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推荐

自曲新闻 | 微信发生故障 大量用户受影响

中国——7月22日早上,网友发现腾讯的微信应用无法正常使用,故障包括无法登录、无法收发信息,且故障持续之间之长导致用户正常通信受到影响。微信方面表示,是服务器基础网络出现了故障。 22日上午,用户发现腾讯公司的产品微信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最早的用户早上6时就发现微信出现故障,7时之后用户普遍在网络上报错。21世纪报的编辑称“微信出现大面积无法登录,公众平台出现503报错故障现象,导致大量用户无法登录、发送信息、朋友圈刷新无效等窘境”。 网友称微信的故障贻误了工作和沟通,对公众帐号的读者也造成了不便。上午9:26微信方面表示,“由于服务器基础网络故障,您的微信暂时可能出现收发问题”,他们正在恢复中。 微信是腾讯公司发布的一款即时通讯服务软件,2013年1月15日,微信的用户突破3亿人,有消息称这一数字已经逼近4亿人,不少用户开设了公众平台,面向读者发布自媒体信息,不过此前微信在中国地区曾被曝出存在审查,令外国用户感到担忧。近日《理财周报》第五次发布的“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中,马化腾凭借467亿元身家首次登上榜首。FMN  

阅读更多

混沌 | 簡兆明: 愛國不愛黨的 Shostakovich

  概括而言,  Mahler (1860-1911) 的交響曲透視作曲家的人生心路歷程, Shostakovich (1906-1975) 的交響曲則是作曲家生逢大時代的歷史見證。Shostakovich的祖父是俄國大革命的革命黨人,被放逐西伯利亞;父親是政府工程師及工會成員,母親也是西伯利亞回流聖彼德堡的中產階級,Shostakovich忠黨愛國的家庭背境,加上他早熟的音樂創意,立即被蘇維埃政權看中,展開了他一生依違順逆於藝術良知與委曲求存兩極之間的不斷鬥爭。 青年人民藝術家 1925年的第一交響曲是一篇劃時代的創新作品,正好讓蘇聯對外展示他們這位十九歲的人民藝術家如何了得。結果,Bruno Walter在柏林首演,Stokowski和Toscanini分別在美國首演,大受歡迎。在國內,Shostakovich備受當權者禮待、人民愛戴。1927年他寫成第二交響曲《向十月致意》,紀念革命成功十周年,1929年再完成第三交響曲 《五一勞動節》,反映出這位年青藝術家對共產主義的理想充滿憧景。兩首交響曲的終章都加入合唱,路線正確,深受官方嘉許。 反建制與悔過書 然而 ,Shostakovich 的創作慾始終關不住,開始與體制正面衝突。同一時間,他公演了歌劇The Nose,以政府官僚為諷刺對象,踩着當權者的神經,被點名批判。1934年的寫實歌劇 Lady Macbeth of Mtmensk內容涉及通姦、謀殺,和聲配器「過度前衛」,最終被禁上演。藝術創作的夾縫越收越窄,Shostakovich獲發的政府津貼銳減四分之三。二十九歲那年,他剛完成第四交響曲,一部深受 Mahler (第七) 影響的傑出作品,但礙於風頭火勢,沒人敢演奏。為了糊口,Shostakovich轉向電影配樂發展,藉着政治宣傳影片,保住自己的政治籌碼。 音樂畢竟不是白紙黑字,每個人都可以有(或者沒有)自己的想像力去加以詮釋。1937年的第五交響曲以「傳統」手法寫成,「一個蘇維埃藝術家的悔過書」獲得當權者接納,首演當日,聽眾欣喜若狂,指揮Mravinsky謝幕時高舉總譜。這首交響曲不但被欽點為俄國大革命二十周年慶典曲目,Shostakovich更藉此重獲信任,在音樂學院教授作曲。1937年,Shostakovich也完成了他的第一弦樂四重奏,這種更加需要想像力去理解的創作形式給予他更自由的抒發空間,是研究Shostakovich交響曲的最佳輔助工具。兩種體裁他都寫成了十五首。 抗戰與抗暴 1938年Shostakovich籌劃創作一首有獨唱、合唱的 Lenin交響曲,但始終沒完成,翌年僅發表了三個樂章的第六交響曲。1941年9月德軍對列寧格勒展開圍城戰,在炮火連天之下,Shostakovich完成了第七交響曲的頭三個樂章,撤離列寧格勒之後再完成整部交響曲。樂音化成振奮民心的愛國熱血,在堅毅、苦難之間奔流,Shostakovich成了廣大人民英雄的象徵。 1943年紅軍節節反攻露出勝利曙光,蘇維埃認為是時候在政治宣傳及音樂文化陣線上乘勝追擊。不過Shostakovich第八交響曲的回應卻着眼於戰禍加諸人類的精神苦楚,不但俄國人未能理解(Mravisnky指揮USSR Symphony首演),連西方也大失所望(Rodzinski指揮紐約首演)。 