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

Co-China周刊 | 张海涛:潜默 • 静默

张海涛,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档案网主编。 静默,亦称人静。即平静或静止而不语,也时常指实施者一种心理状态或态度。一般静默者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闭起双目,集中注意一个单调的声音、意念摒除一切杂念或外部世界的牵累,体验到思想过程愈来愈平静,直到一种完全静止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注意力超越了日常思想水平而可以进入超觉状态,即所谓“静默心境”。   引子 才年过三十,自己就感到身体各种不适,因此做了个相对全面的身体检查。体检项目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次。生理上经过了心电图、B超、上下消化系统造影、肝功等检查。确诊三项可大可小症状:肾结石、十二指肠溃疡和脾大。心理上伴随着抑郁症、神经衰弱、疑病症三项精神类疾病。医生除了给我开了头孢拉定片、瑞健等药品,另给我开了些治疗精神症状的药品,如黛力新、眠特灵等。适应症:中型焦虑——抑郁——虚弱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功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生理病症在吃药的情况下,很快见效好转,而心理的症状却不断反弹,见效不大。医生说目前我国共精神患者约1600万人,但79%不愿就医,只有26%认为精神分裂和抑郁症是精神疾病。大多导致精神症的病因一般以明显精神创伤为诱因,也与人的性格有密切联系。病人有凄凉感,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头痛、心烦、多恐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因此人的心理伤害比生理疾病更让人难受。医生除了告诉了我日常保健、饮食、音乐疗法、自我按摩,另推荐了一种静默疗法。 一.静默技术•潜默的表征概念 静默,亦称人静。即平静或静止而不语,也时常指实施者一种心理状态或态度。一般静默者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闭起双目,集中注意一个单调的声音、意念摒除一切杂念或外部世界的牵累,体验到思想过程愈来愈平静,直到一种完全静止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注意力超越了日常思想水平而可以进入超觉状态,即所谓“静默心境”。在这种心境之中潜意识进入一个自由漂移状态,使静默者进入与其自身内在节律相和谐一致的状态,有时甚至达到与自然物融为一体的感受之中。其实人们对静默并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静默心境和体验。例如,朵朵雪花缓缓飘洒大地之时,或者我们伫立在一场火劫之后的焦土上面对着残垣废墟,这种心境往往会不禁油然而生,同样,安静也会诱发“静默心境”,并且能获得近似于正式沉思技术所产生的体验。 当精神安静下来的时候,身体相应地变得比睡眠时还松驰,不过静默者并未睡着,依然完全清醒,对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是有知觉的。静默者处于一个完全清醒的身心宁静状态。表面睡眠其实清醒,亦即“潜默意识”(潜藏不语的意识),我有时称为似乎“无”意识状态,是一种潜藏的力量。静而潜,心静自然潜隐,这也是静默与潜默的关系. 静默技术也不涉及到其它奇特姿势,改变生活方式,虽然静默以某种理论体系为依据,但要得到静默的效果,并不一定要接纳固有理论。它的练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安排。而这种静默临床技术,正符合中国禅宗里有关修禅的方式,即“不修之修”。从而缓解精神压抑和情绪紧张状态,防止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领悟力或达到自由控制自己的心理境界。 静默有三种: 话语的静默、欲望的静默和思绪的静默。 第一种是完全的,所得着的是美德;第二种是欲望的静默:亦似禅宗的“无欲”,得到的是安静,是更完全的;第三种是思绪的静默,是最完全的人生的目标,从里面集中所有感觉,进入到全人的最深处。 当下倡导静默心境更多的不是让当下的人选择一种生存方式,而是在选择和表达不同生存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和态度。以平凡心来表现不平凡的品味。即使是批判也要表现出自身理性的心境和潜藏的力量,这也是当下人类心灵缺失和精神的需求。 然而静默技术只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只是引出静默心境话题,静默心境才是潜默思想精神主旨(后文才是本文主旨)。 二.中国哲学中负的方法:潜默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禅师,每次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是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了会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便飞快地拿起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告诉人,在学会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思想的人,都必须经过使用正的方法这个阶段。在达到思想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思辩丛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以负的方法领悟“道”进入潜默,在禅宗中称之为“第一义”,“第一义”便是“不可说”,不直接说“道”是什么,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不可说。从《语录》中可以看到,有的学僧问禅师关于禅的根本问题,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白菜三分钱一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其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令人莫明其妙、难以理喻,其实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不能回答,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这也便是禅师以静默来表示“无”。 