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社会之癌:方舟子遭遇“暴力拆迁”!

昨日方舟子被人暴力袭击,歹徒先试图用药物迷昏方舟子,然后再用铁锤加害,其目的很清楚,希望把方舟子从地球上拆迁到阴间。方舟子很幸运,百米速度够快,更是有一定的警惕性,故没有被“暴力拆迁”成功,然而,“打假钉子户”的日子能做多久,部分依赖警方是否有效侦破此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或许能威慑那些万事都希望用锤子解决的莽夫。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如为什么政府拆迁看中土地,是因为地是在太值钱,所谓,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无人问。现在为什么那么多的拆迁,就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太火爆。同样,方舟子遇袭和他学术打假也分不开,从方舟子得罪的人处找案件线索,当然,大概警方也不需要笔者这种ABC的建议了。   与暴力拆迁产生的自焚,自制火炮、刺死拆迁官员的火爆相比,其实,码字的人日子也不好过,今年遇到的劫数,不是文字官司,却是直接被各种暴力侵犯。今年6月,《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被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上个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丽水警方通缉,二天前,在伊春采访的四个记者被号称粗人的当地警方限制人身自由。到昨日,方舟子被袭,本是斯文的活,老是遭遇粗野,本该是笔墨官司,最终化为一锤子买卖,你死我活。这是什么原因呢?   毋庸讳言,从拆迁到记者,从打假到诽谤,从法治社会来说,都该是通过谈判,磋商、交涉、诉讼、裁判解决。这种应然,在中国演化为暴力解决。不能说是什么民族性问题,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只不过,为什么那么喜欢用暴力解决纠纷?只能说,制度性失灵下的暴力文化。   制度不给非暴力解决以顺畅的通道。譬如,法律规定,拆迁诉讼不影响拆迁的进行,就是说,官司赢了,只是赔钱,即使人家拆错了,没关系,无非就是赔点钱。而且,法院判决拆错了的几率非常小。即使赔偿,也是按照政府规定的地区低价赔偿,这诉讼,并非是理性选择。因此,拆迁公司的选择就是先拆了再说。面对暴力拆迁,警方往往当做没看见,从武汉活埋农夫,到其他地方的拆迁,警方非但不愿阻止拆迁,甚至会维持秩序,被拆迁人不在沉默中忍了,就在沉默中爆发。政府干的,我干不得?社会的暴戾之气,就这么60年前从土地革命开始,到60年后从土地拆迁“王者归来”。   其次,社会在维稳中过度使用武力。这不是笔者的结论,而是有关行政部门的观点,故现在提倡慎用警力。然而,说是说,由于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不畅,但问题仍需解决,最后,文的不行,只能来武的,压服代替说服,上行下效,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民间的暴力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湖南人号称中国的普鲁士,铁血文化,故永州血案,衡阳爆炸,这些事件本身就够令人震惊,更令人震惊的是,凶手在网络上被大多数人称之为英雄,这恐怕不是社会之福,如果说这不反映了社会的暴戾之气,恐怕难以解释。   再次,文化宣传中过度渲染暴力文化。不管是正统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是电视、电影不停地播放各种战争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杀人如麻,挥金如土,谍战,武侠,鬼怪,无一不是血淋淋地,而如龙应台的那中反思战争中的人性的书,却无法在大陆销售,这一来一去,难道不说明问题?电视不分级,电影不分级,反三俗有了,那么,为什么不反暴力文化?不反思下暴力哲学的后果?   西人有句俗话,一个人手中的工具只有一个锤子,他把什么问题都视为钉子。暴力文化的盛行,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人文文化、说理文化、法治文化的缺乏,管理者如同家长一样,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只知道一味用棍棒对付,再说,很多问题也是家长的不是,说起理来,理屈词穷,更只能用压服一条路径。最终倒霉的,其实不止方舟子这种民间人士,恐怕还包括,衡阳税务局的无辜官员,永州法院的无辜法官,上海闸北的无辜警察。   方玄昌的案件至今未破,丽水遂昌的警察未见处罚,伊春的警方只是一句“我是粗人”搪塞,无人被追究滥用职权的后果,恐怕乐于使用暴力者背后,都有一群更高级别的忠实的暴力理念支持者。而社会上的受害者,对此,除了口诛笔伐,居然也是束手无策,社会落入以暴易暴的怪圈。   当暴力解决纠纷成为一种习惯,很难说人性会被尊重。记得前不久,一个男子挟持其前妻,警方原本准备击毙解决,在最后一秒,其女儿哭喊请求,“一个是我爸爸,一个是我妈妈”,请求警方不要通过击毙方式解决,事实上,一个多小时后,警方通过其他方法活捉了罪犯,小女孩的父母得以保全。虽然,这是个案,个案中警方最终尊重人性多少值得尊敬。社会只有多这种细节,慢慢才会让这个社会多些人性,少些暴戾。   方舟子太太认为方舟子是以一己之力对抗群魔,话虽夸张些,然而,方舟子作为学术打假的第一人,木秀于林,其冒的风险本来只该是官司缠身,然而,其在这暴力弥漫的社会,遭受的居然是暗杀,这不是民国的上海,这不是现在的莫斯科,而是盛世中国的首善之区北京,让我们如何解读这一事件?   有人会说,这只是一起孤立的犯罪事件,法治国家也有这种犯罪事件。笔者当然承认,你只要调窄焦距,看到的是星火一点;你只要不问病因,你看到的只是咳嗽发烧;而深入一步,你可能会发现星火燎原;仔细诊断,你也可能发现病因或是肺炎、甚至癌症。   对付这种暴戾症状,很多国人会说,用中国特色的中医综合调养一下,或许能解决,笔者虽然不同意方舟子对中医的看法,不过,在治疗暴戾文化这个问题上,倒是认为,非用西医动手术开大刀不可!   愿方舟子先生早日康复,对于被锤伤的腰部,不妨用用中医推拿!   搜狐评论约稿 http://star.news.sohu.com/s2010/fzzbl/index.shtml          

