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历史 | “知心姐姐”:以儿童特色灌输少年政治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 08:23 | 5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知心姐姐 《 中国少年报 》内容基本都是从大报改写而来,被人笑谑是“小《人民日报》”。 胡耀邦 曾在一次讲话中谈及:“你们是《 中国少年报 》,不是《中国老年报》,不要衣服是小孩的,面孔是老头子的。” 记者:冯玥、黄卫,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 知心姐姐 ”的故事 还记得《 中国少年报 》的“ 知心姐姐 ”专栏吗?这样一个传承了几代人的专栏团队,一直坚持“为孩子说话,说孩子话,让孩子说话”。83岁的姜达雅,教育专家孙云晓,以及最著名的“ 知心姐姐 ”卢勤,都曾经是这个团队的主力军。 80年代初,《中国少年报》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而该报的“知心姐姐”栏目在全国小读者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专栏”里,名列第一。 姜达雅记得那是1956或1957年,她二十七八岁。在《中国少年报》当编辑的她去南京出差,在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照片上的她,辫子盘起来,微笑着。 1960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卢勤也到照相馆照了平生第一张标准像。怀揣着一个梦想的她,特意把短发留长,梳起了两根辫子,对着镜头微笑着。 那时的她们都没想到,日后她们的命运会跟大辫子的“知心姐姐”如此不可分割:她们分别成了“知心姐姐”的两代领军人物。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