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才

郭宇宽 | “表哥”和他代表的制度

作者: 郭宇宽   “表哥”和他代表的制度 郭宇宽 原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持有的多块名表被网友人肉了出来,被冠以“表哥”的光荣称号。网友根据公开资料发现,表哥在不同场合至少佩戴过11块不同的名表,包括许多价格以万计的进口表。据说表哥现在已经因为贪腐问题被双规了,而且网上还因此兴起了一股“找手表”的潮流。只要对哪个官员有意见,就号召大家一起人肉他戴过的手表,这在我看来有点矫枉过正了。 用手表来提衬自己的身份,是一种流行了很长时间的传统。比如舍己奉公的典型雷锋同志,其遗物里就有一块瑞士的英格表。英格表不算是瑞士表中的名牌,但在那个时代是市面上少有的进口表。当时一块国产的北京表、上海手表或者南京钟山手表都要好几十块钱,相比英格表也不会比它们便宜。而当时雷锋作为一个基层战士,一个月的津贴也就几块钱,买一块英格表少说也要花掉他一年的津贴。他之所以愿意为这块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说明手表的确可以表现出一个人对时尚和品味的追求。相对于雷锋来说,现在一个官员每月收入动辄上万,他们带一块几万元价值的表,其实也不算离谱。 但杨达才的11块手表,表现出了除追求个人品味以外更多的问题。“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理解在中国当下手表的特殊含义。在明朝的时候,官员的级别是靠朝服上的纹绣来区分的,文官绣禽,包括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等,武官绣兽,包括狮、虎、豹、熊等。所以“衣冠禽兽”本来是身份地位的标识,表示你是穿官服的人,高人一等,但后来含义被扭曲了,成了品行低劣的代名词。到民国的时候,孙中山为了抵制帝制时期这种将人区分为三六九等的衣着方式,特意设计了一种特别简洁的服装——中山装。中山装的特点就是标准化,谁也穿不出高人一等的感觉。 然而事与愿违,只要官场上等级制度依然存在,人们总会找到不同的方式来区分彼此级别的高低。即使同样穿中山装,高级干部可以穿呢子做的中山装,基层干部就只能穿咔叽布的中山装。那个年代除了领导带手表之外,钢笔又成了人们区分等级的依据。当时有个笑话是这样讲的,戴一支钢笔的人是老师,戴两支钢笔的人是干部,戴三支钢笔的人呢?是卖钢笔的。除了数量上的差别,钢笔也是有讲究的,当时相对人人的收入水品而言,一只英雄金笔也是价格不菲的,当时的干部在上衣口袋里插一只金笔就跟现在带块儿江诗丹顿金表本质上含义差不多。所以说,只要科层制不改变,上下级之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总会有不同的物品成为身份高低的象征。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行政系统区分为政务官系统和事务官系统。政务官参与政党决策,由民选产生或政府首脑任命,具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特点。比如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可以提名、任命包括副总统在内的一系列班底,他下台了,他的班底也得自谋去处。这个班子和政治家之间是众星捧月的关系。所以政务官系统和传统官场的风格其实是比较像的,上下级之间存在某种依附关系,官大一级压死人。 比如奥巴马是具有平民风格的总统,喜欢戴一款非常普通的手表,我们就可以据此推测,他的班底也必然会在穿着上跟随奥巴马的平民风,恐怕难有他的助手在公开场合戴一着江诗丹顿招摇,夺了奥巴马的风头。而事务官系统是独立于党派之争的,其人选由公开考试进行选拔,主要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不讲究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依附和服从。所以如果一个基层文官如果愿意,完全可以花一年的薪水买一块名表,只要他工作尽职尽责,没人会因此对他进行质疑,奥巴马去视察不会有什么意见。 中国的问题在于,政务官和事务官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整个公务员系统都是科层制的。所以对表哥杨达才,他的贪污腐败嫌疑暂且不论,我其实挺理解他为什么需要戴好几块表。上级领导视察,戴的表自然不能太张扬;与企业家座谈,则可以戴块名表彰显自己的品味;在下级官员面前,则必须戴一块高出一个档次的可以表现自己威严的表,说不定还在暗中偷偷观察有没有那个下属敢僭越,戴了一块比自己还要贵的表。所以在这种权力界定含混不清的行政体制下,手表起到了过去“衣冠禽兽”、顶戴花翎、朝珠、中山装和钢笔的功能,是这个系统的等级划分依据。 只要这种体制不改变,我们人肉出再多的手表也没用。当公务员全都不敢戴手表之后,还会有皮带、眼睛、皮鞋、领带等等各种各样的替代品出现。对于喜欢玩“大家来找茬”的网友,自然是多了许多乐趣,却无助于推动真正的进步。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财新《新世纪》:“阳光运动”第二波

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2年第43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05日 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由自发走向自觉,渐成潮流;但阳光政府建设之路坎坷依旧   财新《新世纪》 记者 蓝方   “我想要给他们一点压力。” 2012年10月10日,广州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被网友曝光名下有21套房产后,官方迟迟未有正面回复,20岁的南京大学生段国超向番禺财政局寄去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布这位“房叔”的收入状况。 这不过是近期以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内的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案例之一:河南贫困县花巨资造水泥迎客松,有大学生申请公开造价;官方打造的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开张,中山大学学生申请公开建设工作规划及征集展品的具体信息;江苏一镇政府送花篮给小朋友庆生,湖南大学生申请公开花篮花费;铁道部“新一代客票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出台后,不仅有西北师范大学女生黄焕婷要求铁道部公开项目具体内容及金额,全国各地还有十多位公民同时提起类似申请…… 这些申请既涉及“抽屉文件”“抽屉信息”的及时公开,又包括对既定政策实施效果、执法过程的监督,也有要求政府说明政策制定依据,以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 申请背后,有公益组织大范围的推动,更有公民个人针对热点事件的自发行动,其中又以学生群体最为活跃。 “我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学生,我只是在做我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一些事情。”自称“高配愤青”的段国超告诉财新记者:“公民是纳税人,有着宪法赋予的知情权等各项权利。”段国超所说的知情权,在2008年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中被具体化。这部行政法规不仅要求政府主动公开涉及公共管理的信息,更明确了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渠道。 就在《条例》颁行前后,中国一度形成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浪潮,这被视为中国第一波“阳光运动”。而彼时的申请者,多为私益而行动,如面临拆迁、征地等纠纷时,以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维权、取证。但最近这新一轮信息公开行动显然与此前不同。 根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吕艳滨的观察,近两年来,第二波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为公共管理的诉求而申请,后者比例持续上升,且公益组织成为重要推动力。 “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申请十分重要,它体现了公众对公共事务参与的意识与需求。”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尽管就目前的实践来看,申请者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最终获得信息的案例不在多数,但他对前景仍然乐观:“这种公开,是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提高公共事务治理水平的一个手段。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是推动阳光政府的重要力量。”   拓展参与空间   2012年10月25日,北京市教委门口再次聚集大批为非户籍学生争取就地高考权利的家长。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这些没有当地户口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以“教育公平”为口号,坚持每月到教育部门上访,递交政策建议书、家长联名信,质询异地高考政策进展情况。 与往常的上访有所不同,这一次,家长们选择了信息公开。 在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表上,家长们不仅要求教委公开政策的研究情况、日程表以及具体的异地高考准入门槛;更明确要求,公布北京市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以及北京市如何保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计划措施。 “意义最大的是后面这一诉求。”家长志愿者“跳舞”告诉财新记者:“只有把这些基础信息公开了,公民才有参与理性讨论的基础。” 之所以要求教委公布北京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源于一周前北京家长和外地家长的一次交锋。10月18日,“教育公平”的家长代表到访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希望能约见北京市教委主任,没想到遇上了北京户籍的年轻人士,他们也来到教委表达诉求,但却旗帜鲜明地反对开放异地高考。 双方此前已在网上有过多次论战,此次正式见面,火药味浓厚。在信访办的办公室里,双方就北京的教育资源到底够不够展开辩论。一位北京家长说道:“要不你们教委公开说一下,北京的教育资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一提法立马得到了非京籍家长的响应。 “我也在思考,群体间的这些对立究竟从何而来。”“跳舞”说,如果没有基础数据,不同的利益群体各执一词,永远不可能进行理性讨论;也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后,外地家长们的政策建议才能更符合实际。 “信息公开是公共参与的基础。”王锡锌评论道。事实上,以信息公开为工具,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也是近年来不少民间组织进行政策倡导的手法。 致力于反歧视工作的民间组织“益仁平”的常务理事陆军介绍,在《条例》颁行后,不少NGO组织都以此为手段,就自己的工作领域申请有关信息公开,并根据得到的信息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政策分析、引导舆论,向政府部门更有针对性的建言。甚至还有公益组织撰写了信息公开申请的手册,并组织行业内的培训。 例如“益仁平”就在2010年下半年,组织全国各地的残障人士,向省会城市的政府部门申请公开其录用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益仁平”最终将有关数据汇集成报告,向公众公布,引起社会关注,并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原来是一点数据都没有,现在通过信息公开,多少都能得到一些我们期望的核心信息。”在陆军看来,申请信息公开为公民理性参政议政,提供了重要基础。   监督的力量   随着实践的慢慢累积,陆军发现,申请信息公开,不仅仅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还产生了诸多有利的副作用。 “政府做得越差,就越不愿意公开。”陆军表示,如果公民持续不断地要求其公开,必然会对政府产生压力,进而迫使其对一些问题做出改进。 以公开为监督,成为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另一大类型。 大学生雷闯的第一次申请,就感受到了信息公开的威力。今年25岁的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雷闯,是公益圈内的红人。大二时,因为目睹一位亲戚因携带乙肝病毒就业无门,同是乙肝携带者的雷闯深感反乙肝歧视的重要性。而后,他走上了反乙肝歧视的倡导之路,以行为艺术等多种方式唤起公众对这一议题的重视。 