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喷嚏图卦20111204】一碗米饭被赞美六十年后栩栩如生的事,我见过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台湾2012大选首场电视辩论 台湾2012大选首场电视辩论视频(完整版): http://video.sina.com.cn/v/b/67285994-1290078633.html 【分段视频】提问. http://t.cn/Sbdvga , http://t.cn/Sbd74N , http://t.cn/SbdAtE , http://t.cn/SbdbvD http://t.cn/Sbd28s 交叉诘问mp4 http://t.cn/SbdVlU 宋楚瑜结论 http://t.cn/SbuEcv 蔡英文结论 http://t.cn/SbuBBK 马英九结论 http://t.cn/Sb3vtJ @韩志国 :【 权力有竞争才会有民生 】 台湾大选首次辩论会,侯选人攻防的主题是一个:正视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马英九把缩小贫富差距当作竞选主轴,蔡英文承诺把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宋楚瑜把焦点放在提升"三中"水平上:中产阶级,中小企业,中低收入。民生被如此关注,是因为选票在人民手中。 @巴里时评 :今天台湾大选首场辩论,我看了大半部分。这次辩论,我最大的感受是,台湾民主选举渐趋正轨,候选人互相抹黑、攻击的火药味淡了许多,基本以温和、理性的思考阐述政见。以前四次大选,我均全程关注,每次无论候选人政见、表现如何,我觉得都是一次民主的学习机会,希望也能在大陆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 @韩志国 :【公义社会、廉能政府、活力经济—-台湾大选首次辩论主题 】 从头到尾看了台湾大选三位候选人的辩论,感到台湾的民主确实在持续进步。了解民情、知晓民心、懂得民意是辩论留给我的突出感受。想起冯仑前些天访问台湾时的主要印象:党无宁日,官不聊生,人民幸福。公开性,确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阶梯。 @欧宁 :联合报总编关于政治风格(蔡英文政纲空洞,马英九说要做宅男总统,宋楚瑜朝三暮四)的提问好刺激,马英九与蔡英文针锋相对,宋楚瑜自说自话。台湾总统候选人辩论电视直播真好看! 变态辣椒 :中场休息时段,专家评论了三位候选人的仪容,比较了几位低头看稿的次数,还说到三位辩论中的各种不足之处,大胆啊,敢对领导人评头论足! 变态辣椒 :辩论结束,现在主持人和三位评论家在讨论候选人的形象,口才,魅力度,不断提到“口条”这个词,我去搜索了一下,台湾人说“口条”,是指口头表达的能力。大陆好像已经没这个含义了。。。. @老榕 :这个人叫,陈云南。他穿着一年四季如斯的邹巴巴的短袖青年装,拎着破破的公文包,从捷运(轻轨)站赶去最高检察院上班。因为他是阿扁案特侦组的检察官和发言人,他的一切早已被人肉了个底儿掉。结果是,一贫如洗,负债700万台币。(编者注:是房贷) @欽奉盛寶 :在俺们村这样级别的干部,最起码有如下待遇或财产。1,高级轿车随时听用。2,情妇若干任意使用。3,房产数十套空着不用。4,存款不计其数待儿孙受用。5表面廉洁奉公一副公仆形象。村民总结一个字“草” @笑蜀 :台湾最中国,但台湾的民主却是华人圈中最好的。韩国日本都比中国更中国,但都很民主。中国跟民主不相容,就是屁话。我们被挡在民主门外,不是因为我们中国,而恰恰因为我们早就不中国。如果我们很中国,我们早就很民主了。真正的中国,一定是与现代文明相通的,不通,只说明中国不在了 @学虎在线 :台湾大选辩论会,是难得的民主课。近年来,民生论似乎已成为党内共识,一些人觉得只要改善民生,就会迎来一片拥护声。我把民生论,看作"养猪论"。问题是,猪吃饱了睡觉,人吃饱了撒欢。用一句改善民生,替代、规避对政治的深层改革,是掩耳塞听。门既然打开了,关上它比打开另一扇门,更难! @丸子阿章 :台湾大选辩论第一场,谁的表现最佳?引用相对中立的TVBS民调,马30%,蔡27%,宋20%。谁的政策承诺最符合需要?马30%,蔡28%,宋17%。如果明天投票,各方得票率为马38%,蔡32%,宋12%。 【2】北京市环保局正式回绝网友公开PM2.5数据申请 北京网友于平11月19日向北京市环保局书面提出关于北京PM 2.5数据信息公开的申请,两天后接到口头答复称,数据仅供研究用,不能公开。而在昨日,北京市环保局正式以书面形式回绝,于平表示不会就此放弃信息公开的要求。 @天佑中华A :PM2.5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一直以为是英文下午两点半的意思,到了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它意味着国家机密。 【3】陕西幼儿园长心情不好用火钳烫伤10名孩子 11月29日,旬阳县磨沟幼儿园园长、代课老师薛同霞,因小朋友不能完全背诵课文,便用火钳将孩子们的手烫伤,据统计被烫伤的孩子达到10个。6岁欣欣回忆着说,“当时,薛老师很厉害,几个小朋友都被吓坏了,有的还尿裤了。” 【4】蛋流成河 12月3日上午九点多,山西太原龙城大街东口,一辆装载着两万多斤鸡蛋的大货车发生侧翻。据分析,事故可能是由于雾大路滑加之车速快司机处置不当,导致装载两万多斤鲜鸡蛋的货车侧翻,整车鸡蛋成汤。 【5】有十三钗的地方几乎都会看到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迄今为止在文化产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最大手笔——为“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和宣传提供了共计1.5亿元贷款。虽然民生银行的历史不足以使其植入进“十三钗”的正片中,但是设计了一整套后期宣传方案,会做到“有十三钗的地方几乎都会看到民生银行”。 【6】突然下跪 2011年11月30日,广东中山,下午多,一男二女在孙文西路步行街路口突然无声下跪,引起轰动围观,导致了较严重的交通堵塞。半小时后,在警方劝说下,三人起身,但坚决不透露下跪原因,只回答一句:“挑战自我”。叶志文/摄 【7】数火车 11月28日,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附近天桥,清洁工尹大姐领着3岁的孙子勇勇在一同清扫马路。问其原因,则是因为她交不起每月500元的费用,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孩子一起上班,而勇勇每天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天桥上数火车。 浅行/摄 【8】一碗米饭被赞美六十年后栩栩如生的事,我见过 变态辣椒 :一则“新闻”,某小学生拿三碗米饭做实验,坚持赞美第一碗,痛骂第二碗,无视第三碗,一个月过去,奇迹出现,被赞美的米饭只有一点发黄,被恶骂的米饭又黑又臭,被忽略的米饭也发黄了。很多人大肆嘲笑这篇报道是伪科学,我不这么认为。一碗米饭被赞美六十年后栩栩如生的事,我见过。 【9】刘翔不好当!跨栏易受伤! 【10】当我把微波炉竖起放时。。。。。奇迹出现了!!!  姓这个姓的先生杯具了! @joker丶志志志志 : 自我堕落时看看人家! 我也要开始了,这个冬天不太冷啊 夹到肉了 【11】东京都知事:日本是美国的情妇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2日的记者见面会中谈及日美关系时表示,迄今为止,(战后的)日本一直是美国的小老婆,日本的国家民族自主性都被掠夺,“是美国的情妇”。本月8日是太平洋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日,石原是就此发表上述观点的。 【12】英国“招特工密码”已被破解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秘密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日前在网上出了一道密码题,希望能招募到新一代特工。结果在数小时之内这道密码题便被人破解,而且还不止一人。GCHQ表示,“招特工密码”活动旨在寻找具备数学技能的新一代特工,能帮助英国免遭虚拟犯罪攻击。 【13】阿富汗遭强奸女子被总统释放 愿与强奸者结婚 大约5000名阿富汗民众递交了签名情愿书,希望政府可以释放一名遭到强奸且被判通奸罪的女子。阿富汗总统日前已下令释放这名女子。该女子已经同意与强奸她的人结婚。否则即使她获释,也可能遭到极端保守的阿富汗人袭击。 【14】用胶布贴住了一只眼睛 12月1日,埃及萨马莱克市,一座阿拉伯世界著名流行歌手Umm Kulthum的雕像被人用胶布贴住了一只眼睛,意指过去几个星期内在与安全部队冲突中受伤的抗议者。11月28日,埃及举行了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后的首次议会选举。按照原计划,投票结果应该11月30日公布,随后被推迟到12月2日公布。