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

悼李旺陽:林天悟 – 李旺陽命案毋須官方再定性

信報   2012年6月11日 六四硬漢李旺陽的死訊傳來,稍有良知的人都難以不動容。官方的說法是死於「自殺」,但現場圖片曝光,只見李旺陽吊在窗邊死不瞑目,雙腳踏在地上,左手輕抓衣架,布條綁着超高難度的專業繩結,但死者是眼盲耳聾兼行動不便的六旬翁……種種疑團活現眼前,稍懂邏輯的人都不相信這是單純的自縊。 若硬要說李旺陽是「自殺」,那麼他自尋短見的過程應長達二十三年──始於1989年的春夏之交,終於2012年的飛霜6月。如今其遺體已被強行火化,受盡人禍折騰的殘軀化作一柸骨灰,那顆爭取民主的鬥心不會湮滅,歷史一定會記着李旺陽的名字,他是六四事件遲了歸隊的冤魂!慘案未平反,責任未追究,請莫談原諒。 誰相信這種漢子會尋死 李旺陽原本在內地知名度不算高,如今更變成忌諱詞,網絡被禁,媒體上「被失蹤」,其妹妹李旺玲及妹夫趙寶珠都受到嚴密監控,連日來與外界隔絕,欲幫忙的親朋好友以至律師,不是被傳喚至公安派出所問話,就是帶往外地「旅遊」。沒有公開公平公正的驗屍程序下,就這樣被毁屍滅迹了。 在這種強權無道的情況下還奢望官方嚴查死因,甚至推翻「自殺」之說,除非像薄熙來案那麼曲折離奇,否則只是癡人說夢,不可能實現。因此,民間毋須奢求官方會改變李旺陽命案的定性,我們姑且連同二十三年前那筆血債一起算吧。那麼說來,這宗絕對是「謀殺案」──從追究六四屠城責任計起,再徹查李旺陽被殺的手段,然後嚴懲兇徒。這筆賬就算再等多少個二十三年,都應該這樣算。 香港人為李旺陽的死特別悲憤,原因是看到有線電視於本月2日播出的專訪。片段可見李旺陽已嚴重殘障,多隻牙齒都打斷了,連走路也要人攙扶,只靠在大腿寫字與記者對答。 他為爭取民主坐了二十一年冤獄,但仍對着鏡頭堅定不移地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國家早日進入民主社會,實現多黨制,我就算砍頭我也不回頭。」結果他的頭沒被砍,但四天後卻掛在窗邊。誰會相信這種漢子會尋死? 作為傳媒工作者,聞悉李旺陽死亡,除了哀國家的黑暗,也為採訪這宗新聞的記者憂心,他就是有線的林建誠。建誠兄是行內有名的「亡命之徒」,全天候緊盯各種新聞材料,沒有所謂真正休息的時刻,國內哪裏有大事就往哪裏跑。記得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役,他與攝影師第一時間趕到震央,沿途好幾次都是生死一線間,不是險跌落山崖,就是幾乎被泥石流打中,慶幸撿回一命,讓外界得知災區的真實情況。 難得的是,林建誠與有線中國組的採訪團隊不是追求刺激的災難畫面,而是特別關心中國維權事件,無論是呂秉權抑或吳紫敏等記者,對四川豆腐渣工程、譚作人被判監、劉曉波坐牢、結石寶寶趙連海枉判尋釁滋事、陳光誠夜奔出走等等,有線團隊都發揮人民精神,贏得中港行家的尊重和讚賞。 須知道,香港雖說享有國內難得的新聞自由,但基於政治立場、成本和市場價值考慮(排名絕對分先後),若非有一群真正關心國事、主動爭取採訪的有心記者,許多維權新聞只會湮滅在八卦小道新聞當中。 林建誠得知李旺陽的死訊,多天失眠且淚流不止,自責是那個訪問間接害死了他,他哭着跟傳媒說:「這根本是暗殺,如果不滿意採訪,可以殺我,不要殺他!」其上司好友或行家都好言相勸,但正因為他是有心人,心裏的痛就更深,那種悲慟非一時三刻就能解,行家都覺傷感。 公安施虐罪不在傳媒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公開說:「記者的天職就是找真相,有人因為真相而死,不是你們的責任,如果你們因為講真相的人死了,而不再為講真相的才是問題。現在不是說對不起的時候,一個政權是抵擋不了眾多傳媒的問題,希望香港的傳媒不要再悲哀,做回你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李旺陽最好的哀悼。」 誠如梁國雄所言,「記者的天職就是找真相」,但傳媒工作者的另一「天條」是「沒有任何新聞比生命更重要」。若知道有人會在受訪後被殺,就算對方是自願,也不會有新聞工作者故意犯上「幫兇」之罪。