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媒体

【装聋作哑之53】广州日报:对话艾未未:<童话>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游戏?(2007)

对话艾未未: 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游戏? 2007年04月30日 广州日报 花3000万元 招募1001个中国人 到德国免费看展览 连日来,著名诗人艾青之子、当代艺术家艾未未《童话》在艺术界掀起巨波。今年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发表《童话》草案,将招募1001个中国人一同前往德国,参加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这部以真人为元素,以围绕着真人而展开的现实主义创作得到了投资方3000万元的赞助,引发社会关注。称赞者认为,《童话》是“更好更高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人发出“不如找1000个疯子去!”的质疑。 针对他的作品《童话》,记者日前采访了艾未未本人和活动参与者。 艾未未小传: 著名的实验艺术家、著名诗人艾青之子,1957年8月28日生于北京,其研究领域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家具、编书、策展等多个方面。 1957年生于中国北京 1978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 1981年就学于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rt Student League,美国纽约艺术家 1994年~1999年北京艺术家,1994年~2000年主编出版实验艺术刊物“黑皮书”(1994)、白皮书(1995)、灰皮书(1997) 1998年至今“中国艺术文件仓库”艺术总监   艾未未印象 艾未未,被称为当代中国实验艺术领军人,他是在海外举办第一次观念艺术展的中国人,《北京人在纽约》副导演,也是北京奥运会“鸟巢”的中国顾问、还曾入选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并在华人艺术家中排名最高。 上述任何一个头衔,都让人感到光芒逼人。可现实生活中的艾未未,一脸络腮大胡子,随意得有些邋遢的着装,思维中透露出的敏锐和自我使人很容易感觉到他的独特,尽管他看上去很不喜欢媒体形容他“特立独行”。 关于最新进展: 过半人已拿到签证 记者:参加《童话》作品的这1001个人,签证情况如何? 艾未未:这个作品报名很快,报名只用了三四天时间,从这些人里筛选了1001个,给这些人签证,目前签证已经签了一半。这些人里没有一个被拒签的,其中有三分之一手续不齐也都签了。很多农民,没有账号、财产、英文介绍信等等,使馆也给了签证。 记者:有没有专门和使馆进行过协商? 艾未未:我专门和德国使馆的大使和签证官见面和协商,德国大使非常支持,他懂艺术,他说我会全力支持你们。这1000多人中,学生、设计者、自由职业者最多。 记者:农民有多少个? 艾未未:农民参加的将近四五十人,广西那边的一个侗族山寨大约有20多个村民。他们的一个亲戚知道这件事情后,在家乡度假时和我通电话,之后帮我组织,他们在山寨开了几天的大会,挺兴奋的。 记者:这20个侗族村民是怎么选出来的? 艾未未:身强力壮,离得开家,只要家里的猪和牛有人养他们就能去。他们是很严肃地选的,现在已经签证了的两个人因为家里的猪和牛没人照管,后来放弃了,我们又换了两个人。 记者:山寨里的人怎么看这个活动? 艾未未:他们对这个没有什么概念,据说出了当地那个县,到月球和到德国他们认为差不多是是一回事。 关于3000万投资: 投资人并没有要求我收回 记者:如何构思这个作品? 艾未未:我在走路的时候,突然之间想到了,这并不复杂,谁都可以想到,但是完成是很烦琐的一件事情。 记者:投资的3000万元,能否收回? 艾未未:肯定能够收回。但是我没有想这么多,投资人并没有要求我收回。 记者:您做事是不是有些特立独行。 艾未未:很多人喜欢用这个词。我不太考虑关于收益的问题,人做事的价值有多种类型,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偏见生活。 记者:这个作品很轰动。 艾未未:在欧洲很轰动,但是在中国好像没有,欧洲那边上网搜索几天前约有十五万条消息。很多德国朋友拿来剪报给我看,德国有五六家媒体来采访了这个事情。其实,我不希望它有轰动效应,如果想轰动,会很愚蠢。 记者:能不能谈谈投资方是哪里的? 艾未未:投资方是很久以前在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上遇见的,对方在瑞士负责一个文化基金,我们谈了5分钟,他告诉我他喜欢收藏中国的老照片,我已经不记得他现在是做什么了。 后来,我的画廊找到他,他投资后,我们也没有通话,我对他也没有任何承诺,不是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要像大家通常想象的那样。 