据称,原因是某些投票的省区还未完成选票的统计工作。 【埃及议会选举:伊斯兰党派大获全胜】法新社报道,埃及旧政权倒台后首次议会选举初步统计显示,伊斯兰团体获得多数选票而世俗党派遭遇败绩。在一个重要选区,穆斯林兄弟会领导的温和派伊斯兰联盟获得32.5%选票,由沙拉菲领导的激进派光明党得票20.7%,自由派华夫脱党得票14%,另有伊斯兰党派得票13%。 【15】叙利亚禁止使用iPhone以阻断抗议视频传播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为防止公众从国外媒体获得信息并将国内冲突视频上传至网络,叙利亚政府日前警告国民不得使用iPhone手机,并要求海关查禁进口iPhone。黎巴嫩和德国媒体据称看到了这一禁令。目前叙利亚政府已禁止多数外国媒体在叙国内进行采访活动。 【16】肮脏的游戏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赫尔曼-凯恩退出竞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赫尔曼-凯恩刚刚宣布退出竞选,将支持另一位共和党人。此前两名女性声称被性骚扰,还被指有一段13年的婚外情史。凯恩称这些谣言干扰了他并对家庭造成伤害,他称竞选是“肮脏的游戏”,仍对自己的政治理念有信心。 【17】裸抗 当地时间12月2日,乌克兰首都基辅,上身赤裸的抗议者躺在地上。当日,欧洲杯分组抽签仪式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但在基辅奥林匹克体育场外,著名的女权团体“FEMEN”成员脱光上身,仰面躺在地上,抗议欧足联以及欧洲杯的举办。 【18】巴西传奇球星苏格拉底病危 法新社报道,现年57岁的巴西传奇球星苏格拉底今天因肠道感染而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目前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情况不容乐观。今年8月和9月他就因消化道出血而两度入院。 苏格拉底是巴西足坛传奇巨星,曾担任巴西国家队队长,但其患有严重的酒精依赖症,并由此而导致肝硬化。 【19】麻将 11月28日至30日,美国麻将协会举办第一届北美麻将联赛。西方人在牌桌上拼杀,洗牌声中不断传出“吃、碰、杠、和”等麻将术语。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办公室张琤说:“麻将之所以在国外那么火,正是源于外国人对中国古老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20】10岁女孩用美剧中急救知识抢救母亲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10岁女孩马迪逊-克斯提尔在看到母亲晕倒呼吸停止后,她除了拨打急救电话外,还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看到的心肺复苏术对母亲进行急救。她母亲获救后表示,如果不是女儿保持冷静,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术的话,她可能已不在人世。 【21】女子被猴子扒上衣露胸 网络爆红 来自台湾的美女游客到印尼巴厘岛游玩,喂猴子时,有粟米片跌入裙内。猴子为吃玉米片,竟将她的连身裙扯到胸以下,美女慌忙提起双手护胸,十份狼狈。这尴尬一刻碰巧被拍下,瞬即于网络疯传。 【22】只不过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没有理想,没有原则 @闾丘露薇 :这些接受了精英教育的年轻一代,我不相信他们没有普世价值,只不过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没有理想,没有原则。对于他们来说,利益就是一切,为了目标,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装扮成要打交道的那些人喜欢和接受的样子。他们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只有利益,只有目标。”—-这是我眼中接受西方教育的赛义夫。 【23】活在缺失的世界 @韩松 :法新社报道,法国航空公司一架空客340在中国维修后少了30颗螺丝钉,飞了好几天后才发现。法航宣布暂停在中国维修飞机。实际上,这种事情,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只是很少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早已缺少了这缺少了那,但世界还在运行,我们浑然不知。 【24】连头顶的泥土都不会蠕动一下 斯大林在乌克兰的行为,万人坑上的泥土还在蠕动,那是很多人在挣扎。文革时,北京大兴县活埋“地富反坏右”。一祖母抱着孙儿站在坑中,有人挥揪填土,尘土眯住了祖孙的眼睛。孙儿说:“奶奶,眯眼。”奶奶平静地说:“孩子,一会就不眯了。”祖孙二人死得静静悄悄。连头顶的泥土都不会蠕动一下。 【25】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 @吴铭 :2010年末,钱理群先生在一个座谈会上说,整个中国,从高层,到中层,到底层社会,都感觉到:“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这是一个全社会的不安全感,全社会的情绪郁闷,不满,以至怨恨。一个社会危机的大爆发,正在向我们逼近。不知道哪一天,因为什么原因触发,就会突然降临…… 【26】这一次再也拿不出4万亿了 @许小年 :我们今天都看到4万亿的结果是什么,高铁、电网大跃进,货币政策极度松宽,2010年广义货币在28%头一年的增长上又增长20%,发货币都发疯掉了!这种情况下怎么没有通胀呢?全球经济下滑的时候,中国经济也下滑,这一次我们再拿不出4万亿了。 【27】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淮安府署:明清两朝官衙遗存,六百余年风雨见证。此为淮安府署正堂楹联,照片摄于2011年5月13日。( @徐昕 ) 【28】海底捞的秘密 @Fenng :偶然观察到海底捞的一个秘密: 服务员随时记录传递客人的特征喜好。软件虽然一般,但发挥到了极致。 【29】我爱猪,猪也爱我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迈阿密,在美国长大的韩裔裸体艺术家金米鲁(Miru Kim)和猪一起生活在一个小的玻璃房里,这是她最新的艺术作品,名叫“我爱猪,猪也爱我”。30岁的金米鲁希望通过这件作品淡化人和动物的区别,呼吁人们更多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30】世界各个角落每天都有同样有趣的事情 @老榕 :这是德国,抗议者已经早已过河拦截了运载核废料的火车,这些警察还在辛苦地摸石头。 【31】这个全世界关注的女孩 在秘鲁的首都利马,先天性无四肢的女孩Yovana Yumbo Ruiz正在与兄弟Alamo在地板上玩耍,她转眼8岁了。这个全世界关注的女孩,正在La Luz诊所接受康复治疗。Yovana Yumbo Ruiz的主治医生Luis Rubio表示,随着康复治疗,她有希望安装仿生义肢。 【32】有时候耳朵比眼睛还重要,很多东西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好。一个人可以假装开心,但声音就装不了,细心一听就知道了。 http://t.cn/SbBPwl   ( @喷嚏意图 ) 【2011中国关键词】 一月份:空巢老人;二月份:微博打拐;三月份:日本地震;四月份:瘦肉精;五月份:私奔;六月份:郭美美、故宫门;七月份:甬温高铁事故、达芬奇家具;八月份:卢俊卿;九月份:美国大使;十月份:小悦悦;十一月份:校车;十二月份:..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镜像: www.dapenti2.com    www.penti2.com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54275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廉洁程度远高于大陆

