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

自由亚洲 | 网络再现封号禁言潮 左派学者也遭删帖

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一年一度的“六四”敏感期又将临近,中国当局加强网络封号的力度和对敏感词的封杀。不仅敢言的异议人士遭禁言,还有左派学者在微博悼念江青也难逃删帖厄运。 国务院新闻办周二发表《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称截止去年底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5.64亿人,微博用户达3.09亿。 据最具影响的十家网站统计,网民每天发表的论坛帖文和新闻评论达三百多万条,微博客每日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两亿条。 敏感词及删号增多 外界普遍认为随着网民的急剧增加将会给当局控制言论增加难度。 近日,无论是微博还是博客社群封杀力度都不断增加,据敏感词统计网站的调查最近被列入敏感词不可搜索的有七不讲、习三胖等。 当局的封号措施蔓延到了微博中敢言的名人账号上。 据了解,被销号的微博人士有作家慕容雪村、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律师斯伟江多次转世(更换账号)仍然被追杀封号。更有不少草根账号被大量删除,在微博的时间线中可以观察到,近期不断有账户发言被销号的消息,并附上新号希望得到关注。 近日在新浪微博上多个账号被销号,不愿透露姓名的网民告诉本台记者:“两天删了三个号,现在还是用别的名字,传播公民常识可能被封号,我分析这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记者:被删号前有没有收到什么通知?或者以前有没有这样一个情况? 网民:以前也有一次,六个账号都被干掉(删掉)他们肯定是接到指令是针对我,不是针对某个微博,是针对我个人一系列的行为和理念。 左派学者难逃封帖 被称作文革余孽的中国左派学者张宏良星期二,公开在微博悼念毛泽东的遗孀江青,随后微博内容被删除。 他周二晚间在被删除的微博中说,“昨晚到现在微博几乎都被加密”他周三凌晨又在微博说“老子以中共中央主席的身份搞了个颠覆共产党的决议,儿子则以共产党部级干部的身份,率领一大批共产党员要用这个决议去颠覆共产党,共产党真的变成了21世纪的杜十娘”。 在美国的资深媒体人北风周三向本台表示:“习近平十八大前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应该要放到这样的时间长度上来看。也就是说,因为第一现在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已经无法跟别人辩论,也经不起挑战,所以他(当局)不让别人说了,所以你就会看到最近这一系列的动作。这也跟暗中流传的关于意识形态的几个问题相吻合,微博上这些人被封号,互联网风声鹤唳,全国有毛左在各处活动,这些都只是表现出来的现象而已。”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贺卫方:司法改革的再启动

贺卫方:司法改革的再启动 ——共识在线第26期文字实录 进入专题 : 司法改革    ● 贺卫方 ( 进入专栏 )        [主持人刘一非]:今天共识在线非常有幸请到了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老师。贺老师您曾经在微博上把司法改革的前景比喻为北京的天气,一片雾霾。那么在这片迷茫之中,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前行呢?您提到前进方向的问题,其实现阶段我们司法改革在推进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阻碍,甚至有倒退的情况发生,这跟人们对于方向定位没有共识是有关系的。从您个人来看,您认为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应该在哪里?应该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准星去改革?   [贺卫方]:我觉得,首先,对于司法制度的理解方面可能需要重新去反思一下。我们过去对司法的定义、它的社会作用以及司法独立的价值,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混乱的认识,需要重新进行一些反思,才能够在广泛的基础之上达成共识,找清楚我们前进的方向,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要紧的事情。   具体说来,一个是它的专业化,要提升司法官员的素质,让他们真正有一种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以及从事纠纷解决、案件处理的能力,也要有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观念。 第二个目标是司法独立,通过财政人事体制方面的改革,让法院、检察院不再受控于同级的党政,法官只是依照法律来判决案件,让案件能够被平衡严格地依照法律公正地判决,就像习近平讲的,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当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感受不是说想让他感受就能感受,如果说法官也想叫他感受,但是党委书记也想叫他感受,党委书记要通过干预,让他认为是他理解的对案件的判决结果做出一种决定,那最后的结果就会非常混乱。司法独立也不仅仅是说法院独立于外部权力的控制,也要努力去推动每一个法官都要独立的去行使司法的权力,同时承担司法决策的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案件,像聂树斌案,还有昨天我在讲座的时候,承德的那四个已经被羁押了20年,到现在还没有判刑的涉嫌杀人的四个人,其实真凶早已经落网了,早已经被判刑了,已经证明不是凶手的,现在还被羁押着,还没有获得释放。