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

微博feed系统的推(push)模式和拉(pull)模式和时间分区拉模式架构探讨

来自: 博客园-草屋主人的blog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4日,  已有 5 人推荐 作者: 草屋主人 发表于 2010-08-24 22:50 原文链接 阅读: 891 评论: 6 微博feed系统的推(push)模式和拉(pull)模式和 时间分区拉模式 架构探讨      [文章作者:孙立 链接: http://www.cnblogs.com/sunli/  更新时间:2010-08-24]      sns系统,微博系统都应用到了feed(每条微博或者sns里的新鲜事等我们称作feed)系统,不管是 twitter.com 或者国内的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在各种技术社区,技术大会上都在分享自己的feed架构,也就是推拉模式( timyang 上次也分享了新浪微薄的模式)。下面我们就微博的feed推拉(push,pull)模式做一下探讨,并提出新的 时间分区拉模式 。       众所周知,在微博中,当你发表一篇微博,那么所有关注你的followers(粉丝)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你的微薄,这有点像群发一封邮件,所有的抄送者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难度。我们看下下面的截图:              图一:新浪微博姚晨          图二:twitter上冯大辉      新浪微博的姚晨粉丝有2594751,她发表任何一篇微博,都需要2594751个粉丝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twitter的冯大辉发表一篇的话,需要19868个followers收到。      相反,姚晨需要收到他关注的545个人的所有更新,冯大辉需要收到他关注的2525个人的所有更新。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小挑战呢?      下面我们看下微博一般的整体结构图:                         图三:微博整体结构        图中展示了微博的整体数据流程,先了解下整体的数据结构,没有涉及到followers等的推拉模式处理。下面我们再看下推模式(push):           图四:推模式结构    推模式需要把一篇微博推送给所有关注他的人(推给所有的粉丝),比如姚晨,我们就需要推送给2594751个用户的feeds表中。当然,feeds表可以很好的进行sharding,存储也都是一些数字型的字段,存储空间可能不是很大,用户在查询自己关注的所有人的feed时,速度快,性能非常高,但是推送量会非常大,姚晨发表一篇,就会产生200多万条数据。试想,一个大量用户的微薄系统通过使用推模式,是不是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数据呢?     下面看下拉模式(pull)             图五:拉模式      拉模式只需要用户发表微博时,存储一条微博数据到feeds表中(feeds表可以是一个临时表,只保存近期可接受范围的数据).用户每次查询feed时都会去查询feeds表。比如姚晨打开自己的微薄首页,就产生:SELECT id FROM feeds where uid in(following uid list) ORDER BY id DESC LIMIT n(查询最新的n条),缓存到memcached uidlist=> {data:id list,timeline:上次查询出来的最新的一条数据的时间} 再次刷新:SELECT id FROM feeds where uid in(following uid list) AND timeline> (memcached存储的上次的timeline) ORDER BY id DESC LIMIT n       这种模式实现起来也是比较简单和容易的,只是在查询的时候需要多考虑下缓存的结构。但是feeds表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怎么说feeds表也要保存最近十天半个月的数据吧,对于一个大点的系统,这会产生比较大的数据,如果following的人数比较多,数据库的压力就会非常大。而且一般在线的用户,客户端都会定期扫描,又会增加很大的压力,这在查询性能上没有推模式的效率高。      下面我们在对拉模式做一下改进优化                  图五:拉模式(pull)-改进( 时间分区拉模式 )            拉模式的改进主要是在feeds的存储上,使用按照时间进行分区存储。分为最近时间段(比如最近一个小时),近期的,比较长时期等等。我们再来看下查询的流程,比如姚晨登陆微博首页,假设缓存中没有任何数据,那么我们可以查询比较长时期的feeds表,然后进入缓存。下一次查询,通过查询缓存中的数据的timeline,如果timeline还在最近一个小时内,那么只需要查询最近一个小时的数据的feed表,最近一个小时的feeds表比图四的feeds表可要小很多,查询起来速度肯定快几个数量级了。           改进模式的重点在于feeds的时间分区存储,根据上次查询的timeline来决定查询应该落在那个表。一般情况下,经常在线的用户,频繁使用的客户端扫描操作,经常登录的用户,都会落在最近的feeds表区间,查询都是比较高效的。只有那些十天,半个月才登录一次的用户需要去查询比较长时间的feeds大表,一旦查询过了,就又会落在最近时间区域,所以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关于时间的分区,需要根据数据量,用户访问特点进行一个合理的切分。如果数据发表量非常大,可以进行更多的分区。         上面介绍的 推模式和拉模式 都有各自的特点,个人觉得 时间分区拉模式 弥补了图四的拉模式的很大的不足,是一个成本比较低廉的解决方案。当然,时间分区拉模式也可以结合推模式,根据某些特点来增加系统的性能。         后记:本文的目的是介绍 时间分区拉模式, 本人对新浪微博和twitter等的推拉模式的细节并不清楚。     评论: 6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程序员找工作,就在博客园 最新新闻: · Google:搜索狂欢已然结束 (2010-08-25 12:04) · 微软曾将开源与Linux混为一谈 (2010-08-25 11:57) · 中文版 AdSense 增加广告类别过滤器 (2010-08-25 11:46) · 分析预计18个月内Facebook流量将超越谷歌 (2010-08-25 11:45) · 九城CEO朱骏:公司仍在亏损 相信能走出低谷 (2010-08-25 11:39) 编辑推荐: 证据就在代码里 网站导航: 博客园首页    个人主页    新闻    闪存    小组    博问    社区    知识库

