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截访

拆迁户当选湖南法治人物

核心提示: “老百姓开始相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绝对比拿燃烧瓶的对抗性表达方式,要好得多”。 破天荒的,拆迁户张华成了“湖南法治人物”。 “老百姓开始相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绝对比拿燃烧瓶、汽油弹的对抗性表达方式,要好得多”。 破天荒的,拆迁户张华成了“湖南法治人物”。 2012年5月7日,他的照片出现在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第四版的中间位置,版面套红,标题“2011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 这是一个带有浓厚官方色彩的评选,由湖南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10人当选。 唯有张华,没有明确的身份,评选介绍提到他时说:“张华作为拆迁户……”另外9人,有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法学院院长、司法所长、法官、检察官、法医、人民陪审员、禁毒志愿者和法律援助组织(群体)。 2012年5月26日,一个阴天,南方周末记者见到了他。汽车沿着一条崭新的六车道马路,向着长沙北郊的开福区青竹湖镇进发。路两旁是青绿色的小山,未竣工的别墅群,山背后是当地富人们的后花园:青竹湖高尔夫球会。 张华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讲述自己的维权故事。自2006年起,他与这片领地背后的开发商和政府关系一直磕磕绊绊。起初,强拆当头,他处于弱势地位,被迫签下协议;没想到,这个农民居然自学了法律,启动了六七十个官司,把强势的政府拖回谈判席。 一发不可收。张华不仅替自己告,还帮别人告。他让省、市各级政府的官员疲于奔命,有段时间,当地国土部门的官员每周都在不同的法院和他见面。 现在,轮到政府着急。 除了办案、开庭,张华足不出户,苦闷的时候,会放一些佛教音乐,他说自己已心如止水。 (杨抒怀/图) 上访不是办法 最近两年,农民张华狂热地迷上了法律。他几乎足不出户:白天研究案例,夜里写法律文书,熬到凌晨两点。 这种执著的劲头,只有当年他迷恋李小龙、苦练截拳道时才有过。那根曾被张华舞得虎虎生风的双节棍,静静地摆在案头,中间的铁链已有了锈迹。旁边一摞用A4纸打印出的法律文书,却越堆越高。 1976年生人张华,长于农村,高中文化。2004年之前,他是一家电缆附件厂的业务员,在疆、陕、甘、宁一带奔波。回湖南老家结婚后,他不再漂了,盖了一间三层的房子,楼下商店楼上歌厅旅社。 月入万元,安逸富足,张华归结为:选址好。不过,新房盖了不到两年,2005年底,青竹湖高尔夫球场二期工程也来了。 张华的第一反应是:“我给你(征收方)10万块钱,你能不能不拆我的房子?”这位农民自认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跟一般的农民不一样的是:除了练截拳道和双节棍,他坚持看报纸、写日记。 没辙,拆是板上钉钉的。张华坚持:房子是新盖的,要多一点补偿。也没辙,价钱人家说了算。 第一次告状,就碰了一鼻子灰。2006年10月和11月,长沙市开福区法院和长沙市中级法院,均认定限期腾地决定书是“不可诉的国家行为”,驳回张华的请求。 被迫签下协议,张华拿了35万元,开始上访。他不服。 2007年隆冬,张华爬上开往首都北京的火车。那天是农历十月初十,极冷。他和友人合租在北京前门附近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内。 在上访日记中,他写道:“作为一个农民,我深深地感触维权的难!虽然中央有这么好的政策,但正因为有开福区的××、市政府的××等恶人,才激发我心中的怒气。” 两个半月,跑遍几乎所有可去的衙门,还有“焦点访谈”,除了国家信访局给了一纸信访回执,没有任何进展。 一名记者诚恳相劝:上访不是办法,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回去好好研究行政诉讼。在北京,张华遇到过上访几十年的老访民,目睹过访民被截访者殴打。 “我还是年轻人,不应该跟他们一样耗在那里。”张华动摇了。旧历年的倒数第二天,他又爬上火车,返回了长沙。 那年冬天,南方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张华家中的摩托车,因为七十多天没有骑,死活打不着火。归来的张华,启动另一台机器——法律诉讼。 诉讼战役 张华在2008年春天买了电脑、牵了村里的第一根网线,购置了打印机和装订机。他还跑到书店,将标有“行政”、“土地”字样的法律书籍悉数搬回。 两个未曾谋面的行政诉讼律师——王才亮和袁裕来,被他视为楷模。互联网上所有能够找到的王、袁二人的博文和办案手记,均一一收集、打印、装订,反复研读。他还正式拜专事拆迁业务的律师王才亮为师。 用坏了两台打印机、研读完涉及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张华再进法院。 第一次出手是在2008年8月底,他状告长沙市政府的批地行为违法。那份他亲手书写的状子,末尾还摁了鲜红的手印。后来他才知道,其实诉状上签个名就够了,只有菜鸟才会摁手印。 两个月后,案子在长沙市中级法院开庭,被告席上有政府官员、有开发商的律师,一排整整坐了6个,原告席上,张华孤身一人。尽管事前有过准备,他仍面红耳赤,讲话结结巴巴。 出庭虽不成功,法庭的神秘感却一下子破除了。张华不仅毫不气馁,还一口气启动了六七十个官司,将他家所在的绿城青竹园项目,从立项、审批、规划到报建等每个环节,都找出了漏洞,逐一起诉。 被他告过的湖南省一级的部门包括公安厅、审计厅、建设厅、国土厅、民政厅、省发改委、省工商局等等,省林业厅成为被告只因这个项目占用了部分林地,而水利厅仅是因为项目涉及储水许可。 长沙市政府各个行政部门,粗略统计至少有16个局被告。市国土局最惨:该单位应诉的人已经换了几茬,张华还在告。 与项目相关的部门,几乎无一幸免。每个案子,基本都要穷尽法律程序。 2008年他状告长沙市政府的案子虽然败诉,但是一直申诉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直到2010年底再审请求被驳回。 长沙市下辖的开福区政府和青竹湖镇政府,也被告了多次。青竹湖镇政府专司维稳的工作人员提起张华,一脸苦笑。“我们一天到晚搞手脚不赢(长沙方言:手忙脚乱)啊”。他认为,张华的行为,浪费了太多的司法资源和行政资源。 不过,从维稳角度来看,张华并不让人头痛,因为他“不闹事,不上访,依法维权”。 张华自己的总结是:“行政诉讼,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抗争的过程。” 