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Global Voices | 视频:韩国LGBT人权团体发起抗议

2013年5月17日,韩国LGBT人权团体“彩虹行动”于首尔广场发起抗议活动,要求政府 通过反歧视法 。 此次抗议的视频 已上传到Youtube。 校对者:Sychan 作者 Lee Yoo Eun · 译者 Ameli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Read More

纽约时报 | 参院议案或为工科生拿绿卡开道

旧金山——印度公民桑凯特·桑特(Sanket Sant)在21岁时来到美国,获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后来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在一家制造半导体设备的公司得到了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 接下来,他要等着美国政府决定他是否能留下来。 Drew Anger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周二,支持者庆祝参议院委员会同意改革移民法案,并提交参议院。 Jim Wilson/The New York Times 卡蒂克·沙,29岁,为获得绿卡已等待6年。 今年35岁的桑特于2006年在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获得博士学位,6年来一直在等待联邦官员批准他的绿卡申请。他说,“我了解这个国家,比了解自己的祖国还要多,可我仍感到自己像个局外人。这事让我觉得不爽。” 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成千上万名在科技产业核心领域的工作者,他们在海外出生,在美国接受教育。尽管他们不像非法进入美国的移民工人一样,生活在贫困或阴影之中,但在等待很长时间申请绿卡之时,却仍然处于官僚制度造成的窘境里。 不过现在,国会准备结束他们处境的不确定性。 周二,经过两党联合投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通过了对美国移民法律进行大范围全面改革的法案,并把该法案提交给全体参议员。这项法案令美国大学的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科的毕业生更容易成为永久居民。 至关重要的是,它也将取消对每个国家设置的移民上限。一直以来,这种上限意味着,像印度这种人口大国的公民, 等待的时间会比其他人要长得多 。 放松绿卡办理程序的条款受到了两党的支持,这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现实:美国大学里,近半数的工程学科毕业生都来自海外。 诸如Facebook和微软(Microsoft)之类的技术公司想要雇佣比现在多得多的海外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去进行游说,让这些人能够更快地获得永久居留权。为美国的工作者伸张权利的组织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也是如此。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是支持者。位于华盛顿的研究和倡导团体移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执行主任柯阔瑞(Mark Krikorian)已经作证反对这一法案,他说,随意无限制地向数学和科学专业毕业生发放绿卡,将鼓励“签证工厂”的出现,即那些建立起来仅仅是为了销售美国通行证的学校。他还说:“拥有学士学位的美国年轻人认为,这些行业因为大量雇佣外国人已经受到扭曲。这会随之改变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决定。” 对绿卡相关条款的关注,已经被产业界和劳工之间围绕外籍客工签证H–1B展开的更激烈,分歧也更为严重的争吵所淹没。但涉及绿卡的规定,对于驱动这一行业的男男女女来说有着大得多的影响。 就像他的许多朋友一样,桑特受到高等教育的吸引而来到美国。政府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供的最新数据来自2010年,它们显示,2010年工程专业中有45%的硕士和博士生来自海外,在1990年这一比例是35%,在1980年是24%。 在某些大学,外国学生的比例甚至更高。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拥有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工科院系,62%的工科毕业生来自海外,罗彻斯特理工学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则有56%。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官员透露,今年该校外国学生的比例为68%。 赴美就读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一会持临时工作签证留在美国,主要是通过H–1B项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所做的一项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持H–1B签证工作的人中,有30%曾在美国的大学就读。他们等待永久居留权的时间可能会长得让人泄气,具体时间则取决于来自哪个国家。 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数据显示,从2010年以来,他们当中已经有超过15万人申请绿卡,其中近三分之一来自印度,是申请人数最多的来源国。 今年29岁的卡蒂克·沙(Kartik Shah)就是其中之一。他生于印度孟买,来到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后,迅速在位于旧金山以南的圣何塞的思科公司(Cisco)总部得到了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 思科公司很快代表他提交了绿卡申请。思科公司表示,会为绝大多数持H–1B签证的工作者申请绿卡。政府审核了他的申请,基本上认定他的技能是所需的,之后却告诉他要等待。 到现在,他已经等待了6年,他也不知道还需要再等多久。由于担心失去绿卡申请队列的位置,所以他紧张得不敢去探索其他的就业选项。而这份草案可以让工作者不用再拴在绿卡担保机构那里。 他每周有两个晚上,会乘公交车来回各1小时,从圣何塞的公司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上课。他正在那里学习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或许到2014年春天课程结束时,他的绿卡也能拿到,这样就能让MBA学位派上用场了。 不过他并不愿意寄希望于参议院现在正在审议的法案。如果改革法案受挫,会让他十分沮丧。 “很让人失望,”他说。“每次和朋友玩时,聊天是总会聊到这个话题,这是个很让人沮丧的话题。” 他过去的室友卢西尔·卡达基亚(Rushil Kadakia)说,他也一样,不会为参议院的议案辗转反侧。卡达基亚今年32岁,他的妻子是甲骨文(Oracle)的工程师,夫妇二人都在等待绿卡。他们的女儿现在有6周大,一生下来就是美国公民。 “我对所有事都存有怀疑,”他说。“我在密切关注,但并不乐观。” 他开玩笑说,或许自己的女儿最终可以为父母充当担保人。他说,“再等21年吧。”  翻译:王童鹤、林蒙克

Read More

Inside | 台湾绝不能仿效中国建立防火长城

本文出自作者乔敬的 Facebook,Inside 获作者同意后转载。乔敬先生为中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主要从事新顶级域(New gTLD)申请和营运咨询,网路品牌与商标管理和创投业务。他长期担任网际网路管理机构 ICANN 通用顶级域名理事会(GNSO)理事,亚洲顶级域名注册管理局 DotAsia Organisation董事,以及台湾网际网路协会 TWIA...