阅读更多

封新城:微博让《新周刊》核裂变

“面对微博,《新周刊》运用常规打法,在玩中轻松变身。” “微博让《新周刊》的品牌价值实现核裂变。微博与杂志,只有多赢,没有输家。” “我不担心杂志碎片化,为什么要担心?” 采访人:谭海燕(本刊记者) 被访人: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微博是时下最IN的网民交流方式,《新周刊》是新浪微博里最火的杂志,其执行总编封新城则是当仁不让的微博红人。几大“火力”交汇,演绎出怎样的精彩? 4月13日下午,本刊记者专访封新城,对话杂志与微博的微妙关系。 谭:就在出发之前,我看了眼您的粉丝数最新记录是117514人,《新周刊》的粉丝数是184521人,数字很可观。您当初怎么想到开通微博的?有想到这么火爆吗? 封:我是2009年9月26日在三亚开通的微博。当时在三亚开会没事,我就打开了微博邀请码,注册登录。一开通不久,就接到新浪总编辑陈彤的电话,新浪微博也做重点推荐,粉丝数迅速上涨。 我是做杂志的,本来就是个将碎片的信息进行集合、判断、整合的编辑者,而这恰好契合了微博的特点。微博的碎片化传播,使信息直接到达有效人群,而且传播方式是层层推进式的。现在这个时代,新闻20分钟后就不再是新闻。微博的传播,非常快速有效。 微博让我真正体验什么是手机人。以前我用手机,不上网,不玩游戏,就希望它功能越简单越好,能打电话就行。用手机写微博后,我发现只要这部手机,我就可以随时与外界对话,无需其他。 谭:您这个观点与潘石屹类似。潘石屹说,微博是传统媒体的终结者,他现在基本不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您怎么看他的论断? 封:潘石屹现在自己就是一个“自媒体”,有什么事情他自己发布消息,媒体照着写就好了,原样引用,还保证不走样。微博给媒体带来的革命就是新闻的发布和获取的方式。以前的新闻,都是被控制、被选择后,发布给受众的;受众接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筛选的。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媒体,是新闻发布者。 但是微博与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目前还处在博弈期,还说不上终结。阅读习惯在改变,但传统媒体不会消亡,而是会发生裂变。2009年,传统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杂志市场却反而更好,报纸倒是“完蛋”。这是因为杂志本身就是窄众读物,报纸都是大众读物,新闻性强,更易被微博消解。 谭:《新周刊》怎么想到开微博?过程如何? 封:一开始是觉得好玩。我不泡BBS,不写博客,不用QQ,MSN用了几天也废了。但是微博让我重新认识手机。有了一个想法,正在做什么事情,几句话写下,当场用手机发走,别人就知道了。另外,《新周刊》杂志本身就号称新锐,我们一直关注时代前沿的东西,微博自然在我们的关注范围内。 在我们之前,《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都已经开通了微博,但他们基本上就是几句话链接到官网,没有加更多编辑。我手下的编辑一开始也不会发,不会编,说这微博怎么写啊。我说你们就将要发的内容里有趣味点的东西拎出来,就把微博当成一个大的工作平台。以前我还发愁,天天对着杂志社就这么一二十人工作,多无聊;现在好了,对着微博上数十万人,有意思。 副主编何树青就带着两个编辑开始做了。发微博不算他们的工作量,当然做得好了可以奖励。没想到,很快他们就超过了我原来的预期。比如,他们开始了内容原创,发明了“早安帖、晚安帖”(即在每天发的第一条帖子末尾跟粉丝说晚安,最后一条帖子里道晚安),很多粉丝还就等着他们的早安帖晚安帖。有一天很晚了我还在微博,有个粉丝就问我怎么还不说晚安呢?我说你弄错了吧,是新周刊吧?但是你看,这个粉丝与《新周刊》之间的粘连度多高。 有了微博,到底发布什么?《新周刊》给自己有四个定位,其中一个就是资讯整合商。这个资讯整合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媒体时代无所谓独家新闻,只有哪一片是你的,同一个新闻摆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样的视觉,什么样的观点判断。 微博就是个资讯整合的过程。《新周刊》运用常规打法,轻松转身。 春节前,我的粉丝数比《新周刊》多7万多。我跟他们说:别着急,你们很快就会超过我。果然,半个月时间,他们就反超了。现在他们比我多7万多粉丝了。 但是,微博平台的广告盈利模式,目前我还看不到。 谭:TWITTER已经有新的广告模式产生了。 封:一定会有,也一定会有人研究出来。这个广告效果是可以计算出来,多少粉丝,多少转发,多少评论,都有数据。 微博上的粉丝,并不是纯粹“粉“明星。更多的人是将微博当成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一种生活方式。 谭:且不管微博平台如何盈利,《新周刊》怎么来运用微博? 封:新周刊曾经经历过一段网上的沉寂。网站死了,BBS也死了。微博让《新周刊》复活。我们只是用常规的做法:讲述体,就重新获得了生机。有时候一条帖子,获得上万的转发。 微博对《新周刊》有几个效应: 第一是《新周刊》在网上名声大振。现在在所有的杂志微博里排名第一。 第二是《新周刊》有些老读者,本来已经不看《新周刊》了,一看微博,又引起了他们新的兴趣,他们又来买《新周刊》。 第三是年轻一代的读者,也许他们从来不知道《新周刊》曾经的辉煌,现在也对《新周刊》产生兴趣,引来新的读者。 以上直接的效果,首先是我们杂志发行量大增。当然,说到发行,我们也占了另外一个便宜,即定价优势,早早地卡在了15元这个位置。早在1997年,我们就定价15元。《新周刊》是少数几家高码洋杂志里,能靠发行本身赚钱的。 《新周刊》广告从2003年以来就保持明显增长,去年的完成数额再次飘高,所以今年我又调高了20%的增幅。 除了发行和广告,《新周刊》还有其它品牌的延伸。电视榜、城市榜等,我们有一系列的榜。而微博的火,当然会为这些品牌延伸加分。 微博让《新周刊》的品牌价值实现了核裂变,带给我们预想不到的增长。 反过来,我们的活跃也让微博平台升值。明星微博转化成现实价值的可能性小。我们这种媒体的活跃,倒有可能。 在这个进程里,只有多赢,没有输家。新浪微博颁奖那天,我把那期《微革命》带着送给陈彤,说这就是我给你们的奖品;我还把拍封面的那条围脖挂在了姚晨脖子上。很有意思。 谭:真的没有输家吗?令狐磊在《微革命》那期的那篇文章《碎杂志》,担忧微博的碎片、散乱、无序,会冲击杂志,造成杂志的碎片化,您不担心吗? 封:为什么要担心?碎片化又如何?既然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干嘛要螳臂挡车?杂志应该根据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而这正是《新周刊》一直在做的。从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了文图比例,使用大粗宋的字体,等等。