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

【敏感词库】“总理改革”、“至宪党”等热点 2013-11-14

微博+审查(见:“谁删了我的帖?”——揭秘新浪微博审查)
小秘书+审查

总理+改革

王铮
至宪党

天安门+访民(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有大量访民在天安门附近静坐、撒传单)
天安门+撒传单
(天)安门+静坐

天安门+炸弹(见:天安门“车祸”)
天安门+爆炸

彭博社(复测;见“纽约时报|彭博用特殊编辑代码自我屏蔽涉华敏感报道”)

宪法法院

(习)近平+薄
(习)近平+锦涛

中共死期

备注:所有中文词语在测试时都为简体。繁体搜索结果偶尔会有不同。

阅读更多

南华早报 | 李克强身处改革十字路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可能希望自己被视为经济改革家,但中国政府的内部人士说,其下属部门之间政治斗争激烈,加上市场化改革政策遇阻,都限制了他推行真正变革的可能性。 李克强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甚至可能是投行人士所称的「李克强经济学」:不出台经济刺激措施丶去杠杆化及结构性改革。 了解李克强想法的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李克强已意识到他的改革思路如果被捧得太高,反而可能会阻碍改革进程的风险。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在中国,高调可不一定是好事。俗话说树大招风。」 这阵风,很可能会在下月召开的中共第18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三中全会)上越加猛烈。 今年3月,中共完成十年一度的权力交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李克强接班之後,外界对改革的预期一直甚高。 近期有迹象显示内地经济难以维持过去三十年的增长势头,这使市场对改革的期待变得更加强烈。 内地以往一直奉行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出口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但这一增长模式日渐受到产能过剩丶效率低下丶污染严重和收入不平均等问题困扰,令内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面对重大挑战。 这些问题已变得极为严重,只有通过深度经济改革才能解决。 对李克强来说,雪上加霜的问题是,他的下属也可能抵制改革,其中包括两大金融监管机构。 当李克强披露计划在上海建立类似香港的自由贸易区时,遭遇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这些官员担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金融服务业,会威胁国内金融业安全。 李克强提议上海自贸区向外资放开银行业,最初曾招致中国银监会的反对,经过数月磨合後尚福林才妥协。 上海自贸区已於上月末正式启动,但李克强与下属意见不一的事宜并非仅限於自贸区项目。 据信,李克强还支持改革银行系统,允许民营企业成立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银行业人士认为,银监会肯定不乐见民营银行进入市场。 市场人士最初预计首批民营银行可在今年年底前开始运营,但现在看来可能推迟到明年年初或之後。 在证券业改革方面,李克强也必须与下属展开拉锯战,其中包括今年早前上任的证监会主席。李克强曾提议解除对国外商品交易所的限制,允许它们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期货交割仓库,但这一构想遭到萧钢反对。 李克强办公室7月向证监会下发的一份纪要文件称,上海自贸区的交割仓库若建成,将替代韩国釜山和新加坡期货交割仓库部分作用,降低国内企业的交易成本。 但此建议并未纳入上海自贸区最终规划方案。来自政府官员的全部迹象都显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项禁令仍将维持原样。 这对港交所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港交所去年斥资22亿美元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其中一个理由就是LME进军内地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李克强近期关於经济前景的讲话依然坚持改革,但在细节上却一带而过。这说明许多改革问题可能要留待三中全会解决。 一位消息人士说:「政府内部这些复杂反覆的谈判,令人质疑李克强是否已掌控住权力。或许三中全会过後,我们会发现期望越大失望可能越大。」

