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

荷广 | 外国游客曝天安门男子自焚事件

英国《每日电讯报》于周三报道,一名该报读者上个月在北京旅游时,目睹一名男子在守卫森严的天安门广场自焚。这是自2003年以来媒体爆出的首起新的天安门自焚的报道。 这起自焚事件发生在10月21号。给《每日电讯报》发送消息和图片的读者布朗(Alan Brown)是一名退休的英国皇家空军工程师,住在萨默塞特(Somerset)。他说自焚发生在离他仅2到3米之处。 惊人 布朗回忆说:“那个人就在我的正前方。他很快地说了什么,附近的一名警察突然不安起来。但这个人立即就点火自焚。警察立即跑回去,从摩托车上抓了一个灭火器并浇灭了火焰。”布朗表示,保安部队介入熄火、以及抹去一切痕迹的速度惊人。 直到《每日电讯报》公布照片后,北京警方才证实这起天安门男子自焚事件。北京公安局的传真文件说:“10月21号上午11点左右,王先生走到金水桥附近,突然点燃衣服自焚。现场警察在10秒以内扑灭火焰并将他送进医院治疗。王先生已经恢复健康。经过调查,家住河北省黄冈市,42岁的王先生因不满地方法庭的民事诉讼案判决结果,采取了极端行动。” 没有报道 布朗告诉《每日电讯报》:“当时有很多人在照相,所以我很惊讶,居然之后没有听到任何新闻报道,因此我想至少应该让这件事情曝光。自焚发生后,街道清洁工几乎直接就清理了现场。如果任何人是在5分钟或10分钟之后到达广场,他们什么也看不到,不留任何痕迹。”该报称,记者当时搜遍中国的媒体和网络(包括微博),都没有看到对这一事件的的信息或报道。 该报驻华记者福斯特在博客中说,随着微博力量的壮大,当局已经越来越难以压制令官方不快的消息,比如今年出现的大连抗议、陈光诚事件及温州动车事故。但天安门自焚事件被成功屏蔽让人质疑,有多少真相被掩埋无从知晓,微博成功披露真相的成功率有多高。 在中国西南部,今年已有11位藏僧和尼姑自焚以抗议中国的西藏政策,其中6人已死亡。但有人在便衣警察时刻巡逻的北京天安门自焚,这在近十年来还是首起。2001年,5位被中国政府列为邪教的法轮功学徒在此自焚,其中包括一名12岁的女孩,最终导致2人死亡。 自焚音频 另一名游客也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爆出了同一自焚事件。这个名叫catpochi的用户录下了从自焚到警察灭火、再到警方将王先生抬到车里、并对一位拍摄的围观者呵斥的音频。他分别用日语和英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2011年10月21日早上大约11:15分,我看到一个着火的男子跑向天安门广场。当时我正在天安门前拍旅游照,但碰巧录下了这段录音······2011年10月22日,似乎没有关于自焚事件的报道,所以我决定将此上传到这里[YouTube]。” Sorry, you need to install flash to see this content. 0:00 开始录音 0:54 警方用灭火器灭火 1:53 有男子说:“这人是自己烧的吗?”回答:“自己烧的,自焚。” 2:20 男子:“用了什么家伙?汽油是吧。” 2:27 两名警察拉着自焚男子的手,将他拖到警车里 2:35 一名警察朝一名正在拍摄的围观者喊 北京公安局并未具体解释就这位王姓男子自焚的原因。仅说“家住河北省黄冈市,42岁的王先生因不满地方法庭的民事诉讼案判决结果,采取了极端行动”,但没有具体解释究竟该诉讼案的内容和结果。

阅读更多

BBC | 北京警方证实天安门男子自焚事件

北京当局证实,一名男子上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自焚身亡。 北京当局证实,一名男子上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自焚。 北京公安局表示,男子自焚事件发生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的毛泽东像前附近。 北京市公安局说,这名男子42岁,来自湖北黄冈,由于不满一项法庭裁决而试图自焚,目前正在康复中。 北京警方声明说,2011年10月21日,一名姓王的男子走到金水桥附近时,突然点火自焚。 声明说,“执勤的警员只用了10秒时间就将火扑灭,并将此人送往医院治疗。” 自焚事件发生时,一对英国夫妇目睹了事件的发生经过。 英国皇家空军退休工程师布朗在今年10月21日拍摄的这幅照片显示,一人俯卧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南侧的毛泽东像前,身边有两名特警,另外还有一名手持灭火器的便衣警察。 自焚事件发生时,亲眼目睹此事的布朗妻子帕米拉对BBC表示,事件令她感到非常恐惧。 帕米拉说:“当警察走过来时,这个人走得更快了,他的身上全是火。” 她说,“警察很快用灭火器将火扑灭,但他的身上仍在燃烧。后来,他趴在地上,警察仍在用灭火器灭火。” 她还说,当时周围有很多人,但他们只是站在那里看。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尽管当时有数百名目击者在场,中国的官方媒体以及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都没有提及这一事件。 在《每日电讯报》出示这张照片之后,北京市公安局做出了答复。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孙中山巨像高挂天安门 小女孩问爸爸:“他是谁啊?”