像这些案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会发现当发生了这些重大案件的时候,总会有各种权力介入到法律的过程之中,我们最后看到做出判决书上署名的法官并不是真正的决策者,真正的决策者是我们不知道名字的一些人,这些就使司法判决的过程就变得更加随意,没有人为这样的错误负责任。这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去推动法院的内部独立和法院的外部独立,让案件的判决能够逐渐趋向于公正。   [主持人]:您一直提到司法独立的问题,有很多读者都很关注这个问题,一提到司法改革,大家就说没有司法独立何谈改革。现阶段我们都知道受政治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约束,您也曾经提出过这类问题。在现实情况下,您觉得我们能把司法独立推进到什么程度呢?   [贺卫方]:所谓意识形态约束,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指过去的那套流行的观点、主流的观点,总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是由党来控制,就是强化所有的领域里的党权至上。观察整个政府系统,你会发现是行政强势,而行政的首长也同时是党的领导,整个司法过程中间都是要靠这样的一种控制的方式。最后你会发现一个无所不能的党最后变得一无所能,它没有办法真正管理好这个社会。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的把社会的不同权力进行一种更加严格的划分,政府不能够再变成一种完全是糊涂帐的状态,所有权力都混在一块,必须进行一种切割,让权力、让责任都能够清楚,这是我们必须要去努力推动的。   司法独立不是说司法的失控、司法的恣意妄为,愿意做什么做什么。这不是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恰恰是说,你在赋予他权力的同时,也要他承担完整的责任。而且法官判决案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使权力的方式,他必须要面对面,是法庭的法官对案件进行判决,对案情进行判断,听取双方的辩论,听取律师相关的意见,在努力让这个案件的争议事实情况能够被复原,能够澄清案件的事实争议,同时联系到法律的规定,从而对这样的案件能够做出一种最接近于事实真相的,同时也是最符合法律规定的判决。所以这样的一种独立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你设置法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一个目标,就没有必要担心司法独立会如何如何,会变成一种很随意或者很腐败的权力。正是因为不独立才更随意,不独立才更腐败,这是应该在观念方面更明确的一点。   [主持人]:如果责任不能明确到个人,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贺卫方]:对,案件究竟是谁作出的判决你都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呢。   [主持人]:或者像您说的,在判决书上签字的法官,其实并不是真正做出决定的人,你在这种情况下去追究责任,就并不是很合理。   [贺卫方]:是,是把责任弥散化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承担责任。   [主持人]:刚刚您说到政法委在司法体制当中,它的作用并不是特别良好的作用,您觉得怎么去打开这个突破口,改变政法委和司法体制整个之间的关系呢?   [贺卫方]:其实十三大的时候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逐渐撤销各级政法委,因为中共中央第六十四号文件,是在1979年颁布的文件,明确规定党委不得对具体案件进行干预。这个已经是中共中央非常明确决策的事情。1988年,已经有明确的举措,撤销政法委。但是在过去24年时间里边,政法委不仅没有被撤掉,而且权力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形成了一种非常庞大的班底,与此同时,广泛的对案件进行以协调为名义的干预。现在看起来有许多冤假错案都是因为政法委协调的结果,比如很明显的河南的赵作海案,后来记者追访,找到了当时整个决策过程。   当时检察院顶着不办,说尸体是谁都不知道,这怎么能够提起公诉。检察院不提起公诉,就返回让公安局补充侦查,公安局补充侦查来补充侦查去,也找不到一个结果。最后没办法公安局说我找政法委,政法委书记主持会议,书记说该起诉起诉。然后法院那边说,起诉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判吗?最后说不能判死刑,就判个死缓吧。就是这么协调的。结果十年以后,当时指出被杀的人又活着回来了,这才知道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如果没有政法委协调,让每一个法官真的是说我们三个合议庭成员判这个案子,杀不杀这个人,或者判不判这个人刑,就是我们三个人决定,我想这三个人一定会非常审慎,将来出问题责任很明确,就是要由这三个人来承担。但是我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现在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趋势,就是新一届政法委孟建柱书记比较强调说,政法委不再对具体案件进行协调,进行干预。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好的趋势。我希望在下一步能够彻底的把政法委这样的机构给撤销,法院、检察院本身已经有党组织,再叠床架屋地设置一个法外机构没有必要。它的存在随时都可能对案件进行协调,我们没有办法去对每一个协调的过程进行监控。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最新政法委的领导孟建柱放出了这个消息,是比较让人高兴的。