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公民课第一堂:学会讲道理(下)

作者: 翟明磊  |  评论(4)  | 标签: 壹报 , 公民课 , 没有广播电台 , 翟明磊 (56)我告诉华师大学生们,为什么畅所欲言不等于公民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讨论不成功,因为每个人都站起来说:我的观点是……却不加证明,好的,那无法讨论,因为你的观点就是你的,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是你如何证明,你的依据。而只说自己的观点,别人反驳时只会判断错与对,这会伤感情,容易争吵。 (57)客观事实与个人看法区别是什么呢? 1,事实陈述可以确认:“温家宝是中国总理” 看法则必须通过说理,讨论才能确认“温家宝是一位伟大的总理。” (58) 2,事实陈述使用那些可共同确认词义的字词:如圆形,欧洲,木头,有毒物质 而看法,使用的字词是个人理解的,如美好,棒,爽,折腾,胡闹,伟大,光荣,正确的。 (59)总之事实说“请你核实。”看法说“我说对,就没错。”事实陈述谦虚协商,看法陈述则是傲慢,独语。为什么我们中国大陆人容易发生争吵是不明白观点不用争议争议的是证明过程,中国人将观点和人联系在一起,否定观点容易引起情感冲突,因为我的观点我最清楚,你又不是我,这无法反驳。 (60)而象华师大的学生如果大部分讨论变成一个个说“我的观点,我认为”,那么讨论就没有基础,发言就成了一个个独语。为什么中国许多畅所欲言的会不是变成放炮会,要么就吵成乱麻,也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61) 胡适先生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受人惑的伟大公民,他认为正确的思想来自于经验与逻辑。或者说事实与逻辑。由事实为前提,正确逻辑推出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这就是专制者为什么害怕事实,也害怕讲道理的原因。 (62)在美国七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一):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时所用论据是否适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是否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 “偏见”和“陈见”是新要求,也是从形式逻辑向社会公正内容过渡。 (63)在美国八年级(相当于初二):复习说理评估,重点在“评估文本统一性,连贯性,逻辑的一致性和结构。 (64)美国初二的公共说理课本中 例如会有一篇说理谬误的评论:“爱伦坡的小说诗诗歌写的全是心智不宁,甚至疯狂的人物。”老师告诉学生,这儿犯了“普遍泛论的”的错误。 常见的泛论表述法包括:“所有的……”“每个……”“大家都……”“总是……” (65)普遍泛论: 这是毛泽东经常犯的错误: “所有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也是诗人允许犯的错误:“所有的日子向我走来……”“每当下雨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你,丁香花般的女孩……”——但诗人变成政治家就很麻烦,比如毛。 (66)为什么毛泽东讲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是错误的?殷海光先生在《思想的颜色》一书说:科学的认知模式是,一,不故意求同。二不故意求异。三,不存心非古,四,不存心尊古。五,不存心薄今。六,不存心厚今。第七,不以言为已出而重之。不以言为异己所出而轻之。 (67)殷海光说:我们必须只问是非,不问人身才能求索真理。只有希特勒这样的疯人才不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物理学教本中出现。只因为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发现。英国人则闻相对论而欣然色喜。毛说的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不亚于丧心病狂者的呓语。 (68)有没有读过共产党宣言,什么,你们只有一个党员读过,好,读《共产党宣言》开头:“一缕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幽灵。旧欧洲的一切势力结合成围剿这缕幽灵的神圣同盟……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其执政对手诋毁为共产党?……至今为止,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你们说说里面有什么错误? (69)各位说说〈〈共产党宣言〉〉犯了什么逻辑错误,没错,普遍泛论!