阅读更多

BBC|《金融时报》发表李克强署名文章

李克强强调中国将继续改革开放进程 9月9日出版的《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署名文章,题为“中国将继续持续发展之路”。 李克强指出,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开始之际,国际关注中国经济是否将出现“硬着陆”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是否将因复杂的社会问题而脱轨。 李克强誓言:“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中国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 他重申习李政权“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施政目标,并说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李克强在文章中提出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创新,他表示中国需要实现制度创新,并说“坚持改革就是创新”。 李克强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推进结构改革和金融改革、加快开放、扩大内需,并保持合理的投资力度。 李克强表示:“中国的一大优势是拥有追求美好生活并且愿意为之辛勤工作的13亿人民。” 他承认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变化过程”,但表示这是一个必由之路。 他指出未来服务业将是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并说中国政府将通过减税优惠手段鼓励服务业的发展并大力改进公共服务,尽力通过发展服务业为经济转型缓解压力。 (撰写/责编:伊人)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李克强经济学”受到考验

中国的经济结构会不会发生变化?对于李克强总理推行的经济政策“李克强经济学”,人们寄予了这样的期待。但如果着手政治改革的话,改革似乎将会半途而废。 “市场机制本身对经济运行具有自动调节作用”,这是李克强总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意思是如果将分配资源的工作交给市场来做的话,资金就会流向高效率的领域,从而提高经济的总体质量。李克强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师从倡导“抛弃计划经济”的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在学生时代就被灌输了市场机制如何重要的思想,因此在扩大市场功能的改革面前肯定不会有半点儿的犹豫。但实际做起来就不如想像的那么简单了。 “中国人民银行正逐步强化‘窗口指导’”,在中国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丰田金融服务公司(TFS)副总裁平野英治最近有了这样的感觉。所谓“窗口指导”,就是指示银行增加或减少放款的行政指导。原本由日本央行在上世纪50年代引入,中国人民银行在80年代从日本央行那里学来了这套做法。“窗口指导”这个词也直接搬到了中文里。 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时,这种窗口指导就发挥了很大威力。在4万亿当中,中央政府的支出只有1万亿元左右,其余的就只能依靠银行融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窗口指导,要求银行不断地增加放款。当然,审查变得非常宽松,资金流入到可能亏损的项目。结果导致本应被淘汰的企业存活下来,生产设备严重过剩。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课题,其根源就在于当时的“过度放贷”。 窗口指导所造成的融资过剩,似乎也只能通过窗口指导来消除。在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的报告中,特意明确提出“强化窗口指导”。眼下甚至还对丰田金融服务公司这样的非银行机构进行控制放贷的详尽指导。曾担任日本银行理事的平野英治对政府倾向于干预融资活动表示反感,认为这是“打着市场经济的大旗,而实际行动却极为保守”。 日本央行在1991年废除了窗口指导,因为经过反省,认识到对银行的放贷增加额做出指示的做法,即便是资金需求很少,也会引发银行间的融资竞争,成为导致泡沫经济的原因之一。李克强总理肯定也明白,金融政策需要放弃窗口指导,将重点放在利率的上下调整。这一思路已通过7月份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体现出来。但是却没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据说这是为了避免银行利润下降。对政府来说,银行是向国有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工具,很难下决心进行有可能导致银行经营恶化的放宽限制。 与李克强信奉的“市场调节作用”相比,通过酌情调节,为资金流向低效率的国有部门留下了余地。中国在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社会主义”的名义下,仅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做法似乎已经到了极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线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被超越呢?李克强经济学的真正价值将在这里受到考验。 相关日志 2013/08/20 — 卫志民:中国经济要警惕“伪改革” 2013/08/16 — 北戴河会议习李王三人抱团 高层达二项协议 2013/08/16 — 新君施政要点总结和学习心得 2013/08/15 — 第二世界:中国的“俄罗斯危险” 2013/08/15 — 《苹果日报》利益集团逼宫成功 李克强经济学夭折 2013/08/15 — 政治家的远虑与近视 2013/08/14 — “不改革,要完蛋” 2013/08/12 — 中国的改革红利不宜高估 2013/08/12 — 房地产才是习李改革的风向标 2013/08/12 — 上海自贸区遭权贵阻挠陷拉锯状态 李克强怒拍桌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