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您在现在这个时候提出司法改革再启动呢?因为有些人认为现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贺卫方]:我认为现在时机并不错,因为除了新的领导层上台,他们也需要去努力争取确立一种新领导层本身的合法性,他们的一种在国民心目中更好的想象,这个其实对他们是很迫切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在观望,不仅是国内,我到国外去,比如德国人、英国人,他们都在注意习近平、李克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观念,他们会不会真正实质性地去推动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法制进程、公民的自由等等。这方面现在一点都看不清楚,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办法做出这样的判断,我不知道他们的观念到底是怎样的,这也是我们中国式的东方神秘主义政治的一种特色。   但是社会上很多问题变得非常迫切,比如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许多群体性事件来自于地方政府的为所欲为,拆迁、征地等等,反正所有决策都是地方政府在搞的。但是我们在地方层面上发现,老百姓当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诉诸于司法途径去解决,因为谁都知道,法院跟政府是一家的,是穿一条腿的裤子的,基本上没有可能性说到法院去能够让法院来判决政府败诉,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局面就加剧了人们对于整个体制的一种绝望感,他除了上街、除了上访、除了自焚,他有什么办法呢?我觉得一个国家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让自己的国民都是有这样一种绝望感,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且有一些事件,比如清华大学的朱令案件,如果这样的受到广泛关注的案件根本没有办法去得出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结论。并不是人们在恨他们想象中的某一个嫌疑人,其实他们在恨这个国家,我们的政府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告诉我们说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这就涉及到政府的问题。还有,当社会普遍的信用沦丧,我们没有一种好的信用机制,这个社会到底有没有一种东西让大家觉得是可以信赖的,无论是建设一个化工厂,这个化工厂到底有没有害,有许多化学专业的知识我们也不懂,专家当然是懂,但是专家也经常骗我们,现在可能社会中间有许多有毒的食品都是专家搞出来的,像三聚氰胺加到奶粉,再加水,中国化学家的职业伦理真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大家都在相互放毒,相互毒杀别人,其实自己也没有办法避免,短时间内你获利,但终究也身受其害。   当发生了一些大的事件的时候,或者小的事件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个社会中间已经没有一种信任了,谁是我们信赖的?领导人,我们不相信,领导人说的话我们不大相信。行业协会,我们不相信。报纸,我们也不相信。网络,说什么的都有,我们也不知道信谁的。知识分子,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国家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的信任丧失的状态,这是很可怕的。我觉得在许多问题上,至少法院可以作为一个机构,能够对一些广受争议的,并且构成案件的事情做出一个终极性的判决,这个判决最大限度的能够使得证据呈现在法庭上,能够让我们最后说“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就相信这个。   当然,除了法院外,还需要有某种权威机构,比如议会里的那些特别调查委员会,对某些关乎全局的事件进行调查。我们所有这些东西都没有,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说慢慢的去推动一种具有公信力的司法制度的形成呢?我觉得这可能是第二个特别重要的背景。   第三个背景是,一个国家的腐败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反腐败靠什么?仅仅靠洗澡、照镜子、正衣冠、学习、整风,我觉得多少年来就这么整过来的,越整越严重,这条早就已经不灵了。其实我们发现腐败问题的解决,说复杂复杂,说简单也特别简单,那就是你就让新闻能够自由,你能够让议会切实有效的监督,财产能够公开公布,并且同时有中立的机构进行严格的核查,很重要的就是司法要独立。检察官要调查一个腐败的官员,无需相关的党委来批准,就可以对嫌疑人进行调查。我相信只要发现蛛丝马迹就进行调查,媒体也进行报道,那可能我们的官员基本上都不由自主的成为孔繁森,不可能成为王宝森。我们一直在说,这套制度其实貌似在保护我们的官员,其实对我们的官员特别有害。这是第三个呼唤司法改革的迫切因素。   第四个背景,现在的经济发展看起来已经遇到了一个极大的瓶颈,或者很大的危机,那就是如何去让这个国家的公民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我们鼓励大家都富起来,富起来的公民发现自己的财产不安全,然后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国外去,甚至把自己的人也转移到国外去,随时准备撤离。这是现在的一个麻烦的事情。   另外,交易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交易安全其实是非常具体的,一个合同发生了争议,怎么去解释这个合同,有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东西,让大家觉得我只要守法,我就一定不会败诉,就是得到法律上的保护。