一切,所有,绝对,是这样的吗,所有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吗,请问阶级出现前的历史呢?马克思用一切势力的话句造成共产主义被迫害的语境。大伙想想,这种被迫害狂的幻想在执政后会不会变成迫害狂呢? (70)我们再来读一读希特勒《我的奋斗》这书不大容易买到,但我提倡大学生读书无禁区,读一段:“我又竭力偏搜一切关于社会民主党的表册,而来研究作者的姓名——没有别的,竟完全是犹太人。……”《我的奋斗》充满了“一切”,“全部”的字眼,以强化煽动效果。 有训练的头脑不难发现希特勒的逻辑谬误。 (71)《我的奋斗》一书思维跳跃到常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明显说明希特勒是一个不讲逻辑的疯狂者。有趣的是这本书每个段落都短,有时竟到了一行行如同诗歌的地步,也许希特勒更适合做诗人吧。和老毛一样,诗人执政可怕至极。 (72)美国初二的说理课本的评论还写道:“自己精神没有问题的作家是写不出这种故事的,不然爱伦坡又如何体会什么是疯狂?”——这里犯的是“虚假对位”的逻辑谬误。(要么疯,那么不疯)其实作家写疯子可以运用想象,不一定自己非要是疯子不可。就象写强奸,作者不一定有强奸经验。 (73)“虚假对位”在文革大字报上经常用,例如: “如果彭德怀不是丧心病狂的走资派,又怎么会写出万言书,恶毒攻击我们的伟大领袖?……” 虚假对位容易形成矛盾的对立方,是斗争哲学的革命家最喜欢用的。 (74)感谢徐贲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美国说理课本内容,他告诉我们在美国初二说理课中 评论写道“我们知道,作家都有些怪,特别是那些写恐怖故事的作家。”“我们知道”是类似于“毋用置疑,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地球人都知道……” 犯的是“本来就有问题”的逻辑谬误,因为所知道的恰恰是有待证明的。 (75)进入高中即美国九,十年级:说理评估要求说理中必须有对方意识,懂得说理是“对话”不是“独语”。中国人热衷的大学生辨论赛虽然讲逻辑问题,但可怕在训练学生不吸纳对方意见,千方百计坚持自己观点。——“你他妈再怎么说,你的观点是个屁。”——其实是宣传翻版。 (76)曾是大学生辨论赛冠军辨手的郭宇宽先生在文章中写道,他做为许多辩论队的教练常常教队员一招。那就是不管对方说什么都可以反驳回去不用理睬他然后说自己的话。 (77)例如,辨论安乐死应不应当执行,对方说:“请问你知道现在病床上遭受折磨不能治疗的患者有多少吗?”最简单的回答方式是“对方辩友这么说无非是想证明安乐死有实施的必要,但是我们要说……”这一招本质就是不管对方说什么,按自己思路走。郭宇宽交待这一段时,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78)这是不是和我们外交部发言人说话差不多?郭宇宽说当年看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的辩论,正方说一句马克思说,反方说恩格斯说过,正方又说恩格斯还说过……郭宇宽说:“到底是这帮人在辩论,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论?”这就是中国大学辩论的教条本质。 这种辩论其实用的是“势利”的宣传手法,以权威压人。 (79)有趣的是正是那些水平不高的辩论让他真正对公共讨论产生兴趣,去了解真正的公共辩论应当是什么。郭宇宽成为了一个宣扬公共讨论的公民教员。本公民课也受到郭先生许多启发。 (80)在美国高中,公共说理课教学生 除了形式逻辑,还要讲究结构逻辑。例如文章不同部分顺序,逻辑过度)能够预先评估和避免读者可能会有的误解。 (81)让学生理解概说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论据(不望文生义,不曲解,不断章取义)弄清不同文本的结构,语气,读者。(如学术刊物,报纸评论,政治演说)——这让我们想起在文革中,攻击知识分子恰恰是对他们的著作,望文生义,曲解,断章取义,以达到迫害目的。 (82)而美国的教育是把讲道理的素质种在每个学生心中,从而形成了捍卫民主自由的真正长城。同在一个地球上,中美教育差别咋这么大哩? (83)在美国高三(十一,十二年级)说理课上 :说理对象评估是“公共文件”,(publicdocuments)政府文告,政策说明,文宣,公共服务部门宗旨,规章,条例,商贸,招聘信息,凡是印成铅字的,并不一定就在道理上说得通,这是反复进行的说理评估要告诉学生的基本道理。 (84)培养高三学生对权威文字的质疑非常重要,因为有一部分高中生将走上社会。不迷信政府公文!党中央文件就是对的吗?有这样的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条)。每个公民对政府公文的检审才能确立一个正常社会,这一点美国从高中生就开始培养了! (85)而中国的高三学生在干什么,说来可怜,正死记硬背那些教条去高考。我考上大学后,是把高中课本烧掉的。那些教条,那些假历史造就多少脑子进水的呆子。