阅读更多

龙应台:台湾人不想统一和社会制度无关

台湾人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民主体制里,而民主体制落实在茶米油盐的生活中,意思就是:他的政府大楼是开放的,门口没有卫兵检查他的证件。他进出政府大楼, 犹如进出一个购物商场。他去办一个手续,申请一个文件,盖几个章,一路上通行无阻。拿了号码就等,不会有人插队。轮到他时,公务员不会给他脸色看或刁难 他。办好了事情,他还可以在政府大楼里逛一下书店,喝一杯咖啡。咖啡和点心由智障的青年端来,政府规定每一个机关要聘足某一个比例的身心残障者。坐在中庭 喝咖啡时,可能刚好看见市长走过,他可以奔过去,当场要一个签名。 如果他在市政府办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务员态度不好,四年后,他可能会把选票投给另一个市长候选人。 他要出国游玩或进修,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不需要经过政府或机关单位的层层批准。他要出版一本书,没有人要做事先的审查,写作完成后直接进印刷厂,一个月 就可以上市。他要找某些信息,网络和书店,图书馆和各级档案室,随他去找。图书馆里的书籍和资料,不需要经过任何特殊关系,都可以借用。政府的每一个单位 的年度预算,公开在网上,让他查询。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余。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 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如果发现钱的使用和预算所列不符合,官员会被处分。 他习惯看到官员在离职后三个月内搬离官邸或宿舍,撤去所有的秘书和汽车,取消所有的福利和特支。他习惯看到官员为政策错误而被弹劾或鞠躬下台。他习惯读到 报纸言论版对政府的抨击、对领导人的诘问,对违法事件的揭露和追踪。他习惯表达对政治人物的取笑和鄙视。 如果他是个大学教师,他习惯于校长和系主任都是教授们选举产生,而不是和“上级长官”有什么特别关系;有特别关系的反而可能落选。他习惯于开会,所有的决 策都透过教授会议讨论和辩论而做出。有时候,他甚至厌烦这民主的实践,因为参与公共事务占据太多的时间。 他不怕警察,因为有法律保障了他的权利。他敢买房子,因为私有财产受宪法规范。他需要病床,可以不经过贿赂。他发言批评,可以不担心被报复。他的儿女参加 考试,落榜了他不怨天尤人,因为他不必怀疑考试的舞弊或不公。捐血或捐钱,他可以捐或不捐,没有人给他配额规定。 他按时缴税,税金被拿去救济贫童或孤苦老人,他不反对。他习惯生活在一个财富分配相对平均的社会里;走在街上看不见赤贫的乞丐,也很少看见顶级奢华的轿 车。他习惯有很多很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大批义工出动,大批物资聚集,在政府到来之前,已经在苦痛的现场工作。 当然,我绝对可以同时举出一箩筐的例子来证明台湾人“进化”的不完全:他的政客如何操弄民粹,他的政治领袖如何欺骗选民,他的政府官员如何颟顸傲慢,他的 民意代表如何粗劣不堪,他的贫富差距如何正在加大中……台湾人本来就还在现代化的半路上,走得跌跌撞撞。 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和独立的对决?哪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冲?哪里是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矛盾?对大部分的台湾人而言,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 择,极其具体,实实在在,一点不抽象。 Tags – 龙应台:台湾人不想统一和社会制度无关