杂志必须有自己特有的东西,标明自己的唯一性。 谭:您是不是有在微博里征集选题?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互动? 封:是有。我在微博里发封面图片,问粉丝哪张图片更好,粉丝来评论。之所以是用我的名义而非《新周刊》的名义,是我特意为之;我发,是个人行为,可以修改的;杂志发,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而且,我规定在我发后一周,杂志才能公布封面,即用我的微博为杂志做一个市场预热。 《新周刊》是一本不死的杂志。《新周刊》1997年创刊,2000年网络凶猛,曾经让我们很困惑。因为,一夜之间,我们发现以前只有《新周刊》在“骂”的东西,网民们都能“骂”,话题被抢夺了。怎么办?那我们自己制造话题。比如“未富先懒”。有很多选题,是过很多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再做的。比如2001年我们做过一期“忽然中产”,后来又出了期“伪中产”。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二线城市,这个选题怎么做?我们最后确定了封面标题,就叫“给我生活地方随便”。 有人问我这么乐此不疲地织“围脖”,还带着杂志社的人一起织“围脖”,动力何在?我想,《新周刊》是在玩中,完成了变身。 谭:现在的电子阅读器很热,您怎么看? 封:技术的推动力量一定是超乎想象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杂志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所谓“iPad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媒介,因为在上面只发布文字、甚至只发布照片或视频都是不够的。在iPad上,媒体应用只有以新颖的方式把有深度的信息和大量视觉素材结合在一起,才能展现出最佳效果,才能让自己超群出众”,我不很认同。技术的转化是否应当由媒体自己来做?我不确定。 来源:《中国数字期刊行业资讯》第8期 标签: 围脖 , 中国数字期刊行业资讯 , 微博 , 封新城

阅读更多

戏仿的狂欢——“调戏凡客”

最近几天,互联网上盛传“凡客体”。 最早发源于豆瓣的这场名为 “全民调戏凡客”的活动 ,根据 其发起人的自述 ,是靠了自己的“一点敏锐”,发现网上有零星的改图行为,然后发起这场活动并成功地“把事情搞大”。至今该活动的相册里已有豆瓣网友上传的图片2000张,而在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和SNS站点中,一些“调戏”得比较精彩的图片也被频繁地转发。 许多人在讨论这究竟是不是凡客诚品的病毒营销。虽然我知道网络推手公司很泛滥,但实在是对阴谋论有点腻味了。难道大家就不能相信,上网的人真的是很无聊的,无聊到可以发起类似的活动并且热衷于围观起哄么。 不论这是不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有预谋地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参加的一次线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多方从中受益: 凡客诚品受益了,其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有所提高,至于品牌形象,厄,反正它也不是走高端优雅贵族路线么,谈不上气质被破坏,反倒是更加亲民、更加好玩、更加潮一点。 豆瓣和各大微博、SNS站点受益了,搞笑的图片带来了流量和人气,制造了话题。 新闻媒体受益了,又多一点八卦消息可以报么。 参与活动及打酱油围观的群众们受益了,自娱娱人,自笑笑它。 有两部今年的新电影,《让子弹飞》、《神奇侠侣》,搭上了便车,受益了。模仿“凡客体”,做做广告,打打知名度。 某些品牌和名人受益了,有的大点有的小点,是TA们的粉丝力量大,从TBBT、Friends、House这些剧集,到姚晨李宇春,好吧 ,也许还有奥特曼和蜡笔小新……总之,在欢乐之后TA们的形象又有所提升,更招人爱了。 相应地,另一些人却是躺着也要中枪啊。从照片到文案,恨比爱的力量更大,“某黑”比“某粉”的激情往往具有更低的酸碱度。这些同志收获了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挖苦讽刺嘲笑攻击。冤不冤另说。 下面简析“凡客体”和“调戏凡客”活动。 以韩寒和王珞丹为代言人的“我是凡客”广告,铺满了公交车站、地铁站台和互联网上。应该说,这一广告的风格是鲜明的——白色背景,清晰的人物形象居中;左边是商品名称及价格,右边是一段短句构成的自我表白:“我爱AA,爱BB,爱CC,更爱DD….我不是EE,不是FF,我是XX……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文案字体大而醒目,红黑两色;左上角有凡客LOGO,右上角是订购电话。 这种刻意选择的Style,其诉求是简单、直白、朴素地不装13、名人的真实普通生活、名人也爱的便宜衣服——并希望唤起中国城市/城镇青年的认同感。正是因为它风格如此鲜明,所以很容易被模仿,被山寨,被Kuso。那些最受欢迎的戏仿图片,除了形象生动、文案出彩外,形式上与“正版”的相近也是重要因素。 纵观千余张戏仿图片,其主题大致分为如下几类:一、粉丝歌颂偶像;二、影视动漫游戏爱好者同人创作;三、恶搞讽刺某些雷人囧事;四、PS自己照片露个脸;五、稀里糊涂来打酱油的。商品以广告来塑造其形象,渲染其魅力。然而当广告的风格被数千次地戏仿、改写,成为一个人人可用的大茶杯,装上了各人的饮料,浇各人自己的块垒,原有的文本及风格实际上已经被去魅,不再有其创造者所期望达成的那种魔力。还是那句话,所幸凡客诚品并不是一个像路易威登一样需要矫情自恋虚伪地打造其贵族形象的品牌。 其实在这场还将延续一阵子的戏仿狂欢中,一些商家已经开始顺势而上,前面说的两部电影如此,甚至我还看到了一个淘宝网店的PS图片。不知道陈年这会儿是不是在偷着乐?Vancl自己其实也应该跟进一把,起码,把那些中国的世界的名人明星们都PS出一个vancl的广告来,在网上乱发,既提升品牌人气和形象,还不用花钱,还不怕人追究肖像权。 下面是赏图时间,贴十几张我喜欢的。图片均来自 豆瓣此活动相册 : 极客诚品,TBBT(生活大爆炸)系列,有两张谢耳朵的: 越狱之T-bag,浮客诚品: 唐长老: 野原新之助,这个改编挺中庸的,只是小新本身够欢乐: 郑大世,文案挺讽刺的: 伟大的Eric Cartman!两张对照着看,很有趣。但是第一张文案有误,Eric很崇拜吉布森,言必称《耶稣受难记》: Acup自白,据说是网友自拍: 机器人马文,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能把别的机器人说死的机器人: 凡客诚品,姚晨和李宇春,说是正版广告也会有无数人相信的,可见其创造者是诚心赞美啊: 犀利哥: 雷锋爱用leiphone: 搭便车的电影宣传广告——《让子弹飞》: 斯大林: “狗日的腾讯”,《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文章,一篇有争议的报道: 唐骏,不多说了,大家懂的: 谢谢观赏,功劳归于人民。 关键词: 豆瓣 , kuso , vancl , 凡客诚品 , 恶搞 相关文章 China Media Digest 0902 (week5-6) (1) 木人三项 (1) 如是我闻:很黄很暴力 (3) 关于大力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十点意见 (9) Simon同学,请你不要被雷到 (1) 豆瓣豆瓣有点逗 (0) “阿迪达斯·我的故事”之卡斯特罗版 (5)