而林建誠採訪李旺陽的出發點,絕對是想他生存下去。 根據過往經驗,得到外界關注的維權或民運人士,縱使可能受到加倍監控,但中共還不敢「公然行兇」,尤其是在6月初的敏感時刻,再添幽魂只會觸動民憤。因此,更多的說法是指湖南公安施虐過度令李旺陽喪命,為了掩飾罪證必須火速燒屍滅迹,罪不在傳媒。 哭過痛過之後,相信建誠兄會更堅定去揭露黑材料背後的真相,且與各路新聞工作者共勉。 目前香港和澳門成為能夠公開討論這宗命案的特區,李旺陽的靈位不在家鄉湖南,卻在境外兩個小小特區,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值得一提的是,李旺陽死後,本港三份左報首兩天均隻字不提,直到上周六(本月9日),《文匯報》終於有一百八十二字的短文,標題是〈李旺陽湖南病房自縊亡〉,內容撮要為:「……死者李旺陽,男,62歲……2012年6月6日6時許,同室病友李某發現李旺陽上吊在病房西側窗護欄上……初步確認李旺陽係自殺身亡,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香港要推行國民教育,大可以把以上短文,跟其他李旺陽的頭版報道作個對比,討論主題應該是「何謂黨性重於人性」。 什麼叫「不是說不感動」? 面對18萬人參加六四燭光集會,候任特首梁振英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說:「我不會……不是說我不感動。我不會評論。(I will not…I am not saying Iwas not touched. Ihave no comment.)」這是撿了便宜的古惑句子,一般市民容易看作「也算感動」,但細心拆解,只能排除「不感動」的形容詞,留白處不見得就是「感動」,加上結尾的「不會評論」,等於沒有表態。 同樣地,梁振英連日來被追問對李旺陽命案看法,他的回答是:「我當然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會公開評論。」答案跟回應六四集會時如出一轍,表面是「有看法」,背後卻空洞蒼白,最終還重複了十一次「不會評論」。 作為香港的未來首長,梁振英一定知道六四事件是港人的心結,面對大是大非而沒有帶領民眾去思考,連一句良心話都不敢說,那種「不會評論」的堅持,已是助紂為虐的惡。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梁振英重视智库听取民情

作者: 纪硕鸣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梁振英高举「适度作为」的理念,强调香港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必须更新架构,改变施政思维,加强政策研究,让政策更具前瞻性;司局级官员也要到基层,与民众沟通,才能把握全局,考虑长远规划。 当选新一任香港特首后,梁振英却比竞选时更忙碌,他不遗余力推广政府重组新架构,坚持竞选时一贯的亲民作风,一周内向八个公务员团体解释重组理念、「落区」(到基层)不少于五次,他到新界的青衣区走访市民家庭,去沙田医院看望前线医务人员,广泛咨询民众意见。五月十八日,他在忙碌的行程中抽出时间会见香港百家战略智库的部分成员,阐述政府重组架构的理念之时,梁振英更强调处于转型时期的香港,其战略思考的意义,在落实政纲中「适度作为」的理念时,重视智库研究和政策咨询的重要性。 百家战略智库由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为主席,是吸纳两岸四地资深评论员及研究人才进行各项公共政策调查、分析及研究的民间智库,在选举中支持梁振英的政纲。五月十八日下午,候任行政长官梁振英会见了刘梦熊率领的八位百家战略智库代表、分别来自不同媒体的资深评论员。他特意请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主管罗范椒芬介绍了政府架构重组的构想,希望在政府架构重组的咨询中得到更多支持。 