沟通的时候,我写了个计划,我做完了要多少人,多少钱,算出来了是300万欧元(约为人民币3000万元),一个星期后得到了他的同意的答复,后来我们就开始进行我们这项艺术。按道理也要求写做这个作品的目的,但是他没有要求,我也就没有写。   关于活动目的: 这些人去了就是一种效果 记者:关于这件事情的争议和质疑,您怎么看? 艾未未:什么事都有争议,什么事都有质疑。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我的作品,这个作品本身就是我的表达,我会(把这些争议)放进我的作品里去。 记者:这次去的人,比如农民、山寨的人,会给他们之后的生活带来影响吗? 艾未未:也可能会有影响,也可能不会有影响,这至少是一个特殊的经验。 记者:有没有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达到什么效果。 艾未未:这些人去了就是一种效果,没有别的效果,我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期望,这只是一个作品。给它更多的价值只会减弱它的特征,没有什么有更深刻含义的地方,似乎一个艺术家说这件事情大家都不愿意相信,好像艺术不会是这样。我很老实地告诉大家,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它就是生活本身,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能够出国,能够去看一个展览,只是不能留下。 透视: 它是生活?还是艺术? 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艾未未无疑是成功的,从未有人愿意像今天这样,将3000万元的巨额投资到这样一件作品中,更不用说,这件作品是否能够顺利卖出仍属于未知数。 不过,无论如何,从这件事件里,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艺术的形态正在悄悄变化,在这种当代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和界限,不是雕塑、不是油画,一次活动也可以被纳入艺术的范畴,这种突破随着这件作品冲入人们的视野而对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到底是什么?它是生活?还是艺术?是艺术又或者更像是生活。艺术家艾未未,在创作这件作品的同时,已经突破了自己原来的艺术家的身份,而更像是一个社会人,他以一种带有福利性质的、企业化的手法来运作自己的作品,而他的作品也涉及经济、文化及制度的方方面面。 而让更多人关注的是,艾未未在以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来运作这一作品?作品运作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虽然是组织1001个人观看展览,但是艾未未却亲自奔走各地为这些人选择服装和道具,那么一旦他的这件作品轰动世界,进而被争相购买,这1001个人身上的每一件东西可能都会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像古文物那样被人购买和收藏。 无论如何,艾未未已经以这件耗资巨大的作品引起了艺术家们和整个社会的惊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作品买卖价值的传统概念。   各方评价 艾未未的作品胆子大、想象力丰富,可以说是一个艺术游戏,艾未未设定“1001”这个数字,正是“一千零一夜”,而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神话。很多中国人很有钱,在欧洲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人旅游的身影。但是,在许多外国人看来,现在的中国人很有钱,却缺少文化修养。艾未未的作品恰恰是一种讽刺,“它是提醒在这样一种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在国外切不可飞扬跋扈,有损国人形象。 ——艺术评论家朱其 《童话》是“更好更高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且因为其“更好”、“更高”的“客观真实”内容,更成典范。所有试图把这一作品称为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的图谋必是无知必将失败!总之,作为现实主义的《童话》,多、快、好、高、远样样达标,除了不省,故是典范。 ——浪漫主义理论“鼻祖”苏坚 “我虽然并不完全了解这个项目的背景,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是利用现在的西方中心主义去颠覆西方中心主义。也就是说,中国人现在关心西方、参照西方,这点很重要,艾未未的作品正是反讽意味。” ——美术评论家、策展人李旭 来源:http://goo.gl/MK1sx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4】今日早报:艾未未:一边温柔 一边愤青(2009)