联络我们 | 繁體 | 简体 2011年 12月 01日 中国央行下调存准金率 克林顿国务卿对缅甸作历史性访问 一样维权两种命运,美中拆迁户境遇对比 人权活动人士胡佳之妻被禁离境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第32中国大陆75 选择语言 Afan Oromo Albanian Amharic Armenian Azerbaijani Azeri Bangla Bosnian Burmese Cantonese Chinese Creole Croatian Dari English Worldwide French Georgian Greek Hausa Indonesian Khmer Khmer (English) Kinyarwanda Kirundi Korean Kurdi Kurdish Lao Learning English Macedonian Mandarin Ndebele Pashto Pashto – Deewa Persian Portuguese Russian Serbian Shona Somali Spanish Swahili Thai Tibetan Tibetan (English) Tigrigna Turkish Ukrainian Urdu Uzbek Vietnamese Zimbabwe – English 中文主页 节目介绍 视频点播 英语教学 粤语 藏语 关于我们 现场广播 点击收听 中文主页 新闻快讯 美国 中国 台湾 政治 经济与金融 人权 法律 更多主题 亚太 中东 欧洲 美洲 非洲 社会问题 教育 宗教 科学技术 劳工 军事与战争 灾害和事故 环境 健康 体育 生活方式 文化艺术娱乐 港澳 专题栏目 国会报道 对比新闻 媒体看中国 信息往来 政府声明 专题报道 图片汇集 互动空间 Facebook YouTube Twitter 读者评论区 网上服务 订阅新闻 掌上快讯 播客 聚合新闻 中文主页 中文主页 更新时间 2011年 12月 01日 星期四 12:39 PM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聚合新闻  2011年 12月 01日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第32中国大陆75 记者: 丁力 | 台北 图片来源: 国际透明组织网站截图 国际透明组织“2011世界各国腐败印象指数报告”截图。地图上纯黄色的国家最清廉,深红色的国家最不清廉。 国际透明组织每年根据企业界和分析人士的印象统计各国公共领域的清廉程度和排名。今年台湾名列第32,中国大陆名列第75。 监督各国清廉和透明度的民间机构国际透明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12月1日公布“2011世界各国腐败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排行榜。在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的清廉度从去年的第33又进一步到第32。 台湾法务部表示,2008年,这个排名是39,反映了陈水扁执政后期的贪腐,而马英九总统执政后,排名持续提升,正显示政府对廉政的重视。 香港排名第12,澳门第46。中国大陆从去年的78进步到75,高于印度、越南、蒙古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但低于日本、美国和韩国。美国名列第24。 *腐败是动荡之源* 国际透明组织使用了17个民意调查数据来源。这些民意调查评估“执行反腐败法律”、“保证信息公开”、“防止利益冲突”等各方面的情况。 该机构表示,腐败仍在困扰许多国家。腐败的形式包括滥用公共资源、行贿和闭门决策。国际透明组织警告说,蔓延全球的抗议运动,很多是被腐败和经济危机点燃的。示威者打出的横幅上写着反腐败,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 *澳洲北欧领先 新加坡廉冠亚洲* 根据这个名单,全球最清廉的10个国家依次是:新西兰、丹麦、芬兰、瑞典、新加坡、挪威、荷兰、澳大利亚、瑞士和加拿大。而日本和德国也名列前茅。 名单把索马里和朝鲜列为最腐败国家。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和缅甸的名次也很低。 国际透明组织行政总裁德斯瓦德特评论道:“2011年,全球各国公民纷纷要求对他们的政府问责,透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个组织还指出,绝大多数爆发阿拉伯之春的国家在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位居低端。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前,该机构发表的关于阿拉伯地区的报告警告说,裙带关系、君臣关系和贿赂已经深入这些国家的日常生活,现有的反腐败法律形同虚设。 相关文章 中国在世界腐败排行表上位居高位 全球腐败指数显示,尽管中国努力遏制官员贪污,中国仍被视为是一个高腐败的国家。总部设在柏林的国际透明组织按照从0到10的等级,对183个国家进行了排名,0意味着非常腐败…… 中国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击腐败 (2) 中国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击腐败 (1) 北京民间反腐人士面临警方异地抓捕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名字 (任意) 国家 (任意) 发送人留言 字数限制在500 * 提交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收听: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第32中国大陆75 MP3 最新视频 To view this site, you need to have Flash Player 9.0.115 or later installed. Click here to get the latest Flash player. 新闻快讯 更多»   中文博客 加载…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廉洁程度远高于大陆

联络我们 | 繁體 | 简体 2011年 12月 01日 中国央行下调存准金率 克林顿国务卿对缅甸作历史性访问 一样维权两种命运,美中拆迁户境遇对比 人权活动人士胡佳之妻被禁离境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第32中国大陆75 选择语言 Afan Oromo Albanian Amharic Armenian Azerbaijani Azeri Bangla Bosnian Burmese Cantonese Chinese Creole Croatian Dari English Worldwide French Georgian Greek Hausa Indonesian Khmer Khmer (English) Kinyarwanda Kirundi Korean Kurdi Kurdish Lao Learning English Macedonian Mandarin Ndebele Pashto Pashto – Deewa Persian Portuguese Russian Serbian Shona Somali Spanish Swahili Thai Tibetan Tibetan (English) Tigrigna Turkish Ukrainian Urdu Uzbek Vietnamese Zimbabwe – English 中文主页 节目介绍 视频点播 英语教学 粤语 藏语 关于我们 现场广播 点击收听 中文主页 新闻快讯 美国 中国 台湾 政治 经济与金融 人权 法律 更多主题 亚太 中东 欧洲 美洲 非洲 社会问题 教育 宗教 科学技术 劳工 军事与战争 灾害和事故 环境 健康 体育 生活方式 文化艺术娱乐 港澳 专题栏目 国会报道 对比新闻 媒体看中国 信息往来 政府声明 专题报道 图片汇集 互动空间 Facebook YouTube Twitter 读者评论区 网上服务 订阅新闻 掌上快讯 播客 聚合新闻 中文主页 中文主页 更新时间 2011年 12月 01日 星期四 12:39 PM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聚合新闻  2011年 12月 01日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第32中国大陆75 记者: 丁力 | 台北 图片来源: 国际透明组织网站截图 国际透明组织“2011世界各国腐败印象指数报告”截图。地图上纯黄色的国家最清廉,深红色的国家最不清廉。 国际透明组织每年根据企业界和分析人士的印象统计各国公共领域的清廉程度和排名。今年台湾名列第32,中国大陆名列第75。 监督各国清廉和透明度的民间机构国际透明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12月1日公布“2011世界各国腐败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排行榜。在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的清廉度从去年的第33又进一步到第32。 台湾法务部表示,2008年,这个排名是39,反映了陈水扁执政后期的贪腐,而马英九总统执政后,排名持续提升,正显示政府对廉政的重视。 香港排名第12,澳门第46。