Read More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07期:马来西亚的华人政治

2013年5月的马来西亚国会大选有着超乎往年的公众参与度。成千上万身在海外的马来西亚公民赶在5月5日之前回国投票,槟城的大街小巷都挂满各党派的宣传材料,不同族裔的人们都走上街头为自己的党派拉票,在Facebook、Twitter展示投票后被蓝墨水染色的食指。最终的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超过80%。 此番活跃的政治参与和马来西亚公民对当局的不满直接相关,虽然最终的投票结果是执政党以微弱优势胜出,但许多人相信这会是马来西亚从威权政治走向民主政体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选中有不少华裔身影引人注目,如纳吉总理所形容的“华人海啸”成为政治走向中的关键角色。经济实力雄厚的马来华人历来低调,不问政治,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历来给人政治冷感印象的海外华人又是如何一步步融入社会,为自己的要求发声的呢?本期一五一十周刊从大马选举出发,关注海外华人的政治参与及社会融入。 学者宋镇照在《从选举看马来西亚族群政治》中指出,“反对当局偏袒马来人优先的歧视政策,不能再容忍差别待遇的政治打压”是华人普遍的政治要求,而“此次选举八成华人投票给在野的民联,可见华人社会求变的渴望”。记者林蔼云的《从导游胡先生身上看到的公民觉醒》则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叙写了此次大选中华裔公民觉醒的实践。 要更深层地了解华人的政治参与现状,还要从历史溯源。 林蔼云指出,执政集团采取种族主义政策,挑动各个种族之间的歧视,“族群的黑板印象,要长时间去改变,但一天不把玩弄种族政治的国阵拉下来,大马三个主要族群,仍然会生活在三个平衡时空里”。邝健铭的《威权政治的历史》则回溯了马来西亚威权政治的几个阶段,解读威权政治的演变趋势,“近年执政党受到愈来愈大的政治挑战,维持一党独大不再容易,原因是社会对国家目标为何以及该如何实现的看法与执政党愈来愈不一致,对执政党表现有愈来愈多的质疑,问政要求愈来愈强烈。” 在这样的政治制度大环境之下,作为外来民族的华人,政治参与中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取得了哪些进步?资深报人谢诗坚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和挑战》从马来华人的迁移史开始,结合时代的变迁,讨论了身份构建,以及在多种族国家的自我定位的问题。记者郭宇宽在《华人如何参与政治?》中采访了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领袖黄家定,系统阐述了马来华人政治参与的现状。 许德发博士的《华人、建国与解放》写于马来西亚建国50周年时,讨论了从解放到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民族主义和族群政治,以及华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他认为,“在解放运动向建国运动转化的过程中,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其他少数族群遭遇了许多挫折和重大的灾难。但在全球化的时代中,人类利益、理想与认知上的多元化,其实已经无可挽回。马来民族主义者最终必须面对这样的客观事实,而华人社会应该善于把握国际政治与思想趋势,使其可以冲击及洗涤国内的闷局。” 目录 编者的话 【状】 7-1 宋镇照:从选举看马来西亚族群政治 7-2 林蔼云:从导游胡先生身上看到的公民觉醒 【析】 7-3 林蔼云:三个族裔,三个平衡世界裡的恐惧政治 7-4 邝健铭:马来西亚大选观察系列:威权政治的历史轨迹 【议】 7-5 谢诗坚: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和挑战 7-6 郭宇宽: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领袖访谈:华人如何参与政治? 【思】 7-7 许德发:华人、建国与解放——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的再思考

Read More

Global Voices | 资讯图表:被迫流亡的巴勒斯坦人

为纪念“灾难日”( Nakba Day ),“视觉化巴勒斯坦”的平面设计团队发表了最新的资讯图表,名为“ 持续进行中的流离失所 ”。这张图“将巴勒斯坦人离开家乡及失去土地的多层面样貌,予以量化分类”。 “视觉化巴勒斯坦”的脸书专页上 写说 : 5月15日是灾难日第65周年。当年有75万名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成为以色列领土的家园。1948年,有超过半数的巴勒斯坦人遭种族清洗。 为了纪念灾难日,以及巴勒斯坦人持续到今日的流离失所,我们发表“持续进行中的流离失所”。这张新图表,将巴勒斯坦人离开家乡并失去土地的多层面样貌,予以量化分类。 www.visualizingpalestine.org/disappearing-palestine 下方的图片也可以在该团队的 网站 上观看(点进去可看较清晰的图片版本) 图片感谢“视觉化巴勒斯坦”提供 校对者:Rio 作者 Joey Ayoub · 译者 Ameli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