但是现在不是,现在判决案件,经济方面的纠纷,各种纠纷也好,其实有一种所谓的主客场意识。法院的设置因为是地方控制的,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于是法院就变得完全是只能够偏向于本地企业的利益,最后大家没有办法说我们有一种严格的司法保护,保证我们的安全。当企业遇到纠纷的时候,没办法得到公正的解决。   当司法不严格依照法律判决,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去,内心动力可能就不太大了,除非是法院院长是他的哥们儿,会保证胜诉。但是太多情况下,打官司变成了一种具有高度不确定风险的事情,于是经济领域中间的交易出现了问题他们就可能会用某种法外手段,如黑社会的方式解决纠纷,有时候会比通过法院打官司来得更有效率,甚至个别时候还来得更公正,这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事情。重庆在打黑过程中间,把许多企业家都给打掉,不少企业家被打成黑社会是完全冤屈的。不过,就今天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看,企业家能够做到至始至终都冰清玉洁也很难。当时我在浙江,听浙江的企业家说,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的话,(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共 5 页: 1 2 3 4 5 进入 贺卫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司法改革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中共“九号文件”秘密下达 意识形态斗争烽烟味浓

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当局全面收紧言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不断加强,相继发生了高校“七不讲” 、“围攻茅于轼”、“大V封号”等事件,涉及到大学教育、中共历史评价、新闻自由等一系列问题。发生这一切的根源被认为是中共日前秘密下发的“九号文件”。中国官方媒体的相关报道已被删除殆尽。 中国最近出现在意识形态及政治上的异动,涉及到言论自由、司法独立、毛泽东历史地位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其根源被指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於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的通知(即《中办发【2013】9号》)有密切关系。 这份文件高度保密,据称仅传达到县团级以上,而大陆新浪等网络媒体提及这份文件的报道也被迅速删除。 近日来,中共官方与民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断,对公共知识分子、律师、学者等民间的自由派力量的打压比过去更加严厉。表现在过去以删帖为主的言论收紧演变成了近日有一大批拥有大量粉丝的公知类“大V”陆续被封号、封博;上周网上疯传中共勒令高校“七不讲”(不讲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中共的历史错误、权贵资產阶级、司法独立),目前已有多位高校教师出面证实;大陆经济学家茅于轼上月底及本月初在瀋阳、长沙的演讲活动遭遇“毛左”纠集多人围攻,警方没有出面阻止。 有海外观察家分析认为,“七不讲”太离谱,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在十八大之后竭力打造的开放和改革的形象明显不符。 有分析甚至认为,这是左派所造谣言,给习李政权抹黑。 但针对“九号文件”及高校“七不讲”的传言官方至今尚未澄清,但目前“七不讲”和《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均遭屏蔽,而曾刊登过相关消息的重庆某报、河南《安阳日报》、吉林《辽源日报》的新闻链接均已失效。有学者及媒体呼吁中共尽快说明到底是谣言还是真相。 香港《阳光时务周刊》创办人陈平周三对记者表示,民间开始动摇官方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权,引起当局的高度警惕。 “这种‘左转’不会时间长的,他们自己都没有勇气承认这个事情,这个时代要逆历史潮流而动是长不了的。结果就是用共产党自己的话说就是自绝于社会自绝于人民。” 据香港《苹果日报》周三以《地下党的九号文件》为题的评论文章称,九号文件的重点是要各级党政军机关重视意识形态的七个问题,与“七不讲”内容相呼应。而早在去年7月,官方《党建》杂志就明确提出中共意识形态面临六大挑战,包括西方文化渗透、发展主题与现代化目标淡化意识形态对立、资讯网络化影响意识形态控制力等。九号文件所提的七个突出问题,显然是习近平主政后的强化版。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周三告诉本台,九号文件秘密传达,显得理不直、气不壮。 “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这些,温家宝都在讲,但现在就完全不能讲了,我估计这是根据中共九号文件的精神。他们很心虚的,他们不是公开的文件在传达,甚至包括他们的报道,七个意识形态的问题,到底七个意识形态问题是什么?没有。这是个偷偷摸摸的行为,觉得现在这个政权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习近平虽然是习仲勋的儿子,但有人说他更是毛泽东的孙子。”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忻霖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信力建 | 信孚要闻(5.15)——“中国梦”,源自信心危机?