孙中山巨像高挂天安门 小女孩问爸爸:“他是谁啊?” (2011-10-10)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为了继续的纪念 [时事漫画] 普京明率俄代表团访华 签天然气合同 [主编小语] 乔布斯·Yang [辛亥革命百年] 革命先驱后人第1次聚首晚晴园 ● 沈泽玮 百年辛亥两岸三地回眸   “十一”中国国庆,具政治象征意义的天安门广场按惯例摆出孙中山巨型画像,与常年高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遥遥相望。   广场内大批游人在巨像前找机会拍照。有个小女孩问爸爸:“他是谁啊?” 爸爸只说:“孙中山。”有人与电话另一端的约会对象说:“我就站在孙中山的画像前,就在广场中央。”有男子向女伴介绍说:“孙中山啊,国父,他推翻满清。”   “国父”,就那么一次听到这个最接近台湾人对孙中山的称呼。记者在人群中游荡约一小时,竖起耳朵聆听大陆民众如何称呼孙中山,一般都直接叫“孙中山”,但没听到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名称——“中华民国”。   毕竟,两岸民众接受了不一样的史观教育,1911,对分治至今长达62年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也有着不同的政治意义。   对台北而言,1911年10月10日武昌传出的第一枪是推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百年历史的起点,1949年之后,中华民国继续在台湾存在着。在北京看来,1911年迈出的那一步只是个开端,1921年成立的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了辛亥革命事业,最终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宣告中华民国的终结。   正统之争,即两岸“谁是中国”代表之争,因此成了两岸关系本质之争。让政治凌驾于历史,操纵历史的诠释权以宣传官方意识形态,是大陆政府和威权时代台湾政府惯用的做法。为争正统,两岸都高举孙中山旗帜,并擦亮孙中山政治神话的招牌,不过却赋予孙中山不同的政治符号。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神主牌;大陆尊称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共史学者看重的则是孙中山晚年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   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接见电影《辛亥革命》摄制组主要人员时,就以“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来形容中国共产党,并称“我们要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更大的力量”。所用语言既是要强调正统,又进行统战,希望借辛亥革命拉近两岸距离。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我爱北京天安门

本报记者 陈倩儿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8日  12 版) 高俊琪在北京五环外的咸宁侯村村口。  陈倩儿摄 高俊琪在天安门城楼前。   陈倩儿摄 初到北京的高俊琪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在北京至少以数十万计的打工子弟中,高俊琪或许是个幸运儿。过去7年里,他在同一所学校拥有一张安稳的书桌,一路念到今年夏天,直到初中毕业。   “也挺想在学校多停留一会儿的。”9月1日,我和他坐在北京东四环之外的咸宁侯村里,他低头摆弄着双手,不经意说了这么一句。不久之前,他已经正式“走入社会”,眼下正在一个修车铺里当学徒工。   一年多以前,高俊琪曾梦想着“考个大学”;一个多月前,他仍计划着“上个职高”;可眼下,他似乎不愿意多谈这些了。我小心翼翼地询问他的感受,他轻描淡写地回答:“也……有点儿失望。”他始终低着头,时髦的斜刘海儿挡住了双眼。   “最后不都是为了生活吗?”沉默了一会儿,他突然抬起头对我说。   我一时语塞。