艺术和思想的方法有两种: 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实质是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负的方法实质是:对要探讨的形而上学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在这样做的时候,负的方法得以显示那“某物”的无从正面描述和分析的某些本性,而从精神的东西入手。 从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哲学的方法论多以正的方法占统治地位,而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则多以负的方法占统治地位。中国思想的这个方法论特点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明显。在《老子》和《庄子》两书中,始终没有说“道”到底是什么,只说了“道”不是什么,而一个人如果懂得了“道”不是什么,也就对“道”有所领悟。我近期也慢慢倡导负的方法创作——当代艺术在借用西方语言方法模式时多运用正的方法,正的方法的直接和明晰的优点也时常成为它的缺点和没有想象深度,概念而平面化,缺乏精神的感悟和心境。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结合,形成禅学,禅学以负的方法与物感应,因此称为“潜默的哲学”。如果一个人领悟到潜默的涵义和它的意味深长,他便对形而上学的对象有所领悟了。从永恒的观点来看眼前的事物,从而享受到“无”的认识。在这样的时候,除了静默之外,只能用“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来形容他们。 正的方法或负的方法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艺术不是1+1=2的数字题只有一个答案,对于艺术,凡高的“运动”与基里柯的“静止”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补充和重新思考。正的方法直接有力但易于流于表面,负的方法遮蔽隐藏而有深度,当代潜默美学更多的侧重负的方法,也是对当代艺术多以正的方法创作的重新思考。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考虑从正的方法开始,以负的方法告终,负的方法不是和正的方法(明晰思考)对应的,也不是低于明晰思考,它时常是超越明晰思考的,它不是反理性,而是超理性的,未来的思想和艺术可以试图考虑负的方法进入现实,潜默的思想才有可能得以体现和继承。 三.潜默·静默在古代思想中的体现 禅,梵语为禅那,意思是静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同修行方法。佛教也是把坐禅作为修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打坐静虑,使心中任何念头都不发作,最后进入一种绝对虚静的境界。佛教认为,得到这种精神境界,死后便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 从达摩到弘忍的禅学,都讲禅定。读经,认为人生来就有“清静心”即佛性,如太阳一样只是被乌云遮蔽,显露不出来,只要通过禅定、静默等修行功夫,断去情欲和烦恼,“本心”便显现出来。他们都注重“渐修”,即不断地修炼,甚至是累世修行。而慧能所创禅宗,与此不同,它不追求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立文字,甚至不讲坐禅,主张去靠精神的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成佛说,更多注重“不修之修”,他们甚至把佛像劈了当柴烧,表示悟到“一切皆空”、“佛在心中”的道理。然而不论是以前渐修和慧能的不修之修之顿悟都是最终达到一种静默的心境。 老子辩证思想从道的高度看,“静为躁君”(《二十六章》),即静是动的根本,静支配动,说,各种具体事物纷纷芸芸,都是变动的,但回到它的根本(归根)来都是静止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这就是说,静止才回复事物的天赋本性“命”,这也就是事物恒常的规律。人们只有认识到这种静止的恒常规律,才可以称为“明”,如果不认识这一点,轻举妄动,那就要遭受危险。 “静”,就是不要在事物到来之前就急躁妄动,而要“无为”、“寡欲”,安静地善待外物的到来,然后与物相感应,这就是他们说的“毋先毋动者”(《心术上》)和“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之”(《白心》)。《管子》四篇认为,情欲过多是不能保持心“静”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保持“静”心须去掉过多的欲望。“去欲则寡”(原作“室”,据郭沫若说改),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心术上》)意思是说,如果去掉过多的欲望,使欲望寡少,那就能保持心“静”。“静”就能专心,专心就能一意,一意就能头脑清明,头脑清明就能得到至高的智慧。 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王弼从动静的关系来论证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无”刚是无形无象的,不动不变的,也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是绝对的,万物的根本。他说“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夏卦》注)这是说,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态,“无”是绝对静止的,万有是千变万化的,终究要归于静默,因此人们应该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 由此看到躁动悖后的静默.潜默,需要“无为”“无欲”“无知之知”及“不修之修”的方法及物感应。周敦颐继《太极图说》之后第二篇著作《通书》中,解释主静的含义就是“无欲”和道家所讲的“无为”以及禅宗对“无心”的解释一致。 在庄子看来,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摒弃知识的结果,自然便是没有知识,但是,“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刚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无知”阶段。而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亦即灵性)的成就。 