艾未未:一边温柔 一边愤青 今日早报 2009年5月13日 说话坦率尖锐的他在家从不发脾气 艾未未: 一边温柔 一边愤青   说话坦率尖锐的他在家从不发脾气   艾未未:   一边温柔   一边愤青   □本报记者 林梢青 文并摄      早报讯 近日,丹麦政府宣布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为明年远离家乡、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小美人鱼”铜像设计一个“替身”,安放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艾未未有很多身份,其中一直被人念叨的便是“诗人艾青之子”,但这些年来,他更因为在中国前卫艺术上的表现而受人关注。在更多人眼里,艾未未就是个“老愤青”,他说话坦率、尖锐、毫无顾忌。而在他家里,你可以看到他真实率性的影子——清水墙,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楼梯没有扶手,地板是水泥的,就连马桶,也是毫无遮拦地敞开在二楼的书房里。你会发现,其实生活里的艾未未很温和,温和到你都不忍心向他提太过尖锐的问题。   他很偏执——   “我是越活越年轻的‘80后’”   艾未未的家在北京五环外崔各庄草场地,那里总是尘土飞扬,他家门前的道路很安静,偶有几辆车开过。大门是鲜艳的绿色,阿姨出来应门,只要说找艾未未,就放你进去。这个占地两亩的院子安静得出奇,工作室里大家自顾自地干活。艾未未的夫人路青对记者说,在这个院子里,有陌生人太平常了,平均每天光记者就有四拨。   记者寻了半天,终于在电脑前发现了一个胖乎乎的背影,艾未未慢悠悠地转过头来,他正在写博客,这是两年来他最专注的事,有时候一天写两篇甚至更多。“写博客对我来说是一种消耗,像是往炉子里扔了几块炭,看这个火烧起来,最后烧没有了。就有点像帮助自己把一个事情说清楚,理一理。”      记:现在来采访你的大多数都是“80后”,你说过你很喜欢“80后”。   艾:我喜欢年轻人。我也是“80后”,我是越活越年轻的。和年轻人对话,经历和记忆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基本的同情心、正义感、没有是非原则不行。我相信大多数“80后”只是个牺牲品,在教育和信息上都是……他们是生长得不太平衡的一代人。   记:为什么说我们是牺牲品?   艾:你们是被抛弃的一代,今天的教育体系是很差的。为了分数、考学,最后基本上摧残了整个人。你们在这么个结构下生长,基本上无力反抗,所以你们是被抛弃、被荒废的一代。   记:既然这么糟糕,你为什么还喜欢“80后”,甚至说你最信任“80后”?   艾:我觉得“80后”……像韩寒就特别不错,他是至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最优秀的年轻人。(郭敬明呢?)郭敬明我不知道。我觉得韩寒特不容易,他也没什么背景,但始终很真实地去看问题,说自己愿意说的。   记:和你们那代人相比,我们可能比较迷茫,少了很多理想。   艾:我从来没有什么理想,我觉得人生需要有一个大的规划,这应该是你不做什么,而不是你要去做什么。对我来说,我不可能去一个单位,不可能去学习某一篇文件,或者说出一句自己不愿意说的话,见不愿意见的人,我很难迁就自己。而我更鼓励年轻人有狂妄的想法,鼓励他们的自大感和疯狂。我始终认为,这种个性、欲望、行为的能力要比所谓的知识要重要很多。   他很温和——   “成熟和世故离我越远越好”   采访期间,路青把一个女孩带到艾未未的面前说,“她想看看你”。这个女孩是位从兰州慕名而来的“粉丝”。艾未未非常温和地招呼她坐下。后来那女孩对记者说,“我真不敢想象他们家居然这么随和,来之前大家都劝我别去了,没有预约,门口保安肯定不让你进。我说我特别想看看他。”   虽然很多人对艾未未的印象是“老愤青”,但他的朋友都说,他在家几乎从不发火,做饭也很好吃,他喜欢做创造性的饭菜,也就是“乱炖”——什么菜都往里放。   这些都是别人说的,而艾未未本人则拒绝谈论他的生活。      记:我想听你说现在的生活。   艾:我很不喜欢说八卦,很无聊。   记:不是八卦,譬如你的收藏,你家里摆了那么多收藏。   艾:那我更不喜欢,你想现在到处都在谈收藏,咱干嘛掉这个坑里去啊?   记:你真倔,你是让我最无能为力的一个采访对象,你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艾:我很小就是这样,我记得我父亲打我的时候,我都是站在那儿不动的。邻居说你稍微示弱一下,或者跑开一下,但我绝对不会,我是随时准备就死在那儿的。   记:那遇上不公平的,你无力反抗的事怎么办?   艾:我很少想这些事,我是非常偏执的。这个事情很难让我服了,我可以不搭理它,或者说它不再影响我,但是我不可能去认同这些生活中不合理的事情。你仍然可以坚持你那一点小小的偏执和个人化的愿望。   记:那或许是因为你今天有地位和金钱,我们普通人就没法做这么绝。   艾:我没为地位和金钱努力过。这个东西有时候会有,有时候会没有。   记:但父亲的光环一直跟随着你。   