作者: 信力建   1、郑永年《“中国梦”与“中国意识危机”》:历史上,每一次“中国梦”的背后都是当时面临的信心危机,而信心危机的背后则是深刻的“中国意识危机”。很显然,要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克服“中国意识危机”。如果解决不了“中国意识危机”,“中国梦”就会无从谈起。 http://www.impactchina.com.cn/guandiankuaibao/shizheng/2013-05-14/21298.html 2、首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这个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范敬宜命名的奖项,是我国第一个新闻教育类奖项,首届获奖者共11人。在颁奖仪式上,获奖人白岩松说:“新闻教育是一种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我觉得我起码可以做20年。20年下来,将有200人成长。假如全中国有50到100个新闻一线的同行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又一个的私塾,那孩子们将是受益者。” 3、日本维新会共同党首、大阪市长桥下彻13日声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招募”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即性奴隶的制度“对维持军队纪律而言有必要”。在妄言“慰安妇是战时所需”的当天,桥下彻还在驻冲绳美军基地因为“性问题”出洋相。其建议美军买春释放压力,美军官要其“闭嘴”。 4、@南都广州 : 【你觉得80后在集体变“老”吗?】人民日报评“80后集体暮气沉沉,感觉不会再爱了”。一群80后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对身处变革时代年轻人而言,生活像不断加速跑步机。若说“叹老”只是情绪释放,那精神上“早衰”值得警惕。80后集体变“老”,你觉得呢? 5、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称,“拼爹”现在已不是个案,“一个靠拼爹才能出头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上一代的资源优势,必须通过公平的渠道进行传递,必须给底层的人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做到这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6、重庆市政府前日在网上公布本月9日下发的市政府领导分工通知。市长黄奇帆和8名副市长的工作有了最新分工。黄奇帆将继续“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但攸关地方经济动脉的发展和改革、财政、国资、税务、金融等领域,已转由常务副市长翁杰明分管。 7、台“总统府”发言人李佳霏15日说,马英九对菲律宾政府授权不够、诚意不够、反复不定,表示“强烈不满”,即刻采取冻结菲劳申请等3项制裁措施。 8、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近日在中国媒体和部分政府网站上曝光,据称通报要求官员干部注意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9、美银美林对基金经理的月度调查显示,中国经济放缓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有可能取代欧债危机,成为全球投资者心中的头号担忧。 10、凤凰古城实行门票收费制度已经一月有余,古城内外客栈入住率严重下滑。有旅行社昨日联手凤凰古城十家客栈举行低价促销会,原价130元/晚的客栈现在最低9元即可入住,降价幅度高达九成以上。 11、5月12日,陆丰市桥冲镇东竹村盛德寮村小组,因卖地收入产生争执,村小组长刘益茂兄弟率人持枪打伤村民。14名村民受伤,年纪最小的只有11岁,最大的66岁。受伤最严重的是一名叫黄炳锐的孩子,脑部和心脏等部位被击中,已转到汕头医院抢救。(南方日报) 12、“小学二年级千方百计找到我要给小孩在班上安排一个职务,现在读到五年级了,又千方百计地给孩子‘辞官’。现在的家长很会审时度势啊!”近日,广州市某省一级学校的五年(2)班班主任向记者诉苦,自己收到四五封“辞官信”,称要全力备战小升初,面临着手下无兵的状态。 13、昨天,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公布,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该项政策将于6月份正式落地。广州将成为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第三个实施该政策的中国内地城市。 14、据《纽约每日新闻》13日报道,由于波士顿爆炸案疑犯曾用两个高压锅改装过的炸弹作案,现在美国可谓是谈高压锅色变。沙特男子带高压锅赴美旅游在机场被捕,在美的沙特留学生用高压锅做饭竟然被美国FBI围捕。 15、英格兰东北部首个道路马拉松“北部马拉松”日前闹出笑话,仅1人跑完全程获得冠军,第2名、第3名带着其余近5000名参赛者都跑错了路线。赛后,主办方表示该事故系“调度失误”,并发声明表示歉意,称对此负全责。 16、一项调查显示,89.54%的人选择购买进口品牌奶粉。但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有些洋奶粉不仅使用中国奶源,连生产工艺也采用双重标准,比如在国外严格遵守湿法工艺,而来到中国却改用简单的干法工艺。 17、【人咬狗】章立凡:忽报女童勾校长,校长好心去开房,内裤有血外阴裂,幼女原来是色狼!忽传局长未双规,造谣污蔑必查追,网上传谣要封号,诚信公正数官媒!