1945年的第九交響曲在蘇維埃最高統帥Stalin心目中,本應是對他歌功頌德的抗戰勝利頌讚,他甚至聽到傳言這首合唱交響曲將會與 Beethoven的第九同樣名留青史。殊不知Shostakovich 用了輕如室樂的配器,風趣幽默如Haydn的第一樂章令Stalin聽來更覺得是諷刺。 委曲與抗衡 1948年 Shostakovich第二次被點名批判(同時還有Prokofiev、Myaskovsky、Khachaturian和Kabalevsky),褫奪一切特權,津貼撤銷,終止教職,還要公開悔過。猶幸 Shostakovich在美國有了知名度,政府未敢公然迫害,而且Shostakovich也知情識趣地繼續為官方電影寫配樂,甚至委曲求存寫了清唱劇 Song of the Forests,歌頌 Stalin 為偉大的園藝工人。與此同時,內心矛盾交煎的Shostakovich 仍然秉著藝術良知創作了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聯篇歌曲 From Jewish Folk Poetry,為蘇聯戰後排猶政策下被壓迫的猶太人抱不平,這些作品要等到 Stalin死後才能公演。 1953年Stalin逝世,Shostakovich寫成第十交響曲,與上一首交響曲相隔了八年,樂曲呼吸着自由的空氣,萬物在新翻的土壤茁長新芽,陰霾驅散,青天耀眼,粗暴狂野的第二樂章狹義上是Stalin的畫像,廣義上是人權與惡勢力抗衡,正義的勝利在終章裏得到伸張。 公民抗命交響曲 令 Shostakovich真正獲得平反的是1957年的第十一交響曲,標題《1905年》,是指俄國最慘痛的歷史教訓 「血腥星期日」:和平請願的民眾巡行到聖彼德堡冬宮向沙皇訴求,被腐敗無能的將領下令鐵騎屠殺驅趕,促成了日後的暴力革命。這首史詩式的交響曲四個樂章一氣呵成,描繪力極度震撼,因而被稱為 「毋須電影的電影配樂」,Shostakovich亦憑此獲得 Lenin Prize。在所有交響曲裏,這是最直接,最易明白的音樂語言,而且巧妙地穿插了許多俄國民謠及當年的革命歌曲。 官方喉舌反政府 1960年政府高姿態收買(實情是要脅)Shostakovich加入共產黨,委任他為作曲家聯盟總書記,捧為官方喉舌。1961年的第十二交響曲《1917年》紀念革命成功,向 Lenin致敬。1962年Shostakovich再次挑戰當局的反猶太政策,寫成第十三交響曲 《Babi Yar》,配以男低音及合唱團,悼念二次大戰期間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納粹大屠殺死難者。 此後幾年,Shostakovich不斷為被政治迫害的藝術家和詩人抗辯,同時他的健康亦開始退化,晚期的弦樂四重奏和1969年的第十四交響曲都滲入了死亡的訊息和不協和弦。1971年的第十五交響曲充斥着對立的主題,有借自Beethoven、Rossini 和 Wagner的旋律和他的前作,加上墓誌鉻般的第二樂章,恰如其份成了Shostakovich最後的交響曲。 時代使命,民主輓歌 如果不是在那個年代,不是在那個國度,便不會有 Shostakovich這樣的交響曲。兩次世界大戰,一次內戰,兩次革命,還加上大獨裁者的政治大清洗,與及蘇聯戰後的種族迫害與霸權擴張,令肩負時代使命的Shostakovich交響曲更添迂廻曲折,亦憑空架構重疊出無窮的詮釋空間,就連第十一交響《1905年》也有人 (包括 Kondrashin) 解讀為借古諷今,暗喻1956年蘇聯鎮壓匈牙利革命。可以肯定的是,第十四交響曲確是Shostakovich 對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搗碎布拉格之春民主改革的回應,由女高音、男低音、弦樂團與敲擊樂演出,以十一段俄國詩作為歌詞,賦成一篇民主輓歌。     推薦錄音:     Shostakovich : Complete Symphonies     Roman Kofman / Beethoven Orchester Bonn     MDG 937 1200-6 (11 CDs / 錄音年份2003-2006) 要選擇一套 Shostakovich交響曲全集,我以前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一定要俄國指揮、俄國樂團,所以我選了Kondrashin/Moscow Philharmonic(當年是Le Chant du Monde發行,現在由Melodiya原廠出版)。到今日,我仍然承認,粗豪的風格製造出粗微粒的音響效果,份外痛快淋漓,(實際上只是不修飾的analog氣氛,音質並不粗)。演繹風格相近的是 Rozhdestvensky/USSR Symphony (Melodiya),他也有全集,但我只有第十、十一、十四。正宗俄國傳統刺激火爆,近年有 Valery Gergiev,請聽他的第七(Philips 470 845-2)已知梗概。