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

金融时报 | 美国媒体谈伦敦和北京奥运

自圣火在伦敦上空被点燃后,美国各路媒体关于开幕式的总结性报道旋即纷至沓来。《奥运开幕,伦敦沸腾了》、《一个上演五环开幕的马戏团》、《滑稽和不害羞的大不列颠开幕式》……由于是相邻的两届奥运,北京奥运被有意无意地作为参照提及。在众多西方媒体人眼中,投入巨大、无比奢侈亦无与伦比的京奥开幕式已成为一座当下无法逾越的高峰。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更符合人的尺度的奥运在伦敦上演(In London, Olympic Games are being staged on a more human scale)”的报道更是直接将两次开幕式进行平行比较。通过罗列事实:2008名如机械般整齐划一的鼓手与田园写意的一群绵羊、三头牛和十只水鸭;雄浑辉煌的“鸟巢”和简陋且可拆卸的“伦敦碗”……文章强调面对上一届的辉煌,大不列颠无意也无力超越,他们就是踏实地呈现平实却更为纯粹的奥运开幕式。 《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则以为;带着羊群、布鲁内尔、憨豆先生、伏地魔、披头士乐队、烟囱、表征全民医保的病童和病床、跳伞登陆的女皇等一系列意象,这一滑稽、离奇、古怪、喜庆、精彩的开幕式极力向世界吐露一种后帝国时代自我认同的平静探寻。这既非对过往“日不落”的怀旧,亦非对光明未来的憧憬,而是以大智若愚般的嬉笑怒骂平和地呈现无法量度的百年巨变。同时,文章认为开幕式也淋漓尽致地折射出强烈的大不列颠性格——无政府主义和超凡的自嘲能力——高耸的烟囱和污染、妇女和黑人民权运动、1936年失业大游行……不留情面的自我展示让“我是谁”的答案越发明晰。而且,他们似乎也在向世界昭示:“我们或许无法永远是你的那杯茶,但无可否认的是你却往往会熟知或喜爱我们的文化。(来自《华盛顿邮报》的另一篇评论)” 另一方面,不少报道也会联系到一些负面因素。有文章称在一片关于公共开支过大的指责声中,场内从演员到观众的狂躁和兴奋是如此的不真实,大家都在吹制一个完全不属于大不列颠的“兴奋”泡沫。 相较于伦敦开幕式,四年前美国媒体对京奥的评价要沉重许多——不仅仅在于对表演本身惊艳程度的“厚重赞叹”,更包含对表演背后隐含话语的“深沉挖掘”。各种震撼的标题不计其数:《波澜壮阔的开幕式》、《来自中国的盛大开幕式应得一枚金牌!》、《北京让世界惊叹》……其中,《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如此形象—–“让世界惊叹并安心”(China’s Leaders Try to Impress and Reassure World)。除了表达宏大场面和炫目表演带来的感官刺激,文章对开场的“击缶而歌”以及朗诵论语章句进行了延伸:这是致敬传统文化,这是激发国人自豪感,更是对世界说“我们没恶意,请勿惊慌。”文章认为,围绕“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人努力传递着中国的崛起并非要危害他人利益。以往,类似信息是通过表情严峻的领导人传达的;而这次,通过这个完全畅通无阻、直达世界观众的人类舞台,这种政治和谐的安抚诉求被宏大华丽的视觉盛宴承载着、讲述着,具体如各种肤色孩童的一张张笑脸。相应地,这也正是执政党强化伟大正确光荣形象和中国人郑重宣布中华帝国在国际社会的“王者归来”之时。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舆论操纵彻底摧毁薄熙来家族

