楚,却还常常碰到粗声粗气的民间粤语。     于是,如果实在迫不得已,我一般都去购物中心或者餐馆吃外国餐。相对来说,做西餐、泰国菜、日本菜和韩国餐的餐馆,都是下了力气装修,投了本钱,要吸引客人,服务态度都不错。如果生意太忙,态度实在有些差,你只要眼皮都不眨,盯着菜单,冷冷地点菜,服务员态度立马会有所改观,这是我这次去香港的经验,很奇怪。     香港的美食确实多元。有一次,我想吃点海鲜味道的汤面。菜单上看到一款,叫蚬壳面,就点了。上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意大利的conchiglie(贝壳型的意大利面)。面汤很鲜,却是来自雪菜的味道,蚬壳的软度,很有中国面的尺度,而不是意面嚼头的标准。于是,再来一杯港味十足的奶茶,与英国茶不同的是,奶味过足,甜中带焦。看着浮现在雪菜汤里的“蚬壳”,咖啡色的奶茶,我暗暗赞一声“这才叫征服”。     就这样子,香港一周很快就要过去。临行前,我整理买来的图书和礼物。以前不喜欢父母每次旅游带着超重的行李,甚至衣服里都塞满了瓶瓶罐罐,让自己行动不便,走路不够从容,带着侥幸而卑微的心情,试图逃过乘务员的检查。如今的我,却变本加厉,买一个崭新的行李箱,用外表掩饰内在的沉重,理直气壮地超重闯关,也要给家人带一份旅行的礼物。     越想早早地结束这样的尴尬,却越不由自主地加入了父母的行列。     回到英国,很快就是中秋。上次送父母回家,回来的路上,月大如斗。初时,曾笠还时常问起爷爷和奶奶。不到一年的时光,他却已经是满口英文。那段故乡的时光,却如沉入深海的泰塔尼克一样,也许已经被不发达的童年记忆储存在无法唤醒的冰海之底。每每听到电话里母亲充满期待的呼唤,小曾笠若有所有的沉默。我总是诅咒时光的残忍。初次恋爱的人,在分手之时,不相信感情就此结束,以为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残忍。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生与养的分离,也有一种特别的残忍。     第二次去香港,我突然感到这个城市有点变了,也许是我有了做父亲的经验,看事情的角度变了。香港之于大陆与英国,大概也是生父母与养父母的区别,而这个城市的未来,应该在于他自己的长大。 上一篇: 商业重返利比亚:危险的契机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233)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BBC | 曾飚:中英之间的香港

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曾飚 面对911十年祭,我依然有点冷漠。这种冷漠与十年前的不同 在香港的最后几天,我心里有点慌,觉得回到英国事情很多,而自己似乎又没有彻底休息过来,于是我就争取不做事情,有空就在街上逛,最常去的就是铜锣湾和油麻地一带的二楼书店。 二楼书店 在2008年,一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叫《门槛上的香港》,讲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大陆人,对香港社会的观察,当时我做责任编辑,对其中的介绍的二楼书店,印象很深。所谓二楼书店,因为香港寸土寸金,二楼铺面租金低廉,适合利润不高、生存空间狭小的书业来租赁。 在我第一次去香港时候,我曾经去过一次,买了两千多块的书,花了一千多块寄回到英国。这批书,是我和中国保持联系、更新认识的重要渠道。比如,香港能够买到很多大陆的禁书。上次买来的高华先生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邓力群的《邓力群自述——十二个春秋》,至今在休息之余常拿起来看。 我爱读政治评论,就好像很多人喜欢读报纸的体育版的球评。政治是人类智力的竞技场之一,政治的魅力,都可以在体育之中找到,陈水扁的两个子弹改变了2004年台湾大选,就像一记突然的组合拳,放倒了一个夺标呼声很高的选手。