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

傅国涌 | 小悦悦惨死之后——答《新周刊》记者

2011年10月24日 10:53:16   1、 请谈谈你对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事件的看法。在众多争议的声音中,你最在意的是哪一种?          傅国涌:我比较在意悦悦母亲的声音,在这一突如其来的横祸面前,面对那些冷漠的人,她竟然说出了这些话-‘我不会因此对人性感到失望,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事情发生后,也有很多人帮助我们,我很感谢他们。” 小悦悦父亲从媒体了解到了肇事司机的情况后表示,“假如那个司机真的没有看到孩子,他可以谅解他。同时他呼吁社会上能够多一些陈贤妹这样的好心人,少一些有钱有势的无情人。”     对于这个时代国人的那种冷漠,一味的谴责其实无济于事,这个惯于旁观的民族,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时代更加极端化。小悦悦的父母能有这些的认知,对人性、对社会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实在很不容易,我非常赞同她们的说法。          2、 当下人们面对社会问题时,一致体现出安全感的缺失和人心冷漠,背后的根源在哪里?     傅国涌:背后的根源不仅是外在体制性的,同时指向内在的人性、灵魂深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时代,两者相互成全。正是缺乏体制性的保障,全社会普遍感到安全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信用体系被摧毁了,许多人内心又缺乏的敬畏、怜悯与爱,更缺乏对未来的预期,对人性本身都产生了动摇,更不要说超越的信仰。换言之,外在价值的失落与内在信仰的空白,使这个时代陷入了道德的低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事件不断曝光,那些没有伸出救助之手的路人固然令时代蒙羞,但她们恰恰是这个民族的投影,那个拾荒人由此显得难能可贵。          3、未来十年,中国的道德还会继续崩坏下去吗?中国目前无疑处于社会失范时期,国外有没有重建社会规范的成功案例可供借鉴?     傅国涌:迄今为止,我们在表面上看不到道德复兴的任何迹象,苹果似乎只会继续烂下去,直到掉落在地上。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寻找信仰、已经找到信仰的人越来越多,基督徒的数字增加得很快,在这个悖谬的时代许多人都感到没有信仰的生活是可怕的,空洞的,苍白的,每个人只能从自我救赎开始。所以,我相信,人的尽头就是上帝的起头。当世人普遍失望、无望甚至绝望的时候,也许变化已悄悄开始。对此,我抱有期待,不是出于外在的对人的信心,乃是我的信仰赋予我的。在世界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糜烂的、腐朽、冷漠的时代,重建社会规范一方面是立法,更新制度,一方面是重新确立社会价值标准,更重要的还有终极关怀方面的信仰复兴。罗马帝国衰亡之后,通过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倡导的宗教改革,从异化的教廷禁锢下解放出来,欧洲踏上了全面复兴之路。     4、在人人疾呼社会共建的的今天,虽然国家有关见义勇为的典型报道不在少数,但对日趋冷血的人们似乎毫无用处。有人说应该用法律来强制扭转如今社会的麻木冷漠现状,您觉得行之有效的调理之道应该是什么?     傅国涌:通过立法来解决道德、人心层面的问题收效不会太大。即使有,也是一把双刃剑,指向人心柔软部分的功能不应该强制解决,如果法律的强制作用如此之大,那就是将刀剑的作用延伸到了道德领域。关键还是要通过社会变革,通过进一步的舆论开放,包括媒体日复一日的讨论,通过信仰自由所赋予全体的公民的信仰空间进一步扩大、健全,这一切当然有赖于体制性而非政策性层面真正确立保障这些权利。这需要时间,长期累积起来的道德沦陷不能指望一个晚上就能轻易解决。时间是最好的解毒剂,也许一代人的时间都不够。     5、很多人不愿多管闲事是怕引火烧身,以致有老人被撞而无人问津,小偷抢劫日渐猖狂。那么,普通人如何与社会(个体)相处,才能利人又不损己?     