艾:我想脱离他这种有名已经花了很大力气,所以这对我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我要继续努力,让人在提起我时能忘记我父亲,如果做不到,我就是不成功。   记:陈丹青说,在北京有艾未未会觉得不孤独,那有这样一个令你觉得不孤独的人吗?   艾:王朔吧,他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非常本真,这样的人确实不多。我最想避免的就是世故、成熟、通达、历练这些东西。 来源:http://goo.gl/5EqzZ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49】北京现代商报:艾未未:诚实简朴的生活(2003))

艾未未:诚实简朴的生活 2003年09月09日 北京现代商报   艾未未的家是自己设计监工的,房屋面积有400多平方米,院子占地两亩。整个建造用了13万块砖、180吨水泥、7.5吨钢筋、45方沙石、34块预制板,外加别人退货不要的木料。建造用了60天,刷墙40天。未未的“第三种生活”是:诚实、简朴、充满个人乐趣地生活。他家的设计也是秉承这一方式。   在未未的家居观念中,家首先应该保证的是它的实用性,而其他不相干的因素在他这里都被看做是繁琐重复,一概毫不犹豫地删减。   未未家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二层工作间的洗手间。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洗手间,马桶、洗手池就好像房间里的一件家具,被随意地摆放在那里。未未认为,二楼的空间本来就是相对稳定的私人空间,那么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再加一道外墙。   未未家里的墙是简单的砖墙,窗是简单的磨砂玻璃。因为需要墙壁陈列作品,暖气都做在地下。由大厅通向二层的楼梯是简单的水泥预制板,底部还保留着脱离模具时的原始状态。楼梯向一层转折的部分省去了扶手,别人家装修都讲究铺地砖、大理石、木地板等等,未未只要求水泥地。可是操作起来才发现,未未要的水泥地根本不简单——他要平、光滑,并且不起尘土。先后三次砸掉重铺,最后一遍,是在地面涂了一层清漆,才算勉强通过。   大厅边门进去是间仓库,天花板用玻璃制成,阳光射下来,照着未未的作品。最瞩目的是用自行车拼合的一个园环,没有耐心,你甚至数不清楚他究竟用了多少辆自行车来完成这个作品。还有一张上好的红硬木料制成的四头床,让人感到似乎有很多头绪。未未善于随心所欲地把两种不相干的事物嫁接到一起,使它们产生一种新的含义,这种思维方式被他多次地应用到作品当中。   未未的工作台是用拆房子剩下来的废料做的。当时这些木料要被扔掉,被他拦住了,做工作台并不需要多么好的木料。未未房间里铺的地板也都是别人退的货,因为木纹不匀之类的原因。未未却认为这对自己最好,因为木头就应该是不匀的。   未未乐于远离城市,他说这个城市跟我毫无关联。而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朋友们驱车来看他,他也乐于享受这种“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他的兴趣也很多,古董是他的主要爱好。对于古董,未未很熟悉,但是他不会津津乐道地去给你介绍年代来历。这些古董摆放在他的家里,更像是一些闲坐的家人,很亲切,很随意。六十年代的功放机,那些晶体管都是露在外面的,相机脚架改装成的电灯,北魏的古佛、整块石头挖成的元代油灯……房间里的桌椅多半是他历年从民间收集来的古旧家具。未未说,收集古董就是一个乐儿。 来源:http://goo.gl/Q6OsZ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0】金羊网:艾未未与舒勇关于“泡泡”的对话(2007)

艾未未与舒勇关于“泡泡”的对话 金羊网 2007-01-05 艾未未:从2000年开始,“泡泡”成为你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线索。你是喜欢它吹起来的瞬间还是破灭的瞬间,还是下一个连续? 舒勇:从无到有,然后瞬间又没了,然后又能持续。我觉得很神奇,所以特喜欢那种东西。因为它那种漂亮的、瞬间的。 艾未未:还折射着周围的,或者说溅上一两滴凉的水在脸,呵呵,对,突然很清新,有这种感觉:迷惑、清醒,迷惑、清醒。 舒勇:那种感觉特有意思,所以我就想,泡在我们心里是一种亚文化,每个人心里都有这种东西,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有。 艾未未:但所有的泡泡都不持久。但一定永远有泡? 舒勇:永远存在。不管哪个年代,泡都会存在。然后我觉得社会上、每个人心里到处都是 艾未未:所以这个泡实际上跟美丽、跟瞬间、幻想跟死亡、跟消除是相关的。 舒勇:呵呵,是是。我觉得光吹泡泡可能不行,我想把它放大,也想把这个泡的概念放大,因为通过放大和传播的过程才能让这个泡变活了。因为仅仅是我一个人吹泡,仅仅是一个游戏的话,它可能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活的东西。我希望激活泡的力量。 