阅读更多

破解新浪微博的媒体性优势

来自: 月光博客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2日,  已有 9 人推荐   当今的微博格局已经相当明显了,新浪凭借先手优势遥遥领先,网易、搜狐、凤凰网已经基本失败,而百度的 i贴吧 虽然用户基数数量巨大,但是个残次品,唯有 腾讯微博 潜力巨大,可与新浪一决高下。   今天我们知道,新浪是以媒体平台的定位来运营微博,而新浪网本身所积累的强大媒体品牌是新浪微博可以依托的天然优势,但是,这实际上只是一个以面概点的错觉,如果说新浪网的媒体资源是成就新浪微博的充分原因,那么逻辑上同为门户的搜狐和网易不会出局,实际的情况是,新浪微博本身已经成为品牌,先手优势所积累庞大的微博用户和良好环境使得用户对新浪的前景充满期待,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搜狐网易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新浪都有,而他们没有的优势新浪有,相较之下,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有了新浪微博,已经不需要搜狐微博或者网易微博。   在古代,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多传之后世,更容易被祭上神坛,但自古以来,传奇背后的本质鲜被看破,真正能明白兵法韬略的军事家并不多见。我看兵法时悟出一个不那么浅显的道理:战争从来没有以弱胜强,都是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别人兵多,你就兵精,别人兵精,你就占据地利,别人也有地利,那就比粮草,别人粮草也足,那就赌谋略了,总之,想要胜利,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手的弱点。   关键是,你具不具备对手没有的独特优势,你如何放大这种优势,让用户相信你的前景,并付出热情?显然,在同等的条件下,要正面挑战已经强大的对手从来都不能决胜,从这个道理上看,网易搜狐的失败是必然。从一开始,笔者就只相信,唯一有足够优势挑战新浪微博地位的,只有百度和腾讯两家,百度数千万的注册用户以及搜索的天然输出,腾讯的无敌用户优势,都是新浪的软肋,只要将优势在用户眼中放大,那么必将三分天下。   遗憾的是,百度的决策者对于这类产品的理解太浅,不能提前看到微博将来的进化走势,他们没有把微博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推出,相反,将其集成到贴吧内,格局的定位首先就不成大器,在运营的过程中,又不对比相关数据,针对毁灭性问题作出反应,这个问题在去年底他们的分析人员就应该看到,可惜至今听之任之,以致于把微博彻底做成了鸡勒。我想,无论是腾讯还是新浪,都应该感谢百度人,是他们将偌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了自己。   请看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   李彦宏最新的i贴(当年因为放弃了美国绿卡,现在每次进美国,都要在海关排很长时间的队)转帖24次,评论5806次,李彦宏个人的粉丝:1102.0270万,这一数据很直观:其一,转帖数远远低于评论数,比例之低居然小于0.5%,i贴吧的媒体属性堪称奇差;其二,在新浪,转发超过一万,评论近万的多的是,而拥有最多粉丝的姚晨也不过200万粉丝,而在百度,一千一百多万的粉丝却只有24次转发,纵然是评论也只有5千多,这意味着i贴吧的整体交互比例相当低,这不得不重提腾讯滔滔。   微博的警钟在哪里? 滔滔之死 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案例。万物诸法相通,平衡是一切稳定事物的趋向。经济学最基本的架构原理是供求关系理论,这在互联网是同样适用的,在微博这类强信息流的平台中,一个相似的输出输入关系理论是存在的:用户发布信息这类信息输入类似于供,而阅读、评论、转发信息属于信息输出类似于求,当信息输入大于信息输出,供过于求,反之则供不应求。   在经济学里,研究供求关系理论最基本的两个作用是调节和刺激。在市场经济中,供应及需求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刺激市场带来经济增长,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故而必要通过宏观调控来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控制整体社会的经济运行,来降低自由调节波动引起的震荡。   广义的供需论提到了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供需差动:需求与供给产生差距,便有动力或动机寻求供给满足需求,这样的动力与供需差值有关。   这两点应用到微博,同样意味着两点:   A:宏观调控理论上是必要的。目前所有的微博平台延续twitter的惯例,都是自发调控的。   B:信息输出决定输入,这中刺激作用在平台高速发展之初尤为重要。一个平台如果在信息输出渠道尚未打通之时盲目打通输入渠道,导入海量信息,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滔滔之死是一个经典的反例,滔滔上线之时,直接将QQ签名同步到滔滔,结果,海量的信息涌入,却没几个人阅读,以致耗尽了用户的热情,最后的结局是在半死不活的挣扎中覆亡。   我们姑且不谈i贴吧的定位格局的大小,单论产品运营过程,百度实际上重蹈了滔滔的覆辙,在i贴吧推出之初,感到新鲜的贴吧用户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李彦宏的i贴吧不过月余,就直接达到了接近千万的粉丝量,但是,直接导入用户在贴吧的动态,海量的信息输入,却没有培养起相应的信息输出习惯,用户的热情被一步一步消磨掉,信息输出量进一步降低,恶性循环。   周鸿祎说,好的产品是不断运营出来的,的确,世上没有诸葛亮,一出手就能顺风顺水毫厘不差,问题是,在这个不利背景下,百度贴吧并没有就此作出反应,在规则上作出新的调整,从宏观上调控平台的整体环境,这是百度相关人员的基本意识问题。   今年3月份的时候,百度贴吧发出了所谓三不限的产品人员招聘:不限学历,不限专业,不限经验,条件是写一篇对贴吧的分析。