傅国涌:关键是政府要开放一些社会领域,由民间来做,特别是涉及公益、慈善的部分丑闻不断,为世人唾弃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鼓励、帮助、支持民间团体的成长,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有些价值标准不应该由政府去制定,而应该让民间自然形成。个体生命之所以不敢做好事,面对他人的危难不敢伸出援手,是因为代价不可预测,我们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连爱心都不可带来不测之祸。要重建这种确定性,要靠推动社会良性变革,确立全新的社会规范才有可能。     6、目前一些社会团体或个人也做了一些构建美好社会的举措,譬如微博随手拍解救拐卖儿童。您觉得这种依赖于科技平台的行动能持久吗?在您看来,通过哪些方式又由哪些人带领,才能把这种尝试的效果发挥到最好?     傅国涌:这些临时性、偶然性的行动因为得到官方许可合配合,表面上似乎产生了一些新闻效应,实际上不可依靠,更无法持久。在目前情况下,很难说采用哪些方式哪些人带领来做这些事效果最好,只要公共平台存在,只要制度性的保障确立起来,无论什么方式、什么人都可以做出结果,否则什么人、什么方式也没有用。     7、7·23动车事故过去不到半个月,网上多数最初激怒异常的民众就将实现转移到了柴盐酱醋茶上,中国人太善于隐忍和遗忘,因此难以吸取教训。您对民众的善忘有何看法?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傅国涌:民众的善忘是不正常的,但在这个时代,新闻热点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一个热点覆盖另一个热点,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千万不要忘记,外在的压制使民众无法持续保持对动车事故等悲剧的关注,这才是根本原因。所以,要真正改变这种善忘、淡忘、健忘,不能单纯从民众自身入手,而要从建设一个健全的、开放的外部环境着手。,道德的问题要从道德以外寻求破解之道,民众的善忘也不能只在民众身上找原因。     8、这个世界会好吗?     傅国涌:有限的人诚然是靠不住的,唯一可以依赖是是超越的无限的上帝。上帝有他的时间,有他奇妙的计划。道德的重建确实比制度的转换更为困难,制度可以通过立法很快解决,道德的沦丧决非短期可以解决。我不知道世界会不会好,但我知道,历史往往在绝望的时候开出新的道路。           上一篇: 民国课本小史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214)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傅国涌 | 民国课本小史

2011年10月21日 08:25:45    傅国涌:民国课本小史     采写:南方都市报记者 陈晓勤     实习生常先凤 陈朝丽       “今天我们的教育从体制到内容都出现很多问题,特别在精神层面上。教材应该怎样教授孩子睁眼看世界、提炼有价值的东西?当年的教材可提供参照系。”——— 傅国涌     从晚清到民国将近半个世纪,1903年到1949年,这是中国新教育的起点,也是最好的时期。1902年后出现了中国新式教育后,中国人才开始自己编课本。     最早的一套比较成熟的教科书叫《最新教科书》,是商务印书馆1904年出的,它用两年时间把小学初小、高小的各门学科都出齐了。那时中国教材编写主要受日本的影响,得到日本文部省的帮助。     1912年,清朝垮台,商务印书馆管教科书的编辑陆费逵辞职离开商务印书馆,带走一批骨干,创办中华书局,出版了第一套民国教科书。他带走的其中一个骨干沈知方后来创办了世界书局,出版了一套适合新的共和体制的教科书。这使得商务印书馆意识到自己的落伍,两三个月后也陆续出了一套完整的《共和国教科书》,包括初小、高小和中学部分。     民国时期最好的教科书其实是1922年胡适等知识分子编的、1924年出版的《新学制教科书》,它确立了今天还在沿用的“六三三学制”,即小学读六年,初中读三年,高中读三年。后来比较流行的是《复兴教科书》,它在“九一八”事变,特别是上海“一二八”事变以后比较受欢迎,用了多年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这四个出版社,当年基本瓜分了整个教科书市场。