阅读更多

火龙果盆栽小教程

来自: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9日,  已有 5 人推荐 玩聚SR还知道: 还有 Jerry , 手气不错 , 佚之狐L , 推荐, 查看全部 29 个推荐 有意思吧 发表于2010-08-29 18:59:06   火龙果,英文Pitaya,本名青龙果、红龙果,因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而得名。火龙果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由南洋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省及大陆南部广西、广东等地栽培的植物。    今天不是介绍火龙果的营养价值的,而是跟大家一起看看并试试其观赏价值:如何制作火龙果盆栽。                           (至于几个月之后会长成神马样子,我也不知道- – 有经验的同学请告知)     查看详情评论: 火龙果盆栽小教程 本文原始链接: http://www.u148.net/article/26201.html 欢迎大家访问: 有意思吧 Www.U148.Net – 分享·情怀·超越 ,不仅仅是娱乐!     推荐相关的热文: [访谈]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龙应台) | 5荐 评论:中文域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的骗局 | 31荐 程序员的档次?有没有搞错?! | 18荐 郑渊洁:希特勒是犹大 | 4荐 喝醉的雇员朝服务器开火 | 9荐 陈昇:到老还在深情,就恶心了 | 7荐 The readings, filtered by social network! 阅读 八卦 频道热文。手机请登录 移动版 。

阅读更多

『双语新知』表示感谢用thank you?你落伍了,英国人早不用了

来自: 每日小抄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4日,  已有 7 人推荐 If you do someone a good turn today, don’t expect a thank you. 要是今天你帮了某人,想听到一句“Thank you”是没戏了。 ‘Cheers’, ‘ta’ or even ‘wicked’ is the more likely response, if a survey is to be believed. 要是你相信这项调查,那你就会知道,你更有可能听到的会是“Cheers”,“ta”甚至“wicked” .