中国真正的人才是高考的漏网之鱼,罗永浩,韩寒正是高中都没读完才保持了一点常识! (86)封锁新闻,统治教育,上政治大课。这是威权者常用的方法。不给你们事实,不教给你们逻辑,不让你们讨论。把我们的学生弄成小奴才。 (87)同学们,整个中学教育,你们不仅受不到象公共说理课这样的反洗脑训练,反而被假历史书洗个透。所以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年轻人成熟的标志是把他所受的全部教育呕吐掉。”在中国,一个年轻人要成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新人,吐上三天三夜都不多。 (88)举个例子:在我们松江,上海政府为了建世博建了一个巨大停车场,结果整个世博期间只停了几辆车。上海政府想象大量游客会把自驾车停在松江然后坐地铁去世博。结果证明这是上海政府的自我想象。我们的政府为什么常犯以自我想象为中心的错误? (89)同样我们的教科书最大的问题是不顾事实构筑了一个理想化的历史,将党的历史,中国历史完全按自己的逻辑构筑。二十世纪的乌托邦革命为什么破灭?正是一个政党以自我为中心的憧憬的结果。共产主义为什么在中国一度成为吸引人的思想? (90)因为当时中国旧观念构筑不合用而重新建立,也就是大家对旧的厌弃而对新的憧憬的时候。憧景含有浓厚的理想化内容,这里所说理想化是产生想象形式的一种心理程序。不幸的是在人类历史上,能吸引人的东西未必真,真的东西未必能吸引人。 (91) 这就是共产主义获得当时中国人心的原因。殷海光先生说: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被吸引因为信其为真的人所狂热坚的意义牢结之可实行性,很少经得起科学考验。从一种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是柏拉图理想国不同与粗糙的摹写。 (9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是常为自己脑中幻想的东西发狂。正象扑火的蛾子自焚其向一样,人类常因对幻构发狂而自我毁灭。因为公民教育重要的辨别何为幻想与事实。就象发现《盗梦空间》电影中何为梦境一样。有了这样的公民训练。我们才不会重返共产乌托邦的恶梦中。 (93) 公民教育让每个人成为破梦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不受人惑的人。而每一个这样的公民才会成为理性的国家主人。好,让我们回到美国的公民教育上来。 (94)徐贲先生还告诉我们在美国大学:公共说理写作在许多大学是大一年级学生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必修课。 第一学期注重基本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比较,说服,辨诘,评述。 第二学期“说理写作”(exposicory writing)分析研究,提高普遍的论述能力。 (95)“从小学四年级算起,美国说理教育必修课有十年,尤其重要的是初中三年,可塑性最强,有自然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很快将学到的知识吸纳并转化为习惯。美国之所以有比较高的公民素质,国民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社会理性,除了国家民主传统外,重视公民教育应该当是一个重要原因。”——徐贲 (96)这是徐贲先生的总结。本公民课关于美国公共说理课的资料引自于徐贲老师的文章 ,表示感谢!徐贲先生长期在美国执教,他写有大量关于美国教育的文章。也是一位严谨认真的公民教员。 (97) 回到我的华师大新闻课上,我讲完这堂公民课后,同学们陷入沉思中.后来,我说老师通过你们不成功的公共讨论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从此以后我上课再也不点名让同学回答问题.想回答的同学才回答,想提问的才提问.其次以后这堂课的任何表决,老师我只算一票,三十六票中的一票.起码在表决中老师与学生平等。 (98) 老师还要接受一个教训,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在你们一小时间的自由讨论中,我在快结束时,终于忍不住,想提供你们一点规则借鉴,如“主持人不要总结别人的发言,尽量不要有自己观点,以保持中立。”有同学对我质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这是非常好的质疑,为什么翟老师要提供规则,侵犯我们权力! (99) 这是你们权力觉醒的标志,老师在这之前邀请你们共同制定课堂规则,给你们的权利你们不会珍惜,而只有争取来的,你们才会保卫他。下面是我与学生们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 (100)这是我和学生们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 1,老师不得拖堂. 2,提问不用举手,发言不用举手.