两年下来,尽管官司负多胜少,地方政府对张华的态度明显变软,偶尔释放善意:主动免去张华儿子上小学的学杂费,镇政府领导在张华父亲生日时以个人身份前去拜寿……在安置房的问题上,虽然不同意张华的诉求,但也不强迫他接受政府的方案。 “湖南较真哥” 渐渐地,每次张华出庭,旁听席上从各地涌来的拆迁户越来越多。不少人觉得他的水平还不错。本地律师一般也不接拆迁案子。 张华后来回忆说,自学法律,本来是为治自己的“病”,结果,久病成医。 作为公民代理人,他已经办了一百多个征地拆迁类案件。两起经典案例,令他很自豪。 2010年初,张华代理长沙市望城县拆迁户肖金成的案子,告赢了望城县国土资源局。同年,他帮本地青竹湖镇拆迁户胡新民把行政复议裁决申请书递到了国务院。最终,地方政府以撤回申请为条件,同意协调解决问题。 除了征地拆迁,张华还代理退伍军人安置、上访者被劳教等各种案子——都是告官。他的办案地域覆盖到长沙周边的湘潭、株洲、岳阳等地,但活跃的中心舞台,仍是省会长沙。 据《财经》杂志统计,2006年至2010年11月份,三年多时间里,长沙与征地拆迁相关的非正常死亡高达19例。长沙由此被媒体称为“拆迁之城”。 2010年4月,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周强在这个多雨的南方城市,接任湖南省省委书记。他力推“法治湖南”建设,宣布要把法治环境塑造成这个中部欠发达省份的软实力,并提出到2020年要“率先建成法治政府”。 2008年春,湖南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国内首部行政程序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当时周强是省长。 法治湖南与拆迁之城,二者的重叠之处,正是张华驰骋的战场。湖南当地媒体一面苦口婆心地劝导官员们依法行政,一面也对偶尔出现的、以较温和方式挑战政府的公民,报以褒扬态度。 在一起信息公开诉讼中,张华终于一炮而红。 2011年5月,张华作为拆迁户,要求所在镇政府公开两份拆迁文件,被拒。为此,他向开福区法院起诉。4个月后,张华胜诉,但政府仍拒绝公开。2011年11月,张华又向法院递交了强制执行申请书。在法院和政法委的协调下,镇政府最终公开了这两份文件。 这位农民的不依不饶,引起湖南本地媒体的兴趣,称其为“湖南较真哥”,并对该案作了连续追踪报道。 2012年初,张华被湖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潇湘晨报》列入“年度风尚公民”的候选名单。十多个身负摄影器材、灯光设备的工作人员,闯入了张华的办公室,以极为繁琐但专业的方式,给他录制了一段视频。 有记者问张华的感受,他淡定依旧:“我证据确凿,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赢”。 真正的高潮,则是他当选湖南省法治人物。官方评语是:张华的做法,是现代法治社会化解矛盾纷争的理性选择与正确途径。 湖南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壮志坦言,张华源自媒体的推荐,入选后就有争议,“地方党委政府、个别与他有直接接触的,觉得张华的当选,可能会让他们的工作陷于被动和尴尬”,曾提出不同意见。 最终,25名评委中,还是有13人将票投给了张华,正好过半数。自湖南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评选设立以来,第一次有拆迁户当选。 陈壮志对张华个人并不了解,但他坚信,张华出现的大背景,是近年来法治湖南的建设,建立起了公民对法治的信仰——老百姓开始相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绝对比拿燃烧瓶、汽油弹的对抗性表达方式,要好得多”。 “跟和尚每天念经一样” 拆迁户戴了法治人物的帽子,最尴尬的是基层政府。青竹湖镇的官员无奈地说,看着张华现在仍然不依不饶打官司,不愿意搬进安置房,“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 法治人物评上了,官司还在继续。张华仍坚持要有田有地、像正常农民一样自建房屋。 5月30日上午,身穿白色短袖的张华,又出现在长沙市雨花区法院的法庭上。被告是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张华认为其在青竹湖项目的审批上存在违法行政。 法官问张华,是否申请合议庭成员回避,张华以精准的法律话语回答:“暂不申请”。 庭审间隙,出庭应诉的住建厅法规处官员抱怨,为了赶这次庭审,他不得不清晨6点多从外地赶回来。 另一位到庭的官员则认为,征收问题应该去告国土部门。这是他第四次跟张华在法庭上见面,双方都熟了,他笑问:“你老找我们规划部门干嘛?就知道欺负我们。”张华也轻松回应:我向你们申请公开三公消费的信息,你们没公开,我也没告你们,够给面子了吧? 因自家征收问题而启动的六七十个官司,只达到了他规划中的一半,他还将继续针对青竹湖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继续告。至于公民代理,他说将有所选择,主要偏重代理一些“有法治意义的案子”。 张华相信自己维权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评选法治人物时,亲朋好友、网友、拆迁户纷纷帮着投票;打行政官司时,法官、被告上法庭的官员,都愿意跟他交流;在他所在的长沙市开福区,因拆迁而用生命抗争、以暴制暴的案例,少了,跟着他学法律、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了。 南方周末记者问张华,是否想对全国的拆迁户说点什么。张将双手撑在办公桌桌面上,缓缓说出了他的答案:首先,一定要抗争,要敢于说不;其次,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智慧,要到案件当中来,注意诉讼时效,及时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顿了很久,他补充道:“一定要理性,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一点,请你在报道中一定要写下来。”他说。 律师袁裕来认为,张华的存在,能让目前的官民对立找到一个结合点,解决一部分矛盾。律师王才亮对这位弟子评价颇高,他认为张华的优点是能吃苦,理性,不做一锤子买卖,而且,“张华的思想是以化解矛盾、解决矛盾为中心,这个和法律人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这位农民还有更宏伟的目标——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 按照国内司法考试的规定,高中毕业生张华必须先要拿到本科学历,才能够参加考试。为此,张华已经报名参加了一所高校的函授班,准备获得文凭再去攻克司法考试。 每个月,张华要买一千多块钱的书。他刚列出新购书单是:《追寻律师的传统》,《大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 这或许是他如今能在法庭上滔滔不绝的底气所在。很多时候,张华还是会强调:“我只是个农民”。被张华弄得苦不堪言的官员们苦笑:“张华,你已经不止是个农民了啊”。 2012年5月30日,张华告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休庭时,那位出庭应诉的规划处干部,笑着用长沙方言问张华:“你每天搞咯事情(告政府),有味(有意思)么啰?”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张的回答是:“这就跟和尚每天念经一样,是一种修行,你说,有味么?”