而追随了两三年的民调测验的轨迹,95%地坚信一个政党的胜利之时,总有人,比如我,期待一个突然死亡的进球,瞬间把一支豪门球队送入地狱。上次还买了一批林行止先生一年一本的专栏结集,就好像看着一名铁人三项赛运动员,每年参加一次比赛一样,而且运动生涯能够到60岁。 所有这些都是受朋友那篇二楼书店的启发,这也是自己去香港一个最大的心愿之一。这次去香港,我每次出门,都到二楼书店消遣。在二楼书店,常常能够看到老板和干部模样的大陆人,偶尔走过身边,嘴里谈的林彪、薄熙来。相比之下,香港本地人很少。 这次到香港,我还是买了很多回忆录回来。除此之外,还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汉书》,三百多块港币,简直是捡来,不过比1989年,我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那次还是有点贵,当时是一块人民币一本,我凑齐了12册,12块钱。 打算下次去香港之前,我一定把《汉书》读完。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很美丽的画面:不管是生着炉火的不列颠的冬夜,还是英格兰之夏的草地,读《汉书》,喝啤酒。 其实,香港的书,也不便宜,二楼书店的书即使有折扣,一本也要在90港币到120港币左右,折合英镑8、9镑。不过,偶尔可以淘到一些很文学的图书,可能在大陆已经绝版,或者没有出版,在二楼书店,品相价钱俱佳,那就买下。这次就买了几本王安忆和北岛的散文。 离开香港 拎着一塑料袋的中文书,在铜锣湾、骆克道一带闲逛,有点大陆。偶尔累了,去一家车仔面或者路边摊吃饭,不好意思说英文,普通话讲得很清楚,却还常常碰到粗声粗气的民间粤语。 于是,如果实在迫不得已,我一般都去购物中心或者餐馆吃外国餐。相对来说,做西餐、泰国菜、日本菜和韩国餐的餐馆,都是下了力气装修,投了本钱,要吸引客人,服务态度都不错。如果生意太忙,态度实在有些差,你只要眼皮都不眨,盯着菜单,冷冷地点菜,服务员态度立马会有所改观,这是我这次去香港的经验,很奇怪。 香港的美食确实多元。有一次,我想吃点海鲜味道的汤面。菜单上看到一款,叫蚬壳面,就点了。上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意大利的conchiglie(贝壳型的意大利面)。面汤很鲜,却是来自雪菜的味道,蚬壳的软度,很有中国面的尺度,而不是意面嚼头的标准。于是,再来一杯港味十足的奶茶,与英国茶不同的是,奶味过足,甜中带焦。看着浮现在雪菜汤里的“蚬壳”,咖啡色的奶茶,我暗暗赞一声“这才叫征服”。 就这样子,香港一周很快就要过去。临行前,我整理买来的图书和礼物。以前不喜欢父母每次旅游带着超重的行李,甚至衣服里都塞满了瓶瓶罐罐,让自己行动不便,走路不够从容,带着侥幸而卑微的心情,试图逃过乘务员的检查。如今的我,却变本加厉,买一个崭新的行李箱,用外表掩饰内在的沉重,理直气壮地超重闯关,也要给家人带一份旅行的礼物。 越想早早地结束这样的尴尬,却越不由自主地加入了父母的行列。 回到英国,很快就是中秋。上次送父母回家,回来的路上,月大如斗。初时,曾笠还时常问起爷爷和奶奶。不到一年的时光,他却已经是满口英文。那段故乡的时光,却如沉入深海的泰塔尼克一样,也许已经被不发达的童年记忆储存在无法唤醒的冰海之底。每每听到电话里母亲充满期待的呼唤,小曾笠若有所有的沉默。我总是诅咒时光的残忍。初次恋爱的人,在分手之时,不相信感情就此结束,以为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残忍。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生与养的分离,也有一种特别的残忍。 第二次去香港,我突然感到这个城市有点变了,也许是我有了做父亲的经验,看事情的角度变了。香港之于大陆与英国,大概也是生父母与养父母的区别,而这个城市的未来,应该在于他自己的长大。 本文不代表BBC 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