薄家从薄一波开始已成为中国政坛上声势的显赫家族,本来薄一波凭借自身邓小平助手和辅佐过江泽民的功臣地位,又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一步步将薄熙来推到政治高层的位置,本以为可以延续家族地位。但薄王事件和薄谷案一出,加上薄熙来如此操纵舆论惹怒中共,薄家只能从此在中国政坛销声匿迹了。有其父必有其子。薄瓜瓜一样爱借媒体为自己发声,并且跟他爹薄熙来一样,总爱选在最不恰当的时间,以最能惹怒中共高层的方式利用媒体。而现在,利用媒体这一招又被薄谷开来拿去用了。 薄熙来、薄瓜瓜、薄谷开来一家三口都善于利用媒体造势,以达到具体目的,不禁让人感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然而正因为薄家太善于操纵舆论,反而导致原本如日中天的政治家族从此和中国政坛无缘。 薄熙来操纵媒体的手段,相信人们都不会陌生。在重庆唱红打黑热火朝天,薄熙来与汪洋的蛋糕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薄熙来充分利用海外媒体《联合早报》为自己十八大上位造势。作为一家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居然专设重庆频道(反而没有北京频道或上海频道),成为薄熙来一人的官方喉舌,一面为“唱红打黑”摇旗呐喊,一面批汪讥胡倒习,提出薄自有的一套左的路线方针,被批为是薄熙来的海外机关报。 在王立军事件爆发,自己的政治前途岌岌可危之时,薄熙来又利用刘长乐旗下的凤凰抢先发声。在今年“两会”召开首日,凭借凤凰一篇黄奇帆专访将所有人目光聚焦到重庆,对王立军事件为自己洗白,并将责任往四川省头上推。希望由此引导舆论,阻碍中央对此事件的调查,结果导致中共高层的震怒,被勒令“立即删除,消除影响”。 当薄熙来被双停,上述海外媒体不得不与薄熙来划清界限的时候,薄熙来转身鼓噪左派网站乌有之乡将其奉为精神领袖,令左派文人孔庆东等人将其吹捧成当代的救星、英雄,希望用乌有之乡、左派文人不断的为他呐喊、抗议,倒逼中央对他放手。 当然,这些做法适得其反。具有新闻学背景的薄熙来不仅没有因此上位,反而一头栽倒在这个优势之上,被称为第二高岗,下场当然好不到哪儿去。 薄家从薄一波开始已成为中国政坛上声势的显赫家族,本来薄一波凭借自身邓小平助手和辅佐过江泽民的功臣地位,又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一步步将薄熙来推到政治高层的位置,本以为可以延续家族地位。但薄王事件和薄谷案一出,加上薄熙来如此操纵舆论惹怒中共,薄家只能从此在中国政坛销声匿迹了。 有其父必有其子。薄瓜瓜一样爱借媒体为自己发声,并且跟他爹薄熙来一样,总爱选在最不恰当的时间,以最能惹怒中共高层的方式利用媒体。 在中央向全国宣布薄谷开来涉嫌杀人,薄熙来被双停之后,薄瓜瓜本该尽量低调,淡出视线,尽量少再给爹妈的案子添乱。但他偏不,大张旗鼓地在哈佛校报上刊登声明,为自己撇清关系,不惜打他老爹的主意。他爹说他的学费是“全额奖学金”,他就偏说他的学费是他妈妈薄谷开来的积蓄。 而现在,利用媒体这一招又被薄谷开来拿去用了,和薄熙来为了政治上位造势、薄瓜瓜为了撇清关系不同,薄谷开来是为了给不久后将要开庭的案子制造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判决。不过薄谷开来比薄瓜瓜的操纵舆论的手段自然是要高明许多。 首先,曝光自己的电子邮件,将自己打造成以为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洗清大肆捞钱的贪婪女人、残忍的杀人犯等形象。然后,借舆论传播自己有精神疾病的消息,想借此成为日后减轻自己刑法甚至免死的关键牌。当下,又利用美国媒体让自己年迈的老母亲请为自己打悲情牌,希望引导舆论导向进而影响司法判决。可以说每一步都很有逻辑,衔接紧凑,不得不感叹,这是多么聪明的一个女人。 薄谷开来家人的做法和薄熙来、薄瓜瓜犯了同样的错误:都试图借舆论影响中共高层的行为。只是薄熙来的目的是进政治局,薄瓜瓜的目的是洗清自己,薄谷开来家人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庭外意见影响判决。这种做法在西方并不陌生,殊不知,在中国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却是另外一回事,高层的政治决定并不是海外舆论可以左右的,随意操纵舆论的结果只能是引起高层的震怒,使得事情往不可挽回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薄熙来一家人都是聪明的一家人,都是善于利用媒体的一家人,但聪明也有被聪明误的情况,搞不好反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薄谷开来家人能够冷静下来,就应该考虑更为合适的公关方式。