与他聊天,我常常忘记眼前身高1.8米的他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    普通话让我有点儿恐惧   时间回到7年多以前,高俊琪还是老家村里一年级的小学生,“生活”对这个小男孩而言简单而快乐。每天下课后,他和堂弟一块儿打滚,堆泥巴,偶尔还偷偷去赶集,去看为死人摆的戏台。   他的老家在山东德州市乐陵市大孙乡。一天,妈妈留下一句“爸妈串门去,五六天就回来”,便离开了家。他扳着手指头数日子,却等了大半年才见到爸妈。“走,带你到北京玩去。”返乡的爸妈把他带上了开往北京的汽车。   北京在哪儿?高俊琪一无所知。唯一的印象是电视上重播国庆阅兵仪式时的天安门。在他的想象中,北京到处都漂亮得“像天安门似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到达的是北京城边上的一个村子。   这村子位于北京正东边五环之外的通州区。尽管差不多也是农村,可比起“净是地,净是河”的老家,高俊琪仍然感觉新的村子“好玩多了”,有卖零食的小商店,还有每天来来往往的生面孔。   经过本地房东的牵线搭桥,爸妈“啥也没弄”就让高俊琪进了一所公办小学当二年级插班生。他走进了一间通亮光鲜、墙壁雪白的教室,头一回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桌椅。在老家,孩子们每天搬着小板凳去上课,课桌是大家一块儿用的长条桌子。   “不是说北京教育好点儿吗?即使不在城里头,靠边的也比我们种地的强啊!”刚刚在通州落了脚的俊琪妈妈颇感欣慰。   但儿子感觉不自在。第一堂英语课,大家一块儿玩游戏:老师念出英语单词,小朋友们要举起对应的单词卡,做错的要被罚站。从未学过英语的高俊琪一头雾水,每一回他都慌张地模仿身边小朋友的举动,凭着小机灵蒙混过关。   挑战更大的“外语”,是日常的普通话。高俊琪只懂得山东话,听着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全讲着一种陌生的语言,他不知怎么心里就“有点儿恐惧”。有一回,一个高年级的本地同学跟他说话,他还一下子被吓着了,觉得对方“语气特别冲”,似乎在命令自己。   他说起话来,别的小朋友也听不太懂。常常是他一开口,大家就笑。他用老家的话问一句“你买嘛”(你买什么),那个狠狠的“嘛”也会让别人误以为他在骂人。   一家人第一次去天安门时,在陌生的城里到处问路,可路人似乎都不能理解他们的意思。爸妈最后只能捧着北京地图,凭手势告诉别人他们要去的地方。   “那时候跟生人说话特别扭。”高俊琪笑着对我回忆道。在北京生活了这些年,他的乡音已经消失,说得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偶尔调皮地模仿一句“大爷,您吃过了吗”,还京味十足。   当时,小男孩暗地里下功夫。他总是留心听村子里的本地孩子说话,把别人的发音记在心里,提醒自己:“下次开口一定也要这么说。”可有些时候,他一张嘴又带上了乡音,心里就特别尴尬。   在学校里,他隐隐感觉凭着自己的口音,或者自己的穿着,别的小朋友轻易就察觉出自己的“不一样”。这所公办学校里几乎没有其他外地孩子,高俊琪总感觉与别人有距离。   “你别扶墙啊,扶墙让你爸妈来刷漆。”一次课间,他站不稳扶了一下墙,一个同学马上这样警告他。这又提醒了他的“不一样”,爸爸当搬运工,妈妈当保洁员,而其他同学的爸妈可以“在大商场里工作”,或者凭着自家房产来收租。   他还细心地留意到,与自己家租住的“睡觉、做饭都在一块儿”的小平房不一样,许多本地孩子都住在两层小楼里,家里“卧室、厨房分得特别清”。   高俊琪一天最快活的时光,是下课后跑回村里,与三五个同样来自外地的孩子疯玩,爬果树,扔石子,拍扑克牌。他们接受了自己与本地孩子的“不一样”,自觉地形成自己的圈子,“不跟他们玩”。    我学会了自己给自己讲笑话   高俊琪在这所公办小学里只上了一周的课,在这个村子里也只待了十几天。很快,爸妈跟着相熟的老乡,搬到了位于朝阳区的咸宁侯村。比起通州来,这里离天安门更近了些。   “反正哪里都有学校嘛。”搬家时,俊琪妈妈心里想。可在陌生的咸宁侯村,高家的新房东与这里公办小学的校长“说不上话儿”,要入学得交两三千元的费用。夫妇俩当时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所以马上打消了进公办的念头,把目光转向了民办学校。   “那儿一学期学费四五百块,饭费也便宜,他们还到村里头接孩子,上完课再送回来,多好呀!”俊琪妈妈还记得,那时每到开学前,许多民办学校就在村里“弄个桌子招生”,她最终为儿子选定了离家20分钟车程的京华希望学校。   