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它的用意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少”就是抓住要害,也意味着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肆虐放荡。无为的字面含义是“无所作为”,而它的真正含义是“无心”而行,一个人自然无邪的行事,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厚此薄彼,先此后彼或有为有不为,就这是无为。 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当作的事,无所用心,这也是道家所讲的无为和无心。实际这样的修持,不是为达到某种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少崇高,保持自然平常的心境。不修之修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抛弃其他一切得失,人需要去作的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如此而已。 四.当代潜默艺术与传统禅宗关系 当然,当代的我们了解潜默的禅宗,不可能象施道高僧最终达到绝对虚静的境界,死后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辩证地汲取禅宗一些理念和心境,领悟“无”来静慰我们的心灵。无为,无欲,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以一种平常心行事,摒弃矫揉造作,物及必反,以静默心境介入当代生活,当代艺术。 从古至今禅宗美学的发展与继承依然影响着传统艺术。其代表为著名明末清初国画大师八大山人。如果我们承认禅宗与艺术之间有着不可小觑的联系,承认禅宗与艺术的联系是在表现人的性灵方面,他的艺术,就是八大的自我流露。 禅宗美学最深刻的影响之一,是画家通过余白、残破、极度的单纯、夸张的美丑表现他们的造型意识,潜默是一个由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的感悟。老僧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正参”;以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是“熟参”;但却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那就是“活参”。禅宗的“参”这三大特点,它们分别融入了中国美学的艺术审美论中。禅宗有一句惯用语“山是山,水是水”。当人在迷雾中时,看山是山,水是水;在顿悟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因此,禅师象寻常那样生活,做寻常所见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还要做寻常生活中寻常事情,禅师在顿悟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是指在顿悟后还要进入静默心境,重返世俗朴素的人间,但前面还有事情要做,还要做的无非还是寻常事情,虽然依旧生活在此岸世界之中,但他对彼岸世界领悟并不是白费功夫,所作的事情虽然还和普通人一样,但这些事情对禅师而都有了不同的意义,对物的感应与领悟更加朴素。禅师在此岸、彼岸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静默的心境:淡与简、精神的自由、肃穆、一默如雷、简朴这都是禅宗美学的理想境界。 当代潜默艺术与传统禅宗美学精神上一脉相承,但从另外几个方面又有着不同的发展: 其一、媒介的拓展,当代语言对传统思想新的诠释。当代潜默艺术突破传统禅宗美学传统媒介,可以借助观念图片、录相DV、架上、装置、行为艺术媒介,打破传统纸张艺术媒材,将艺术媒介界限打破,更充分表现静默的心境。 其二、内容与选材介入现实,领悟“潜默”艺术对当下生存感受的影响和补充,具有潜在的现实批判力量。而传统禅宗美学往往表现出题材的单调,与现实无关,只注重个人心境感受与修炼。 其三、观念意识的融入,探讨观念中的意图、思想融入潜默艺术。 其四、强调两层意识:精神心境状态与当代艺术本身的语言和状态,而非简单概念的符号艺术。 当代潜默艺术展中的艺术家作品多以负的方法表现艺术心境,作品面貌及创作静默不张扬、不动声色、似乎无意识、似乎无意义、非表象、非个性,部分作品似乎是在“无意识”,“不经意”中摄取的碎片,表象即一个价值的“真空状态”,其实是作者达到一定心境后至上而下的状态,如大师的稚拙画、坏画和初学者的儿童画有着本质的区别(至下而上是一种坐井观天的状态,而至上而下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心境,这似禅宗里入世和出世前后对物感应区别)。然而这些作品背后艺术家面对现实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作品潜藏的重要力量才是更重要的,也是一种与物感应的“无为”、“无欲”“不修之修”的修禅方法,在这样一个庞杂浮躁的时代,经历太多不确定和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对朴素、自然新的思考。 后现代艺术的批判多以反讽的角度批判现实结果,然而对于精神的预防没有先觉的感知,对现实的批判固然好,多种情况流于表面,扮演着亡羊补牢的角色,就象香港的警匪片,迟到的总是警察。潜默心境的修持与表达具有健心“防身”的两重意义。王弼在《老子微者略例》中说:“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察善;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这是说,要防止社会产生“邪恶”,“淫欲”不能在它发生之后,再用严刑去制止它,而要在它发生之前就把它消灭掉。 潜默思想以静默为主修,无是静止的,以静制动,天地以无为本,当下人对“无”的领悟,将会对自身邪欲有着积极的控制和消除。因为“有”即是“无”。举例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要表明它不存在时,并不需把它毁掉,事实上它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在人实际拆毁桌子前,他所想拆毁的桌子在他心里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刹那间,桌子已不是原来那样了,它只是“看似”原来那样子。以此推理,我们以邪欲除掉某人某物想表现他不存在时,也不需要把他除掉等等。 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普遍,潜默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这也是对哗众取宠艺术的反思。 