中国大陆从去年的78进步到75,高于印度、越南、蒙古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但低于日本、美国和韩国。美国名列第24。 *腐败是动荡之源* 国际透明组织使用了17个民意调查数据来源。这些民意调查评估“执行反腐败法律”、“保证信息公开”、“防止利益冲突”等各方面的情况。 该机构表示,腐败仍在困扰许多国家。腐败的形式包括滥用公共资源、行贿和闭门决策。国际透明组织警告说,蔓延全球的抗议运动,很多是被腐败和经济危机点燃的。示威者打出的横幅上写着反腐败,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 *澳洲北欧领先 新加坡廉冠亚洲* 根据这个名单,全球最清廉的10个国家依次是:新西兰、丹麦、芬兰、瑞典、新加坡、挪威、荷兰、澳大利亚、瑞士和加拿大。而日本和德国也名列前茅。 名单把索马里和朝鲜列为最腐败国家。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和缅甸的名次也很低。 国际透明组织行政总裁德斯瓦德特评论道:“2011年,全球各国公民纷纷要求对他们的政府问责,透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个组织还指出,绝大多数爆发阿拉伯之春的国家在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位居低端。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前,该机构发表的关于阿拉伯地区的报告警告说,裙带关系、君臣关系和贿赂已经深入这些国家的日常生活,现有的反腐败法律形同虚设。 相关文章 中国在世界腐败排行表上位居高位 全球腐败指数显示,尽管中国努力遏制官员贪污,中国仍被视为是一个高腐败的国家。总部设在柏林的国际透明组织按照从0到10的等级,对183个国家进行了排名,0意味着非常腐败…… 中国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击腐败 (2) 中国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击腐败 (1) 北京民间反腐人士面临警方异地抓捕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名字 (任意) 国家 (任意) 发送人留言 字数限制在500 * 提交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收听: 腐败指数出炉:台湾第32中国大陆75 MP3 最新视频 To view this site, you need to have Flash Player 9.0.115 or later installed. Click here to get the latest Flash player. 新闻快讯 更多»   中文博客 加载…

阅读更多

韦森 | 以预算民主建设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2011年11月30日 09:57:07    以预算民主建设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韦森教授就中央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问题答记者问 本文以“中国首先需要预算民主”为题首发于2011年8月3日《FT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940      (现为全稿)        【编者按】 最近几年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韦森教授对于中国的财政收入和预算公开问题多有论述。他还与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教授蒋洪等学者一道,不断向公众普及预算民主概念,并认为这将是未来中国政改的一个突破口。近日,就中央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问题,韦森教授接受了国内一家刊物记者芦垚的采访。FT中文网经韦森教授同意,将此文刊发于此。          “三公”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       记者:这次中央政府所属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已经进行了一些时日,最近社会上和网络媒体议论很多,对此您如何评价?       韦森:迄今为止,中央政府所属的80多个部门迄今已陆续公开了自己的“三公经费”数字。这“三公经费”公开,才推行一年多,在刚开始试行的时候,问题肯定有不少。中央政府所属的98个部门,肯定都有比较好的会计师,知道会怎么做账,知道公布哪些数据对本部门最有利,或者给本部门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在现在这些数据还没有被审计之前,还不能完全信这些数据。       但必须要肯定的是,这至少是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府体制改革中一项重要进步。近两年来,国务院和财政部已经多次敦促中央直属部门和地方政府公开自己的“三公经费”数据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吁求中央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主动公开自己的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2011年1月18日,财政部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要求基层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的公开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方面的信息,并明确列出了45项财政专项支出的细目。2011年5月4日和7月6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两次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加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的内容,并要求到6月底要公开 “三公”消费和其它行政经费支出情况。这些事实说明,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要从预算公开、财政透明来推动中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大方向是应该肯定的。       记者:国外并没有哪个国家有“三公”消费的统计口径,而目前我国财政公开并没有很好的制度和法律基础,这样直指敏感的“三公”,是不是一种跃进式的措施?       韦森:实际上《预算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没有关于“三公经费”的明确规定,但是这些年来学者和社会各界对此议论甚多,要求公开的呼声很高。社会舆论的很大部分,都直指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舆论都在讨论,大家都在“逼”,使得问题一下超前了。这是社会各界通过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推进中国政治与社会转型的一个结果,一个例证,这也颇具当代中国社会的特色。       我曾在澳大利亚学习工作13年。记得在澳学习工作期间,一直是工党执政。澳洲工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执政十几年,自由党后来经过4次选举失败后才上台。由于长期在野,自由党的一些领导人并不熟悉政府机构的具体行政运作程序。上台后他们遇到一个情况是,很多议员和部长住在悉尼,要到堪培拉上班,来回要报销飞机票和其它交通费。这些人在野了十几年,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报销往返交通费的时候,稀里糊涂地把儿子和太太的也报销了。在野党工党后来把这种事给逮住了,追问这个事情,结果几个部长因此被迫辞职了。       这个例子说明,在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在野党就看着你做什么事情,处处“找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要腐败,也比较难,且每一项大的预算花费支出往往都要经过议会争辩和投票通过才能花出去,所以没必要像我们一样要专门公开“三公经费”。