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之声 | 《从未抱歉》:还原艾未未

6月14日,关于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纪录片《从未抱歉》开始在德国上映。德国之声记者在波恩的一家电影院采访了该片的观众。 (德国之声中文网)由美国导演兼记者克莱曼(Alison Klayman)拍摄的纪录片《从未抱歉》于6月14日在德国院线上映。该片记录了中国维权艺术家艾未未的维权历程,也涉及到了他个人生活中一些鲜为人知的部分。 德国观众对该片有何看法?德国之声记者在波恩的一家影院进行了采访。 雷克斯影院(Rex-Kino)坐落在波恩安德尼希区(Endenich)的一条普通的街道上,这家影院规模较小,主要放映一些小众电影,《从未抱歉》也在它的放映计划之列。由于该片的上映时间恰好与欧洲杯比赛重合,因此影院大厅显得较为冷清。票房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政治类影片的观众比较有限。而且又是欧洲杯期间,这种情况很正常。” 观众对艾未未和中国感兴趣 中国维权艺术家艾未未 观影前,记者采访部分观众:他们是怎么样知道艾未未的,以及他们为何打算来看这部影片。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表示:他们是从报纸和电视等媒体的报道中获悉艾未未的消息的。至于观影的原因,有部分观众是出于对艺术的兴趣。 一位受访的较为年长的女士说:”我的女儿送给我了一本介绍伦敦艺术展的册子。因此,我对艾未未产生了兴趣。”另一位生活在德国的韩国观众表示:”我自己也是一名艺术家。因此我对艾未未一直很感兴趣。当然,我对中国的发展和政治很好奇。(我也很好奇)中国的艺术家怎么创作。” 也有观众是由于在艾未未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才产生了观看电影的兴趣。一名观众说:”他在他的国家过得很艰难。我很好奇,《从未抱歉》将表达什么。” 另一名年轻观众表示:”因为我昨天在《明镜在线》读到了该片的介绍。人们能从这部影片了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况,这就是我来看的主要原因。” 当然,一些观众不仅对艾未未其人感兴趣,而且对中国也很好奇,因此选择来到影院。一位受访的中年男子表示:”我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消息,但是对很多事情还不是很理解。所以,我想也许通过这部影片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以及了解他(艾未未)做了什么。” 一位去过中国的女士说道:”我对中国很感兴趣,因为我在那里呆过。”她接着补充说:”我曾住在那里,所以我对中国的印象可能和没在那里呆过的人的印象有些不一样。我非常非常愿意在那里生活,我了解到了中国人很多积极的方面。我对政治不是很关心,更多的还是对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感兴趣。” 《从未抱歉》记录了艾未未的维权历程 深受触动 整部影片时长约一个半小时。在观影过程中,一位坐在记者附近的女士,不时因为情节的起伏而发出唏嘘。电影散场后,记者采访了这位女士,她似乎有些哽咽,反复表示:”影片很触动我,我被影片深深地打动了。我需要一些时间来回味这部影片。” 一名年轻观众认为该片非常有趣,他通过影片了解到人们如何通过艺术与国家体制作抗争。他觉得艾未未敢于挑战官方,他反对不公正,致力于为人们争取更多的权利。至于艾未未的艺术,他说:”艾未未在伦敦展出的《葵花籽》,和图画不一样,人们甚至可以走在上面,能直接地触摸和感受,我觉得这很有意思。” 另一位观众认为中国这个国家的特质充满了矛盾:”这个国家很不可思议,我觉得有很多很矛盾的地方:共产主义,却又非常资本主义;富有创造力的人民,却又有那么多压制;有极多的财富,却也有那么多的贫困。我觉得这是一个矛盾的国家。”不过,他认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多。但这部影片还是解答了他的一些疑问,尤其是关于艾未未的艺术,他说:” 我终于理解他做的一些事情了,比如那些葵花籽。原来我不是很了解,但现在就明白多了。又比如那个花瓶:他把那个花瓶打碎了,这和政治有关,也和人有关。我对中国的了解增加了一点。无论如何,对我来说这部影片值得一看。”此外,他还表示艾未未是一个独特的、富有创造力的,且相当真实的人。 片中记录了艾未未以葵花籽创作 把艾未未还原为人 “真实的人”,这也是《南德意志报》对该片的观点。该报6月14日的一篇评论指出:”很明显,影片对艺术或是政治着墨不足,而是重点介绍了艾未未这个人。” 