五.潜默·静默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潜默.静默思想常常是宗教活动的核心部分,并被看作是改变人的意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反抗者利用它组织起义推翻旧的政权的方法,也是巩固政权,采取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而在当今社会我倡导潜默思想,只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人的精神异化的一种补济。同时也是当下人在浮躁及不确定的时代,以禅静心境和态度对时代理性的介入,即使是批判也以平常心表达不平凡的感受。无为不是不做事,无欲也不是没有理想,不修之修也不是不修持,不知之知并不是真的初级的无知,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朴素”“不染”的心境。潜默可能比“正”的方法表现表象的流血更具有力量。我一直提起“软”伤害也就是时常提起运用“软”来解决问题,就如太极的潜力量。以静制动,柔中有刚,更多有健心防身之功,而潜默也是健心防心,并具不动声色的批判力量。 老子十分注意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他看到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提出要求“无为而治”。老子的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认为,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老百姓也就会没什么欲望要求,而过朴素安静的生活。就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曹魏政权是在镇压汉末黄巾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与农民阶级有着尖锐的矛盾到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这些矛盾日趋尖锐,魏晋玄学正是适应这种形势出现的。为维护门阀土族统治非论证的哲学理论,防农民革命,缓和各种矛盾,于是就提倡所谓“无为而治”理论,用道家思想,要求被统治阶级安贫乐道,无知无欲,不犯上作乱。 最早的大约在东汉末,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而正式出现,其时在社会上两大道教组织:一为于吉、张角所创“太平道”,一为张陵(张道陵)所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角利用太平道组织农民造反影响最大,提倡下层劳动人民互助、互济。此外还规定了一些简单宗教戒律,随着黄巾起义的被镇压,初期道教作为民间宗教的历史基本上也就此告终。 唐朝统治者,在隋末农民起义打击后,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缓和矛盾的措施,以防止农民战争的再起。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并不信佛,可他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植,佛教教义理念,可教人“积善”,在李唐王朝的倡导下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一大批僧侣贵族,有的被奉为国师,有的领地受封,形成了僧侣贵族的特权阶层,这样在朝廷的支持下,佛教在社会上就更加广泛地流行起来。 统治者和起义者采用潜默思想平静人心,不论他们的政治目的如何,可见潜默思想还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潜默的思想正是佛道教思想相互结合、互通、相融的思想,潜默的思想中“静默”心境又主导潜默的思想,以“静”“道”“无为”“无欲”“无知之知”“不修之修”统治者和建议者采用潜默思想平静人心,可见潜默思想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然古代宗教种类相对单纯而好改变和影响政治意识,当代中国社会宗派众多,加之共产主义思想影响,潜默思想只能成为多元思想中一部分存在而已,我倡导潜默的思想无意介入政治意识形态而更多关注精神的需求,以一种“潜”为力量来介入当代以静制动健心防“身”。这些年静默作为一种临床心理治疗已经在全世界掀起,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以“静默”心境处事,增加自信心,并且以此介入现实生存感受,目前世界上约百万以上人在进行静默训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甚至据专家断言,如果世界上人口1%-5%通过静默实践,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世界所面临的残暴,犯罪,贫困和战争。 2006.10.09 于宋庄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邵建:法西斯公式

邵健: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任教文学理论。 构成法西斯图案的要件有两样,一是束棒,一是劈斧,两者各有其指涉,并由此构成了我们解读法西斯的必要的索引。 一 一位网友把一段纪念苏联卫国战争歌曲的视频放在微博上,说:“听这首熟悉的歌,你会感到它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分量,我想,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才可能具有战胜法西斯和一切极权统治的勇气和力量。”我点开视频边看边听,这是一首合唱,由一个女声领唱。听着听着,头脑里却回旋出纳粹德国第一装甲师“闪电部队在前进”的旋律(当然,网上有人说这曲子有错讹)。于是我跟了一贴:“纳粹进行曲、战歌等和这里分享的是一种旋律”。这种旋律是进行的,雄壮的,顿挫有力的,让人听了热血沸腾,恨不得化身融入。可以说,我这一代人从小就是泡在壮歌之类的旋中长大。就我本人而言,当我如果惯性地为其感动时,立即就会产生警惕,以扼制而非放纵这种感动。我知道,人一旦感动,他的理性就开始睡觉了。 其实,那个跟帖,我真正想说的是另一句。上个世纪二战中苏德之间的战争,如果纳粹是一种法西斯;那么,战胜纳粹的,其实也是一种法西斯。上面说到那个卫国战争歌曲的旋律,在我耳朵里,分明也有相同于纳粹曲子的法西斯性。 这里,我必须申明,自二战之后,法西斯一词已经不可救药地“臭名昭著”了(我本不想用这个带有强烈文革色彩的词,这里是故意而为)。