阅读更多

有些事,永远也不该被忘却

距离四年前那起惊天动地的灾难,已经过去1000多个日日夜夜了。地球依然一样在转,大家依然一样在过活,官方的悼念活动从未停止,地震遗址也被圈起来作为旅游地点,以10元钱一张的门票供游客们凭吊,周围的小贩们还会及时的备上红烛和纸钱,让游客们能够有机会在那里表达对亡者们走马观花似的哀思。当然,那些红烛和纸钱,依然不是免费的。

阅读更多

周泽 | 违法管辖问题,将成黎庆洪案历史包袱

        被称为“贵州打黑第一案”的黎庆洪案在1月9日开庭后,众多律师就小河法院对该案管辖的合法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以致演变成了一场后来被有人称为“闹庭”的公共事件。在辩护律师舍身忘死的抗争下,法院最后被迫休庭。让人遗憾的是,休庭近半年,明天(6月8日)就将复庭,律师提出的管辖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解决。       我相信,在明天开始的庭审中,本案的管辖问题,还会受到辩护律师的质疑。虽然二十多位律师“被不用”后,法院指定了众多援助律师,第一次开庭时那样的“闹庭”情景,已不可能出现,但法院违法管辖的问题,必然成为此案的历史包袱。       作为第一被告人黎庆洪的辩护人,因后通知开庭的黎庆洪案开庭时间与我在山东临沂的案件开庭时间冲突,我明天不能出现在小河法院的法庭上。但在此,我仍然需要再次申明我对黎庆洪案管辖问题的主张。           黎庆洪涉黑案管辖权异议暨变更审判管辖 申   请   书 就贵阳市小河区人民法院(下称小河区法院)受理小河区人民检察起诉的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作为被告人黎庆洪的辩护人,本人谨对该案的审判管辖提出如下异议: 一、发回重审的案件,理应由原审法院进行审理,而不应由原审法院的下级法院审理。 小河区法院受理小河区检察起诉的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源于由贵阳市人民检察院(下称贵阳市检察院)起诉至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贵阳市中院),并由贵阳市中院对被告人黎庆洪等人作出过有罪判决,而后因黎等人不服贵阳市中院的有罪判决上诉,由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贵州省高院)发回贵阳市中院重审的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尽管贵州省高院发回重审后,贵阳市检察院作了撤诉处理,但此案系贵阳市检察院撤诉后,公安机关未放人的情况下“重新立案重新侦查”而后移送贵阳市检察院起诉的案件,本质上仍属贵州省高院发回重审的案件,理应由贵阳市中院审理,而不应由小河区法院审理。 二、 将贵州省高院曾经发回重审的案件,改由小河区法院进行一审,最后由贵阳市中院终审,有逃避贵州省高院对本案的审判监督之嫌。 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曾由贵阳市检察院向贵阳市中院起诉,由贵阳市中院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结果该有罪判决在被告人上诉后被贵州省高院撤销,将案件发回重审。现将贵州省高院曾经发回贵阳市中院重审的案件,改由小河区法院进行一审,最后由贵阳市中院终审,公诉机关明显是试图通过降低审级,由曾经判决黎庆洪等人有罪的贵阳市中院终审本案,以逃避贵州省高院对本案的审判监督。 三、相比原由贵阳市中院一审的案件,此次小河区法院受理的黎庆洪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所谓“黑社会”成员和被告人暴增(被告人由原来的 17 名增加到 57 名,起诉意见书所列“犯罪嫌疑人”更是达到了 68 名之多,而此次起诉书中提到的“黑社会”成员更是接近 100 人),罪名大量增多,案情更加复杂,影响更加重大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将一审法院降至基层法院。 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 原来只有 17 名被告人,就因案件在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具有重大影响,而由贵阳市中院进行一审。 现案件被告人由原来的 17 名增加到了 57 名(起诉意见书所列“犯罪嫌疑人”有 68 名之多),而此次起诉书中提到的“黑社会”成员更是达到了近 100 人的规模,原来的主要被告人黎庆洪等都被增加起诉了多项罪名,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被告人也大幅增加,案件更加重大,案情更复杂、案件的影响也更大了,一审至少应由与原审法院贵阳市中院级别相当的法院进行审理,而断无降低审级的道理。 四、小河区法院对本案进行一审,将损害司法的公信力。 作为原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第一被告人黎庆洪的辩护人。在原案一审时,律师就是为其作无罪辩护的。二审时,我也是为其作无罪辩护的。此次被提升为第二被告人、第三被告人的黎庆洪的父亲黎崇刚和弟弟黎猛的辩护人,也是分别为二人作无罪辩护的。而我的当事人黎庆洪在贵阳市中院进行的一审中却被判有期徒刑 19 年,黎庆洪的父亲和弟弟也分别被判刑罚。结果,全案被告人全部提起上诉,最后有罪判决被贵州省高院撤销,将案件发回重审。 贵州省高院将贵阳市中院对原黎庆洪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的判决予以撤销,发回重审,就意味着原贵阳市中院对该案的有罪判决是错误的。 