文章指出,影片中的艾未未不仅是一个受到迫害的”国家敌人”,更是这个人民共和国的超级明星,他还拥有一个漂亮的情人。 艾未未曾在英国记者的采访中,就私生子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当然有些时候,我的妻子还是会对此比较介意。”这个采访也被记录在了影片里。 该片导演克莱曼在接受德意志广播电台的采访时表示,影片除了记录了作为艺术家和维权人士的艾未未以外,还刻意刻画了他人性上的弱点,比如涉及他私生子的部分。这些缺点把艾未未还原成人,在这之前,他多少已被偶像化了。在被问及艾未未是否爱慕虚荣的时候,克莱曼认为:所有的艺术家都很自我,但这不是推动艾未未做这些事情的力量;如果他只是爱慕虚荣,那他本可以用别的更简单的方式进行炒作,不必冒这么多风险。 作者:亭午 责编:洪沙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德国外长警告埃及可能出现民主真空

柏林 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周五通过其发言人表示,埃及在议会解散后,仍应继续推动民主进程,而不应出现民主真空;埃及必须制订一项令人信服的计划,以便将权力最终转交给民选政府。按照计划,本周末埃及将举行第二轮总统大选。穆斯林兄弟会的候选人穆尔希(Mursi)警告称,可能出现选举舞弊行为;一旦发生舞弊,将可能再次爆发革命。而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则表示,欧盟将密切关注埃及总统选举。

阅读更多

刘柠:谈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日本的年金(即退休金、养老金)制度由来已久,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治时期。最古老的年金是“军人恩给”。1875年(明治八年)至翌年颁布的《海军退隐令》、《陆军恩给令》等法令,规定了对阵亡及负伤的陆海军士官及其家属的扶助原则。1923年(大正十二年),制定了《恩给法》,此前分别以军人和国家公务员为对象的两种“恩给”合并,初步确立了以“公人”为对象的“恩给制度”。 最早的企业年金是“钟渊纺织”(即后来著名的化妆品品牌“嘉娜宝”的前身)年金。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该企业的经营者武藤山治偶然得到了当时德国钢铁公司内部发行的面向企业职工的福利小册子,阅后感触良深。经仔细研究后,于翌年在自己的企业创设了年金制度,此乃企业年金制度之始。随后,三井物产等大企业跟进。 除了“公人”和大企业外,面向民间劳动者的年金的最初尝试是1939年(昭和十四年)投入实施的、被称为“船员保险”的年金保险制度。1942年(昭和十七年),彼时的厚生省官僚花泽武夫以纳粹德国的退休金制度为摹本,在“船员保险”的基础上,将适用对象扩大至一般民间劳动者,创设了“厚生年金保险”制度。该制度导入之际,正值太平洋战争酣战之时。尽管遭遇了大藏省和军部方面的强大阻力,但考虑到偿付毕竟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而筹措战费才是当务之急,于是,普遍覆盖的国民年金制度便在这种极端状况下艰难起步。 战后初期,虽然从规模上说,年金制度已广泛覆盖,日本国民已基本“老有所依”,但不同的业种有不同的年金制度及不同的适用对象,偿付年限及偿付水平也不尽相同,有的差异颇大。特别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财政基础的不稳定,在不同制度的受用者之间,产生了个人负担额度和偿付水平两方面的不公,备受舆论的抨击。有鉴于此,1984年(昭和六十年),在中曾根康弘第二任内阁会议上,决定彻底改革此前在不同业种和集团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导入全国国民共通的“基础年金”制度,并于翌年投入实施,成为沿用至今的年金制度的“骨骼”。至此,年金制度的“战国时代”结束。 目前日本的年金制度,通常被比喻为“三层建筑”:底层(一楼)是全民共通的年金制度“国民年金”;中层(二楼)是面向公司职员、公务员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三楼是公司独自的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和公务员独自的、与职务挂钩的追加制度“岗位加算”。其中,一、二楼是公共年金,按法律,个人有缴纳义务或由工作单位代缴;三楼则属于私人性质的年金。 