而非俄國傳統的Paavo Berglund(EMI CDC 7-47651-2)鞭策速度更加不留餘地,同樣令人喘不過氣。Bernard Haitink的第八和第十三(Decca 425 071-2 / 425 073-2)讓我初次嚐到音色平衡、意味深長的 Shostakovich。而現在MDG這套特價CD可謂更進一步(初版是單片發行的多聲道2+2+2 SACD),這是音效最清晰、平衡度最均稱、層次最通透的 Shostakovich,這不僅是錄音的成效,更主要是演繹。 Kondrashin的演繹和 Melodiya的錄音間中會有些過火(例如第十二首的第一和第三樂章的銅管),但Roman Kofman完全均稱,對比合度,但又不能說沒有氣勢,帶合唱的樂章如第三及第十三交響曲就明顯以平衡度取勝。 客觀演繹,感情自然 Roman Kofman加上 Beethoven Orchester Bonn,可能令人忽略了這位指揮家其實是烏克蘭人。他在基輔出生,畢業於當地的國立音樂學院,2003年受任Bonn之前是 Kiev Chamber Orchestra藝術總監及音樂學院教授。在德國,有樂評人將他比作 Mravinsky。Mravinsky的 Shostakovich我沒有聽過,但我覺得 Kofman頗接近另外兩位新一代俄國指揮 Vladimir Ashkenazy的第1、第6(Decca 425 609-2)和Mark Gorenstein的第5(Pope Music PM1009-2),他們同樣注重音樂層面,讓音樂自然帶出感情,而不是將感情 preload於音符之上。Shostakovich有時是刻意隱晦,目的就是要讓每個聽眾自己去感受、去詮釋。客觀的演繹會不會反而更直接? 條理分明,單純有力 例如配器龐大、千絲萬縷的第四在 Kofman 抽絲剝繭之下,變成效果精細,條理分明的純音樂,又何必將政治化的解讀附會其上?西方國家最喜歡將第五解讀為Shostakovich陽奉陰違,Kofman 理智的手法沒有誇張諧謔曲樂章,可能Shostakovich根本上只是想用傳統技法寫一首同樣有感染力的交響曲,我們又何必多心?再聽肯定未經政治洗禮的第一:Kofman 直接了當陳述 Shostakovich 的音樂詞彙: 幽默得近乎荒誕的第一樂章,娛樂趣味如芭蕾音樂、配上鋼琴的諧謔曲樂章,幽怨孤寂的第三樂章,(啊!聽那小提琴獨奏!) 還有終章史詩式的大氣魄、現代化的電影感,軍鼓般的敲擊,軍號般的銅管,完全是單純有力的音樂創意,毋須刻意渲染。 理性客觀如紀錄片 即使當年真是有諷刺意味的第九,現在已經時移世易,Kofman 也決心拋開歷史包袱,開開心心地給我們一個充滿娛樂趣味的交響曲,五個樂章就像五幕芭蕾舞。至於兩首史詩式鉅鑄:第七《列寧格勒》和第十一《1905年》無論在激烈澎湃的高潮,或悲天憫人的慢樂章,都保持着理性的客觀,感染力就如忠實報導的紀錄片。Beethoven Orchester Bonn的高度準繩與敏銳反應更加令人動容,不但音效色彩比 Stokowski (EMI565206-2) 更通透,戲劇效果亦絕不比 Rozhdestvensky (Melodiya/JVC VDC-1042) 或 Gergiev 遜色。也有同感的朋友更不可錯過這兩曲的SACD版,享受包圍感的音效,尤其是《列寧格勒》第一樂章近15分鐘處,象徵紅軍反攻的附加銅管組,Kofman將他們安排在後聲道,與前聲道的德軍正面交鋒。

阅读更多

混沌 | 《香港簡史》作者哀港自由損 中華書局狡辯露六大疑點

香港書展變香港書「剪」,事件續有新發展! 老紀本周五獨家報道,由中華書局出版的《香港簡史》中文版出現「和諧版」,出版商在作者不知情下,大幅刪改敏感的嚴厲批評內容,疑似出現赤裸裸的出版審查,令人憂慮香港的出版自由不再。 事件中一直不作回應的中華書局,至周五黃昏終透過公關公司發出新聞稿,辯稱「和諧版」純屬「洽談內地版權」的樣本書,卻被誤送至書展發售,云云。不過,老紀向本港多間大型書局查詢,卻發現跟中華書局所言有出入,知情人士也向老紀力證,中華書局所言並非事實,稱回收「敏感版」一事肯定是真情。事實上,老紀追查及分析後,更發現中華的解釋中,最少有着六大疑點! 至於該書原著作者高馬可,現身在英國,他透過電郵回覆老紀,強調出版商從沒有知會他有關洽談內地版權事宜,他對刪改一事更是全不知情,直言對此感到既震驚又失望,同時擔心事件將對香港表達自由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熟悉中國國情的評論員指,中共一直對歷史相當敏感,相信是次風波與最近內地的「七不講」指令及香港冒起的本土意識有關。如審查情況惡化,知識尚淺的本港學生勢將大受影響。 