很巧,笔者发去了几百字的分析,当他们的一位贴吧负责人要求笔者写一份详细的分析后,我没有接受,反过来给他出了一道笔试题:百度i贴吧定位,媒体属性几何?社区属性几何?社交属性几何?想来他一定觉得笔者故作个性,实际上,这道题的答案就是解决方案,笔者试图告诉他:其实,他想几何就可以几何。   如何解释?   我们从RSS的起源说起,来追溯微博媒体从何而来?RSS的出现源自于用户更快获取优质信息的需要,最初的RSS纯粹是为了输出,方便用户订阅而生,也就是说,他的基本功能有两个:输入和订阅,输出相当于微博的信息发布,只要格式支持RSS标准就好,而订阅相当于微博的关注,然后,随着一批一批优质信息源被认同,大量的用户订阅了同一信息,阅读器也开始支持信息的评论,来满足用户的交流需求,这跟微博的评论功能是相当的,而最后,是信息的分享,通过信息的二次转发,那些优质的,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可以传播的更远,更宽。   从以上简单的追随之中,不难看出,微博的本质是以一种私有的数据标准替代了通用的RSS数据标准,他们的出现都源自于用户更快获取优质信息的需求,并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区属性、社交属性、媒体属性都是一步一步随着相应的功能的诞生而诞生的。   那么,一个最简单却恰恰不被人注意的结论就诞生了:通过功能的控制,可以对平台的环境进行宏观调控。   笔者之所以认为,一个微博产品定位,媒体、社区、社交三大属性可以自由控制,是因为笔者倾向于这样看:控制转发率便控制了媒体属性,控制评论率就控制了社区、社交属性,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便是想几何则能几何。   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关联控制规则,如果规定用户每发布四条信息,必须转发一条信息,那么,整个平台的转发率必大于25%,而用户之间的交互也会随之整体性提高,有利于用户的忠诚度,同时用户为了寻找值得转发的信息,就必须要阅读关注的信息,这对于保证信息输出是有利的。这种控制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现实中,人在享有权力的同时,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当你在享受无数人对你信息的关注的同时,你也应该实质性奉献对别人的关注,如此,环境才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由此来看,从一开始,人们就没有明白,新浪微博的媒体性优势并非来自于新浪所拥有的资源,而是源自于平台优良的高转发率,在一个号称人人都可以是媒体源的微博平台,名人战术并非无法破解,你只需要将平台的媒体属性提升,那么,即使没有名人,平台仍然会成为高效扩散信息的媒体平台,如果你能根据数据调整,最终使得一条信息的转发有几十万,评论上百万,并且拥有搜索的天然输出,我不相信那些名人都争着投入新浪微博的怀抱,又何愁无名人呢?   备注:平台的转发总数跟用户基数有关,而平均转发率可以通过功能的关联控制来设定。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越石父,作者电子邮件:yueshif(at)gmail.com,感谢一位deardemi0506(at)gmail.com的朋友 评论《破解新浪微博的媒体性优势》的内容… 相关文章: 思考微博客 互联网,你还能更土一些么 互联网时代的社区化及其意义 无法注销的人人网经历 人人网的崛起——中国局域网的信息集散地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我的Google Reader – 我的Twitter – 我的Facebook – 月光博客Twitter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阅读更多

段钢:报纸在自媒体时代的竞争立足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5a66c0100hdwd.html 段钢:报纸在自媒体时代的竞争立足点 (2010-04-06 16:40:10) 2010年2月21日,在刚刚上线不久的人民网人民微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名字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2010年3月4日,新浪CEO曹国伟在新浪2009年度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新浪微博的用户已达到500万。2010年3月13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接受《新京报》的专访时说:如果说BBS是第一座里程碑的话,微博当然有成为第二座里程碑的潜力。新华社新华视点两会微博编辑组负责人贾奋勇说:在新华社内部,我们经过充分的论证、评估,形成的共识是,面对微博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不能缺位,不能失语,而应该主动去参与、利用。如果不参与,就是没尽到新闻人的责任。[1]这些都预示着,又一个成熟的自媒体形式形成了。胡泳说:我这里所说的微博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是指在传播形态层面。[2] 每一次媒介的技术革命,都带来新的机遇;但这次的微博热潮并不是技术提升带来的,只是一种模式的创新和技术深化利用。然而对于报纸来讲,任何技术的推进都会引发更多的恐惧与自省。 报纸消亡论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行业。报纸的转型似乎已成为所以从业者的热门话题,各大报纸都在探索未来的发展之路,虽不至于到在夹缝中生存的地步,但仍是荆棘满布。变是从业者的共识,但如何变?变成什么样子?现在仍是未知数。微博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在一个新的媒体时代来临之时,报纸是否能够成功应对新的挑战,继续掌握主流新闻话语权?报纸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或是会走向消亡?唯一能够给出答案的是时间。然而将这些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仍然是有价值的。这些讨论将有助于提高报纸转型的效率和降低转型的成本。 一、微博挑战者 1.微博自媒体的延伸 微博,即英文中的Microblogging。维基百科对其定义为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微博与普通博客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在内容、文本规格等方面都远远小于后者,更加便于点对点的人际间传播。