中国没有预算民主政制,无人、无法从财政体制上监督和制约政府的花费和支出,便出现了今天的政府部门“三公”消费问题,故这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现象。       要认识到,“三公经费”,只是我们政府行政体制运作问题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问题是,巨大的政府财政收入到底是如何花出去的。譬如,每年发改委的一个个项目的钱,是怎么决定的?是如何批下去的?我有个学生在一个地方发改委,一个科上头批下来的经费都花不掉,甚至不知道批给谁,如何花。种种明目的款项是怎么拨下去的?有没有腐败在里面?       这次公开的“三公经费”中,国家税务局的花费非常庞大,但国税局的人下去,又有几个自己掏腰包请别人吃饭?这样的部门还有这么大的三公消费,这里面有没有问题?       比如汶川重建,为什么要拨一万亿?什么叫预算?真正的预算应该是汶川报给绵阳,绵阳报给四川,四川报给中央,然后中央根据地方报上来的重建经费需要来拨款。但是,实际过程是怎样的呢?地方还没报呢,上面一拍脑袋,一万亿就批下去了,挺爽的。后来媒体也注意到了,汶川根本花不掉这些钱。怎么办?买豪华车,盖大楼。       要知道,这是从纳税人手里收上来的,发改委一拍脑袋就给拨下去了,这个连计划经济都不如,计划经济还有投入产出表。现在发改委拨款,好像很随意,人大有没有监督和审议制约,这样下去还了得?我们现在有10万多亿的预算盘子呀!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一点点预算资金了!       两任审计署的署长李金华、刘家义通过审计都承认,中央部门每年拨的款都花不掉,故有媒体所常说的北京中央各部委的“八月份之后现象”,要突击花钱,要把财政部和发改委拨的款突击花掉,不然下一年的拨款计划就减了。结果审计署每年审计出来的“问题资金”,光中央五十多个部委每年都400多亿。“三公经费”只是这个大的财政体制和政府运作体制问题的一个小问题而已,只是整个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已。概言之,我们的财政不是量需为出,整个逻辑链是颠倒着的。       记者:所以社会舆论热议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只是一个切入口,背后是民众对于财政税收浪费的不满。       韦森:这些年来税收高速增长,大量的税收被庞大的行政机构花掉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所透漏的信息,2005年全国吃“财政饭”的总人数,已高达4572万人;另外,还有500万人仰赖于政府赐予的权力实行自收自支,按他透漏的数字计算,我们的官民比已达到1比26。这一比例的精确的数字我们没有计算,但目前我国“吃皇粮”占人口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这应该没错。最近中央直属行政部门公布出来的“三公经费”数字,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反映。       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竹立家前几年曾计算过,全国的公车消费是4000多亿,但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原来全国大致只有400万辆左右的公车。现在有人估计说,目前中国有1000多万辆公车。如果是大约是这个数字,那全国公车消费总量现在岂不要上万亿了?这是个什么数字?       把政府机构三公消费支出与我们全国的医保支出相比,就知道这个数字是多高了。国外医保支出是财政支出最大的一项,一般占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几。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医保支出比例均达到GDP的17%左右。我们国家的呢?全国医保财政才拿出多少钱?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投入总额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按照温家宝总理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透漏出来的数字,2009年中央财政投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才1277亿元(尽管增长了49.5%!),而按照财政部《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决算表》中的精确数字,2009年全部财政支出中用在全国医保上的钱,才1892.21亿元,这在2009年的政府7.63万亿元财政支出中又占多大比例?话说回来,政府收税是干嘛的?我们政府征到的税,又有多少和多大比例真正用到纳税人身上了?          财税体制是中国模式的核心     记者:“三公”消费之所以如此惊人,主要还是得益于政府税收的高速增长。但是如果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重启,1994年的分税制使中央财政强大起来,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财税体制,是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       韦森:对。正是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政府税收超高速增长,我们似乎正在形成一个所谓的“中国模式”,一个如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霍布斯所言的那样一个庞大的行政“利维坦”。在这个巨大的利维坦中,各级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的高官,通过手中的权力和掌控的资源,进行层层权力寻租。如果说目前有个中国模式,或者说正在形成一个中国模式,这才是“中国模式”的根本性特征,或者说这个模式的实质。       当然应该看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上,这种政府和国有部门在发展经济同时进行“权力寻租”,从某些方面来看是有效率的。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结束时,我们国家还比较穷,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很差,在经济起飞的初始阶段上,确实要靠政府和国有部门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尽管在这方面的项目投资中有些腐败,甚至有不小的浪费,但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始发展阶段上,这种靠政府官员和国有部门高管的层层寻租所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却是有效率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其必然性和优长。可是等到公路、铁路、机场、码头、地铁、广场、文化设施都建好了,等各级和各地政府行政大楼都一幢幢建成了,这一波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代过去了,还能再建吗?即使在现阶段,又有多少基建设施方面的浪费?譬如,上海前几年建了一个南站,现在虹桥交通枢纽一建成,有着巨大圆顶的现代化南站就扔在那里了,这又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钱?全国又有多少这样的巨大项目浪费?这个模式就要终结了,不会超过十年,这个增长阶段就要过去了。我们未来还能靠这种体制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型,而与这个增长模式连在一起的我们政治和社会体制也必须转型。不转型,中国就要出问题。经济增长,也不可能是可持续的。       记者:但是任何体制本身都有着巨大的运行惯性。       韦森:是啊!这正是这些年我们所担心和困扰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许多有良知的学者和知识分子,运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呼吁学术界和全社会各界在充分肯定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反思我们这个体制运行的基础和潜在问题,就是想使我们这个社会努力从这个有着巨大变迁张力的体制运行惯性中跳出来。这几年,我一直说,要警惕走向这个“中国模式”,避免形成这样一个“中国模式”,也正是从这个视角考虑所言的。