在这个新学校里,二年级还没读完的高俊琪成了三年级的插班生。这里的教室,“不亮堂,墙上老掉漆”,每个小朋友也有一套桌椅,可木桌子上“尽是小洞”,木椅子“一坐就晃悠”。房顶是瓦片搭的,“外面下大雨里面也下小雨”,一群小朋友这时便“哪儿不漏往哪儿挤一点”。   但他却感觉,新教室更自在。同学们都是外地来的孩子,说着五湖四海的方言,同样说不好的是英语。很快,他就找到一个死党,“小胖子”。“小胖子”是河北人,跟着“做卷帘门”的爸妈来到北京。他口才好,课间最爱给大家说笑话,一群同学常常被逗得前仰后合。   可四年级的春节刚过,“小胖子”突然不来上课了。高俊琪四处打听,才知道他已经跟着爸妈搬走了。   高俊琪自己离开通州的村子时,也跟“小胖子”一样,事先毫不知情。后来他跟着爸妈返回通州收拾余下的家当,一心盼着还能见到原来的三五个伙伴,没想到那些孩子也已经像自己一样,跟着父母漂到了别处。   过去7年里,高俊琪记不清由于房东加租或收回房子而搬了多少次家。幸运的是,他们一家再也没离开咸宁侯村,他也无须像其他打工子弟那样,频繁地更换学校。   可在他一直就读的学校里,分离却从未间断。每个春节过后,班上都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同学离开,新的面孔一个接一个陆续到来。   “明年你还会来吗?”春节前,高俊琪总会记着问伙伴们一句。大多数孩子总是爽快地回答:“会来啊!”可实际上,答案并不由这些孩子来决定。春节期间,他们的父母回老家后常常有了新的打工计划,来年便带上他们移居别处。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会离开。”高俊琪对我说着,语调慢了下来,眼睛一直看着远方,“那时候,就怕开学时见不到原来的朋友。”   实际上,不仅是学生,老师也不断来来往往。高俊琪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他一共换了7次班主任。“老师一换,感觉那课堂就陌生了,讲课的方式不一样,头几节课很多人听不懂,老师就问我们怎么讲课才能听懂。”   感觉孤单的时候,他就趁父母打电话回老家时,与堂弟聊几句。“来天安门玩吧。”他总是这样对堂弟说。一直在老家念书的堂弟通过网络看过许多天安门的照片,却一直没有到过北京。   “我走了之后,他认识了好多好朋友,现在还像以前那么快乐。”高俊琪的语调变得更慢了,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过去7年里,他身边固定的朋友寥寥无几。与他一路同窗的,只有一个男孩,那是他在北京最好的朋友。今年6月中旬毕业后,同学们四散离开,这个最好的朋友也返回老家安徽阜阳打工了。   “原来朋友就特少,现在就更少了。”他说。   “那……你会不开心吗?”刚一开口,我就发现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   “还挺开心的。”他却突然孩子气地笑了,“我学会了如果没有朋友在我身边,我就自己给自己讲笑话。”    再不回去,我就前途渺茫了   高俊琪六年级的时候,京华希望学校接受南都基金会的捐助,改制为一所民办公助的公益学校,同时改名为北京朝阳第一新公民学校。   什么是新公民?高俊琪至今记得,校长曾在校会上充满激情地解释学校的新名字:“这意味着以后不分外地人、本地人了,你们是这个城市新一代的公民。”   一年之后,高俊琪原校升读初一。不久,老师就告诉初一班级的“新公民”们,他们不能在北京升读高中和参加高考。老师还说,考虑到北京和外地在教材及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如果希望将来考上大学,最好尽快回老家念初中。   班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讨论该如何选择。   “妈,我想回老家念初中。”在心里考虑了好几天后,高俊琪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爷爷奶奶要下地干活,回去谁管你?他们岁数也大了……”妈妈急着拒绝。   在母亲眼中,高俊琪还是那个“上房顶、爬墙头”的野小孩,“哪个孩子惹着他,他就跟谁打架,村里的孩子都怕他”。爷爷那时候曾语重深长地劝告:“这孩子你打小不管,长大了就是黑帮老大呀!”   高俊琪可不这样看自己。一年前,成绩名列前茅的他被老师推荐加入学校新成立的学生会纪律部。每逢早读、课间和午休,他就戴着写有“治安”二字的袖章到各个角落巡逻,和几个同学一块儿管理着学校9个年级的纪律。   不过,他从没跟母亲提起这些。