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胡泳 | Literary, not literal

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766030.shtml Literary, not literal Global Times | 2013-3-5 20:43:01  By Hannah Leung When thinking of literary festivals, images of star-struck fans, sold-out performances, acoustic sets and comedy shows may not immediately register. But this year's Bookworm Literary Festival (BLF), running from March 8 to 22, promises to be anything but perfunctory, bringing an impressive and international mix of collaborations to the capital.  The 2013 opening party for the BLF will kick off Friday at 7 pm at the Bookworm, featuring author Lionel Shriver – the name behind Orange Prize-winner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and more recently The New Republic, followed by a performance by American indie-folk-pop musician Joe Gil.  Since its beginnings in 2007, the nationwide festival has tweaked and added more to the mix; this year welcomes 80 authors from 18 countries. What's new  Chen Mengfei, program assistant and media liaison of the BLF, says the big change in this year's festival is the larger Chinese program. The festival on wheels will hit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Suzhou, Ningbo, Chengdu and Chongqing, featuring readings, performance poetry, panels and discussions for Chinese audiences, all for free.  “The BLF is an English language festival … but a lot of what we do is about engagement, introducing foreign authors to Chinese audiences, and vice versa.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 when you have the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mix,” said Kadi Hughes, director of BLF.  Hughes added that one of the main focuses of the BLF was partnering with interesting people to ensure it reached broad demographic across age and nationality.

阅读更多

老虎庙 | 兰州访谈:陈平福

作者: 老虎庙   凌晨,兰州街头还没来得及出现车流,我们乘坐的车子迂回接近了陈平福所在地范围。此行费尽周折,也只是为躲开国捣可能的跟踪。 7号那天在刘家峡和永靖县国捣的遭遇战消息已在网端广泛传播。因为警察和国捣的默契,最终我们这些报警人被请到了派出所做笔录,而被报警者的国捣大队队长张维华却站在路边目视拉着我和瞿明学的警车开往刘家峡小川派出所。事情完全颠倒。 此后几日,我居住的楼下以及我们行走之中总有三四辆黑车前后晃荡。我因此对盐锅峡化工厂的维权代表瞿明学说:到永靖县地面来,是要带武装滴。 这也是我们前往陈平福老师家的路途何以如此周折的原因。因为陈平福虽是无罪释放,但毕竟还留了个“监视住宅”。陈老师对此没有过多思索,也许是他已经习惯,也知道警察分明只是不想认错,却并不担心陈老师真的就有颠覆国家政权的可能。 这就是这个国家,执法者违法已成当然,公民永远被放在对立。而对陈平福来说,无端被“监视”,则是对知识分子尊严和人格的莫大侮辱! 采访陈平福是我此行目的之一。在看了凤凰卫视2013年2月5日“冷暖人生”栏目播放的片子《街头卖艺的“颠覆者”》后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2/c650df21-f98d-41f9-b553-92e4123689ac.shtml,我想一定要让陈平福在我这个草根纪录片爱好者的镜头前说上两句。荣幸的是陈平福老师在电话里说对我早有耳闻。这更坚定了我亲往拜访并拍摄陈平福的念头。 对于陈平福的故事令我不能忘怀由谢晋三十二年前执导的《牧马人》里的许灵均。许灵均因为右派罪名发配西北成牧马人,后与当地人情感勾连,至死不能离走。此片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以及大众电影百花奖等多项奖励。记得曾经的影评也囿于许灵均爱国而不愿舍弃这个他曾落难之地而放弃去国他乡继承父业…… 陈平福的遭遇和许灵均不同,但却有着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知识分子命运的共通之处。许灵均和陈平福是相隔三十年历史的两边人物。这期间,中国基本是在一个“稳定大于一切”和一个“拨乱反正”的治国之策下运行。三十年后的陈平福已经少了许灵均身上的愚忠,多了一些人类行为准则的追求。陈平福可以对着我的镜头说,代课的工资少,因此放弃而走上街头卖艺“养活了自己”。而许灵均在面临出国继承父业还是留在国内的选择时,他“不能离开祖国,这里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却不能辨清“祖国”以及祖国何以如此对他,从而亲情和祖国混淆不清。他无怨无悔,不去想这个祖国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牵扯他的唯一真实其实只剩亲情,但他不清。 陈平福生活的这个时代里,令他真实了许多,而非许灵均的高调空怀。前者以一个知识人的身份街头卖艺也绝非艺术家的怪癖或者演艺者的生活体验。他是真实的需要金钱养活自己。所以当执法者蛮横阻挡和打压他的时候,他从不理解到愤怒,到对这个出了问题的社会的批评改造愿望都是这个时代所能造就的人格。而这绝非许灵均所能为之。 一边在努力走向人格的真实,一边在努力改造自己所生活的国家环境。这是三十年间两边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进步,就像陈平福所说“每一个人应该为社会进步做点工作。”但陈平福的遭遇却无情地告诉他“稳定大于一切”这个懦弱者发明的口号。但凡你有像一个人一样去发声了,那就小则“敏感”,大则“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这,就是我们三十年来所做“拨乱反正”吗? 当然,陈平福有他的局限。这在他的采访最后所说“政府说要为我安排工作,我在等……目前还没有安排,但是我确信了……我已经写了一个承诺书……服从组织安排。他安排我到什么地方,我就到什么地方去。安排什么工作,我就把工作干好……”这也看得出陈平福的善良里夹杂着纯真的理想色彩。 陈平福的批判尚拘泥于对文革的反思,这也是他的人生经历阶段。而对这个政体的批评也都改装在了这个批判之中。这是我们所不能强求陈老师的。陈老师个人不易,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易,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样的遭遇俯拾即是,在未来的道途上倘若原谅这些原罪,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失误。 我将从今天始,跟踪陈老师的博客。愿和这个阶层的中国人交流。 【采访视频地址】http://24hour.blogbus.com/logs/230056451.html