袁水拍:忽听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忽见脑袋打木棍,木棍打伤几十根,抓住脑袋上法庭,气得木棍发了昏! 18、哈耶克那些让人深思的话: 1.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努力; 2.如果一个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是自由的; 3.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之一。只有金钱才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永远不会; 4.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19、王石川《每一代年轻人都不容易》:有人说:“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这是戳中80后焦虑的精辟之论。当每天一睁开眼就要面临一百多元甚至数百元的房贷,压力便如潮水般袭来,年轻人哪还有心情过浪漫而精致的生活?哪还有余钱追求丰富而美好的人生? http://news.qq.com/a/20130515/002366.htm 20、张鸣《两个世界的纠葛》:现今的种种疯狂,种种自负,种种封锁,无非是想在市场经济和专制政治之间,建一道安全的封锁墙。以便安全地在全球化时代,一边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吸血,一边让民营经济造血,逐步使国家资本主义,转为权贵资本主义,或者是顶着国家招牌的权贵资本主义。 http://www.impactchina.com.cn/guandiankuaibao/shizheng/2013-05-15/21330.html

阅读更多

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

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自由的信仰 进入专题 : 自由 信仰    ● 徐贲 ( 进入专栏 )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是一位演讲者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其中有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   我很同意演讲者对当前缺乏信仰的看法,但是,把信仰、理想、道德放在一起说,可能给人这样的印象:有了某种”理想”和”道德”,也就有了信仰。现在有不少人怀念建国初期,往往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信仰的理解。他们认为建国初期是一个中国人普遍有理想、有道德的”激情”年代,因此人们在那个时代具有坚定的信仰。然有鉴于”文革”的历史教训,今天重提信仰的时侯,有必要问一下,我们这个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      神话的信仰和理性的信仰      建立在神话上的信仰和建立在理性上的信仰是有区别的。今天许多人的怀疑心态并不是简单地突然放弃了信仰,而是因为,在旧神话已经破灭,而新理性尚未建立的时候,怀疑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尽管会令人困惑和痛苦的过渡。   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哲学的新理性之前,就已经有了神话的信仰。神话故事展现了各个神的奇特故事和他们对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神秘影响,正如文化历史学家韦尔南(Jean-Pierre Vernant)所说,神话”构成了信仰的’日课经'”。像所有其他形式的信仰一样,神话对最早的古希腊人有”教育”的作用,神话故事”同样也是这一群人集体知识的百科全书……教育培养(paideia)需要背诵并参透具有某种经文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谓的宗教–众神明、众英雄,对崇拜的描写,对殷勤好客、对正义的某些道德思索,那些被宙斯惩罚的人–都跟别的东西一起被学习”。   然而,信仰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是信仰,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怎样的信仰。今天,绝大多数人不再盲目地接受来自传统或宗教、政治教义的信仰,而是用理性来思考和判断信仰的内容和合理性,这种神话与理性的区分最早来自古希腊哲学。由于古希腊哲学,理性本身第一次从神话脱离出来,宛如盲人双目中的鳞片剥落一样。这不只是认知态度和心态的转变,它还包含一种决定性的意义,那就是精神的发现。在历史的发展中,理性变得更加重要,人们对理性的认识也变得更为全面和深入。   在西方,人们一般是在宗教信仰的意义上说”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是在伦理和道德的意义上说”信仰”。这两个意义上的信仰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有特别的对象–神,然而神和神的教诲是不可分的。神的教诲不仅关乎神与人的关系(虔诚),而且关乎人与人的关系(爱)。在不信神、不信上帝的人群中,由于没有必须爱的神,人更有理由爱他周围的人,在自由、平等、尊严的环境中,信任、尊重和关爱别人便会变得更加重要。在政治上,这些价值与民主、宪政是一致的,在哲学或神学上,这样的普遍价值则总是与某种超越的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   在没有终极关怀和普遍价值信仰的地方,也会出现一些看上去似乎是信仰的现象和行为,其中最常见的便是世俗的”崇拜”,这是驾驭民众的有效手段。