梁振英当选新一届香港行政长官后,认真思考香港回归十五年后面对的形势变化,提出香港政府改组后的架构:在政务司长和财政司长下设副司长、新设立文化局及科技及通讯局。罗范椒芬介绍,改组方案经过五道程序,包括政制事务委员会提出、内务委员会审议决议案、人事编制委员会批准额外职位、财委会审议拨款、立法会通过决议。期间将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咨询民意。 香港各界对政府的改组架构兴趣浓厚,更对梁振英重视民意咨询,亲自向各阶层推广改组理念表示赞赏。五月十八日晚间,梁振英来到北角,出席有五百多人参加的港岛各界联合会主办的政府架构重组咨询会,强调有信心众志成城,争取立法会在六月底前通过改组方案。勤力亲民的梁振英当选后继续走入群众,赢得市民高期望,最新的民调显示,梁振英的市民支持度升至逾五成六。五月十九日政府举行公听会,有三百三十三位人士热情参与,为广泛听取意见,政府在二十六日增加一次咨询会。 在与百家战略智库的代表会晤中,梁振英和罗范椒芬逐一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社会疑虑,对架构会否「架床迭屋」、「与常任秘书长的关系」等等作出回答。这个重组政府架构的方案是因应香港社会发展要求,因应业界对政府期待声音的回音。目前香港政府的架构,从行政长官到三司十二局,包括五个局有副局长及七八个政治助理,总人数不足三十人。梁振英指出,回归以后,香港的政治环境、传媒生态、民生要求、同内地的交往都发生很大变化,「现有的香港高官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根本无暇考虑长远规划。旧有的架构官员人数,不足以应对香港今天发展需求,尤其是香港目前的政治环境。我们希望让司局长有全局的眼光,担当的角色,既多一些考虑民生、经济发展,但要把握全局」。 香港政府不同与内地的一般城市,是中央政府授权的高度自治区,其中本属于中央政府所做的,都要香港完成。香港有金融管理局、银监处、证监,有自己的货币、联系汇率,有自己的教育医疗政策,这些职能是东京、上海、台北、伦敦所没有的。梁振英强调,新政府架构的设计理念与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架构设计趋同。其核心价值,一是政治任命官员,二是公务员政治中立。这三十人组成的政治层级是明显不够的。梁振英认为,新架构十四个局,不知能请到多少合资格的副局长,如果每局都有副局长和一、二个政助,总人数并不多。「一个地区,架构如新加坡,但香港的政治环境可能比新加坡还复杂。」 梁振英重视研究和评论,他在《明报》有专栏,不久前还在报章撰写本次政府架构重组和零七年那次改组的异同。梁振英说,一九九零年基本法通过后,就组建了「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那就是智库,(但)香港智库发展的条件、社会环境是不理想的。这个社会不重视研究,更加不重视政策研究」。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曾经研究怎样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在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到,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及贸易地位。梁振英认为,智库研究有前瞻性,有深度。「九个码头变成十八个码头,那是扩大,不是提升。」梁振英期许香港的航运中心要像伦敦,伦敦有船舶买卖、租赁、融资、登记及所有法律服务,有争议诉讼、调解、仲裁等。「作为国际城市,伦敦不靠海,却可以成为航运中心,做的就是战略,香港还是运输,做的是苦力。」 过去政府认为,市场是万能的,政府在市场没有角色,能做就做,不能做被淘汰也没有办法,政府觉得可以做的很少。梁振英指出,经常有一句话说,政府不能去挑赢家,这是生意人的事,这样的思维,政府就没有研究,没有发挥智库作用的空间了。「我在政纲中提出,政府要适度有为,体现在我们的产业要有发展的产业政策。