一个利用自己掌握的几乎不受审核实质性制约的权力和巨大的资源进行层层寻租的体制正在形成,而且不断在自我强化,而现在又看不出有根本办法来跳出这个体制的自我惯性运行,因为没有约束力量来制约和制衡这个巨大的行政利维坦,正是目前中国种种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之所在。我们要用多少年和多少代,才能使这个几乎不受任何制约的巨大行政利维坦变成一个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有限政府”,一个行政和资源配置权力受实质性制约和制衡的现代政体?这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要最终回答和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从中国政府财政税收政策上来说,现在整个政府的政策导向还是增加税收和其它财政收入,用财政学的专业术语来说,继续提高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国税局局长肖捷和财政部长谢旭人,都一再表示中国的税收和财政收入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按肖捷局长的说法:“政府集中的税收收入还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公共支出需求,有必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合理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应该说,财政部长和国税局局长都还只是从本部门每年的财政收支状况来看问题,并没有从中国社会转型的整个背景来看中国的大势。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放在中国社会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整体格局和政治体制的整个背景中看。从财政体制的表层来看,政府征了这么高的税,真正用在民生上很少,而大量财政收入却被政府机构自身消耗掉了。即使从政府的项目投资来看,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财政和建设财政,还没有真正转向公共财政。从中国政治体制运作的深层结构来看,我们有这样一个庞大政府科层组织,财税部门征越来越多的税,实际上是在维持并强化这个巨大的行政利维坦,是在维系、固化和强化目前这个独特的体制模式。       在计划经济情况下,中央直接控制的资源很少。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被“请”了出来,经济高速增长,政府的征税能力和手段越来越强,政府所掌控的财力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自1994年试行分税制改革以后,政府税收每年都是超高速增长,现在中国政府掌握的财力是计划经济时期没法比的。政府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一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现象是,近10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实际增幅,在大多数年份中都是财政部为两会提交审议的当年预算报告中所定财政收入增加目标的 200%以上,有些年甚至更高。这样下去,还了得!都不知道温总理本人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       记者:这种体制下,国进民退是否是种必然?       韦森:这两年,总是不时有政府部门的官员否认“国进民退”正在中国发生。要知道,真正的“国进民退”,不是指国企的个数在增加,而主要表现为政府和国有部门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       自1994年试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政府的税收更是超高速增长,每年差不多都是GDP增速的两倍。同时,企业利润(在统计口径上称作为企业“营业盈余”)也在高速增长,但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多年来都一直低于GDP 的增长速度。从2008年世界经济衰退之后,企业的利润也开始下降,尤其是民营企业和部门。现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三大部门中,就只剩下政府的税收还在高速增加。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拿的越来越多,而其它两个部门尤其是居民劳动报酬所占份额就必然越来越小,真正的国进民退,是发生在这个地方。       记者:这种财税体制,是否也在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韦森:肯定是。一边是政府的税收和其它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而经济增长又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和从银行贷款来建设大项目所推动,一边又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怎么可能?我们目前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与现行的政治体制尤其是政府的财政体制连在一块的。这种政府体制,就只能有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体制下,你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那就相当于你对老虎说:“老虎老虎你别吃肉了,你吃草吧!”这可能么?       中国的贫穷落后、低收入、基础设施差的经济发展阶段正在成为过去,接下来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发展,主要要靠民营经济和居民消费增加来推动,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但是,现在,民营企业在萎缩,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份额在减少,我们又怎么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在这种体制格局中,不可能会有其他增长方式,通过内需和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目前看来还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过去多年,地方政府之间在发展经济方面的竞争,尤其是在地方基建投资和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以前各地的经济增长,主要都靠地方政府从银行借款和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来启动的。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延伸,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的这一推动力,正在逐渐变成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和障碍。地方政府靠银行贷款和负债来建设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多少收益,等到还款的时间到了,到“清算”的时候来了,地方政府靠卖地还负债的能力没有了,中国金融系统就可能发生危机,经济危机也会随之而来。       目前中国经济确实是在高速增长着,但主要靠各级和各地政府的基建投资和国有部门的扩张来推动的。民营企业,在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纷纷呼叫比2008年世界经济衰退前期还要日子难过。这又怎样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我们要往前看,早一点准备。早准备了,尽可能地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损失就会小一点,我们的社会就会少“折腾”一些。但是,难啊!与这个体制“共生的”经济增长能否转变得了,现在看来仍是个大问号。       