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独立媒体 | 双非问题:直视香港的医疗产业化的危机
作者: 香港獨立媒體 | 评论(1) | 标签: 香港 , 医疗系统 , 医疗产业化 , 孕妇产子 , 双非 , 自由行 , 阿蔼 文:阿蔼(oiwan) 就双非问题的讨论,因与“蝗虫论”这歧视性的语言纠缠下,越走越远。本来是一个孕妇床位不足、本地医疗服务难以承受的问题,却被引导为一个谁在街上撒尿,谁在报纸登侮辱性广告的道德骂战。在纷闹之中,大家的基本共识是香港的医疗系统,已经因为“双非”来港产子问题而频临爆煲。然而,是什么造成这场危机呢?双非婴儿的户籍问题当然是一个诱因,但主观愿望与能够进入香港是两会事,是什么机制帮助这些双非孕妇来港?在这个乱局里,谁是最大的得益者?以下的调查分析发现,走向产业化的私家医院是一大祸根! 自由行毁《基本法》的原意 面书上资深记者 Minna Ho 指出,当年《基本法》廿四条第三项的原意是希望鼓励已移民的香港人回流,而当时中央曾承诺控制内地人来港,避免“逼爆”香港的情况。 (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minna-ho/%E8%90%AC%E8%9D%97%E4%B9%8B%E8%9D%97-%E9%A6%99%E6%B8%AF%E4%BA%BA/10150557334406985 ) 事实上,根据统计处的出世率数据,即使在 2001 年庄丰源案后,来港生孩子的“双非”,一年才 620 宗,但自由行政策自2003年推出后,却在短短几年间,升至2010年的 32,653宗。很明显,中央在制定中港经贸合作协议 (CEPA) 中的自由行政策时,完全违反了九七前作出的承诺,又或《基本法》“原意”。 出入境的关卡不受控,但本来为本地居民服务的疗医体制,又是如何被攻陷呢?先说公立医院,2011年,全港公立医院一共有41,794宗分娩数目,当中有10,125为非本地孕妇(包含父亲为港人的中港家庭,“单非”),以每年有6千“单非”分娩数目(2010年的单非数字为6169)计算,2011年公立医院所接的“双非”分娩,为数约4至6千个,占2011年3万5千多名“双非”分娩 14-15%。亦即是说,80%以上的“双非”分娩,是正式经本地私家医院预约来港产子。以2011年香港出生人口95,337来计算,减去公立医院出生的总数,在私院出生的为53,453,“双非”孕妇于占私家医院分娩的比例约35%,而这个比例将因公立医院停收国内孕妇预约而急增。 医管局估计,会有31,000非本地孕妇于2012年在私家医院分娩,亦即是说接近57%的私家医院产科床位,会用于服务非本地孕妇,难怪私家医于2012年分娩套餐的平均加幅超过20%,最高的宝血医院加幅近五成! 对于内地孕妇来说,当国内城市户籍作价廿万时,十几万的香港私家医院费,换取分娩服务与孩子的特区护照,当然实惠,但却推高了本地孕妇(尤其需要剖腹产子服务的)在私家医院分娩的服务费用。当私家医院产科有利可图,公立医院有经验的产科流失到私院,令到公立医院的人手短缺,医疗质素下降。由2007/08年起,公立医院流向私家医院的产科医生和护士,每年平均有5%。与此同时,因为目前私家医院透过中介公司滥收“双非”孕妇,出现大小事故时,往往要公立医疗系统去埋单,变相由公营医疗津贴私家医院。 医疗产业化下的中介服务 过去几天,我一直在查看国内来港产子的中介服务,其实大部份中介公司,都是由港人所开。譬如说,“香港安宝医疗集团”( http://www.hkbbservice.com/ ) 就是由香港6位妇科医生组成,协助内地孕妇预约到仁安、养和、浸会、法国、圣保禄、港安、宝血等医院分娩。正常说,根据香港的医务条例,医生是不能卖广告接生意的,但在“区域性医疗服务产业化”的政策下,这些跨境宣传、接生意变得可能。而香港政府,只能消极地向私家医院派“防贪指引”。(谢谢网友 Howard Tsang 提供资料)。 另一个例子是“美孕母婴服务”( http://www.hkbbgood.com ),这是一家由香港人全资创办的中介公司,有即时网上与客户服务对答服务,声称可以帮国内孕妇预约公立及十二家私家医院临盆服务。中介的价钱低至RMB2500,亦有高达RMB148,000的豪华套餐。先不论这些中介公司是否“抢”去本地孕妇的床位,一般来说,孕妇由怀孕到分娩,最少要做三至四次产前检查,确保胎儿有正常的发展,孕妇的身体状况良好。但是,这些公司竟然为一些临盆一刻才到香港产子的国内孕妇排期,而大部份经济实惠的“套产服务”也只提供一次香港妇产检查,这无疑增加了前线医护人员在接生时要面对的医疗事故风险。而躲在办公室的私院高层,则乐见院医集中接收这“临门一脚”的高增值服务,假若生出来的孩子有问题,需要深切治疗,他们就把婴儿送到公立医院“执手尾”。 公立医院新生婴儿深切治疗部爆煲 2011年初,八间公立医院合共提供一百张新生婴儿深切治疗部(NICU)病床早已饱和,高峰期达140%,超负荷工作量下,八间NICU合共欠50名护士! 其实,大约每100个初生婴儿有0.8名需要转到NICU,按此比例,公立医院系统要治疗需要NICU的婴儿,即三百多个(四万多的0.8%),可谓卓卓有余。而本地居民及中港家庭加起来,2010年需要NICU服务的婴儿大约是四百五十个左右(即5万5的0.8%),也游刄有余。引致“爆煲”的原因是私家医院在没有投资在 NICU 的设备下,不断增加产科服务,滥收一些没有作产前检查的国内孕妇,却把需要深切治疗服务的婴儿扔到公立医院。根据立法局2011年5月的数字,由私家医院转到公立医院 NICU的数字年年上升,2010年达354个,按2010年于私家医院分娩4万6的数目计,大概要有368个婴儿要深切治疗,亦即是说私家医院把95%要“执手尾”的婴儿,送到公立医院! 面对这爆煲的情况,香港政府束手无策,一方面无法要求私院以0.8比例自设深切治疗部,亦没有就私立医院不负责任的转介收费,就连立法会议员提出是否要规定来港产子的孕妇要接受多次产前检查,以减低初生婴儿健康出现问题的机会时,署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梁卓伟却回避私家医院部份,只说医管局辖下有要求非本地孕妇有最少一次产前检测,产前检查应由医生专业决定芸芸。 即使目前有建议说要更改入境条例,令“双非”在港所生子女不能自动享有居港权,但是,当医疗进一步产业化,而国内市场又有无比的潜力(譬如说,有人愿意花三十八万坐月子),香港私家医院的客源仍会源源不绝,服务费用仍会不断上升,在此时此刻我们要做好准备,防止公营医疗服务因“补贴”私家医院的生意而“爆煲”,一方面要增加公立医疗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要限制私家医院唯利是图的行为,限制其不合理的扩张,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