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对此问到,在还没有新的宗教信仰时,”能够教给孩子们什么呢?”他的回答是,给他们一个”代替品”。那就是一个世俗崇拜的方式。它有一个由政治力量或权力营造的”神”(领袖),一个”经文”(某某著作),一个渗透到生活各方面的”世界观”,一个”僧侣阶层”(官僚体制)。这样的崇拜可能非常有效,也可以满足民众对信仰的精神需求。然而,20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有了太多的经验教训,这样的信仰不仅是赝品,而且更是危险品。它会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到自我毁灭的边缘。我们不能饥不择食,而把这样的赝品和危险品当成了信仰。   怀疑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问题是怀疑什么、怎么怀疑和为什么怀疑。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宗教革命还是现代科学的萌芽,都是从怀疑某些被当做当然正确的东西开始的。一切可以称作为”信仰”的”确信”或”有所不疑”,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必须建立在一些具有恒久而普遍意义的价值之上。只有在人们确信这些基本价值,并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眼见无数糟蹋、破坏这些价值的行为,仍然对这些价值坚信不疑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信仰。   今天的怀疑主义不仅怀疑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伪价值(权力,金钱),而且从根本上怀疑人类是否真能拥有长久和普遍的价值,后面这一种怀疑主义才是真正可怕的。信仰是被现实而不是被怀疑解构或粉碎的。怀疑只是信仰根本不存在的结果,而不是信仰遭动摇的原因。      ”神道设教”的伪信仰危机      ”信仰”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可以用来指不同性质的,具有不同内容的”信念”或”确信”,可以指对神的信服、尊崇和虔诚,也可以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还可以指对传统圣贤或现代意识形态、政党、领袖的尊崇和崇拜。只有真诚的信仰才会把它所尊奉的信条当做人生行为的准则,因此,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的”信仰”不在讨论信仰的范围之内。   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信仰与崇拜有所不同。信仰主要针对”观念”,如极致的真、善、美,而崇拜主要针对某个”个体”,例如上帝、耶稣、太阳、领袖等。信仰与认知(相信)也不同,一般说认知(相信)一种理论,而不是说信仰一种理论。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这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信仰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人生行为。   有信仰的人同时也选择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行为有了原则的指导,不至于全凭功利的考量,随波逐流、附膻逐腥、无法无天、无所不为。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不是因为缺乏某一种信仰,而是什么信仰也没有,这时候,由于普遍存在的焦虑、不安,特别容易出现对信仰饥不择食和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各种打扮成信仰的宣传、蛊惑、迷信、崇拜也就特别容易乘虚而入,随时有可能出现”神道设教”的伪信仰。哲学教授邓晓芒曾把中国的宗教分成”自然宗教”和”实用宗教”两种,”神道设教”是一种实用宗教。他比照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三种宗教的区分(自然的、艺术的和启示的),发现宗教在中国从来没有上升到启示性宗教的高度。   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宗教中,第一是”自然宗教”,就是迷信、巫术等。第二是”实用宗教”,因为有需要、有效,这才用宗教来做教化和驭民的工具,相当于柏拉图所说的”高贵的谎言”。”神道设教”是一种在中国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实用宗教,设教者要大家相信一个神道,自己可以不信,但是一定要大家信。第三是”启示宗教”,又称”自由宗教”,中国没有”启示宗教”,这与中国的自由精神缺失有极大关系。   ”神道设教”的原意有两种。一是《易经》所说的,君主顺应自然之理以教化人民:”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此如《尚书》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在位的君主称为天子,顺应天命而治理国家,都是”神道设教”之意。二是利用鬼神以统治并教育人民,这是《后汉书》所说:”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前者的神道是代表自然法则的运行;后者的神道是以特定的鬼神信仰,给予人类启示和指导。前者尚是理性的,后者即属于盲从的迷信了。   ”自然宗教”很容易转化为”神道设教”,成为邪教,称其为”邪”,是因为它能够泛滥成灾、惑乱人心。邪教的神道可能假托鬼神的降灵,也可能根本就是灵媒、乩童等巫师、术士的操纵。