阅读更多

查韦斯、民粹运动及其他

民粹路线需要支付高昂成本,终将损伤国家的长远发展。民主、法治和健康的市场经济才是一国长治久安之策 强人的逝去,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上周,执政14年的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去世。未来,其政治遗产仍将具有标本意义,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要和民众反思。 查氏常有惊人言行,充满争议。其去世后,在国内外亦毁誉参半。无可置疑的是,他是拉美左翼民粹道路的代表人物,他还是21世纪为数不多仍然抱着“冷战”思维并热衷于社会试验的领导人。 应当承认,执政长达14年的查氏拥有一定的民意支持。十多年间的四次选举和五次公投,他仅仅失利一次,可为明证。其执政纲领冠之以&ldqu   阅读全文

阅读更多

胡泳 | Operation Empty Plate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21711928 8 March 2013   Last updated at   22:17 ET Operation Empty Plate: China's food waste campaigner By Celia Hatton BBC News, Beijing Xu Zhijun's campaign has gained the ultimate endorsement from President-to-be Xi Jinping   Ordering lunch at a restaurant is a challenge for Xu Zhijun. As the creator of “Operation Empty Plate”, an online anti-food-waste campaign, Mr Xu avoids ordering too much. As a child, he toiled in the rice paddies near his tiny village in China's eastern Jiangsu province. “My parents and my grandparents educated me to cherish food,” Mr Xu explains. After moving to Beijing to work at an agricultural newspaper, Mr Xu was shocked to see piles of half-finished dishes left on restaurant tables. After learning that the food wasted b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ould feed 10 million people a year, Mr Xu reached his boiling point.