在人们的想象中,法西斯是同野蛮、残暴、独裁联系在一起的,与此相连的,还有二战电影中德国军队的一些镜头,包括他们挺括的军服、锃亮的钢盔、鲜红的袖标、漫卷着印有纳粹符号的旗幡、广场上整齐的阅兵方阵以及海浪一般的万众欢呼等。因此,法西斯一词早已固化了我们对它的认知,更何况那个时代还有一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里面有一句经典化的台词: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因此,我要申明的是,法西斯在我这里不是一个先在的负面对象。如果我们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法西斯这个词具有相当的正面性,而且风行一时。对一个词或由它所反映的现象不能成王败寇。再说,你认可它也好,或者否定它,都属于价值表述。但我们在行使自己的评判前,还需要从事实层面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此即“事实判断”优先于“价值判断”。这里笔者尽可能保持价值中立,试图就对象本身来探索法西斯的含义。 二 法西斯现象首先并非是一种德国现象,它最初形成于意大利;所以我们经常说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当然纳粹也是一种法西斯形态;正如后来极权主义的苏联,亦为法西斯现象之一种。因此,如果谈法西斯,当从意大利谈起。1921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创建了世界第一个以法西斯命名的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其原义为捆在一起的棍棒,中间插着一柄斧头。这是古罗马行政官的权力标志,棒子用于笞刑,斧子用于死刑。那一捆束棒,音读即为法西斯。很快,继意大利之后,法西斯便成为一种欧洲现象,奥地利、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挪威,包括英法两国,分别都成立有法西斯性质的政党。转至东方,日本为法西斯军国主义且不论;当它传到中国时,当时媒体还把它形象地意译为“棒喝主义”。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法西斯,没有我们今天这么贬义。它甚至是我们正面学习的对象,这里我不妨以胡适为例。1926年8月27日,胡适从欧洲致信徐志摩,说自己在国内日子过得太好太舒服太消沉了,因此,出来后受到很大刺激。胡的刺激,一个来自苏俄,在胡眼中,苏俄很有发奋振拔的气象:“看那1890-1917年的革命运动,真使我们愧死”。另一个刺激就来自意大利的法西斯,墨索里尼成了学习的对象。胡适很肯定地说:“我们应当学Mussolini的‘危险的过日子’”,进而又说“我们应当学德国;至少应该学日本。至少我们要想法子养成一点整齐严肃的气象。”可以说,俄、意、德、日这几个国家即使在当时都已经是法西斯的不同类型。更有意味的是,在提倡学俄、意、德、日的同时,胡适这样批评英国:“英国不足学;英国一切敷衍,苟且过日子,从没有一件先见的计划;名为evolutionary,实则得过且过,直到雨临头时方才做补漏的功夫。” 此封信中,胡适提及“傅孟真几天之内可以到Paris。我在此等他来谈谈就走。”这个傅孟真即傅斯年,据胡适1926年9月18号日记:“晚上与孟真谈政治。他总希望中国能有一个有能力的Dictator who will impose some order&civiliazation on us(独裁者,以整饬社会秩序,再造文明。)我说,此与唐明皇每夜焚香告天,愿天早生圣人以安中国,有何区别?况Dictator(独裁者)如Mussolini (墨索里尼)之流,势不能不靠流氓与暴民作事,亦正非吾辈所能堪。德国可学,美国可学,他们的基础皆靠知识与学问。此途虽迂缓,然实唯一之大路也。”这段记载,表明胡适思想的复杂,他从一个月前的激进立场退了下来,尤其当他的弟子激进时。他分明考虑到了法西斯的另一面,这一面会让知识人感到不堪。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学生傅斯年,其思想不无受到法西斯的某种浸染。傅当时在欧洲游学,先英国,后德国。他之希望出现一个有能力能整理秩序的独裁者,从而改变国家低迷消沉的状况并使之复兴,这其实正是法西斯主义在当时的社会心理表现。当时意大利的情形是这样,德国的情形也是这样,于是,意大利出了一个墨索里尼,德国出了一个希特勒。 胡、傅等人希望国家振拔复兴,有焕然一新之貌,统治者又何尝不是如此。1930年代,内忧外患的困扰,使战乱后的中国危机重重。为了冲破困局,北伐之后获得政权的蒋介石,即有心开始全面整顿社会。可以说,他就是傅斯年心目中那个有腕力能铁血一心要振兴国家的独裁者,蒋某人其实也未必不正以此自期。和孙中山不同,蒋介石一改以往的以俄为师,转而以意为师和以德为师;因此,三十年代早中期,中国大地遂有过一场借鉴法西斯(当时又译为法西斯蒂)的政治浪波。1932年,蒋介石在谈“党内团结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时指出:“执行三民主义的中国国民党要注射法西斯蒂的新血液才有生路”。强调“三民主义下没有私见,法西斯蒂下没有个性”。 1933年9月,蒋介石有“如何做革命党员”的讲演,其中把“法西斯主义共同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三:“第一是民族的自信。凡是一个法西斯蒂一定相信自己的民族是一个最优秀的民族,认识自己民族过去的历史是最光荣的历史,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第二是要一切军事化,凡是法西斯蒂,其组织,其精神,其活动,一定统统能够军事化。……换句话说,统统要服从、牺牲、严肃、整齐、清洁、确实、敏捷、勤劳、秘密、质素朴实,共同一致,坚强勇敢,能为团体、为党为国来牺牲一切。”“第三是领袖的信仰。法西斯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信任一个贤明和有能力的领袖。除他之外,再没有什么第二个领袖或第二个主义,就是完全相信一个人。”于是,“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西斯政纲,尽管它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很吊诡地倒是当时反法西斯的势力)。当时,国民党内部一些激进而有理想的廉洁之士,痛恨国民党的衰腐和国民状态的堕落,仿照意大利黑衫党和德意志褐衫党而成立一个别动组织“蓝衣社”,就是一个以蒋介石为领袖并向其效忠的法西斯政团。 三 以上的叙述,基本上没有我个人的价值取向,至少此时此刻我尤其不想妖魔化法西斯,那太便宜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法西斯的形成与诞生,有着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基础,同时它的面目也没有后来那么可憎。当然,这不是说它一开始就没有问题,相反,它的问题一开始就那么显见。