我们改组商务及经济局,改为工商产业局,除工商外,还有服务、航运等。」 不能只依赖市场 不久前,梁振英收到推销的电邮,一个在新界种植有机玉米的市民欢迎一家大小一齐去农庄收摘玉米,给他灵感要去看看。「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想打领带、穿西装到中环上班,希望在大自然中赢得天地。很多人说,香港渔农业没有希望,但业内人士说很有前途。」梁振英认为,这需要智库发挥研究作用,过去只依赖市场,对智库的研究就不重视。 经常落区,接触香港社会底层,梁振英享受这样的决策咨询。他说,听取民众意见,可以吸收民间智慧。香港山顶和天水围聚集着不同的阶层,要接触不同行业就要到不同区域。不久前,梁振英来到东涌,听区议会议员讲东涌规划﹕「我相信比很多我们在办公室内的土地规划师要高明很多,地方智慧需要吸收。我要把自己带到他们中间,缩短与群众之间的地理距离、心理距离,还有政治距离。」梁振英强调,这在「民主国家都是指定动作,很正常,只不过,过去我们是公务员治港,没有去做」。 在特首选举期间,梁振英就开了香港民主选举的风气,当上特首后,他要开香港高官接近民众的风气。梁振英说,民众对高官有二种看法:一是你知道他们的困难,但没有帮他们好好解决;另一种看法是你根本与香港市民的生活完全脱节,民众面对的困难你根本不知道,更不要说帮他们解决了。「我认为,将来的政策部门不能再躲在办公室,必须到处走。我们有十四个局长、三个司长,根据需要,去民众中听,去讲。政府的难处也可以讲,大家明白,会合情合理的。」 让智库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向亚洲周刊表示,百家战略智库「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支持梁振英施政。早前,他写信给候任特首梁振英,希望梁听取民间智库的声音,得到特首响应。梁振英曾经在五个疑似特首候选人中民望从最低到最高,靠的是他深入民众,靠的是舆论的支持,打天下需要这样,做天下同样如此,关注人心回归,需要发挥民意以及智库的作用。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纪硕鸣的最新更新: 缓解老龄化宜放眼神州 / 2012-06-11 12:29 / 评论数( 1 ) 新班子「整齐上任」是大局是民意 / 2012-06-11 12:28 / 评论数( 2 ) 感受不一样的喀什 / 2012-06-06 12:20 / 评论数( 1 ) 泛民“拉布"损害香港利益 / 2012-06-06 12:20 / 评论数( 6 ) 中国经济滑坡需民企挽狂澜 / 2012-05-24 20:45 / 评论数( 5 )

阅读更多

李旺陽肉體雖滅 精神不死

若果北京當權者及湖南邵陽市的惡棍以為,令民運鐵漢李旺陽橫死就能讓人民忘掉他,忘掉六四屠殺,那他們實在錯得厲害。因為大家清清楚楚記得李旺陽一生如何為民主、為人民努力拼搏,決不回頭。 若果殘暴的當權者及土豪惡霸以為把李旺陽的遺體盡快火化,來一次毀屍滅迹就能讓肉體及精神上消滅李旺陽,消滅他代表的那份堅持,那他們實在大錯特錯,因為有更多人認識李旺陽,有更多人知道他的勇氣與心聲,有更多人願意扛起他的遺志,為改變鐵腕政權、推動中國民主自由而奮鬥。 若果麻木不仁的當權者及他們的應聲蟲、哈巴狗以為,封鎖李旺陽案消息,禁錮李旺陽的家人,打壓內地支持徹查案件的維權人士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那他們將會失望而回。因為從香港到內地再到國際社會都被北京當權者及湖南邵陽市的惡棍激怒了,都被他們的卑鄙無恥激得義憤填膺;大家強烈要求徹查事件,大家強烈要求立即釋放李旺陽的家人、朋友。 其實,除了像梁振英這些權迷心竅的人會左閃右避,十問十不答外,絕大部份人對李旺陽「被自殺」,再被毀屍滅迹的寃案感到憤慨,悲痛欲絕,難以理解。不管從甚麼角度或原因看,李旺陽先生都不過是個熱愛國家、熱愛民主自由的普通中國老百姓。為了支援八九民運,他被判坐了二十多年苦牢,還在獄中受盡折磨,成了一個目不能視、耳不能聽、牙齒盡落的傷殘老者,日常生活必須依賴家人照顧。