具体来说,原则上,在日本国内居住的所有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国民(包括在日生活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均有按月缴纳“国民年金”(一楼)的义务。缴纳满25年(25年为领取资格的下限,多缴多得)者,满65岁时,可领取“基础年金”。按目前的水平,一个人如果从20岁开始一直缴纳到60岁的话,每年可支取80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61000元)的定额“基础年金”。作为年金制度的基础结构,“国民年金”按人头缴纳,万人平等。但缴纳者分三类:自由职业者为“第一号被保险者”,公司职员(会社员)和公务员等“给予所得者”为“第二号被保险者”,专业主妇为“第三号被保险者”;第一和第二号被保险者,须自主缴纳,第三号则作为配偶的“被扶养家属”,由配偶代缴。 二楼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部分,只是作为公司职员或公务员期间才有缴纳义务。譬如,一名OL婚前在某一家公司工作,婚后辞职做了专业主妇,那么她只需在服务于这家公司期间缴纳。理论上,这部分被保险者中,既包括刚缴纳了一个月者,也包括连续缴纳了40年以上者。由于二楼的被保险者所缴保险金额度与薪酬挂钩,支取额度也受制于缴纳期间的薪酬平均额,该部分年金属于“所得比例”性质的年金。因此,虽然同属公共年金,但一楼的支取额相对固定,二楼的支取额则根据被保险者的实际状况而千差万别。 三楼是年金构造的“上层建筑”,加入者有限。如果被保险者是公司职员的话,取决于其所服务的公司有无企业年金制度,如有的话,则强制加入;若被保险者是公务员的话,则毫无例外会有“岗位加算”。 毋庸讳言,现状的制度之下,位居三楼的人,肯定比一楼的人所支取的年金额要多。除了“三层建筑”的年金制度,还有一些属于“自选动作”的辅助机制,多少可弥补年金制度之不足:如对没有二楼构造的自由职业者和专业主妇来说,可选择加入半公共性质的“国民年金基金”,或纯商业性质的个人年金保险(生命保险)等,为自己增建“上层建筑”。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早在70年代前就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而随着经济发展及与之相伴生的国民生活观念的“升级”,核家族、丁克化、不婚等现代社会特有的世相日益渗透、发展,导致出生率锐减,全国人口在2005年已进入负增长,老龄社会进展迅速。2006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约有26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0.8%;据预测,2012年,这个比例将增至24.3%。而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使传统儒教圈的家庭赡养文化分崩离析,把养老问题从家庭中剥离出来,以社会的方式来谋求解决的“社会赡养”成了吃紧课题。未来10至20年,无疑是日本年金支取的高峰。 然而,人口结构的逆转,加上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日本国民年金的累积额度呈慢性不足。为此,民主党政府事实上已经收回了上台前对选民的承诺,最近很可能会启动上调消费税的非常举措,以确保财源。不久的将来,国民退休年龄和年金支取开始年龄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推延。因为,年金制度本质上是对难以预测的国民长寿的可能性的社会应对,是一种对“长寿的保险”。而作为保险对象,究竟设定在何种水平上才算“合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英、德等西欧国家,也在检讨将支取开始年龄推延至68岁的可能性。而作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长寿国、人口的高龄化进展迅速的日本,未来将“保险对象”的下限设定在70岁,甚至也不足怪。 但是,一味推延国民退休年龄和年金支取开始年龄,也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如企业对人工成本的过度压缩、减少雇用年轻员工及企业组织的与高龄化相伴生的沉闷、抑郁感。而这些问题势必会对企业的效率、创造力造成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损害已然相当严峻的雇佣环境。如何在国民年金的存量与国民经济的增量之间取得平衡,以维系一种良性循环的制度运作,至关重要。 