阅读更多

一只羊的幸福生活

作者: 王小平  |  评论(0)  | 标签: 时事观点 曾经有1510上的好朋友问我,我这个人写的东西,有时侯故作天真,满怀深情,仿如道家的赤子元婴,纯洁透明,有时侯却怒发冲冠,指天赌咒,和一条沦落到在街头流浪却依然孤傲的,心怀叵测的藏獒一样.看起来各篇文章之间的风格,题材差别实在太大,简直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不会和当年的马南邨,梁效,皇甫平一样,假王小平之名,其实背后是个写作班子吧? 所以这个女同志很好奇我到底长的怎样一副尊容?今年贵庚了?

阅读更多

美国的言论自由和仇恨言论

美国的言论自由和仇恨言论 徐贲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今年 10 月 6 日开始听取“施奈德诉费尔普斯”( Snyder vs. Phelps ) 一案的证词,又一次引起美国社会对 “ 言论自由 ” 的界限的讨论。此案缘起于 2006 年马里兰州施奈德家的一场私人葬礼,葬礼是为 20 岁的伊拉克阵亡战士马修·施奈德( Matthew Snyder )举行的。就在施奈德家举行葬礼的时候,从堪萨斯州来的一群“ Westboro 浸信会”教徒,这是一个很小的教会,创建于 2007 年,有大约 70 名教众,都是长老费尔普斯的家族成员。他们手举抗议牌进行示威,为的是马修·施奈德生前是一个同性恋者(当然也针对“美国对同性恋的容忍”)。 他们的示威牌上写着“上帝憎恨同性恋”、“感谢上帝弄死这些士兵”、“上帝憎恨你”这样的标语。该教会还在自己的网站上贴了一首诗,指责马修的父亲和前妻 ( 马修的母亲 ) ,没有好好教育马修,“为魔鬼养育了他”。 事情发生后,施奈德家把费尔普斯告上法庭,理由是教众们对私人葬礼进行骚扰,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并对他们造成了感情和心理伤害。经由陪审团裁决,费尔普斯应对施奈德家赔偿将近 1,100 万美元,地方法院的裁决将这个赔偿数减半,定为 500 万美元。费尔普斯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为由,向地区法院上诉,结果地区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决。施奈德家于是又将此案告到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对这个案子的判决最早要到明年春天才能作出,现在还难以预料结果。但是,这个案子却引起了人们对另一件不久前发生的事情的联想。 9 月 22 日,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大一新生克莱蒙泰 ( Tyler Clementi ) 因为被同学偷拍了同性恋的行为并传到网络上,跳河自杀。 这两起事件都与同性恋有关,但引起美国人普遍关注的却并不仅仅是同性恋歧视,而且也是公共言论与群体仇恨的关系问题。自由言论的限度在哪里?不当的“自由”言论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可能造成怎样的伤害?应该如何防止仇恨言论利用民主的自由言论权力并最终毁掉民主的社会秩序?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人们普遍的公共行为道德,而且也关乎民主制度本身的安全存在。 1933 年纳粹在德国取得政权之前,魏玛共和国的民主法律也非常强调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而希特勒和纳粹分子正是利用民主提供的自由,从民主制度内部摧毁了民主。纳粹头目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 Julius Streicher ,二战后,由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于 1946 年 9 月 30 日被处以绞刑),是纳粹宣传的干将。他写作的少儿读物《毒蘑菇》( 1938 )把犹太人比作看似自然,其实有毒的蘑菇,教导德国儿童如何“识别犹太坏人”,起到了极广泛的洗脑作用。早在 1924 年,他就创办了臭名昭著的《先锋报》,鼓吹仇恨犹太人,并污蔑攻击一些知名的犹太人士。每次被告上法庭,施特莱歇尔都以“自由言论”为理由,并声称自己进行的不是“宗教言论”而是“政治言论”,他有意识地利用 民主法律制度对政治言论的宽容,来扩大对犹太人仇恨的言论影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败诉,也“总能给听者留下些印象”。 在美国,任何组织或团体宣扬群体间的仇恨(如提倡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是不合法的,个人在公共社会空间和场合发表仇恨言论也是不合法的。