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胡泳 | “呈现中国每个细微的表情”

http://www.dw.de/%E5%91%88%E7%8E%B0%E4%B8%AD%E5%9B%BD%E6%AF%8F%E4%B8%AA%E7%BB%86%E5%BE%AE%E7%9A%84%E8%A1%A8%E6%83%85/a-16727180 博客大赛 “呈现中国每个细微的表情” “奇闻录”获2013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中文博客提名。它荟集各种奇闻、奇景或段子。其团队表示:我们希望这个国家可以越来越“正常”,这个社会不要有太多的“奇闻”。 在2013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Bobs)中, 奇闻录 获最佳中文博客提名。应Bobs之邀, 奇闻录 团队来函,讲述创建这个博客网页的想法与感受。 来函如下: “获得今年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中文博客’的提名,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与鼓励。大半年前,当我们刚刚开始筹建奇闻录时,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书签,用来搜集我们看到的各种奇闻、奇景或段子。没有想到,今天它能够与众多优秀博客同台角逐。看到提名博客揭晓的那一刻,我们欣喜异常。 1859年,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下了这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但用这段话来形容今天的‘盛世’,却也再贴切不过。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在移动阅读时代,通过图片、漫画和简短的新闻报道,聚合中文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呈现此刻中国每个细微的表情。 在这大半年时间里,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带给我们最多的仍是感动。读者们的来信鼓励,朋友们的鼎力相助,才让奇闻录有了今天被提名入围的机会。 最后,我们希望这个国家可以越来越‘正常’,这个社会不要有太多的‘奇闻’;也希望若干年以后,当人们再回顾这段荒诞离奇的时光,‘奇闻录’可以成为一个值得一瞧的窗口。”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抗捐?