艾未未:这就是道家,“泡可泡,非常泡”,是吧? 舒勇:呵呵,对,很有意思。然后我就想以一切方式让泡跟大家发生关系,以一切的方式来放大传播泡。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就是我自己的梦想,就是说我想通过我自己,通过这些场景,通过参与建立一个自己的理解,对这个社会的理解。因为我觉得解读社会的方式很多人是用文字的,都是用历史或叙事性的方式来做的,我可能是用行为的方式来叙述这样一个社会的历史。其实我的每个作品都是跟社会息息相关的,这种息息相关是我用我的方式去见证或者去说明它的现象,最后它可能形成舒勇理解这个社会的一种方式。 艾未未:对。我不认为一张作品挂在美术馆就是成功的或者说一张作品在苏富比拍卖出去就是成功,我从来不会这样认为。那么我也不认为一个作品本身有什么好坏和评价之处,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作品没有反映艺术家本身和社会的关系或精神状态的话,这个不具有涵义的。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太多了,我们不需要另外制造,除非它对我们的生活品质有影响。 来源:http://goo.gl/OyUJ5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1】中国商报:艾未未:让个性景观在自然中游走(2003)

艾未未:让个性景观在自然中游走 2003-11-11 胡 啸 中国商报 引子: 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记住了一个很另类的名字:艾未未。但是采访他的冲动,缘于目睹了以他为景观总体设计师、有“当代建筑博物馆”之称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这是一片在长城边上一个8平方公里的山谷里,由十几位中外青年建筑设计师,根据各自对建筑的理解,依坡就势、拓荒而成的十几栋建筑群。这组建筑既不同于必须被动地接受固有次序感的“城市建筑”,又有别于完全服从环境压迫的“农村方式”。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位设计师独立完成,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质,而且形态怪异、个性张扬。如何把这些不和谐、不统一的“个性”,规划在一种和谐统一的人文环境中呢?艾未未的做法是,无为而治。因为他相信:人只有在最大程度地剔除了人为的干扰之后,才能回到自己本性的原点上去,做出合乎“自然”的举动。 1. 我是人类性情中最弱的一种 “我是人类性情中最弱的一种,听其自然。我刻意地避免各种设计潮流,能够做到线条简洁,不拖泥带水就可以了。我喜欢阳光的感觉,埃及金字塔就是阳光与建筑的平面和力量的结合。在那里,人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时节感受到不同的阳光哺育的滋味。”笔者是在由艾未未自己设计的家——北京郊外一栋高大简易空旷的灰房子里与他见面的。据说,这间诚实、简朴、充满个人乐趣的生活居所,对中国未来家居观念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未来的家居观念中:家,首先应该保证它的实用性,而其他不相干的因素,在未来的家里都被看做是繁琐重复,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 和电话里轻声细语、不急不躁的声音不同,敦实、粗壮、面部表情单一的艾未未,明显比一般人粗一圈、矮一头,再配上那副刻意修剪出的大连鬓胡子,让人很容易想到中国古典小说里经常浓墨重彩地出场的绿林好汉。但是通过他的作品,特别是笔者的观察,发现艾未未在骨子里却是位好奇心很重、对陌生的事情喜欢探讨个究竟、且心思细腻的人。这一点,从他听到按快门的声音,就问摄影师光圈有多大、快门如何;看到采访机的显示灯亮着,磁带却不转,也会抄起来搞个明白——原来是声控的。采访他最出乎意料的是,在和他谈话的过程中,虽然他说话的语调不高、语速也不快,但是一连串新奇的观点、概念,会产生一种澎湃而至的压迫感,让人呼吸急促、手忙脚乱。这可能与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建筑、雕塑、绘画、家具、编书、策展等多方面,而且“把个人兴趣当成生活的理由”的人生态度有关。但是在公众的视野里,他已经定位成著名建筑师和实验艺术家。 看他的作品,除了建筑之外,最瞩目的是用自行车拼合的一个圆环,看了半天,笔者还是数不清究竟用了多少辆自行车才完成了这件作品。还有那张用上好的红硬木料制成的四头床,让人感到似乎有很多头绪,但又无所适从。艾未未就是这样,善于随心所欲地把两种不相干的事物嫁接到一起,使它们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涵义。 