这种特点使得微博使用者传送信息的方式更为多元,包括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件、网页等。此外,微博客也可选择发布多媒体内容,如图片、影音剪辑等。 之所以将这个媒体时代称为微博时代,其寓意不仅在于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的诞生, 更在于其所带来的传播模式与传播理念的变化。微博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使自媒体的特点更全面地展现出来。 自媒体概念的正式提出要追溯到2003年7月,当时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一份由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该报告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 径。[4]2004年,美国互联网界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出版了其专著《自媒体》,该书全面地介绍了草根记者(博客主)的激增是如何改变新闻传播方式的。他指出:由于每个人都能够制作新闻,发言权被赋予了那些无声的人们。[5]也就是说,依赖技术的发展,人们作为原子化的个体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向其他个体或群体自主发布、分享信息。至此,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被打破,报纸、广播、电视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唯一渠道,我们告别了拥有渠道,就拥有经济回报的黄金时代。 回过头来看微博,不难发现它就是自媒体的一部分。它秉承了自媒体环境中个人自主传播的特点,并以一种更快速、更便捷的方式将个体与世界相连。在微博时代,以往被传统媒体忽略的信息得以传播,其所展现的价值也更加多元。实际上,这些反映的就是自媒体的特点。 因此说,微博就是自媒体必然的延伸与拓展。 2.自媒体挑战的不仅是渠道 一直以来,人们以为互联网的威胁主要在于它使报纸等传统媒体失去了渠道霸权。因此有关报纸发展的讨论自然主要围绕在如何拓展渠道上,如报纸整合、网上办报等。对于报纸而言,依托网络壮大起来的自媒体挑战的就是其渠道地位。这样的讨论固然重要,但有一个问题长期以来被忽视了,而这个问题将在判断报纸存在的必要性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自媒体挑战的不仅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由于拥有渠道而保有的地位,它挑战的是整个记者作为职业存在的必要性,乃至整个媒体行业作为专业新闻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掌握新闻的来源。而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并且这种新闻具有更加强烈的贴近性、近向性和趣味性时,那么,由报纸等专业新闻机构在传统新闻价值判断下制作的新闻时吸引力就大幅衰减了。 自媒体的核心在于自主交互传播。这种传播首先在便捷程度上更有优势。互动性增加了传播效率,与传统媒体单线式的传播有很大区别。此外,由于信息是由使用者依据个人判断发布的,在价值上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尤其是在价值趋同的小众范围内。 这不仅对报纸,乃至对所有新闻机构来讲都是致命的。他们原以为失去的仅仅是渠道,内容为王,自己仍掌握着内容的密码。然而他们将发现,围绕个人展开的自媒体在内容方面以及价值判断方面,对统一的传统新闻机构构成威胁,传统媒体再也无法垄断对世界的解释功能。 个人掌握了传播渠道,且具备制作、发布新闻的能力,将来还有可能创造出营利的模式。那么,职业记者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养着这群职业记者的专业新闻机构,其中报纸最为典型,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这就是自媒体发出的挑战。 二、微博时代报纸生存的依托 既然微博时代,或称自媒体时代挑战的是记者、报纸作为职业存在的必要性,那么,报纸生存所依托的东西便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目前来看,报纸在这场竞争中仍然拥有优势,而这些优势也成为报纸存在的立足点。 1.新闻真实性 早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5] 这并非杞人忧天。2008年10月5日,在CNN旗下的一家公民记者网站iReport 上,有用户发布了一则新闻称,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因突发心脏病,被送进了急诊室。这则新闻在网上迅速传播,甚至导致苹果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新闻发布后,当地时间上午9:41,苹果股价从高位106.19美元开始跳水,到9:52已滑至低点95.41美元。直到苹果公司发言人公开指出这是一则假新闻,而多家专业新闻媒体也纷纷证实乔布斯并未因病住院,苹果股价才慢慢回升。 这家iReport网站以提供无编辑,无过滤的新闻为口号,但结果却如此尴尬,由此可见,在虚拟世界实在难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实际上,无论是微博还是已经流行很久的传统博客、论坛,自媒体工具的更新并没有绝对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2008年11月,传媒巨头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一年一度的系列广播演讲中说,现在的人们对信息比任何时候都饥渴,而报纸对于博客以及行业内其他新秀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可信的新闻。 为此,默多克还预言,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6] 报纸是否会真的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然而,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要的:人们需要信息,更需要可靠的信息。在满足受众这点要求上,报纸显然比自媒体更有优势。 报纸有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中外媒体皆是。