老紀周五獨家報道,由港大歷史系教授高馬可(John M. Carroll)在2007年撰寫的歷史書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近日被中華書局翻譯成中文,名為《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香港特區》,但老紀發現該書在市面上竟然同時出現兩個版本。簡而言之,可分為充滿批評內地及香港政府內容的「敏感版」,以及在書展購得、書中大量敏感詞句被大幅刪去或改動的「和諧版」。有關報道出街,引來極大迴響,有網民就直指「香港連歷史真相都守不住了」。 一直未有就事件作回應的中華書局,周五黃昏終發出新聞稿,解釋《香港簡史》之所以出現不同版本是因適逢香港書展,中華書局「因應內地版權洽談需要」,另外製作一批非作銷售用途的樣書,而部分樣書因誤送至書展會場之中華書局攤位。根據紀錄,一共售出了37本。中華書局發現後,已立即將誤送會場之樣書全部回收,而中華從未發出過回收ISBN書號978-988-8263-20-2,即「敏感版」《香港簡史》之指令。發言人又指,公司已就事件向作者解釋及致歉。 然而,內部消息人士就向老紀明確指出,「樣本」之說實屬子虛烏有,根本不符事實!更直指「在書店大量回收舊版(敏感)的事,肯定是真的!」 老紀周五就將中華書局的聲明電郵給原著作者高馬可,他看過後共作了四點回應。首先,他強調自己從不知中華書局打算在內地發行該書(not aware that Chung Hwa had any intention of distributing the book in the mainland);再者,他認為即使在內地發行也不應該刪改(I would have been happy for it to be distributed there, but not with the changes that were made in the second edition)。 他透露,中華書局周五有向他解釋並道歉,同時明確指出,「我驚訝、失望及關注事情。驚訝和失望,是因對第二個版本,我未獲知會(而如果我預先知道,很可能不會批准)。我關注事情,是因為這損害了本書的信實;修訂版的讀者不能讀到原裝及經授權內容;這很壞地反映了香港言論自由的聲譽。老實說,我從未聽過會有出版社會在未知會作者的情況下,這樣作出修改。」(I am surprised, disappointed, and concerned. Surprised and disappointed because I was not consulted or informed about this second version (which I would most certainly have not approved)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还原李小龙

1973年7月20日,功夫巨星李小龙在香港与世长辞。在其逝世至今的40年里,李小龙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在很多中国人的语境中,李小龙是作为一个民族主义符号存在的,很多人把李小龙视为民族英雄。前几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中,演员陈国坤扮演的李小龙以爱国、励志的形象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他在影视中痛打日本武士的桥段至今仍被各种抗日神剧不断翻新。坊间不断涌现的李小龙传说,多半是在美国用武功拯救当地华人少女或者打败恶霸的故事。 然而,如果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小龙,你会发现,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出演的电影,民族主义色彩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在讨论李小龙电影的流行原因时,人们很难不提及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尽管这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一个时尚的概念。作为世界知名的影星,李小龙电影真正的起点却是其成长的地方——香港。曾经参演美剧的李小龙并不满足于扮演青蜂侠的配角,但好莱坞当时是被白人精英控制的地方,华人演员几乎不可能获得主演的机会。对好莱坞制片人而言,符合好莱坞主流口味的影片才是他们赚钱的保障,贸然动用一个东方面孔绝对是商业上的冒险。幸好此时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找上门来,希望李小龙回香港拍摄功夫电影,并且开出当时非常高昂的片酬——7500美元。 