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徐小平:北大清华从来都不是世界一流
说什么北大“至少在中国是一流”?这个提法,其实道出了北大今日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世界优秀大学之林相比,北大清华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只是中国一流,作为优秀大学,显然还不算入流。...
阅读更多发布者布鸣真象 | 10 月 2, 2015
说什么北大“至少在中国是一流”?这个提法,其实道出了北大今日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世界优秀大学之林相比,北大清华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只是中国一流,作为优秀大学,显然还不算入流。...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9 月 29, 2015
(数字时代配图:Tucker版的马恩读本在美国高校相关课程中经常出现 / 图片来源:eBay卖家) 大一的上学期,我就听好几个人说起过,每年春季学期都有一门叫“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的本科生课——这门课的实际内容就是带着学生把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读一遍,让学生对马克思的理论框架有个了解,因此说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不为过。杜克居然还有这种课?当时一听我就来了精神。虽然阴差阳错地错过了三回,我还是在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幸运地坐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课堂里。...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9 月 24, 2015
这次在人大发言,必须说清楚两点:
第一,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就一直有个观点,这是一个个人负责的时代。我作为嘉宾受邀参会的身份是门户高管,但我发言是个人身份,责任也由我个人承担,跟任职单位无涉,这是我一贯的态度,我在微博、推特、博客等地都有类似的说明。
第二,正如我事后和马少华老师的交流中所言,我的发言建立在一个大前提的基础上,即以市场化媒体为主体的业界和有志于学术研究与公共参与并举的学界,是有职业共同体意识的,即默认新闻职业共同体这个类似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院师生们正在构建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9 月 9, 2015
昨晚上课,学生让我签名。写到日期时,才想起已是“教师节”了。 今早,我家边上那家花店,人头攒动。甚奇怪,怎么生意这么好了?一问,“教师节”给老师买花的。 路上,车载广播也在谈“教师节”,节目在讨论,对尚在读书阶段的学生,是否应该给老师送“教师节”礼物?各种说法。我问自己:如果是我,送吗? 好在我的孩子已经不在国内,可以躲过一劫。其实,我每每恍然“教师节”,难说不是选择性失忆。在中国,再没有比教师这职业更令人尴尬的了,甚至有罪恶感。罪...
阅读更多发布者布鸣真象 | 8 月 2, 2015
导语: 北大精神是以北京大学教授及其学生为主体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建设、尊重制度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在三任校长蔡元培、蒋梦麟、胡适身上,曾经有过较为集中也较为充分的体现。北大精神的改写与断送,先后发生在马寅初、钱端升等人身上。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精神...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