政府在很长一个时期都没有插足教科书,甚至没有垄断教科书。1928年后,国民党在编写内容上限制民营出版社,本身并没有编写教科书。直至1942年撤到重庆,才建立官办出版社正中书局,开始插手教科书编写。当时国民党出了一套”国定本”,整合了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大东等7家最大民营出版社,让它们负责印刷、发行,由国民党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审定,陈立夫、陈布雷、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等专家或有文化的官员都参与编撰 .     当时民营出版社虽一度受民国党限制,教科书多被要求加入其意识形态,比如增加“三民主义”,但由于整个社会的独立性强,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不深。那时的中小学教科书,相当程度保留了汉语的纯粹性,特别是叶圣陶和丰子恺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到现在还非常流行。     总体来说,1902年到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清朝、北洋时代、袁世凯复辟,到北洋时期,再到国民党统治时代,无论风云怎么变幻,中国的教科书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没有删掉《国文》、《常识》、《公民》、《历史》等带有普世价值的科目。哪怕是一直用到1949年的国民党正中书局的国定本,也是按照教育规律来编订。况且那个时代教材可以选择,中小学可拒绝使用国定本,比如1947至1949年,温州永嘉的永昌小学校长王人驹就没有选用国定本,仍然用《开明国语课本》。     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商务印书馆的教材占到整个市场的60%左右。商务印书馆出版过很多套教科书,最初是《最新教科书》,第二套是《共和国教科书》,第三套《新撰教科书》,还有《新学制教科书》、《复兴教科书》等。     这些教科书的目标是养成人、建造人,它始终围绕人性来编,这是一个根本特点。因而它特别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     (根据受访者口述整理)             上一篇: 百年辛亥:通过私人记录重返历史…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99)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宋石男:清代内务府与皇家特供

清代有民谣说,“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说的是如果京城出现一暴发户,新盖豪宅,其内的树还没长大,墙上又挂着近人的画,那必定是内务府官吏。因为在内务府当差,是给皇家办事,来钱极快,要不了多久即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置办高宅大院。 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3000人,还没算普通匠役、军丁和太监。这比掌管全国疆土、田亩、户籍、钱谷的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表面上,内务府专管皇室经费,与专管国家开支的户部平行,二者界限分明。但实际上,户部经常拨款、借款或挪款给内务府。仅从咸丰七年到同治十三年的17年里,内务府就挪用部款九百八十万两! 其实内务府自身收入已经不菲,每年不下百万两。内务府经费大约有七大来源:垄断人参、貂皮买卖的收入;官商与皇商经商得回的盈利及本钱;放贷给盐商得回的利息及本钱;各处皇庄缴纳的租金与北京出租官房的收入;各榷关的盈余分成;犯罪官员抄家罚没的财产;官员秘密赎罪罚款。最后两项尤值注意,当时没有中央纪委,皇帝事实上是官员纪律的惟一和最高监督、仲裁、处分者。违法官员的罚没家产或罚款,竟不入国库,而是入皇帝的小金库。贪官的家产多为民脂民膏,这么做,等于变相地通过贪官这抽水泵,源源不断地将民脂民膏输送到皇家内库中去。难怪嘉庆收拾和坤之后,有民谣说“和坤跌倒,嘉庆吃饱”。