即便后来初三时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妈妈也只是从别人嘴里才知道这个消息。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他嫌妈妈“磨叽”。   他14岁了,渐渐有了主见。到天安门玩,他不再跟着爸妈去,而是喜欢与同学结伴去。通常,他一大早就出发,在村子里的小吃店吃上一大顿早餐,再背上一些干粮作午饭,然后与同行的朋友在城里玩到傍晚才回来。   这一回,他试着为自己做一个更大的决定,没想到却被突然击退。他于是故意躲着妈妈,拒绝和她说话,还坚持“不给她炒菜”。往常,妈妈下班回家晚了,晚饭都由他负责。直到几天之后,做卸货工的爸爸休假回到家,母子间僵持的气氛才在一家三口的饭桌上得以缓和。   但高俊琪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想法。到了初二,眼看着班上陆续有同学返回老家,老师也不时提醒“晚了回去就跟不上了”,他更加坐立不安。   “妈,你让我回去上吧,再不回去我就前途渺茫了。”初二那年的春节前夕,高俊琪突然这么说。   听到这话,母亲愣了一下,突然感觉自己的儿子“像个大男人一样”。这个只念过小学一年级、基本不识字的女人并不是不知道,儿子口中的“前途”意味着什么。   原本在老家时,她根本“不把上学当回事儿”。但在北京呆久了,她渐渐也“梦想着”儿子能上个大学。“你看人家考上大学多好呀!”“人家上班多轻松啊!往办公室一坐,还不累。”她常常听工友这么议论,时间长了也受影响。   那年春节,高俊琪带上自己的书包回了老家。   可一到老家,父母又动摇了。老家的人说,这几年也有孩子从外地返乡读书,原本在外地学习挺好的,可在老家没父母管教,时间长了就学坏了,有些孩子甚至为了到网吧上网,“去偷,去抢,还打老师”。   “村里坏孩子太多了。”一个邻居这样分析,“而且你们这条件,要是他考上大学,上得起吗?”这话说到了高俊琪父母的心坎里,他们猛然意识到,“一年上万块”的大学学费,这个家实在难以支付。   “在我们身边成不了才,至少能成人,至少学不坏,你说是吧?”爸妈这样劝说儿子。   高俊琪开始沉默。生活没人照料怎么办?自己学坏了怎么办?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怎么办?“要是这些真发生了,我该怎么办呀?”他不断问自己,越发觉得难以应对。最终,他又拿起书包,跟着爸妈回到了北京。从此,他再没提过回老家念书的事情。   “我心目中的大学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我觉得大学意味着自己的前途,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在一封电邮中,高俊琪这样向我描绘他心中的大学。   “远大的理想”是什么?他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这个从小喜欢玩具车、不仅爱玩还爱研究的少年只是模模糊糊地幻想过,在大学里学一门与机械或汽车有关的专业,将来“可以设计汽车”。    还是出来了好,他还没去过天安门呢   “我们想得很开的。”在游人如梭的天安门广场,我和高俊琪边走边聊,16岁的他用一种类似中年人的口吻说道。   他说的“我们”,指的是他的同班同学。他告诉我,对于不能在北京升高中参加高考,同学们几乎没有什么怨言,“大家只是讨论怎么办,很少讨论为什么”。   对天安门及周边,高俊琪如数家珍。一路上,他抑制不住地为我当起了导游。   “这个你要看吗?杨贵妃展览,不过里头东西特少,就几张图片,我老早看过了。”“要不在这儿坐一下?这小公园挺好的,小时候玩累了,我就坐这儿休息。”过去7年,他保持着每年都来这里的习惯,一般每年来三四次,至少也得来上一次。   “这儿特漂亮。”在天安门前,这是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带着欣赏甚至珍惜的眼光,观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与宏伟建筑。“天安门就是北京。”他用力地说,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这儿是中国的象征。”   “这儿不准卖冰棍,逮到了要罚100块的。”一个女人捧着“北京老冰棍”的纸箱子在我们面前快速走过时,高俊琪向我介绍道。   “他想偷偷进去卖国旗,被逮着了,本来就挣不了多少钱,还罚点钱,一天就白干了。”一个男人撩起了裤腿,长筒袜子里塞着一捆小国旗,正被几个身形高大的男人盘问。   