只是对这问题,不同的价值取向会有不同的评判,而且是非正好相反。所谓是者是之,非者非之,那么,是非之外,法西斯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审视一下它的logo吧,有的时候,形象比语言更简洁也更得力。我不想在这里重复老生常谈的法西斯特点,我觉得它的特点在它的图案中已经表达得如此充分。注视一下那个当中插着一柄利斧的束棒吧,法西斯的全部秘密其实已经公开在你的眼前,就看你如何对它解读。 构成法西斯图案的要件有两样,一是束棒,一是劈斧,两者各有其指涉,并由此构成了我们解读法西斯的必要的索引。如果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法西斯,我要说的第一句,那是针对束棒而言,它所内涵着的语义,不妨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正面性无可置疑,但它确实可以导往并且事实上也导往了法西斯。反言之,如果人作为个体没有像束棒一样紧紧捆缚在一起,则无以产生法西斯。法西斯不可能是个体的,也不是乌合之众一般的群体,它是个体被束缚在一起的一个集体。惟其如此,它才能产生一般个体和群体无以产生的合力。还是年幼时,笔者就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位年迈的父亲,把他的十个儿子喊到床前,他拿起一支筷子,折给儿子们看,那支筷子就断了。然后他拿过十支筷子,用带子扎起来,再折给儿子们看,结果筷子完好。儿子们当然明白父亲的用意,这个故事的隐喻就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然而,它和那个法西斯的图标委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法西斯离不开那被捆束起来的棒子,但,散落的棒子被捆束起来,还只是法西斯的一半。最后需要完成的是同样重要的另一半,那就是插在束棒之中的斧子。这里,斧子的符号指涉是权力,那捆束棒乃是为其所支配的对象。如果没有那么一个集体化了的或一体化了的对象,斧子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所指。由于它位于被捆束的棒子中间,棒子则围绕着它向心;因此,图案本身就已经勾勒出了棒与斧的关系——这就是我用以描述法西斯的第二句话——“一切服从权力”。在此,团结就是力量的“力”,需要被导引到斧子的指向上。于是,有了一柄斧子的束棒,就不像以上束筷,只是防御性地怕被折断。它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四下出击,甚至所向披靡。 根据以上,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公式图示什么是法西斯: 法西斯=团结就是力量 + 一切服从权力 这两句话或这两个构件,是为法西斯密码,缺一不可。没有民众这样的束棒,法西斯就失去了它的可能;有了权力一般的斧子,法西斯就从可能变成了现实。因此,20世纪历史上的法西斯,如同一幕活报剧,上演者就是无数束棒一般的民众和对他们握有支配权的领袖。换言之,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或者,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法西斯就已经诞生了而且必然诞生,尽管它的称谓可以不叫法西斯。意大利虽然称谓法西斯,但只是法西斯的一种形态,德意志不叫法西斯叫纳粹(即民族社会主义),但它也是法西斯的一种形态。当时处于纳粹对立面的苏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极权主义——更是法西斯中的法西斯。甚至,就英美而言,在其战争状态下,尤其对作战部队而言,同样是符合这两个构件要求的法西斯,否则它无以应付这场战争。此刻,我们需要尽可能袪除我们头脑中积淀而成的法西斯的狰狞形象,至少我个人的表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多少价值色彩,它只是力图清晰地说明法西斯是什么,而尽量不涉及它的是与非。价值中性如果是我们此刻审视法西斯的前提,那么,我必须承认,参战的英美部队和苏俄部队,同样需要贯彻“团结就是力量”和“一切服从权力”的战争法西斯原则。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参战各方,无不具有法西斯性。 笔者所以撇去法西斯各种意识形态的外衣,仅从其构成角度解剖,盖在于披上各种政治外套的法西斯太具有迷惑性,以致我们无法看清其本相。法西斯从其人性的根源和权力本性来看,它并没有随着二战的结束而结束。20世纪已然过去,但法西斯肯定不是一个历史过去时,它毋宁就活着今天的各种可能性中。如果一根棒子是独立的,一束棒子则无法有独立的个体选择,它只能被选择。上文那位老父以筷为喻,殊不知,筷子的功能是拣菜,它必须有自由伸展的空间。然而,当它们被束在一起时,空间被减至最低,自由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亦随之丧失。筷犹如此,人亦如是。集体中的人没有独立可言,也不可能让你独立。这其中只有合并起来的个人的力量(power),没有个人的权利(right)。集体需要个人的正是这种力量,因为一百个人集中起来的力量要远大于单个的一百个人的力量。操纵这种力量的,乃是领袖意志或由他所代表的集体意志。因此,面对战争、自然灾害以及特殊重大事件等,这种力量是必要的,这无疑是法西斯的正面性。但,如果是日常生活状态,人则总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即人是群己中的个体,而非被集中起来的个体,后者分明反自然。毕竟个体自在自为,方可以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主体;集体化的人不然,只能集体地成为被操纵和被运作的客体(工具)。这样的客体集众多个人为一体,因而看不清其中的个人的眉目,它本身变为一个庞大的物自体,故可以名为集体主义。由于集体必然要求忘我,因此,任何一种集体主义都可以成为法西斯诞生的温床。它不是从中诞生出一种权力,反过来控制自己;就是权力用它的各种手段,把个体集为一体。权力与集体的关系,就是斧子与束棒的关系。棒与斧的交集,不但是法西斯的象形,同时也内涵着法西斯得以形成的秘密。 四 今天,如果我们要警惕法西斯,就必须警惕凌驾于个人本位之上的各种集体主义,尤其是权力发出它的召唤时。当然,法西斯不会再以法西斯的名头出现,它早已“臭名昭著”了,但它可以换上各种不同的马甲暗度陈仓,或招摇过市。换言之,法西斯不是主义,它总是以各种主义的名目出现。今天,举凡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阶级主义、社会主义(俄苏式的或类似于俄苏的),几乎无不涵摄着法西斯的基因。尽管在政治性质的解剖上,它们可能是威权主义,也可能是极权主义;但,所有这些主义概为法西斯的不同类型(当然,左的极权主义的法西斯其危害远甚于右的威权主义的法西斯)。它们所以具有法西斯性,因其价值诉求俱在个人本位之上,同时又注定离不开权力对它的范导,甚至它本身即表现为权力运作。