从我目前看到的此次小河区法院受理小河检察院的起诉书来看,我的“黑老大”当事人黎庆洪被起诉的犯罪虽然增加了两个,其父亲和弟弟也分别“晋升”为第二被告人和第三被告人,罪名也俱各增加,但“犯罪事实”与原来被起诉的“犯罪事实”并无实质变化。而在本案被发回重审后,至公安“重新立案重新侦查”期间,以及第二次移送审查起诉期间,我多次与办理此案的法官、检察官接触,曾听到这样的的说法:法官、检察官并不认为本案是什么“黑社会”案件,他们“也就是棋子”。 如果黎庆洪等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由小河法院一审,那意味着原来由贵阳市中院一审判处第一被告人黎庆洪有期徒刑 19 年却未通过贵州省高院二审的审判监督的案件,将由原来判处黎庆洪有罪的贵阳市中院进行终审。这势必难以保证黎庆洪等人获得公正的审判。 即或有关办案单位不是为了规避贵州省高院的审判监督,在贵州省高院将贵阳市中院对黎庆洪等人的有罪判决撤销,而将案件发回重审的情况下,案件改由小河区法院一审,而后由曾经判决黎庆洪等人重罪的贵阳市中院终审,在程序上也是不公正的!因程序的不公正性,即或判决结果实际上是公正的,其公正性也难以令人信服! 五、本案在贵阳,乃至贵州,甚而在全国,都具有重大影响,理应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 本案为贵州的“打黑”大案,被控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被告人黎庆洪及其父亲黎崇刚都是贵阳市人大代表,是开阳县树立的典型人物;黎庆洪还是贵州省政协委员、全国著名赛车手,曾投资组建车队参加全国汽车拉力赛等活动,而广为人知;本案中还存在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潘立新、原贵阳市中院的法官吕俭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诈骗、勒索“案犯”,等等情节,极端离奇;同案被告人人数众多,达到了近 60 人,起诉书提到的“黑社会”成员达到近 100 人;本案曾被贵阳市和贵州省两级法院审理过,并经全国多家媒体报道;贵州公安违背情理,贵州高院将案件发回重审后,检察院撤诉情况下,不放人而“重新立案重新侦查”,并大规模抓人;……等等情势,使本案在贵阳,乃至贵州,甚而在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因而,本案理应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综上,本案由小河区法院进行一审,贵阳市中院终审,在程序上是完全不公正的;此案由小河区法院一审,贵阳市中院终审,所作出的判决,其公正性注定将难以令人信服,最终必将导致申诉、上访不断。同时,贵州司法的公信力,以及贵州的整体法治形象,也必将大受损害。可以说,本案的合法、公正审理,已经成了检验贵州司法公正性和“依法治国”理念落实情况的试金石。 本案只有由贵阳市中院及同级别法院,甚至更高级别法院进行一审,由贵州省高院及更高级别的法院进行终审,才能基本保证本案的公正审理。 为此,本律师谨建议,小河区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关于“ 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的规定,将案件移送贵阳市中院进行审理;或者由贵阳市中院根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关于“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规定,对本案予以提审;或者由贵州省高院直接提审本案或将本案指定其他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此致 贵阳市小河区人民法院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贵州省委政法委 异 议人: 黎庆洪的辩护人:周 泽   律师 2011 年 9 月 27 日  

阅读更多

袁裕来:我的那些事儿

代理行政案件10余年。代理行政案件,总的处境是:政府打压律师、法院枉法裁决、当事人怀疑。10余年来,我代理了几千件行政案件,告过了国务院之外各级行政机关,涉及了绝大多数领域。这么多年了,我是如何过来的?这是一篇因财新记者要求,写下的感受。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南方周末:“暗物质”Facebook:从没来过中国,但很多人都在谈论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新焱 刘薇 实习生 周冯灿 罗敏夏 发自:广州 最后更新:2012-05-25 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Facebook目前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01亿。 (CFP/图) “我就是首席执行官……贱人!”这张名片的主人,今年28岁的哈佛辍学生,完成了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 在中国互联网界,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它,许多公司早已成为它的学生 尽管中国已经有许多网站可以实现Facebook的功能,但为何无一能像它一样,深刻影响世界? Facebook的崛起,与扎克伯格的疯狂和硅谷的制度、文化环境有关;而它面临的挑战,则是当一家公司已经大到像是一个“不受监管的政府”,如何保证它愿意,并且能够,不滥用这种权力? 如果“世界第三大国”整体上市,将会发生什么?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18日,互联网新贵公司Facebook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代号FB。截至2012年3月,这个网站的活跃用户超过9亿,仅次于中国与印度的人口数量。 Facebook的发行价是38美元,公司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此次上市共募集了超过180亿美元,是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即使随后 两天股价跌破发行价,Facebook也依然是全球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要知道它创立至今不过8年,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现在也才28岁。 