所以,无论是地方债问题、“三公消费”问题,还是预算公开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一个问题,就中国的现行体制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国模式”的一个潜在问题。       记者:那么是否能够认为,目前政府财税部门的官员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       韦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且不仅是政府财税部门,许多部门不都是?现在的发改委,不就是过去的计划经济委员会?是由过去的经委和计委合起来的更大的计划经济委员会?目前的发改委,主要任务,是管增长和发展的,但是还管改革么?还求改革么?其资源配置权力,岂不比过去的计委还要大得多!这些年,我们的经济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市场化了,甚至过度市场化了,包括不能或不宜市场化运作的一些社会活动和部门市场化了,但是我们整个财税部门乃至整个政府管理社会的思维,还过去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整个财政体制运作的逻辑,还是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我上面已经说过,从形式看,政府目前的整个财政体制还是建设财政和发展财政,还不是现代公共财政,多数政府官员和财税部门的官员,实际上或者说基本上不具备公共财政的思维。       但是问题是,政府财政收支的场景变了,即经济市场化了,且全球化了,财政收入的大盘子大大扩张了,但我们管理国民经济的思维却没变,种种问题于是就必然出现了。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财政收入的盘子小,处处要算计着花,捉衿见肘,想多花也没地方弄钱去。现在政府把市场放了出来,GDP规模已经很大了,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政府的征收能力和手段大大加强了,从市场运行中抽取引入的税收和其它“红利”已经超过十万亿了,然后政府富得不得了,在某种程度上富到不知道钱该怎么花、怎么用了。请问,当今全世界哪个国家政府有像目前中国政府的日子这么好过的?那一个政府又能像中国政府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的?看看各级和各地的一幢幢漂亮的政府行政大楼,就知道我们的政府是怎样用钱和怎样花钱的了。“三公”消费,只不过是这其中的“小菜一碟”。          预算民主是政改的关键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我们的财税体制与市场经济不匹配,是落后的?       韦森:似乎不能用“落后”一词来简单概括我们目前财税部门的财税体制。问题在于你从哪个角度看。我们的金税工程、现代化的发票技术、网络技术,还有庞大的有着高学历的征税队伍,从技术上和任何层面讲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们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是这些年政府税收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单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税收和财政体制运行在世界上来说是很先进的。唯一一点没实现的,我们还不像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每个人一个税号,走到哪里,在国内任何地方有收入,都进入同一个税号。我们的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一点,我不知道为什么财税部门不推广和试行一个成年人一个税号的制度。这其中或有其它隐情和行政考虑?尽管还没有做到每个成年人一个税号这一点,但是我国的征税技术和手段还是蛮先进的,其“先进”,主要在对偷税漏税“堵”和“罚”的手段不断加强和不断完善,结果是财税部门从市场中征取税收的能力和手段在不断加强。       这方面的“先进”,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财政收入连年超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也反过来支撑了政府投资所推动的经济增长,当然还有政府科层自身消费(包括三公消费)总量和份额的快速扩张。但是,我们财税部门的领导人和专家,似乎并没有考虑到,把钱留给民间,留给企业,才花得更有效率。从公共经济学和税收学基本原理上来说,政府从老百姓和企业那里征过来的税,再花出去,总是有损耗的,叫“跑冒滴漏效应”吧!政府官员的腐败,只是其中之一;资源浪费和低效率,更是其中一大块。       政府总是想着老百姓不花钱,我来替你花钱,这才有经济增长,这套推理逻辑完全错了。这不仅是个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整体失误,也是个基本国策问题。民富了,才能真正国强。而在当今中国,这却似乎反过来了:国富了,民却不富,至少从相对份额上说是如此。民不富,你经济增长能走多远?你经济增长,又是为了啥?民富,才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政府所应确立的首要施政目标呀!连封建王朝的明君贤相,也会明白这个道理呀!再说,国富,必然结果是与权力有关的人富,而大多数人“穷”。我们的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财富占有的基尼系数不断拉大,都快接近0.5了,恰恰是这种“国富”和这种政治体制的一个必然结果。       记者:所以关键问题还在于根本的施政理念转变。实际上中央最近这几年频繁提阳光财政,但效果甚微。       韦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级和各地政府手中掌管的资源和财力越来越大,花钱也越来越多,一些直接掌管这财政资源与配置权力的人,自然会从中收益。单凭思想教育,要求他们自觉地试行阳光财政,靠一些官员的道德觉醒和思想进步来试行预算公开透明,能解决多大问题?国务院要推行阳光财政,要预算公开透明,对于直接掌管这巨大政府财力和资源的官员,肯定不利,他们会本能地反对,或敷衍了事,或阳奉阴违,很难且很不愿意公开自己所管的预算收支状况,尤其不愿公开政府机构收支细目,更不愿公开自己所管的隐形收入和小金库。公开出来的数字,又有多少反映政府部门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一句话,一旦涉及当权者的切身利益,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很难推行下去了。       记者:这是否又要归结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上去?       韦森:可以这样认为。近些年,我几乎利用一切讲学、访谈和写专栏文章机会,反复讲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预算民主,因而财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是讲的这个意思。       原来,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意识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根本问题是预算民主到这一点。在2007年的“5.30事件”后,人们才慢慢意识到,民主政治,其核心原来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统治”或“‘民’选‘主’”的问题,而实质上上是个税收和政府财政收支权的制衡问题,是个民主预算问题,或简单来说,是限制政府的征税权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要受到民选代表的实质性审议和制约问题。看一下英国的历史,就会知道,从1215年《大宪章》开始,一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整个英国的宪政进程是围绕着限制国王的征税权而展开的。1689年在英国制定的《权利法案》,第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征税,即为违法”。另外,稍微了解一下世界近代历史,就会知道,荷兰的建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从政府征税问题引起的。另外,许多国家的现代转型过程也表明,“宪政”开始并不一定是“民主的”。