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历史

嗨!历史 | “知心姐姐”:以儿童特色灌输少年政治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 08:23 | 5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知心姐姐 《 中国少年报 》内容基本都是从大报改写而来,被人笑谑是“小《人民日报》”。 胡耀邦 曾在一次讲话中谈及:“你们是《 中国少年报 》,不是《中国老年报》,不要衣服是小孩的,面孔是老头子的。” 记者:冯玥、黄卫,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 知心姐姐 ”的故事  还记得《 中国少年报 》的“ 知心姐姐 ”专栏吗?这样一个传承了几代人的专栏团队,一直坚持“为孩子说话,说孩子话,让孩子说话”。83岁的姜达雅,教育专家孙云晓,以及最著名的“ 知心姐姐 ”卢勤,都曾经是这个团队的主力军。 80年代初,《中国少年报》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而该报的“知心姐姐”栏目在全国小读者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专栏”里,名列第一。 姜达雅记得那是1956或1957年,她二十七八岁。在《中国少年报》当编辑的她去南京出差,在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照片上的她,辫子盘起来,微笑着。 1960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卢勤也到照相馆照了平生第一张标准像。怀揣着一个梦想的她,特意把短发留长,梳起了两根辫子,对着镜头微笑着。 那时的她们都没想到,日后她们的命运会跟大辫子的“知心姐姐”如此不可分割:她们分别成了“知心姐姐”的两代领军人物。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香港科大推崇教授治校二十年成就亚洲第一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 08:39 | 5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香港科技大学 所有研究型大学一样,科大推崇的是教授治校。“我们试图建立的是一套透明、公平、参与性强的遴选、监督和问责制度。让教授们增加对管理层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吴家玮说。 作者:洪鹄、洪沁、钟瑜婷,选自:南都周刊,原题: 香港科技大学 :二十年,亚洲第一 回顾读过的三所大学,肖颐最怀念她在香港度过的那一年时光。之前她在南京大学念物理,主攻凝聚态方向,2006年大三下学期,她申请了 香港科技大学 的交换生名额。按照当年的排名,科大并非香港最好的学校,以肖颐的成绩她可以任意选择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相比后两所大学的悠久历史,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大简直年轻得令人担心,并且规模也小,一共只有4个学院、19个系。 肖颐最终选择了科大,因为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大已经将另外两所大学远远抛在身后。带她的导师张西祥博士,是科大2001年成功观察到全球最细、直径只有0.4纳米的单壁纳米碳管实验团队的成员之一,这项研究不但被《科学》杂志认定为当期重点发现,还被推举为当年的全球十大科技成果。 科大一年,被肖颐视为“学术生涯”的开始。她之前不承想到,作为一个大三学生,也可以跟着师兄师姐们出入实验室,堂堂正正成为研究队伍中的一员。和南大的硬件设备比起来,科大的实验室堪称梦幻,“拥有各种我们系以前梦寐以求的设备”。她所要做的,就是像周围的每一个人一样一头扎在里面,如同全世界只有这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是疯狂的一年。”肖颐回忆。她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变成工作狂,因为周围所有人都是。她记得一群人在茶餐厅吃饭,周围的每张桌子都在讨论实验进展,讲到饭菜全凉,匆匆几口扒完飞奔回实验室。记得那些刚刚从北美回港的老师,永远敞开的办公室大门,以及在咖啡桌边都不曾停止过的热烈争论。之后她离开香港,去了同专业在美国排名前十五的马里兰大学继续念凝聚态,依然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但却不复在科大时那种浑身热血、异常兴奋的感觉。 如今回想,肖颐把那种劲头归结为年轻:一个迫切成长的年轻人遇到了一所同样迫切成长的年轻大学。 2011年, 香港科技大学 首次超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东京大学等,成为权威的国际大学排行榜“QS亚洲大学排名”上的第一名。QS声称,卓越的研究质量和国际化特质是香港科技大学将其他名校抛于身后的两大武器。 有趣的是,在南都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大多数科大人的第一句话都是“排名并不重要”:他们认为过度量化的指标无法衡量这所野心勃勃正欲迈向世界一流的学府的学术水平。 但现任校长陈繁昌认为,无论如何,对于这所今年秋天即将迎来自己20岁生日的年轻大学而言,这样的肯定已是最好的礼物之一。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1969年在京中央领导大疏散防范苏联突袭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4日 – 09:45 | 47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毛泽东与林彪 作者:莽东鸿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核大战阴云笼罩中国上空时的往事揭秘。 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接连爆发了几起冲突事件,之后,大军压境的 苏联 于下半年又私下向美国等国试探对中国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展了防范“新沙皇”侵华战争的紧张战备和疏散在京中央领导人的工作。 中央发出疏散令 从1969年3月初开始,全国战备紧锣密鼓开展起来。3月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打倒新沙皇!》