从来没有哪个外国公司,像Facebook这样牵动着中国人的目光,虽然它从未进入中国。在这里,它被翻译为脸谱网,还有一个昵称:非死不可。 就在它IPO(首次公开募股)当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创新工场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守岁”酒会。 IPO要到北京时间的深夜,酒会从傍晚时分就开始了。大屏幕上播放着纳斯达克实景,而屏幕这头,从各地赶来的创业者们一边发着微博,一边静静等候。主办者甚至设立了开盘价赌局。参与者每人拿出100元钱,猜中者可以全部拿走。 在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的邀请下,易凯资本CEO王冉、土豆CEO王微、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等几十号人齐聚一堂,为万里之外的Facebook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干杯。 易凯资本CEO王冉八点多就到了现场,一直到十一点多才离去。李开复则待得更晚。最近几天,这位曾经供职微软的创新工场负责人,每天都在微博上介绍着Facebook,从马克·扎克伯格和其亚裔女友(祖籍中国徐州)的婚礼到Facebook上市给创业者的启发。 一位现场的参与者发微博说:“很多人不理解,没事儿去给Facebook开什么Party啊。其实我在现场看到,所有人,包括李开复的兴奋都是由衷的。或许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就是不会因为别人的伟大成功而烦躁,相反,他们会由衷喝彩,并找到继续前进甚至超越的动力。” 2012年3月27日,中国上海,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女友Priscilla Chan在上海市中心的街上。 (CFP/图) Google的对手 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Facebook会成为Google的对手。而现在,从资本到客户到人才,这两家公司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对许多网民来说,Facebook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它是世界上访问量第二大的网站,仅次于Google。根据网络数据服务公司Alexa 的记录,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有29%在使用Facebook。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每天要在上面花费26亿分钟,用户的增长速率也高得匪夷所思 ——每个月增长6%。 Google曾经以搜索这个工具开创了互联网的新模式。在过去的10年里,它遵循着严格而有效的算法,对在线活动的每个字节进行语法分析,最后建立起一幅不带感情的世界网络地图,从而称霸全世界。 而Facebook则打开了另一个入口。它正在创建的是一个更个性、更富人情味的互联网,在那里,由朋友、同事、伙伴和家人组成的网络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通过披露各自的内心而建立互信。 早在两年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理论系博士楼天城就开通了Facebook账号,因为一些师兄在那里工作。 2010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Facebook的黑客大赛。“整个清华计算机系的人都知道,”楼天城说,当时和同学们报名,就是想去“看看Facebook是什么样”。 黑客大赛是Facebook的招牌之一。崇尚黑客文化的马克·扎克伯格用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激发公司活力。大赛有时一进行就是一个通宵,“攻城 狮”们在摇滚乐和啤酒中不眠不休,解决难题。楼天城参加的这个是环球大赛,总共有10万人报名,最终选出25名胜出者到Facebook总部进行决赛。连 续两年,楼都是这25人之一,并曾获得季军,被圈里人称为“楼教主”。 第一次到Facebook总部时,楼并没有特别多的不一样的感觉,因为Facebook看起来就像个创业公司,氛围比较轻松。他印象最深的是两点: 一是公司允许员工有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他们没有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有的员工就把自行车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二是马克·扎克伯格的办公室竟然是全透明的,任 何人都可以参观,也可以敲门进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笼子”。 加上行程,他在Facebook总共不过待了两天,其间他看到过一次扎克伯格,就在“透明笼子”里办公,“很平常的样子”。那位没念完大学的哈佛辍学生并不知道,在万里之外的中国,连他每天学习一小时中文的消息,都能登上媒体的头条。 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Facebook会成为Google的对手。而现在,从资本到客户到人才,这两家公司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楼天城就正在为此纠结。他同时拿到了这两家公司的offer。“两家公司都很优秀,对谁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CFP/图) “科技版的暗物质” 《纽约客》杂志称,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Facebook就相当于科技版的暗物质,人人皆知这种力量不容小觑,但迄今为止尚不得亲眼一见。 Facebook已经有了70种不同语言,而且超过70%的用户是在美国境外。《纽约客》杂志称,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Facebook就相当于科技版的暗物质,人人皆知这种力量不容小觑,但迄今为止尚不得亲眼一见。 在中国部分年轻人中,利用“翻墙”技术来体验Facebook是一种时尚。实际上,如果没有一帮朋友在Facebook上,“翻”过去其实一点也不好玩。