在街心花园里,扫地的清洁工人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我妈妈就是这样,一天到晚不能休息,即使没有垃圾,也要一直走来走去,走完8小时。”   在这个少年眼中,天安门随处都是与自己的家庭境况相似的人。走在这个熟悉的地方,他却始终明白,自己是个“外地人”,或者“老家的人”。   “本来就没有北京户口,就算可以在这里上高中,也不能参加高考吧。”他平淡地说。他并不知道当下社会正热烈地讨论打工子弟在北京的教育问题,以及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为何难以向社会上层流动。“国家都需要制度才能管理吧。”他一脸严肃地表达对户口制度的理解,“不然就乱套了。”   可最近这几年,这个“老家的人”回到老家,却开始有些不习惯了。前年他回去过春节,呆了没几天就忍不住抱怨。“这儿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晚上黑乎乎一片,大街上也没灯。”妈妈记得高俊琪这样对自己说。他吃不惯老家的棒子面,帮忙做饭的时候,因为用惯了煤气炉,也不再习惯拉风箱烧柴火。   事实上,在老家,“家”早已不存在了。前些年,一场大雨后,土房子被冲塌,他们一直漂泊在外,至今没有修葺。返乡时,一家三口就在爷爷奶奶家的木板床上挤着睡。   更微妙的变化是语言。在北京呆久了,高俊琪说的山东话“没以前溜了”。尽管他感觉还是“说老家话亲切点儿”,但一听到别人说普通话,自己的普通话也就“被带出来了”。他妈妈发现,孩子在老家“说普通话比说老家话多”。   “一听到我说普通话,大家就笑。”他告诉我,有时候也感觉会说普通话的自己是“半个北京人”了。   对老家人的这种笑,俊琪妈妈深有体会。“你到北京也就是打个工,也没当官,也没发财,还出洋相了你,不说家乡话……人家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要是你混好了还行……”她偷偷告诉我,她还没出来打工时,也曾在心里这样嘲讽从外地回来的老乡。   与遍布中国的大大小小的村子相似,他们老家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村子里几乎只剩下老人。这些年轻人离家后渐渐都把普通话说习惯了,可一回到老家,仍然要“忌着点,别把外头的话带出来了”。   高俊琪似乎还读不懂大家的笑。“可能他们自己不会说吧,觉得有趣。”他这样猜测。   与上了年纪的人不同,小他两岁的堂弟一直想学好普通话。春节时,他常常让高俊琪跟他用普通话对话。   “还是出来了好。”与堂弟的生活相比,高俊琪这样想,“毕竟我知道了北京的习俗和文化,懂的东西比他多多了。他还没去过天安门呢!”    你说干啥就干啥吧,都给你干好就是了   可如果时间退回一年多前,高俊琪大概没有这么肯定。   回老家念书的想法彻底受挫后,他在心里“难受了好一会儿”,却很少对别人说起。他当时的班主任项阳记得,高俊琪每天来到学校都“笑呵呵的”,看不出心里有什么烦心事。只有那么一次,他无意中与高俊琪聊起了学业前途,感觉这个学生“脸上突然有了异样的表情”,“似乎在惋惜自己”。   大约从初二下学期开始,班里越来越多同学退学去打工,或因行为问题而被学校开除。在咸宁侯村里,与高俊琪上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还有4个男孩,到了初二,其中3个“混帮派的”都陆续离开了学校。   到了这个学年的末尾,班里只剩大约一半的学生,同一年级的两个班最终在初三时合并为一个26人的班。散漫的气氛逐渐蔓延开来,每回上课,听讲的不到一半人。   进入初三,高俊琪开始担任校学生会的主席,同时兼任班长。对自己的前途,他渐渐有了新的打算。他希望毕业后去职业高中继续读书,以后再一步步通过自考或成人高考获得学历。   有一阵子,他也考虑过体育学校。“他说过想去上体校,咱上得起吗?”他妈妈这样对我说。上体校据说“一年得花好几万块”,这样的开销对她是天文数字。平日儿子打篮球,一个多月就要穿破一双20多元的布鞋,她已经有点儿心疼,不时唠叨几句。   在北京打工这些年,高俊琪的妈妈换过好几份工作,却都没离开过保洁这个行业,爸爸则一直跟搬运、卸货打交道。眼下,夫妻俩每月收入加起来大约3500元。   与我见面的时候,高俊琪穿着一条20元买的黑色运动裤,身上的衣服显得不大合身。“这是去年买的,一直压着没穿,只穿过一次。”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他这几年长得快,初一时还是一米六几的样子,到了初三,个儿就蹿到了1.8米。   