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熊志:“民族复兴”能否用指数衡量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3日在北京联合主办第10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论坛上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监测》报告透露,根据专家完成的一项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4644,即已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已完成62%的复兴任务,复兴进程明显加快。   “民族复兴”是一个现代意义的词汇;在公共话语体系中,它也与各种宏观政策、计划、目标等关联,是彻头彻尾的宏大叙事,现在,这个耳熟能详的表述被数理量化后,反倒让人摸不着头脑。GDP、CPI哪怕是幸福指数,毕竟也还是可以具体感知的,但民族复兴指数,用个体的观感却很难判断,62%算高了还是低了,怎么才算100%复兴,这些都难以说清。   按测算方法,复兴指数有五项内容,包括综合国力、社会进步程度、民主法制完备度、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国家统一以及为世界和平的贡献大小,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取于宏观视角,与“民族”、“复兴”的词语本意甚为契合。谈到民族、谈到复兴,自然是整个国家改变积贫积弱的状态,实现崛起,崛起与否首先看国家实力、经济实力、社会、制度建设、国际地位等,都是重要视角之一。词汇从整体切入,这也是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   不过,与国家崛起伴生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与复兴,被注入了新的人本内涵。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也是一个把人逐渐从国家视角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GDP世界第二被淡然视之;与金牌象征的国家荣誉相比,人们更加在乎全民体育;公共政策首先要问计民意,等等。这些都说明,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已经有了转变,公民也开始更加注重自我,注重自我在国家、社会中的位置,注重个人的权利、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等。以往,我们更多从国家视角看个人,国家怎样,则个人怎样,个人难以感知真实的自我;现在则更多从个人视角看国家,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样,则国家怎样,发展与复兴,有了微观意义。   显然,所谓的民族复兴指数,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这正是其未能收获舆论认同的原因。能够被认同的“复兴”,也必然能从充斥在社会空间各个角落的细节感知,公民意见能被及时采纳,城市整洁靓丽、诗意栖居,交通出行方便,不必苦于房子的挣扎,帮扶互助成为共有价值,走在水泥地不必担心水患之害……这些场景更为真实细腻,更符合人们对民族复兴的体悟。脱离了个人,民族复兴指数再高,也是模糊了个人的全景照,是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大命题。   民族复兴的成绩,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怎样评价它,却蕴含了转型社会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指向。发展是人的发展,民族复兴首先是公民的复兴,任何试图为发展作整体总结的评价体系,首先应弄清楚,让个人变得丰满、立体,才是发展走向纵深的必然脉络。  