Facebook的特点是:它不是一个让你认识陌生人的交友网站,而是一个联系你和身边朋友的网络交流平台。 但很多中国网民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想翻过去看看。 在电视台上班的赵晓娟,只因迷恋韩国明星李明浩,从2011年开始,便学习翻墙,因为,李明浩在Facebook上有账号,而且和粉丝互动。 而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读研的周颜,以前主要用人人,但到了美国之后发现,“一群人约着出去打个CS,都不打电话,直接上Facebook上开个群组,然后约好一起去。” 在香港城市大学上学的内地生赵梦颖到了香港之后同样发现,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除了电话,用的最多的就是Facebook。她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中文老师兼职,教两个美国小朋友中文,家里共有5个人:爸爸、妈妈、儿子、女儿,还有一个菲佣,人人都有Facebook。 对他们来说,Facebook是一个重要的交友平台。“一些陌生人可能只聊两句,回到电脑前搜对方的名字,在Facebook上基本能找到,往后的交流,在线上尽情发挥就是了”。 不过,回到内地之后,他们就开始不适应了。Facebook上不去,和海外朋友们最常用的互动渠道就没有了,一位在香港浸会大学读了一年书的交换生抱怨说,至今为止,她已经无数次“因为没有及时在Facebook上回复朋友而道歉了”。 而那些身在中国的外国人,则感受更为深切。 IDG驻中国记者Michael Kan的朋友基本都在Facebook上,每天他都要上去半个小时左右,看看朋友们的一些动态。为此他必须每个月支付二十多美元,购买一个VPN(虚拟专用网络)。 而巴西《圣保罗页报》驻北京记者Fabiano maisonnave在Facebook上花的时间则更长,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多小时,“一是和朋友互动,二是发一些自己写的报道等。”Fabiano 说,这两者是分开的,一些私人的东西,只有朋友可以看,而职业的,则分享给所有人。 对他来说,Facebook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工具,一是可以从上面了解国内发生了什么,朋友发生了什么,二是可以介绍他在中国的工作,获得一些新闻线索。 在用Facebook之前,Fabiano主要是用E-MAIL和电话和朋友沟通,但在用了Facebook之后,基本就用这个了。“它就是一个全球电话簿,即便我换了手机号,换了工作的地方,也不会和朋友们失去联系。” Facebook的中国学生 Facebook曾经做过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网站蓝色的深浅,然后他们发现,人人网总会紧跟其后开始调整自己界面的蓝色。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从手机、电器到高楼大厦,与国外几无差距。但在互联网上,却始终唯硅谷马首是瞻。Facebook对中国的影响,除了无法统计的中国用户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它引领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浪潮。 2004年1月,扎克伯格向网上域名公司Register.com支付了35美元,注册了Thefacebook.com一年的域名使用权。建立这个网站的构想借用了他之前编写的“课程搭配”、Facemash以及当时风靡一时的Friendster。 这股社交网络风潮不但刺激着在哈佛上学的马克·扎克伯格,也刺激着另一位中国年轻人——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的中国留学生王兴。 2003年圣诞节,王兴决定中止学业,回国创业。他做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完全仿照Friendster模式的“多多友”网站,意为“通过互联网帮大家认识更多朋友”。这个现在已经鲜为人知的社交网站仅仅存活了一年时间,吸引了两三万用户之后,便被迫关闭。 就在王兴失败之时,Facebook却取得了空前成功。网站于2004年2月发布,头2周里就引起了轰动,有超过4300名哈佛学生注册进来。到 12月时,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Thefacebook.com很快就成为全美大学生们最火爆的交流形式。 王兴也迅速调转方向,将学习的目标转向了Facebook。2005年上半年,他利用当时还没过期的美国大学邮箱udel.edu注册了一个 Facebook账号,开始研究这种模式。在三年后的一篇文章中,王兴回忆道,第一次逛Facebook时,并没有发现其有什么过人之处,“事后想来,正 是因为那时我在美国的同学要么已经毕业了,要么就还没用这个,所以没有任何感觉。毕竟在Facebook上,如果只是看,而没有参与其中,确实很难找到感 觉。” 但多次使用之后,王兴开始发现了Facebook的过人之处,“一是有一个真实的人际网络,二是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群,用户都是大学生,非常纯粹。” 作为典型的“技术型创业者”,王兴恪守“原汁原味”的照搬模式。这一年的秋天,王兴创立了校内网。和Facebook一样,这个网站主要针对荷尔蒙过剩的中国大学生。 几乎在同一时间,曾经创立了chinaren的陈一舟也将目光盯上了Facebook。2006年4月末,他所控制的千橡集团仿效早期的 Facebook开发了5Q校园网,并对王兴表达了收购校内网的兴趣,但遭到拒绝。校内网和5Q随后在高校展开激烈的用户争夺。“到5Q注册用户送鸡腿” 的广告,成为当时学生间的笑谈。 十个月后,王兴遇到了融资难题,几乎没有任何还价的余地,2006年10月份他被迫接受陈一舟的邀约,同意千橡200万美元并购校内网。而充分意识到校内网用户价值的陈一舟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流失,干脆彻底放弃了自主研发的5Q网,转而将原5Q的用户导入校内网。 一年之后,校内网的注册人数就超过了3000万。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不少于20家Facebook模式的拷贝者,例如占座网、开心网、海内网、一起网、底片网、花名册、亿聚校内网等一大批以学生和白领为目标用户的SNS追随者。 中国SNS网站遍地开花,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学习Facebook,成了各大徒子徒孙们的头一课。 