在老师的记忆中,这个学生总穿着同样的几件衣服。有一阵子碰上大热天,老师发现他天天穿同一件衣服,忍不住提醒:“你这衣服要不要也洗洗了?”“我妈妈每天晚上给我洗,第二天就干了。”他答道。   这个少年很清楚家里的条件。他记得第一次去天安门时,自己曾幻想住得离天安门近一点,却从来没对父母提起过。他心里明白,“那太不现实了”。   上体校的想法也不太现实,高俊琪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你最喜欢干啥呢?”眼看着儿子快要毕业,妈妈整天在耳边唠叨。   “你说干啥就干啥吧,都给你干好就是了,别磨叽了。”一直犹豫不决的儿子被说得烦了。   “那就学修车去吧!”最后,常年在外头跑的爸爸说。在家里,他见识最广。在他看来,学好修车,儿子就有了一门手艺,不用像自己那样光靠力气干活。   对于修车这一行,高俊琪并不反感,他随即锁定了新的目标——去职高读汽修专业。可直到初中已经毕业,他依然没有找到一所适合的职高。在北京,职高通常开设针对服务行业的专业,极少有汽修的。   一直到了7月底,他才通过网络搜索到一所专门培训汽修技术人才的学校。可一去报名,“一年一万块”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   “要不找个修车铺跟师傅学?那样省钱,还学得快。”回到家里,父母这样跟孩子商量。   高俊琪接受了。    那儿丢人,那不是一份好差事啊   父亲在离家大约一小时车程的地方找到了一间老乡开的修车小店。从8月中旬开始,高俊琪去跟着师傅当学徒工。   第一天,他特意穿了一身干净衣服去见师傅,可一天下来“全身都是油,怎么也洗不掉”。第二天,他就换上了破旧衣服在店里忙碌,但路上往返时还是要穿着干净的衣服。   “他这是怕丢脸。”他妈妈说。做母亲的留意到,过去一年里儿子开始要面子了,他甚至主动要求为自己多买一身夏天和冬天的衣服。有电视台去他家做采访,高俊琪千叮万嘱让妈妈“把家里收拾得干净一点儿”。   原本,他刚上初三时,父母曾动摇过,打算让孩子回老家念书。但那时候回去,高俊琪很可能要“蹲一级”才能跟上进度,考上高中。“我现在比老师,甚至校长都高了吧。”他嫌留级丢脸,最后拒绝了。   不久前,房东把他们一家租住的房子收回重建。“这样拆迁时他们能拿到更多赔偿,这几年家家户户都把房子弄得更漂亮了。”在咸宁侯村里,高俊琪向我介绍着,我俩的跟前是他曾经的家。   他们至今没有找新住处,只是盼望旧房子翻修后,“房租不会涨得太多”。高俊琪的爸爸常年在外头跟车跑,极少回家,高俊琪和妈妈近来在不同的亲戚家借宿。   “天生你就生在农村,你赖谁呀?只能靠自己去改变了。”我试探着问他是否曾埋怨家里的条件,他爽快地回答。   “怎么样才算是改变呢?”我又追着问。   “改变就是……自己事业上能好点儿……找的工作比北京人低一点,级别上,但自己多付出点努力,挣钱能多一点的那种……”他努力地寻找着各种词语,又不自觉地摆弄起手指。   偶尔,他也会想起在老家念书、成绩优异的表姐。表姐明年高考,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那里离咸宁侯村不远。“我羡慕她有这个理想,她朝着去奔,可能就会实现。”高俊琪低着头说,10只手指被他更加夸张地捏来弄去。   “她现在天天起来就对着书,倒下做梦了还是书,其实她不是直接去干她喜欢干的东西,她得考上了才能去干。”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说,仿佛在安慰自己,语气却越来越坚定,“我的理想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走,我喜欢一个东西就去学它。”他一直坚持说,修车是他自己选择的,也是他所喜欢的。   就像许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他喜欢想象若干年后的美好日子。“五六年后我也可以当师傅了,到时候也找几个徒弟,自己就轻松了。”他淘气地笑着,开始向我介绍他的创业计划:学成之后打几年工,然后在北京靠边的地方找一个便宜的门面,自己开一间修车铺。那时候,他还会像现在这样,偶尔进城“去天安门玩”。   我让他带我去看看他学修车的小店,没想到高俊琪却突然显得很为难。“去那一块儿呀,咱们不去了吧,太远了……”“那边特别乱,师傅不让看的……”“我带人过去,他就不让我学了……”他吞吞吐吐地找出各种理由。   一开始我不明所以,摸不着头脑。几番恳求后,他最终涨红着脸,极不情愿地说:“去那儿丢人,那不是一份好差事啊!” 原文: 点击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六老人上诉建议天安门换像 官方限辛亥纪念避谈民国