回过头来看,日本实施全民覆盖的“国民皆年金”制度已逾半个世纪(1961年投入实施),虽然支取年龄从61岁推迟到65岁,但未出现大的问题,基本保障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如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生老病死的另一个重要保险——医保(即“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早在制定之初的1938年,便率先以农山渔村的居民为保险对象,1958年对象范围扩大至不从属于政府官厅或企业的无保障人群,最终在1961年实现了全民覆盖(所谓“国民皆保险”制度)一样,“国民皆年金”制度也是从“低端”起步,逐渐完善成全民覆盖的退休金福利制度。 这种“从下至上”,而不是“从上至下”的制度设计,有效地避免了社会贫困,即使在OECD国家中,亦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本。 相关日志 2012/06/15 — 徐达内:人还在,钱没了 2012/06/15 — 人社部:延长退休年龄方向已定 下半年启动调研 2012/06/15 — “延迟退休”引爆全民抵制 人社部强硬称势在必行 2012/06/14 — 延迟退休填补不了社保黑洞 2012/06/14 — 告别快速增长的日本启示 2012/06/14 — 中国社保缴费达工资40%以上 181个国家中排第一 2012/06/14 — 對雇主來說,中國向外國人徵收社保費用的新規捅了馬蜂窩嗎? 2012/06/14 — 强制社保,作为一种庞氏骗局,应当取消 2012/06/14 — “养老金双轨制”岂能越拉越大?——从养老金看中国的封建等级 2012/06/10 — 水木社区:触目惊心的养老金和社保

阅读更多

历史档案:未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

历史档案:未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 历史档案:未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 星期六(6月16日),昂山素季将在挪威奥斯陆市政厅发表演讲并补领诺贝尔和平奖。她早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如今已经过去了21年。 这位缅甸民主人士被军政府软禁长达15年之久,无法出席当年的授奖仪式。当年,她的18岁的儿子代为领奖。 昂山素季星期五将抵达奥斯陆。这是她时隔24年的首次访问欧洲之行的一站。 诺贝尔奖自1901起每年颁发一次。该奖曾被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但仍持续至今。以下是在历年所有8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未出席领奖的获奖者。 刘晓波,2010年 2010年,中国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当时刘晓波正被中国当局监禁,在奥斯陆召开的颁奖典礼上,为他放置了一把空椅子。 这是74年以来,诺贝尔奖首次无法授予获奖者。 中国政府对诺贝尔委员会将该奖颁给民主批评人士表示震怒,限制刘晓波妻子及其家人出境,并阻止其支持者前往挪威领奖。同时,中国政府还利用外交手段,试图说服他国家大使不出席颁奖典礼。 卡尔·冯·奥西茨基,1936年 在刘晓波之前,上一次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缺席颁奖发生在1936年。当时,希特勒禁止和平主义活动者卡尔·冯·奥西茨基出席领奖。 受纳粹控制的德国媒体开始时,对这一事件保持沉默。但后来德国报纸连篇累牍地发表消极报道,描述此奖是一场丑闻闹剧,并将奥西茨基刻画成叛国贼。 莱赫·瓦文萨,1983年 莱赫·瓦文萨是波兰著名异议人士,同时也是波兰团结工会领袖。 当时,瓦文萨担心波兰共产党政权在他离境后禁止他回国。因此,1983年他的妻子达努塔替他领奖。 12年之后,他作为波兰总统第一次出访挪威。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1975年 1975年,前苏联当局禁止异见人士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并剥夺了他的荣誉称号。 但是他的妻子叶连娜·邦纳替他领取了该奖。 原因是在获奖信息公布之前,她已经得到去意大利看病的出入境签证。 黎德寿,1973年 越南中央政治局委员黎德寿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签署了两越停火协议。 