众所周知,人人网采用了蓝白相间的用户界面,与Facebook非常相像。“我们看他们在做什么创新,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陈一舟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向Facebook拜师学艺的思路。 而中国诸多的社交网络始终紧随Facebook,从用户界面、多媒体内容的发布,不仅一应俱全,甚至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开心网上最热门的游戏《开心农场》,模仿的正是Facebook上第三方游戏公司Zynga开发的《FarmVille》。 Facebook曾经做过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网站蓝色的深浅,然后他们发现,人人网总会紧跟其后开始调整自己界面的蓝色。 和Facebook一起“进化” 在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时,他签下了一句话便是:“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连结的世界)”。最近两年来,在Facebook等平台开放潮流的影响下,国内的社交网站也陆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放。 有评论认为,Facebook之所以能风靡全球,也与其所依仗的全球语言——英语,以及其背后强大的美国文化相关。2011年6月份,在接受南方周 末记者采访时,人人网CEO陈一舟也提及了这一点,“在中国做互联网,就算我们有做到世界去的野心,环境也不容许,因为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辐射力那么 强。”他由此提到,人人网不会走出国门,主要市场还是会放在国内。 但Facebook却非如此。扎克伯格很早之前就设立目标,不仅为美国,而是要为全世界创造一个交流工具。在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时,他签下了一句话便是:“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连结的世界)”。 2008年初,Facebook发布了翻译工具,这一翻译工具是Facebook的另一创新,它并没有安排自己的雇员或是找承包商花费数年时间将站内的30万条词语翻译成其他许多种语言,而是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全世界,并收获了巨大的集体智慧。 在开发每一个语言版本的时候,Facebook的软件会给用户提供一个待翻译的词语。使每个使用Facebook的人都可以解决一个或多个西班牙 语、德语、班图语(Swahili)或者是塔家路语(Tagalog)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被很多人翻译,然后软件将询问该语言的母语者,用投票选出最好 的词语或短语来填补空白。 2008年年底,Facebook使用的语言增加到了35个,包括中国大陆使用的简体中文和港台地区所偏好的繁体中文。一年之后,这一数据就翻了一倍,达到70种,覆盖了98%的世界人口所使用的语言。 Facebook的扩张步骤也正是如此,2005年秋,Facebook向高中学生开放,而在2006年秋,Facebook则面向全社会开放。扎克伯格用行动指出,社交网络不只是一个网站,它可以演变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逐渐成为互联网系统的血脉和神经。 他此后的步伐还包括:开放账号、开放应用程序平台、订制式广告,推行Facebook Credit货币等。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广告商通过Facebook来赚钱,当然,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超级平台。 由此推动的互联网开放潮流也刮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近两年来,“开放”逐渐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关键词,而学习Facebook的每一步,也成为中国SNS网站的发展轨迹。 成立于2001年的康盛创想就是一个典型。一开始,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BBS产品Discuz!,一度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90%。据在其中工作过六 年,先后担任过市场部和客户拓展部领导职位的谢绍强介绍,2008年4月,康盛创想在Facebook声名鹊起之时,推出了SNS建站软件——UC Home,并在当年5月将其开源。这成了中国广大互联网站长们的至宝,SNS社区开始遍地开花。 “当时的SNS火到什么程度,给你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同事,被开心网挖过去,开了三倍的薪酬,不过,去年又离职了,去了360。”谢绍强说。 不过,虽然Facebook在国外很热,但在中国,这一互联网模式却未成熟到普遍盈利的阶段。UC Home开源后,大量有SNS功能的网站上线运营不到1年便关闭。 随后,Twitter开始火起来,康盛创想又率先推出了微博系统——CTT,不过尚未铺开,便宣告夭折。这个被称为“互联网界的联发科”的公司甚至一度涉足视频播放器,最后也因投资太大而放弃。 2010年6月,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彼时,Facebook已经开始开放账号(Open ID),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经络,打通了以前毫不相干的网站。成为腾讯全资子公司的康盛创想便迅速开始学习。谢绍强回忆,那时他便开始一家一家网站去谈,试 图让他们开放接口,用一个QQ号便可登陆所有网站。 对于这个新鲜的概念,许多网站保守而戒备,“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要来拿我的数据。”谢绍强解释说,不是来拿他们数据,相反,是把QQ的用 户带给他们,同时将QQ的影响做大。“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都是在向Facebook学习,只是在中国,这个过程进行得比较艰难。”谢绍强说。 