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热点

美国之音 | 分析人士:中国军费再增长让邻国不安

华盛顿 — 中国政府星期二宣布2013年军事开支将比2012年增长10.7%,达到74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190亿美元,延续了国防预算过去20年来几乎从不间断的2位数增长记录。不过,分析人士说,在中国和周边国家仍有许多领土争端的时候,中国的持续军费增长让邻国感到不安。   *连3年维稳开支多于国防开支*   在宣布军费增长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宣布国内维稳经费将增长8.7%至7690亿元人民币,这是连续3年来,中国维稳开支超过国防开支。   中国总理温家宝说: “我们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中国政府宣布的军事开支增长幅度,比2012年的11.2%来得小一些。   *分析人士:中国对美亚太再平衡作出反应*   外国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政府的实际开支要比对外公开的预算多得多,这让亚洲邻国感到紧张,也引发华盛顿数度要求中国对外公开其军事意图。   台湾淡江大学战略与兵棋推演教授黄介正说:    “这是对美国重新调整亚太战略的一种反应。它是针对近来东海与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的。中国同时也需要扩大其军事投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如军方人事福利增加的开支等。”   中国多次表明,国际社会无须对它的军事开支感到害怕,因为这是中国防卫的合理需求。他们还说,和美国五角大楼的费用相比,解放军的经费开支是小巫见大巫。   *亚太邻国不安*   尽管如此,亚洲周边国家对北京的军事扩张感到不安,中国最新公布的2位数军费增长,可能会使日本、印度、东南亚,以及自主治理的台湾更加焦虑。中国认为台湾是它领土的一部分。     黄介正说:“某种程度上,我们想要认为它是中国军事扩张之下的合理增长,不过对于区域其他国家来说,这让他们感到非常警戒,因为中国持续增长的国防开支和军事能力,对他们绝对会是一个威胁。”     日本和中国正因东海岛屿主权争端僵持不下,越南、菲律宾和其他国家,也对北京坚称一大片可能蕴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的南中国海为其领土提出挑战。     过去6个月来,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岛屿主权争端变得更为激烈。日本称这些无人居住岛屿为尖阁诸岛,中国称其为钓鱼岛。      *公开展示武器*   中国以公开展示新武器,包括2011年初一架匿踪战机的第一次试飞,以及航母下水等方式,对外展现它的长期军事意图。不过这2个新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许多时间。   另外,北京的海军现代化还包括建造新的潜水艇、船舰和反舰弹道导弹。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网页乌龙 王毅当过中华民国外交部副部长?

华盛顿 — 中外媒体引用消息人士报道说,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可能出任下一任外交部长。有知名网页曾经一度把王毅介绍成“中华民国”的外交官,不过在媒体报道之后,已经更正。 王毅曾经担任中方参加朝鲜问题六方会谈的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以及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等官职,路透社报道说,北京政府将任命这位日本与朝鲜问题专家担任新的外交部长,显示中国政府决心改善与日本、朝鲜两个邻国最近出现的紧张关系。 在网络搜索引擎上打入关键字“王毅”,很快就可以找到维基百科对王毅的详细介绍。网页截图显示,维基百科在有关王毅经历的简表中,一度纪录:王毅在2001年2月到2004年9月,担任中华民国外交部副部长;2004年9月到2007年9月,当过中华民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以及在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当过中华民国外交部副部长。 中华民国是指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网页显然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弄混了。 不过这起乌龙经过媒体报道很快就获得更正。 ▶ ■ 12:00:00 / -:–:–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许纪霖:从左右对抗回到圆桌对话