相对于李小龙教武术的收费(200元每节课)而言,7500美元的片酬并不是很有吸引力,但是这个机会却能够满足他的电影梦想。 于是,1971年的夏天,李小龙回到香港,拍摄首部由其主演的影片《唐山大兄》。仅从剧情而言,《唐山大兄》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香港动作片,李小龙饰演的主角战胜了毒贩老板,并且为自己的工友报了仇。这部投入仅有10万美元的中等成本制作的电影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因为李小龙的动作看起来是那么的迅猛,和之前的武打电影相比非常刺激。惊喜的嘉禾毫不犹豫地投拍了李小龙主演的下一部电影《精武门》。在拍摄于1972年的影片《精武门》中,讲述了虚构人物陈真打败日本武士并且查清师傅霍元甲被害死真相的故事。影片中出现的打碎东亚病夫牌匾、一脚踢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招牌的镜头,成为电影史上非常经典的片段。 《精武门》的拍摄和香港的民族主义思潮有很大关系,当时的香港刚刚经历“67暴动”,社会精英阶层并不赞同“革命左派”以民族主义为旗帜,采取类似恐怖主义的炸弹抗争。然而,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存在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政府部门以及大型公共事业单位的高层职位均被白人把持,甚至连印度籍人士在香港的社会地位也高于本土华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受左翼思潮影响颇深的香港电影人普遍存在很强的民族情绪,《精武门》中所表现的痛打日本人,自然也让深受歧视的香港市民有着非常强的认同感。 如果,仅从历史的真实性来看,《精武门》中的剧情硬伤和今天的抗日神剧相比不遑多让。不仅历史上未出现过陈真这个人物,甚至连霍元甲的死亡原因也属于臆造。精武体育会创办人之一陈公哲先生认为霍元甲是因病逝世,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与日本人有关。 在票房大卖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自然无人关注。然而李小龙本人却认为之前的影片并未很好的表现出自己的思路,随后他的电影出现了非常根本性的转变。李小龙越来越不甘于受制于人,甚至和之前两部电影的导演罗维闹翻,最终嘉禾公司站在了李小龙一方。 唯一一部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猛龙过江》于1972年底完成,这部影片创造了当时香港的票房新纪录530万港币,当时的电影票价平均仅有2元。《猛龙过江》还打破了当时亚洲电影的纪录,更厉害的是,《猛龙过江》之前的香港票房纪录保持者是《精武门》,而《精武门》之前的票房冠军则是《唐山大兄》。 李小龙在《猛龙过江》中已经不满足于《精武门》中的狭隘民族情绪,毕竟他是个生于美国且接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人。作为武术家的他,更有兴趣在影片中体现自己的武术哲学。鉴于主要市场香港非常接受打败外国武术家的段落,《猛龙过江》特意安排了李小龙和美国空手道高手决战。电影中的大反派是罗马黑帮,与李小龙决战的武林高手只是收钱办事的打手,自身并无任何欺压良民的劣迹。李小龙显然希望自己的对手是更纯粹的武术家,而不是恶棍流氓。 影片的决战只是武学之间的较量,而无是非之分。片尾李小龙对被其击毙的空手道冠军尸体表示出敬意,这种英雄相惜的处理超越了种族和是非,《猛龙过江》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已经不大,是一部具有普世价值和国际视角的武术影片。当然香港观众还是会对片中暴打外国流氓的镜头大感过瘾,同时影片存在一些中国角色,如娘娘腔的黑帮华人军师和口称要以和为贵却出卖朋友的中国厨师,对于这样的处理,观众没有任何反感并且觉得很生动。 三连冠的成绩让李小龙成为当时香港最值钱的影星,与此同时,好莱坞终于向这位新星伸出橄榄枝。历史上第一部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电影——《龙争虎斗》终于出现了,这也是李小龙一生中最卖座的一部影片。 《龙争虎斗》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片的累计收入已经超过两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无疑也是一部非常卖座的电影。