最近两年来,在Facebook等平台开放潮流的影响下,国内的社交网站也陆续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开放,人人网、51.com、开心网等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程序和游戏。一些抓住机会的公司和开发者,如五分钟、奇矩互动等,成为了领先者。 如果少了中国,怎么能说连接全世界? 虽然Facebook来华步伐尚不确定,但一些中国商人其实已经和马克·扎克伯格做起了生意。 对许多中国网民来说,等待Facebook的到来,已经是一件迫切的事。在其IPO当天,新浪微博上的呼喊声不绝于耳,一位ID为“小屋就是小巫”的新浪微博用户@“Facebook中国站”说:请转告Mark,我们天天翻墙都很累了。赶紧来吧。 2010年底,扎克伯格曾经到访中国,拜会包括百度、新浪、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在内的一些中国公司,寻求合作的可能,当时扎克伯格表示,希望找到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按照“我们的经营原则”在中国取得成功。 2011年初,Facebook宣布赴港成立新的销售办公室,主打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广告业务,这是Facebook在亚洲的第二个销售总部。 虽然Facebook来华步伐尚不确定,但一些中国商人其实已经和马克·扎克伯格做起了生意。 从2010年6月开始,Facebook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广告平台的技术合作伙伴,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广告平台。 Facebook在全球都没有官方的代理商制度,但针对中国市场,却找到了中国互联网SEM广告业的隐形巨头艾德思奇(adSage),尽管没有冠 以代理商的身份,但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却扮演着近似的角色。作为Facebook亚太区唯一的广告官方合作伙伴,艾德思奇帮中国的广告主们开通 Facebook广告网络的账户。 据艾德思奇市场部经理陈婷婷介绍,他们之所以能拿到这一独家渠道,与董事长唐朝晖的工作经历相关。唐曾是微软adCenter的首席部门经理,和Facebook负责广告业务的很多人都是朋友。 不过,在最初合作时,双方却有一些分歧。Facebook其实想让艾德思奇公司扮演外包项目开发商的角色,但唐朝晖坚持要独立开发产品,掌握业务自主权。 最终,Facebook同意了。2010年底,艾德思奇针对Facebook发布了首版产品AFF,这是一个收费的广告管理软件,主要提供给在 Facebook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监测和管理他们的广告情况。这款产品不仅在艾德思奇的美国网站上售卖,也在Facebook的官方网站上被推荐给希 望在Facebook广告平台上投放的客户。在产品发布的当月,它就拥有了四百多个客户。 据陈婷婷介绍,广告主将广告费投给Facebook,艾德思奇和Facebook不产生费用,直接收取广告主的软件管理费。 “目前,Facebook感兴趣的中国企业主要是三种:游戏、旅游和电商。”陈婷婷说,电商类主要是福建一些中小企业,而中国在Facebook上投入广告最多的是某游戏客户,每月在百万美元左右。 据陈婷婷介绍,Facebook其实非常看重中国市场,“我们每次和一些重要的客户谈判,比如沃尔沃汽车、王老吉等,Facebook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司都会派一个市场部的人和我们一起去。” 她透露,中国的一些广告主目前在Facebook投放广告还是一种试探的心态,一个月投一两万美元。不过,让陈婷婷欣慰的是,这两年中国企业对 Facebook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了”,“以前我们要‘教育市场’,要告诉广告主Facebook是什么。但最近两年和他们提到Facebook,他们 都说知道。” Facebook上市,更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据她透露,接下来,他们和Facebook还会有一系列合作。现在,为了增加各种合作的可能,他们的总裁长年都待在了美国。 随着Facebook平台的日渐开放,中国的一些游戏开发者们也从中看到了机会。成立于2008年的热酷网就是其中之一,其开发的游戏《阳光牧场》、《动物乐园》等,登上了Facebook的游戏平台。 据热酷网副总裁余波介绍,Facebook对于移动平台非常重视。2012年3月份,他们在参加Facebook组织的亚洲移动开发者会议 时,Facebook移动开放平台的负责人在现场告诉大家,就在一个多月以前,在硅谷举办的同主题会议上,Draw Something(一款颇受欢迎的游戏)的开发者也参加了,当时他们还处于走投无路濒临破产的窘境,但是Draw Something非常好地利用了Facebook移动社交平台的开放接口,短时间内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结果一个多月后身家就达上亿美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Facebook(的员工)在台上讲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开发者都很兴奋,个个眼睛里都冒着绿光。”余波说。 据他介绍,热酷在Facebook开放平台上的游戏基本上都是用Facebook Credit方式支付,在游戏的总收入中,30%会由Facebook拿走,剩下的70%即是热酷的收入。这比国内的一些平台收入更高。 曾经供职于Facebook五年时间,现转身为天使投资人的王淮说:Facebook的vision(愿景)是,把全世界的人连接起来,让分享更加 透明,世界更加开放和美好。所以,Facebook无论如何一定会进入中国。“因为如果没有中国,Facebook的vision就完不成了。扎克伯格会 说:如果少了中国,我们怎么能说连接全世界呢?” © 鬼怪式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06/06.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周末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小站!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