仇恨违背民主社会和平共存的政治原则,更是一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暴力威胁。但是,对同性恋者的仇恨言论却比较特殊。 美国的“仇恨犯罪法”制定于 1969 年,适用范围仅及于种族、肤色、宗教和国籍。多年来同性恋者努力将其适用范围扩张至性倾向,但成效并不理想。 2005 年 9 月 14 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地区仇恨犯罪预防执行条例”,但只是作为“儿童安全法”的修订条款,将联邦仇恨犯罪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性倾向、性别与身心障碍者”。由于法律的不明确,加上人们对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是“选择”的倾向有不同看法, 表达对同性恋憎恶或仇恨的言论常常被蒙混为公共争论的“政治言论”。这次 最高法院作出对施奈德诉费尔普斯案的判决,不管结果如何,都将会成为法律如何看待仇恨言论的一个重要先例。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幸存者的生命反思——读《格拉古轶事》

作者: 李文倩  |  评论(0)  | 标签: 幸存者 , 反思 , 见证 一 如果未来的学者要编写一本简明历史词典,并要求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个世纪的话,那么对于过去不久的二十世纪而言,“革命”一词是最合适的词汇。即使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宏阔视野出发,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哪个世纪如二十世纪样如此大规模地卷入“革命”的洪流之中,并为这个神圣而令人迷醉的闪光语词而陷入“血与火”的狂想乌托邦之中,搅动起经久不息的血雨腥风。革命是迷人的,是诗学的,因为它代表着理想、纯真、神圣等一系列的美好词汇;何况在革命的背后,尚有一个壮丽而崇高的许诺,人造天堂指日可待。但革命又是脆弱的,大半个世纪之后,随着世界革命的退潮及极权统治的相继垮台,“革命”彻底沦为一个丑恶的象征,成了一种“原罪”。以上描述,自然只是一个大致的勾画,并不涉及具体的世界“革命”论争;而具体到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尽管早就有“告别革命”的高亢呼声,但仍有进一步辨析的必要:而对于历史事实本身的正视,是进行这种辨析的可靠起点——老右派张先痴的《格拉古轶事》,以纪实手法书写他所亲历的历史,为我们进入历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切入口。 中国的“革命”实践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这样两条:一、“血统论”;二、“敌知识”。所谓“血统论”,它本身包含着这样的逻辑:即血亲伦理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具有参与公共政治的基本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血统论”部分地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是奴隶社会的某种残留物。而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血统论”不仅未得到足够的消解,反而以一种更为变本加厉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是当然的革命逻辑。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来的文化“贵族”在此时变成了红星闪闪的“革命子弟”。《格拉古轶事》的作者张先痴,其父为国民党高官,因此尽管他本人曾将革命看得极为“圣洁”,“不相信共和国的天空会有乌云”,但他的这一出身,还是为其以后的历次遭难埋下了最深的祸根。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当我们听到某右派说:“我要是一个字不识就好了!”[1]的时候,自然不会感到太多的惊讶。