作者: 闾丘露薇   南都周刊专栏 —————— 香港政府对四川雅安地震的一亿元拨款,因为有反对的立法会议员采取拉布战略,也就是在讨论期间轮流发言,让表决没有足够时间在规定的会议时间内进行,而被推后。其实大家都知道,只要表决,因为建制派议员人数远远超过反对派,所以拨款一定会过,反对派也只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立场。 (补充:就在这篇文章写完一周后刊登的当天,也就是5月3日,香港立法会投票通过拨款,32票赞成、23票反对和1票弃权) 其实立场非常简单,那就是认为,既然特区政府无法保证可以有效监管捐款,而过去也有事实证明,捐款被滥用,那不如采取其它的方式,比如直接资助信得过的民间团体,让灾民可以直接受益,甚至一些议员表示,一分钱也不会给,并且拿出一系列的数据,证明特区政府没有监管好善款。 这样的结果遭到了香港文汇报社论的严厉指责:“反对派此时却扬言「一个仙唔会俾」,发起「抗捐运动」,不仅反人道、反良知,而且是去年「反国教」以来反中央、反国家、反民族的延续。反对派把赈灾政治化,这已和内地的善款监督制度无关,而是要割断两地同胞的血肉联系,将赈灾绑上对抗战车。”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里的一分钱都不会给,是指反对特区政府将公帑,也就是纳税人的钱给内地官方。即便是说一分钱也不给的议员和政党,五年前汶川地震,都有到街头募捐。而且功利一点来讲,身为香港的政治人物,自然明白在这个时刻,在这种事情上面,把人道主义精神政治化,会被选民看成是“反人类”,只会引发反感。倒是这样政治化的社论和标签,反而让原本大家可以理性讨论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赞成捐款的一位议员用了一句俗语,“族大有乞儿,树大有枯枝“,所以不应该因为有个别的捐款被滥用和贪污的行为而否定捐款。对于拨款没有能够及时通过,特区政府官员甚至担心,是不是会引发内地同胞的反感,觉得香港人不近人情,缺乏手足之情。 这点官员们倒是过虑了,这个结果,得到不少内地网民们的支持,很多人还表达了一种羡慕,那就是纳税人的钱如何花,不是政府一个说了算,要经过议员们的辩论。其实这种公开的辩论很重要,让民众可以自己去思考,到底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香港纳税人,听到那些赞成拨款的理由,会对这些议员产生担心,因为太没有原则。至于官员的担忧会让我觉得,他们是不是过于想要通过捐款来显示一种政治正确,而且对于内地的民意,缺乏足够了解。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两天,收到壹基金负责人的短信,报告捐款和救灾情况。截至24号,超过115万人次向壹基金捐款1.4885亿元。这和官方身份的中国红十字会在地震后收到的个人捐款数目有着巨大的差别。民众用脚投票,表达了对官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其实是产生回应的,那就是产生更多的呼声,要求红十字会进行自查,公开账目,接受社会监督。 当然,如果看中国红十会公布的捐款总数,那是其它基金会,特别是民间基金会无法相比的。到现在为止,接受的捐款已经超过了五亿。但是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地震发生之后正好在北京,经过街边一所小学,学生们在操场排队,原来学校正在布置捐款工作。同样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问题在于,在这样的捐款环境下,不捐的话,如果用香港文汇报社论的思路的话,那会被扣上“抗捐“的帽子?那些在网络上让中国红十字会”滚“,或者在街头,一分钱也不给红十字会捐款箱的人们,也会被扣上”抗捐“的帽子? 这次地震,在此体现出民间的力量,不管是捐款还是救助行动,只不过,大家选择了自己更加认可的方式,甚至出现了很多”黑基金“,大家把钱交给没有注册,没有认证,但是却信得过的人。虽然我也认同,在救灾能力和网络的覆盖率方面,官方慈善机构,特别是中国红十字会的能力,至少在目前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如果没有真心实意的行动,去重新赢得民众的信任,筹款只会有可能变成”逼捐“。 听香港的电台节目,一位长年在内地的香港民间机构负责人分享他的看法:大难发生,捐款很重要,因为这会给灾民直接帮助,让灾民感觉到来自外界的帮助。但是,捐款如何用更加重要。汶川地震之后,不少内地民间以及官方机构都有向他们请教,如何做到公开透明,如何争取和保持民众对自己的信心。他认为,香港很多成熟的民间机构的运作模式,是可以提供给内地以参考。 听完之后我在想,同样的,香港对于政府花纳税人的钱的监管和程序以及讨论和关注,同样可以给内地参考。我到不觉得那些反对的议员将赈灾绑上反对列车,反而觉得,这是在上一堂很有意义的公开课。