2008年,《条例》一颁行,雷闯便意识到,申请信息公开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倡导方式。他做出的第一个信息公开申请,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开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从事航空乘务员等岗位的依据。他说:“这个申请的本质,是在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质疑。” 雷闯向财新记者解释,相较于写联名信、公开信等方式,申请信息公开有法律保证。《条例》不仅规定政府答复的时限,还赋予司法救济的途径。 是次行动,最终竟成功地逼迫中国民用航空局依循相关就业法律调整录用政策,不再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限制。中国民用航空局将新规公布,并正式回复雷闯,可在网站上获得相应信息。 第一次申请的成功,让雷闯倍感振奋。另一个经常被他引用的案例,则是公民行动督促广州“光亮工程”瘦身。2011年4月,广州市政府宣布拟投入1.5亿元升级改造海心沙周边和白鹅潭地区“光亮工程”。消息一出,不仅有“光头哥”号召市民剪光头抗议,还有一位“拇指妹”号召市民用大拇指“支持”广州建委公开“光亮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在信息公开申请被几个部门“踢皮球”后,广州市建委主任最后选择主动约见“拇指妹”区佳阳,与其沟通、答疑。在多方关注下,该工程的预算款从最初的1.5亿元削减到了3400多万元。 有了这样的一些案例经验,公益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动策略。每当一些公共事件暴露出政府管理中的问题时,首先要求政府公开这一事件的具体情况。然后,再进一步继续申请公开,让政府说明之所以这样做的依据。 如果依据的政策、法律本身有问题,公益组织则将社会议题引导到制度本身,通过写建议信、开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倡导,推进制度改善。若是政府有法不依,或违法办事,则期待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加以曝光,或倒逼政府依法调整现有管理方式。 在2012年的上半年,雷闯向53个中央部门、31个省级政府提出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公开官员工资。这一“壮举”不仅引发媒体关注,也为他带来诸多年轻“粉丝”。 不少“90后”大学生在网上与这位“前辈”交流,如何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雷闯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协助与媒体沟通。 “现在的‘90后’真了不起。”雷闯感叹,“90后”接触网络时间更早,不少人有自己成熟的价值体系;他们对公共事务充满热情,同时又不像就业群体,面临来自体制、单位的压力,“他们成了申请信息公开的主力军”。   仍待制度调整   不过,新一波以公共参与、公共监督为目的的信息公开申请进入法律程序,也凸显了现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种种弊端与滞后。 尽管申请者态度乐观,但真正能够获得相应信息者仍不在多数。陆军介绍,自2008年以来,“益仁平”已发起了上百起信息公开申请。在这些申请中,能顺利获得信息的比例不足10%。 公益申请者们面对的首要障碍便是申请者的资质。按照《条例》设计,带有公益性质的信息,乃是由政府部门主动公开。而申请公开,则因源于申请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即应为私益而申请。但尴尬的现实是,由于政府主动公开不足,公民不得不通过申请公开而获得有关信息。 因而,在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实践中,往往会因本人利益与申请事项无关而被政府驳回。例如雷闯在申请部委官员工资公开时,国家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就直接打电话告知这位化工专业的研究生,林业局局长长的工资与化工科研没有关系,没有义务要向他公开。 王锡锌指出,从信息公开的本意上来讲,制度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公民申请、有利于信息公开。“应该要以公开为原则,而不要过度要求申请者的资格。” 申请门槛之外,便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不清。尤其是公益性申请,多涉及政府不愿公开的敏感信息,往往被政府以“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为由而拒绝。 10月29日,段国超收到了广州番禺财政局的正式回复,称其要求公开的“房叔”蔡斌2011年的工资总和及各项目(含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具体金额,“不属于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 这一答复,是在段国超“意料之中”。此前,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针对“微笑局长”杨达才工资的公开申请,也以“杨达才的工资不属于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为由被拒。 至于雷闯针对省部级高官的“海量申请”,也无一获公开,理由大多是“该部门部长(局长)工资薪金方面的信息不属于《条例》所定义的政府信息”。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吕艳滨认为,当前法规留给公开与不公开之间的裁量权太大,政府部门因非法律因素而不予公开的情况太多。标准的细化,应是修法关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亦指出,当前法律对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定位模糊,保密的标准、范围均没有明确的界定,一些案例即便进入司法程序,也难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 而司法救济的不力,也使得一些信息公开的效果大打折扣。申请杨达才工资信息公开的刘艳峰,即在律师帮助下,在9月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也终未获立案。这样的经历并非个案。