阅读更多

苗蛮子 | 那些披着“洋皮”的中国人

作者: 苗蛮子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国门大开,面对汹涌而来的西化浪潮,国人无不趋前尽情拥抱,吃穿住行日益“洋气”起来:吃西餐、改洋名、热衷奢侈品、海外游俨如家常便饭……有钱的主儿固然可以享受货真价实的洋玩意,但没钱的也并不妨碍通过山寨产品来满足那点小小的虚荣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为奖励优秀学生,奖品竟是产自义乌、价值仅95元的山寨阿玛尼公文包。 这一道道眼花缭乱的崇洋景观,很自然地带来了国内洋货市场的繁荣。我们看到,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洋品牌巨头,还是那些通过“贴牌”、“出口转内销”的“假洋鬼子”,无不生意火爆。因为市场需求的坚挺,使得在这个“洋市场”里区分商品的真假,已然不再那么重要。很清楚,洋东西在国内大行其道,固然有国货质量低下的因素,但更多与国人的崇洋虚荣心理不无关系。 我们素来有拿来主义的传统,对于人家的好东西,当然不遑多让地尽管“拿来”,否则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孱头”了。何况,西方创造的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也可说是属于人类所共同享有的财富。然而不得不说,许多国人在追逐洋东西时,还更多地停留于“物质”的层面,至于物质背后的“文明”因子,则似乎还显得有些遥远。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一个人即便衣着光鲜、油头粉面,甚至哪怕是他享受了世界范围内最奢华的物质,却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高贵者、文明者。显而易见,财产的增加和权力的膨胀,并不可能自动带给一个人文明素养。看看我们周遭那些钱袋骤然鼓起来的富人们,在生活西化的过程中,尽管拥有一身炫目的“洋皮”,然而却难以掩饰其品味的低俗和举止的粗鄙。一个令“友邦惊诧”的事实是:在近年蜂拥而起的出境游中,到处拍照、随地吐痰甚至大小便、便后不冲水、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陋习,也被一些国人“出口”到了海外。 当然,国人出境游中的一些不堪现象,或许只是个例。但中国人生活日益西化而却对西方文化的隔膜感,或只知西方文明之“皮”,则恐怕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中典型者,莫过于所谓“绅士风度”了。应该说,在越来越西化的中国人群里,“绅士风度”已然成了国人日常交际中的一个高频率词:“这人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这样的抱怨、“男人要有绅士风度”之类的告诫,大致耳熟能详。 从那些抱怨和告诫声中,不难理解许多中国人眼里的“绅士风度”:一是男人对女人的礼遇,所谓“女士优先”;二是“绅士风度”约等于男人花钱,花钱越爽快越有“绅士风度”。至于“绅士”的派头,富有生活情调、西装革履、风姿优雅大致是经典的“范式”。由此观之,国人对“绅士风度”的理解,显然还停留于非常肤浅的皮相层面,甚至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解。其实在西方社会,“绅士风度”既不只是男士的专利,也并非贵族身份的特定标签,而是通用于男女之间,并为整个社会所推崇的基本公共礼仪规范。正因如此,通过在公开场合遵守绅士风度来显示自己的高贵修养,这已成为西方人的一项传统美德。 那么,西方“绅士风度”的内涵有哪些呢?大致有如下几端:精神自由、举止儒雅自然、言谈不俗而幽默、为人处事稳重谦逊、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等等,这些共同构筑起了西方绅士文化的内在肌理。不难看出,绅士风度与财富多寡、生活优裕与否,并无必然关联,它更多地是一种道德人格的外在表现。所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绅士,既不取决于其财富和权势,更并不取决于表面的时尚和情调,而取决于个人行为的高尚与否。显而易见,一个人就算不富裕,但只要他/她懂得尊重他人,态度亲切不卑不亢,则仍然会让人感到风度优雅。 对照西方绅士文化的内涵,其实与中国传统士人情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品格有着高度趋同性。显然,无论是西方绅士精神,还是中国士人情怀,其实质都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都体现了现代公民的某些特质。以此再来打量国人西化的现实,则未免不让人神伤:一方面是中国士人的传统美德已被现代人弃之如敝屣而丧失殆尽,另一方面则是国人西化过程中的食洋不化而画虎类犬。可以说,社会转型期及全球化下的中国人,正处在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悬空而迷茫的境地。显然,国人走出迷茫之阵而成为真正的现代公民,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