如果,没有《龙争虎斗》,即便李小龙再继续刷新香港票房纪录,他也不过是一个本土的动作明星而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许不会高于成龙和李连杰。然而,通过嘉禾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李小龙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作影星之一。 从剧情设计来看,这部电影迎合了当时西方观众的口味。与过去“打洋人”的民族主义题材不同,《龙争虎斗》中李小龙的对手并非洋人,而是著名香港动作演员石坚。为了照顾西方观众的口味,过于种族对立的剧情处理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表现东方文化的内涵,李小龙在片中讲述自己对武术哲学的理解,他与少林方丈的对话中就隐含了禅宗指月之喻,影片的表达方式却能让西方观众理解。刚刚经历了越战失败和60年代的左翼思想动荡之后,西方正掀起一股学习东方哲学的热潮。这种通俗化的传播,正是当时西方所稀缺的。 当时西方电影盛行逃避主义文学风格的叙事方法,所谓逃避主义是东西方冷战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此类电影往往与现实毫无关系,有着浅薄而轻松的故事结果,追求官能刺激且带有异国风情。逃避主义文学电影往往是俊男美女拯救世界的故事,当时的西方电影界充斥着这类电影,代表作为007电影系列。 尽管007往往被冠以冷战电影,实际却与现实中的东西方谍战毫无关系,纯粹讲述一个生性风流的英雄,用出色的身手和神奇道具拯救世界的故事。如果仅从故事结构来看,《猛龙过江》和007系列电影并无任何不同,都是一个大英雄打败恶魔拯救世界的故事。然而东方文化与逃避主义的故事结构,却碰撞出了意外的化学效果。 李小龙的加入彻底颠覆了好莱坞的动作风格,中国功夫看起来远比当时西方动作电影中的打法更为凌厉。西方观众除了从动作场面中获取到前所未有的快感之外,也了解到中国功夫的哲学和魅力,这对于推广传播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该片取得巨大成功并非偶然,它准确地拿捏住了那个时代西方主流观众的欣赏口味。李小龙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影类型——功夫片。 从《龙争虎斗》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小龙的成功绝非偶然。首先,李小龙具有非常强的中国色彩,同时他还在美国接受过多年的教育,其个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认知超过了同时代的人。尤其重要的是,李小龙能够调动好莱坞和香港电影最顶尖的班底,这种跨文化的顶尖组合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往往能够产生出爆炸性的结果。 如果不是李小龙过早离世,《龙争虎斗》必然将会成为好莱坞一个新的系列影片,一个中国功夫英雄将不断地拯救世界。 《龙争虎斗》的价值远不止是电影上的里程碑,片中李小龙与洪金宝开场的打斗,两人除了拳来脚往之外,还进行了近身地面缠斗,这样的格斗形式与今天格斗界极为流行的综合格斗(MMA)几乎没什么两样。2008年开始,甄子丹的几部动作影片中,也引入了MMA的技巧,创造了动作片的一次小高潮。 李小龙在70年代就展现出这种前卫的打法确实让人震惊。后来,MMA运动的运营商Dana White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李小龙为“MMA之父”,并且邀请李的遗孀Linda主持开赛仪式,以表示对李小龙的敬意。 李小龙显然希望他的电影是非常纯粹的“武学电影“,这不仅是出于个人爱好的需要,更是基于市场做出的判断。他很清楚:好不容易塑造的宗师形象,是自己最大的卖点。下一步电影中,李打算更全面地展示自己对武术的思考,这就是他未曾完成的作品《死亡游戏》。这部片子讲述主角击败多名世界不同的武林高手,并且安排与不同的对手决战。 李小龙并未进一步发展《龙争虎斗》中的MMA式打法,从动作设计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发展地面格斗显然更出彩,毕竟那是当时观众很难看到的打法。李小龙却坚持从实际格斗出发,他认为生死决斗中如果进入地面纠缠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成功利用技术锁死对方,也很容易被武器反击。 