以上谈法西斯时曾言及英美,那是因为二战。在战争之外,英美国家由于制度上始终奉持个人本位的自由主义,故法西斯无以席卷整个社会,哪怕这个社会中分明有法西斯性质的政党存在(如英伦)。德意俄不同,不独战争,它们的整个社会形态都是法西斯化了的,国家总是带有战争动员色彩,正如以上蒋介石言及法西斯基本精神时强调“一切军事化”(即使没有战争,也要推行类似战争化的大规模的社会群众运动)。权力显然知道,只有战争状态或运动状态,最有理由也最为方便把无数个体拧成一个集体,当然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名义,比如为了复兴。 “国家是一个有生命的超乎一切的集体组织,他的全部机构,就是一个完密的生命全体,每个国民就是构成这个生命全体的一个细胞。”此语出自蒋介石,它其实就是个人与国家关系中的法西斯。蒋氏提倡有心,推行无力;但当年意大利如此、德意志如此、前苏联如此,和前苏联类似性质的国家俱如此(尽管后者在口号上反对法西斯)。因此,对这些国家而言,这是一种不难观察到的现象:国家政治领袖喜欢穿军服,喜欢广场,喜欢阅兵,喜欢运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经常充斥着军事化的词汇和色彩,墙上和街头不断更换横幅和标语,到处流行的都是宏大叙事的口号,广播电视经常播放大合唱、进行曲,气势恢宏,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提倡奉献与牺牲,歌颂民族的光荣过去,渲染明天的宏伟目标,呼唤万众一心,凡事强调统一,由此延伸出各种社会运动及动员,民众则很容易欢呼并沉浸于那些超越个我的各种伟大的社会规划,他们自豪、激动、忘我、欢呼并愿意奉献自己作为螺丝钉的一切。 正如前文所言,法西斯在战时,有它存在的必要,甚至必须。但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人类必须远离法西斯。法西斯只有集体没有个体,只有权力没有权利——“细胞”有何权利可言。然而,纠结在于,不但任何一种体制,只要是权力,无论是德意形态,还是俄苏形态,抑或宪政民主性质的英美形态,都天然倾向于法西斯、倾向于权力支配一切,这是权力的本性(只是英美社会有其制度上的制约)。转就民众本身,亦有其法西斯之内倾,亦即具有结群为法西斯的可能和天性。人的“个性”与“群性”都是天性,就后者言,它有其吸引人的地方,至少集体可以给人提供安全感,也可以给人以力量,甚至荣誉。这时个人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不再具有独立的个性,一切都不需要你独自面对与担当,也不需要你负责,你只需要把自己交出去。如果人岂非没有把自己交出去的天性,那么,人民其实很容易成为法西斯,特别是在广场上。人民身上内潜着的法西斯性,很容易为艺术所发酵,包括音乐、宣传画、雕塑、大型建筑、影视、广场集会等。这些正是当年纳粹鼓荡民众的拿手好戏,今天的政治家也不缺乏这些桥段。这里尤其是音乐,进行曲的旋律本身就能回旋出一种法西斯,它吸引你跟进,让你化入集体,而且叫你的步伐和身体的节奏还要同别人整齐划一。特别是进行曲有其听觉上的壮丽感,直接激发生理,使你不自觉地消融到它的节拍中。俄苏战歌、纳粹战歌、英美战歌,意识形态可以不同,但它们的音乐语言是一致的。我作为一个文革中和文革后乃至今天听惯了战歌复赞歌的人,很自然,就像戒惧广场一样,有所警觉于这类亢奋性的旋律。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荐书:《零ZEЯRO》

从零(ZERO)出发,逐渐偏离(ERROR),进入记号的世界。 作者: 日 松田行正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符号大全 原作名: ZEЯRO 译者: 黄碧君 出版年: 2011-4 页数: 280 定价: 9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图文馆 ISBN: 9787511706553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黑色的书,连三个切口都刷了黑漆。正面不着一字的书衣也是黑色特种纸,两边是两张切割出来的脸部曲线,封面上只有九个小孔。这九个小孔是凡尔纳的小说《桑道夫伯爵》中桑道夫伯爵解读暗号的模型纸,配合硬封上的文字阵列,正常包裹时显示出“ZEЯRO松田行正”,将书衣顺时钟旋转90度就变成“ZARRATHUS”,再转90度会出现“TRRASIGNE”,再转90度则会出现“ASINTOERR”。这36个字母去掉作者名,就变成ZEЯRO, ZARRATHUSTRRA, SIGNE, A SIN TO ERR。九个小孔的排列方式来自杜尚的《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通称大玻璃》中的“九个射击的痕迹”,喜欢玩双关语的杜尚用射击的洞比喻射精。作者解说书名的含义是:从零(ZERO)出发,逐渐偏离(ERROR),进入记号的世界。更详细的解说,你们看书吧。书衣的背面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文字树。书中列出的记号群只是根据形状的趣味性来选择,也有很多记号是已经超越了沟通途径的复杂形状。有很多文字系统因为形状和文法太过复杂而无法流通,自然消失,也有一些像神代文字那般怪异的文字系统。除了感到形状有趣外,再加上被这些瞬息万变的文字、记号所迷惑,最后本书集结了11章×11种=121个文字群、记号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页的大小也是11的倍数,宽121毫米×长209毫米,正文的版面篇幅也是以11毫米为单位。各章的内容并非完全有系统的分类,主要以形状相似,还有渐渐演变而成的组合来编排。各章开头的记号是象征每一章的变形字母。那么就请读者进入这个奇妙的昆虫图鉴般的形状世界吧。 作者简介 编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翻译 黄碧君 1973年生。辅仁大学日文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文学硕士。现为自由工作者。译有:《零ZEЯRO》《非设计不生活》《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34次感动:巴黎私房餐厅推荐》《爱的理由》《周末日本小旅行》《穿着mina去旅行》《跟妈妈去旅行》《从金银岛到哈里波特》《寻找幸运星》《小星星通信》《图解古文明》《幻想图书馆》《博物馆买物趣》等。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荐书:《地书》