阅读更多

云之 | 巴尼的人生

Barney’s Version ,讲述了 Barney 的人生,准确地说是他的婚恋。 Barney 是颇具艺术家性格的电视剧作人,生性粗狂豪爽,也很有能力,在他的艺术家朋友中算是应对世俗生活游刃有余的人。他一生有三次婚恋,前两次都很随意。第一次婚姻是奉子成婚,妻子是个有点玩世不恭的小画家,在 Barney 发现流产的孩子非己所出而抛弃她时自杀,令 Barney 十分负疚;第二任妻子是犹太富商的女儿,漂亮却多少有点无脑;然而,就在这个婚礼上遇到了他平生第一次不可救药地爱上的 Miriam 。 说起来, Miriam 看上去和 Barney 是两个世界的人,前者优雅沉静,后者颇有几分浪子派头,行事粗狂而不拘小节。但 Barney 是自我很强大也很有恒心的人,他在婚礼当晚追到车站要求与 Miriam “私奔”不成,在之后两年定期送花到 Miriam 所在的城市表达情感,屡遭拒绝。最后他还是设法离了婚。他的第二任妻子和他最好的朋友发生了关系,我还是认为她很无辜,因为她一直得不到丈夫的爱情却被蒙在鼓里。这是 Barney 这种类型的人的自私冷酷之处。 在 Barney 签下离婚协议那一刻,他几乎即时致电 Miriam ,并约好了时间到 Miriam 所在城市与她共进午餐。 Miriam 对 Barney 并非毫无感觉,她对 Barney 说,她曾经很崇拜她的父亲,直到后来发现她的父亲几乎和他遇到的每个漂亮女人睡觉而始终爱着父亲的母亲为此伤心欲绝、忧郁而终,她不想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她得到 Barney 的保证,接受了 Barney 的爱情。 他们在婚后相处融洽,抚育了一子一女,过着平静满足、其乐融融的生活,直到出现了邻居 Blair 。 Blair 是传媒人,而 Miriam 婚前也从事传媒工作,看得出, Blair 与 Miriam 的气质挺契合。当儿女长大成人, Miriam 在 Blair 的帮助引荐下,要求重新出去工作,并拒绝了 Barney 提前退休与她一起到世界各地旅行的建议。作为男人, Barney 敏感到 Blair 对妻子的好感,他曾经有点小气地破坏两人的关系,结果适得其反。 某种程度上, Miriam 出去工作,使得他们夫妇之间距离加大、产生隔阂。 Barney 虽然深爱妻子,但他是“大男人”,对妻子的工作不感兴趣也很少主动关注,宁肯花时间流连酒吧看球赛。尽管如此, Miriam 始终是忠诚的妻子,与互有好感的 Blair 从不曾跨越友谊的界限,直到 Barney 在妻子婚后唯一与其分开的一段时间,在酒吧中与引诱他的女人发生了关系。他随即后悔并请自己的医生为其检查是否染病,虽然结果令其释然,但还是不得不向敏感的妻子坦白了实情。妻子搬了出去,并且嫁给了 Blair 。 Barney 的晚年有些凄惨,他不仅无法忘怀 Miriam ,而且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好在还有一子一女的经常陪伴。他最后孤独离世,葬在他早已为自己和 Miriam 买下的合葬墓穴中。 Barney 的人生曾经精彩、满足,最后却悲凉离世。他一直为自己而活,忠实于自己,他坚持要到本不属于他的,他终于还是得而复失。 Miriam 在得知 Barney 的一时背叛时含泪对他说, We had a beautiful marriage 。美,有时很脆弱。 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不幸婚姻, Miriam 的人生会不会有些不同? Miriam 最终接受并选择 Barney ,是否因为 Barney 对她的爱是如此强烈而这给了她对她来说比精神默契更重要的安全感?如果不是 Barney 的一时脆弱而出轨,我相信她必定会陪伴 Barney 终老,那样的话,她心中会否有点遗憾?无论如何,天意不可违,这个如此优雅可爱的女人,值得拥有她美丽的婚姻和诚实的爱情。 四月份的澳纽行,不停地搭乘飞机,在飞机上曾看了好几部西方伦理片。西人拍的伦理片,不煽情,感觉很真实,总是令人回味而有所领悟。

阅读更多

老虎庙 | 《在历史这边》拍摄中

作者: 老虎庙   反映三线学生现实生活的长纪录片《在历史这边》拍摄已经八个多月。此间有网友时时有过问拍摄进度,下面就说说这个。 自从去年9月5日在西安举行开机仪式后,拍摄工作虽断续进行,但一直未停。这在摄制组偶尔推出的工作花絮(视频)中可略见一斑:《在历史这边》今日在西安举行开机宴、第二次剧务会议、剧组接受道具相机、满足一个老鬼的梦想、摄制组赴紫阳途中列车内遭遇不明烟气、墓场、备用片场第一天花絮:收工、别了 紫阳、听一位山民对修路学生的回忆……、拍摄一日(图说)、最长失忆记录:《在历史》拍摄花絮、拍摄手记:除夕…… 截止今天,相关片中人物高流恩部分的素材主要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尚有需要补拍的将持续进行。 实在不幸的是片中第二个人物赖杜在即将开始拍摄的时刻,被医生查出糖尿病。赖杜无奈给我电话。我知道此前他正日日监守在病中卧榻的老父亲身边,如今自己再这么一倒,那可如何是好呢?我已经顾不得拍摄事宜,因为赖杜首先是我生死患难一场的朋友,拍摄的事情能有那么重要? 赖杜将于5月2日住院。五一期间我们多次电话沟通,除了说病,也多次涉及拍摄之事。好在我们终于达成共识:赖杜的住院,不啻为三线学生的现实生活写照,这个意外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过程恰恰是纪录片拍摄的核心要素。我对赖杜说“好了,我们不用摆拍了,一切现成!”赖杜大笑。 5月3日,我用一架SONYE550小型机器开始了对赖杜住院的跟踪…… 特别剪辑一个小片,以告关心《在历史这边》拍摄进度的全国各地的网友。 注:上文中大量链接和本片视频不支持链接,愿意看的烦请移步http://24hour.blogbus.com/logs/232923305.html