六位在湖北的八十岁老人计划上书国务院及全国人大,希望当局将在天安门的毛泽东像取下换上孙中山的,尊重全球华人心声。中国政府只提辛亥革命却避谈民国一百年,也限制各地举办纪念活动。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由全国政协规划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将于十月九日在全国政协大礼堂举行,胡锦涛到时会就辛亥百年发表演说。 近日在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湖北,有六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准备向国务院及全国人大建议,希望当局能将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头像撤下,取而代之地挂上孙中山的像,但老人们担心此举遭到国安的打压报复,一直不敢将计划公诸于众。大陆老右派学者、原成都日报编辑铁流收到老人们的信后十分赞成其建议,于是将其想法公布。  这六位老人分别是王平、胡春台、欧冻汉、杜左生、汪烈九、及彭骥云,他们不仅希望天安门城楼换成孙中山的头像、同时还希望把蒋介石的遗体能从台湾回归奉化落葬,认为这是落叶归根,合情合理。又说毛泽东和蒋介石是“革命尚未成功”事业的继承者和学生,这也是两者生前一致认可的,认为此举能化干戈为玉帛,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景也会变成现实。  其中一位上书的老人王平星期三向本台表示:“我们几个朋友,公布三天了,认为孙中山先生是国共两党都尊重的革命的先行者,(毛,蒋)是孙中山革命未竟事业的继承者,所以挂在天安门上就比较合适。” 记者:“为什么比毛泽东还要合适呢?” 王平:“毛泽东已经死了三十几年了,他没为中国人民办一件好事,专办坏事,所以他没资格挂在那里。” 此封信中还表示,这是开启中华民族宪政之路的首功,也敬告当局希望以苍生为重,切勿徘徊于权力之争,希望认真研究,采纳实施。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民国一百周年,当局对于由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进行不同的纪念活动,但却避谈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 对此,铁流分析表示:“在台湾嘛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这个是中国的历史,他(北京当局)不敢提,他用辛亥革命来说,就好像把一个实质问题给回答了,他不承认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他们推翻了孙中山建立的合法的国家,因为他把一个国家给推翻了,所以他不敢承认这段历史。”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多家纪念馆、博物馆推出馆藏辛亥革命文物精品展,电影《辛亥革命》也在近日上映,有63个人物角色,汇集了中港台多位演员。六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于本月4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据苹果日报星期三报导,北京当局只限湖北和南京两地大肆进行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却不让其他地区与其抢风头,在中华民国开国元勛黄兴的家乡湖南,地方政府曾建议进行纪念活动,但因北京方面规定只有在湖北南京才可以举行,黄兴的后人对于当局有意淡化先祖的做法很是不满。 广州媒体人张先生表示:“我是广东这边也都没有纪念活动,以前那些黄花岗也都是做样子有个纪念活动,老百姓也没有参与,很多东西都是官方的一种宣传一种样子,一般老百姓都没有参与。我觉得这是一种政治理念的不一样,如果共产党让老百姓崇尚三民主义,就与他们的理念有违背,但他们又不公开说,又不能让民众太崇拜这个东西,其实脑袋都是自己的,都有自己的思想,这东西不是说他们能管就能管得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