中国“革命”传统中的“敌知识”的倾向,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即“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本人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在一个总体上比较民主、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执政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尽管有相当的影响力,但绝对不可能左右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而在极权主义国家,独裁者因为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其个人取向就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毛泽东本人的这种“敌知识”的倾向而言,一位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村小老师许长久说:“自古农村就缺文化,尊敬秀才也算一种割不断的传统吧。毛主席清楚这个,所以动不动就下乡搞农会,与群众打成一片。毛主席身上肯定流着乡村秀才的血,在农民中过得自在,在臭老九中就不自在,因为他们吃着五谷杂粮却瞧不起农民。”[2]这个说法,从总体上讲,应该是恰当的。我们看毛泽东本人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此说大致不差:他一方面对知识分子恨之入骨,制造“阳谋”为其罗织罪名、进行毫无人道的精神和肉体摧残(张先痴本人的经历很具典型性);另一方面,他又劝工人农民要“学一点哲学”,要读《红楼梦》,而且一遍还不够。 二 写作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具体的书写行为,更重要的是,写作者通过写作这一行为,在“倾泻”写作者情感积蓄的同时,建构一个可能的世界;在通过写作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意义、价值等得以保存。具体到一个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中,写作具有同样的功能;而在一个充满了苦难的社会中,作家的写作行为则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更是一个公民的公共行动,它使历史之恶得以显明,并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拒绝中重建价值基座。正如刘小枫所说:“苦难记忆既是一种主体精神的价值质素,亦是一种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意识,苦难记忆拒绝认可历史中的成功者和现存者的胜利必然是有意义的,拒绝认可自然的历史法则。苦难记忆相信历史的终极时间的意义,因此它敢于透视历史的深渊,敢于记住毁灭和灾难,不认可所谓社会进步能解释无辜死者所蒙受的不幸和不义。苦难记忆指明历史永远是负疚的、有罪的。”[3]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先痴的《格拉古轶事》一书,则不仅仅是为历史留存资料的问题,它更直接地切入了我们这个充满谎言、随意涂抹历史的时代,为死者呐喊,见证历史之恶与荒谬;同时,也使现实之罪得以凸显,在价值虚无的时代重申人本身的价值。 《格拉古轶事》的写作,是幸存者的写作。有关幸存者,徐贲在《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一文中说:“‘幸存者’是遭遇过死亡和苦难的人。死亡并没有使幸存者成为‘殉道者’或者‘烈士’,苦难也没有使幸存者成为‘英雄’或者‘反叛者’。幸存者是那些经历了死亡和苦难,而既没有成为殉道者、烈士,又没有成为英雄或反叛者的人们。当他们是‘受难者’的时候,幸存者被死亡和苦难扭曲了人性。他们因此丧失了信仰,经历了道德堕落,从人沦落为非人。幸存者曾经是人性废墟中的活尸体,他们的沉沦构成了对邪恶和苦难最直接、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见证。幸存者是那些努力从死亡世界重返活人世界的人们,是那些向活人讲述死亡世界故事的人们。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对世人说,‘我不沉默,所以我还活着’。”[4]也就是说,幸存者的写作,不可能是一个道德完满者的写作,而只能是一种“低调”的书写。幸存者不可能站在历史之外,对他人进行“无情”的道德审判,而将自己描绘为一只洁白的“鸽子”。对此,作者在书中有这样的申述:“事实上在那种人为的灾难面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我也检举过别人,甚至检举过好朋友,当然也就伤害了被检举者。聊可自慰的一点点也仅仅是,我从来没有捏造事实嫁祸于人,应该说这只是做人的起码要求,而在那污水四溅的年代,它竟然像似一个优点,有理由对这个现象进行深思。”[5]毫无疑问,在非正常的政治环境中,这种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而且正如作者所言,需要对其进行“深思”;但在此我要指明的是,那种拒绝为自身的历史罪责承担责任的写作,是历史之恶的另一种延续,根本不配得到任何的同情与泪水。