在2011年11月底,最高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司法解释起草人李广宇就曾透露,有接近半数的信息公开行政诉讼被法院拒之门外。 “总体来说,当前的制度环节还是有很多阻力,使得信息公开不很理想。”王锡锌说。 但他还分析说,若从社会参与运动的角度来观察今年掀起的新一波信息公开申请浪潮,结果就表现出很大差异。“有了公民的参与、媒体的介入、学者的支持,三方力量形成了一股由下自上的社会力量,配合中央政府由上至下的推动,不断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民众有了实际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有了具体的公共参与的行动,并最终推动了公共事务的变革。” © st@小声说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11/07.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新世纪周刊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公共主页!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异闻观止】统计局:群众对反腐满意度8年升至72.7%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不能任由蠹虫繁衍蛀蚀,否则就会趋于枯萎; 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不能任由腐败滋生蔓延,否则终会走向衰亡。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力量来推动,伟大力量需要清廉之风来凝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 十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了薄熙来、陈良宇、刘志军、杜世成、郑筱萸、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王益、康日新、黄瑶、许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

阅读更多

胡泳 | “人肉搜索”从局长搜到厅长

http://www.dw.de/%E4%BA%BA%E8%82%89%E6%90%9C%E7%B4%A2%E4%BB%8E%E5%B1%80%E9%95%BF%E6%90%9C%E5%88%B0%E5%8E%85%E9%95%BF/a-16300584-1 新 闻报 道 “ 人肉搜索 ” 从局 长 搜到 厅长 在经历舆论争论与法律限制之后, “ 人肉搜索 ” 仍然是中国网民的 “ 反腐利器 ” ,福建交通厅厅长李德金成为最新的一个 “ 表哥 ” 官员。 (德国之声中文网)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表惹祸,很多中国官员都学会了收拾穿戴,隐藏名贵衣饰,但是仍然有粗心大意者被网民逮住。最新一个中招者是福建交通厅厅长李德金,网传他手戴价值人民币 50000 元的雷达镶钻手表,腰系 15000 元爱马仕腰带,被网民戏称 ” 表叔厅长 ” 。 尤其令网民愤怒的是,据媒体人王克勤在微博上透露,昨日云南《都市时报》准备出版报道《福建 ” 表叔厅长 ” 来了》,几十万份报纸已经印刷,凌晨却被 ” 跨省销毁 ” ,同时开始疯狂删帖。《都市时报》社长、总编辑周智琛通过微博宣称, ” 作为一个出身福建的媒体人,从未感到如此的愤怒和耻辱。我憎恨和鄙视那不远千里的黑手,当我看着那数十万份报纸沉郁不去的血泪,我安慰自己,只有幸存者,才能成为建设者,但我更加相信,那条沾满干爹气息的皮鞭和那部带着疯狂零件的时间机,只是黑暗者招受报应的开始,我坚信。 ” 此事引发舆论哗然,重庆大学生杨璠向福建交通厅、财政厅寄出特快专递,要求公开福建交通厅长包括基本工资在内的工资收入。福建省交通厅及福建省纪委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 表哥局长 ” 被 ” 双规 ” 此前刚刚有一个 ” 表哥 ” 官员落网。 8 月 26 日,陕西延安发生特大车祸,导致 36 人死亡,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在事故现场不当微笑,引发网民愤怒,随后被 ” 人肉搜索 ” 发现,他在不同场合穿戴各种价值数万元人民币的名表首饰。 9 月 21 日,陕西省纪委调查表明,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撤销其职务。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 ” 双规 ” 期间,杨达才已被查出名表至少 83 块,需进一步认定;其个人账户发现存款超过 900 万元,其家中和其他私人场所发现现金至少 700 万元,存款遍及 20 余家银行。 9 月 1 日,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安监局递交申请,希望公开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 2011 年度工资。 9 月 18 日,陕西省财政厅书面回复称,这些信息 ” 不属于陕西省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 ,拒绝公开。 ” 人肉搜索 ” 是中国 ” 反腐利器 ” ” 人肉搜索 ” 被称为中国网民的 ” 反腐利器 ” ,也就是由网民接力行动,通过网络搜索涉嫌腐败官员的相关信息。在舆论压力之下,纪委或检察院展开调查,通过党纪予以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通常认为这种反腐方式始于 2008 年。时任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的周久耕,因发表 ” 将查处低于成本价卖房的开发商 ” 引起网民愤怒,被网民搜索出他手上带着一只价值 10 万元人民币的 ” 江诗丹顿 ” 名表,他抽的是 1500 元人民币一条的豪华香烟 ” 南京九五至尊 ” 。 2009 年 10 月,周久耕因犯受贿罪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 侵犯隐私与反腐功效的争论 ” 人肉搜索 ” 一直存在争论。 2008 年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朱志刚提出, ” 网上通缉 ” 、 ” 人肉搜索 ” 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其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 2009 年 1 月,江苏徐州出台法律,该条例对计算机安全等级管理、保护措施、禁止性的行为、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详尽规定,特别是对近来社会广泛关注的 ” 人肉搜索 ” ,该条例明确 ” 说不 ” 。