现代的MMA技术之所以经常进入地面缠斗,和擂台赛限制使用武器有关。生死决斗则没有这些规则上的限制,所以MMA的地面缠斗技术在此并不适用。这也是为何中国古代的武术家非常注重下盘的修炼,以避免在战斗中倒地的根本原因。李能预测到地面格斗未来可能成为格斗运动的发展方向,但是李并不认为这种技术在生死决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他努力在《死亡游戏》中表现生死格斗实际能够运用到的技术。 作为一名动作演员,也许更难更好看的动作就是其电影的全部。作为一名武术的先行者,李却执着地表现他所理解的武学和格斗。这种孜孜不倦的传道精神,是李小龙与成龙、李连杰等动作演员最大的区别。在随后的岁月中,不仅普通观众喜欢他的电影,连很多格斗运动员也努力在这些影片中寻找养分。这样的社会认可,已经超出了动作明星的范畴。 40年过去了,李小龙不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符号,他代表着一种对武术和哲学的追求。他的一生看似经常跨界,实际却只是在不同领域践行自己的武术哲学,他只是一个用一生践行自己梦想的青年。 (责任编辑:杨光)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大羊驼 令人欲罢不能的宠物

把大羊驼(llama)当宠物的人有无数个理由:大羊驼很安静,性情温和可爱,用不着花太多精力照料,而且作为一种户外动物,它们身上没有难闻的气味。 但是还有更多原因。望着一只大羊驼,它便会以一双迷人的大眼睛充满同情地回望你;竖起的耳朵到处搜寻,仿佛它能够理解你,而且真心关怀你的苦恼。 大多数人都是从两三只开始养起,因为大羊驼性喜交际,讨厌孤独。但是大羊驼饲养者,现居纽约州巴尔斯顿·斯帕的卡特琳娜·卡帕索(Katrina Capasso)发现“养大羊驼就像吃薯片一样上瘾”——一旦养了几只就会欲罢不能。1990年,卡帕索女士49岁,丈夫加里送了她一只大羊驼作为结婚纪念日礼物。如今她拥有55只。 这种令人难以抗拒的特质或许可以解释它们为何成为受欢迎的宠物。几十年前,它们在这个国家还闻所未闻。如今,根据国际美洲驼属动物登记中心( International Lama Registry )的数据,美国国内已经有11.5万只大羊驼。这个机构一直在为大羊驼做血统记录。 羊驼(alpaca)是大羊驼的近亲,只是个头小一些,最早是用来提供羊驼毛的,根据农业部统计,它在美国的数量和大羊驼差不多。但是羊驼并不是驮畜,性格也非常不同。大羊驼爱好者是不会去养羊驼的。  “大羊驼很像狗,它们是你的朋友,”帕姆·芬克(Pam Fink)说,她住在佐治亚州,养了13只宠物大羊驼,8月即将有3只幼崽诞生。“羊驼有点像羊。它们不会和你玩,不会和你做朋友。”(注:羊驼爱好者对此可能会有不同意见)。 已知有大羊驼饲养者为获得顶尖素质的公驼出价3万美元,但普通的宠物大羊驼只需不到500美元就能拥有。再加上对大羊驼毛的需求(编织厂家提供的收购价和羊驼毛是一样的),说不定还能赚点钱回来。 也就是说,如果你住在曼哈顿,或者其他什么不适合养活物的地方,当然不能养大羊驼。但如果你幸运地居住在适宜的地点,还拥有一些户外空间,芬克女士的丈夫杰里会告诉你:“大羊驼会偷走你的心。” 他和妻子喜欢夏夜坐在自家带纱窗的门廊,望着大羊驼在外面吃草。“我把它们称为活的草坪装饰品。” 65岁的芬克先生是个商人,他的妻子也是65岁,以前是抵押贷款经纪商。10年前,他们开始豢养三只大羊驼。芬克夫人很快发现自己爱上了一种叫做迷你大羊驼( miniature llamas )的动物,它是普通大羊驼的近亲,个头相当于普通大羊驼的3/4大小。 在芬克夫妇一尘不染的郊区宅邸,大羊驼宠物们的肖像装在画框里,和孙子孙女们的照片并排挂在壁炉边。另一面墙上挂满了大羊驼展览上赢回的绶带,这种展览和狗展差不多。 不久前,一个春天的上午,芬克夫人带客人在房子里参观,又带客人去了大羊驼们住的畜栏,简要介绍了一下它们的怪癖和个性。  “这是多莉(Dolly),”她为这头棕色迷你大羊驼的水桶注满矿泉水,“她喜欢在窗前吃东西。”(大羊驼很挑食,喜欢干草、鲜草、矿泉水和谷类;有些饲养者说饮食上的花费和饲养大型犬差不多)。 这是齐里奥(Cheerio),她走近一头棕色与白色相间的雌性迷你大羊驼,它见到陌生人有点害怕,“但它会像小狗一样围着你转。” 芬克夫人一边说,一边抚摸着每一只大羊驼,拥抱它们的头,抬起它们的脚,给它们梳毛,这是为了确保它们每天都能和人接触。“我要求它们彬彬有礼,”她说,“它们得用绳子拴着走路,它们得对人友善,它们要乖乖的。” 大羊驼完全是一种户外动物,公驼和母驼必须分开饲养,否则便会不停交配。不过它们在其他方面都非常克制。