值得注意的是,和珅这位被《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千年50首富之一的大贪官,不仅是户部首长,还是内务府首长,将国家财政和皇家财政一把抓。然而,乾隆朝最大贪污犯其实不止和珅一人,因为和珅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上面有人,这个人就是乾隆。 事实上,内务府官吏的贪污空间,正是在维护皇家特供中获得的。内务府所涉及的皇家特供,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日常特供,一是非常特供。 日常特供部分由内务府管理的皇庄实现。清代皇庄主要设在北京地区和东北地区,分为粮庄、纳银庄、瓜果菜园、捕猎户四类。这些皇庄不但有供给银粮的义务,还是皇家的“特供农场”,缴纳大量优质无公害的家禽、猪、瓜果、蔬菜,甚至柳条、扫帚等物,以供皇家日常基本消费。皇庄不能满足的部分,则由内务府采购,其中蕴藏大量获取暴利的机会。据说道光朝内务府买鸡蛋,30两银子一个,而市场价不过几个铜板。内务府还曾为补一件衣裳,向道光报价3000两银子,差点没把后者气晕。 非常特供同样依赖内务府,主要是其管理收受的贡品。清代贡品包括各省土贡、外藩贡品和节庆各处官员及商人的报效献纳。皇帝的喜好直接决定了贡品的种类与数量。譬如,乾隆喜欢西洋钟表的消息在官场传出,广州西洋八音匣等售价立刻猛涨几十倍。乾隆还喜欢古玉,目前故宫收藏的上万件古玉,多数是乾隆时期各省督抚的贡品。进贡之风盛行,导致官场出现“帮贡”,即有权进贡的大臣令下属助其购买贡品,后者又再令其下级官员“帮贡”,如此层层分解贡品指标,造成逐级加码,因为经手官员都会从中捞一把。结果送到皇帝手里价值一万两的贡品,意味着督抚可能从州县官那里剥削了十万两,而州县官员则可能从民间剥削了百万两。 贡品之外,还有迎合皇家特别需求而生的非常特供,譬如一冷一热之特供。 为避暑,清代设有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的官窖。这些冰窖又有砖窖、土窖之分,所藏冰块因水源不同,冰质也有高下之别。砖窖是用条石和城砖砌成的冰窖,保温性能较好,冰质也较纯净,主要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土窖则是仅挖土坑、筑土墙,上搭芦席棚顶的简单冰窖,保温、保洁效果均不及砖窖,主要用于六部等衙门。特供也有等级之分,观之洞然。 为御寒,清宫大量使用火炉、火盆、熏笼、脚炉等,其制作精美,用料考究,形式各异,大的重百余斤,小的只有西瓜般大小。这些御寒设施所用燃料为特供木炭,以涿州、通州、蓟州、易州、大兴等地上好木材烧制而成,乌黑发亮、燃烧持久、火力旺盛、无味无烟,可谓炭中上品。 与特权有关的一切机构,都会不自觉地随之膨胀。内务府成立之初,内务府大臣为三品官,雍正年间升为正二品,至清朝中后期,王公大臣、尚书侍郎也常被特简为内务府大臣。内务府官员出任地方督抚和中央阁员的也不少。内务府官员通过自身升迁、外调、系统内外联姻等手段,建立盘根错节的势力和强大的“独立王国”,有时甚至连皇权都对之无可奈何。譬如光绪帝曾查办内务府一名中级官员庆宽,结果此人被逐出内务府后,四下活动,不久竟升为正四品的手握实权的盐法道台。 权力膨胀的同时,内务府财政支出也呈不断扩张之势,清末更急速膨胀。咸丰年间,内务府每年支出仅40余万两。同治初年,每年应放各款为八、九十万至100余万两不等。光绪中后期,每年实支银为143万两。至光绪末叶,内务府每年开支已达295万余两。宣统三年,度支部奏请办理次年预算,内务府预算支出竟达一千多万两! 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在回忆录里说:“内务府不仅是管理皇室财产的机构,而且是传达皇帝旨意、处理各司院事务的机构。……它的权力没有受到限制,以致扩展到了政界并影响到中国人民的公共生活(臭名远扬的贪污腐化)。内务府虽非六部之一,但实际上是一个有权势的大机构,它同皇帝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它一种影响与威望,这是其他机构望尘莫及的。” 内务府就像一头怪异的动物,明明是家奴,有时却又变成主人。内务府从一开始就与特权捆绑在一起,而特权的特质,只有两个:一是滥用,二是膨胀。不滥用的特权就不叫特权,正如不膨胀的特权也不叫特权。在滥用和膨胀的过程中,特权不再专属于皇家,还在经办过程中为官员分享,所谓特权集团,也油然而生焉。而特权集团这头庞然怪兽一旦落地,除了从源头上斩断其哺乳源——专制权力,别无办法可以阻止它生长并且吞噬它所遇到的一切。 