阅读更多

明鏡新聞網 | 中國與日本底牌東海不開戰 美國部署魚鷹猛禽撥火

【明報專訊】美國上月把12架最新型「魚鷹」垂直升降運輸機調到日本,顯而易見是針對中國。這種飛機既有直升機的垂直升降特點,亦有比直升機運送更多軍備及人員的長途運輸能力,美國把「魚鷹」送到日本,日本傳媒認為這和東海局勢有關。就在討論「魚鷹」的戰略作用時,美國把停飛一段時間的F22「猛禽」戰鬥機復飛後即調動到沖繩。先是「魚鷹」,再是「猛禽」,美國在西太平洋接二連三的大動作,針對中國的圖謀更是明顯。 東海五六十年代曾是一觸即發的火藥庫,最終沒有擦槍走火,在於各方的克制。人們以為,冷戰之後,和平氛圍會隨之到來,詎料美國帶頭加強戰備部署,日本附和,大搞戰爭邊緣政策。「魚鷹」運抵日本翌日,外相玄葉光一郎在參議院說,釣魚島是日美《安保條約》適用對象;3天之後,首相野田佳彥公開表示,倘日本領土及領海遭到其他國家違法侵犯,日本必要時將考慮出動自衛隊。 日右翼猖獗買釣島 東海情勢濁浪滔天 面對日美的言詞及動作,中國的反應平靜,8月2日,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在記者會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定奉行防禦國防政策,始終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及穩定。 東海近期氣氛是幾十年來罕見,就是冷戰年間,中、日,中、美間軍力對峙都沒有今天那樣劍拔弩張。當時沒有開戰的原因只有一個:各方都沒有戰爭的必要,包括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到如今,日本除了一小撮極右翼分子要動干戈,現政府還沒有這個考量,因為一旦開打,日本賴以促進經濟的和平環境便一去不回。雖說韓戰爆發造就日本景氣,但那是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與中共較量,戰場不在日本本土,日本是單向受益。 可是一旦東海爆發衝突,日本直接捲入戰爭,勝負是一回事,西太平洋局勢從此動盪,日本政府及社會能否撐得住,是野田政權的主要考慮。野田政府與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爭購釣魚島,有形容是兩人合演一場戲,然而事實上野田必須與石原爭逐釣魚島,若是爭到,主動權在野田手上,是戰是和都可以自行操控;落入石原手上,情勢會大大不同。石原立場極右,一旦作出大膽舉動,引起軍事衝突,野田無法控制,所謂自衛隊可能出動之說或許弄假成真,被動捲入戰爭,不是日本最大利益。 日本的不出兵底牌其實早已曝光,日本與韓國就日本稱為竹島、韓國稱為獨島的主權爭奪,日本面對強硬的韓國,始終無法談得上「收回」,更何出兵。同一情,前蘇聯二戰後實際擁有北方四島,日本縱然國內收回四島民情高漲,但始終無法實現。上月中,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視察四島其中一島,日本傳召俄羅斯大使表示抗議,但政治現實是日本難以收回。所以,若日本因東海島嶼與中國開戰,國內的壓力會要求收回竹島和北方四島。這一連鎖效應及其結果,會令日本政府在主權糾紛上不敢輕舉妄動。野田的底牌是不開戰,但間中也會吆喝幾聲,替已經不高的民望打氣。 中國也是沒有意圖在此刻開戰的國家。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的講話說明一切,中國仍埋首發展經濟,需要和平穩定的大氣候。沒有和平穩定,改革開放會受到極大干擾。中共從鄧小平至今,「和平穩定」的地區政策如四字金言,縱然內地不少鷹派頗有躍躍欲試打一仗,但北京必不會笨得如此。所以近年保釣船隻出海被阻,北京怕的是擦槍走火,一旦吃敗仗,政治衝擊巨大無比。孫子兵法有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一信念在過去30年到未來一段長時間,必定扎根中共高層思考之中。 中日韓不欲兵戎相見 美國好戰勢拖住中國 其實,最可能想打一場低強度衝突的是美國。美國是從戰爭中成長的國家,在「維護美國利益」前提下,從不介意出兵。西太平洋以至南海風高浪急,很大原因是美國之故,調動「魚鷹」及「猛禽」固然是挑釁中國;南海一帶爆發主權紛爭,美國的煽風點火是主因。美國「重回亞太」出發點是重建落腳點及影響力,與區內的中國對峙便是其中一。美國經濟疲憊不堪,這刻對中國仍能佔上風的是軍力,美國不會怕在勝券在握之下與中國打一場,客觀上更可拖慢中國經濟發展。倘若中國不中計,美國會迅速建構軍事力量為主體的新勢力範圍。 東海幾個島嶼的爭奪,涉及的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韓國都不欲兵戎相見,反而是不屬區內國家的美國卻步步進逼。東海區內的各股勢力,有的玩火,有的克制,玩火的若不臨崖勒馬,局勢將朝更大危機的方向推進。