1973年,两人双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由于黎德寿认为越南处于战乱之中,因而拒绝接受诺奖。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70年 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但因他担心前苏联官方禁止他回国,因此他没能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曾有提议在瑞典驻莫斯科大使馆举办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但是后因瑞典政府担心此举将会影响苏瑞关系而取消。 1974年,流亡海外的索尔仁尼琴在斯德哥尔摩领取了该奖。 让-保罗·萨特,1964年 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拒绝领取1964年颁发给他的诺贝尔文学奖。 原因是一直以来,他都拒绝领取一切官方荣誉及奖项。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 起初,前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愿意接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 但后来,在来自克林姆林宫的压力下,他被迫放弃该奖。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青海藏人武警军营前自焚身亡

据通讯社报道,本周五,青海尖扎县一座武警军营附近,一名藏人自焚身亡。中国官方媒体及藏人流亡组织都已经证实了该消息。 [德国之声中文网]总部设在印度的西藏人权民主中心称,一名藏人周五(6月15日)上午在尖扎县一座武警兵营前自焚。藏人流亡团体称,自焚藏人是一名大约50多岁、名叫丹真塔的牧民。而新华社也确认了一名藏人自焚的消息,并表示当地警方正在调查这起案件。 据悉,武警军官随后扑灭了丹真塔身上的火焰,并将其带走。最终,自焚者因全身大面积烧伤而不治身亡。遗体则被转送到远离县城的某处。 而在这之后,数百名藏人聚集在兵营前,要求武警方面归还丹真塔的遗体。数十名安全人员严密监视着这些聚集的藏人。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自由西藏组织则称,丹真塔的遗体已经归还其家人,随后被送进了当地的寺庙。自由西藏组织负责人布利珍(Stephanie Brigden)说,这起自焚明确地表达了对中国统治的抵触态度,丹真塔的自焚地点恰恰展现了中国占领当局的血腥。 西藏人权民主中心则透露,丹真塔来自牧民家庭,数年前伴随着当地政府充满争议的定居计划,丹真塔一家迁入尖扎县,告别了帐篷,住进了固定的房屋。 自从2009年以来,累计已经有38名藏人自焚。就在今年,中共当局明显加强了藏区的安保力量。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本周表示,欧盟对藏区局势的恶化深表担心,对当局的藏区牧民定居计划尤其感到忧虑。 而中国政府则一直指责达赖团体背后支持藏区抗议活动,谋求西藏独立。但是,达赖则已经多次公开反对藏人的自焚举动,并一再表示他谋求的是西藏在中国宪法框架内更大的自治权。 达赖喇嘛开始为期 8 天的英国之行 同样在本周五,达赖喇嘛开始了他为期8天的英国之行。按计划,他将访问曼彻斯特、利兹、爱丁堡及伦敦。本周六,达赖喇嘛将在曼城斯特参加一个青年集会,并向数以千计的听众发表演讲,宣扬和平理念,促进对话与交流。而在下周五(6月22日),达赖喇嘛则将在利兹出席一个国际商业公约会议,他的发言主题将是商业道德。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奥运代表团很可能将因此撤出设在利兹的训练营,以示抗议。按照原计划,7月初将有约220名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及教练进驻利兹的奥运村。而达赖则完全无视中国方面的这种抗议,他说,这是中国的惯常套路,他很高兴能来英国,他将在此行中宣扬宽容与谅解的理念。 就在一个月前,达赖喇嘛刚刚到访过伦敦,领取2012年度的邓普顿奖(Templeton Prize)。主办机构称这位西藏的精神领袖支持正统科学,研究情感的力量,为促进各宗教的和谐共存做出了贡献。达赖在领奖后表示,110万英镑奖金都将捐献给慈善机构。除此之外,达赖喇嘛还与英国首相会面,直接导致中国人大委员长取消了访问英国的行程。 综合报道:文山 责编:张筠青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