主人必须细心检查它们有没有生病或受伤,因为大羊驼是一种非常坚韧的动物,很少抱怨。如果没有健康问题,大羊驼的寿命是几十年。 有人说大羊驼到处吐口水,不过大多数饲养者都会告诉你,这个说法太夸张了:大羊驼会彼此吐口水,以此确立群体中的等级地位,但除非感觉受到威胁,它们很少对人类吐口水。  “大羊驼非常聪明,非常有好奇心,”芬克夫人说,“它们一开始会有点冷淡,然后就会扑到你脸上来了。” 喂完所有大羊驼,和它们一一打过招呼,芬克夫人喜欢带上其中一只到林间散步。 “它们能令人心情平静,有它们陪伴令人心情愉快,”她说,“你可以对它们倾吐秘密和生活中的麻烦。它们知道我所有的喜怒哀乐,我什么时候生老公的气,什么时候又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它们不会告诉任何人,只是静静地听着。” 一提起大羊驼,大多数人会想起秘鲁,它们在安第斯山脉上驮运物品,看守羊群。在美国,有些大羊驼也做着类似的工作。 但宠物大羊驼们经常得到家庭成员的待遇:爱抚、香波沐浴和梳洗打扮,往来于大羊驼展览之间,被带到专门的学校、医院和护理中心,施展它们广为人知的堪比禅定的放松大法。 直到不久前,大羊驼在美国还难得一见。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进口大羊驼是非法的,因为它们会传播口蹄疫;加利福尼亚州圣西蒙的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庄园以及纽约的卡兹奇猎庄是美国两处最大的大羊驼饲养群。 70年代,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饲养阿拉伯马的凯与理查德·帕特森(Kay and Richard Patterson)夫妇开始在俄勒冈自家的牧场培育大羊驼。他们的培育计划中产出了一些著名的大羊驼,比如“杜莱特尔博士”( Dr. Doolittle ),它有一身浓密的白毛,剪毛时产出了17磅驼毛,它的后代至今还在大羊驼竞赛中拿奖。它的名字在大羊驼界仍被满怀敬意地提起。 正如曼哈顿的退休公司经理理查·斯尼德(Richard Snyder)所说,“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斯尼德现年73岁,1985年在宾夕法尼亚的米尔福德置下一处70公顷的农场,作为乡村别墅。几年后,年近60的他得到了三只大羊驼。 饲养它们之余,他还用它们的粪便给菜地施肥,产出的蔬菜又供给他在附近拥有的精品酒店——弗歇尔酒店(Hotel Fauchère)的各个餐厅。  “我无法想象没有大羊驼的生活,”他说。 大羊驼一般很安静,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发出任何噪声。雄性大羊驼求偶或交配时会发出有点像漱口的声音(大羊驼饲养者把这叫做“orgle”)。雌性大羊驼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所有的大羊驼都会哼叫,特别是母亲会对幼崽哼叫,幼崽也以哼叫作答。 这是在培养感情——54岁的苏珊·摩根(Susan Morgan)说,她是一位家庭护士,现居明尼苏达州海斯廷斯,她和丈夫,现年56岁的工程师乔治一起饲养迷你大羊驼。“它们能通过哼叫声辨认彼此,”她说。她有一只雌性大羊驼生下幼崽,两个月大的幼崽还在和母亲互相哼叫。 她的丈夫说人们对此有很多疑问。“人们经常来问我:‘大羊驼为什么哼哼唧唧的?’”他说。“我会说:‘因为它们不会说话。’” 这是一种充满好奇心的行为,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行为让人放轻松。 芬克女士还养了一只猫,两只大比利牛斯犬,但她说,能带给她最大安慰的还要算是大羊驼。“当我再也无法忍受人类,我就到畜栏去,感觉自己的心跳慢慢平静下来了。它们拥有狗类的全部优点,却不像狗那样容易亢奋,”她说。 所以有些大羊驼专门提供安慰服务,这也不足为奇了。大羊驼大使会访问学校、教堂与图书馆;让大羊驼陪伴病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法。有些大羊驼展会上专门有个项目叫“公共关系”,让大羊驼完成低头向坐轮椅的人致意之类的任务,以此评估它们向人类提供安慰的能力。 有些人认为这种能力是它们的本能。大羊驼饲养者罗宾·H·特里尔(Robin H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中房原董事长呼吁小产权房征房产税!网友:柿子捡软的捏,怎么不提议去征收豪宅税?

【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