阅读更多

明鏡新聞網 | 紅頭文件列13個禁區 媒體為戴鐐銬的舞者

旺報 【西西】      一年前溫州動車事故的悲慟憤怒早已被每秒更新的新聞擠壓到記憶邊緣。沒有盡頭的悲劇讓媒體人還來不及紀念去年人禍的亡靈,就驚愕於今年的天災。當政府號召捐款,微博上一片「捐你妹」的謾罵與反對,而各路媒體卻只能遵守禁令。這讓人不禁想起去年主流媒體的集體抗命。      媒體集體抗命      在2011年7.23動車事故發生後第一天,和調查同時展開的還有宣傳部禁令。禁令還要求媒體特別要「管好子報、子刊和網站,不要鏈接高鐵發展相關訊息,不做反思性報道」。和遇難者家屬同樣悲憤的媒體人集體抗命:《新京報》《新快報》《南方都市報》,甚至黨報《人民日報》和官媒中央電視台都大篇幅全角度的對事故進行報導,批評矛頭更直指鐵道部。這樣的反抗受到宣傳部點名批評。      7月29日,是死難者「頭七」的前夜,宣傳部再次下達禁令:「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道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道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不再做任何報道,不發任何評論。」      各大網站的專題也被要求撤出,不允許放在網頁的重要位置。完全罔顧溫家寶在事故現場,「公開透明」處理事故的要求,以及喪親之痛中的遇難者家屬。      然而這一次,媒體人卻出乎意料的把這些原本幕後的禁令用微博公開披露出來,中宣部祕密作業失效。記者、編輯、公共知識分子、意見領袖、甚至明星的微博都在發布這樣的消息,他們的公信力使普通讀者第一次直接看到輿論控制工具的醜態。      微博上除了「封口令」還有一張張趕工做好,卻面臨被撤命運的版面。翌日,大部分報刊撤換了版面,編輯說:「長歌當哭沒辦法,我們要為兩千多《新京報》員工的飯碗考慮。」那些偽裝如常的版面顯得異常可笑和諷刺。      推動官方進步      一年後,北京7.21大雨災害。7月26日晚,中央電視台公布了降雨災害中已確定的77名遇難者名單、身分及死因,由主持人一一讀出。災害遇難者首次以個人全姓名在官方媒體出現,遇難者不再是冷冰冰的統計數據。這種進步是一次一次抗命事件推動的,值得肯認卻並不能讓人心安。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況且衝破禁令越來越難。      北京大雨後,廣東省宣部更收緊傳媒審查政策,《南方周末》8個版面的調查報導、特稿被撤換。其中包括為21名遇難者留下人生最後的記錄的《你的名字你的故事》。香港媒體《明報》報導,中國大陸具旗幟性的敢言媒體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日前收到上級紅頭文件列明「13個採訪禁區」。一旦踩線,負責人就要向宣傳部交檢討書,編輯、記者就要犧牲飯碗。      外媒同行經常說在中國大陸做媒體很不幸,面對巨大難以突破的網。也有人說很幸運,因為每天都有那麼多事情發生,總有機會站在變革最前沿。對於哀其不幸者,他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表現出智慧和勇氣。      對於羨其幸運者,他們深知媒體英雄主義式的快感,根本不能抵消職業道德與基本良知被蹂躪的痛感。他們都是戴著鐐銬的舞者,一邊忍受著血肉骨骼被磨損的疼痛,一邊盡最大努力舞動身軀傳播真相與希望。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