像這樣的人對北京、湖南的當權者甚麼威脅也沒有,更不可能搞出甚麼動亂或麻煩來。誰知當權者及他們的爪牙依然不肯放過李旺陽,只為了他接受訪問時說了點心底話就怒不可遏,把李旺陽來個肉體消滅,毀屍滅迹,這樣的殘暴、無理實在令人髮指。 同樣可怕的是,寃案發生以後,北京官方、湖南當局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公開交代事件,沒有一個官員就各個疑點作出片言隻語的解釋,所有人都躲在暗角,只有一些不相干的人如殯儀館負責人在善後。而希望查明真相、追究責任的家人朋友則一一失去聯絡及蹤影,像人間蒸發一樣。換言之,殺害李旺陽的無恥惡徒不但沒有絲毫悔意,反而繼續磨刀霍霍,要把魔爪伸向他身邊的人,要把死亡之手伸向膽敢追查真相的人。這種肆無忌憚,視人命、公義如無物的官員與制度,怎不令人悲憤萬分呢? 有的人說,李旺陽案是湖南地方當局的錯,跟中央政府無關,不應針對北京當權者。這樣的說法要不是無知就是在為北京當權者塗脂抹粉。事實上肆意打壓民運人士、維權人士是從中央到地方的一貫政策,任何人都不能倖免,而且手段越來越嚴厲兇殘。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以「莫須有」的罪名重囚十一年,妻子劉霞音信全無。艾未未、趙連海先後下獄,再被迫封嘴收聲。陳光誠在山東老家被整治折磨,要漏夜逃亡,最後被迫去國。顯而易見,在穩定壓倒一切的考量下,在維穩第一的情況下,從北京到地方都在不遺餘力的打擊、殘害、封殺有良知及敢於堅持己見的人。湖南當局向李旺陽下手,至少得到北京的縱容默許,怎能說中央政府跟寃案無關呢? 昨天,大批市民參與遊行,不住叫喊李旺陽的名字,不住為他呼寃。我們相信,在查清寃案前,在六四平反前,市民會繼續呼喊李旺陽的名字,會繼續為他呼寃,會堅持追究責任。 盧峯 香港 蘋果日報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评论 : 李旺阳死因调查“依靠民间推动”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游行要求调查李旺阳死因 大批香港民众周日(6月10日)冒酷暑游行至中联办,要求中国政府调查民运人士李旺阳死因。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BBC中文网表示,只有民间继续强烈关注李旺阳死因,国际不断关注这一事件才有可能使得北京政府被迫有所行动。 刘锐绍分析认为,很多过去从未参加过游行示威的香港人这次也走上了街头,原因之一是当局对李旺阳的所作所为已经突破了人道底线令香港人无法接受。原因之二则是李旺阳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之后不久死亡并火化,令香港人担心当局对言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限制将在新一届香港政府上台后更加变本加厉。 香港不少人大代表称,已经致信全国人大要求调查李旺阳的死因。 不过刘锐绍认为,包括港区人大政协委员在内的人士高调表示关注此事,并非与香港人一样感同身受,而是迫于今年九月香港立法会即将举行选举的政治压力。 音频:刘锐绍谈港人游行要求彻查李旺阳死因 香港民众周末大游行要求彻查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的死因,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只有民间继续强烈要求和国际密切关注才能迫使中国高层有所回应。 收听 mp3 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 下载Flash 用视窗媒体播放器播放 “他们的反应完全落后于老百姓的行动,他们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表态,而今年九月香港立法会新一届选举马上要举行,如果建制派、人大、政协(委员)在这个问题上不表态的话,对整个建制派的选举将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尽管如此,刘锐绍还是对这些亲中人士的行动表示鼓励。 “尽管是假戏,但也可以真做。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诉求推到一个高峰,官方才不得不加以处理。” 李旺阳于六四前夕曾接受香港有线电视的采访,讲述他参加89民运后被迫害失明失聪的经历。他于6月6日被宣布“自杀”身亡,令香港民众质疑他在经历了22年艰难困苦之后突然死亡的原因。 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也面临在李旺阳死亡问题上的巨大民意压力。 梁振英周末前往香港居民区探访居民,身着黑色衣服,被认为是对李旺阳的悼念,但至今他并没有公开表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刘锐绍认为,梁振英不表态是因为身份尴尬,“如果支持香港市民,肯定北京不干;如果与内地官方态度一致,香港人肯定也不能接受,还会成为自己的一个政治炸弹。” 刘锐绍说,实际上一贯有政治智慧的梁振英在这一问题上可以有一个切入点,就是调查李旺阳的死因是否与香港媒体的采访有关。 香港人每年都为六四死难者举办烛光晚会,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 刘锐绍预计,李旺阳死亡事件的处理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凡是这样的事情要看官民如何互动。官方一定在观察这一事件如何发酵下去,是否会影响7月1日(香港回归日)国家领导人到香港时的政治气氛,另外还要看这是否会像乌坎村一样成为国际事件。”

阅读更多

林天悟:李旺陽命案毋須官方再定性

【 信報轉載 】六四硬漢李旺陽的死訊傳來,稍有良知的人都難以不動容。官方的說法是死於「自殺」,但現場圖片曝光,只見李旺陽吊在窗邊死不瞑目,雙腳踏在地上,左手輕抓衣架,布條綁着超高難度的專業繩結,但死者是眼盲耳聾兼行動不便的六旬翁……種種疑團活現眼前,稍懂邏輯的人都不相信這是單純的自縊。 若硬要說李旺陽是「自殺」,那麼他自尋短見的過程應長達二十三年──始於1989年的春夏之交,終於2012年的飛霜6月。如今其遺體已被強行火化,受盡人禍折騰的殘軀化作一柸骨灰,那顆爭取民主的鬥心不會湮滅,歷史一定會記着李旺陽的名字,他是六四事件遲了歸隊的冤魂!慘案未平反,責任未追究,請莫談原諒。 誰相信這種漢子會尋死 李旺陽原本在內地知名度不算高,如今更變成忌諱詞,網絡被禁,媒體上「被失蹤」,其妹妹李旺玲及妹夫趙寶珠都受到嚴密監控,連日來與外界隔絕,欲幫忙的親朋好友以至律師,不是被傳喚至公安派出所問話,就是帶往外地「旅遊」。沒有公開公平公正的驗屍程序下,就這樣被毁屍滅迹了。 在這種強權無道的情況下還奢望官方嚴查死因,甚至推翻「自殺」之說,除非像薄熙來案那麼曲折離奇,否則只是癡人說夢,不可能實現。因此,民間毋須奢求官方會改變李旺陽命案的定性,我們姑且連同二十三年前那筆血債一起算吧。那麼說來,這宗絕對是「謀殺案」──從追究六四屠城責任計起,再徹查李旺陽被殺的手段,然後嚴懲兇徒。這筆賬就算再等多少個二十三年,都應該這樣算。 香港人為李旺陽的死特別悲憤,原因是看到有線電視於本月2日播出的專訪。片段可見李旺陽已嚴重殘障,多隻牙齒都打斷了,連走路也要人攙扶,只靠在大腿寫字與記者對答。 他為爭取民主坐了二十一年冤獄,但仍對着鏡頭堅定不移地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國家早日進入民主社會,實現多黨制,我就算砍頭我也不回頭。」結果他的頭沒被砍,但四天後卻掛在窗邊。誰會相信這種漢子會尋死? 作為傳媒工作者,聞悉李旺陽死亡,除了哀國家的黑暗,也為採訪這宗新聞的記者憂心,他就是有線的林建誠。建誠兄是行內有名的「亡命之徒」,全天候緊盯各種新聞材料,沒有所謂真正休息的時刻,國內哪裏有大事就往哪裏跑。