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艾未未会相当忙,而且他的工作,也像他涉及的领域一样,多且杂:他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的特别顾问,还要完成浙江金华和广东东莞的城市规划,以及两个工厂、一个公园、一家酒店、两所住宅设计和内部装修;同时还要筹划在瑞士的个人作品展、出两本书……艾未未是怎样协调自己,完成这么一大堆事呢?“兴趣就是理由,在别人眼里这么多的领域、这么多的事,在我这里就是一个领域、一件事——我感兴趣的领域和我感兴趣的事。再说,我的性格是人类性情中最弱的一种,像水一样,顺其自然,便可以承载一切;一旦被堵住了,就可能成为洪水猛兽,危害一方。我做事,十分顺着自己的性子来。比如我在中国上过大学,在美国也上过大学,但是都没有毕业。我对现行的教育方式不认同——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由同一个人,对着完全不同的人,讲同一个话题,这样的教育可能可以完成某种技术层面的传承,但对我这样一个不想把艺术视为一种手艺,而是自己认识世界、表达自我手段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扼杀,我更关心自然的汲取和自己感知上的经验。得不得文凭是一回事,有没有真情实感是另一回事。人,一旦学会了放下,那种举重若轻的感觉,正如老子所言,是一种‘治大国如烹小鲜’般的快感。” 2.实验艺术是穷则思变的过程 艾未未称,自己没有固定的艺术观,也不会刻意去扮演什么角色。看别人写的对他的采访文章,会发现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有的时候,他甚至怀疑:“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认为:这样才能反映他的状态: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矛盾,就像你喜欢一个姑娘,由衷地赞美她,希望娶她为妻,并信誓旦旦地要一辈子和她在一起。但是,当你和你的赞美对象生活在一起之后,肯定会发现原来不过如此。苏格兰有一条古老的法律:你娶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并和她一起生活,只要可以证明你不后悔,便可以获得一条火腿的奖励。然而在这项法律确立六百多年间,很多情侣有勇气申请过这项奖励,但最终还因不能证明自己确实没有后悔过,而被判败诉。其实细想起来,不是你变了,也不是你的赞美对象变了,而是时间、地点和身份的变化,给人的审美带来的巨大差异。所以,中国人讲:人无十日好,花无百日红。西方说:仆人眼里无圣贤。实验艺术与传统美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实验艺术不相信人可以寻找到艺术和生命的最佳配置和所谓的“最佳点”,不相信人可以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事物做终极的拷问。艺术也应该像科学技术一样,在不断地实验的过程中,变通求异。 艾未未认为:艺术实验的特质,就是想把从事艺术的人,从人类或者是时代的代言人的社会角色中,拉回到人性的原点上来;把一些根本不适合这些人身份的,诸如“心灵工程师”之类的称谓,还给更适合扮演这样角色的人;艺术实验的特质就是用感知完成内容,并赋予形体某种涵义。“我们实验,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回到一个凡人的位置上去创新求变,并通过自己感知和智力方面的经验来实现这样的愿望。穷则思变,但变最起码有三个结果:变好了,变坏了,变的像邯郸学步一样面目全非了。我不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却被现在的人单向肢解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化的奥妙,其实在于它的不可知性——彼岸在哪里?我们甚至不可能为他悲哀——实验艺术可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放松和直面失败的理由,因为我在实验吗?“666”是经过666次的实验成功,但从今天的观点着眼,这样的成功对人类来说是福是祸还很难说,确实“666”抑制一些由蚊蝇等传播的传染病的蔓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又有多少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就是因为有了“666”,一位环保主义者告诉他,现在40岁左右的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中毒最多的一茬人。道理很简单,以前的人没有“666”,而以后的人不敢滥用了。“科学技术的实验如此,艺术的实验也如此,谁最终也不可能对未来负责,因为你看不到未来,除非你是巫师神汉。所以,我更喜欢用自己的感知去填充,在实验中游走。” 来源:http://goo.gl/2JykJ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14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