比如,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宪政制度基本上就建成了,但是到了19世纪初,在英国才大约只有占人口比例2.5%的贵族有选举权。经过19世纪30~50年代的宪章运动,到1884年,在英国才有三分之二的男子有选举权。到1928年,21岁以上的妇女才和男人一样有投票权。到1966年,英国才有18岁以上的所有公民普选内阁首相的制度。法国妇女有选举权,也是1944年之后的事情,甚至到1974年6月,法国才最终确立了18岁以上公民普选总统的制度。就连美国这个确立普选权较早的国家,原来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并没有选举权,直到1971年3月制定的联邦选举法,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较完备的普选制度。所以,从欧美历史看,宪政民主的实质是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和预算民主的问题,而不简单是个民众的普选权和选民直接“选主”(即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问题。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中,可以推知,如果我们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一个明确的宪政目标,而仅仅是把我们未来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想象为只是在形式上采取一些西方国家通行的“普选制”,这将非但不能保持我们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的长期增长,还有可能出现像“文革”那样的“大鸣大放式”的“大民主”,甚至会出现多数人的“民主暴力”或“暴政”。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些清醒地认识。          如何实现预算民主     记者:预算民主的关键是什么?       韦森:从预算民主上限制政府的征税权,那么政府的预算就要有个机构来审议,来制衡。做这个事情的,在当今中国应该是且只能是人大。所以,目前的问题是先要“做实人大”,加强人大的功能。人大代表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只会投赞成票,只会举手赞成政府的任何议案和提案。真正运作的预算民主,最后当然还离不开民主选举。没有纳税人真正选举出来的代表,他怎么会为纳税人真正谋利?又怎会真正代表纳税人的利益?       要加强人大在政府预算收支方面进行实质性审议、制约和批准的功能,必须渐进性地推进人大代表的民主选举制度,比如试行人大代表的专职化,以及最近出现的独立候选人,都应该允许,并予以鼓励。没有民主选出来的代表,最终还是无法实现民主预算的。       记者:有些地方已经在财政公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尝试,比如四川的白庙,浙江的温岭,上海的闵行,但是似乎并不顺利,也没有能够很快推广开。从这点上看,虽然中央提的很多,但是对财政公开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韦森:好在全社会已经逐渐认识到民主问题不是个普选制的问题,而是约束政府的征税权和财政支出透明、公开且受人民代表实质性的审议、制约和批准问题了。预算民主是现代民主的核心,政府不能无限征税,征了税,钱要花到纳税人身上,这正在慢慢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些官员和学者,似乎都明白这一点。目前国务院、财政部和社会各界,都在共同议论政府预算公开透明问题,并在行政措施实际推动预算公开,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中央政府率先试行“三公”消费公开,就是沿着这个改革方向上往前走,向前推进,所以说这从任何意义上来说,“三公经费”公开,都是个重要的历史进步。       近几年,深圳的吴君亮先生在推动的政府预算公开透明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和艰苦的工作,已经去世的蔡定剑教授生前在上海闵行推行预算公开的试验,广东省和其它一些省份这些年逐渐试行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均说明全社会各界慢慢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财政学界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上讨论中国的预算民主建设问题,并做了许多思想普及工作,也功不可没。       但是,要实现和建设预算民主政制,一定要允许地方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验,目前最起码要鼓励政府预算公开、透明和民主预算的试验。中国的改革只能一点点推进,不可能期望一下子就完成,搞“大爆炸式”的整体改革。这是多年来中国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邓小平南巡后,如果不是允许深圳等地进行特区改革开放的试验,会有今天吗?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进行广泛的理论讨论,不断地突破一些理论禁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实验,不断地推进,才能一步步渐进性地改。我们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这么一点点走过来的。未来中国的预算民主建设,未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只能这样慢慢地和渐进性地推进。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三公”消费公开,政府预算公开透明,现在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预算法》的修订也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韦森:据我所知,新的《预算法》修改草案,几经讨论修订,已历经数年,到目前为止,还未能“上会”审议,仅2010年,就曾3次被“拒绝”提交给人大讨论。这在目前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要把保护纳税人的权利的条款,税收法定的宪政精神,或具体来说,征收新税要经人民代表审议批准、预算透明公开的精神都写到《预算法》里,在提交“上会”,也不晚。甚至可考虑在未来制定新《税法》时和修改《宪法》时,要把保护纳税人权利和税收法定的现代宪政精神写入其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在全社会形成一些基本共识。由此看来,目前预算民主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普及和还未形成全社会基本共识的时候,《预算法》修订案被推迟“上会”,往后拖,是件好事。现在的“三公”消费公开,只是给出了初始信号,让人们看到些未来中国民主预算政制建设的曙光。真正的政府财政公开透明,还要等到预算民主政制建成之后才能实现。       现在看来,不管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和社会体制的转型,还是政府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转型,均要从预算民主这个核心和关键点入手。政府财政预算体制不转变,什么真正的改革和转型都谈不上。实现不了预算民主,讲自由、民主、法治、宪政目前看来往往是空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相信,预算民主建设,乃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逻辑起点和突破口。现在国务院、财政部、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共同促动的政府部门“三公消费”数字公开,以及促使政府财政预算公开透明,都在是为未来中国的预算民主建设做些前期准备。我们由衷地希望,这条改革之路是通的,在将来不会被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力量所堵死。        2011年7月26日韦森修改定稿于复旦 上一篇: 重读哈耶克之十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30)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