【参考文献】 祁美琴,《清代内务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增订本)》(下),中华书局,2009。 张宏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英)庄士敦著,《紫禁城的黄昏》,李伯宏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李德启,“清季内务府经费问题”,载于《文献论丛》,国立北平博物馆编,民国二十五年印行。 申学锋,“晚清户部与内务府财政关系探微”,刊于《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lang: ‘zh-CN’} 相关日志 2011/10/16 — 《财经》杂志:造谣助革命 2011/10/10 — 一百年前:大清朝如何脱轨 2011/10/09 — 重看四川保路运动:一场混沌不清却无可避免的大众动员 2011/09/23 — 叶檀:“特供”造就地沟油 2011/09/20 — 洛杉矶时报:在中国,吃些什么可是大有来头 2011/09/01 — 傅国涌:从私人记录重返历史现场 – 清朝大臣遇到革命后,大部分选择逃跑 2011/07/12 — 国际先驱导报:作家称取消特供食品才能根治食品安全问题 2011/07/04 — “体制内”吃鸭记 2011/05/30 — 机关食堂的秘密:部委食堂原料由特供基地生产 2011/05/25 — 南都周刊:机关食堂的秘密

阅读更多

傅国涌 | 转帖:临沂东师古村“探险观光”路线图

2011年10月17日 08:21:39    转帖:临沂东师古村“探险观光”路线图                  东师古村位于孟良崮山脚下,西北至西南两面是山,北面和东面被一条河环抱着,进出村子共有4条狭窄的小道。       1、村子东面也是进村最宽最主要的一条约3米宽的水泥道直通205国道,长度近1000米。中间有一个小桥,过桥进村后前行右拐北边第一家,门口有个窝棚,周围常年驻守7-8人,那就是陈光诚的家。       此条道另外还有2个监控点,第一个在205国道口,24小时约20人分两班常年驻守,仔细盘查进村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个人,路口有两间房子是看守们的值班室,旁边停着2辆车,一旦发现情况用来追击目标,承载打手.第二个在小桥边,常年7-8人,分两班。       2、从东师古往东南沿205国道约600米,前面邻村”崖子村”有一条和东师古村口相似的约3米宽的水泥道,进村后约500米,过一小桥前行100米,右拐是进东师古村的第二条通道。       此条道的监控点在过桥后前方约100米处,隐藏在几个貌似柴草垛内,近20人分2班常年驻守在此,从对面过来的人只要一过小桥就进入监控者视线,北面是通往东师古的小道,小道左边一排平房是烟农的烤烟厂,右边有3只恶狗是用来协助看守们工作的。       3、村子西南京沪高速公路一涵洞处,是进村的第三条道,此路狭窄崎岖,只适合徒步行进,村口处有6-7人把守,进村后(西南角)有一电子监控眼。       4、在村子西北角有一通往邻村西师古的小桥,过桥后左拐进村.此处监控点在西师古桥头和过桥后左拐处,有近20人把守。       加之村内陈光诚家房前屋后2处监控点,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有6个监控点,村内安装6个电子监控摄像头,陈光诚东西邻居的房顶各装有1个屏蔽仪。       监控陈光诚的近百人,都是从外村招聘来的地痞流氓组成,分2个大组,12个小组,相互之间用对讲机联络,每组工作24小时,每人每天工资100元,包吃,食堂设在双候镇,2名送餐人员每天按时将饭菜送到各个监控点,据当地村民讲伙食很丰盛。当地收入很低(据说村支书陈光山一年的工资3000多元),所以做看守在当地是一项美差,没有关系是进不来的.他们几乎都是总头领高兴见的亲朋和狐友。       高兴见邻村小埠人,因过去多次成功打退各路探访人士,而深受赏识,被任命为看守总头领,据有人事,财务支配权,是当地一霸。近年因看守陈光诚成为”暴发户”,买了车,盖了楼。 上一篇: 鲁迅与顾颉刚到底有什么过节?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55)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傅国涌 | 鲁迅与顾颉刚到底有什么过节?