各个报社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记者手册,规定着记者编采行为的方方面面,如:如何处理信息源,如何通过可操作 模式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当记者采写归来,编辑会再次确认信息的可靠性,以确保报纸上刊登新闻的绝对真实性。甚至有的新闻媒体还有严格的新闻核查制度,即在媒体未刊登前,会由专职核查员对新闻当事人或受访者进行进一步的核实。中国新闻学者钱钢就接受过《纽约客》的核查。[7] 记者,在职业道德和受聘媒体体制的双重约束下,在自律与他律的过程中,实践着对新闻准确性与真实性的要求。当然,这也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追求,这种追求使记者天然地占据道德高地并对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以说,报纸作为一种新闻机构的存在与记者作为一种职业的身份,二者结合确保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这方面的优势无论在微博兴起的今天还是在更多新媒体技术冲击的未来都不会改变,因此这也成为记者和报纸生存的依托点。 当然,再严密的机制也难免有出差错的时候。但总体来看,这种出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网络等虚拟传播,而且传统媒体极少出现主观故意的失实。毕竟,在现实世界中,声誉不论对于个人还是机构都非常重要,它是社会地位与经济回报的保障。也许有人会寄希望于虚拟传播模式中真实性的改善,但目前网络实名制的难产,已经说明,这个道路还很漫长。 目前,报纸仍保有新闻真实性方面的优势,而新闻真实性也将成为报纸在自媒体时代发展的立足点。 2.系统过滤vs. 个人筛选 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被称为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把关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后经传播学者怀特于1950年引入传播学领域。该理论认为,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媒介组织是一道关口,对社会上庞杂的信息进行过滤后,再传递到受众手中。[8] 社会上可作为新闻素材被编译的信息很多,但最终到达受众那里的新闻却是极少数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作为信息的把关人或者过滤者,依照自身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或为新闻理想,或为迎合受众、或根据个人喜好,在众多素材中挑选出可用的编辑成新闻传播给受众。这个筛选的过程可能只涉及个人,如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也可能涉及整个媒体机构。总的来看,媒体把关的过程就是一种系统过滤行为。 此前,有不少学者探讨了网络发展对 把关人理论的冲击,认为网络信息的多元化正在淡化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然而,尽管有冲击,但这种冲击还不足以抵消 把关的作用。 网络的兴盛带来的是海量的信息,尤其在网络发展所促成的自媒体时代。个体传播者依照自身各不相同的喜好与价值判断所发布信息铺天盖地地袭来。微博的诞生使这个局面加剧,将人们推入信息爆炸的火焰中。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个人难免会有无助感。看什么,不看什么,从哪里看,都成为棘手的选择困境。更严重的问题是,在成千上万条信息中,有多少是有用的或是有价值的,如何从各种垃圾信息中筛选出真正需要的?搜索引擎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但如果连关键词都不知道,又从何入手呢? 面对这种信息爆炸或是垃圾信息成灾的局面,报纸再一次显现出其优势。由于拥有着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报纸通过系统过滤,去芜取精、去伪存真,为受众挑选出符合普遍新闻价值观的信息,将受众从个人筛选的无助中解救出来。 时间就是一切!系统过滤为大众所节省的时间所形成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人们需要多元化的信息,人们更需要有价值的信息。报纸所做的就是,让受众在更短的时间内阅读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而这样做,在今天,在将来都是有意义的。 的确,微博一出现,就有人开始呼唤传统新闻价值观的改变。但正是新闻行业已形成的一系列标准,为读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报纸生存的另一依托点将在于新闻价值观的保留,以及由此衍生的系统过滤功能。 3.制度优势 丹吉尔默在《自媒体》一书中说:如果今天的主流媒体是恐龙,它不会悄无声息地灭亡。[9] 在这里,今天的主流媒体就是指报纸、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之所以说即使它们消失也不会是静悄悄的,原因在于政府不会坐视不理。 尽管网络的地位在上升,政府对于报纸的重视程度依然高于网络。政府对报纸行业的最大支持在于对网络新闻采写权的限制。新闻采写权的缺失不会完全扼杀网络新闻的生命力,但仍然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无论是网站、论坛、播客、博客、还是微博,没有采写权,发布的新闻就不能称之为新闻,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毕竟没有经过权威授权,就会缺乏约束与责任。 目前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会通过博客、论坛、乃至微博发布一些信息,其中也不乏自己采写的新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这些有采写资格的记者想要以自媒体的方式发布新闻也需要依托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平台。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说明文章已在某报纸(或其他传统媒体)上发表,否则这种以个人方式发表的新闻一样缺乏公信力。当然,以流言、谣传的形式继续散布又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与真正的新闻无关。现在,一些网站在争取新闻采写权。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不能解决虚拟传播领域的实名制问题,或是形成有效地新闻制作问责制,政府不会放宽采写权。