阅读更多

雾谷飞鸿 | “世界新闻自由日”与言论自由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世界新闻自由日”的设立,目的是提高社会各界尊重新闻自由的意识、提醒各国政府尊重民众言论自由的权利,让民众知道在世界各地言论自由遭到侵犯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让新闻自由”(图片:美国国务院) 199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5月3日定为“世界新闻自由日”,“世界新闻自由日”的宗旨,与《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所提到的保护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基本人权是一致的,没有这些权利,民主社会的发展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个缺乏言论自由的社会,是很难发展出真正独立、多元、公正、有公信力的传媒的。而一个缺乏独立、公正传媒的社会,不但政府运作不透明,还很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官府欺压民众现象的出现。 “世界新闻自由日”的设立,也是为了告诉民众,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良知、有正义感、有献身精神的记者、编辑、媒体人仅仅因为提供真实的新闻报道或评论而被捕入狱、遭到人身迫害甚至被杀害。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7年开始,在“世界新闻自由日”之际颁发“吉列尔莫•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Guillermo Cano World Press Freedom Prize),以表彰世界上为言论自由作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尤其是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下为新闻作出贡献的传媒人士。自1997年以来,已有16位来自14个国家的传媒人得到过该奖。 吉列尔莫•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是以哥伦比亚新闻工作者吉列尔莫•卡诺的名字命名的。吉列尔莫•卡诺曾在他所工作的日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揭发贩毒集团与该国政客间的关系以及毒枭对该国政治运作的影响,结果于1987年被谋杀在报社大楼前。为了表彰吉列尔莫•卡诺为维护社会正义、新闻自由而献身的英勇行为,10年后联合国设立了吉列尔莫•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 吉列尔莫•卡诺塑像(照片:SajoR) 今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日”到来之前,美国国务院开展了一项运动“让新闻自由”(Free the Press)。国务院表示,目前在全球的许多地方,试图报道真实新闻或行使自己言论自由的新闻工作者遭到监禁、攻击、恐吓、流放或杀害,许多传媒人被迫沉默。为此,美国政府呼吁各国政府保护人类普遍的言论自由权。 《美国参考》报道,早在美国建国前,保护新闻自由就已成为美国的理想。1735年的“约翰•彼得•曾格案”(John Peter Zenger)为新闻界发挥监督政府的作用及新闻自由开创了先例。在此案中,殖民地的陪审团与英国的法律传统决裂,宣布纽约报纸出版商曾格不可能犯有煽动性诽谤罪,因为他的报纸对英国政府的批评属实。 建国后,在1791年通过的宪法《第一条修正案》中,清楚地写明“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宪法《第一条修正案》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美国最基本的信念之一:通过提供自由言论的论坛,新闻对发展民主政府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条修正案》是长时间政治辩论的成果。修正案的制定者很清楚他们放宽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当时的新闻媒体观点性很强,党派色彩很浓,充斥着激烈的人身攻击。《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斐逊坚定地支持新闻出版自由,杰斐逊曾写道:“如果要由我来决定我们应该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但同时他也说:“我对我们报纸的堕落以及报纸撰稿人的极度恶意、庸俗和虚假深感遗憾。” 美国政府官员有时也会力图不让新闻媒体发表敏感资讯,但美国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通常会按照自己的道德原则来确定某一新闻是否会损害国家安全。外国访问者常常会惊奇地发现,在五角大楼走廊里有上百名记者在没有人陪同下自由来往搜寻新闻,即便在战时也是如此。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