而与上述那种浅薄的写作不同的是,张先痴的写作,具有极强的自我反思意识: ……那些被杀者的尸骨和鲜血,把我们这些苟活者羞愧得无地自容。[6] 坦率地说,我这辈子当的时间最长而又得到上面认可的‘官’就是劳改队的班长。在任期间,本人也曾可耻地以权谋私,我顺便在这里向当年在我极权统治下的众犯表示歉意。[7] 作者通过写作这一公共行为,坦陈自身的“羞愧”与耻辱,不仅表达了自身的道德歉疚,更为挽回人本身的尊严,唤醒社会共同体成员的良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而这,也是为一个健康社会的到来奠定价值基础的必要开端——自然,这一“召唤”需要得到更多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应答”。 三 在荒谬的时代里,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瞬间彻底暴露,甚至到了让人惊心动魄的地步。在《我被“枪毙”的前前后后》一文中,作者写到了“三张冷酷无情的脸”:“……我从那三张冷酷无情的脸上,看到了人性的丑恶,而这种丑恶已经变成了使无数人日益堕落的瘟疫,它正威胁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8]在全书中间,作者对人性之恶的批判还有多处。 但在严寒的日子里,还是有不少人坚守做人的底线,并尽己所能为受难者提供帮助;而正是这些人,以及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美好价值,给了受难者们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支撑受难者活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人的存在,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善良光芒,其魅力无穷无尽,他们的光辉将与日月同在。”[9]作者“出逃”至天津时被“抓获”,在看守所遇见了善良的张局长,这让作者追思不已:“40年过去了,我也垂垂老矣,想起张局长,仍然心潮澎湃。这决不仅仅因为他牺牲了一顿早餐,或是那件回到四川在看守所伴我度过漫漫冬日寒夜、几乎救了我性命的棉衣,而是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的一位中国老人的正直和慈祥,它象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冷得发抖的心房。”[10]还有刘干事:“二十多年又过去了,早已退休的刘干事也已过了古稀之年,他决不会想到我一直尊敬他的善良正直、怀念他的音容笑貌,因为在那些最黑暗的日子里,他却象一盏人性的明灯,在我眼前发着诱人的光亮,引诱我希望,引诱我等待。”[11] 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作恶者难逃罪责,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而那些充满了人性光辉的“好人”,的确值得赞美。因为当一个社会陷入总体性的黑暗与恐怖时,正是那些坚守人之为人价值立场的人们,对极权专制构成了最尖锐的挑战。黑暗时代一旦结束,当整个社会需要重建之时,“好人”们所坚守的价值自然会成为最牢固的精神地基。面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喜剧,人们总会说:人性是复杂的,绝对的善与恶构成其基本内核的两极。或者用文学化的语言说: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并且认为,惩恶扬善是维护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手段。这自然是不错的,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当我们面对一个个不透明的个体时,我们如何对这种恶或善进行鉴定?而且还可以继续追问的是,当我们把人类最美好的价值希望寄托在人性本身蕴含着善这一可能性时,是不是过于脆弱,过于不可靠了?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想起小时候在安徒生的童话里,读到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凄惨命运,我相信许多读过这个童话的人都和我一样,曾经为那个在雪风中颤抖的女孩流淌过同情的泪水,但人类之间的相互摧残却依然如故。”[12]同时,我要继续指明的是,既然有些人是“好人”,而另一些人是“恶人”,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应该把整个社会交由“好人”去管理,而我们自己则坐享其成?