阅读更多

张耀杰:再谈《文字之狱的黑影》

作者: 张耀杰  |  评论(0)  | 标签: 张耀杰 , 文字之狱 , 黑影 2010年8月14日,本人在演讲中专门谈到中华民国时代的《文字之狱的黑影》,以及鲁迅研究专家晦庵,也就是汪晖的博士导师唐弢,对于阮无名也就是阿英即即钱杏邨28年的《文字之狱的黑影》的抄袭剽窃和歪曲改写。其中刘半农对于《新青年》时代的文学之狱是这样介绍的:“黄侃先生还只是空口闹闹而已,卫道的林琴南先生却要于作文反对之外,借助于实力——就是他的荆生将军,而我们称为小徐的徐树铮。这样,文字狱的黑影就渐渐的向我们头上压迫而来,我们就无日不在栗栗危惧之中过活。” 钱玄同即钱夏发表在1924年6月16日《晨报副刊》的杂文《零碎事情》中,对于当年的文字之狱介绍说: “《天风堂集》与《一目斋文钞》忽于昌英之妐之日被ㄐㄧㄣㄓ,这一句话是我从一个朋友给另一个朋友的信中偷看来的,话虽然简单,却包含了四个谜语。《每周评论》及《努力》上有一位作者别署天风,又有一位别署只眼,这两部书大概是他们作的吧。ㄐㄧㄣㄓ也许是禁止,我这从两部的性质上推去,大概是不错的。但什么是‘昌英之妐之日’呢?我连忙看《康熙字典》看妐是什么字。啊,有了!字典‘妐’字条下明明注着,《集韵》,诸容切,音钟,夫之兄也。中国似有一位昌英女士,其夫曰端六先生,端六之兄不是端五么?如果我这个谜没有猜错,那么谜底必为《胡适文存》与《独秀文存》忽于端午日被禁止了。但我还没有听见此项消息。可恨我这句话是偷看来的,不然我可以向那位收信或发信的朋友问一问,如果他们还在北京。” 胡适在写给当时的教育总长张国淦即乾若先生的公开信中,对于北洋军阀政府查禁白话文图书,是这样表示抗议的: “乾若先生:六月八日见着先生和少川先生时,曾以警厅禁卖《胡适文存》的事奉询,蒙先生允为访问;……但迄今已近一月,而警厅仍在干涉各书摊,不许他们发卖这两部书,前次没收的书,也并不曾发还。……最奇怪的是现在警察厅禁售的书,不但有这两部文存,还有便衣侦探把一张禁书的书单传给各书摊,内中有什么《爱的成年》、《爱美的戏剧》、《自己的园地》等书。这真是大笑话。” 半个多世纪之后,“文字之狱的黑影”依然笼罩着中国大地。本人参与编辑的一本并没有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学术年刊,几天前被强行没收销毁了200余本。本人的前辈同事萧默先生的文革回忆录《一叶一菩提》一书,同样被写上了白名单。 据介绍,《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是著名敦煌学者萧默新著,风格平和、恬淡、幽默。在今年4月出版后,好评如潮,两三个月里,就有二十四五家报刊竞相报道、评介、推荐,其中十余家为整版,有的多至三版,甚至登出了作者的整版头像,网上反应更加热烈,并登上了好几家书店的畅销榜,初版5000册很快便基本脱销。只是因为书中所述时段包括“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最近遭到真理部和国家反出版总署断然封杀,下令“停止发行,不宣传,不加印”。 这次封杀是继2007年查禁包括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在内的八本书以后的再一次禁书。禁书以后,作者萧默已在“萧默的博客”上公开发表三篇声明,对有关部门的非法行为提出严重抗议,一些著名学者也发表了声援文章。现事件仍在发展中,据悉,萧默已决心据理依法,抗争到底,直到向书记胡和总理温进行申诉。 以下是部分朋友对于萧默先生的声援表态: 其一,《菩提》在取得了极大社会影响后遇禁,实在是很感意外,不可思议!为了找到禁的理由,我再次拜读,感到并没有什么问题,写的很好啊!那些人是什么意思,又不明说,卑劣之极,是否与国内大气候有关。利用博客说明自己的态度,是维护自身的权利。写的三文有理有力,那些蠢人更是无话可说了。事情也许会有转机,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千万不要影响自己的身体。保重! 其二,那段历史的确令人不爽,但《菩提》的目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当局为什么要禁?不懂!不过禁区总要被打破,……看来言路、书路畅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位裆员们:你们是先进分子、先驱,为民众先探出一条路来吧! 其三,发来的文章收到了,竟然对《一叶一菩提》下手,感到意外。转念一想,实属正常——感到“意外”,只说明我们还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在对陌生朋友介绍我的“原单位”时,喜欢说“章怡和,萧默……就是我们单位的”。我以此自豪,今后我将以《一叶一菩提》之遭受封杀而自豪。 其四,呵,萧老师,没想到您受到了这么高的礼遇,其实是一份厚礼啊!禁什么,火什么,禁,就是敬,许多人都想得到这么高的礼遇呢,写份感谢信吧。多谢您给我的赠书!好好保养,报以微笑! 