  2012年,可能是21世纪中国的重要转折点。随着王立军、薄熙来事件浮出水面,既有的利益格局平衡被打破,原本沉寂良久的思想界、舆论界、工商界重新活跃。中国似乎又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打什么旗、走什么路,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然而,思想界不再有统一的声音,甚至,八十年代新启蒙运动所形成的那个思想界已荡然无存,断裂成左中右、激进保守中道等若干断层。这个思想界的断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九十年代中期,一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大论战,就早早将启蒙和改革阵营撕裂,撕裂的不仅是价值观,还有利益背景和知识结构。从此,左右两大阵营不再有共同的未来,也失去了共同的敌人,论战的结果,让彼此视为陌人,乃至仇敌,连围坐在同一个桌面,都成为了不可能的奢望。   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局势的日益复杂和利益格局的细化,思想界的分化加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似乎又无限可分。自由派也好,左派也好,新儒家也好,其内部都在激烈地震荡改组,一个个互相对立的小山头清晰可见。在自由主义内部,围绕着对资本和市场的看法, 分为市场自由主义和反资本的左翼自由主义;而在不同的改革策略上,民间维权派和顶层设计派又在分道扬镳。左派阵营之中,背靠国际反资同盟的学院新左派的风头,逐渐被民间的新毛派取代,而毛派内部又上演着保皇派和造反派之间的相互残杀。新儒家历经二十年的修炼,终于突破反传统主义的重围,在三分格局中站稳脚跟。但在其内部也有政治儒学和社会儒学的温和分歧:儒家究竟向上突破,重新变身为安邦兴国的新国教,还是立足社会,成为凝聚人心和建构秩序的公民宗教?   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和与周边国家摩擦的加剧,又刺激起一股民族主义的狂潮。在一个信仰缺失、情感无所依归的时代里,不少人从民族那里寻求认同的归属,将一个利维坦式的国家视为新的膜拜偶像。民族主义裹挟了众多不同思潮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诉求,它逐渐从学院走向社会、从舆论走向街头,短短八年时间上演了抗议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保卫奥运火炬接力传递、保钓砸车游行等多场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爱国运动。   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分化组合,这是一场错综复杂的话语争霸战,对垒的阵线不再像过去那般敌我分明,常常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1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无疑进入了一个新的战国时代。与以往相比较,它的表现舞台和驰骋空间从平面媒体转移到网络,社会思潮也从少数精英的观念思维,直接呈现为众多民众的情绪表达。特别是微博这一新媒体出现之后,思潮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的社会性,它改变了传统的精英动员民众的舆论模式,民众直接走向前台,拥有自发性的表达空间。中国式的微博,是一个虚拟的广场,但它比广场更具有民粹性和直观性。社会思潮的知识性生产活动不再决定其流通形式,反过来被流通形式所左右,思想界的各路领袖小心翼翼地观察和揣摩网络的民意动向,不断微调自己的话语策略。   表面看起来,似乎民意汹涌浩荡,不可阻挡。但浩荡的民意又是破碎的、分裂的,甚至比思想界本身还五花八门、众说纷纭。因而这种碎片化的民意也更容易被操纵。无论是八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还是九十年代的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大争论,思想的主角还是那些传统的知识精英,那些在学院内外高谈阔论的书生们。然而,近年来媒体、博客与微博令人瞠目的发展,诞生了社会思潮新的制造者和超盘手。这些媒体精英和网络意见领袖,是这个时代的体制溢出者,很有一点传统游士的风格。他们不像学院精英那般书生气,而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质感。他们深谙如何运动民意,如何制造潮流,如何形成舆论,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诉诸于行动。今日之微博大战,只是未来街头政治的路演而已。可以想象,在下一轮登场的大戏之中,被边缘化的一定是传统的学院精英,而站在舞台中央的,将是这批出身三教九流的体制边缘人。   当往上发展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表达的大门继续紧闭的时候,各种社会力量纷纷眼光往下,注重底层群众势之积累。社会思潮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性生产,而蜕变为动员式的社会性传播。媒体和网络本来就有自己的商业逻辑,理性的声音往往被忽视,而左右两端的偏激之论最能吸引眼球。于是,那些注重动员的社会思潮以各种出挑的方式吸引民众,从开骂、约架到公开炫耀打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争夺山寨的老大位置,或将自己扮成造时势的英雄好汉。   分裂的社会思潮看起来互相冲突,力量分散,但批判的武器一旦与武器的批判结盟,将会是一场谁也不希望看到的战国大乱。当各种各样的民粹主义思潮泛滥成灾,便是山雨欲来的不祥预兆。如果要避免动乱与革命,首先需要的是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度化体制。这个体制不仅可以将权力关在笼子里,而且也可以规范各种被释放的社会力量。   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宪政体制之建立,其前提乃是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和解,就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和方向性目标达成最基本的共识。八十年代是一个有改革共识的时代,这个共识在九十年代逐渐破裂,到了今天已经发展到思想断裂、社会断裂的畸形状态。社会思潮的分化,本是正常现象,只要有不同的价值梦想和社会利益,便有对立的观念和路线。然而,分化便不意味着缺乏共识。一个正常的国家,是一个“君子和而不同”的社会,有分歧,也有共识,有抗衡,也有和解。极端的声音被边缘化,而左右相互靠拢的中道,才是舆论的主流。   从九十年代走到今天,社会思潮的大分化、大对抗已基本定型,左中右分化的大格局蔚然成型。如果中国的改革要有未来,接下去的十年希望,乃在于厘清分歧的基础上,各方寻找改革的共识。即便这个共识很薄,也是新体制的精神支撑所在。   让我们重新回到圆桌吧!在这个圆桌上,没有左中右的对抗,没有朝野内外的区别,唯有寻求共识的真诚对话。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台陆委会:中国应停止封锁台湾新闻