甚至可能还有更极端的想法,即那些所谓的“恶人”,我们是不是应该除之而后快?我不能在此提供任何有效的论证,但我要追问的是:纳粹的极权统治与种族屠杀,是否与上述思路有着内在的关联? 问题的解决或许还有另外的思路。但如果我们跳出人文主义的规定,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时,则有可能获得另一番启示,正如王晓华在《在有限和无限之间——有关信仰问题的读书札记》所说的:“上帝之博爱绝不仅仅在于爱所有人,更在于爱宇宙中的任何事物。信仰绝对无限者不是为了获得偏爱,而是将万物本已进行的归属上升为意识。在信仰无限者的途中,任何种类的精选神话都将消亡,在大地上涌现的将是与万物同样高贵的个体。这就是信仰的终极意义和最高境界所在。”[13]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这个世界,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人)! 结 语 作为人本身的恶习之一,我们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欲望:总想表达一己的价值判断;对此,我也不能例外。 作者张先痴在书中多次宣称,“我有咬文嚼字的恶习,即便大难临头,仍然咬嚼不误。”[14]出于对词语的绝对敏感,作者在书中对一系列“进化了的汉语词汇”进行了语用学分析,比如有:“迫不及待份子”、“组织”、“组织上”、“明确关系”、“历史复杂”、“过礼拜六”、“阳谋”、“封闭学习”、“非正面新闻”、“看不顺眼份子”、“顶风作案”、“难友”、“组织起来”、“非法写作”、“非法传宗接代”、“光荣虫”(虱子)等。因为作者在书中有细致的分析,此处不再赘述。也正是通过对这一系列历史语汇的细致分析,展示出张先痴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使《格拉古轶事》一书成为一份思想性文本,而不仅仅是为历史留存一份纪实材料。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有着太沉重的创伤记忆,因此如李亚东所说:“噩梦像蛇一样,静卧在心的冻土里。一旦你要回暖,它就蠢蠢欲动。”(《与高尔泰先生谈信仰》)这种噩梦般的经历,在深刻伤害了作者本人的同时,也内在地伤害了此书的写作:外在的社会批判多,内在的描写相对少(《恩恩爱爱与凄凄惨惨》一文是作者情感投入最多的,因此也是书中最好的一篇文章);文章总体剪裁较少,叙述也不够从容、细致。当然,这种从文学出发的批评,对于这样一份思想性、历史性的文本,似乎过于苛刻了。 2009-6-8—9 注释: [1][5][6][7][8][9][10][11][12][14]张先痴:《格拉古轶事》,溪流出版社(美国),2007.第150页、21页、314页、137页、170页、28页、84页、156页、100页、31页。 [2]老威:《中国底层访谈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第292页。 [3]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39—40页。 [4]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227—228页。 [13]载《书屋》2006年第1期,第27页。 发表于2010年9月炎黄春秋网刊外稿:http://www.yhcqw.com/html/kwgnew/2010/925/109251742313I0BD8040549FE8AHH0243GI.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李文倩的最新更新: 论勇气 / 2010-10-03 23:41 / 评论数( 0 ) 傲慢的前提 / 2010-10-03 23:34 / 评论数( 0 ) 玩弄概念 / 2010-09-30 21:59 / 评论数( 1 ) 青年的孤独 / 2010-09-28 20:16 / 评论数( 2 ) 规训与美学 / 2010-09-27 22:30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徐贲:美国大学的“贵”与“不贵”

美国的私立大学斯坦福和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2010-2011学年的学费(包括住宿费)分别比上一学年上涨了3 .5%和3 .8%,达到50576和50446美元。公立大学也不便宜,以我居住的加州为例,加州大学系统的学费2009-2010年比前一年提高了32%,达到10302美元,是10年前的3倍,这学年可能还要提高10%。上大学越来越贵,但这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贵”呢?...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