其五,正在捧读您的《一叶一菩提》,还介绍给我太太,叹息这么好的书怎么没有由三联出?这样的书都禁?当局也太脆弱了!硬要把文革掩盖得严严实实的?不过这可能是帮您做了一个大广告,邬那年宣布禁七本书,结果七本书都成了畅销书!预祝您的书畅销! 其六,事实是抹杀不了的。权势是暂时的,真理是永恒的。 其七,这本书非常理性,冷静,温和,没有一点“金刚怒目”式的情绪化,表现了那么偏远的地方的一些普通人普通事,却也不能存身,实在不能理解。现在的确有一股力量,力图把改革开放以前的时代说得好上加好,美化那个时代,现在不如以前,要回复到过去。我们曾坚信改革开放不可逆转,但这样下去,年轻人和弱势群体被长期蒙蔽,逆转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八,我觉得您的理说得都对,但未必能(对那些人)起什么作用。这么说来,我的两篇文章可能也登不出来了。这样的事令人郁闷,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特色吧? 其九,此事也有积极意义。只要消息一传开,海内外都会关注,知名度大大提高。港台会有人要出。现在已发行5000就很不错,无法消失了。您如将起点摆在内地出不了的准备上,现在已取得很大成功。不必为之烦恼。现在可以作的是,继续发表对书的评论,报刊发不了就在网上发。还可以将各处发的书评集中在网站这里做一个专题介绍。需要用某种方式把禁令透露出来。您这书是温和的或者说是照顾大局的,仍如此对待,可见这些人之顽固,这也不奇怪,因今日在台上者,正好是文革起家的人居多。 其十,萧老:谢谢您寄来的书,我正在阅读,读中使我对过去自己遇到的一些事也加强了理解,在共产主义的狂想年代,人的性格被严重扭曲了。 其十一,您好!都收到,《一叶一菩提》居然成了如此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不愿的意料之中,可悲复可笑亦可恨,所以我只能说:严重鄙视“有关”!我已将其转发诸友,但我估计此事可能不会有太大反应,一是暗中下套,无迹可寻,二是见得太多,甚至有点麻木了。我突然想起龙应台有篇文章的标题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可说句实话,中国人生得过来吗?真要事事生气,那还不把肚子都气爆了哟!所以阿Q长在,阿Q精神长在,亦是民族血脉之中的无奈基因之一!好在此事有点叫做虚应故事,等书出了,卖了,然后再禁,于您无多损失。恶劣的是,若因此处罚出版社,以后更无人敢于出点说真话的书了。此招阴毒啊!!! 其十二,怎么会这样啊,发生这样的事实在太意外了,我能体会您的愤怒,咳,我无语了。上次您还说要给我邮这本书,看来您手里也没有了。不过,电子版我会珍藏的,并且会发给朋友们看。 其十三,萧老:您太客气了,没关系的,如果没有了,我就把电子版打印出来装订成书,一样可以收藏的,不影响阅读。您别太为难,没事的。谢谢您。这次书被禁,也许对此书的宣传是个大好时机,相信会赢得更多的读者。 其十四,《一叶一菩提》能在大陆出版,发行五千册,已经是很大的胜利。斗争当然要坚持,但可以不生气。我写了篇文章,准备九月份发表。吾兄先睹为快,有何见教电告。注意保重身体,这是老本,不能亏了。因为斗争正未有穷期。 其十五,萧默的《一叶一菩提》,也非常值得一读。他文笔好,娓娓道来(不象现在有些人喜欢突兀着笔,以示高明),层层抽丝剥茧,对文革中一些人和事,不诿过、不饰非,如实道来,留下一段小人物的文革史。对高尔泰的描述,相当深刻。打小报告、告密、出卖朋友,本是那段历史和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但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却各不相同。象高尔泰这样主动积极地告密,也是相当有其个性特征的。其实萧默在书中更多的是些人性的善。这样的书都要禁,当局是不是疯了?还是太弱智?想知道你打算怎么办,进展怎样?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耀杰的最新更新: 88岁老工人为什么还要欺软怕硬? / 2010-08-20 22:32 / 评论数( 3 ) 金晓光律师:一个公民的不幸(转) / 2010-08-20 11:09 / 评论数( 2 ) 燕山讲堂77期实录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之四 / 2010-08-17 22:20 / 评论数( 0 ) 燕山讲堂77期实录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之三 / 2010-08-17 22:20 / 评论数( 0 ) 燕山讲堂77期实录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之二 / 2010-08-17 22:20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