舆论普遍进行了激烈的反驳。 7 月 1 日起,侵权责任法在中国正式实施,这部法律首次提出 ”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 新媒体研究者胡泳指出,“在官员的思维里,对于人肉搜索的憎恶远远大于对言论自由权侵犯的警惕。”他呼吁说, “‘走群众路线 ' 是执政党长期经验的总结,而人肉搜索堪称网络时代‘群众路线 ' 的表现之一。我们应该善用之,慎管之。” 《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说, ” 公私权界的划分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横亘在诸多社会问题和法律关系的面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法律规定都将被公权力滥用 ” 。“十多年来,公众一再追问,官员财产为什么不能公开?有关方面总是羞答答地说,这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如果是这样,我就要说,用人肉搜索来反腐,更符合当下中国的国情,应当大力推广。” 在杨达才被 ” 人肉搜索 ” 之后,中国官媒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说,官员之所以也会成为高风险行业,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本身不自律。 作者:张平 责编:张筠青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不能公开的秘密

市场的围墙 纽约时报中文网财经评论员王强 2012年10月29日 最近,中国一家法院关于政府信息披露的一则宣判受到了外界积极的评价。但是人们也注意到,中国司法部门在推动中国进一步公开信息方面仍旧谨小慎微,显然难以确保公民的知情权。 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中国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河南省消费者赵正军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今年1月,赵正军向中国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出了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66项新国标的起草单位或起草人、《生乳》标准起草单位对反馈意见中不予采纳意见的信息资料、《生乳》标准审查、讨论中专业分委员会编写的会议纪要等政府信息资料。 赵正军称,他要求中国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原因,是为了搞清“新国标是不是被企业绑架了?” 此前,他注意到,中国卫生部在2010年4月发文公布的《生乳》(GB19301-2010)等6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关生乳收购的两项标准发生了变化。他比较发现,生乳收购的新国家标准提高了每毫升的细菌总数,降低了每百克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 其实,当年乳品新国标一出台,便引发了广泛争议,争议之一是中国几家大乳品企业是否对新国标实施了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影响。 今年1月20日,中国卫生部拒绝了赵正军的申请。拒绝理由是其会议纪要不属于卫生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为此,赵正军一纸诉状把中国卫生部告上了法庭。但法庭判决只是要求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其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认为此案不涉及上述会议纪要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并驳回了赵正军要求判令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诉讼请求。 此案虽然原告获得了初步胜诉,但是,外界对于中国政府各个部门在运转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透明状况的改进并不抱有积极心态。舆论也注意到,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已近五年,但期间却少有政府公开信息的成功案例。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今年主导完成的《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2010-2011)》显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近四年来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国务院下设机构的信息公开状况,整体仍不理想,及格率仅为20.9%。 最近几年来,中国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不断被拒绝。发生在今年的被拒案例就有:残疾维权人士朱明建向广东全省多市政府申请公开有关残疾人优惠政策是否存在户籍歧视案、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和安监局申请公开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工资案、北京律师董正伟等人向铁道部申请公开12306购票网站设计、建设及招投标信息案。 根据湖南省《潇湘晨报》的报道,陕西杨达才事件后,中国各地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呈“井喷”势头,申请事项多涉及反腐、财政开支、民生领域;申请者多为大学生、律师;但申请的事项多数没有公开。 现代公共管理学和现代政治学都主张政府信息应该公开。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决定因素。作为信息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政府信息最深刻影响着一个社会的运转,也反应出政府在立法、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行政时的行为是否遵守了现代法治和道德原则。