台北 — 台湾记者协会等多个公民团体,星期二要求马英九政府向中国大陆提出,签署“新闻自由保障协定”,要求中国政府完全撤除对台湾的网络审查。台湾记协负责人陈晓宜说,“新闻自由保障协议”应包括采访自由,人身自由,报道自由得到保障,并且要求两岸政府不以签证为工具。台湾陆委会当天下午发布新闻稿,对台湾民间团体促进大陆新闻自由的关心“深表肯定”,并且呼吁大陆方面尊重,维护和保障新闻自由。新闻稿还说,两岸新闻交流的优先议题是,大陆应停止封锁台湾新闻网站,停止干扰台湾电台节目,同意台湾杂志到大陆发行。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钓岛主权博弈:日本操纵美国拉拢台湾?

台北 — 台湾否认美国施压,要求台湾公务船不要靠近钓鱼岛水域。保钓人士说,美日联手的目的是以台日渔权谈判为诱饵,阻止台海两岸联合保钓。 *外交部否认* 针对有媒体报道,美国最近曾要求台湾公务船只,不要靠近钓鱼岛(台湾称钓鱼台列屿,日本称尖阁诸岛)周边水域,台湾外交部长林永乐3月4日予以否认:“我想是没有的。保护我们渔民的权益,是政府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我们跟日本方面持续在沟通,希望有关渔业会谈的预备性会议,能够近期内举行。” *日媒爆料* 台湾海巡署2000吨级“台南舰” (台湾海巡署网站) x 台湾海巡署2000吨级“台南舰” (台湾海巡署网站) ​​日本产经新闻3月3日说,在日本的运作下,美国要求台湾公务船“自我约束”,不要在钓鱼岛周边航行。这家报纸还说,日美两国间合作的目的是阻止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联手。 这家日本媒体还说,1月下旬保钓事件后,日本政府通过在台半官方机构“日本交流协会”向台湾抗议的同时,也积极“运作”,试图通过美国向台湾施加影响。 *保钓人士评论* 连石磊是中华保钓协会常务理事,商工统一促进会荣誉主席。他在回答台湾公务船前往钓鱼台海域的频率是否减少的问题时对美国之音说:“当然会减少啊!(记者:为什麽?)因为日本不是最近跑去美国告洋状嘛,美帝一定是向台湾政府的有关当局施压了。日本它真的也很坏,用渔权谈判当作诱饵,因为日本不是说要同台湾展开渔权谈判嘛,不过日本是担心(两岸)联合保钓。” *美国的作用* 日本在台交流协会(美国之音申华拍摄) x 日本在台交流协会(美国之音申华拍摄) ​​林永乐日前再次否定两岸共同保钓的可能性,不过他证实,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同台湾有接触,他说,美国的目的是促进台日渔权谈判进行。他说:“美国方面最主要希望,日本跟我们之间的渔业会谈能够顺利进行。在目前情况下,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些克制,希望双方以善意处理渔业议题,以保障渔民的权利,这一点我们会全力来做。” 报道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授意相关部门,为回应台湾释出的善意,台日渔权预备性谈判下周可望举行。 *敏感渔汛期* 另有报道说,考验钓鱼岛形势的季节即将到来,漁汛期间釣岛周围“危機四伏”。报道援引一位外交消息人士指出,季節轉換后漁民出海捕魚確定无疑,接下來釣魚台發生何種情況都難以預料,美方擔心,任何一個小摩擦都可能引發東海危機爆发。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