記得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役,他與攝影師第一時間趕到震央,沿途好幾次都是生死一線間,不是險跌落山崖,就是幾乎被泥石流打中,慶幸撿回一命,讓外界得知災區的真實情況。 難得的是,林建誠與有線中國組的採訪團隊不是追求刺激的災難畫面,而是特別關心中國維權事件,無論是呂秉權抑或吳紫敏等記者,對四川豆腐渣工程、譚作人被判監、劉曉波坐牢、結石寶寶趙連海枉判尋釁滋事、陳光誠夜奔出走等等,有線團隊都發揮人民精神,贏得中港行家的尊重和讚賞。 須知道,香港雖說享有國內難得的新聞自由,但基於政治立場、成本和市場價值考慮(排名絕對分先後),若非有一群真正關心國事、主動爭取採訪的有心記者,許多維權新聞只會湮滅在八卦小道新聞當中。 林建誠得知李旺陽的死訊,多天失眠且淚流不止,自責是那個訪問間接害死了他,他哭着跟傳媒說:「這根本是暗殺,如果不滿意採訪,可以殺我,不要殺他!」其上司好友或行家都好言相勸,但正因為他是有心人,心裏的痛就更深,那種悲慟非一時三刻就能解,行家都覺傷感。 公安施虐罪不在傳媒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公開說:「記者的天職就是找真相,有人因為真相而死,不是你們的責任,如果你們因為講真相的人死了,而不再為講真相的才是問題。現在不是說對不起的時候,一個政權是抵擋不了眾多傳媒的問題,希望香港的傳媒不要再悲哀,做回你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李旺陽最好的哀悼。」 誠如梁國雄所言,「記者的天職就是找真相」,但傳媒工作者的另一「天條」是「沒有任何新聞比生命更重要」。若知道有人會在受訪後被殺,就算對方是自願,也不會有新聞工作者故意犯上「幫兇」之罪。而林建誠採訪李旺陽的出發點,絕對是想他生存下去。 根據過往經驗,得到外界關注的維權或民運人士,縱使可能受到加倍監控,但中共還不敢「公然行兇」,尤其是在6月初的敏感時刻,再添幽魂只會觸動民憤。因此,更多的說法是指湖南公安施虐過度令李旺陽喪命,為了掩飾罪證必須火速燒屍滅迹,罪不在傳媒。 哭過痛過之後,相信建誠兄會更堅定去揭露黑材料背後的真相,且與各路新聞工作者共勉。 目前香港和澳門成為能夠公開討論這宗命案的特區,李旺陽的靈位不在家鄉湖南,卻在境外兩個小小特區,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值得一提的是,李旺陽死後,本港三份左報首兩天均隻字不提,直到上周六(本月9日),《文匯報》終於有一百八十二字的短文,標題是〈李旺陽湖南病房自縊亡〉,內容撮要為:「……死者李旺陽,男,62歲……2012年6月6日6時許,同室病友李某發現李旺陽上吊在病房西側窗護欄上……初步確認李旺陽係自殺身亡,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香港要推行國民教育,大可以把以上短文,跟其他李旺陽的頭版報道作個對比,討論主題應該是「何謂黨性重於人性」。 什麼叫「不是說不感動」? 面對18萬人參加六四燭光集會,候任特首梁振英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說:「我不會……不是說我不感動。我不會評論。(I will not…I am not saying Iwas not touched. Ihave no comment.)」這是撿了便宜的古惑句子,一般市民容易看作「也算感動」,但細心拆解,只能排除「不感動」的形容詞,留白處不見得就是「感動」,加上結尾的「不會評論」,等於沒有表態。 同樣地,梁振英連日來被追問對李旺陽命案看法,他的回答是:「我當然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會公開評論。」答案跟回應六四集會時如出一轍,表面是「有看法」,背後卻空洞蒼白,最終還重複了十一次「不會評論」。 作為香港的未來首長,梁振英一定知道六四事件是港人的心結,面對大是大非而沒有帶領民眾去思考,連一句良心話都不敢說,那種「不會評論」的堅持,已是助紂為虐的惡。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