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 在法治社会,个人的知情权被认为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利。在公共政策、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欧美国家给予了个人在知情权上很大的主张空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新闻界为主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知情权运动”,极大推动了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透明度。为了主张知情权,美国人不但会诉诸法律,还会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 2011年10月1日开始于纽约市的《争取转基因标识知情权》大游行引起全球的注意。这次主张知情权的大游行是在众多普通美国人主动开始反对转基因食物活动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游行者要求对所有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标识“转基因食品”。 凡丹娜·娷瓦博士(Dr. Vandana Shiva)是印度著名社会活动家,也是此次大游行的坚定支持者和参加者。凡丹娜对媒体说:“‘知情权’是民主的核心内容。对我们吃的东西的‘知情权’则是‘食物民主’的核心内容。” 当食物被赋予民主的色彩后,我们会发现,在农业和食品加工被大工业绑架的时代,你每天入口的任何食物,都可能包含着现代工业文明时代阴霾,比如农药和化肥污染、有害性的化学添加、食品造假、质量标准下降,以及在食品生产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的腐败与监管失效。 如果人类退回到田园时代,完全不用担忧食品安全以及要求政府作为监管者必须做出信息公开的承诺。因为,在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从粮食种植、运输到食品加工,所有流程皆自主实现。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扩张,食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让渡出去,交由商业第三方来负责,而食品安全的监督环节则交由政府来负责。 这样,人们可以从此前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安逸与富足。但是,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在巨大的信息鸿沟面前,人们不清楚种植者是否遵循绿色种植,不清楚生产者是否保障每个程序都能符合安全准则,更不清楚政府是否能够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而不被食品生产环节的各个利益集团所俘获。 这就迫切需要信息公开,这些信息除了包括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信息,更包括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过程中的公共决策信息,这些公共决策信息除了包括文件本身,还包括文件制定中的过程信息。很多时候,过程信息比最终文件信息更加重要,因为通过过程信息,公正可以清楚地知道那些利益集团参与了讨论,哪些利益集团影响了立法和标准的制定。 赵正军之所以要求卫生部公开要求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的会议纪要,道理就在于此。但卫生部却认为,赵正军所要的会议纪要即属于过程性信息,一旦公开,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增加行政管理工作负担。 而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庭审中,卫生部为自己的借口也找到了依据,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文件)。这份文件中规定,“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 显然,该“意见”中的这条规定为行政部门留下了很好的借口,但恰恰也是这条规定以及卫生部不愿意公开决策过程信息也令人心声疑问:这些信息为何不能公开,难道其中隐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任何时候,公共政策制定者们都会宣称一切公共决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出台都出于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考虑。但是,一旦涉及到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行政部门却试图告诉人们,社会正义完全可以通过人们看不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哪怕存在暗箱操作和内幕交易。 显然,存在暗箱操作和内幕交易的公共决策不可能导致普遍的社会正义,政府只可能堕落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在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中,伴随的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不断扩大。公民民主权利的最主要一点就是公民的知情权,而保障公民知情权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政府信息公开。过去30多年中,中国虽然在政府信息公开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并未取得令民众广泛满意的结果。 当下,对于像赵正军这样的中国人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行政部门们进一步打开信息的“黑箱子”,由此,中国政府才能让民众感受到在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道路上的诚意与进步。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19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