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 | 永远合体的莫言
2012年12月12日 10:58:21 这个晚上,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莫言,会穿什么? 一个庸俗的八卦问题。不过,自从莫言兄长对媒体表示要入乡随俗在颁奖典礼上穿燕尾服,并已经开始学习跳舞以后,争议声随之出现,并持续到今天。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可以确信的是,在今晚谜底揭晓之后,无论他最终穿了那种款式的衣服,莫言的衣着和他的作品,以及言论等等,都将成为这个社会持续争论的议题,并且不断暴露出这块土地上上民众价值观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对立和撕裂。 不过,这种争议和撕裂只会属于围观者。今天的莫言,已经不再被这些问题困扰,就服装而言,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在记者招待会和瑞典学院讲演时,莫言先后身着西装和中山装,不管何种服装,莫言都显得异常合身精神,在我看来,即便是穿上燕尾服,也不会有网友争论的那种“不伦不类”之问题,在经历了大风大浪,最后站在世界文坛最高峰的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而言?已经不会有任何“不合体”的语言和行为了——所有的指责都可以闭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永远“合体”的莫言。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从东方到西方,从高密东北乡到斯德哥尔摩王宫。成熟的莫言已经从透明的红萝卜里面那个内向自闭的沉默的孩子变成了情商极高和蔼可亲外柔内刚极度自信的世界级作家,他应该已经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对自己已经跨入了社会阶层和生活境界而言,只有不够专业的裁缝,没有不合适的衣服。 自然,不仅服装,还有思想,语言等等。他的作品获得了充分的被阐释被理解的空间与权力,他的自称源于民间的粗鄙语言成为哲学,甚至他的外表的沉默木讷也成为思想和精神的深渊。即便一些话语明显未必基本常识和价值判断,以至于让人们怀疑在这个曾经被命名为疾病的城市里,现在的他,就是最显著的症候。比如:文学教人恋爱,政治教人打架,再比如,每个国家都用新闻审查制度…… 可所有的这些发言,都会有而且已经有人为之辩护,以文学之名为之洗白并不断欢呼胜利。有国内媒体报道了德国文坛对莫言的争议,结尾则写到了是对莫言持批评态度的赫塔米勒惨败,她为古拉格群岛而进行的创作被诟病为艺术水准不高,而在另一条新闻则报道了马悦然爽朗的笑声,他在为莫言获奖而遭受的指责被澄清而感到高兴。“瑞典最大的晚报发表了我原来的一个学生写的一篇很长的文章,就把那些批评莫言的人完全把他们打倒了。写的非常好”,“现在瑞典的媒体对莫言的看法变了,完全会变了,明天我敢说会出很多的书评,所以以前批评他的人就会后悔,肯定会后悔”。 自然,讲演中的几个小故事,也被赋予着深刻的寓意,为什么是八个泥瓦匠而不是七个或者九个?破庙最后在暴风雨中倒塌又意味着什么?是暴力煽动胁迫者终难逃毁于暴力的宿命还是有更深一层的政治隐喻?但无论含义如何,这些故事在阐释者看来,都“有庄子般智慧 有宗教寓意”。 总之,这个世界的“真理”是,文学高于政治,高于所有的政治。不需要反驳什么,拿到诺奖,可以堂而皇之领奖的莫言就是证据本身。所有的批评都与这个莫言无关,是另外一个同样叫莫言者在承担。而那些分裂的意见,不正是对于这个经历过百年革命,被摧残被打散被重塑被压迫被煽动被利用被伤害后居然活了下来还创造出奇迹的国人的分裂态度吗?当然,这种分裂不属于莫言,在找到自己的语言,用故乡的故事建构了一个与现实同样神奇的国度之后,他的写作成为真实世界不断蔓延的仿像,所有对他的指责都被可以转换成对现实的批判,而与写作者无关。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永远合体的莫言。 上一篇: 永远合体的莫言 下一篇: 永远合体的莫言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