2011年10月14日 11:56:58    鲁迅与顾颉刚到底有什么过节? ——读顾颉刚日记 傅国涌       读《鲁迅全集》,鲁迅对历史学家顾颉刚有很多尖刻的讽刺,甚至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公开发表与孙伏园的通信,说顾颉刚反对国民党。原文是:“我真想不到,那个反对民党使兼士(指沈兼士)愤愤的顾颉刚也到这里作教授了。天下老鸦一般黑,我只得走开了!”(《鲁迅全集》没有收入。)气得顾颉刚要起诉鲁迅,写信要鲁迅别离开广州,等他回去对簿公堂。鲁迅回信嘲讽,拒绝留在广东待讼。他买了鲁迅所有著作读了,在日记中说:“乃活现一尖酸刻薄、说冷话而不负责之人”。“鲁迅有三个主义:(1)架子,(2)金钱,(3)党派。”鲁迅比顾颉刚大12岁,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双方纠结如此之深?过去有过种种猜测,取攻势的鲁迅并没有明说,顾颉刚这些话都是写在私人日记当中,1927年3月1日这天写得比较详细:     鲁迅对于我排挤如此,推其原因,约有数端:     (1)       揭出《小说史略》之剿袭盐谷氏书。     (2)       我为适之先生之学生。     (3)       与他同为厦大研究教授,以后辈与前辈抗行。     (4)       我不说空话,他无可攻击。且相形之下,他以空话提倡科学者自然见绌。     总之,他不许别人好,要他之间在各方面都是第一人,永远享有自己的骄傲与他人的崇拜。这种思想实在是极旧的思想,他号“时代之先驱者”而有此,洵青年之盲目也。我性长于研究,他性长于创作,各适其适,不相遇问而已,何必妒我忌我。       关于第一条,他在不久前2月11日的日记中说:“鲁迅对我的怨恨,由于我告陈通伯(即陈西滢),《中国小说史略》剿袭盐谷温《支那文学讲话》。他自己抄了人家,反以别人指出其剿袭为不应该,其卑怯骄妄可想。此等人竟会成群众偶像,诚青年之不幸。他虽恨我,但没法骂我,只能造我种种谣言而已。”     4月19日,他到广州中山大学,“鲁迅在此,造了我许多谣言(例如说我为研究系,称胡适之为世界上第一好人、陈通伯为世界上第二好人,作北大的书记等)。孟真(即傅斯年)谓他恨我过于免他教育部  事职之章士钊。”     顾颉刚所列其他几条理由,未必令鲁迅对他如此耿耿,关于《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日本盐谷温《支那文学讲话》则确实伤害了鲁迅。陈西滢1926年在《晨报副刊》公开指出,鲁迅对此有过正式回应,在《语丝》周刊发表的《不是信》中说:“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他认为虽参考了盐谷温的书,但抄袭说是对他的羞辱。胡适在鲁迅身后写给苏雪林的信里说,“通伯先生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凤举之言,说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身不忘此仇恨!现今盐谷温的文学史已由孙俍工译出了,……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胡适说陈西滢误信张凤举之说,从顾颉刚日记可知,鲁迅似乎知道此话源自顾颉刚,难怪一直对他耿耿于怀,不能原谅。     相隔几十年,鲁迅身后的地位已被神化, 1973年7月11日,顾颉刚追忆往事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段很长的话,他听人说,鲁迅最后十年在上海,“最很之人,非胡适与陈源,亦非杨荫榆与章士钊,乃是顾颉刚一人耳。”他分析了鲁迅的心态,特别是“心理之沉郁”,甚至借用了鲁迅当初批杨荫榆的“准寡妇”一词,称其早年有“准鳏夫”心理。他提及,鲁迅《阿Q正传》开篇就说“阿Q”的读音只有待于“胡适之先生之门人们”的考定。当时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他帮助胡适收集了很多文字资料。鲁迅到中山大学说“顾颉刚是胡适的书记”就是因此,其实那些年,顾颉刚已发表了大量古史、故事、歌谣、风俗等方面的论文。傅斯年当时即说:“外国大学者中尽多是由作人书记起家,何况颉刚只做北大助教,并非胡适私人书记。”很奇怪,此文未及《中国小说史略》,大约他已知抄袭说不成立。     他在最后说:“今日鲁迅已为文化界之圣人,其著作普及全世界,研究之者日益多,对于彼我之纠纷必将成为研究者之一问题。倘我不在此空页上揭露,后人必将无从探索,故勉强于垂尽之年略作系统之叙述,知我罪我,听之于人,予惟自誓不说一谎话而已。”鲁迅其人其文受到的关注远过于顾颉刚,听听顾颉刚的说法,对于了解这段公案,显然是重要的。     上一篇: 辛亥百年:民主尚未完成,公民仍…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177)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