其中说:“不管你们来多少人,不管你们联合什么人一起来,我们都要把你们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 到8月28日,经 毛泽东 批准,中共中央发布命令,要求边疆地区革委会、人民解放军驻边疆地区部队,充分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随时准备对付武装挑衅,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命令说,党中央命令你们充分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随时准备粉碎美帝、苏修的武装挑衅。防止它们的突然袭击”。命令还要求立即解散一切跨行业的群众组织,停止武斗,实行归口大联合,坚决执行“七二三布告”(7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布告,要求山西省部分地区制止武斗、惩办坏人,恢复生产与工作),大力支持前线,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冲击解放军;要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八二八命令”的发布,迅速整治了仍然存在派性斗争、武斗和打砸抢等混乱局面的地区。 从9月至12月,疏散大中城市人口、物资,是当时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重要战备活动之一。 在京的中央大批党政机关,以及北京主要单位、学校,包括其家属,被紧急疏散到外地,有的暂时先疏散至郊区。文化部所属机关、学校、剧团和文联、作家协会去湖北咸宁,其他协会去沙城。 边境地区的军政机关,如黑龙江黑河地区的革委会、军分区也向内地迁移,吉林市计划将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疏散至农村。 许多高校也紧急迁出城市。北京大学的一部分疏散到汉中,一部分疏散到江西鄱阳湖畔,北师大师生疏散到西郊东方红炼油厂,中国科技大学迁往合肥。中央广播学院迁到河北望都,中央民族学院迁到湖北潜江。北京农业大学先迁河北涿县,后迁到陕西甘泉。 离开“牛棚”不久的中国曲协副主席、作家陶钝这样回忆:“北京市内一片慌乱,一些外地有关系的住户都安排搬往外地。收售旧家具的店铺,以贱价收购了大量的家具。我把各家的人叫了来,把大衣橱、樟木箱子、书架,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全集或选集都装箱运回乡下。旧家具价钱落到大立橱20元,写字桌10余元,一个弹簧单人床垫子才卖了12元。”作家陈白尘在日记中这样记载:在北京站登火车时,“秩序大乱,犹如逃难的难民”。韦韬回忆说:北京疏散,“中心是要把北京的所有‘闲杂人员’、‘危险分子’统统疏送到内地去‘监护’;把业务已停专事斗批改的机关单位,统统迁往农村,或办‘五七干校’,或插队落户;把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档案、文件、珍贵资料,集中装箱运往‘三线’保存”。 10月14日,根据 毛泽东 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通知说:为了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应付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经中央讨论决定:中央机关集中到北京郊区战备地下指挥部办公,由 周恩来 同志留在北京主持工作:毛泽东主席到武汉主持全国的大政方针,林彪副主席到苏州负责战备。同时,中央领导人及原中央负责人也相应疏散。同日,毛泽东离京去武汉。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宋庆龄委身革命:嫁给孙中山并非因爱上他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合影 宋庆龄 用风趣口吻表达了当时嫁给 孙中山 时的感情:“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是出于少女罗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作者:盛永华,选自:羊城晚报 1913年夏,“二次革命”失败后,曾经的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成为北洋政府的通缉对象,不得不再次流亡海外;此时,从美国留学毕业的 宋庆龄 ,由父亲宋耀如引领,来到 孙中山 身旁,成为他的重要助手和战友,成为他终生不渝的伴侣…… 壹 从小就非常仰慕 孙中山 宋庆龄 是孙中山的战友宋耀如的女儿,从小就知道孙中山是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英雄,了解父亲在各方面支持他的事业,因而对他非常仰慕。 宋庆龄在自己的《自述》中曾说“由于家父是孙博士在其革命工作中最早的同志之一,因此在孩提时起我就熟悉他的名字和志向。”1907年宋庆龄到美国读书以后,她的父亲仍经常给她去信,寄发剪报材料,把国内发生的情况告诉她。 宋庆龄当年同学的忆述:“沉默寡言的庆龄把心思用于另外一种方面———潜心思考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内在意义,考虑她父亲宋查理和他的朋友孙逸仙博士魂牵梦萦的革命事业的是非曲直……她在内心深处已经是忠贞不二地谋反了。” 贰 她的思想发生了飞跃 宋庆龄在大洋彼岸知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时,这个一向沉静温雅的姑娘,在她著名的论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中,对新生的共和国充满憧憬:“中国以其众多的人口和对和平的爱,应该作为和平的化身屹立在世界上。” 这篇论文表明了宋庆龄对革命的理解,她把共和制度取代封建专制视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还在五个月前,她在校刊上发表过《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揭露了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但却认为这种状况可以通过留学生出身的官员的“言传身教”实现改革,“‘自由’与‘平等’不是靠罢工、骚动和政治混乱,而是靠更为普及的教育和启蒙运动来保证的。” 辛亥革命使宋庆龄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飞跃。这为她不久以后全身心地支持和投入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叁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 1913年8月,宋庆龄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后,到东京去看望随同孙中山流亡日本的父母时,会见了久仰的英雄孙中山。