后一种情况更为严重。他们能够翻云覆雨、颠倒黑白,也能够救世济人、益物利生,信从者越多,他们的”灵力”越强。若为野心家所用,即成为乱世的祸种。大多数现代的中国人都能认识到这是迷信,但在现代文化不发达地区,这种迷信仍然不乏信众。   现代国家的统治技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化的”神道设教”,所谓的”道”,那就是统治意识形态,而”教”则是统治的党、政国家机器。这样的”神道设教”具有堪与宗教媲美的体制,因此往往被人们拿来与启示宗教的教义、教会、教士阶层做比较,以凸显它的”世俗宗教”特征,但是,这样的比较是有限度的,往往对宗教抱有偏见,因为真正的宗教信仰是黑格尔所说的”启示的宗教”,是一种自由的宗教,而政治意识形态的”神道设教”却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实用宗教,甚至是一种障眼法和骗术。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神道设教”中留有古代的两个原意的痕迹。它会具有某种能让老百姓爱听的自然之理和顺应民意的内容;它同时会用某种系统的说辞,通过一整套的组织方式来统治并教育民众。因此,顺应民意与教育群众是它的两个组成因素。例如,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向德国人民作出美好许诺:消灭贫困、保障就业、和平、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很少有人会想到希特勒会给德国和世界带来战争,或是会杀害数百万犹太人。   与这样的高效率的体制化”神道设教”相比,前现代”神道设教”的”道”简直太简单了,而”教”的力量也实在太单薄、太局限了。像”替天行道”这样的”道”只能用来造反,但不能用来统治。现代的”神道设教”既可以用来造反,又可以用来统治,它能够从事两种性质不同的使命,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多用途的,可以称作为”信仰”的东西。然而,就这个信仰与自由的关系而言,不管它多么精致,它都是一个与自由的宗教完全不同的实用宗教。   邓晓芒教授曾经在讨论中国文化缺乏自由宗教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文化中有”自然宗教”和”实用宗教”,但从来没有达到”自由宗教”这个最高信仰层次,而没有能达到自由宗教层次信仰的根本原因之一恰恰是”实用宗教”在中国太发达有效,也正是这种”实用宗教”,形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信仰”,并对他们的心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长久而顽固的不良影响。   对当今中国的”信仰”特征和一些人感知的”信仰危机”,也可以从”自然宗教”和”实用宗教”这两个层次去了解。较低级的层次是自然宗教,如拜物、敬鬼神、迷信、巫术。”自然宗教”因为畏惧而产生。中国古代的《易经》,最开始就是一种巫术,是用来预测、算命的,属于”自然宗教”。”自然宗教”中,人们所”惧怕”的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威力”或”强制力”。威力可以来自某种神秘的力量(神、佛、龙王、河神、”风水”),也可以来自一个权力实体(政府、警察)。人们惧怕种种”威力”,由于不敢冒犯和违拗它们,所以在行为上会有所禁忌和限制。这种禁忌和限制完全是出于被动的、非理性的害怕。   例如,人们害怕莫名其妙的”灾祸”从天而降(生病、失业、拆迁),就会到庙里去”拜拜”,或者做一些”积德”的善行。惧怕往往不涉及自由、理性的是非对错或荣誉羞耻判断,例如,人们忍受苛刑恶法,害怕惹祸上身,便会变得格外小心谨慎、循规蹈矩,不是因为真的在心里相信某种价值,而是因为怕招致无妄之灾。   比”自然宗教”高一点的是”实用宗教”。孔子的时代中国有了排斥”自然宗教”的”实用宗教”。邓晓芒清醒地看到:”从孔子排斥自然宗教开始,中国人真正宗教信仰的精神就没落了。”他比那些幻想用儒学在中国充当”启示宗教”替代品的学者、教授们要高明多了。他看到了儒学对中国人思想的实质性影响,那是一种功利的政治实用主义的信仰。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说,你祭祀神灵的时候,要好像那个神在那里一样去祭祀。至于是不是有神,你不一定要相信。你也许根本就不相信,但是你要做出好像相信的样子。对老百姓进行教化,你要做出样子来给老百姓看,让老百姓有所敬畏。这样才能管治他们。墨子认为这太虚伪了,你既然要祭神,你就要真的相信神,所以墨子是相信鬼神的。      自由是信仰的灵魂      ”从孔子排斥自然宗教开始,中国人真正宗教信仰的精神就没落了。”那么什么是真正宗教信仰的精神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看看将近500年前的宗教革命时期,马丁·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1520)这部经典著作中是怎么说的。在我任教的大学里,大学所有的一、二年级学生都必须修四门人文教育的课程,”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到17、18世纪思想”是四门课顺序中的第三门,课程包括马基雅维里、路德、伽利略、笛卡尔、霍布斯、洛克、卢梭、亚当·斯密、伏尔泰、杰弗逊这样的思想家,而对自由、平等、理性、信仰、人性、政府、民主等问题的讨论则贯穿于全课程之中,路德的《基督徒的自由》中的议题已经显现在这个小册子的题目里了。(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共 3 页: 1 2 3 进入 徐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自由 信仰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