文责自负对于传统媒体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既是强制约束,也是道德软约束。而自媒体只要一天无法解决约束机制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与传统媒体竞争。 政府支持报纸等传统媒体也是不无道理的。例如报纸,经过长期的积淀,已形成自己的品牌。当受众在自己信赖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他是不会去怀疑这则新闻的真实性的,这就是品牌,这就是公信力。著有《正在消失的报纸: 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的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说报纸的主要产品既不是新闻也不是信息,而是影响力。[10]政府看重的便是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包括一些报纸所传递的主流意识。这些是不可能被个人、被网络迅速取代的。政府也将继续给予报纸等传统媒体制度上的支持。 三.报纸的变与不变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报纸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所占有的优势也将成为报纸未来发展的立足点。 报纸消亡论不能被完全否定,谁也不能保证报纸绝对不会消失。新技术的推进,无论在渠道上还是内容上,的确给报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在报纸最大的优势新闻真实性方面,微博也发出了相应的挑战。 不论是新浪微博还是人民微博,都不约而同地引入身份认证制度。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名字只可能属于一个人;而诸如姚晨、赵薇、李开复、黄健翔这些大众所熟悉的名字,经过认证,也对应着传统媒体上我们所熟知的那些人。这无疑是微博在探寻网络实名制过程中的一大有益尝试。人们对自身名誉有着天然的保护意识,实名就意味着责任,保证真实性的责任,维护个人名声的责任。 可惜,微博推出实名制的范围仅限于公众人物,其初衷也只是维护名人名誉权不被侵犯;当然更原始的初衷的是通过名人效应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微博。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微博的实名制,这与能够实行监督者角色的全面实名制还相距甚远。此外,这种部分实名制的尝试仍停留在自愿的基础上,非必须,非强迫。只有当实名制在网络上形成强硬的制度性安排,网络真实性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当然,实名制也不是对付虚假信息的灵丹妙药。而且有人认为,实名制对网络自由的损害从而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对信息真实性的助益)。即便是把全民都有可能打造成记者的微博,也并未完全解决自媒体在新闻真实性方面的欠缺,更谈不上信息的过滤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仍是网络等新媒体所无法取代的,而网上众多的传言也有赖传统媒体去证实或澄清。例如,2009年发生的杭州 57交通肇事案,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杭州飙车案。事件发生后,各种流言便在网络上散布开来。例如有网民爆料,称与胡斌(肇事者)一起飙车的伙伴是杭州一市委常委的儿子;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又有网民在论坛上发帖称出庭的被告人胡斌是替身,还贴出照片加以佐证。不实的传言使公众的情绪愈发激烈。直到传统媒体介入后,才调查证实网上流传的全部是假消息。可见,新闻的真实性仍需要传统媒体来维护。 摩尔定律[11]显示,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是飞快的;也许有一天,在技术的推进中,自媒体会发展到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依据自媒体的特点,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很难逾越虚拟世界固有的矛盾真实性。而自媒体的优势恰恰是依托虚拟世界而形成的海量信息。当然,一旦自媒体拥有真实的海量信息,且能够做到迅速地筛选与搜索,传统媒体的危机时刻也就到了。 报纸消亡论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论。报纸的生存依然需要在求变中寻找空间。例如默多克曾建议,报纸要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新闻和意见。[12] 这个建议对中国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报纸发展有特色的观点、评论,有利于在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中国报业内,开辟出新的空间,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而细分市场,收缩报道范围,增加报纸不可替代的社区影响力[13]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当然,有关报纸发展问题,讨论最多的仍然是融合,与互联网融合,报网互动,以利用网络实现更多的人性化服务。针对微博,相信也将会有如何将报纸与微博技术相结合的讨论出现,这些都是不无裨益的。 报纸为了生存可以变,可以广泛接受融合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表述方式。但对于自身已有的优势,例如在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观判断等方面的优势,报纸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这些是报纸在新时代的立足之本,一旦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必将受到威胁,报纸消亡论也就不可避免。 注释: [1]高明勇.《两会微博带来什么?》[J]《新京报》2010年3月13日B04/05版。 [2]如注释1 [3]转引自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2). [4]Dan Grillmor. We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