根据日本外务省的有关档案资料记载,宋庆龄与孙中山有频繁的接触,并且还有不少书信往来。 由此,宋庆龄加深了对孙中山及他的事业的理解,当宋霭龄因婚事不再专任孙中山的秘书时,她继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工作,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爱情,孙中山从未真正体会过的感情,不仅给他以慰藉,也成为激励他在失败中奋起的动因之一。年轻、美丽、温柔、深情,充满朝气的宋庆龄还带来了西方的民主主义。 而结婚对于宋庆龄,当时只意味着“委身革命”。多年以后,宋庆龄向埃德加·斯诺谈到她与孙中山的婚姻时,用风趣和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她当时的感情: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是出于少女罗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赖宁事件作者否认救火系杜撰

赖宁雕像 屹立山西太原东仓巷20年的 赖宁 烈士雕像,忽然“消失”了。近日,难舍怀旧情结的东仓巷居民自发寻找 赖宁 雕像。最后才得知因太原市环境整治,赖宁雕像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偏僻山村里。 最早采访赖宁牺牲事件的专家孙云晓近日称,仍然应该重新去认识和学习赖宁,而不是去简单地否认,学习赖宁并非是学习救火行为,而是他的远大志向和实践探索精神。 事件 因为“没有单位愿接收” 赖宁雕像被移到东沟村 据太原当地媒体报道,赖宁雕像自上世纪90年代落户东仓巷后,就成为这里一道人文风景,20年来,和附近居民朝夕相处。今年5月,雕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雕像到底去哪儿了?东仓巷部分热心居民开始四处寻找雕像下落,还把帖子发到网上。随后当地媒体也加入“寻人”队伍。当地记者在询问鼓楼街道办事处时,该办事处的苏主任承认,雕像是街道办事处移走的。在对东仓巷的整治中,第二干休所重新修建了大门,街道办事处考虑到附近环境发生了变化,决定另找个地方安放雕像。 “由于道路狭窄,车辆经过时,经常出现与雕像磕碰现象,同时雕像所在地特别脏特别乱,周围全是灰尘和垃圾,所以街道办将雕像暂时移走。”太原市杏花岭区宣传干部彭姝萍告诉记者。 “赖宁雕像移走前,我们就一直在找更适合的归宿,联系了很多公园和学校,但都被对方拒绝了,找不到愿意接收赖宁雕像的场所。”鼓楼街道办前日苏主任说,“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将雕像拉到一个朋友家的院子里存放。” 目前被移走的赖宁雕像暂时寄放在杨家峪街道东沟村,较偏僻,“现在雕像保存完好”,苏主任称,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学校、新闻媒体一起,为赖宁雕像找一个合适地方。 对话 他是英雄,也是孩子 救火不可学品质仍应学 记者近日专访了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1989年,孙云晓受团中央指派,前往赖宁故乡采访写作,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一文,引发全国热议和讨论。 对于赖宁雕像被移走一事,孙云晓认为地方的举措过于简单粗暴。 关于赖宁 他得罪过很多同学 记者:现在网上有一些关于赖宁的细节,说他是“官二代”,不招人喜欢? 孙云晓:对,即便在当时,赖宁在学校里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孩子。他确实出生在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水电局的一个领导,级别很低。但在1988年,赖宁并没有因为这个身份得到什么特殊照顾。他学习成绩很好,小学升初中本来可以保送,但他拒绝了,最后以很好的成绩考上初中。他和同学确实有些矛盾,因为他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得罪了很多同学,后来班里选三好学生,同学们就不选他。 我在写赖宁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他是英雄,也是孩子。赖宁下葬那天,母亲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替他赔偿了一扇打破的窗玻璃。他母亲在坟前把买玻璃的发票给烧了。 记者:现在也有人怀疑赖宁事迹的真实性? 孙云晓:首先我强调,赖宁的故事是真的,不是编出来的。我看他的日记,发现他是一个心胸开阔,有远大志向的孩子,他的梦想是给家乡修筑一座立交桥。 关于时代变迁 当代青年缺乏赖宁品质 记者:当年全国都在学习和讨论赖宁精神。如今,人们甚至把竖立了20年的雕像撤走。您如何看待这两个时代的对比? 孙云晓:说明时代在变迁,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具体到赖宁的事迹,我认为现在一些人更喜欢“去神圣化”,尝试“解构崇高”,对于崇高的东西都怀疑、都不去相信,最后去怀疑一切,然后又抱怨说没有信仰,迷失在物质中。 记者:您希望现在的青年如何去学习赖宁呢? 孙云晓:我会告诉每一个孩子,不去学习上山救火,要学习赖宁的远大志向,用于探索。我个人觉得,赖宁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恰恰也是很多当代青年所缺乏的。因此,我们今天仍然应该重新去认识和学习赖宁,而不是去简单地否认。 回顾 学习赖宁热潮 从争议到“淡化” 赖宁,英雄少年,生于1974年,四川石棉县人。 1988年3月13日,年仅14岁的赖宁为了扑灭突发县城附近山火,不幸遇难。 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掀起热潮。同年11月,赖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关于要不要引导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话题,对于学习赖宁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2004年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此后,北京、南京等地,一些学校从墙上摘下少年赖宁画像。 2009年9月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赖宁的名字位列其中。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