二十多年前我做了一本包括我自己在内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说什么语言的人都能读懂的《地书》。事实上,这两本书截然不同,却又有共同之处: 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觉;《地书》则表达了对当今文字趋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 ——徐冰   作者: 徐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点到点 出版年: 2012-4-23 页数: 112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9513697 内容简介 享誉世界的华人艺术家徐冰 历时七年,经典作品《天书》之后又一奇书问世! 没有任何传统文字,不是绘本,不是漫画,但任何人都可以读懂! 记录现代人典型生活的奇特小说,抑或是人类交流方式的另一种可能 《地书:从点到点》是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书,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奇特的小说。艺术家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最初的灵感终于转化成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问世。这是一本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二十多年前我做了一本包括我自己在内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说什么语言的人都能读懂的《地书》。事实上,这两本书截然不同,却又有共同之处: 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觉;《地书》则表达了对当今文字趋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 ——徐冰 在我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看它能否给人们提示一种看事情的新角度。 ——徐冰 作者简介 徐冰 当代最受关注的华人艺术家之一 1955年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2007年回国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 1999年获得美国最重要的个人成就奖“麦克阿瑟天才奖”。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孔锐才:用肢体伸展似水年华

孔锐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戏剧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艺术理论。 哑剧是沉默而孤独的艺术。独自一人的时候,也是最沉默的时候。但这种沉默的感情却是可以交流的。他孤独地飞越国界,在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群中表演。他不需要语言,因为人类的内心都可以欣赏这种沉默的爱。 菲利浦•比佐(Philippe Bizot)在舞台上给人的感觉是孤独的。他是我理想中的艺术家。在我心目中,艺术家是和专业杀手一样,沉默寡言地提着轻便的行囊,辗转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场表演过后,无论他在舞台上如何风光,无论有多少观众叫座,无论有多少文化掮客簇拥,无论收获了多少鲜花掌声,他仍旧只身一人离开,或者沉默寡言地飞往另外的城市继续表演。真正的艺术家内里仍旧是单纯而孤独,这让他的表演什么时候都像杀手一样职业而准确。他很少有失手的时候。 比佐是温柔的,温柔而充满爱。他在表演过去的自己,包括童年时的离别、孩童时散步、初长乳牙、青春期在沙滩上、青年期在课堂上和宿舍里、爱情约会、中年的独自一人、老年的回忆、被困在照片里的自我,等等。当他温柔的肢体开始伸展时,他在表演自己孤独的内心。这是淡淡的无奈与哀伤。回忆容易让人伤感,尤其沉默的哑剧,放在回忆的氛围中,没有语言,只剩下带着动作的画面,如同在寂静无眠的午夜观看重播的镜头一样。这是一个老人对过去默默的凝视,也是对已逝去的年月的哀悼。但比佐将这些东西保留在让人沉思的美感中,而不是虚无地埋怨命运的无常。《静默回忆》是他的个人温情的自传。 哑剧是沉默而孤独的艺术。独自一人的时候,也是最沉默的时候。但这种沉默的感情却是可以交流的。他孤独地飞越国界,在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群中表演。他不需要语言,因为人类的内心都可以欣赏这种沉默的爱。他表演的内容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是打领结、约会的等待、孤独无眠的某个夜晚、排队打饭…… 一切都是从最简单开始。几乎没有舞台的布置、服饰、灯光和道具。在艺术最高境界中,舞台、服装、灯光、道具都不太重要。艺术家进入任意一个情景都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舞台是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来的,而出色的艺术家完全有能力将舞台放回到日常生活中。 比佐并没有单纯将剧场留给了先锋派。他纯熟的技艺完可以探索各种新可能性。但他懂得了节制。他并不走向越界性的肢体实验,也不是走向象征性的舞蹈肢体,而是走向对日常生活的戏剧性的模仿性,又能从中激发出无数的意味。他既能以诙谐的戏剧效果取胜,也能以丰富的感情取胜。他能让老人、小孩和文艺青年都能高兴地围在一起。这种节制是炉火纯青的体现。 作为法国人,比佐具有飘逸的成分,也有对整体感的自然的把握。在表演的倒数第二部分,他插入了一个与观众互动的即兴表演。而在最后一部分,他用电影的快进与慢镜头结合的方式,回顾了从童年到老年的每个精彩片段,巧妙地将倒数第二部分的即兴成分插入了这个回顾的过程中。可以说整体效果非常巧妙而均匀。 默剧的英文是Mime,在词源上,它既有笑剧、哑剧的意思,也有模仿的意思。它是一种卑微而谦卑的艺术种类,甚至类似于逗人欢乐的小丑。但它又是最为寓意深远的艺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就将其列为最解构的艺术品种。它是一种沉默的爱。比佐为穷人表演,为孩童表演,为妇女表演。我们身边每一个弱势群体的成员,不被理解的人,穷人、女人、同性恋、大麻风、艾滋病人都需要这种沉默而持久的爱。保罗在《罗马书》中说:“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艺术家就是处于这种自我和上帝之间的紧张的张力之中。 没有一个艺术家完全为自己表演,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完全为上帝表演。 (转载自搜狐娱乐) 【原文链接】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